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試卷第=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考點03:有性生殖中的遺傳信息傳遞重點練(解析版)一、單選題1.薩頓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后,摩爾根及其同事做了如圖所示實驗,并證實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而Y染色體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下列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A.控制果蠅眼色的該對等位基因遵循分離定律B.F2中雄果蠅的白眼基因來自F1中的紅眼雌果蠅C.自然群體中白眼性狀在雄果蠅中出現(xiàn)的概率小于雌果蠅D.若讓F2中紅眼雌果蠅與白眼雄果蠅雜交,子代雄果蠅中紅眼:白眼=3:1【答案】C【分析】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體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驹斀狻緼、由題意可知,F(xiàn)2中性狀分離比為3:1,說明眼色基因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A正確;B、由題意可知,F(xiàn)1中雄果蠅為紅眼,且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而Y染色體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因此F2中雄果蠅的白眼基因來自F1中的紅眼雌果蠅,B正確;C、自然群體中白眼性狀在雄果蠅中出現(xiàn)的概率高于雌果蠅,這是因為在Y染色體上沒有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所以雄果蠅只要有白眼基因就表現(xiàn)為白眼,C錯誤;D、用w表示控制白眼的基因,那么F2中紅眼雌果蠅有兩種基因型,即1/2XWXw和1/2XWXW,白眼雄果蠅基因型為XwY,子代雄果蠅父本只能提供Y染色體,母本提供X染色體,又因為母本產生的配子比例為:(1/2×1/2+×1/2)XW:(1/2×1/2)Xw=3/4XW:1/4Xw,所以子代雄果蠅中紅眼:白眼=3:1,D正確。故選C。2.下列有關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及其適用范圍的說法,正確的是(
)A.柳樹細胞中的基因都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B.X染色體特有區(qū)段上的基因,Y染色體沒有,所以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C.肺炎鏈球菌細胞中部分基因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D.念珠藍細菌細胞中的所有基因都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答案】D【分析】基因自由組合定律適用范圍:①適用兩對或兩對以上相對性狀的遺傳,并且非等位基因均位于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上。②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因此只有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出現(xiàn)基因的自由組合。③按遺傳基本定律遺傳的基因,均位于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上?!驹斀狻緼、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只適用于真核生物進行有性生殖時核基因的遺傳,柳樹細胞中的基因有核基因,也有質基因,質基因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A錯誤;B、X染色體特有區(qū)段上的基因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只不過其控制的性狀表現(xiàn)與性別相聯(lián)系,B錯誤;CD、肺炎鏈球菌和念珠藍細菌都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不能進行有性生殖,不會進行減數(shù)分裂,也不存在核基因,故它們所有的基因都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C錯誤、D正確。故選D。3.下圖為雌性哺乳動物體內細胞進行兩次分裂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若甲、乙、丙染色體數(shù)相同,則圖中兩次分裂均表示有絲分裂B.若第二次分裂才出現(xiàn)著絲粒的分裂,則細胞丙可能是卵細胞C.若在第一次分裂中出現(xiàn)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則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發(fā)生在第二次分裂D.若圖中表示減數(shù)分裂Ⅰ和減數(shù)分裂Ⅱ,則細胞甲的染色體數(shù)量是細胞丙的2倍【答案】C【分析】題圖分析,若為減數(shù)分裂,則細胞甲為卵原細胞,細胞乙為次級卵母細胞或第一極體,細胞丙為卵細胞或第二極體;若表示有絲分裂,則細胞甲、乙和丙含有的染色體數(shù)目與體細胞的相同?!驹斀狻緼、若圖中兩次分裂均表示有絲分裂,則甲、乙、丙染色體數(shù)相同,因為經過有絲分裂產生的子細胞與親代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相同,A正確;B、若第二次分裂才出現(xiàn)著絲粒的分裂,則說明圖示的過程為減數(shù)分裂過程,則細胞丙可能是卵細胞,也可能是第二極體,B正確;C、若在第一次分裂中出現(xiàn)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說明圖示為減數(shù)分裂過程,則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發(fā)生在第一次分裂,C錯誤;D、若圖中表示減數(shù)分裂Ⅰ和減數(shù)分裂Ⅱ,則細胞丙是細胞甲經過一次復制,而連續(xù)分裂兩次產生的子細胞,因此甲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量是細胞丙的2倍,D正確。故選C。4.下列有關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減數(shù)分裂產生的子細胞均可以進行受精作用B.后代遺傳多樣性與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均有關C.減數(shù)分裂使同源染色體分開,受精作用使細胞中出現(xiàn)同源染色體D.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前后代生物體細胞染色體的數(shù)目有重要意義【答案】A【分析】受精作用:①概念:精子和卵細胞融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叫受精作用。②結果:受精卵的染色體數(shù)目恢復到體細胞的數(shù)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體來自精子(父親),一半的染色體來自卵細胞(母親);細胞質主要來自卵細胞。③意義: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的恒定,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驹斀狻緼、卵原細胞經減數(shù)分裂產生的子細胞極體不可以進行受精作用,A錯誤;B、由于減數(shù)分裂時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可以形成的配子具有多樣性,而配子間隨機組合,從而形成了后代的遺傳多樣性,即后代遺傳多樣性與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均有關,B正確;C、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從而形成的配子中不具有同源染色體,而受精作用中精卵結合,使得細胞中又重新具有同源染色體,C正確;D、減數(shù)分裂使得配子中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而受精作用精卵細胞核融合又使得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從而恢復到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即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前后代生物體細胞染色體的數(shù)目有重要意義,D正確。故選A。5.下圖是某哺乳動物(體細胞核DNA數(shù)為2n,染色體數(shù)為2n)睪丸中某分裂細胞染色體數(shù)和核DNA比值變化曲線圖。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若上圖表示精細胞形成的過程,則BC段細胞染色體數(shù)均為2nB.若上圖表示精原細胞形成的過程,則BC段細胞染色體數(shù)均為2nC.若BC段發(fā)生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則DE段會發(fā)生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D.若BC段某些細胞不存在同源染色體,由于發(fā)生C-D的變化導致D時細胞都有同源染色體【答案】B【分析】分析圖示可知,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復制;BC段表示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減第一次分裂、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DE段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和末期、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驹斀狻緼、精細胞是通過減數(shù)分裂形成的,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著絲點分開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BC段表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各時期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有些細胞染色體數(shù)為2n,有些細胞染色體數(shù)為n,A錯誤;B、精原細胞通過有絲分裂形成,著絲點分開發(fā)生在有絲分裂后期,因此,BC段表示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細胞染色體數(shù)均為2n,B正確;C、若BC段發(fā)生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則圖像表示的是減數(shù)分裂,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四分體時期,而DE段表示的是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C錯誤;D、若BC段某些細胞不存在同源染色體,則圖像表示的是減數(shù)分裂,C-D發(fā)生的是著絲點分開即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D時細胞沒有同源染色體,D錯誤。故選B。6.圖1表示某二倍體動物細胞分裂過程中某結構的數(shù)量變化曲線,圖2表示與該分裂有關的不同分裂時期的圖像。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圖1曲線可表示減數(shù)分裂時同源染色體對數(shù)的數(shù)量變化B.由圖2可知該二倍體動物應為雄性個體C.乙細胞中染色體①上的基因可與染色體②或③上的基因發(fā)生自由組合D.圖2中的甲、丁細胞分別對應圖1中的A~B、B~C段【答案】D【分析】在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時同源染色體分離,所以減數(shù)分裂Ⅱ過程中沒有同源染色體。分析題圖1:該物質數(shù)量在OB段為n,在BC段變成0,因此該曲線最可能是減數(shù)分裂過程同源染色體對數(shù)的變化;AB段表示減數(shù)分裂Ⅰ前期、中期和后期,BC段是減數(shù)分裂Ⅱ過程。分析圖2:甲含有同源染色體,著絲粒分裂,處于有絲分裂后期;乙是精原細胞,其中①和④是一對同源染色體,②和③是一對同源染色體;丙同源染色體分離,處于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細胞質均等分裂,是初級精母細胞;丁是減數(shù)分裂Ⅰ產生的次級精母細胞?!驹斀狻緼、細胞分裂過程中,數(shù)量能變?yōu)?的有染色單體和同源染色體對數(shù),而染色單體形成時是由0到4n,圖1曲線中開始數(shù)量為n,然后變?yōu)?,因此可表示減數(shù)分裂Ⅰ時同源染色體對數(shù)的數(shù)量變化,A正確;B、由圖2丙細胞同源染色體分離,可知處于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根據(jù)細胞質均等分裂,可知是初級精母細胞,因此該二倍體動物應為雄性個體,B正確;C、乙細胞中①和④是一對同源染色體,②和③是一對同源染色體,①上的基因與染色體②或③上的基因屬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自由組合,C正確;D、圖1曲線可表示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對數(shù)的數(shù)量變化,圖2中的甲處于有絲分裂后期,不能對應A~B段,D錯誤。故選D。7.某種鳥類(2N=72)為ZW型性別決定,其羽毛中的紅色素由等位基因A/a中的A基因控制合成,且A基因越多,色素越多,顏色由深到淺依次為紅色、黃色、白色。若等位基因A/a位于Z染色體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雌鳥羽色的顏色有3種,基因型分別為ZAZA、ZAZa和ZaZaB.該種鳥類一共能產生四種與羽毛顏色有關基因型的生殖細胞C.若羽毛顏色相同的個體雜交,子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則親代基因型一定為ZAW和ZAZaD.若羽毛顏色不相同的個體雜交,則子代有可能出現(xiàn)三種表型【答案】C【分析】該鳥類為ZW型性別決定,則雄性的性染色體為ZZ,雌性的性染色體為ZW?!驹斀狻緼、雌鳥羽毛的顏色有2種,基因型分別為ZAW和ZaW,A錯誤;B、雄鳥能產生兩種基因型的精子,雌鳥能產生三種基因型的卵細胞,一共5種,B錯誤;C、雄鳥羽毛基因型和顏色為ZAZA(黑色)、ZAZa(灰色)和ZaZa(白色),雌鳥羽毛基因型和顏色為ZAW(灰色)和ZaW(白色)。羽毛顏色相同的個體雜交,有以下兩種情況:①ZAZa(灰色)×ZAW(灰色)→ZAZA(黑色)、ZAW(灰色)、ZAZa(灰色)、ZaW(白色);②ZaZa(白色)×ZaW(白色)→ZaZa(白色)、ZaW(白色)。因此,親本為ZAZa和ZAW時,子代會出現(xiàn)性狀分離,C正確;D、羽毛顏色不相同的個體雜交有以下幾種情況:①ZAZA(黑色)×ZAW(灰色)→ZAZA(黑色)、ZAW(灰色);②ZAZA(黑色)×ZaW(白色)→ZAZa(灰色)、ZAW(灰色);③ZAZa(灰色)×ZaW(白色)→ZAZa(灰色)、ZAW(灰色)、ZaW(白色)、ZaZa(白色);④ZaZa(白色)×ZAW(灰色)→ZAZa(灰色)、ZaW(白色)。因此,羽毛顏色不相同的個體雜交,其子代不可能出現(xiàn)三種表現(xiàn)型,D錯誤。故選C。8.有同學用下列示意圖表示某兩棲類動物(基因型為AaBb)卵巢正常的細胞分裂可能產生的細胞,其中正確的是()A. B.C. D.【答案】A【分析】減數(shù)分裂過程:1、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染色體的復制。2、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1)前期:聯(lián)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2)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3)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4)末期:細胞質分裂。3、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1)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xiàn)紡錘體和染色體;(2)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shù)目清晰;(3)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4)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詳解】A、圖示細胞著絲點分裂,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且細胞質不均等分裂,可次級卵母細胞的表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確;B、圖示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細胞質不均等分裂,應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時應發(fā)生同源染色體分離,與圖示a和B、A和b分離不符,B錯誤;C、圖示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卵細胞形成過程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應不均等分裂,與題圖不符,C錯誤;D、圖示細胞著絲點分裂,且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細胞質不均等分裂,在卵巢正常的細胞分裂不可能產生,D錯誤。故選A。9.果蠅的R/r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當受精卵中含有2個R基因時無法發(fā)育(不考慮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雜合子雌果蠅與顯性雄果蠅雜交,得到F1。下列關于F1果蠅的敘述,錯誤的是(
)A.F1果蠅中的隱性個體全為雄果蠅 B.F1顯性個體中雌性:雄性=1:1C.F1雄果蠅中顯性個體:隱性個體=1:1 D.F1果蠅中顯性個體∶隱性個體=3:1【答案】D【分析】果蠅的R/r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當受精卵中含有2個R基因時無法發(fā)育,因此不存在XRXR的個體。【詳解】雜合子雌果蠅XRXr與顯性雄果蠅XRY雜交,得到F1的基因型及比例為XRXR(無法發(fā)育)∶XRXr∶XRY∶XrY=1∶1∶1∶1,即F1顯性個體中雌性∶雄性=1∶1,F(xiàn)1果蠅中的隱性個體全為雄果蠅;F1雄果蠅中顯性個體∶隱性個體=1∶1;F1果蠅中顯性個體∶隱性個體=2∶1,即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10.關于同一個哺乳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
)A.有絲分裂后期與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都發(fā)生染色單體分離B.有絲分裂前期與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體行為不同C.有絲分裂中期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體數(shù)相同D.有絲分裂中期與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DNA數(shù)目相同【答案】C【分析】1、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1)間期: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xiàn)紡錘體和染色體;(3)中期: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態(tài)固定、數(shù)目清晰;(4)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2、減數(shù)分裂過程:(1)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染色體的復制。(2)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①前期: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形成四分體,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常常發(fā)生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細胞一分為二。(3)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過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xiàn)紡錘體和染色體;②中期: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態(tài)固定、數(shù)目清晰;③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驹斀狻緼、有絲分裂后期與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都分裂,都發(fā)生染色單體分離,A正確;B、有絲分裂前期染色質縮短變粗形成染色體,染色體散亂分布,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形成四分體,B正確;C、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數(shù)為正常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由于發(fā)生了同源染色體的分離,染色體數(shù)減半,為正常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的一半,C錯誤;D、有絲分裂中期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核DNA數(shù)目相同,都為正常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的二倍,D正確。故選C。二、綜合題11.蜈蚣草小孢子母細胞(即花粉母細胞,相當于動物的初級精母細胞)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的部分顯微圖像如下圖所示。(1)請根據(jù)減數(shù)分裂的順序對圖中細胞進行排序:_____________。(2)關于a、c圖像中單個細胞的比較,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兩者均含有同源染色體 B.兩者的染色體數(shù)目均為體細胞的一半C.圖c所示細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單體 D.兩者的DNA數(shù)目不同(3)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細胞d稱為_____________細胞。若在人體中,該細胞有_____________條染色體。【答案】(1)c、a、d、b(2)CD(3)
次級精母細胞
46【分析】圖a是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結束得到的兩個子細胞,即a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圖b是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結束得到的四個子細胞,即圖b為精細胞。圖c是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圖d有兩個細胞,是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1)根據(jù)以上分析,排序為c、a、d、b。(2)A、a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不含同源染色體,A錯誤;B、a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體細胞的一半,c的染色體數(shù)目與體細胞相同,B正確;C、c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姐妹染色單體,C正確;D、a的核DNA為c的一半,D正確。故選CD。(3)圖d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稱為次級精母細胞;人的精原細胞有46條染色體,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得到的細胞有23條,處于減數(shù)第二分裂后期的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有46條。【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減數(shù)分裂過程,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及識圖能力。細胞分裂通過實驗研究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得出下圖所示的結果,其中圖甲表示有絲分裂各階段細胞核中DNA和細胞質中信使RNA含量的變化,圖乙是有絲分裂顯微照片。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2.圖甲結果表明細胞核中染色單體的形成是在_________階段完成的,細胞分裂過程中核糖體功能最活躍的時期是_______________階段。(填字母代號)13.圖甲表示d、e階段細胞質中mRNA明顯減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14.使用顯微鏡觀察有絲分裂裝片時,欲把乙圖中的A細胞移到視野中央,具體操作是__________。15.圖中c時期細胞核DNA、染色體與染色單體比例為_______,這種比例將維持到細胞分裂的__________期才可能開始變化。16.在實驗中通過什么處理,在乙圖中會觀察到分裂中期的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較正常多一倍?________。下圖A→F表示某基因型為AaBb的高等動物睪丸內細胞分裂圖像和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曲線。請據(jù)圖回答:17.圖中屬于有絲分裂的是__________(D→F、D→A)。18.圖中C細胞和A細胞依次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寫出兩個D細胞經C細胞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基因重組發(fā)生在__________(D→C、B→A、D→E、E→F)過程中?!敬鸢浮?2.
b
c13.分裂期的核DN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體中,不能解旋、轉錄形成mRNA14.把裝片向上移動15.
2:1:2
后16.用秋水仙素溶液處理實驗材料或把實驗材料放在低溫條件下培養(yǎng)17.D→F18.
初級精母細胞
次級精母細胞19.
Ab
aB20.D→C【分析】有絲分裂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劃分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個時期:①間期:主要進行染色體的復制(即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它包括(G1、S、G2三個時期),動物細胞此時中心粒也進行復制,一組中心粒變成兩組中心粒。②前期:核膜逐漸解體、核仁逐漸消失,染色質縮短變粗形成染色體,每條染色體上含有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并散亂分布,植物細胞由兩極發(fā)出紡錘絲,動物細胞兩組中心粒分別移到細胞兩極,由中心粒發(fā)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③中期: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時染色體的形態(tài)、數(shù)目最清楚,我們常找有絲分裂中期細胞來觀察染色體的形態(tài)、數(shù)目。④后期:著絲點斷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在紡錘絲牽引下移到細胞兩極,此時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⑤末期:核膜、核仁重現(xiàn),染色體變成染色質,植物細胞中央形成細胞板,一個細胞分裂形成兩個子細胞。動物細胞膜從中間內陷,一個細胞分裂縊裂成兩個子細胞。這樣就完成一次細胞分裂,此時形成的子細胞,有的細胞停止分裂,然后分化,有的細胞暫停分裂;有的細胞繼續(xù)分裂進入下一個細胞周期。【詳解】1.圖甲中a表示DNA合成前期,b表示DNA合成期,c表示DNA合成后期,染色單體是在DNA復制和蛋白質合成的基礎上形成的,故圖甲細胞核中染色單體的形成是在b階段完成的,核糖體可以與mRNA結合合成相應的蛋白質,細胞質mRNA含量最多的時期在c段,說明細胞分裂過程中核糖體功能最活躍的時期是c階段。2.mRNA是由遺傳信息轉錄形成的,圖甲表示d、e階段細胞質中mRNA明顯減少,最可能的原因是分裂期的核DN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體中,不能解旋、轉錄形成mRNA。3.使用顯微鏡觀察有絲分裂裝片時,形成的是上下顛倒、左右顛倒的像,A細胞位于視野的上方,故細胞欲把乙圖中的A細胞移到視野中央,需要把裝片向上移動。4.圖中c時期細胞核DNA已經復制,染色單體已經形成,故每條染色體上有2個DNA分子,有2條染色單體,即核DNA、染色體與染色單體比例為2:1:2,這種比例將維持到細胞分裂的后期,著絲點分裂后才可能開始變化。5.在實驗中用秋水仙素溶液處理實驗材料或把實驗材料放在低溫條件下培養(yǎng),會導致前期的細胞內紡錘體不能形成,從而在乙圖中會觀察到分裂中期的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較正常多一倍。6.圖中A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B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C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D細胞處于分裂間期,E處于有絲分裂中期,F(xiàn)有絲分裂末期,故屬于有絲分裂的是D→F。7.圖中C細胞中同源染色體正在分離,細胞質均分,故為初級精母細胞;A細胞為次級精母細胞。8.D細胞基因型為AaBb,分析C細胞中染色體排列可知,兩個D細胞經C細胞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Ab、aB。9.分析題圖可知,該細胞分裂過程基因重組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即D→C過程中?!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細胞分裂圖象的識別,這就要求學生掌握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能正確區(qū)分兩者,準確辨別圖示細胞的分裂方式及所處時期。細胞分裂圖象辨別的重要依據(jù)是同源染色體,要求學生能正確識別同源染色體,判斷同源染色體的有無,若有同源染色體,還需判斷同源染色體有無特殊行為。21.如圖是某一家族關于人類紅綠色盲的遺傳系譜圖,此性狀由B-b基因控制。(1)I-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Ⅲ-1的致病基因來自第I代中的____________。(2)下列屬于紅綠色盲遺傳特點的是____________。A.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B.男性患者少于女性患者C.母親患病,女兒必患病
D.父親患病,兒子必患病(3)Ⅲ-2的旁系血親有____________。若Ⅱ-2再次生育,生出一個患紅綠色盲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因而需要進行____________以達到優(yōu)生優(yōu)育的目的?!敬鸢浮?/p>
XbY
XBXb
I-2
A
Ⅲ-1、Ⅱ-1
1/4
產前診斷/遺傳咨詢/基因診斷【分析】紅綠色盲是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該性狀由B-b基因控制,則女性的基因型可能是XBXB(女性正常)、XBXb(女性攜帶者)、XbXb(女性色盲),男性的基因型是XBY(男性正常)、XbY(男性色盲)。【詳解】(1)Ⅰ-2為男性紅綠色盲患者,所以基因型為XbY,Ⅱ-2為表現(xiàn)型正常的女性,其父親為紅綠色盲患者,所以此女性的基因型為XBXb,Ⅲ-1為男性紅綠色盲患者,XbY中的Xb是母親Ⅱ-2傳給他的,Ⅱ-2的致病基因是她的父親Ⅰ-2傳給她的。(2)紅綠色盲為伴X隱性遺傳病,具有隔代遺傳、交叉遺傳、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患者的父親和兒子必是患者,則A正確。故選A。(3)旁系血親是相對直系血親而言的,它指與自己具有間接血緣關系的親屬,即除直系血親以外的、與自己同出一源的血親。兄弟姐妹、伯伯、叔叔、姨母和侄、甥等這些平輩、長輩、晚輩都是。因此系譜圖中Ⅲ-2的旁系血親有Ⅲ-1和Ⅱ-1。Ⅱ-2的基因型為XBXb,Ⅱ-3的基因型為XBY,他們婚配后生紅綠色盲孩子的概率為1/2Xb×1/2Y,1/4的患病率,因而需要產前診斷(或遺傳咨詢或基因診斷)以達到優(yōu)生優(yōu)育的目的?!军c睛】本題旨在通過紅綠色盲考查學生對人類的性別決定和伴X隱性遺傳病的理解和掌握,要求考生學會分析遺傳系譜圖進行推理解答問題,難度不大。22.下列左圖為果蠅染色體組成,右圖為X、Y染色體各區(qū)段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1)該果蠅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果蠅通常被科學家作為遺傳學研究的材料,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2)該果蠅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可以產生_________種不同類型配子,其中D、d的分離一般發(fā)生在______________時期。(3)若該果蠅產生了一個基因組成為AaXB的精子,產生該異常情況的原因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A、a所在的同源染色體未正常分離,其中相應的次級精母細胞同時產生的另一個精子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只考慮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4)果蠅的腿部有斑紋對無斑紋是顯性,這對性狀由性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xiàn)有腿部有斑紋和腿部無斑紋的純合雌雄果蠅若干只,某研究團隊欲通過一次雜交實驗確定這對基因位于上右圖中1區(qū)段還是2區(qū)段,請寫出最簡便的雜交方案及其預期結果。雜交方案:讓______________雜交,觀察子代雄性果蠅腿部有無斑紋。預期結果: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這對基因位于1區(qū)段;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這對基因位于2區(qū)段?!敬鸢浮?1)
AaDdXBY
易飼養(yǎng),繁殖率高,后代數(shù)量多;染色體數(shù)目少,便于實驗分析研究;相對性狀明顯,易區(qū)分。(2)
8
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3)AaXB(4)
讓腿部無斑紋的純合雌果蠅與腿部有斑紋的純合雄果蠅雜交(必須強調純合個體)
子代無論雌雄均為有斑紋
子代雌果蠅為有斑紋,雄果蠅為無斑紋【分析】自由組合規(guī)律的實質是: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即一對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與另一對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彼此間互不干擾的,各自獨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1)圖示果蠅的基因型是AaDdXBY。果蠅個體小,易飼養(yǎng),繁殖快,染色體少易觀察,具有易于區(qū)分的相對性狀,因而通常被科學家作為遺傳學研究的材料。(2)該果蠅含有的3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3對同源染色體,所以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可以產生23=8種不同類型配子,圖中D、d是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分離。(3)若該果蠅產生了一個基因組成為AaXB的性細胞,由于A、a屬于等位基因,所以產生該異常情況的原因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A和a未發(fā)生分離;其中相應的次級性母細胞同時產生的另一個配子的基因型也為AaXB。(4)果蠅的腿部有斑紋對無斑紋是顯性,由性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假設是H、h,現(xiàn)有純合雌雄果蠅若干,欲通過雜交實驗確定該對基因位于1區(qū)段還是2區(qū)段,讓腿部無斑紋的雌果蠅與腿部有斑紋的雄果蠅雜交,觀察子代雌雄(或雄)果蠅腿部有無斑紋,若該對基因位于1區(qū)段,即為XhXh×XHYH,子代雌雄(或雄)果蠅均為腿部有斑紋;若該對基因位于2區(qū)段,即為XhXh×XHY,子代雌果蠅均為腿部有斑紋,雄果蠅均為腿部無斑紋(或子代雄果蠅均為腿部無斑紋)。23.將控制紅色熒光蛋白的A基因導入野生的煙草(2N=24)體內后會隨機整合在染色體上,使植株發(fā)紅色熒光。下圖①②③為2個A基因(分別記為A1和A2)導入野生煙草后培育出的3種轉基因煙草的體細胞示意圖。請回答(1)植株①的花粉形成過程中,含有A基因的四分體中共有__________個A基因,若該四分體的非同源染色體上在A1和A2之間發(fā)生一次染色體互換,分裂后產生的2個________細胞中所含A基因的數(shù)量分別是__________,這主要是因為分裂過程中發(fā)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不考慮染色體互換,植株①②③中花粉細胞中都有A基因數(shù)目的植株有_________,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可能含4個A基因的細胞的植株有________,此時細胞中含有______個染色體。(3)植株①②③中,植株___________自交后代中不能散發(fā)紅色熒光的個體最少。若植株兩兩雜交,植株____________雜交后代出現(xiàn)含A基因最多的植株?!敬鸢浮?1)
4
次級精母
1和3
同源染色體分離(2)
②
①③
24(3)
③
①③【分析】分析題圖可知:①中2個A基因位于一條染色體上,連鎖遺傳;②中2個A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分離定律;③中為2個A基因位于兩條非同源染色體上,遵循自由組合定律。(1)①中2個A基因位于一條染色體上,連鎖遺傳,植株①的花粉形成過程中,經過DNA復制,含有A基因的四分體中共有4個A基因,若該四分體的非同源染色體上在A1和A2之間發(fā)生一次染色體互換,由于分裂過程中發(fā)生了同源染色體分離,故分裂后產生的2個次級精母細胞中所含A基因的數(shù)量分別是1和3。(2)若不考慮染色體互換,由于減數(shù)分裂中同源染色體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故植株②的花粉細胞中都有A基因;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姐妹染色單體分離,細胞中含有一組非同源染色體,植株①③的細胞中可能含4個A基因,此時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暫時恢復到體細胞中的數(shù)目,即24條。(3)已知A基因導入野生的煙草體內后會隨機整合在染色體上,使植株發(fā)紅色熒光。植株①②③中,植株③自交后代中有1/16不能散發(fā)紅色熒光,比例最少。若植株兩兩雜交,含A基因最多的植株中有4個A基因,即植株①③雜交后代出現(xiàn)含A基因最多的植株。24.下圖1表示某動物(2N=4)體內的不同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的含量;圖2表示該動物細胞內染色體的數(shù)目變化;圖3表示該動物的細胞分裂圖像。請分析并回答:(1)圖1中a、b、c表示DNA的是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填羅馬數(shù)字)對應的細胞內一定存在同源染色體。(2)圖2同源染色體分離發(fā)生在_____________(填數(shù)字序號)階段,③⑥階段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3)圖3中乙產生的子細胞名稱為_____________,人的皮膚生發(fā)層細胞會發(fā)生_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所示的變化?!敬鸢浮?1)
c
Ⅱ(2)
①
著絲粒分裂(3)
次級卵母細胞和(第一)極體
甲【分析】分析圖1:a是染色體、b是染色單體、c是DNA。Ⅰ中沒有染色單體,染色體:DNA分子=1:1,且染色體數(shù)目與體細胞相同,可能處于有絲分裂末期、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Ⅱ中染色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和DNA分子數(shù)之比為1:2:2,且染色體數(shù)目與體細胞相同,可能處于有絲分裂前期、中期或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Ⅲ中染色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和DNA分子數(shù)之比為1:2:2,但數(shù)目均只有Ⅱ中的一半,可能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Ⅳ中沒有染色單體,染色體數(shù):DNA分子=1:1,且染色體數(shù)目是體細胞的一半,可能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末期。分析圖2:A表示減數(shù)分裂,B表示受精作用,C表示有絲分裂。分析圖3:甲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離,處于有絲分裂后期;乙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同源染色體正在分離,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著絲點排列赤道板上,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1)根據(jù)分析,b在Ⅰ中為0,說明b是染色單體,而c可以是a的兩倍,則表示核DNA,a表示染色體。因此圖1中a、b、c表示核DNA的是c。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中的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過程中的細胞不含有同源染色體,據(jù)分析可知,細胞內一定存在同源染色體的為Ⅱ。(2)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對應圖2中的①。無論有絲分裂還是減數(shù)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個人集資房交易合同標準版4篇
- 2025年度個人汽車轉讓附帶改裝及升級服務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促銷活動效果跟蹤與反饋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美團騎手安全教育與事故處理合同4篇
- 容器安全防護機制-第2篇-深度研究
- 2025版婚姻登記檔案管理合同4篇
- 安卓安全性研究-深度研究
- 二零二五彩色印刷項目綠色生產與環(huán)保承諾合同2篇
- 核電技術進步對經濟影響-深度研究
- 2025年度住宅窗戶安全性能提升改造合同3篇
- 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教學課件緒論
- 寵物會展策劃設計方案
- 孤殘兒童護理員(四級)試題
- 梁湘潤《子平基礎概要》簡體版
- 醫(yī)院急診醫(yī)學小講課課件:急診呼吸衰竭的處理
- 腸梗阻導管在臨床中的使用及護理課件
- 調料廠工作管理制度
- 小學英語單詞匯總大全打印
- 衛(wèi)生健康系統(tǒng)安全生產隱患全面排查
- GB/T 15114-2023鋁合金壓鑄件
- 貨物驗收單表格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