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八單元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第25課兩極世界的形成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八單元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第25課兩極世界的形成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八單元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第25課兩極世界的形成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八單元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第25課兩極世界的形成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八單元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第25課兩極世界的形成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課時作業(yè)25兩極世界的形成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冷戰(zhàn)格局是人類社會在應對現(xiàn)代性沖突和危機過程中依據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發(fā)展目標所導致的制度性裂變。”材料認為“冷戰(zhàn)格局”形成的主要緣由是(C)A.不同國家之間的利益沖突B.美蘇推行霸權主義C.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的對立D.戰(zhàn)時同盟關系結束解析:美蘇國家利益的沖突是“冷戰(zhàn)”下的表現(xiàn),故A項錯誤;美蘇推行霸權主義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項錯誤;“依據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發(fā)展目標所導致的制度性裂變”說明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的差異是“冷戰(zhàn)格局”形成的主要緣由,故C項正確;戰(zhàn)時同盟關系結束并不構成“冷戰(zhàn)格局”形成的主要緣由,故D項錯誤。2.“我們的政策不是反對任何國家、任何主義,而是反對饑餓、貧困、凄慘、混亂。我們的任務是喚起合理經濟的再生,促進政治社會的結構容納自由制度存在?!边@是哪一政策的宣揚(C)A.杜魯門主義 B.成立北約組織C.馬歇爾安排 D.發(fā)動朝鮮斗爭解析:本題考查二戰(zhàn)后美國推行的馬歇爾安排。依據題干中“反對饑餓、貧困”“喚起合理經濟的再生”,可推斷這一政策是馬歇爾安排。3.杜魯門在其回憶錄中說:“我信任目前全世界已經相識到,假如沒有馬歇爾安排,西歐是很難避開共產主義專制統(tǒng)治的。”據此可知馬歇爾安排(D)A.推動杜魯門主義的出臺和實現(xiàn)B.公開地叫囂“遏制共產主義”C.提出緣于經互會的成立D.使美國在兩極格局中占據主動解析:馬歇爾安排出臺晚于杜魯門主義,是杜魯門主義在經濟領域的應用,解除A;杜魯門主義公開叫囂“遏制共產主義”,解除B;經互會成立于1949年,晚于馬歇爾安排出臺的1947年,解除C;由材料“假如沒有馬歇爾安排,西歐是很難避開共產主義專制統(tǒng)治的”,可見馬歇爾安排利用經濟手段穩(wěn)定了西歐,遏制了共產主義,從而使美國在兩極格局中占據主動,故選D。4.《中國通史》:“這不僅變更了美國過去在和平常期不參與美洲大陸以外任何軍事集團的傳統(tǒng)對外政策,而且標記著美國以歐洲為重點的全球戰(zhàn)略部署業(yè)已初步完成?!泵绹叭驊?zhàn)略部署業(yè)已初步完成”的標記是(D)A.雅爾塔體系 B.杜魯門主義C.馬歇爾安排 D.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解析:本題考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留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軍事集團”“以歐洲為重點的全球戰(zhàn)略部署”,由此推斷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故選D。雅爾塔體系奠定美蘇戰(zhàn)后兩極格局,解除A;B、C兩項分別是美國冷戰(zhàn)政策的政治、經濟表現(xiàn),皆解除。5.學者們對“二戰(zhàn)后某一事務的影響”提出了兩種看法。一種觀點認為該事務是歐洲經濟的“強心劑”和“剛好雨”,是促進西歐走向聯(lián)合的“粘合劑”;另一種觀點認為該事務是歐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絕緣體”。這一歷史事務是(C)A.“鐵幕”演說 B.杜魯門主義的提出C.馬歇爾安排的實施 D.北約的建立解析:“鐵幕”演說是冷戰(zhàn)起先的序幕,不是歐洲經濟的“強心劑”,故解除A項;杜魯門主義標記著冷戰(zhàn)的起先,是美國提出的遏制蘇聯(lián),稱霸世界的全球戰(zhàn)略,沒有在經濟方面對歐洲產生作用,故解除B項;馬歇爾安排是美國針對歐洲提出的經濟救濟安排,對西歐國家的經濟復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蘇聯(lián)與之針鋒相對組建了經濟互助委員會,加劇了東西歐之間的經濟對立,所以馬歇爾安排的提出既是歐洲經濟的“強心劑”和“剛好雨”,又是歐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絕緣體”,故選C項;北約是美國組建的軍事組織,與歐洲經濟復蘇無關,故解除D項。6.蘇聯(lián)赫魯曉夫在黑海海濱度假時突然意識到,在黑海另一邊的土耳其境內,部署著美國的導彈。他遂對手下說:“我要放個刺猬到美國人的褲子里。”此后赫魯曉夫(D)A.建立了華沙條約組織對抗美國B.聯(lián)合中國與美爭霸C.成立了經濟互助委員會D.在古巴部署了導彈解析:本題考查古巴導彈危機。依據題意分析,材料所述的核心內容是美蘇兩國的干脆對抗;“我要放個刺猬到美國人的褲子里”應當指的是赫魯曉夫針對美國在土耳其境內部署導彈的事務而實行的針鋒相對的措施,解除A、B;C項與材料內容不符。7.肯尼迪確定認為“這的確是一個宏大的成功”,以致忍不住告知國會領袖們:“我們解決了人類最大的危機之一。”赫魯曉夫也承認,“為了和平,我們被迫作出了一些大的讓步?!眱晌活I導人所指的事務是(D)A.1949年德國被一分為二B.1950年朝鮮斗爭爆發(fā)C.1961年美國發(fā)動越南斗爭D.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解析:由材料中的“肯尼迪……‘我們解決了人類最大的危機之一’。赫魯曉夫也承認,‘為了和平,我們被迫作出了一些大的讓步’”等信息可知,這一事務指的是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故D項正確;1949年德國被一分為二、1950年朝鮮斗爭爆發(fā)以及1961年美國發(fā)動越南斗爭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B、C錯誤。8.圖示法是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用圖示法表示二戰(zhàn)后美國對外政策的關系的表現(xiàn),正確的是(B)①“冷戰(zhàn)”②杜魯門主義③馬歇爾安排④北大西洋公約組織⑤朝鮮斗爭A.①eq\b\lc\{\rc\(\a\vs4\al\co1(②,③,④,⑤)) B.eq\b\lc\{\rc\(\a\vs4\al\co1(①\b\lc\{\rc\(\a\vs4\al\co1(②,③,④)),⑤))C.①eq\b\lc\{\rc\(\a\vs4\al\co1(②,③,\b\lc\{\rc\(\a\vs4\al\co1(④,⑤)))) D.eq\b\lc\{\rc\(\a\vs4\al\co1(\b\lc\{\rc\(\a\vs4\al\co1(①,②,③,④)),⑤))解析:本題考查對美國推行的“冷戰(zhàn)”政策的理解。冷戰(zhàn)政策是指二戰(zhàn)后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實行除干脆武裝干涉之外的一切手段,對以蘇聯(lián)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干涉和遏制的政策。杜魯門主義、馬歇爾安排、北約成立是其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表現(xiàn)。而朝鮮斗爭是美國干脆武裝干涉朝鮮內政的事務,是“冷戰(zhàn)中的熱戰(zhàn)”。9.從下列圖片中提煉一個主題,最符合要求的是(D)A.美蘇“冷戰(zhàn)”加劇 B.局部“熱戰(zhàn)”升溫C.多極趨勢出現(xiàn) D.“冷戰(zhàn)”“熱戰(zhàn)”交織解析:依據題干圖示可知,圖1是柏林墻,體現(xiàn)的是美蘇分裂德國,是冷戰(zhàn)的表現(xiàn),圖2是美國阻擋越南建立社會主義政權而發(fā)動的侵越斗爭,屬于局部熱戰(zhàn)。最符合要求的主題是“冷戰(zhàn)”“熱戰(zhàn)”交織,故D正確;美蘇冷戰(zhàn)加劇體現(xiàn)不出圖2的內容,故A項錯誤;局部“熱戰(zhàn)”升溫體現(xiàn)不出圖1的冷戰(zhàn)加劇,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xiàn)出多極化的趨勢,故C項錯誤。10.下組圖片反映了現(xiàn)代國際關系中一系列重大事務。這些事務說明當時國際關系的突出特點是(B)A.兩極格局瓦解 B.美蘇兩極對峙C.歐洲國家走向一體化 D.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解析:兩極格局瓦解的標記是1991年蘇聯(lián)解體,故A項錯誤;柏林墻修筑于1961年,是美蘇冷戰(zhàn)期間一個極端的事務,三八線是朝鮮和韓國的分界線,是熱戰(zhàn)的一個例子,組建北約發(fā)生于1949年,以美國為首的軍事集團形成,三幅圖都說明當時的國際關系是美蘇兩極對峙,故B項正確;歐洲一體化與圖片信息無關,故C項錯誤;多極化趨勢加強與材料信息無關,故D項錯誤。11.時人曾作詩描述古巴導彈危機:“后院洞開美夢醒,??辗怄i欲斷臂,前倨后恭成笑話,試看天下誰懦夫?”“前倨后恭成笑話”描述的是(B)A.美國稱霸全球企圖破產B.蘇聯(lián)力求戰(zhàn)略平衡的安排受挫C.“維護世界和平”成為泡影D.美蘇爭霸使雙方國際形象大損解析:本題考查古巴導彈危機?!扒百坪蠊А敝傅氖?962年,蘇聯(lián)為變更在核力氣中的不利地位,在古巴建立了導彈基地,引發(fā)了古巴導彈危機,最終蘇聯(lián)退讓,從古巴撤走導彈。古巴導彈危機的結局說明當時美蘇爭霸中戰(zhàn)略優(yōu)勢在美國一方。故B項符合要求。A、C、D三項說法錯誤。12.《冷戰(zhàn)》一書中提出,假如把“冷戰(zhàn)”時期重新定義為“長時期的和平”倒是頗為令人耳目一新的。該文對“冷戰(zhàn)”重新定義的主要依據是(C)A.美國馬歇爾安排推動了歐洲重建B.“冷戰(zhàn)”期間各國沒有猛烈沖突C.不訴諸武力避開了新的世界大戰(zhàn)D.美蘇兩國在國家利益上沒有沖突解析:馬歇爾安排推動了歐洲重建與冷戰(zhàn)時期長時間的和平無關,故A錯誤。依據所學學問,朝鮮斗爭、越南斗爭就是冷戰(zhàn)期間干脆的武裝沖突,故B錯誤。材料中把冷戰(zhàn)定義為“長時期的和平”,強調的是冷戰(zhàn)背景下,美蘇之間的較量主要不是依靠武力的斗爭,而且即使是進行軍備競賽,也主要是限于美蘇兩國之間,很好地避開了新的世界大戰(zhàn)的發(fā)生,故C正確。國與國之間存在利益沖突,美蘇兩國也不例外,故D錯誤。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4分,第14題28分,共52分)1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說明,美國在這個新的極權主義的挑戰(zhàn)面前所持的立場。我信任,這是美國外交政策的轉折點。我現(xiàn)在宣布,不論什么地方,不論干脆或間接侵略威逼了和平,都會與美國的平安有關。——《杜魯門回憶錄》材料二:我們的任務是喚起合理經濟的再生,促使政治社會的結構容納自由制度存在?!R歇爾1949年4月,為實行集體“防衛(wèi)”,美、加及歐洲十國成立軍事組織?!对囌摗袄鋺?zhàn)”的爆發(fā)與兩極格局的形成》材料三:有學者指出:“兩極格局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但是它又因為國際力氣的對比不斷變更而受到撼動,并且已受到逐步擴大起來的其他力氣中心的挑戰(zhàn)?!闭埢卮穑?1)材料一中的“新的極權主義”指什么?“美國外交政策的轉折點”又指什么?從材料中可看出美國確立了怎樣的外交目標?(8分)(2)據材料二指出在杜魯門主義的影響下,美國又實施了哪些相應的措施。依據所學學問回答蘇聯(lián)為此實行了哪些對抗性的措施。(8分)(3)在“冷戰(zhàn)”下“兩極格局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結合史實簡要敘述“冷戰(zhàn)”下的國際關系。(8分)答案:(1)“新的極權主義”指蘇聯(lián)及社會主義國家。轉折點:起先實行“冷戰(zhàn)”政策。外交目標:稱霸世界。(2)美國措施:實行馬歇爾安排、成立北約組織;蘇聯(lián)措施:組建經互會、華約組織。(3)國際關系:全面“冷戰(zhàn)”和局部熱戰(zhàn)交替,表現(xiàn)為德國分裂、朝鮮斗爭的爆發(fā)、古巴導彈危機、越南斗爭等。14.閱讀下列四幅圖片:請回答:(1)圖一、圖二再現(xiàn)了北約與華約兩大組織的建立場景,這兩大組織的建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4分)(2)從圖三、圖四中你能獲得美蘇爭霸的什么信息?并再舉兩例。(12分)(3)讓歷史告知將來,請你就美俄關系的發(fā)展前景發(fā)表你的見解。(12分)答案:(1)標記著兩極格局的形成。(2)信息:大力發(fā)展核武器,進行軍事競爭。例子:古巴導彈危機、蘇聯(lián)出兵阿富汗、朝鮮斗爭、越南斗爭等。(符合題意的任兩例即可)(3)三種觀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