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課件_第1頁
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課件_第2頁
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課件_第3頁
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課件_第4頁
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作一.目的與要求1、熟練掌握各種生物裝片的制作。找同學邊講解邊演示各種生物裝片的制作過程2、學會指導學生制作其裝片3、找同學講解生物繪圖的要求并讓學生初步掌握生物繪圖的基本方法。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二.材料和用具

HB及2H或3H繪圖鉛筆、橡皮、直尺、繪圖紙、鉛筆刀、載玻片,蓋玻片、土豆、洋蔥、顯微鏡。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三.實驗步驟(一).生物繪圖找同學講解生物繪圖的要求和方法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要求1.具有高度的科學性,不得有科學性錯誤。形態(tài)結構要準確,比例要正確,要求真實感,立體感,精美而美觀。2.圖面要力求整潔,鉛筆要保持尖銳,盡量少用橡皮。3.繪圖大小要適宜,位置略偏左,右邊留著注圖。4.繪圖的線條要光滑、勻稱,點點要大小一致。5.繪圖要完善,字體用正楷,大小要均勻,不能潦草。注圖線用直尺畫出,間隔要均勻,且一般多向右邊引出,圖注部分接近時可用折線,但注圖線之間不能交叉,圖注要盡量排列整齊。6.繪圖完成后在繪圖紙上方要寫明實驗名稱、班級、姓名、時間,在圖的下方注明圖名及放大倍數。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方法生物繪圖的方法有多種,最長見的是點點襯陰法。點點襯陰法即將圖形畫出后,用鉛筆點出圓點,以表示明暗和深淺,給予立體感。在暗處點要密,明處要疏,但要求點要均勻,點點要從明處點起,一行行交互著點,物體上的斑紋描出再點點襯陰,點點襯陰法要求不能用涂抹陰影的方法以代替點點,此點初學者要尤為注意。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二)徒手切片法(同學講解并演示)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的樣品必須是透明的薄片,因此,要先把觀察的材料制成透明的切片后,才能在顯微鏡下觀察。徒手切片方法是觀察植物內部構造的方法,徒手切片的重要工具是雙面刀片,每次用后必須擦干凈,注意保護,以免生銹。徒手切片的過程如下: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1、材料的選擇:一般選用軟硬適度的植物根,莖或葉等,材料不宜太硬也不太軟。切較軟的材料時,可用馬鈴薯、胡蘿卜根或肥皂將欲切的材料夾??;一起進行切片。有些葉片亦可卷成筒狀再進行切片。欲切之材料應先截成適當的段塊,并削平切面,一般截面的大小以不超過3-5mm2為宜,長度2-3cm,較便于手持并進行切片。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2、方法和步驟: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1).切片前,在小培養(yǎng)皿中盛以清水,準備好毛筆,滴管和刀片等用具和欲切的材料。(2).切片時用左手的三個指頭拿住材料,并使材料稍突出在手指上,以免刀口損傷手指。右手持雙面刀片,把刀刃放在經過削平的平面上,輕輕壓住它,刀口向內,且與材料斷面平行,然后以均勻的力量和平穩(wěn)的動作,自左前方向右后方滑行切片,注意要用整個手臂向后拉(手腕不必用力)。切片時動作要敏捷,材料要一次切下(整個過程中應用清水濕潤材料和刀面,使之潤滑,否則材料容易破損)。如此連續(xù)動作,切下許多薄片后,就用濕毛筆將這些薄片輕輕移入已盛水的培養(yǎng)皿中備用。徒手切片時最重要的是切下一小片平而薄的組織,而并不要求切下一個完整的切片。(3).用毛筆挑選最薄而透明的切片,取出放在載玻片上,制成臨時裝片觀察;如標本有保留價值,則可再進行以下處理,制成永久標本。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A、將切片移入小燒杯中,經50%、60%、70%各級乙醇中進行脫水及固定,每級5分鐘,然后移入1%番紅染液中(用70%乙醇溶液配制)中30分鐘。B、繼續(xù)移入80%、90%、95%各級乙醇脫水,每級5分鐘。再移入1%固綠染液(用95%乙醇配制)染色30分鐘,再入95%乙醇中洗去浮色,最后進入無水乙醇脫水5分鐘。C、切片置于無水乙醇:二甲苯=1:1的溶液中5分鐘,再移入純二甲苯中5分鐘,此時組織切片呈透明狀態(tài)。D、將切片置于載玻片中央,加一滴樹膠,蓋上蓋玻片封片,待干燥后即可使用。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徒手制片的應用和主要特點

徒手制片(徒手切片)一般指徒手用刀片(常用單面刀片)把新鮮的植物材料切成薄片的制片方法。此法在植物制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種普遍應用的制片方法。比如在研究花芽分化、新梢、新根及葉片等解剖構造以及貯藏營養(yǎng)等方面時,常采用徒手切片法。此外,在進行植物組織顯微化學鑒定以及制作永久制片之前,也經常先用徒手切片進行觀察,以檢查材料是否合乎要求而決定取舍。因此徒手制片技術是科研人員必須學習和掌握的基本技術之一。徒手制片的主要優(yōu)點是:(1)能及時觀察研究植物生活組織的結構和天然色彩;(2)方法及用具簡單,不需切片機等機械設備,短時間即可完成,這是其他方法所不及的;主要缺點是(3)對于微小、柔軟、水分過多以及堅硬的材料,難以用徒手切成薄片;(4)對于操作不熟練者,往往切成厚薄不勻或不完整的切片。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徒手制片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徒手制片最主要的工具就是刀片,??捎脝蚊姹0驳镀?。要獲得良好的切片,首先要保持刀口的鋒利,因此在進行材料的截取、削平切面時,可以用解剖刀或用過的刀片,不要用新刀,以免鈍化刀口。切片前,先準備好一個培養(yǎng)皿盛好清水,同時準備好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刀片等用具,然后拿取材料進行切片。材料可以是新鮮的材料,也可以是經過固定的材料(若材料取回后,因各種原因不能及時切片,可將材料保存在F.A.A固定液中,而后可隨取隨做切片)。切片時,將欲切材料斷面和刀片上滴上清水以保持材料濕潤(整個切片過程中均應用清水潤濕材料和刀面,以減小切片時材料與刀片間的摩擦力)。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材料,拇指應低于食指,以免切傷手指;材料高出指尖(不要高出太多,否則不易掌握切片厚?。?。右手執(zhí)刀,將刀平放在食指上,刀口朝內,刀面與材料斷面平行,然后以均勻快捷的動作自左前方向右后方以臂力帶動刀片水平切割移動(不要用腕力)。切片時還要注意:兩只手要能自由活動而不要靠在身上或桌子上;切實動作要迅速,材料一次切下,切忌停頓或拉鋸式切割。連續(xù)切數片后,用濕毛筆將切下的薄片輕輕移入盛水的培養(yǎng)皿中(或將刀片在培養(yǎng)皿水中稍一晃動,切片即可飄落于水中)備用。做連續(xù)徒手切片時,會因用力不均或刀不鋒利而出現切面傾斜的現象,要及時修正。然后用鑷子或毛筆在培養(yǎng)皿中挑選薄而透明的切片(形狀不要求非常完整),放在載玻片上的水滴中,加上蓋玻片制成臨時制片進行觀察。在加蓋玻片時,要使蓋玻片的一側邊緣與水滴邊緣接觸,然后慢慢向下放蓋玻片,若蓋玻片下有氣泡應重新放置蓋玻片。要區(qū)分氣泡和細胞結構的差別,氣泡呈圓形,中間亮,邊緣是黑圈,而且隨著顯微鏡調焦的變化黑圈大小也隨之變化。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用徒手切片的材料不宜過大,一般以表面不超過5~8mm2為宜。對于過于柔軟或微小的材料(如葉片、細小的根尖等),難以用手拿住來做切片,需要借助一些夾持物方可進行切片,一般可采用馬鈴薯塊莖或胡蘿卜直根(將中間硬心切去)作夾持物。先把夾持物切一縱向切口,然后把材料夾于夾持物中,然后進行徒手切片。夾持物的大小、夾縫(甚至夾溝)等應視材料具體情況而定。另外,像觀察植物表皮結構,可以不用切片,撕取表皮后制成臨時裝片觀察。如果臨時制片需保存一段時間,(1)將材料封在水中,每隔20~30分鐘再加一滴水,此法可保持數小時;(2)用10%~30%的甘油水溶液代替清水封片,并將制片放在鋪有濕濾紙的大培養(yǎng)皿中保存,或用石蠟或指甲油封邊保存,可保存1~2周或更長時間。總之對于徒手制片來說,在正確掌握操作的基礎上,反復訓練,最終可以使徒手切片達到薄、正、精美的程度。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三)臨時裝片的制作(同學講解并演示)背景知識1.玻片標本類型:按照制作標本可保存的時間長短,可分為兩類。(1)臨時玻片標本:是實驗中觀察標本常采用的方法,保存時間不長久是本法的缺點。如:草履蟲形態(tài)及應激性、口腔上皮細胞、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及復原、洋蔥根尖有絲分裂、病原體觀察等。(2)永久玻片標本:如洋蔥根尖固定裝片、蛔蟲受精卵固定裝片等。2.制片法:中學常用的四種制片法是:石蠟切片法(如制作植物莖橫斷面的切片);涂片法(制作衣藻、細菌、原生動物、酵母菌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壓片法(植物幼根根尖有絲分裂、洋蔥根尖有絲分裂、蠶豆根尖有絲分裂、早期花蕾觀察花粉母細胞、蝌蚪尾部細胞有絲分裂、雙翅目幼蟲唾液腺染色體、洋蔥鱗片葉表皮等臨時裝片的制作);徒手切片法(如雙子葉植物夾葉桃、桂花葉片橫切及木本植物大葉黃楊莖的橫切)。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實驗用品滴管、紗布、鑷子、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清水、刀片、染液(碘液)實驗材料洋蔥表皮細胞、其他感興趣的生物材料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實驗步驟

1.擦拭載玻片、蓋玻片

2、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3.在洋蔥內表皮用刀片劃出一個約1cm2的正方形(在使用刀片時注意安全),用鑷子撕取洋蔥內表皮

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4.將內表皮置于載玻片的清水中,并使之鋪開

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5.從一側開始慢慢蓋上蓋玻片,不能有氣泡產生

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6.在蓋玻片的一側滴一滴染液7.然后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取多余的染液,使洋蔥表皮細胞均勻染色8.顯微鏡下觀察.

染色后的洋蔥細胞(示細胞核)(圖)

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擦、滴、撕、展,蓋、滴、吸染”的臨時裝片制作順口溜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的前四個步驟可簡單記作:一漱、二擦,三滴、四刮等順口溜。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改進霉菌臨時裝片制法霉菌臨時裝片的制法沒作介紹,教參上的制法又不很實用。為此,在對實驗進行不斷摸索、探討后,對霉菌臨時裝片的制作方法進行了改進。改良后的方法步驟如下:經改進的實驗步驟簡單明了,學生一學就會,一次成功率可達80%,其余學生重做后即可成功。(1)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用解剖針或解剖剪取少許培養(yǎng)好的霉菌,放入載玻片上的清水中。(3)蓋上蓋玻片。(4)用解剖針輕壓并敲擊蓋玻片。(5)把臨時裝片豎著稍傾斜,用滴管吸清水從蓋玻片一側小心沖洗霉菌。(6)重復4、5兩步,直到裝片內的霉菌呈薄霧狀。(7)擦干臨時裝片周圍的水分,臨時裝片即制好。用上述方法制作的臨時裝片,因經過“敲擊”,霉菌被分散,克服了菌絲大量重疊的缺點,又進行了“沖洗”,散落的孢子大多被沖走,避免了孢子太多,遮蓋菌絲的情況。所以鏡檢時,霉菌的菌絲分布均勻、孢子梗清楚,無論是青霉的掃帚狀結構,還是曲霉的球形放射狀結構都清晰可辨。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四)水螅整體裝片的制作實驗前的思考整體裝片制作法,可以用于封固小形動、植物的整個身體,或個別組織和器官,所需的儀器、藥品及方法都比較簡單,制成永久裝片后能長期保存。材料器具水螅;玻璃缸,表面皿,吸管;70%無水乙醇,氨水,1%鹽酸,二甲苯,波因(Bouin)氏固定液,硼砂洋紅染液。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步驟1.波因氏固定液的配制75毫升苦味酸飽和水溶液中加入25毫升甲醛,在臨用時再加入5毫升冰乙酸。2.固定固定水螅時,先在表面皿里面放少量水,然后用吸管把水螅從培養(yǎng)缸中吸出,放在表面皿內。等水螅身體和觸手慢慢伸展后,用加熱的波因氏液(30~34℃)固定。固定液要多一些,傾倒時要迅速,也可用吸管吸取加熱的波因氏液澆射在水螅上,澆射的方向必須從基部到觸手端,澆射的時間必須極短,不要把固定液滴入水內,這樣水螅才不至于收縮。在波因氏固定液中固定4~8小時。3.浸入70%乙醇中,每天更換一次70%乙醇,直到洗去標本上因固定液而染上苦味酸的黃色為止。如果需要快一些去色,可以加1~2滴氨水。如果使用氨水去色,則在黃色除去后,仍應該換兩次70%乙醇,以除去氨水的堿性。4.染色浸入硼砂洋紅染液(配制方法參見本書第836頁)中,染24小時。5.褪色用1%鹽酸乙醇褪色,時間為0.5~1分鐘,褪到內部器官能看清楚為止。6.脫水依次浸入70%乙醇、80%乙醇、95%乙醇及無水乙醇。7.透明用二甲苯透明。中途更換一次新液,至透明為止。8.封片用樹膠封片,樹膠可以濃一些。實驗二各種生物裝片的制備注意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