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的診治_第1頁
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的診治_第2頁
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的診治_第3頁
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的診治_第4頁
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的診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匯報人:醫(yī)學生文獻學習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概念與分類概念:特發(fā)性炎癥性肌?。↖IM)是一組主要累及橫紋肌,伴或不伴皮膚受損為特征的異質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對稱性近端肌無力和肌酶升高,常伴有肌外表現(xiàn),如皮疹、關節(jié)炎、肺間質病變和心臟受累。分類:皮肌炎(DM)青少年型DM抗合成酶綜合征包涵體肌炎(IBM)無肌病性皮肌炎(ADM)免疫介導的壞死性肌?。↖MNM)多發(fā)性肌炎(PM)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流行病學與病因流行病學:國外報道發(fā)病率為(2.9~33)/10萬,其發(fā)病年齡有兩個高峰,即10~15歲和45~65歲。我國尚無確切流行病學資料。病因:病因未明:遺傳易感個體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免疫介導發(fā)病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病理IIM的病理特點:肌纖維腫脹,橫紋消失,肌漿透明化,肌纖維細胞核增多,肌組織內炎癥細胞浸潤。PM典型的病理:浸潤細胞為CD8+T細胞,常聚集于肌纖維周圍的肌內膜區(qū),形成CD8+/MHCⅠ類分子復合物;DM主要為B細胞和CD4+T細胞浸潤肌束膜、肌外膜和血管周圍,肌束周圍肌萎縮,肌纖維表達MHCⅠ類分子上調。IMNM的病理特征:為大量肌細胞的壞死和/或再生,常伴膜攻擊復合物(MAC)的沉積。IBM的病理:改變與PM相似,但具有如紅色鑲邊空泡、包涵體及淀粉樣物質沉積等特點。皮膚病理改變無顯著特異性。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臨床表現(xiàn)以對稱性近端肌無力為特征,可累及皮膚、心、肺等器官。1.骨骼肌2.皮膚3.其他4.包涵體肌炎5.無肌病性皮肌炎6.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7.免疫介導的壞死性肌病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臨床表現(xiàn)1.骨骼肌對稱性近端肌無力和肌肉耐力下降為其最突出的臨床表現(xiàn),近端>遠端,頸屈肌>頸伸肌。常亞急性或隱匿性起病,數(shù)周至數(shù)月發(fā)展至高峰。可伴有自發(fā)性肌痛與肌肉壓痛。骨盆帶肌受累:髖周及大腿無力,難以蹲下或起立。肩胛帶肌群受累:雙臂難以上舉,半數(shù)發(fā)生頸屈肌無力。咽和食管上端橫紋肌受累:可出現(xiàn)聲音嘶啞、構音障礙、飲水嗆咳、吞咽困難。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臨床表現(xiàn)2.皮膚典型皮疹包括:①向陽疹:眶周的紅色或紫紅色斑疹,常伴水腫,光敏性皮疹可出現(xiàn)在頭面部、胸前V區(qū)(V形征)和肩背部(披肩征);②Gottron疹:肘關節(jié)、膝關節(jié)、掌指關節(jié)、指間關節(jié)伸面紫紅色丘疹,上覆細小鱗屑,與Gottron疹分布相同的斑疹稱為Gottron征;③技工手:雙手橈側掌面皮膚出現(xiàn)角化、裂紋,皮膚粗糙脫屑;④甲周病變:甲根皺襞處可見毛細血管擴張性紅斑或瘀點等;⑤槍套征:股外側的皮疹。其他有皮膚萎縮、色素沉著或脫失、毛細血管擴張或皮下鈣化。皮疹可出現(xiàn)在肌炎之前、同時或之后,皮疹與肌肉受累程度常不平行。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臨床表現(xiàn)3.其他最常見的肌肉外表現(xiàn):是肺部受累,ILD、胸廓肌肉和膈肌受累均可導致呼吸困難。最常見的肺部病變:是ILD。病理上有多種類型,如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機化性肺炎、普通型間質性肺炎及彌漫性肺泡損傷,部分患者可表現(xiàn)為快速進展的ILD(RP-ILD),預后差,死亡率高。食管下段擴張和小腸蠕動減弱:可引起反酸、食管炎、吞咽困難、上腹脹痛、吸收障礙等消化道癥狀。關節(jié)受累常:表現(xiàn)為手足小關節(jié)的對稱性非侵蝕性關節(jié)炎。伴發(fā)惡性腫瘤,稱為腫瘤相關性皮肌炎。心臟受累:有心律失常、心肌病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臨床表現(xiàn)4.包涵體肌炎好發(fā)于中老年人。以緩慢進行性肌無力和肌萎縮為主要臨床特點,常被誤診為糖皮質激素不敏感的PM。常表現(xiàn)為屈指無力;屈腕無力>伸腕無力;股四頭肌無力(≤Ⅳ級)。主要病理特點包括:①炎癥細胞浸潤1個肌纖維的局部,這個肌纖維的其他部分形態(tài)完整;②鑲邊空泡;③細胞內類淀粉樣物質沉積;④電鏡檢查發(fā)現(xiàn)管絲包涵體。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臨床表現(xiàn)5.無肌病性皮肌炎特征是存在典型皮肌炎的皮膚損害而無肌肉受累的客觀表現(xiàn)占皮肌炎所有病例的2%~21%可累及皮膚以外的全身器官部分患者可發(fā)展為ILD,有時病情嚴重且進展迅速。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臨床表現(xiàn)6.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指抗黑色素瘤分化抗原5(MDA5)抗體陽性的皮肌炎,表現(xiàn)出明顯的皮損和RP-ILD多發(fā)于亞洲地區(qū)的女性,其惡化速度快,預后差。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臨床表現(xiàn)7.免疫介導的壞死性肌病其特征是急性或亞急性起病,有嚴重的近端肌肉無力(下肢為主),可累及頸屈肌、呼吸肌等,常有抗信號識別顆粒(SRP)抗體或抗HMG-CoA還原酶(HMGCR)抗體陽性,血清肌酸激酶水平顯著升高。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治療反應不佳,由于存在不可逆性肌肉損傷,部分患者疾病活動緩解后也不能恢復正常的肌力。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輔助檢查(一)?一般檢查血常規(guī)可見輕度貧血,白細胞計數(shù)正?;驕p少,紅細胞沉降率和C反應蛋白升高或正常,血清肌紅蛋白增高,廣泛肌肉損傷時可出現(xiàn)肌紅蛋白尿。(二)?血清肌酶譜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醛縮酶、天冬氨酸轉氨酶、丙氨酸轉氨酶、乳酸脫氫酶增高,尤以CK升高最敏感。不同IIM亞型的CK水平不同。CK升高通常在臨床復發(fā)之前,可用來判斷病情進展和治療效果,但是與肌無力程度并不完全平行。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輔助檢查(三)?自身抗體在肌炎患者中發(fā)現(xiàn)的自身抗體稱為肌炎特異性自身抗體(MSA)或肌炎相關性自身抗體(MAA),某些MSA與肌外表現(xiàn)(如皮膚和肺部受累)的關系比與肌炎本身的關系更密切。在同一個體中共存一個以上的MSA是罕見的,每個MSA都與一種獨特的疾病模式或表型相關,這對了解肌炎潛在的免疫致病機制、診斷和制訂個體化的治療方法具有重要意義。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輔助檢查(三)?自身抗體1.肌炎特異性抗體抗氨酰tRNA合成酶抗體:(抗Jo-1、PL-7、PL-12、EJ、OJ、KS、Zo和YRS抗體等),其中檢出率較高的為抗Jo-1抗體,常表現(xiàn)為肺間質病變、發(fā)熱、關節(jié)炎、“技工手”和雷諾現(xiàn)象,稱為“抗合成酶綜合征”??筂i-2抗體:是DM的經典標志物,分別在約30%的成人和10%的青少年DM患者中檢測到,此抗體陽性者95%可見皮疹,通常有較輕的肌病,但肺間質病變和惡性腫瘤的風險較低,與糖皮質激素治療反應良好和預后良好相關??筂DA5抗體:多見于ADM患者,常出現(xiàn)RP-ILD,預后差。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輔助檢查(三)?自身抗體1.肌炎特異性抗體抗TIF-1γ抗體:常與成人惡性腫瘤相關,部分可見暗紅色皮疹、日照性紅斑、醉酒貌、發(fā)際線皮疹等,ILD少見??筃XP2抗體:多見于年輕人,皮疹和肌肉病變均較重,與鈣質沉著、缺血性肌肉受累和腫瘤相關??筍AE抗體:常伴吞咽困難、色素沉著性皮疹,皮損嚴重且通常先于肌肉表現(xiàn),而肌無力、ILD少見,預后較好。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輔助檢查(三)?自身抗體1.肌炎特異性抗體抗SRP抗體和抗HMGCR抗體:為IMNM特異性抗體,通常會發(fā)展為急性壞死性肌病,伴有明顯的肌肉損傷,肌酶顯著升高,肌力差,無皮膚表現(xiàn),很少出現(xiàn)肺間質病變,對糖皮質激素治療反應差;部分抗HMGCR抗體陽性患者有他汀類藥物服用史,肌無力明顯??筩N-1A抗體:唯一與包涵體肌炎相關抗體。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輔助檢查(三)?自身抗體2.肌炎相關抗體指在其他可能發(fā)生肌炎的情況下出現(xiàn)的自身抗體,包括系統(tǒng)性硬化癥和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包括抗SSA(Ro52、Ro60)抗體、抗SSB(La)抗體、抗PM-Scl抗體、抗Ku抗體、抗U1RNP抗體等。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輔助檢查(四)?肌電圖典型肌電圖呈肌源性損害:表現(xiàn)為低波幅,短程多相波;插入(電極)性激惹增強,表現(xiàn)為正銳波,自發(fā)性纖顫波;自發(fā)性、雜亂、高頻放電。(五)?磁共振成像可用于顯示活動性肌肉炎癥(水腫),指導活檢取材,還可發(fā)現(xiàn)肌酶譜正常者的活動性病變。(六)?肌活檢約2/3的病例呈典型肌炎病理改變;另1/3的病例呈非典型變化,甚至正常。免疫病理學檢查有利于進一步診斷。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診斷目前IIM尚無明確的診斷標準。參照2017年ACR/EULAR關于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的分類標準。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診斷目前IIM尚無明確的診斷標準。參照2017年ACR/EULAR關于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的分類標準。符合IIM的患者再根據起病年齡、臨床表現(xiàn)和肌活檢特征分類:起病年齡<18歲,伴典型皮疹診斷為青少年型DM,無典型皮疹診斷幼年型肌炎;起病年齡≥18歲伴典型皮疹,有肌無力診斷為DM,無肌無力診斷為ADM;起病年齡≥18歲,無典型皮疹,通常診斷為PM(IMNM),若出現(xiàn)屈指無力且治療反應不佳或肌活檢有鑲邊空泡診斷為IBM。變量無肌肉活檢評分有肌肉活檢評分疾病相關癥狀初發(fā)年齡18~<40歲1.31.5≥40歲2.12.2肌無力客觀存在的對稱性上肢近端肌無力,通常呈進行性加重0.70.7客觀存在的對稱性下肢近端肌無力,通常呈進行性加重0.80.5頸屈肌肌力弱于頸伸肌1.91.6下肢近端肌力弱于遠端肌力0.91.2皮膚表現(xiàn)向陽疹3.13.2Gottron疹2.12.7Gottron征3.33.7其他臨床表現(xiàn)吞咽困難或食管運動障礙0.70.62017年ACR/EULAR關于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的分類標準單擊此處添加標題變量無肌肉活檢評分有肌肉活檢評分實驗室檢查抗Jo-1(抗組氨酰tRNA合成酶)抗體陽性3.93.8血清CK、LDH、AST或ALT升高1.31.4肌肉活檢特征-存在肌纖維周圍單核細胞浸潤肌內膜,未侵入肌纖維1.71.2肌束膜和/或血管周圍單核細胞浸潤1.9鑲邊空泡3.1判定標準(評分總和)排除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概率<50%)<5.3<6.5可疑特發(fā)性炎癥性肌?。?0%≤概率<55%)5.3~5.56.5~6.7擬診特發(fā)性炎癥性肌?。?5%≤概率<90%)5.5~7.56.7~8.7確診特發(fā)性炎癥性肌?。ǜ怕省?0%)≥7.5≥8.7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治療應遵循個體化原則,進行全面評估后進行:首選糖皮質激素:初始階段0.75~1mg/(kg·d)潑尼松,持續(xù)4~6周,監(jiān)測血清CK水平和評估肌力,然后逐漸減量或添加另一種免疫抑制劑,包括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環(huán)磷酰胺、環(huán)孢素、他克莫司或嗎替麥考酚酯。危重癥者:甲潑尼龍、免疫抑制劑、大劑量免疫球蛋白靜脈沖擊治療。甲強龍沖擊0.5~1.0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