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常見自然災害的避防(解析版)-高一地理課后培優(yōu)練(中圖版2019必修第一冊)_第1頁
3-2-常見自然災害的避防(解析版)-高一地理課后培優(yōu)練(中圖版2019必修第一冊)_第2頁
3-2-常見自然災害的避防(解析版)-高一地理課后培優(yōu)練(中圖版2019必修第一冊)_第3頁
3-2-常見自然災害的避防(解析版)-高一地理課后培優(yōu)練(中圖版2019必修第一冊)_第4頁
3-2-常見自然災害的避防(解析版)-高一地理課后培優(yōu)練(中圖版2019必修第一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高一地理課后培優(yōu)練(中圖版2019必修第一冊)3.2常見自然災害的避防(測試時間:3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52分)下圖為我國東南沿海某海島略圖,該島經常發(fā)生臺風災害。完成下面1-2小題。1.臺風來襲前,該島需要重點防御的災害是()①地震②滑坡③泥石流④沙塵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該島準備建設防御臺風的“災民安置點”,其合理的區(qū)位選擇是()A.容納較多災民的開闊海灘 B.可以抵御狂風的山崖下方C.不會被洪水淹沒的高海拔山頂 D.便于災民就近集中的公共場所【答案】1.C2.D【解析】1.臺風來襲,往往帶來大量降水,容易引起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因此臺風來襲前,該島需要重點防御的災害是滑坡、泥石流,②③正確。臺風不會引發(fā)地震,臺風帶來大量降水,不會出現(xiàn)沙塵暴,①④錯誤,C正確。故選C。2.島準備建設防御臺風的“災民安置點”,“災民安置點”應該是便于災民就近集中的公共場所,應該是平坦開闊地,D正確。臺風登陸來襲,往往帶來大量降水,開闊海灘上臺風登陸的地方,A錯誤。臺風來襲,容易引起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山崖下方比較危險,B錯誤。不會被洪水淹沒的高海拔山頂?shù)匦为M窄,安置人員較少,C錯誤。故選D。洪水、滑坡和泥石流都是破壞性很強的自然災害,在遇到這些災害時,我們要掌握正確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才能在災害中獲得生的希望。據(jù)此回答3~5題。3.關于洪水中的救助,做法不正確的是()A.拋救生圈把落水者救上岸B.劃船將落水者救上岸,并且?guī)У桨踩貛.戶外突遇洪水向高處躲避D.不會游泳,但急于救人,使兩人落入洪水中4.關于滑坡和泥石流中的自救方法,不正確的是()A.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的方向跑B.山區(qū)扎營,應選擇在避風的谷底C.要向未發(fā)生泥石流的高處跑D.不要順著滾石方向往山下跑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洪水中的救助,主要在洪水發(fā)生過程中進行,并以自救為主B.做人工呼吸時,應拉直喉管C.洪水一般與其他地質災害有關聯(lián)性D.大霧和沙塵暴會使大氣能見度下降,但不影響人們的健康【答案】3.D4.B5.B【解析】3、洪水中的救助要注意正確的救助方法和原則,如不會游泳應采取拋救生圈或救生衣、劃船的方式救人,不能只考慮救人,而使兩人落入洪水中,這樣自己不但沒有救人,反而增加了其他人員的負擔,搞不好自己也有生命危險。在山區(qū),切忌在谷底扎營,因為滑坡、泥石流像洪水一樣,會直接沖向谷底,造成危險,應在未發(fā)生泥石流的高處扎營。5、洪水中的救助,互救更重要,故A項錯。洪水一般與水文災害和氣象災害有關聯(lián)性,與地質災害關聯(lián)性不大,所以C項錯。大霧和沙塵暴會使大氣能見度下降,且含有大量的微小塵粒,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故D項錯。下圖是某地區(qū)大地震后救災工作程序示意圖。讀圖回答6~7題。6.圖中所示救災工作程序還可能適用于()A.沙塵暴 B.洪澇C.旱災 D.寒潮7.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災活動強度,應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①調整產業(yè)結構②人口外遷③房屋加固④組建志愿者隊伍⑤開展避災自救技能培訓A.②③④ B.②③⑤C.①②⑤ D.③④⑤【答案】6.B7.D【解析】6、洪澇災害和地震一樣,會瞬間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房屋和公共設施的破壞,需要首先采取緊急救援,搶救生命;然后開展安居工程等保障災民居??;再次,開展公共設施恢復重建工作等。7、房屋加固,有利于提高房屋抗震能力,減少損失。組建志愿者隊伍,有利于提高救援速度。開展避災自救技能培訓,有利于提高地震時人們的自我救援能力,為震后救援節(jié)省時間和物資。在山區(qū)公路和鐵路道旁經常可以看到如下圖所示的工程建設。據(jù)圖完成8~9題。8.圖中的防護工程主要是針對下列災害中的()①地震②滑坡③泥石流④崩塌⑤山洪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9.圖中邊坡上網格狀裝置的主要功能是()A.加速徑流 B.保持水土C.促進蒸發(fā) D.美化環(huán)境【答案】8.C9.B【解析】8、挖方邊坡、護欄、碎落臺可以防止滑坡、崩塌;排水邊溝可減輕泥石流和山洪災害的危害。9、挖方邊坡上網格狀裝置可以減緩地表徑流,攔截泥沙,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最強寒潮來襲,中東部大部地區(qū)被“速凍”。中央氣象臺2019年1月30日06時發(fā)布暴雪黃色預警和寒潮藍色預警,山東、江蘇、安徽、河南和湖北部分地區(qū)有暴雪,除東北外,中東部大部地區(qū)氣溫將再度刷新今冬以來的氣溫新低。據(jù)此完成第10題。10、下列關于寒潮災害的觀點正確的是A.南方遠離寒潮的源地,此次寒潮不會受到影響B(tài).寒潮能夠引發(fā)多種災害C.寒潮是強冷空氣入侵造成的劇烈降溫,在我國全年皆可發(fā)生D.冬季爆發(fā)的寒潮對農作物影響最大【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寒潮出現(xiàn)的時間及爆發(fā)帶來的影響。南方地區(qū)離寒潮的發(fā)源地較遠,受影響較小,但也會有影響,A錯誤;寒潮來臨常常引發(fā)多種災害。主要有:強烈降溫使農作物遭受凍害;嚴重的大雪、凍雨壓斷電線、折斷電線桿,造成通信和輸電線路中斷,交通線路受阻等,B正確;寒潮是強冷空氣入侵造成的劇烈降溫,在我國主要發(fā)生在秋末、冬季和春初,C錯誤;寒潮的危害很大,但冬季農作物都已經收獲,故影響小,D錯誤。故選B。2021年5月22日2時4分在青海省果洛州瑪多縣(北緯34.59度,東經98.34度)發(fā)生7.4級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據(jù)此完成下列11-13小題。11.地震可能引發(fā)的自然災害是()A.滑坡 B.臺風 C.潮汐 D.寒潮12.地震發(fā)生時,正確的做法是()①盡量用棉被、枕頭護住頭部②在空曠地帶,要避開高大建筑或橋梁③帶好貴重物品乘坐電梯逃生④在家可躲在堅固的家具旁、墻角或衛(wèi)生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下列防災減災工作中屬于災害救援與救助的是()A.開展防災減災的教育 B.救治傷員,展開心理援助C.監(jiān)測災害,發(fā)布預警 D.恢復災區(qū)群眾的生產生活【答案】11.A12.D13.B【解析】11.地震發(fā)生時地表遭破壞,導致山坡上巖石破碎,巖體不穩(wěn),易引發(fā)滑坡,A正確;臺風是一種強烈發(fā)展的熱帶氣旋,主要與溫暖的洋面、不穩(wěn)定大氣層結、地轉偏向力有關,與地震無必然聯(lián)系,B錯誤;潮汐是海洋中常年存在的海水運動,不是自然災害,海底地震容易誘發(fā)海嘯,C錯誤;寒潮是強冷空氣侵入,與地震無關,D錯誤。故選A。12.地震發(fā)生時,會造成供電中斷,不能乘坐電梯逃生,③錯誤,ABC錯誤;盡量用棉被、枕頭護住頭部,可以減少建筑物坍塌時的傷害;在空曠地帶,要避開高大建筑或橋梁,防止倒塌造成的傷害;在家可躲在堅固的家具旁、墻角或衛(wèi)生間,這些地方容易撐起一個求生空間,①②④均是正確的自救做法,故選D。13.監(jiān)測災害,發(fā)布預警,是災前工作,C錯誤;開展防災減災的教育是災前災后都應開展的工作,A錯誤;救治傷員,展開心理援助,是對受災人員的直接救援與救助,B正確;恢復災區(qū)群眾的生產生活是災后恢復工作,D錯誤。故選B。二、綜合題(48分)1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0分)2020年7月前后,江西省受連日暴雨影響,鄱陽湖水位不斷上漲。衛(wèi)星監(jiān)測顯示,鄱陽湖主體及附近水城面積為近10年最大,7月8日,鄱陽湖的面積已于達到4942.6平方公里,暫時成為中國第一大湖。下圖為鄱陽湖水系分布圖。(1)2020年入汛以來,鄱陽湖水位持續(xù)上漲,造成洪水危害,請說出鄱陽湖洪水發(fā)生的自然原因。(8分)(2)列舉個人和家庭在防洪減災中可以采取的措施。(6分)(3)一種自然災害引發(fā)的災害,會進一步引發(fā)其他災害,從而形成災害鏈條:參考旱災引發(fā)的一條災害鏈條,完成某平原地區(qū)暴雨災害鏈條。(4分)暴雨往往引發(fā)次生災害,如泥石流、滑坡等,下為泥石流示意圖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圖。(4)當泥石流發(fā)生時,在泥石流流經區(qū)和堆積區(qū)的游客,應該如何正確逃生?(4分)(5)說明預防滑坡、泥石流災害應采取的具體措施。(8分)【答案】(1)降水量大;降水時間長;入湖河流多;集水范圍廣;長江干流水位高,頂托作用明顯;地勢地平,排水通道狹窄。(8分)(2)發(fā)生前:關注天氣預報及災害預警信息;發(fā)生時:按預先設計好的逃生路線撤離;發(fā)生后: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如洪災過后要進行消毒,不吃洪水浸泡過的食物,電器干燥后再使用。(6分)(3)洪澇災害水源(食品)污染(4分)(4)快速向垂直于溝谷的高山地區(qū)逃跑,一直跑到安全的高度。(4分)(5)①加強對滑坡、泥石流的科學研究,建立災情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及時準確發(fā)布災害信息;②提高建筑物的抗災能力(強度),建設護坡工程;③植樹造林;④建立健全防災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guī)體系(應急處置機制);⑤增強民眾的防災減災能力(意識),加強災害的宣傳教育。(8分)【詳解】(1)自然原因:鄱陽湖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年降水量大,年際和季節(jié)變化大;降水時間長,汛期長;匯入鄱陽湖的河流眾多;流域面積大,集水范圍廣;再加上長江干流水位高,頂托作用明顯,湖水難以外泄;鄱陽湖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地平,排水通道狹窄,容易泛濫成災。(2)措施:發(fā)生前: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及時關注和跟蹤天氣預報及災害預警信息,做好水災的預防措施,包括涉及逃生路線、購買藥品、食品、逃生工具等;發(fā)生時:按預先設計好的逃生路線迅速撤離,并及時跟親人和管理機構聯(lián)系,報告行蹤;發(fā)生后:如洪災過后要進行消毒,不吃洪水浸泡過的食物,電器干燥后再使用,防止觸電、做好垃圾清理,相互幫忙等。(3)洪澇災害、食品水源污染(暴雨之后是發(fā)生洪澇災害,爆發(fā)疾病之前是發(fā)生食物污染、中毒等)。

(4)泥石流順勢下流,應向垂直于溝谷的高山地區(qū)逃生。(5)從建立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植樹造林,保護水土、建立護坡工程、提高建筑物質量、加強防災減災意識及宣傳等方面作答。加強對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建立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提高快速反應速度;建設護坡工程,提高人口密集地區(qū)、坡度較陡地區(qū)建筑物的抗災能力;退耕還林、植樹造林;建立健全防災減災的政策法規(guī),建立專業(yè)的救災隊伍;加強宣傳教育,增強民眾防災減災意識。15.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2019年8月10日1時45分前后,超強臺風“利奇馬”在浙江省溫嶺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6級,此次臺風造成L市城區(qū)大面積內澇。材料一:讀“利奇馬”移動路徑圖。材料二:下圖為“利奇馬”登陸時亞洲部分地區(qū)近地面天氣形勢圖(單位:HPa)。(1)此次臺風登陸山東后,青島、濰坊等多地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175.4千公頃,倒塌房屋609間,直接經濟損失14.75億元。究其原因主要是臺風天氣往往伴隨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帶來嚴重的自然災害。(6分)(2)近年來,每到汛期我國許多城市都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內澇。從水循環(huán)角度推斷該城市中心區(qū)易發(fā)生內澇的原因并提出解決城市內澇問題的措施。(12分)【答案】(1)狂風;暴雨;風暴潮。(6分)(2)原因:城市中心區(qū)降水多;下滲量少;轉化為地表徑流多,超過了排水能力形成內澇;(6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