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考點跟蹤訓練課件跟蹤訓練41科學探究專題_第1頁
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考點跟蹤訓練課件跟蹤訓練41科學探究專題_第2頁
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考點跟蹤訓練課件跟蹤訓練41科學探究專題_第3頁
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考點跟蹤訓練課件跟蹤訓練41科學探究專題_第4頁
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考點跟蹤訓練課件跟蹤訓練41科學探究專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跟蹤訓練41科學探究專題1.實驗中常用到各種科學方法。下列選項與“用液體密度計測量液體密度”所用科學方法相同的一項是(

)2.下列是一些常見的光學實驗,其中實驗設計與實驗目的不相符的是(

)A.圖甲:改變小孔形狀,是為了研究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是否有關B.圖乙: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C.圖丙:抬起木板的B端使杯子傾斜,可研究折射角隨入射角變化規(guī)律D.圖?。河闷叫泄庹龑ν雇哥R照射,移動光屏,是為了測量凸透鏡的焦距3.某科學興趣小組為探究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進行了以下實驗,并用微觀示意圖表述實驗過程,下列圖示中正確的是(

)4.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探究燃燒是否需要O2B.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C.檢查裝置的氣密性D.驗證分子在不斷運動5.思維模型是依據(jù)事物發(fā)展內在規(guī)律建立的解決問題的基本框架,能引導有序思維、增進深度理解,促進問題解決。小明建構了“物質除雜”的思維模型(如圖)。(1)銅粉中混有少量的鐵粉,用磁鐵吸引除去。該方法屬于上述模型中的

__________(填“分離轉移”“反應轉化”)。

分離轉移(2)上述模型中“不增不減”是除雜的一般原則,“不增”是指不增加新雜質,“不減”是指不減少目標物質質量。為除去氯化鈉中的雜質氯化鈣,小明采用反應轉化的方法,加入適量碳酸鈉,請判斷小明選擇的試劑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另外增加其他試劑,小明要判斷氯化鈣已經(jīng)完全除去,請寫出簡要的操作:將反應后的溶液靜置,取上層清液少許放入試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理,反應生成易分離的沉淀,且沒有生成新的雜質(用化學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說明等合理也可)繼續(xù)滴加少量碳酸鈉,若不再產(chǎn)生沉淀說明已經(jīng)完全除去6.某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木塊掛在測力計下,其右側面與豎直傳送帶接觸,裝置左側有可旋轉的螺桿對其施加不同的壓力,啟動電動機使傳送帶轉動,通過測力計的讀數(shù)即可計算出木塊所受的摩擦力。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實驗次數(shù)木塊重力(N)螺桿旋轉的圈數(shù)(圈)測力計示數(shù)(N)摩擦力(N)10.6010.700.1020.6020.820.2230.6030.950.3541.2011.300.1051.8011.900.10(1)該實驗通過

________________來改變木塊與傳送帶之間壓力的大小。

(2)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龍推測在實驗過程中傳送帶轉動的方向為逆時針。請結合裝置圖和表格數(shù)據(jù),解釋小龍作出這一推測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螺桿旋轉的圈數(shù)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瑒幽Σ亮Φ拇笮『椭亓o關拉力大于重力,說明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木塊相對傳送帶向上運動7.斑馬身上的條紋非常醒目,如圖甲所示,條紋有什么作用呢?科學家提出以下假說:①防蟲說:條紋能驅虻科昆蟲(如舌蠅)。②防獵殺說:條紋能混淆捕食者的視覺從而逃避天敵。⑤條形碼說:斑馬可以通過條紋識別出彼此??茖W家進行了以下實驗:挑選一批全白色的馬隨機平均分為三組,分別套上材質相同的黑外套、白外套和條紋外套,如圖乙所示。放養(yǎng)在同一環(huán)境中,分別記錄30分鐘內降落到各組馬外套上的舌蠅數(shù)量,并繪制圖像如圖丙所示。(1)該實驗基于的假說是

_______

。

(2)為了避免其他因素對實驗的干擾,對所選白馬的要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結果能否為該實驗所基于的假說提供證據(jù)?請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蟲說品種相同、年齡相近、體型相似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能,由數(shù)據(jù)可知,降落到條紋外套組的舌蠅數(shù)量遠少于其他組(或“不能,因為白馬和斑馬的品種不同”)(其他合理答案均可)8.青春期是身體快速生長發(fā)育的時期。如果長期姿勢不良會造成肌肉力量不足導致脊柱側彎。輕者發(fā)生肌肉疼痛,重者可致胸部畸形,影響呼吸等生命活動??蒲腥藛T研究核心肌肉力量及穩(wěn)定性訓練對脊柱側彎的防治效果。他們將有輕度癥狀的初一年級學生60人分成甲、乙兩組,甲組進行仰臥卷腹練習、側支撐練習等核心穩(wěn)定性訓練,每次50分鐘(3次/周),乙組不訓練。12周后測定肺活量和Cobb角(站立位脊柱正位X線片的脊柱彎曲角度)等體現(xiàn)脊柱側彎癥狀的指標(如下表)。組別指標肺活量平均值(mL)Cobb角平均值(°)實驗前實驗后實驗前實驗后甲組2365268414.62.8乙組2404249914.615.4(1)上表說明通過核心穩(wěn)定性訓練可以緩解脊柱側彎的癥狀,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項目組思考脊柱側彎患者為何會影響呼吸,請你根據(jù)已有認知,解釋吸氣功能下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照在生物實驗中經(jīng)常使用,你覺得本實驗需要進行的對照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組實驗后肺活量平均值明顯增大,Cobb角平均值明顯減小脊柱側彎會(影響肌肉)導致胸腔容積減小,(氣壓差減小)從而使吸氣功能下降甲組實驗前后Cobb角平均值的比較;甲組與乙組實驗前后Cobb角的變化量比較(舉例2個)(4)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重視脊柱側彎的防治。下列有關建議,你認為合理的是

______。

A.在脊柱側彎初期及時進行治療B.上課聽講時,坐姿端正挺胸抬頭C.課余時間,積極參加體育鍛煉D.偶爾蹺二郎腿寫作業(yè)ABC9.將燃燒的蠟燭放入圖甲裝置中,一段時間后,蠟燭會慢慢熄滅。興趣小組探究其原因的過程如下(氣體的含量用體積分數(shù)表示):(1)甲同學認為,蠟燭熄滅是裝置內的氧氣被消耗完了。他設計了圖乙的實驗裝置,待蠟燭熄滅后,用凸透鏡聚焦太陽光使白磷的溫度達到著火點,觀察到

__________現(xiàn)象,從而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重新實驗,測得蠟燭燃燒過程中燭焰附近的二氧化碳含量從3.4%上升到7.4%,氧氣含量從21%下降到13.8%。

白磷燃燒(2)甲同學又認為可能是二氧化碳含量過高導致蠟燭熄滅。乙同學不贊同,他改變圖甲裝置中的氣體成分,只進行了一次實驗,就否定了甲同學的觀點。則乙同學進行的實驗是

___。

實驗氧氣含量二氧化碳含量蠟燭能否燃燒A21%8.4%能B21%3.4%能C12.8%3.4%不能A(3)還有一種觀點:隨著蠟燭的燃燒,氧氣含量下降,產(chǎn)熱速度變慢;當產(chǎn)熱量小于散熱量,燭芯的溫度下降至著火點以下,蠟燭熄滅。如果該觀點正確,將圖甲裝置置于溫度更低的環(huán)境中實驗,則測得燭焰附近的氧氣含量最小值會如何變化?并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于13.8%(或變大)。低溫環(huán)境中,燭焰散熱快,降溫快,為了維持蠟燭燃燒,需要增加產(chǎn)熱,所以需要濃度更高的氧氣10.興趣小組將氯化鈉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沒有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而將混合溶液加熱一段時間后,意外地聞到刺激性氣味。【提出問題】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什么?【猜想與假設】猜想1.可能是二氧化硫。猜想2.可能是氯化氫。猜想3.可能是氨氣。大家討論后認為猜想3不合理,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物中沒有氮元素,所以無法生成氨氣【查閱資料】SO2

和CO2

的化學性質相似,都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實驗探究】如圖所示,小金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觀察到溶液變紅,于是他認為猜想2正確?!驹u價與改進】小胡認為小金的結論不科學,于是他利用提供的試劑通過實驗確認了猜想2正確。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如圖所示,將產(chǎn)生的氣體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無明顯現(xiàn)象

【結論】加熱氯化鈉與硫酸的混合溶液得到的氣體是氯化氫?!就卣箲谩繉嶒炇铱捎寐然c和硫酸反應制取氯化氫氣體,已知氯化氫氣體極易溶于水。請推測實驗室制取氯化氫氣體最適宜的方法為

___(填字母)。

A.加熱氯化氫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B.加熱氯化鈉固體和稀硫酸的混合物C.加熱氯化鈉固體和濃硫酸的混合物C11.有人認為:許多植物的莖和葉都能進行蒸騰作用,且葉是主要的蒸騰作用器官。為驗證這一觀點,老師提供如下器材供同學們實驗,各種器材數(shù)量充足。(1)寫出檢查裝置甲氣密性的具體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將導管口伸入水中,雙手捂住燒瓶,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松手后,導管口是否形成一段穩(wěn)定的水柱(2)選擇合適的器材,寫出本實驗的步驟?!敬鸢浮?2)①檢查裝置氣密性后,取1個裝置甲(沒有綠蘿)標為A組;另取2個裝置乙(有綠蘿)分別標為B組、C組,將3個裝置裝滿水;②用剪刀剪去C組綠蘿的全部葉,A組、B組不作處理;③用膠頭滴管在導管口注水形成一小段水柱,并用記號筆標記位置;④將裝置放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一段時間后,用刻度尺測出水柱移動的距離,分別記為S1、S2、S3;⑤比較S3-S1和S2-S3的大小關系,重復實驗,得出結論。12.蒸汽眼罩具有緩解眼疲勞、幫助睡眠等多種功效,主要成分為鐵粉、水、碳粉、蛭石等。使用眼罩時,去掉外袋,空氣中的氧氣通過透氣膜進入里面發(fā)生化學反應,釋放出水蒸氣,溫度能達到40℃,且能持續(xù)20分鐘左右。小科對蒸汽眼罩能持續(xù)保溫的原因展開了探究,其實驗方案如下表,溫度變化情況如右下圖。組別實驗藥品實驗裝置A10克鐵粉

B10克鐵粉、4毫升水C10克鐵粉、4毫升水、2克蛭石(1)菜刀等鐵制品放在潮濕環(huán)境里會與水、氧氣反應而生銹,但溫度變化并不明顯。而實驗發(fā)現(xiàn)鐵粉與水、氧氣反應卻能使溫度在短時間內達到40℃,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