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難點03課外文言文閱讀(六考點六技巧)命題趨勢從整體上看,文言文閱讀難度加深,課外文言文的比例逐步提高??疾榈奈亩?、內(nèi)容容量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從材料的組合形式上看,除了常見的單篇(或節(jié)選)文言文外,詩文聯(lián)讀、兩篇(段)對比閱讀以及群文閱讀、試題最后一題中鏈接文言材料的形式逐漸增多。從具體考點上看,命題重在考查文言文閱讀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理解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文言斷句是必考的。實詞的理解注重引導學習及解題方法,融入查字典法、語境推斷法、成語助記法、課內(nèi)外遷移法等;斷句一般會提示斷幾處,降低錯誤率;句子翻譯則給出關鍵詞助記,提醒考生重視關鍵詞與采分點,也有的結(jié)合文意理解、句子賞析考查;理解基本內(nèi)容并歸納內(nèi)容要點,或與其他篇目鏈接探究,或融入情境,或跨學科考查。一些試卷還會將文言文閱讀整體設置為專題任務群,在真實情境中解決所有任務,注重問題的解決。從題型上看,客觀題的比例大幅度減少,主觀題成為主要考查形式,特別是開放題備受命題者的青睞。重難詮釋考點一、詞語(實詞、虛詞)(一)中考對文言實詞的考查主要考查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的活用。1.從考查方式看,中考對文言實詞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1)單獨考查,即從文言文中選出四個語句,要求解釋加點的實詞的意思??疾闀r,以單音節(jié)詞居多,雙音節(jié)詞也時有出現(xiàn)。(2)偶爾在選擇題中與虛詞混合在一起考查。(3)常與文言文翻譯放在一起考查,且實詞往往是得分點。2.從文言實詞的根本來源看,中考考查的文言實詞基本上都在課本中出現(xiàn)過,重點考查考生的知識遷移能力。中考文言文中出現(xiàn)的相關實詞看似與我們學過的課文沒有聯(lián)系,但認真分析后可以看出,這些詞的意思與我們學過的課文密不可分。3.理解文言實詞的方法(1)語境推斷。實詞絕大多數(shù)是具有多義性的,因此在解釋詞義時,要緊密聯(lián)系上下文,結(jié)合具體語境理解。(2)聯(lián)想推斷。我們要善于根據(jù)課內(nèi)學過的知識舉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異同,以解釋試題中的實詞詞義。如“輟耕之壟上”中對“之”字的理解,聯(lián)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之”當“去、往”講,再結(jié)合語境,可以推斷此處的“之”也是“去、往”的意思。(3)結(jié)構(gòu)分析。對實詞所在的句子進行成分分析,對實詞所在的詞組進行結(jié)構(gòu)分析,同樣可以幫助我們確認該詞的意義。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與“箭”所處位置相同,且都作賓語,那么就可斷定“奔”也是名詞,意思是“飛奔的馬”。(4)成語助解。在成語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詞義,因此借用成語中的實詞詞義有時也能讓我們“絕處逢生”。(5)代入檢驗。對于選擇、判斷類的詞語解釋題,最簡單的方法是將所給的義項放入各自的具體語境中去貫通文意,解釋準確而無滯礙之處的即為正確答案。(二)文言虛詞初中階段常用的文言虛詞主要有:之、其、而、以、于、為、也、乎、夫、焉等。其中最重要的也是??嫉挠校褐?、其、而、以、于。1.從考查方式看,中考對文言虛詞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1)單獨考查,一般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xiàn),如:給出四個選項,且這四個選項中含有共同的虛詞,選出其中一個與其他用法相同或不同的選項。(2)偶爾有在句子中空出來虛詞,讓學生補充填空的題型。(3)虛詞常與文言文翻譯放在一起考查,翻譯時不能丟掉虛詞。2.理解、解答文言虛詞的方法(1)語境推斷詞義。一般而言,所考查虛詞的上下文語境完整,語句的整體意思會影響對虛詞意義和用法的判定,這時候可根據(jù)具體的上下文、借助句子的大意來進行推斷。(2)組詞推斷詞義。確定一個多義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可先把這個多義詞組成若干個詞語或把它的常用義列舉出來,然后用代入法把這些詞放在具體語境中去體會,從而推斷詞語的含義。(3)內(nèi)外遷移理解詞義。初中階段,對課外文言文的考查很淺顯,需要考查的重點詞一般都在課內(nèi)見過。我們只要能夠把課內(nèi)知識遷移到課外,運用聯(lián)想法,就能順利推斷出詞語的含義。(4)成語聯(lián)想理解詞義。成語絕大多數(shù)源于古詩文。因此,其中許多虛詞的意義與用法和文言文中的相同。根據(jù)這一特點,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語來推斷文言虛詞的意義與用法,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5)代入篩選確定詞義。當在具體語境中很難推斷某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時,可以利用熟記的知識逐一代入篩選,文從字順即為正確。(6)根據(jù)位置判定詞義。一些虛詞在句中不同的位置起不同的作用。比如“也”,在句末表判斷、陳述、疑問、感嘆等語氣,在句中一般起舒緩語氣的作用??键c二、朗讀停頓與斷句考試中,文言文的朗讀往往是用朗讀節(jié)奏,也就是文言文的斷句來表現(xiàn)的。1.斷句應遵循“兩個原則”:結(jié)構(gòu)原則和意義原則。(按結(jié)構(gòu)和句意劃分)(1)結(jié)構(gòu)原則:即不要把一個詞或一個短語斷開,要保持詞和短語的完整性。如:今/天下/三分。(《出師表》)“天下”是一個詞,“今”“天”不能連讀,“天下”不能斷開。又如: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可以”古今異義,是兩個詞,是“可以憑借”之意,中間應稍作停頓。(2)意義原則:即根據(jù)語意停頓,把一句話分成幾個意群,不要改變原句的意思。如: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岳陽樓記》)“唐賢今人詩賦”是個短語,不能斷開。否則就改變了句子的原意。又如: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記承天寺夜游》)“閑人如吾兩人者”是定語后置,意思是“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閑人”,是一個完整的短語,不能斷開。2.文言文斷句的方法要正確劃分朗讀節(jié)奏,準確把握句意是關鍵。首先要結(jié)合文章注釋或文中已有的標點符號,弄懂句子大意,細心體會句中哪個詞與哪個詞應連在一起讀,或不應連在一起讀。再借助語法知識分析句子的結(jié)構(gòu)。即要判斷構(gòu)成句子的詞或詞組,在句子中各自充當什么成分。這樣,就能基本把握句子內(nèi)部的自然停頓。(1)通過句意斷句。閱讀文句,了解大意,注意文言文單音節(jié)詞占多數(shù)的特點,抓住幾個關鍵字詞翻譯以理解句意,然后根據(jù)邏輯關系斷句。(2)根據(jù)語法斷句。①主語、謂語之間要停頓。②謂語動詞與賓語、補語之間要停頓。③成分省略處要停頓。(3)借助詞語斷句。①句首發(fā)語詞、關聯(lián)詞后要停頓。②時間狀語在句首要停頓。③句中表轉(zhuǎn)折關系、并列關系、順接關系的連詞前要停頓。④連在一起的兩個單音節(jié)詞中間要停頓。⑤句中語氣助詞“也”后要停頓??键c三、句子翻譯1.文言翻譯的原則:信、達、雅信:準確地、恰當?shù)剡\用現(xiàn)代漢語把原文翻譯出來。達:通順暢達,譯文要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字句通順,沒有語病。雅:優(yōu)美自然,譯文要生動,完美地表達:忠于原文,忠實原文的寫作風格。2.文言翻譯的要求: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直譯:就是嚴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譯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詞造句的特點,力求表達方法和原文一致。意譯:則是按原文表達的大意來翻譯,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很不同的表達方法。3.文言翻譯的技巧:對、換、留、刪、補、調(diào)(1)“換”就是將單音節(jié)詞換成現(xiàn)代漢語中的雙音節(jié)詞,將通假字換成本字,將詞類活用詞換成活用后的詞,以及古今異義詞……凡該換的,一律換之。(2)“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詞匯和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國名、朝代名、官職名、年號、政區(qū)名、典章制度、度量衡名稱、器具名以及古今意義不變的詞語等。(3)“刪”就是刪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虛詞。有些文言虛詞在句中只起語法作用,只要不影響語氣和句意就可以刪去。一些句首的發(fā)語詞、句中表順接的連詞、起補充音節(jié)或停頓作用的助詞等均可略過不譯。(4)“補”就是補寫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一句的翻譯,結(jié)合語境,應該在數(shù)詞“再”和“三”后補上“鼓”。(5)“調(diào)”就是調(diào)整語序。如賓語前置句、定語后置句、主謂倒裝句等在翻譯時就要把其中倒置的成分調(diào)整過來,使之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如“吾誰與歸?”是“吾與誰歸?”的倒裝,應翻譯為:我同誰一道呢?考點四、理解基本內(nèi)容并概括內(nèi)容要點正確理解文章期末內(nèi)容,包括句意、段意和篇意。對經(jīng)典內(nèi)容要能像閱讀現(xiàn)代美文一樣進行欣賞,對重點內(nèi)容有自己個性化、多元化的理解與感悟。閱讀過程中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原則,切忌架空分析。歸納概括內(nèi)容要點就是從關鍵詞語、關鍵語句人手,把握文章或段落的中心,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找到答案所在的區(qū)域,用自己的語言把內(nèi)容要點歸納出來,分點解答,并帶回文中檢驗,不要漏答要點。答題技巧1.整體閱讀,總體把握,依據(jù)文體特點抓住文章重點。答題時要對文章內(nèi)容有整體的認識,明確文章寫了何人、何事、何景、何物。閱讀時要始終思考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文章寫了什么人的什么事,人物之間是否有什么關系,文中所述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jié)局如何,文章揭示了什么道理,文章是以什么作為說理依據(jù)的等等。2.答題時要先審題干,再找內(nèi)容。這類題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題目問的是哪方面的內(nèi)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3.抓中心句,找關鍵句,理清文章的層次。讀一篇文章時,應當特別關注中心句、關鍵句,這樣便于快速把握文意。4.充分利用各種信息,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及主旨的理解。歸納、概括時,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標題、文中或文后的注釋、文章出處、作者情況等信息,結(jié)合學過的有關知識進行綜合分析,以便從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5.注意答案的表述。一些題目需要用原句回答(不能少答,不能多答),帶引號的一定要用原文,要求用自己的話回答,也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據(jù),然后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去回答??键c五、理解文章主旨寓意文言文多借助故事說理。重在敘述故事的,可從故事結(jié)局分析作者的價值取向;側(cè)重寫人物活動變化的,可從分析人物行為思考作者的寫作意圖;以講述生活現(xiàn)象為主的,可從個別現(xiàn)象分析反思作者褒貶傾向。1.盡可能讀懂文言文寓言。然后抓住故事中最夸張最不可能的部分,思考短文要借此諷刺什么;最后,逆向思考總結(jié)出要告誡人們的道理。2.關注標題。一般講,如果有標題的寓言故事,我們要特別注意標題對我們的啟示作用。3.要能夠把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與文章中人物的言論區(qū)分開來??键c六、分析評價人物分析人物形象是寫人敘事類文言文閱讀中的一個重要考點,也是難點。初中文言課文,寫人的篇目較多,以人物形象分析帶動文言文學習,是閱讀這類文章的一個有效途徑。只有準確把握人物形象,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這種題型常以簡答題的形式出現(xiàn)。在分析人物形象時,首先要通讀原文,然后仔細分析原文中有關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并結(jié)合所寫人物的相關事件概括出人物形象。具體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1.從直接描寫分析人物。人物直接描寫,也叫正面描寫,就是通過直接描寫人物的肖像、行動、語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質(zhì)和性格特點,反映文章的主題。我們要了解一個人物,首先不妨從直接描寫著手,這是最生動、最真實的材料?;蛘邚娜宋锼魉鶠檫M行分析。2.從側(cè)面描寫分析人物側(cè)面描寫就是通過其他人物的言行的方法來寫主要人物。其他人物的言行往往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主要人物。如“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3.從評價性句子分析人物。我們還可以從評價性的句子,尤其是作者的評論來分析人物。重難通關練(建議用時:45分鐘)(2023·江蘇南通·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這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獨游狼山記[宋]劉弇①白狼五山②,距通州城南十里。五山者,有以仙蛻其上者曰女仙山,有以闔廬曩軍其傍者曰軍山,有以形銳且中罅者,曰劍脊,曰馬鞍。至臨以廟宇,則號寶塔山,有好事者,謂狼嘗擾而居也。元豐四年冬,弇巡田于山旁,至則求觀所謂五山者。至狼山,自堂折而少北,道左閣曰棲云,庵曰海桐,亭曰半山,曰望江,皆森然谽③豁,可蔭以休。方是時,朝日初上,瞳昽④如躍金。排天決云,吞嚼淮吳。稻畦葭澤,潮汐上下,疏篁茂木……皆得于轉(zhuǎn)瞬之頃。于是忽疑從樊籠⑤出,而思古人之所謂登泰山而小天下者,亦宜有是。劍脊、馬鞍二山,游者罕至。軍山宜山茶花,號多蕨薇。女仙山最外峙,有穴通中?;蛟粙炗凶札埵鎭碚撸昶呤?,獨食息其中,似得道者。山有拇指、鞭痕,皆著石。或云秦始皇履是山,且鞭之以投海中。有僧語余曰:“今之山跗⑥,雖皆平陸,然前五十載,海也。其深蓋碇⑦絲千尋莫能測?!庇嗦劧愌伞H晃迳疆敵辈ê骋环?,臨高而覺宇宙之博大,指陸而駭溟海之變化。故攬其勝,作《獨游狼山記》。(選自《名山勝概記》,有刪改)[注釋]①劉弇:宋代元豐年間進士。1081年途經(jīng)狼山,寫下我國歷史上第一篇記狼五山之勝的游記。②白狼五山:即女仙山、軍山、劍脊山、馬鞍山和寶塔山。③谽(hān):指山谷空而大。④瞳昽:形容太陽初升由暗而明。⑤樊籠:比喻受束縛而不自由的境地。⑥山跗(fū):山腳。⑦碇(dìng):船停泊時沉在水中以固定船身的石墩。1.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共兩處)或云秦始皇履是山2.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1)方是時:(2)游者罕至:(3)有僧語余曰:(4)余聞而異焉: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的意思。有好事者,謂狼嘗擾而居也。4.文章引述“嫗有自龍舒來者”這一傳說,有何作用?5.作者一邊記述所見所聞,一邊表達自己的感受。請找出作者表達感受的一處文字,并說說你的理解。(2023·江蘇蘇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軍吏徐彥成,恒業(yè)市木。丁亥歲,往信州汭口場,無木可市,泊舟久之。一日晚,有少年從二仆往來岸側(cè),狀若訪人而不遇者。彥成因延入舟中,為設酒食,賓禮之。少年甚愧焉,將去,謝曰:“吾家近此數(shù)里別業(yè)中,君旦日能辱顧乎?”彥成許諾。明日乃往,行里余,有仆馬來迎,奄至一大宅,門館甚盛。少年出延客,酒膳豐備,從容久之。彥成因言住此久,無木可市。少年曰:“吾有木在山中,明當令出也。”居一二日,果有材木大至,良而價廉。市易既畢,往辭少年。少年復出大杉板四枚,曰:“向之木,吾所賣,今以此贈君。至吳,當獲善價?!睆┏苫?,始至秦淮,會吳帥殂,納杉板為棺。以為材之尤異者,獲錢數(shù)十萬。彥成大市珍玩,復往汭口,以酬少年。更與交易于市。如是三往,頗獲其利。間一歲,復詣之,村落如故,了無所見。詢其里中,竟無能知之者。(選自《稽神錄》)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有少年從二仆往來岸側(cè)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記》)B.君旦日能辱顧乎
忿恚尉,令辱之(《陳涉世家》)C.少年出延客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桃花源記》)D.間一歲,復詣之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zhàn)》)7.根據(jù)文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交代了經(jīng)常做木材生意的軍吏徐彥成,在信州的汭口場陷入了“無木可市”的困境。B.“吾有木在山中,明當令出也”“至吳,當獲善價”,這兩句話隱隱流露出少年神異的一面。C.文末敘寫徐彥成專程到?jīng)I口去拜訪少年,發(fā)現(xiàn)原先的村子和少年的華麗住宅都不見了蹤影。D.本文所敘故事有類于蒲松齡的“志異”,以現(xiàn)代的眼光看,事雖荒唐但不無勸人為善的意義。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1)居一二日,果有材木大至,良而價廉。(2)向之木,吾所賣,今以此贈君。9.徐彥成為什么會一再得到少年的幫助?請結(jié)合文章簡要分析。(2023·浙江紹興·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涉園記》,完成小題。涉園記【明】陳洪綬①涉園者,予兄己未觴槎庵來先生②請名之者也。庚午構(gòu)堂一、亭一、穿池二,余樂記之。予憶先生名時,眾以為僅取諸“日涉成趣”③之義也已。予能廣其意,當不是乎止也。憶余十歲,兄十五歲時,讀書園之前搴霞闊④中,日愛園有七樟樹,經(jīng)緯之以桑柘,綺綰⑤之以蔬果,幽曠若謀而成,高下咸得其所,謀為亭館以居之。遂因其地勢之幽曠高下,擇其華木之疏密高卑,又非嘉木異卉不樹也。一日而涉焉,或樹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樹一花木。一日而涉焉,或去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去一花木。至于其先必以為咸宜不改而植之,歷十余年,枝干榮茂而可觀,根本深固而不拔者,必樹之去之,務與其地之相宜而止。為屋則樓閣、堂軒、廊窗、亭牖、露臺、曲房,圖畫規(guī)制,凡數(shù)十改易,務與其樹之相宜而始定。鑿池則倏東倏西,隨開隨塞,變田成溪者十余度,務與其地與樹之相宜而后成。此非涉之之久陳跡不留新意自啟能若是乎哉?夫園,細事也,能作園,末技也,不日涉則弗能為,良學固可弗日涉乎哉?故日涉經(jīng)史、涉古今,予愿從兄坐此園也。深惟⑥其涉之之義,而細察其涉之之效,種德樂善,文章用世,朝夕孜孜焉,能如其精擇遷改,動與時宜之為善也。然非日涉經(jīng)史、日涉古今,能乎哉?予愿從兄坐此園也?!咀⑨尅竣訇惡榫R:紹興諸壁人,明末畫家。②予兄己未觴槎庵來先生:我哥哥己未年請槎庵來先生喝酒。己未,古代以干支紀年,下文“庚午”同。槎(chá)庵來先生,陳洪綬岳父來斯行,字槎庵。③日涉成趣:語出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意為每天到園中散步,成為樂趣。④搴(qiān)霞閣:閣名。⑤綺綰:交錯盤繞。⑥惟:思,考慮。10.根據(jù)語境推敲下列加點詞的意思。①予能廣其意()②歷十余年()③務與其地之相宜而止()④凡數(shù)十改易()11.用“/”給文中畫橫線處斷句(斷三處)。此非涉之之久陳跡不留新意自啟能若是乎哉?12.“涉園”的建設過程中,哪些事反復多次才得以完成?請簡要概括。13.結(jié)合文本、注釋與小貼士,探究園名“涉”的豐富含義。小貼士【涉】①徒步渡水,趟水。②經(jīng)歷。③進入。④涉獵,學習。⑤關連,牽涉。⑥姓。(《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4.陳洪綬兄弟造園的經(jīng)驗也適用于生活的其它方面。請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聯(lián)系生活體驗,以“從‘造園’到‘________’”為題,寫一個議論性片段。150字左右。(2023·湖南長沙·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蘇武牧羊單于使衛(wèi)律召武受辭①。武謂惠②等:“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衛(wèi)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yī),鑿地為坎,置煴火③,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④武,置大客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⑤。羝乳乃得歸⑥。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廩食⑦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選自《漢書》,有刪減)【注釋】①受辭:聽取供詞。②惠:人名,指?;?。③煴火:微火。④幽:囚禁。⑤羝:公羊。⑥羝乳乃得歸: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歸漢朝。⑦廩食:配給的糧食。15.下面對文中加點字詞的理解或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引佩刀自刺”中的“引”本義是“拉弓”,引申為“牽引”“延長”“舉,拿”等,在此處取“牽引”之意。B.“單于愈益欲降之”中的“益”與“精益求精”中的“益”意思相同。C.“徙”有“遷移”“調(diào)動”“流放”等義項,“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中的“徙”應為“調(diào)動”之意。D.“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中的“食”和“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中的“食”意思相同。1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語句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B.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C.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D.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17.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語句的大意。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18.結(jié)合所選文段及李白的《蘇武》詩歌,分析蘇武形象的主要特點。(2023·四川成都·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種草花說[清]查慎行①窳軒①之南有小庭,拓窗而面之。主人無事,日蹣跚乎其間。即又惡乎草之滋蔓也,謀辟而蒔蓻②焉?;蛟唬骸八?、桂、杉、梧,可資以蔭也,是宜木。”主人曰:“吾年老,弗能待?!被蛟唬骸懊?、杏、橘、橙,可行而列也,是宜果?!敝魅嗽唬骸拔岬鬲M,弗能容?!庇械姥?,去蕪蔓者而植芬馨者,亦幽人之所流連也。乃命畦丁鋤荒穢,就鄰圃乞草花。山僧野老,助其好事,往往旁求遠致焉。主人樂之,猶農(nóng)夫之獲嘉種也。②蓋一年而盆列,二年而卉族繁。迄今三年,紛敷盈庭。兩葉以上,悉能辨類而舉其名矣。當春之分,夏之半,雨潤土膏,乘時以觀化,吾之生機與之俱動也。已而含芬菲,飽風露,吾之呼吸與之相通也。直者遂之,弱者扶之。蚤③芳者吾披之,晚秀者吾俟之。莖萎而實堅,則謹視其候斂藏,以待來歲焉。吾之精神,無一不與之相入也。朝斯夕斯,閱春秋也;優(yōu)哉游哉,聊以卒歲也。③客徒知嘉樹之蔭吾身,而不知小草之悅吾魂也;徒知甘果之可吾口,而不知繁卉之飫吾目也。彼南陽之梓漆④,平泉⑤之花木,非吾力之所逮⑥,豈吾情之所適哉?。ㄟx自《敬業(yè)堂文集》,有刪節(jié))[注]①窳軒:查慎行晚年居室之名。②蒔蓻:種植。③蚤:通“早”。④梓漆:梓樹和漆樹,均為優(yōu)質(zhì)木材。⑤平泉:指平泉莊,是唐代宰相李德裕的別墅。⑥逮:達到。19.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拓窗而面之
面:面向B.謀辟而蒔蓻
謀:謀劃C.蚤芳者吾披之
芳:美好的D.而不知小草之悅吾魂也
悅:使……愉快20.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1)去蕪蔓者而植芬馨者,亦幽人之所流連也。(2)莖萎而實堅,則謹視其候斂藏,以待來歲焉。21.松、桂等是“嘉樹”,梅、杏等有“甘果”,作者為何不選種它們?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2023·四川德陽·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本,完成后面小題康熙七年①六月十七日戌刻②,地大震。余適客稷下③,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幾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梁椽柱,錯折有聲。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墻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喧如鼎沸。人眩暈不能立,坐地上,隨地轉(zhuǎn)側(cè)。河水傾潑丈余,雞鳴犬吠滿城中。逾一時許,始稍定。視街上,則男女裸聚,競相告語,并忘其未衣也。后聞某處井傾仄,不可汲;某家樓臺南北易向;棲霞山裂;沂水陷穴,廣數(shù)畝。此真非常之奇變也。(蒲松齡《地震》)注釋:①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②戌刻:晚七時至九時。③稷下:地名,現(xiàn)臨淄。鏈接文本:燁燁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对娊?jīng)·小雅·十月之交》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瓏L一龍機發(fā)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后數(shù)日驛至,果地震隴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后漢書·張衡傳》)22.文中畫線句子,斷句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B(yǎng).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C.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D.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2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相顧失色
顧野有麥場(《狼》)B.坐地上,隨地轉(zhuǎn)側(cè)
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木蘭詩》)C.某家樓臺南北易向
雖千里不敢易也(《唐雎不辱使命》)D.此真非常之奇變也
其真不知馬也(《馬說》)24.下列對選文有關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準確記載了一次地震發(fā)生的時間,作者當時所處位置和正在做的事情。B.文章生動描述了地震發(fā)生時候的景象,還表現(xiàn)了人們面臨未知危險的恐慌。C.《詩經(jīng)》中描述了當時的地震令山川河流都發(fā)生了極其明顯的變化的情景。D.從《后漢書》可知,從驗證隴西地震之后開始設立史官對地震進行預測。2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河水傾潑丈余,雞鳴犬吠滿城中。逾一時許,始稍定。(2)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送東陽馬生序》)培優(yōu)爭分練(建議用時:30分鐘)(2023·浙江湖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學習任務。◎材料一韓魏公在相為“晝錦堂”①,歐公記之“仕宦至將相,富貴歸故鄉(xiāng)”,韓公得之愛賞。后數(shù)日,歐復遣介②,別③以本至,曰:“前有未是,可換此本?!表n再三玩之,無異前者,但于“仕宦”“富貴”后各添一“而”字,文義尤暢。先子云:“前輩為文,不易如此?!保ㄟx自范公偁《過庭錄》)【注釋】①韓魏公:韓琦,封魏國公。相:相州。歐陽修曾為他寫《相州晝錦堂記》,首句就是“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xiāng)”。②介:傳賓主之言的人。③別:另外?!虿牧隙W公晚年,嘗自竄①定平生所為文,用思甚苦。其夫人止之曰:“何自苦如此!尚畏先生嗔耶?”公笑曰:“不畏先生嗔,卻怕后生笑?!保ㄟx自丁傳靖《宋人軼事匯編》)【注釋】①竄:改動。1.給材料一中“韓再三玩之”中的“玩”字選擇合適的義項,并結(jié)合文意寫出理由。A.玩弄,戲弄 B.觀賞,欣賞 C.琢磨,研究2.某同學正想寫一篇以“好文章是怎么來的”為論題的議論性文章。你認為他可以從上面材料提煉出什么觀點?為什么?3.請你結(jié)合下面鏈接材料,推斷上面材料中歐陽修“別以本至”“用思甚苦”的深層原因?!炬溄硬牧稀课ㄓ形恼聽€①日星,氣凌②山岳常崢嶸。賢愚自古皆共盡,突兀空留后世名。(選自歐陽修《感二子》)【注釋】①爛:燦爛,有光芒。②凌:乘,凌駕。其所以為圣賢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見之于言①,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②。(選自歐陽修《送徐無黨南歸序》)【注釋】①“修之于身”三句:加強自身修養(yǎng),用來建立事功,進而體現(xiàn)在文章中。②“是三者”句:指“三不朽”之說,即立德、立功、立言。(2024·上海嘉定·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凡聞言必熟論,其于人必驗之以理。魯哀公問于孔子曰:“樂正夔①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樂傳教于天下,乃令重黎②舉夔于草莽③之中而進之,舜以為樂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④,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jié)⑤也,故唯圣人為能和。和,樂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彼沃∈?,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眹说乐勚谒尉?。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耍蝗魺o聞也。節(jié)選自《___________》【注釋】①樂(yuè)正:古代官名,負責管理音樂事務的官員。夔(kuí):人名,善音律。②重黎:相傳堯時掌管時令,后為舜臣。③草莽:草野,指民間。④通:調(diào)和。八風:八方之風。⑤節(jié):關鍵。4.請給上文補充出處《》(書名)。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1)令重黎舉夔于草莽之中()
(2)得一人之使()6.對文中畫橫線句意思的理解,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大丈夫的快樂是天地的精華,是得失的關鍵。B.大丈夫所喜愛的音樂是天地的精華,是得失的關鍵。C.音樂是是天地的精華,是得失的關鍵。D.音樂是是天地的精華,得失的關鍵在于節(jié)拍。7.從下列選項中為文中畫波浪線中的“足”選擇最合適的義項(
)A.人體膝蓋以下的部分,又專指腳 B.足夠,充足,滿足C.值得,配 D.(舊讀jù)過分8.末句“求聞之若此”中的“聞”是消息、傳聞的意思,它在兩個故事中分別指的是和(用自己的話概括)9.文中魯哀公向孔子求證傳聞真假,宋君做出的類似表現(xiàn)是“”(用原文語句回答),他們都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用自己的話表述)。作者借兩則小故事所要闡釋的觀點是“”(用原文語句回答)。(2024·江蘇徐州·江蘇省校考一模)閱讀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韓愈,字退之,鄧州南陽人。父仲卿,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縣人刻石頌德。終秘書郎。愈生三歲而孤,隨伯兄會貶官嶺表。會卒,鄭之。愈自知讀書,日記數(shù)千百言,比長,盡能通《六經(jīng)》、百家學。擢進士第。會董晉為宣武節(jié)度使,表署觀察推官。晉卒,愈從喪出,不四日,汴軍亂,乃去。華陰令柳澗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報而刺史罷。澗諷百姓遮索軍頓役直,后刺史惡之,按其獄,貶潤房州司馬。愈過華以為刺史陰相黨,上疏治之。既御史覆問,得潤贓,再貶封溪尉。愈坐是復為博士。既才高數(shù)黜,官又下遷,乃作《進學解》以自諭。憲宗遣使者往鳳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愈聞惡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將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訐牾,罪之誠宜。然非內(nèi)懷至慮,安能及此?愿少寬假,以來諫爭?!钡墼唬骸坝晕曳罘鹛^,猶可容;至謂東漢奉佛以后天子咸天促,言何乖刺邪?愈,人臣,狂妄敢爾,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駭懼,雖戚里諸貴,亦為愈言,乃貶潮州刺史。鎮(zhèn)州亂,殺田弘正而立王廷湊,詔愈宣撫。既行,眾皆危之。元言:“韓愈可惜。穆宗亦悔詔愈度事從官無必入愈至廷湊嚴兵迓之甲士陳廷既坐廷湊曰所以紛紛者乃此士卒也。愈大聲曰:“天子以公為有將帥材,故賜以節(jié),豈意同賊反邪?”語未終,士前奮曰:“先太師為國擊朱滔,血衣猶在,此軍何負,乃以為賊乎?”愈曰:“以為爾不記先太師也,若猶記之,固善。天寶以來,安祿山、史思明、李希烈等有子若孫在乎?亦有居官者乎?”眾曰:“無?!庇唬骸疤锕晕?、博六州歸朝廷,官中書令,父子受旗節(jié);劉悟李佑皆大鎮(zhèn)。此爾軍所共聞也?!北娫唬骸昂胝蹋蚀塑姴话?。”愈曰:“然爾曹亦害田公,又殘其家矣,復何道?”眾歡曰:“善?!蓖悜]眾變,疾使去。因曰:“今欲廷湊何所為?”愈曰:“神策六軍將如牛元翼者為不乏,但朝廷顧大體,不可棄之。公久圍之,何也?”廷湊曰:“即出之?!庇唬骸叭魻?,則無事矣。”會元翼亦潰圍出,廷湊不追。愈歸奏其語,帝大悅?!x自《新唐書·韓愈傳》10.用斜線“/”給下面句子斷句。(限七處)穆宗亦悔詔愈度事從官無必入愈至廷湊嚴兵迓之甲士陳廷既坐廷湊日所以紛紛者乃此士卒也。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愈言訐悟,罪之誠宜。然非內(nèi)懷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寬假,以來諫爭。(2)澗諷百姓遮索軍頓役直,后刺史惡之,按其獄,貶潤房州司馬。12.下列對全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愈童年孤苦,勤勉好學。他三歲成了孤兒,依靠兄嫂生活,很小就用功讀書,每天記誦數(shù)干字的功課,成人后,通曉《六經(jīng)》、諸子百家的學說,并考中進士。B.韓愈為人耿直,直言敢諫。華陰縣令與前后兩任刺史之間的矛盾,本來與他無關,但他卻為華陰縣令打抱不平,上疏譴責前后兩任刺史官官相護,請求予以懲罰。C.韓愈敢于抗爭,大力排佛。憲宗遺使迎接佛骨舍利入宮廷,韓愈上書抵制,且在奏疏中提到東漢引入佛教之后,歷代皇帝都壽命不長,因此觸怒憲宗,想將他處死。D.韓愈不懼危險,招撫叛軍。鎮(zhèn)州叛亂后,韓愈受皇帝重托,到軍中平叛。他懇求王廷湊放了牛元翼,王廷湊答應了他,牛元翼因此突圍而出。13.鎮(zhèn)州反叛后,韓愈是如何成功招撫叛軍的?請簡要說明。
重難點03課外文言文閱讀(六考點六技巧)重難通關練(建議用時:45分鐘)(2023·江蘇南通·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這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獨游狼山記[宋]劉弇①白狼五山②,距通州城南十里。五山者,有以仙蛻其上者曰女仙山,有以闔廬曩軍其傍者曰軍山,有以形銳且中罅者,曰劍脊,曰馬鞍。至臨以廟宇,則號寶塔山,有好事者,謂狼嘗擾而居也。元豐四年冬,弇巡田于山旁,至則求觀所謂五山者。至狼山,自堂折而少北,道左閣曰棲云,庵曰海桐,亭曰半山,曰望江,皆森然谽③豁,可蔭以休。方是時,朝日初上,瞳昽④如躍金。排天決云,吞嚼淮吳。稻畦葭澤,潮汐上下,疏篁茂木……皆得于轉(zhuǎn)瞬之頃。于是忽疑從樊籠⑤出,而思古人之所謂登泰山而小天下者,亦宜有是。劍脊、馬鞍二山,游者罕至。軍山宜山茶花,號多蕨薇。女仙山最外峙,有穴通中?;蛟粙炗凶札埵鎭碚?,年七十余,獨食息其中,似得道者。山有拇指、鞭痕,皆著石?;蛟魄厥蓟事氖巧?,且鞭之以投海中。有僧語余曰:“今之山跗⑥,雖皆平陸,然前五十載,海也。其深蓋碇⑦絲千尋莫能測?!庇嗦劧愌?。然五山當潮波撼一方,臨高而覺宇宙之博大,指陸而駭溟海之變化。故攬其勝,作《獨游狼山記》。(選自《名山勝概記》,有刪改)[注釋]①劉弇:宋代元豐年間進士。1081年途經(jīng)狼山,寫下我國歷史上第一篇記狼五山之勝的游記。②白狼五山:即女仙山、軍山、劍脊山、馬鞍山和寶塔山。③谽(hān):指山谷空而大。④瞳昽:形容太陽初升由暗而明。⑤樊籠:比喻受束縛而不自由的境地。⑥山跗(fū):山腳。⑦碇(dìng):船停泊時沉在水中以固定船身的石墩。1.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共兩處)或云秦始皇履是山2.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1)方是時:(2)游者罕至:(3)有僧語余曰:(4)余聞而異焉: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的意思。有好事者,謂狼嘗擾而居也。4.文章引述“嫗有自龍舒來者”這一傳說,有何作用?5.作者一邊記述所見所聞,一邊表達自己的感受。請找出作者表達感受的一處文字,并說說你的理解?!敬鸢浮?.或云/秦始皇/履是山2.正在,正當稀少告訴對……感到驚異(認為……驚異)3.有好事的人,說群狼曾經(jīng)侵占并群居(在這里)。4.文章引述老嫗在女仙山中獨處后去世并得道的傳說,語言簡樸凝練,不僅記述了獨游狼山所見之奇麗景色,表達了獨游狼山的喜悅之情,又充滿美麗幻想,給狼山增添了神秘色彩,饒有情趣,引人遐想,吸引讀者閱讀興趣。5.示例:文末“余聞而異焉。然五山當潮波撼一方,臨高而覺宇宙之博大,指陸而駭溟海之變化”一句記述了五山的壯闊,又對五山的作用做出評價,從而說明寫此記之目的。這五座山位置險要,兀立江濱海畔,有力地擋住巨浪海嘯?!芭R高而覺宇宙之博大,指陸而駭溟海之變化”,有幸到此,大開眼界,寫成此文。照應前文“樊籠”之說,從海角天涯之奇山聯(lián)想到朝廷內(nèi)紛紜復雜之黨爭,隱遁思想油然而生。【解析】1.此題考查文言文語句的朗讀停頓。作答時,應在把握語句大意的基礎上進行劃分,句意為:有人說秦始皇走到這座山上?!盎蛟啤笔侵髦^成分,“秦始皇履是山”為賓語,“秦始皇”為其中的主語,故斷為:或云/秦始皇/履是山。2.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1)句意為:正當這個時候。方:正在,正當。(2)句意為:游客很少到。罕:稀少。(3)句意為:有個和尚告訴我說。語:告訴。(4)句意為:我聽了感到驚異。異:對……感到驚異。3.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此句中得分點有:謂,說。嘗,曾經(jīng)。擾,侵占。4.本題考查句段作用。“或曰嫗有自龍舒來者,年七十余,獨食息其中,似得道者”引述老嫗在女仙山中獨處后去世并得道的傳說,寥寥數(shù)語,語言簡樸凝練,結(jié)合“劍脊、馬鞍二山,游者罕至。軍山宜山茶花,號多蕨薇。女仙山最外峙,有穴通中”可知,記述了獨游狼山所見之奇麗景色,表達了獨游狼山的喜悅之情,傳說中充滿美麗幻想,給狼山增添了神秘色彩,饒有情趣,引人遐想,吸引讀者閱讀興趣。5.此題考查對表達方式的把握。作者運用抒情或議論的方式來表達感受,找出相關語句進行分析即可。比如:“思古人之所謂登泰山而小天下者,亦宜有是?!边@句話寫作者想著古人所謂的登上了泰山,覺得天下變小了,也應該是這樣的。結(jié)合“至狼山,自堂折而少北,道左閣曰棲云,庵曰海桐,亭曰半山,曰望江,皆森然谽豁,可蔭以休。方是時,朝日初上,瞳昽如躍金。排天決云,吞嚼淮吳。稻畦葭澤,潮汐上下,疏篁茂木……”可知,是對前文寫景的總括,與自己的心情“皆得于轉(zhuǎn)瞬之頃。于是忽疑從樊籠出”相契合。【點睛】參考譯文:白狼五山,在距離通州城南十里處。五山中,有的因仙人的遺體落在上面(的傳說),所以叫女仙山;有的因闔廬曾經(jīng)在此駐軍的傳說命名叫軍山;有的因形狀尖銳并且中間有縫隙,叫劍脊山和馬鞍山。最高的地方因為臨近廟宇,就稱為寶塔山,有好事的人,說群狼曾經(jīng)侵占并群居(在這里)。元豐四年冬天,我在山腳下巡視田畝(檢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到這后就來看看人們所說的五山。到了狼山,從殿堂轉(zhuǎn)彎到稍稍偏北的地方,道路左邊的閣稱為棲云閣,庵稱為海桐庵,亭稱為半山亭和望江亭,都林木掩映,高聳空闊,可以遮陰,可以休息。正當這個時候,太陽升起來了,初升的太陽由暗到明的樣子像跳躍的金子。只見濁浪排空,大波沖云,吞沒吳國,吐出淮地。良田平疇沼澤地帶,潮汐上上下下,稀疏的篁竹,茂密的……這一切都得于轉(zhuǎn)瞬之間。于是忽然懷疑是從樊籠中掙脫出來,而且想著古人所謂的登上了泰山,覺得天下變小了,也應該是這樣的。劍脊、馬鞍兩座山,游客很少到。軍山適合種山茶花,山上很多野菜。女仙山聳立在最外面,有洞穴貫通其中。有人說,有個從龍舒來的老婦人,七十多歲,獨自在洞中飲食休息,好像得道的人。山上有拇指、鞭痕二石,都是有名的石頭。有人說秦始皇走到這座山上,用鞭子鞭打山石并投到海中。有個和尚告訴我說:“現(xiàn)在的山腳,雖然都是平地,但是五十年前,是海。海水極深,恐怕泊船的碇絲有千尋長也不能測出(海水的深度)?!蔽衣犃烁械襟@異。然而,五山有力地擋住巨浪海嘯,臨近高處才覺得宇宙的博大,指著陸地驚駭于大海的變化。所以看完勝景,寫成《獨游狼山記》。(2023·江蘇蘇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軍吏徐彥成,恒業(yè)市木。丁亥歲,往信州汭口場,無木可市,泊舟久之。一日晚,有少年從二仆往來岸側(cè),狀若訪人而不遇者。彥成因延入舟中,為設酒食,賓禮之。少年甚愧焉,將去,謝曰:“吾家近此數(shù)里別業(yè)中,君旦日能辱顧乎?”彥成許諾。明日乃往,行里余,有仆馬來迎,奄至一大宅,門館甚盛。少年出延客,酒膳豐備,從容久之。彥成因言住此久,無木可市。少年曰:“吾有木在山中,明當令出也。”居一二日,果有材木大至,良而價廉。市易既畢,往辭少年。少年復出大杉板四枚,曰:“向之木,吾所賣,今以此贈君。至吳,當獲善價?!睆┏苫?,始至秦淮,會吳帥殂,納杉板為棺。以為材之尤異者,獲錢數(shù)十萬。彥成大市珍玩,復往汭口,以酬少年。更與交易于市。如是三往,頗獲其利。間一歲,復詣之,村落如故,了無所見。詢其里中,竟無能知之者。(選自《稽神錄》)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有少年從二仆往來岸側(cè)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記》)B.君旦日能辱顧乎
忿恚尉,令辱之(《陳涉世家》)C.少年出延客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桃花源記》)D.間一歲,復詣之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zhàn)》)7.根據(jù)文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交代了經(jīng)常做木材生意的軍吏徐彥成,在信州的汭口場陷入了“無木可市”的困境。B.“吾有木在山中,明當令出也”“至吳,當獲善價”,這兩句話隱隱流露出少年神異的一面。C.文末敘寫徐彥成專程到?jīng)I口去拜訪少年,發(fā)現(xiàn)原先的村子和少年的華麗住宅都不見了蹤影。D.本文所敘故事有類于蒲松齡的“志異”,以現(xiàn)代的眼光看,事雖荒唐但不無勸人為善的意義。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1)居一二日,果有材木大至,良而價廉。(2)向之木,吾所賣,今以此贈君。9.徐彥成為什么會一再得到少年的幫助?請結(jié)合文章簡要分析?!敬鸢浮?.C7.C8.(1)過了一兩天,果然(從山里)運來了大批的木材,質(zhì)量好而價格便宜。(2)先前的木材,是我賣給您的,今天把這(四塊杉板)送給您。9.樂于助人:徐彥成以為少年碰到了困難,就請他上船吃飯,以禮待之。知恩圖報:賺了錢之后,徐彥成買了大量珍玩酬謝少年?!窘馕觥?.本題考查一詞多義。A.帶領,攜從/相當于由、自、打,表示起點;B.屈尊/責辱,侮辱;C.邀請/邀請;D.間隔/參與;故選C。7.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C項中“發(fā)現(xiàn)原先的村子和少年的華麗住宅都不見了蹤影”表述不正確,根據(jù)文中第二段“間一歲,復詣之,村落如故,了無所見”可知,隔了一年,(徐彥成)又到?jīng)I口,只見村子還是原樣,但大宅子卻不見了。故選C。8.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⑴居:居??;大:大量的,大批的;至:到;而:連詞,表并列,并且;⑵向:先前;之:結(jié)構(gòu)助詞,的;贈:贈送。9.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根據(jù)文中第一段“一日晚,有少年從二仆往來岸側(cè),狀若訪人而不遇者。彥成因延入舟中,為設酒食,賓禮之”可知,徐彥成看見少年帶著兩個仆人在江岸邊徘回,樣子像是找什么人沒找到,以為少年碰到了困難,于是徐彥成把少年請到船上,并用招待賓客的禮儀對待他??梢钥闯觯鞆┏墒且粋€樂于助人的人;根據(jù)文中第一段“彥成回,始至秦淮,會吳帥殂,納杉板為棺。以為材之尤異者,獲錢數(shù)十萬。彥成大市珍玩,復往汭口,以酬少年”可知,當徐彥成通過賣木材獲得大量錢財時,還不忘回報少年??梢钥闯?,徐彥成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結(jié)合上述內(nèi)容回答即可?!军c睛】譯文:軍吏徐彥成,一直從事木材生意。丁亥年,(他)到江西信州的汭口場,沒有木頭可買賣,船停泊了很久。一天晚上,(他看見)有個少年帶著兩個仆人在江岸邊徘回,樣子像是找什么人沒找到。于是徐彥成把少年請到船上,設酒招待(少年),用招待賓客的禮儀對待他。少年對此感到非常慚愧,將要離開時,他答謝說:“我家在離這幾里遠的別墅里,您明天能屈尊拜訪嗎?”徐彥成答應了。第二天(徐彥成)就往少年家去,走了一里多,就有仆人牽馬來迎接,不一會兒到一個大宅子,門樓屋舍十分華貴。少年出門迎接,(房子里)酒水美食豐盛完備,悠閑的停留久了。于是徐彥成提到在這里待了很久也買不到木材,少年說:“我有木材在山里,明天讓人給你運出來?!弊×艘粌商旌?,果然從山里運來了大批的杉木,物美而且價廉。買賣完畢,(徐彥成)去向少年辭別,少年又叫人抬出四塊大杉木板,說:“之前的木材是我賣給你的,現(xiàn)在這(四塊板子)是我送你的。運到吳地會賣上好價錢?!毙鞆┏蛇\著木材回返,才到秦淮河時,正逢吳國大帥去世,采購杉木板做棺材,因為徐彥成的木板質(zhì)量特別優(yōu)異,得到了數(shù)十萬錢。徐彥成大肆購買珍寶古玩,又返回汭口酬謝少年,再次和少年在市場里做交易。(徐彥成)三次往返(汭口與金陵)獲得了很高的利潤。隔了一年,(徐彥成)又到?jīng)I口,只見村子還是原樣,但大宅子卻不見了。(徐彥成)詢問村子里的人,竟然沒有人知道大宅和少年。(2023·浙江紹興·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涉園記》,完成小題。涉園記【明】陳洪綬①涉園者,予兄己未觴槎庵來先生②請名之者也。庚午構(gòu)堂一、亭一、穿池二,余樂記之。予憶先生名時,眾以為僅取諸“日涉成趣”③之義也已。予能廣其意,當不是乎止也。憶余十歲,兄十五歲時,讀書園之前搴霞闊④中,日愛園有七樟樹,經(jīng)緯之以桑柘,綺綰⑤之以蔬果,幽曠若謀而成,高下咸得其所,謀為亭館以居之。遂因其地勢之幽曠高下,擇其華木之疏密高卑,又非嘉木異卉不樹也。一日而涉焉,或樹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樹一花木。一日而涉焉,或去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去一花木。至于其先必以為咸宜不改而植之,歷十余年,枝干榮茂而可觀,根本深固而不拔者,必樹之去之,務與其地之相宜而止。為屋則樓閣、堂軒、廊窗、亭牖、露臺、曲房,圖畫規(guī)制,凡數(shù)十改易,務與其樹之相宜而始定。鑿池則倏東倏西,隨開隨塞,變田成溪者十余度,務與其地與樹之相宜而后成。此非涉之之久陳跡不留新意自啟能若是乎哉?夫園,細事也,能作園,末技也,不日涉則弗能為,良學固可弗日涉乎哉?故日涉經(jīng)史、涉古今,予愿從兄坐此園也。深惟⑥其涉之之義,而細察其涉之之效,種德樂善,文章用世,朝夕孜孜焉,能如其精擇遷改,動與時宜之為善也。然非日涉經(jīng)史、日涉古今,能乎哉?予愿從兄坐此園也?!咀⑨尅竣訇惡榫R:紹興諸壁人,明末畫家。②予兄己未觴槎庵來先生:我哥哥己未年請槎庵來先生喝酒。己未,古代以干支紀年,下文“庚午”同。槎(chá)庵來先生,陳洪綬岳父來斯行,字槎庵。③日涉成趣:語出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意為每天到園中散步,成為樂趣。④搴(qiān)霞閣:閣名。⑤綺綰:交錯盤繞。⑥惟:思,考慮。10.根據(jù)語境推敲下列加點詞的意思。①予能廣其意()②歷十余年()③務與其地之相宜而止()④凡數(shù)十改易()11.用“/”給文中畫橫線處斷句(斷三處)。此非涉之之久陳跡不留新意自啟能若是乎哉?12.“涉園”的建設過程中,哪些事反復多次才得以完成?請簡要概括。13.結(jié)合文本、注釋與小貼士,探究園名“涉”的豐富含義。小貼士【涉】①徒步渡水,趟水。②經(jīng)歷。③進入。④涉獵,學習。⑤關連,牽涉。⑥姓。(《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4.陳洪綬兄弟造園的經(jīng)驗也適用于生活的其它方面。請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聯(lián)系生活體驗,以“從‘造園’到‘________’”為題,寫一個議論性片段。150字左右?!敬鸢浮?0.擴大經(jīng)過合適,適宜總共,共11.此非涉之之久/陳跡不留/新意自啟/能若是乎哉?12.種植花木(種植、調(diào)整花木使與地宜);為屋設計(反復修改為屋設計使與樹宜);鑿池開溪(不斷調(diào)整池、溪位置使與地、樹宜)13.“涉”,其一是“進入”,典出“日涉成趣”,每天進入園中散步成為樂趣;其二是“經(jīng)歷”,不斷實踐,不斷發(fā)現(xiàn),反復修改,推陳出新;其三是“學習”,每日閱讀經(jīng)史、了解古今,懂得為學經(jīng)世之道。14.示例1:從“造園”到“為學”——陳洪綬兄弟造園歷十余年,從規(guī)劃到建筑,從花木到池溪,都精挑細選,反復調(diào)整??梢娨龊靡患拢璩种院?,在實踐中改進。為學亦如此。首先,學習需持之以恒。“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比辗e月累,才能厚積薄發(fā)。其次,學習需不斷實踐?!坝癫蛔敛怀善??!敝挥薪櫰渲胁粩喔倪M,才能學有所成。示例2:從“造園”到“做事”——陳洪綬兄弟在造園過程中,不斷調(diào)整原來種植的花木、開鑿的池塘溪流、房屋的建筑設計,才有了涉園的處處相宜。我們做事時,也應該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北宋畢昇發(fā)現(xiàn)雕版印刷的不足,于是反復實踐,反復調(diào)整,終于取得重大突破,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shù)。時代在發(fā)展變化,“做”的過程中,因時因事而變,方能做成、做好?!窘馕觥?0.本題考查文言實詞。作答時可結(jié)合句意來分析加點字詞的意思。(1)句意:我能夠擴大它的意義范圍。廣:擴大。(2)句意:經(jīng)過十多年。歷:經(jīng)過。(3)句意:一定要確保和這個地方相適宜才停止。宜:合適,適宜。(4)句意:動工前總共要經(jīng)過數(shù)十次圖紙修改。凡:總共,共。11.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作答時可結(jié)合句意和語法結(jié)構(gòu)來分析。“陳跡不留”和“新意自啟”是兩個并列的主謂結(jié)構(gòu),它們的前后都應斷開;句意:這要不是經(jīng)歷了長時間的了解,過去的跡象沒有留下,新的意蘊又自動出現(xiàn)了,能像這樣嗎?故斷句為:此非涉之之久/陳跡不留/新意自啟/能若是乎哉?12.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結(jié)合原文“遂因其地勢之幽曠高下,擇其華木之疏密高卑,又非嘉木異卉不樹也。一日而涉焉,或樹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樹一花木。一日而涉焉,或去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去一花木。至于其先必以為咸宜不改而植之”可知,種植花木時,適時調(diào)整花木,使其與地相宜;結(jié)合“為屋則樓閣、堂軒、廊窗、亭牖、露臺、曲房,圖畫規(guī)制,凡數(shù)十改易,務與其樹之相宜而始定”可知,為屋設計時,反復修改,使得屋與樹相適宜;結(jié)合“鑿池則倏東倏西,隨開隨塞,變田成溪者十余度,務與其地與樹之相宜而后成”可知在鑿池開溪時,也要不斷地調(diào)整改善,使得池和溪的位置與地以及樹相適宜。13.本題考查理解重點字詞的含義。結(jié)合注釋③“日涉成趣:語出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意為每天到園中散步,成為樂趣”以及小貼士③“進入”可知,這里的“涉”意思為:進入。結(jié)合本文“歷十余年,枝干榮茂而可觀,根本深固而不拔者,必樹之去之,務與其地之相宜而止”“為屋則樓閣、堂軒、廊窗、亭牖、露臺、曲房,圖畫規(guī)制,凡數(shù)十改易,務與其樹之相宜而始定。鑿池則倏東倏西,隨開隨塞,變田成溪者十余度,務與其地與樹之相宜而后成”可知,園子因為經(jīng)過不斷的修改調(diào)整,最后才有了新的意蘊,“此非涉之之久,陳跡不留,新意自啟,能若是乎哉”的意思:這要經(jīng)歷了長時間的了解,過去的跡象沒有留下,新的意蘊又自動出現(xiàn)了,能像這樣嗎?再結(jié)合小貼士里的②“經(jīng)歷”可知,這里的“涉”意思為:經(jīng)歷,不斷實踐,不斷發(fā)現(xiàn),反復修改,推陳出新。結(jié)合本文“故日涉經(jīng)史、涉古今,予愿從兄坐此園也。深惟其涉之之義,而細察其涉之之效,種德樂善,文章用世,朝夕孜孜焉,能如其精擇遷改,動與時宜之為善也”可知,作者每日閱讀經(jīng)史、了解古今,仔細觀察學習的效果,培養(yǎng)品德,以善良為樂,懂得為學經(jīng)世之道,結(jié)合小貼士④“涉獵,學習”可知,這里的“涉”意思為:學習,每日閱讀經(jīng)史、了解古今,懂得為學經(jīng)世之道。14.本題考查語言表達能力。答案不唯一,觀點明確,合理即可。例如:從“造園”到“做人”——陳洪綬對于園子的名字意思的思考不同于其他人,而是會拓寬范圍,探求多種意思,他的這種不隨大流,不盲從,能獨立思考的品格值得我們學習。另外他們兄弟在造園過程中,沒有追求多快好省,而是腳踏實地,長時間地去嘗試,去調(diào)整,追求完美。我們做人也應該腳踏實地,嚴于律己,盡自己的能力最好每件事情,正如葉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嚴”,他才會受到世人敬仰。陳洪綬他們兄弟每天堅持讀書,拓寬見識,學習為學經(jīng)世之道,這啟示我們應該做一個愛學習,勤學習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完善自己;相反,如果我們沒有個人獨立思考的習慣,做事不踏實,對自己要求不嚴格,還很懶惰,那么我們將無立足之地?!军c睛】參考譯文:涉園,是我的哥哥己未年請槎庵來先生喝酒,順便請槎庵為家園取了這個名。庚午建了一廳堂,一個亭子,兩個貫通的池塘,我很高興地記下。我回想先生給它命名的時候,大家認為只是選取了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日涉成趣”的意思。我能夠擴大它的意義范圍,應當不只是這樣?;叵肫鹞沂畾q,我的哥哥十五歲時,在園子前面的搴霞閣中讀書,平日里我們喜歡園子里的七棵樟樹,周圍有桑樹與柘樹,又有蔬菜瓜果交錯盤繞在上面,幽靜空曠像精心設計的一樣,上上下下都各自生長著,我在這里建造了一個亭館來居住。最終因為它的地勢幽深曠遠或高或低,我選取了長得茂密稀疏和高大矮小的好的樹木,園中的花木,非奇花異木不種植。一天進入到園子里,有時會種上一些花木;一個月進入到園子里,又種植一些花木;一天進入到園子里,有時會拔掉一些花木,一個月進入到園子里,又拔掉一些花木。直到它看起來比之前更加協(xié)調(diào)才不改變而去種植它,經(jīng)過十多年,這里的樹木粗壯茂盛很值得看,根基深厚牢固卻不拔掉的,一定會種植并適時地修剪,確保和這個地方相適宜才停止。建造房子,那么樓閣、堂軒、廊窗、亭牖、露臺、曲房,都要先畫圖來規(guī)劃好,動工前總共要經(jīng)過數(shù)十次圖紙修改,一定要與周邊樹木相適宜才決定下來。開鑿池塘,那么一會兒去東面,一會兒去西面,隨時開鑿隨時閉塞,將田地變成小溪的有十幾次,一定要確保和這個地方以及這里的樹木相適合之后才完成。這要經(jīng)歷了長時間的了解,過去的跡象沒有留下,新的意蘊又自動出現(xiàn)了,能像這樣嗎?對于園子來說,是小事,能把它當作園子,是要窮盡技藝的,不是每天去到園子里就不能做到這樣,好的學業(yè)難道不是每天都去學習才這樣的嗎?所以每天閱讀經(jīng)史、每天了解古今,我愿意跟從我的哥哥坐在這個園子里。經(jīng)過深入思考學習的意義,并且仔細觀察學習的效果,培養(yǎng)品德,以善良為樂,懂得為學和處世,每天早晚都要好好研究不停止,能做到像這樣精心選擇不隨意改變,所作所為合乎時宜是最好的。然而不每天閱讀經(jīng)史、每天了解古今,能這樣嗎?我愿意跟從我的哥哥坐在這個園子里。(2023·湖南長沙·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蘇武牧羊單于使衛(wèi)律召武受辭①。武謂惠②等:“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衛(wèi)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yī),鑿地為坎,置煴火③,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④武,置大客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⑤。羝乳乃得歸⑥。別其官屬?;莸?,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廩食⑦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選自《漢書》,有刪減)【注釋】①受辭:聽取供詞。②惠:人名,指?;?。③煴火:微火。④幽:囚禁。⑤羝:公羊。⑥羝乳乃得歸: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歸漢朝。⑦廩食:配給的糧食。15.下面對文中加點字詞的理解或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引佩刀自刺”中的“引”本義是“拉弓”,引申為“牽引”“延長”“舉,拿”等,在此處取“牽引”之意。B.“單于愈益欲降之”中的“益”與“精益求精”中的“益”意思相同。C.“徙”有“遷移”“調(diào)動”“流放”等義項,“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中的“徙”應為“調(diào)動”之意。D.“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中的“食”和“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中的“食”意思相同。1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語句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B.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C.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D.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17.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語句的大意。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18.結(jié)合所選文段及李白的《蘇武》詩歌,分析蘇武形象的主要特點?!敬鸢浮?5.B16.D17.喪失氣節(jié)、有辱使命,即使活著,又有什么臉面回歸漢朝廷呢?18.①意志堅定:從“十年持漢節(jié)”或“渴飲月窟冰,饑餐天上雪”或“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可以看出:②忠貞愛國或有民族氣節(jié):從“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或“律知武終不可脅”或“十年持漢節(jié)”或“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可以看出;③寧死不屈:從“引佩刀自刺”或“律知武終不可脅”可以看出?!窘馕觥?5.本題考查文言實詞。A.“引佩刀自刺”句意:拿出佩帶的刀自刎。引:拿;C.“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句意:就把蘇武遷移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徙:遷移;D.“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句意:掘野鼠、收草實來吃;食:吃。“食之不能盡其材”句意: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喂養(yǎng)它;食:同“飼”,喂;故選B。16.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jié)合語法,然后斷句。句意:天下雪,蘇武臥著嚼雪同旃毛一起吞下去,幾日不死。根據(jù)句意斷為: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故選D。17.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重點詞有:屈節(jié),喪失氣節(jié);雖,即使;何,什么;面目,臉面;歸,回歸。18.本題考查人物形象。根據(jù)第二段“乃幽武,置大客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詩歌“十年持漢節(jié)”“渴飲月窟冰,饑餐天上雪”可知,蘇武被關在大地窖里面,斷絕供應,蘇武嚼雪同旃毛一起吞下去來維持生命,多年持漢節(jié)不歸順單于;可見其意志堅定;根據(jù)第一段“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第二段“律知武終不可脅”,第三段“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詩歌“十年持漢節(jié)”可知,蘇武認為自己喪失氣節(jié)、有辱使命,沒有臉面回歸漢朝廷,于是拔刀自刎;衛(wèi)律知道蘇武終究不因脅迫投降,蘇武拄著漢朝的旄節(jié)牧羊,睡覺、起來都拿著,節(jié)上牦牛尾的毛全部脫落,長時間的堅守;可見其忠貞愛國,有民族氣節(jié),寧死不屈?!军c睛】參考譯文:單于派衛(wèi)律召喚蘇武來受審訊。蘇武對?;莸热苏f:“喪失氣節(jié)、有辱使命,即使活著,又有什么臉面回歸漢朝廷呢?”拿出佩帶的刀自刎。衛(wèi)律大吃一驚,親自抱住并扶好蘇武,(派人)騎快馬去找醫(yī)生。醫(yī)生在地上挖一個坑,在坑中點燃無焰的火,然后使蘇武背朝上臥在燃火的坑上,踩他的背部,讓瘀血流出來。蘇武本來已經(jīng)斷了氣,這樣過了好半天才恢復氣息。衛(wèi)律知道蘇武終究不因脅迫投降,報告了單于。單于越發(fā)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來,關在大地窖里面,斷絕供應,不給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蘇武臥著嚼雪,同旃毛一起吞下去,幾日不死。匈奴認為這是神在幫他,就把蘇武遷移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來。分開他的隨從官吏?;莸热?,分別投放到另外的地方。蘇武遷移到北海后,公家發(fā)給的糧食不來,掘野鼠、收草實來吃。拄著漢朝的旄節(jié)牧羊,睡覺、起來都拿著,節(jié)上牦牛尾的毛全部脫落。(2023·四川成都·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種草花說[清]查慎行①窳軒①之南有小庭,拓窗而面之。主人無事,日蹣跚乎其間。即又惡乎草之滋蔓也,謀辟而蒔蓻②焉?;蛟唬骸八?、桂、杉、梧,可資以蔭也,是宜木?!敝魅嗽唬骸拔崮昀?,弗能待?!被蛟唬骸懊贰⑿?、橘、橙,可行而列也,是宜果?!敝魅嗽唬骸拔岬鬲M,弗能容?!庇械姥?,去蕪蔓者而植芬馨者,亦幽人之所流連也。乃命畦丁鋤荒穢,就鄰圃乞草花。山僧野老,助其好事,往往旁求遠致焉。主人樂之,猶農(nóng)夫之獲嘉種也。②蓋一年而盆列,二年而卉族繁。迄今三年,紛敷盈庭。兩葉以上,悉能辨類而舉其名矣。當春之分,夏之半,雨潤土膏,乘時以觀化,吾之生機與之俱動也。已而含芬菲,飽風露,吾之呼吸與之相通也。直者遂之,弱者扶之。蚤③芳者吾披之,晚秀者吾俟之。莖萎而實堅,則謹視其候斂藏,以待來歲焉。吾之精神,無一不與之相入也。朝斯夕斯,閱春秋也;優(yōu)哉游哉,聊以卒歲也。③客徒知嘉樹之蔭吾身,而不知小草之悅吾魂也;徒知甘果之可吾口,而不知繁卉之飫吾目也。彼南陽之梓漆④,平泉⑤之花木,非吾力之所逮⑥,豈吾情之所適哉?。ㄟx自《敬業(yè)堂文集》,有刪節(jié))[注]①窳軒:查慎行晚年居室之名。②蒔蓻:種植。③蚤:通“早”。④梓漆:梓樹和漆樹,均為優(yōu)質(zhì)木材。⑤平泉:指平泉莊,是唐代宰相李德裕的別墅。⑥逮:達到。19.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拓窗而面之
面:面向B.謀辟而蒔蓻
謀:謀劃C.蚤芳者吾披之
芳:美好的D.而不知小草之悅吾魂也
悅:使……愉快20.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1)去蕪蔓者而植芬馨者,亦幽人之所流連也。(2)莖萎而實堅,則謹視其候斂藏,以待來歲焉。21.松、桂等是“嘉樹”,梅、杏等有“甘果”,作者為何不選種它們?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答案】19.C20.(1)除去繁雜的植物,種上芳香的植物,也是隱士迷戀的(事情)。(2)莖干枯萎,種子變得堅實,(我)就嚴格地觀察它們生長變化的情況來采集收藏,等到第二年(再種)。21.①這些樹木生長期長或所需土地廣,不符合作者年老、庭院狹小的實際;②這些樹木遮陰、果實可口的實用價值,不符合作者的精神追求,他在意與草花相伴、優(yōu)游平實的生活?!窘馕觥?9.本題考查文言詞語。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尤其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現(xiàn)象。C.句意:較早開花的,我把它們與別的花分開。芳:名詞作動詞,開花。故選C。20.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要按照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1)重點詞:去:除去;植:種植;亦:也是;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2)重點詞:萎:枯萎;則:就;視:觀察;斂藏:采集收藏;待:等到;來歲:第二年。21.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結(jié)合文章第①段“或曰:‘松、桂、杉、梧,可資以蔭也,是宜木?!魅嗽唬骸崮昀希ツ艽??!蛟唬骸贰⑿?、橘、橙,可行而列也,是宜果?!魅嗽唬骸岬鬲M,弗能容?!笨芍@些樹木生長期長或所需土地廣,不符合作者年老、庭院狹小的實際;結(jié)合文章第②段“吾之精神,無一不與之相入也。朝斯夕斯,閱春秋也;優(yōu)哉游哉,聊以卒歲也”和文章第③段“客徒知嘉樹之蔭吾身,而不知小草之悅吾魂也;徒知甘果之可吾口,而不知繁卉之飫吾目也”可分析出盡管這些樹木可以遮陰,可以食用,但是作者種植花草注重的不是食用價值,他所注重的精神境界,他希望與花草為伴,愉悅自己的心情。據(jù)此理解概括回答即可?!军c睛】參考譯文:窳軒的南面有一處小小的庭院,一打開窗,我就能面對這處庭院。平時沒事時,我喜歡柱了杖走走,所以幾乎每天都要在這庭院里慢慢行走。我早已討厭院子里雜草瘋長,就計劃著把院子翻墾后種些東西。有人建議說:“松樹、桂樹、杉樹、梧桐樹,能夠憑借來遮陽,這是適合種植的樹木?!蔽艺f:“我年紀大了,等不到這些樹長大成材?!庇腥擞纸ㄗh:“梅子、杏子、橘子、橙子,能夠分行排列,這是適合種植的果樹?!蔽艺f:“我這塊地狹小,不能容納。我自有辦法,想除掉那些胡亂攀爬的雜草灌木,種植些能散發(fā)芬香的東西,這也是一般隱士所歡喜欣賞的?!庇谑俏易寛@丁們開墾這塊荒蕪之地,向鄰近的花圃主人討些草本的花卉來栽種。我的一些方外、鄉(xiāng)間的朋友,盡力幫助我成全這樁好事,到處通過各種途徑為我弄來種子。我為此感到很開心,就像致力耕種的農(nóng)民獲得好的種子一樣。一年之內(nèi),庭院內(nèi)各種花盆排列整齊,兩年之內(nèi)院中各色花卉濟濟一堂。到如今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七年級上冊人教版歷史知識點總結(jié)
- 2025健身房教練聘用合同
- 課題申報參考:領導差錯取向?qū)苿?chuàng)企業(yè)雙元綠色創(chuàng)新的跨層次傳導及干預機制研究
- 跨文化教育中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探討
- 2024年壓敏熱熔膠項目資金需求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核電站用過濾氈項目資金需求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趣味數(shù)學在辦公中的應用
- 中考生物一輪復習抓重點考典型專題19 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含解析)
- 個人承包物業(yè)清潔維護服務合同2024年度3篇
- 2025年浙科版必修2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衛(wèi)生服務個人基本信息表
- 醫(yī)學脂質(zhì)的構(gòu)成功能及分析專題課件
- 高技能人才培養(yǎng)的策略創(chuàng)新與實踐路徑
-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北省知名中小學教聯(lián)體聯(lián)盟中考語文一模試卷
- 安徽省蕪湖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含解析
- 燃氣行業(yè)有限空間作業(yè)安全管理制度
- JB T 7946.1-2017鑄造鋁合金金相
- 包裝過程質(zhì)量控制
- 通用電子嘉賓禮薄
- 赤峰市海業(yè)礦產(chǎn)有限責任公司福合元礦區(qū)銅鉬礦2022年度礦山地質(zhì)環(huán)境治理與土地復墾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