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4年北師大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791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20世紀初,《青浦縣鄉(xiāng)土志》記載:"婦女貪上海租界傭價之昂,趨之若鶩,甚有棄家者,此又昔之所未見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販營生而奢華漸啟,女以紗絲工作而禮教鮮存矣。"下列對此分析準確的是A.崇洋媚外風氣成為普遍現象B.政府急需加強公共管理引導C.西方文化對傳統(tǒng)觀念的沖擊D.女子開始走出家庭步入社會2、下面是某學生關于獨立戰(zhàn)爭后美國和拉丁美洲文化特征的知識條目整理;其中正確的知識條目有。
A.1條B.2條C.3條D.4條3、19世紀中葉,為美洲和大洋洲開發(fā)作出重要貢獻的是A.黑人奴隸B.華工C.印第安人D.殖民者4、在古代朝鮮和日本有許多使用漢字的詩人,他們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如:?!堕L安旅舍與于慎微長官接鄰》朝鮮崔致遠上國羈棲久,多慚萬里人。那堪顏氏巷,得接孟家鄰。守道惟稽古,交情豈憚貧。他鄉(xiāng)少知己,莫厭訪君頻。《讀漢高帝紀》日本那波守之漢業(yè)乃公三尺劍,昭陵無骨一杯羹。元勛盡供菹醢肉,史冊虛傳帶礪盟。久見中原爭逐鹿,誰教四海始休兵。腐儒未解英雄志,卻恨鴻溝不用謔。
據此可知()A.東亞地區(qū)在各個方面深受唐文化影響B(tài).古代朝鮮、日本的社會制度來自唐朝C.中華文化對朝鮮、日本產生了一定的影響D.中華文化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基礎上不斷發(fā)展5、考古學權威亞布萊特說:“考古學上的新發(fā)現一再印證《圣經》中許許多多細枝末節(jié)的部分,使人們重新認識《圣經》乃是考查人類歷史的一部最好資料。”對此的正確理解應是,《圣經》()A.不斷改變著考古學發(fā)展方向B.成為研究基督教教義的載體C.為西歐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素材D.對于歷史研究具有重要價值6、印第安人所創(chuàng)造的較高水平的拉美古代文明均分布在墨西哥中南部、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與太平洋沿岸地區(qū)。其他遠離赤道熱帶區(qū)域的印第安人則基本上處于舊石器時代。這說明古代印第安文明()A.內部發(fā)展極其不平衡B.獨立發(fā)展且自我封閉C.是對東亞文明的移植D.生產力發(fā)展水平較高評卷人得分二、判斷題(共1題,共2分)7、史實:荷馬史詩反映了前11—前9世紀希臘的社會面貌;人物形象生動,語言簡練樸實。
推論:荷馬史詩是歐洲第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題(共6題,共12分)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春節(jié)、清明、端午、中秋是中國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其中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jié)是唯一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節(jié)日,下表反映了端午節(jié)俗的演變:。時期。
地域。
紀念人物。
農歷五月初五的習俗。
兩漢以前。
中原;長江中下游、吳越等地。
待考證。
源自先秦的夏至節(jié);主要有祭神;采藥、掛艾葉、祈求豐收、禳除災害等活動。
兩漢。
山西部分地區(qū)。
介子推(割股啖君)
西漢時;確定了端午儀典,端午成為全國的重大節(jié)日。主要有采蘭沐浴;系五色絲、用桃木板辟邪等禳災祛害、祈祝平安等活動。
蘇南;浙北。
伍子胥(忠貞賢能)
伍子胥(忠貞賢能)
紹興。
曹娥(孝女)
曹娥(孝女)
梧州。
陳臨(勤政愛民)
陳臨(勤政愛民)
許多地區(qū)。
屈原(愛國愛民)
屈原(愛國愛民)
南朝。
南方。
屈原。
主要有吃粽子;系五色絲、競渡等活動。
隋唐。
全國。
屈原。
端午節(jié)俗大體定型;主要有龍舟競渡;吃粽子、射柳等活動。
——據蔡靖泉《端午為屈原的節(jié)俗演變與文化意義》整理(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端午節(jié)俗歷史流變的特點并分析其原因。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端午節(jié)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今日中國不變法則必亡是已然則救之之道當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講西學約而論之,西洋今日,業(yè)無論兵、農、工、商,治無論家、國、天下,蔑(無)一事焉不資于學公等從事西學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國從來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學之后,以歸求反觀,而后有以窺其精微,而服其為不可易也?!獓缽汀毒韧鰶Q論》(1895年)材料二不佞垂老,親見七年之民國與歐羅巴四年亙古未有之血戰(zhàn),覺彼族三百年之進化,只做到“利己殺人,寡廉鮮恥”八個字?;赜^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澤被寰區(qū)?!獓缽汀杜c熊純如書》(1918年)(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嚴復對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態(tài)度及其原因。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中嚴復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是否符合當時的思想潮流并說明理由。
(3)根據材料并結合當今時代,你認為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傳統(tǒng)文化。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海外華人變化表。
。年代。
人口(單位:萬)
資料來源。
宋代經濟中心南移至明代海禁開放的六百多年中。
數萬。
廈門大學歷史所:
《東南亞論文集》
明代海禁開放至鴉片戰(zhàn)爭三百多年中。
十幾萬至一百多萬。
1879
300
李長傅:
《中國殖民史》
1899
400
1905
760
1921
860
《南洋研究》2卷第5號。
1931
1282
《南大與華僑》11卷3號。
1940195619621963
850140016001700
沈已堯:《海外排華百年史》
1975
2200
陳烈甫:《東南亞州的華僑;華人與華裔》
1982
2400
《中國百科年鑒》
1984
近3000
《人民日報》
——朱國宏《論中國人口的國際遷移》中國人口的國際遷移現象自產生到現代;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代早期的國際遷移,即始發(fā)階段。唐宋元明時期進入自發(fā)遷移階段。明中葉以后,開始進入被迫遷移階段?!耙粦?zhàn)”到建國時期,處于推動遷移階段。新中國建國以來中國人口的國際遷移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
——據朱國宏《中國人口國際遷移的歷史觀察》整理材料二明代后期;正值西歐殖民者在東亞海域為爭奪中國商品而展開激烈的商業(yè)競爭時,“隆慶開關”開放了福建漳州的月港一處口岸,允許泉州和漳州的商人對外貿易,并且仍禁止對日貿易。盡管如此,仍使中國海外貿易得以迅速發(fā)展,大量的海外貿易船涌向馬尼拉等地,以中國的生絲;絲織品換取大量的墨西哥銀元和日本白銀,隨之亦形成了一股海外移民浪潮。
——李金明《明代后期的海外貿易與海外移民》(1)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概括中國人口的國際遷移的特點。
(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代后期形成海外移民浪潮對中國的主要影響。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00年,梁啟超發(fā)表《少年中國說》一文,提出:“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國者,則中國老朽之冤業(yè)也;制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薄吧倌曛袊边@一文化意象或者類似隱喻得到廣泛傳播。1908年出版的小說《新紀元》,描繪了1999年的中國,稱“這個少年新中國,并不是從前老大帝國可比”。1917年,李大釗發(fā)表《新中華民族主義》提出,少年的責任“不在保持老大中華之茍延殘喘,而在促進少年中華之投胎復活”,呼吁中華少年為“中華民族更生再造”而奮斗。1900年,梁啟超發(fā)表《少年中國說》一文,提出:“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國者,則中國老朽之冤業(yè)也;制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薄吧倌曛袊边@一文化意象或者類似隱喻得到廣泛傳播。1908年出版的小說《新紀元》,描繪了1999年的中國,稱“這個少年新中國,并不是從前老大帝國可比”。1917年,李大釗發(fā)表《新中華民族主義》提出,少年的責任“不在保持老大中華之茍延殘喘,而在促進少年中華之投胎復活”,呼吁中華少年為“中華民族更生再造”而奮斗。——摘編自朱俊瑞、吳秋華《少年中國與青春中華.20世紀初知識分子對中國形象的重構》等1925年夏,國民黨理論家戴季陶聲稱:“我們要復興中國民族,先要復興中國民族文化的自信力,要有了這一個自信力,才能夠辨別是非,才能認清國家和民族的利害,才能夠為世界的改造而盡力?!?934年及其后,國民政府所發(fā)動的一些全國性運動,一般也多打著“復興中華民族”的旗號,如:“新生活運動”、“本位文化建設運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等。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國民黨幾乎所有的軍政要員,都出版過以“民族復興”為題的為數眾多的宣傳著作,涉及抗戰(zhàn)建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內容豐富不乏見識且充滿愛國熱情。材料二1925年夏,國民黨理論家戴季陶聲稱:“我們要復興中國民族,先要復興中國民族文化的自信力,要有了這一個自信力,才能夠辨別是非,才能認清國家和民族的利害,才能夠為世界的改造而盡力。”1934年及其后,國民政府所發(fā)動的一些全國性運動,一般也多打著“復興中華民族”的旗號,如:“新生活運動”、“本位文化建設運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等。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國民黨幾乎所有的軍政要員,都出版過以“民族復興”為題的為數眾多的宣傳著作,涉及抗戰(zhàn)建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內容豐富不乏見識且充滿愛國熱情。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少年中國說”產生的背景。
(2)根據材料二;指出南京國民政府對待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并進行解釋。
(3)根據以上兩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其共同之處。12、文明的聯(lián)系。
中外交往歷史悠久;無數人為之付出了艱苦的努力。
(1)依據提示和所學;完成下列提綱。
A.洋務派B.李大釗C.康有為D.李善蘭E.傳教士。
(一)古代的中外交往。
(1)張騫鑿空西域;絲綢之路開通。
(2)盛唐開放包容;長安成為國際都市。
(3)經濟重心南移;海上絲路趨盛。
(4)全球航路開辟;①來華。
(二)近代的西學東漸。
1.思潮的演進。
(1)千年變局;②提出“中體西用”
(2)甲午戰(zhàn)??;嚴復系統(tǒng)介紹進化論。
(3)變法遇挫;革命黨宣傳共和革命。
(4)共和夢碎;陳獨秀倡導新文化。
(5)十月革命;③傳播馬克思主義。
2.社會的嬗變。
(1)開啟新式教育;奕?主持設立京師同文館。
(2)引進近代科技;④傳播數理知識。
(3)創(chuàng)辦民間社團;⑤助建強學會。
(4)發(fā)展近代交通;李鴻章興辦鐵路航運。
(5)推進社會變革;孫中山下令革除“舊染污俗”
(2)若研究與提綱(一)直接相關的史事;能選擇的原始史料是下列的哪三則?(填寫字母)
。A
B
敦煌文書經卷(4—11世紀)
西魏墓葬出土的東羅馬與波斯金銀幣。
D
明萬歷年間利瑪竇進獻的《坤輿萬國全圖》
13、擴張之路。
美國在19世紀末的擴張。
問題:
(1)根據以上材料;美國的擴張呈現出哪些特點?
(2)美國實行擴張政策的前提是什么?
(3)美國擴張戰(zhàn)略在20世紀初取得了何種成果?評卷人得分四、論述題(共2題,共8分)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朝鮮古代碑刻表明4、5世紀之交,朝鮮半島諸國已經熟練使用漢字;新羅學者薛聰用漢字作音符來標注朝鮮語的助詞,幫助閱讀漢文。3~5世紀,漢字經過朝鮮地區(qū)傳入日本;留學唐朝的吉備真?zhèn)?、空海利用漢字創(chuàng)造了“片假名”“平假名”。儒學在3、4世紀經朝鮮傳入日本;后來,朱子學成為“官學”,成為維護幕藩體制綱常與政治秩序的思想基礎682年,新羅建立了國立大學,其“學制皆仿中國的制度而來”;676年,日本仿隋唐國子監(jiān)之制設大學寮于京師8世紀中葉,新羅仿唐制改革了行政組織,中央設執(zhí)事省,并采用科舉制官吏。日本大化改新仿照唐朝三省六部制和州縣制,在中央設二宮、八省,在地方設國司和郡司;參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調制,施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調法”4世紀,佛教自中國傳入朝鮮,在新羅時代,中國禪宗成為朝鮮佛教的主流,后經百濟傳入日本。6世紀,大批留學唐朝的僧人把佛教許多宗派傳入日本。此外,端午節(jié)飲菖蒲酒、七月十五日盂蘭盆會、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等習俗也為朝鮮人、日本人所接受?!幾栽婿取吨腥A文明史》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中國古代史知識,對材料的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說明。(要求:看法具體明確,說明須史論結合。)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家訓是指家庭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yè)的教誨。家訓是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家訓在中國形成已久,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對個人、家庭乃至整個社會都有良好的作用。在我國歷代,作為一種家庭教育的形式,它是維系和發(fā)展一個家庭不可或缺的精神紐帶。以下是不同時期的家訓節(jié)選。
結合材料信息,以“家訓”為主題,自擬論題,加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表述清晰。)評卷人得分五、簡答題(共3題,共18分)16、歷史語境中的語言和文化。
材料二16世紀;英語主要是英格蘭人的語言。到18世紀中后期,英語已擴展到英國的殖民地,并在國際商貿活動中廣泛使用。二戰(zhàn)后,英語逐漸超越其他語言,成為科教領域和眾多國際組織的通用語言,被稱為語言的“日不落帝國”。
(2)閱讀材料二,分析英語發(fā)展成為語言的“日不落帝國”的歷史原因。17、閱讀材料,探討在西方文化及價值觀沖擊下,中國青少年應該如何把握思想觀念的定位。18、美國將選擇孔子代表“世界傳統(tǒng)的一部分”的合理性何在?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C【分析】【詳解】
20世紀初,受高傭價吸引,上海婦女紛紛租界就業(yè),租界開辟后,上海人從事工商業(yè),追求奢侈,“禮教鮮存矣”等反映出西方文化對傳統(tǒng)觀念的沖擊,C項正確;材料不能說明崇洋媚外風氣成為“普遍現象”,A項錯誤;政府急需加強“公共管理引導”與材料主旨不符,B項錯誤;材料不能說明女子“開始”走出家庭步入社會,D項錯誤。2、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利堅人”開始成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稱是在美國獨立戰(zhàn)爭之前,條目1錯誤;拉丁美洲形成等級分明的“混血社會”,條目2錯誤;考迪羅獨裁權力的形成是在拉丁美洲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條目3正確;拉丁美洲移民活動區(qū)域的主體文化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文化,因此條目4錯誤。結合上述分析可知A項正確,排除BCD項。故選A項。3、B【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初,英美等國開始陸續(xù)頒布禁止奴隸貿易的法令,黑奴貿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尋找新的廉價勞動力。19世紀中葉,大批印度、中國等亞洲國家的勞工來到美洲,簽署契約,形成苦力貿易,為美洲、大洋洲開發(fā)作出了貢獻,B項正確;黑人奴隸貿易在19世紀中葉基本被禁止,排除A項;印第安人是美洲原住民,被歐洲殖民者大量屠殺,他們與大洋洲開發(fā)沒有關系,排除C項;19世紀中葉,華工為美洲和大洋洲開發(fā)作出重要貢獻,而西方殖民者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美洲和大洋洲開發(fā),但也給這些地區(qū)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排除D項。故選B項。4、C【分析】【詳解】
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可知是推斷題,準確的時空是古代的朝鮮和日本。根據題干可知古代朝鮮和日本許多人使用漢字寫詩,結合所學可知古代朝鮮和日本與中國交流頻繁,并且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即說明中華文化對朝鮮、日本產生了一定的影響,C項正確;A項說法過于絕對,而且題干沒有提到其他東亞國家和其他方面的影響,排除A項;材料主要強調中國文化對朝鮮和日本文化的影響,沒有提到政治制度,排除B項;材料反映中國文化對朝鮮和日本文化的影響,而不是中華文化對其他文明的吸收,主旨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5、D【分析】【詳解】
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現代(西歐)。材料“考古學上的新發(fā)現一再印證《圣經》中許許多多細枝末節(jié)的部分,使人們重新認識《圣經》乃是考查人類歷史的一部最好資料”認為《圣經》是考查人類歷史的一部最好資料,對于歷史研究具有重要價值,D項正確;考古學的發(fā)展增加了《圣經》的史學價值,而非《圣經》不斷改變著考古學發(fā)展方向,排除A項;材料認為《圣經》對于歷史研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與基督教教義無關,排除B項;材料和文學創(chuàng)作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6、A【分析】【詳解】
由題意“印第安人所創(chuàng)造的較高水平的拉美古代文明均分布在墨西哥中南部、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與太平洋沿岸地區(qū)分布著較高水平的古代印第安文明,而其他遠離赤道熱帶區(qū)域的印第安人則基本上處于舊石器時代”這說明古代印第安文明內部發(fā)展極其不平衡,A項正確;材料無法說明古代印第安文明是否具有自我封閉傾向,排除B項;印第安人在東亞進入文明之前已進入美洲,排除C項;古代印第安文明生產力發(fā)展水平不高,并且從材料中無法做出生產力發(fā)展水平高的結論,排除D項。故選A項。二、判斷題(共1題,共2分)7、B【分析】【詳解】
荷馬史詩反映了前11—前9世紀希臘的社會面貌,人物形象生動,語言簡練樸實,是關于荷馬史詩內容的描述,不能得出荷馬史詩的地位,因此史實和推論邏輯不符,錯誤。三、材料分析題(共6題,共12分)8、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第一小問特點;據材料“兩漢以前:中原;長江中下游、吳越等地;兩漢:山西部分地區(qū)、蘇南、浙北、紹興、梧州、許多地區(qū);南朝:南方;隋唐:全國”得出由各地自發(fā)/區(qū)城性到全國性節(jié)日;據材料“兩漢:介子推(割股啖君)、伍子胥(忠貞賢能)、曹娥(孝女)、陳臨(勤政愛民)、屈原(愛國愛民);南朝:屈原;隋唐:屈原”得出由多種形象/多元到以屈原為主;據材料“祭神端午儀典主要有吃粽子、系五色絲、競渡等活動”得出由繁復儀式到民眾世俗活動;據材料“端午節(jié)俗大體定型”得出習俗逐步定型。第二小問原因,據材料“屈原(愛國愛民)”得出屈原的文化貢獻和愛國愛民形象;據材料“隋唐:全國—屈原——端午節(jié)俗大體定型”并結合所學知識,隋唐統(tǒng)一利于文化傳播;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促進了各民族各地區(qū)文化的交融;經濟上,隨著南方的開發(fā),南方文化影響力增強;思想上,儒家文化的影響。
(2)據材料“屈原(愛國愛民)”得出有利于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據材料“端午成為全國的重大節(jié)日”得出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促進民族認同/提高民族凝聚力(三取一);結合所學知識,端午節(jié)作為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彰顯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從中國角度,有利于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保護傳統(tǒng)文化/擴大中國文化影響力/增強中國文化的軟實力/文化自信(五取一);從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角度,有利于豐富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保護世界文化遺產(二取一)?!窘馕觥浚?)特點:由各地自發(fā)/區(qū)城性到全國性節(jié)日;由多種形象/多元到以屈原為主;由繁復儀式到民眾世俗活動;習俗逐步定型。
原因:隋唐統(tǒng)一利于文化傳播;南方經濟發(fā)展;文化影響力增強;屈原的文化貢獻和愛國愛民形象;各民族各地區(qū)文化的交融;儒家文化的影響。
(2)有利于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保護傳統(tǒng)文化/擴大中國文化影響力/增強中國文化的軟實力/文化自信;有利于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促進民族認同/提高民族凝聚力;有利于豐富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保護世界文化遺產9、略
【分析】【詳解】
(1)不同態(tài)度:據材料一“痛除八股而大講西學公等從事西學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國從來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可知,1895年時,嚴復批判中國傳統(tǒng)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學習價值;據材料二“回觀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澤被寰區(qū)”可知,1918年時,嚴復否定西方文明,主張回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原因:據材料一“嚴復《救亡決論》(1895年)”聯(lián)系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是戊戌變法時期,因此圍繞戊戌變法的背景分析嚴復肯定西方文化的學習價值的原因。據材料二“嚴復《與熊純如書》(1918年)”聯(lián)系所學知識可知,此時國內處于新文化運動時期,國外處于一戰(zhàn)時期,因此需分別從新文化運動和一戰(zhàn)兩方面分析嚴復否定西方文明,主張回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原因。
(2)不符合。理由:結合新文化運動時期及其后的時代潮流和發(fā)展趨勢進行分析。據所學知識;新文化運動時期全面向西方學習成為時代潮流;新文化運動后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以俄為師”成為新的救亡選擇。嚴復的態(tài)度相對保守,不符合當時的思想潮流。
(3)本題主要考查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梢猿滞耆扯ǖ膽B(tài)度,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中國人思想的影響、對增強中國的文化自信、擴大中國的文化軟實力等方面進行思考;也可以主張既需要繼承,也需要發(fā)展,繼承的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需要剔除其糟;發(fā)展則是要借鑒其他地區(qū)的優(yōu)秀文化,即加強中外文化的交流等?!窘馕觥浚?)材料一批判中國傳統(tǒng)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學習價值;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主張回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維新變法時期,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足以救亡,主張向西方學習,進行變法;新文化運動時期,對社會現狀不滿,一戰(zhàn)又使其對西方文明失望。
(2)與當時的思想主流不符。理由:新文化運動時期全面向西方學習成為時代潮流;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以俄為師”成為新的救亡選擇。嚴復的態(tài)度相對保守。
(3)答案示例:中國傳統(tǒng)文化既有精華,也有糟粕,既要繼承,也要反思;要增強文化自信;對于傳統(tǒng)文化如何揚棄,既要放到具體時空予以具體分析,也要在一個長時段內加以總體評判。10、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特點:根據材料“中國人口的國際遷移現象自產生到現代;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并結合材料一中對諸侯國人口遷移的五個階段的描述可知,中國人口遷移過程具有持續(xù)性和階段性;根據材料一海外華人數量變化表可以看出,移民人口不斷增加,規(guī)模不斷擴大;從遷移的方式來看,中國人口的國際遷移性質基本上是和平的;從遷移的動機來看,中國人口國際遷移動機具有經濟性和社會性,受國內環(huán)境影響;從近現代人口遷移的原因來看,人口遷移的進行具有客觀性和必然性。
(2)影響:根據材料“盡管如此,仍使中國海外貿易得以迅速發(fā)展,大量的海外貿易船涌向馬尼拉等地”可知,海外移民浪潮帶動了中國海外貿易的迅速發(fā)展;根據材料“以中國的生絲、絲織品換取大量的墨西哥銀元和日本白銀”可知,大量白銀流入中國,增加了國民收入;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白銀大量流入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與自然經濟的松動;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商品經濟發(fā)展引起了社會價值觀念的改變,封建統(tǒng)治受到一定的沖擊;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口國際遷移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發(fā)展;人口遷移至他國,造成國內人口流失,勞動力減少?!窘馕觥浚?)特點:①遷移過程具有持續(xù)性和階段性;②移民人口不斷增加;規(guī)模不斷擴大;③遷移性質基本上是和平的;④遷移動機具有經濟性和社會性,受國內環(huán)境影響;⑤遷移的進行具有客觀性和必然性。
(2)影響:①帶動了中國海外貿易的迅速發(fā)展;②大量白銀流入中國,增加了國民收入;③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與自然經濟的松動;④引起了社會價值觀念的改變,封建統(tǒng)治受到一定的沖擊;⑤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發(fā)展;⑥造成國內人口流失,勞動力減少。11、略
【分析】【詳解】
(1)根據材料信息可知;梁啟超;李大釗等人指出當時中國是茍延殘喘的“老大中國”,對少年中國充滿期望。結合20世紀早期的時代特征,可以從政治、經濟、思想等領域進行分析;政治上,列強侵略,封建統(tǒng)治腐朽,各階級階層進行探索;經濟上落后;思想上,西方啟蒙思想、馬克思主義傳入。
(2)第一小問;根據材料“復興中國民族,先要復興中國民族文化的自信力”;“國民政府所發(fā)動的一些全國性運動,一般也多打著‘復興中華民族’的旗號”可得出,借助傳統(tǒng)文化實現民族復興。第二小問,從背景、影響等角度對南京國民政府關于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進行簡要分析;背景方面,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中國,各類思潮和主義風行,文化理念呈現多元化;影響方面,從民族意識、民主革命進程、經濟等角度進行分析。
(3)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少年中國說”和南京國民政府對傳統(tǒng)文化的相關態(tài)度都體現了近代知識分子對民族復興的期望;有利于促進民族覺醒與思想解放,推動了中國近代社會變革。【解析】(1)背景:西方列強的侵略;民族危機日益加深;封建專制統(tǒng)治和經濟的落后;中國各個階層進行了救亡圖存的斗爭與探索;西方各種思潮以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成為不同社會群體的思想武器。
(2)態(tài)度:借助傳統(tǒng)文化實現民族復興。
解釋: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中國;各類思潮和主義風行,文化理念呈現多元化,“民族復興論”的提出有助于中國知識分子重新審視和思考自己民族文化,樹立文化自信,增強民族意識和民族凝聚力?!懊褡鍙团d論”的提出在推動國民革命,推翻北洋軍閥反動統(tǒng)治,推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發(fā)展民族工業(yè),實現和維護民族團結與國共合作,實現全民族持久抗戰(zhàn)和民族解放等方面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3)共同之處:反映了近代知識分子對民族復興的期望;有利于促進民族覺醒與思想解放,推動了中國近代社會變革。12、略
【分析】【詳解】
(1)①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之后,西學東漸,西方傳教士來華,進獻《坤輿萬國全圖》,即E;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洋務派提出“中體西用”,即A;③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即B;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近代李善蘭傳播西方數理知識,即D;⑤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康有為創(chuàng)建強學會,即C。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敦煌文書經卷、西魏墓葬出土的東羅馬與波斯金銀幣以及明萬歷年間利瑪竇進獻的《坤輿萬國全圖》都屬于原始史料,即A、B、D?!窘馕觥浚?)①E;②A;③B;④D;⑤C;
(2)ABD13、略
【分析】【詳解】
試題分析。
(1)重視海上擴張;特別是1898年的擴張;從1900年貿易狀況看,擴張的主要動機是追求商業(yè)利益;擴張的區(qū)域主要集中于亞太地區(qū)的日本;中國、菲律賓,主要目標是中國,通過“門戶開放”政策,在中國贏得了與列強均等的機會。
(2)南北戰(zhàn)爭結束;美國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吸收工業(yè)化的成果,迎來了工業(yè)化的高潮,資源豐富,發(fā)展后勁足,通過西進運動使國力大增,地理位置優(yōu)越,沒有卷入與列強的斗爭中去,并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頭號工業(yè)強國。
(3)總體上通過華盛頓會議在亞太取得主導地位。具體體現在一戰(zhàn)后;美國通過《四國公約》拆散了英;日同盟,通過《五國海軍協(xié)定》取得了與英國同等的制海權,通過《九國公約》保證了門戶開放政策,奠定了在亞太地區(qū)的霸主地位。
考點: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華盛頓會議與華盛頓體系;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的形成·美國的擴張和強盛·南北戰(zhàn)爭?!窘馕觥浚?)水平1:能根據地圖發(fā)現美國擴張的多個特點。
·重視海上擴張;擴張的主要動機是追求商業(yè)利益;擴張的區(qū)域主要集中于亞太地區(qū);主要目標是中國,通過“門戶開放”政策,在中國贏得了與列強均等的機會。
水平2:能根據地圖發(fā)現美國擴張的一個特點。
其他答案:回答與材料;問題無關聯(lián)性。
(2)水平1:能根據所學知識對問題進行合理解釋。
·南北戰(zhàn)爭結束;美國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迎來了工業(yè)化的高潮,并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頭號工業(yè)強國。
其他答案:回答與材料;問題無關或不符合史實。
(3)水平1:能根據所學知識對問題進行合理解釋。
·一戰(zhàn)后;美國通過《四國公約》拆散了英;日同盟,通過《五國海軍協(xié)定》取得了與英國同等的制海權,通過《九國公約》保證了門戶開放政策,奠定了在亞太地區(qū)的霸主地位。
其他答案:回答與問題無關或不符合史實四、論述題(共2題,共8分)14、略
【分析】【詳解】
本題為開放性試題,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根據材料“朝鮮古代碑刻表明4、5世紀之交,朝鮮半島諸國已經熟練使用漢字”、“新羅仿唐制改革了行政組織,中央設執(zhí)事省,并采用科舉制官吏”可提煉出觀點是中華古代文明對東亞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關于闡釋可從材料所給的例子:中國文化對日本和朝鮮的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論證即可。【解析】示例。
看法:中華古代文明對東亞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
說明:漢字、漢文影響了朝鮮、日本的民族語言和文字的創(chuàng)制,如日本利用漢字創(chuàng)造了“片假名”“平假名”,促進了兩國文化的發(fā)展。儒家思想促進了朝鮮、日本學術思想的發(fā)展,且成為鞏固統(tǒng)治的官方哲學。中國教育思想和制度推動了朝鮮、日本教育的發(fā)展,如新羅的國立大學,其“學制皆仿中國的制度而來”。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影響了朝鮮、日本的制度革新,如日本大化改新參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調制,施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調法”。中國化的佛教也深刻影響了朝鮮、日本的思想觀念和宗教信仰,如新羅時代,中國禪宗成為朝鮮佛教的主流。中國人的許多生活習俗極大地影響了朝鮮、日本的社會生活,兩國文化不同程度地具有中華文化色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餐飲連鎖品牌與合作合同
- 2024物業(yè)管理承包合同樣本
- 2025年度知識產權信用擔保合同示范文本3篇
- 二零二四年工程造價咨詢合同標的和義務
- 2025年度大型活動現場清潔保障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5G網絡建設與運營服務合同
- 2025年度毛竹種植基地承包與農業(yè)保險合作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蕪湖新房團購合同(含團購優(yōu)惠及售后服務)3篇
- 二零二四年五保戶入住敬老院教育與培訓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海上石油勘探設備保險服務合同2篇
- 【物 理】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冊物理寒假作業(yè)人教版
- 外觀質量評定報告
- 窒息的急救解讀課件
- 集團總裁崗位說明書
- 中醫(yī)藥膳學課件
- 教科版二年級下冊科學第一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春節(jié)值班安排通知
- 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共27張課件
- 人教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 2022年上海健康醫(yī)學院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安徽省血液凈化專科護士臨床培訓基地條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