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9單元素養(yǎng)評價六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8分)1.生物進化的原材料來自(B)A.生物的新陳代謝 B.生物的遺傳和變異C.生物的高繁殖率 D.生物之間的斗爭解析:生物的新陳代謝是發(fā)生在個體水平的化學變更;生物的高繁殖率只是生物數量的保證,但假如每個個體之間沒有差異也不會為選擇供應材料;“生物之間的斗爭”含義不清,因此都不符合題意,生物個體會由于遺傳和變異而形成差異,這些有差異的個體成為被環(huán)境選擇保留或淘汰的原材料。2.下列與生物進化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D)A.基因突變的方向是由環(huán)境確定的B.進化變更的是個體而不是群體C.不同種群間只要存在隔離就肯定是兩個物種D.生物進化的過程實質上就是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變更的過程解析: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群,因此進化變更的是群體;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環(huán)境只是起選擇作用;不同種群間只有存在生殖隔離才是不同物種。3.下列關于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敘述,正確的是(D)A.自然選擇所保留的變異,對人類都是有利的B.“生存”的“適者”,對人類都是有益的C.在自然選擇中,人類起著主導作用D.“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環(huán)境條件解析:由于自然選擇保留的變異都是適應自然環(huán)境的,并不是從對人類有益或有害的角度劃分,因而A、B、C三項都混淆了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作用條件和目的性,是錯誤的。4.下列有關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A.物種的形成都須要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B.突變、基因重組可為生物進化供應原材料C.自然選擇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變更D.物種形成的標記是產生了生殖隔離解析:新物種的產生并不肯定須要地理隔離,如多倍體的形成;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供應了可供選擇的原材料;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變更。5.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B)A.在進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適應實力越強B.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是協同進化的結果C.變異都可以為進化供應原材料D.種群基因頻率的變更意味著生物進化與新物種的形成解析:適應是指相對環(huán)境的適應而言,有些細菌在進化地位上較低等,但適應環(huán)境的實力卻很強,所以分布很廣,A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是可遺傳變異(突變與基因重組),C錯;新物種形成的標記是生殖隔離(種群基因頻率變更,以致不能再產生可育后代的程度)。6.有翅昆蟲有時會出現殘翅或無翅的突變類型,這類昆蟲在正常狀況下很難生存下去。但在常常刮大風的海島上,這些突變類型的昆蟲因不能飛行,從而避開了被風吹到海里淹死。這個事例說明(C)A.突變多數是有害的B.突變多數是有利的C.突變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肯定的D.突變的有害和有利是肯定的解析:基因突變具有少利多害性。有翅昆蟲突變成殘翅或無翅類型,在正常狀況下這些變異類型因不能飛行,活動范圍小,在生存斗爭中處于劣勢。但在常常刮大風的海島這一特定環(huán)境中,殘翅或無翅類型的昆蟲因不能飛行而避開了被風吹到海里,更簡單活下來。這一事例說明,突變的有利和有害并不是肯定的,它取決于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7.下列觀點符合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是(D)A.人工誘變實現了基因的定向變異B.自然選擇確定了生物變異和進化的方向C.“超級細菌”的產生說明抗生素的濫用會促使細菌發(fā)生基因突變D.受農藥處理后種群中抗藥性強的個體有更多機會將基因傳遞給后代解析:人工誘變原理為基因突變,變異是不定向的,A錯誤;自然選擇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不能確定變異的方向,B錯誤;“超級細菌”的產生說明抗生素的濫用會對細菌起選擇作用,C錯誤;受農藥處理后經農藥的選擇作用,種群中抗藥性強的個體有更多機會將基因傳遞給后代,D正確。8.如圖是物種形成的一種模式。物種a因為地理障礙分隔為兩個種群a1和a2,經過漫長的進化,分別形成新物種b和c。在此進程中的某一時刻,a1種群的部分群體越過障礙外遷與a2同域分布,向d方向進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B)A.b和d存在地理隔離,所以肯定存在生殖隔離B.c和d不存在地理隔離,卻可能存在生殖隔離C.a1中的外遷群體與當時留居群體的基因頻率相同,則b和d是同一物種D.a1中的外遷群體與當時a2種群的基因頻率不同,則c和d是不同物種解析: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新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是: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隔離。圖示中b和d存在地理隔離,但不肯定存在生殖隔離;c和d最終無地理隔離,但之前可能形成了生殖隔離;a1中的外遷群體與當時留居群體的基因頻率相同,但地理隔離后因環(huán)境不同,基因頻率各自發(fā)生定向變更,形成的b和d可能會產生生殖隔離而不再是同一物種;a1中的外遷群體與當時a2種群的基因頻率不同,但不肯定產生生殖隔離,后來因處在同一環(huán)境中,形成的c和d假如仍舊沒有形成生殖隔離,c和d可能仍是同一物種。9.關于協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D)A.自然界任何一個物種都不是單獨進化的B.捕食者的存在對被捕食者并非有害無益,捕食者在客觀上起到了促進被捕食者種群發(fā)展的作用C.不同物種之間及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均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與發(fā)展,并經漫進步化形成包括基因、物種及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等的生物多樣性D.在生物進化歷程中,物種的大爆發(fā)及某些物種的絕滅在相當程度上阻礙了生物多樣性的形成及生物間的協同進化解析:生物的進化包括生物和生物、生物和無機環(huán)境協同進化,在生物進化歷程中,物種的大爆發(fā)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生物多樣性的形成。如聞名的寒武紀大爆發(fā)形成了大量無脊椎動物,從而促使由兩極生態(tài)系統(tǒng)向三極生態(tài)系統(tǒng)進化,豐富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10.下列關于生物進化與多樣性的敘述,正確的是(D)A.一個物種的形成或絕滅,不會影響其他物種的進化B.物種之間的協同進化都是通過生存斗爭實現的C.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種的不斷形成過程D.有性生殖的出現推動了生物進化,增加了生物的變異解析:物種之間是相互影響的,一個物種的形成或滅亡,會影響其他物種的進化;物種之間的協同進化可以通過生存斗爭實現,也可以通過共同幫助進化;生物多樣性的形成包括同一物種內品種的增加和新物種的形成,因此,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不肯定就是新物種的形成;有性生殖的出現增加了生物的變異,推動了生物進化。11.達爾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發(fā)覺了幾種地雀,用現代進化理論說明,錯誤的是(B)A.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達到生殖隔離,導致原始地雀物種形成現在條件下的地雀物種B.地理隔離一旦形成,原來屬于同一物種的地雀很快進化形成不同的物種C.這些地雀原先屬于同一雀種,從南美大陸遷來后,漸漸分布在不同的群島,發(fā)生不同的突變和基因重組D.自然選擇對不同種群的基因頻率的變更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別,最終導致這些種群的基因庫變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現生殖隔離解析:原屬同一物種的地雀產生不同的突變和基因重組,這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地雀從南美大陸遷來后,在不同海島上生活(地理隔離)。由于每個島上的食物和棲息條件互不相同,自然選擇對其基因頻率的變更所起的作用就有差別。久而久之,由于自然選擇的不同使各個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變更,并逐步出現生殖隔離,生殖隔離一旦形成,原來同一物種的地雀就成了不同物種的地雀。地雀新物種的形成是特別緩慢的,并不會很快進化。12.隔離在物種的形成過程中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B)A.隔離阻擋了種群間的基因溝通B.物種的形成都必定先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C.遺傳組成上的差異是產生生殖隔離的根本緣由D.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解析:理解現代生物進化理論中物種形成的過程是解題關鍵。并不是全部物種的形成都須要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如多倍體的形成。13.下列有關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的說法,正確的是(B)A.地理隔離一旦形成,原來屬于同一物種的個體就成了不同物種B.生殖隔離一旦形成,原來屬于同一物種的個體就成了不同物種C.地理隔離是形成新物種的必定經驗D.每個新物種的形成都必定經驗從地理隔離達到生殖隔離的過程解析:留意幾個特別例子,秋水仙素處理得到的多倍體生物與原物種間存在生殖隔離,但沒經過地理隔離;華南虎與東北虎存在地理隔離,但是不存在生殖隔離。14.依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生物進化的過程是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協同進化的過程B.種群基因頻率的變更肯定會導致新物種的產生C.物種之間的協同進化都是通過物種之間的生存斗爭來實現的D.只有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供應了原材料解析: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變更說明生物發(fā)生了進化,而不肯定產生新物種。物種之間的關系不僅有生存斗爭,還有互利共生等關系。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供應原材料,這里的突變指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二、不定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18分)15.有關生物進化和物種形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BD)A.環(huán)境條件的變更使生物產生定向變異,從而確定生物進化方向B.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個體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C.生殖隔離一旦形成就標記著新物種的產生D.只要環(huán)境條件保持穩(wěn)定,種群的基因頻率肯定不會發(fā)生變更解析:環(huán)境條件的變更會導致生物變異,但該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生物的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記;種群基因頻率的變更不只受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16.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對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作了進一步的完善,下列哪幾項屬于其進一步完善的內容(ACD)A.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群,而不是生物個體B.自然選擇是通過生物的過度繁殖而導致生存斗爭來實現的C.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變更D.隔離是新物種形成過程的基本環(huán)節(jié)解析:達爾文進化理論沒有說明遺傳變異的本質,認為進化的基本單位是個體,也沒有提出隔離與物種形成的關系;自然選擇學說的中心內容包括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和適者生存。17.如圖表示生物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對圖示分析不正確的是(ACD)A.圖中A表示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供應原材料B.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變更是形成新物種的前提C.圖中B表示地理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D.圖中C表示生殖隔離,指兩種生物不能雜交產生后代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物種形成的過程。解答本題時應留意以下幾點:①熟知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②生物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③新舊物種區(qū)分的標記是是否存在生殖隔離。圖中A應表示突變和基因重組,突變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圖中B表示地理隔離,但并不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有些新物種(如多倍體)的形成不需經過地理隔離。存在生殖隔離的兩種生物除了不能雜交產生后代,也可能進行交配卻不能產生可育后代。18.如圖表示加拉帕戈斯群島上某種地雀在1975~1978年種群平均喙長的變更(甲)和該地區(qū)種子(該種地雀的主要食物)平均硬度的變更(乙)。探討表明,喙長的地雀能吃硬和不硬的種子,喙短的地雀僅能吃不硬的種子。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BD)A.喙長的地雀和喙短的地雀由于捕食種子的差異,屬于兩個物種B.1976年至1977年間,由于常常啄食硬度較大的種子導致地雀喙長度增加C.地雀的平均喙長在2~3年增加是種子硬度對其進行選擇的結果D.依據調查結果,可以預料1979年后地雀的平均喙長會快速變短解析:喙長的變更只能說明基因頻率發(fā)生了變更,但兩種類型的地雀不肯定產生了生殖隔離;1976年至1977年間,種子的平均硬度增加,在自然選擇中喙短的地雀(只能吃不硬的種子)漸漸被淘汰;在1978年時種子硬度雖然很低,但因喙長的地雀能吃硬和不硬的種子,故此時低硬度的種子對喙長的地雀無選擇作用,喙長的地雀與喙短的地雀生存機會均等,因此相關基因頻率不會發(fā)生明顯的變更。19.科學家在探討某種鳥的進化時發(fā)覺,在繁殖季節(jié)有的雄鳥能夠吸引多只雌鳥來到其領地筑巢。有的雄鳥卻“魅力不足”,致使其領地中鳥巢的數量很少。經視察,探討者認為雄鳥能否吸引雌鳥到它的領地筑巢,與雄鳥尾羽的長短有關。視察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CD)A.只有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才能為鳥種群的進化供應原材料B.長尾羽的雄鳥更能吸引雌鳥到其領地筑巢C.該種群若干代后,限制長尾羽的基因型頻率會增大D.該種群中的長尾羽鳥(C類)與短尾羽鳥(A類)不存在生殖隔離解析:鳥種群進化的原始材料不僅僅來自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還可來自其他可遺傳的變異,如染色體變異等。20.家蠅對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產生抗性,緣由是神經細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個亮氨酸替換為苯丙氨酸。下表是對某市不同地區(qū)家蠅種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頻率調查分析的結果。家蠅種群來源敏感性純合子(%)抗性雜合子(%)抗性純合子(%)甲地區(qū)78202乙地區(qū)64324丙地區(qū)84151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BC)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變更是基因堿基對缺失的結果B.甲地區(qū)家蠅種群中抗性基因頻率為22%C.比較三地區(qū)抗性基因頻率可知乙地區(qū)抗性基因突變率最高D.丙地區(qū)敏感性基因頻率高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解析:依據題干信息,該基因突變導致亮氨酸替換為苯丙氨酸,氨基酸數目沒有發(fā)生變更,因此氨基酸的變更是基因堿基對替換的結果,A項錯誤;甲地區(qū)的抗性基因的基因頻率為2%+(1/2)×20%=12%,B項錯誤;乙地區(qū)的抗性基因頻率為4%+(1/2)×32%=20%,丙地區(qū)的抗性基因頻率為1%+(1/2)×15%=8.5%,乙地區(qū)的抗性基因頻率最高,但不代表乙地區(qū)抗性基因突變率最高,C項錯誤;丙地區(qū)的抗性基因頻率最低,則敏感性基因頻率最高,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D項正確。三、非選擇題(共54分)21.(15分)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獲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她發(fā)覺的青蒿素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F有一野生型青蒿種群,請分析回答:(1)該青蒿種群的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統(tǒng)稱為種群的基因庫。該種群含有大量可遺傳的變異,其來源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可為生物進化供應原材料。(2)青蒿種群中花的白色和黃色是一對相對性狀,其中白花植株抗病性弱易死亡且青蒿素含量低,則經多代培育之后,該種群是否發(fā)生進化?是,推斷依據為在自然選擇或人工選擇的作用下,限制花色的基因頻率發(fā)生變更。(3)低溫處理野生型青蒿(二倍體)可獲得四倍體植株,低溫的作用是抑制紡錘體形成。四倍體青蒿與野生型青蒿不是(填“是”或“不是”)同一物種,緣由是其雜交后代三倍體不育。解析:(1)可遺傳變異的來源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其可為生物進化供應原材料。(2)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變更,在自然選擇或人工選擇的作用下,限制花色的基因頻率發(fā)生了變更,所以經多代培育之后,該種群發(fā)生了進化。(3)低溫的作用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加倍,野生型二倍體青蒿變成四倍體植株。四倍體青蒿與野生型青蒿雜交后代為三倍體,其減數分裂時染色體聯會紊亂,不能產生正常的配子,所以不育,因而四倍體青蒿與野生型青蒿不是同一物種。22.(15分)20世紀50年頭,科學家受達爾文進化思想的啟發(fā),廣泛開展了人工動、植物育種探討,通過人工創(chuàng)建變異選育優(yōu)良的新品種。這一過程人們形象地稱之為“人工進化”。(1)某農夫在水稻田中發(fā)覺一矮稈植株,將這株水稻連續(xù)種植幾代,仍保持矮稈,這種變異主要發(fā)生在細胞分裂的減數分裂Ⅰ前的間期。(2)我國科學家通過航天搭載種子或塊莖進行蔬菜作物的育種,用空間輻射等因素創(chuàng)建變異,這種變異類型可能屬于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與誘變育種方法相比,DNA重組技術最大的特點是定向變更生物性狀。(3)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稈品種與感病矮稈品種雜交,選育抗病矮稈品種,其依據的遺傳學原理是基因重組。假設該植物具有3對同源染色體,用雜種一代花藥離體培育獲得單倍體,其單倍體細胞中的染色體(遺傳物質)完全來自父本的概率為1/8。(4)“人工進化”和自然界生物進化一樣,它們的實質都是種群基因頻率的變更。解析:生物可遺傳的變異有三個來源:一是基因突變,二是基因重組,三是染色體變異。人工選育新品種和自然進化一樣,都涉及了可遺傳的變異,都是基因頻率的變更。水稻田中偶然發(fā)覺一株矮稈植株,最可能是由于基因突變,該突變發(fā)生在DNA分子復制時期,即細胞分裂的間期,由于種植的是種子,所以基因突變發(fā)生的時期是形成配子時,也就發(fā)生在減數分裂Ⅰ前的間期。通過航天飛機搭載萌發(fā)的種子和幼苗,利用空間輻射等培育新品種,其變異類型是基因突變或染色體變異,與DNA重組技術相比,后者能夠有目的地、定向地變更生物的遺傳性狀。雜交育種的原理是基因重組,3對同源染色體(AaBbCc),完全來自父方或來自母方(ABC或abc)的概率為(1/2)3=1/8。23.(24分)果蠅是常用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無息投資借款合同書示例3篇
- 2025版房地產項目土方挖填施工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個人帶車庫帶私人泳池房產交易合同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橈動脈止血器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多功能推車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液槽密封式高效送風口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流程行業(yè)無線自動化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并網型微型逆變器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4年煤礦企業(yè)安全生產知識競賽試題庫及答案(共200題)
- 2025版智慧醫(yī)療項目共同墊資合作協議書3篇
- 通信工程單位勞動合同
- 國土空間生態(tài)修復規(guī)劃
- 2024年醫(y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guī)范培訓課件
- DB11T 1136-2023 城鎮(zhèn)燃氣管道翻轉內襯修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程
- 零部件測繪與 CAD成圖技術(中職組)沖壓機任務書
- 2024年騎電動車撞傷人私了協議書范文
- 繪本教學課件
- 2024年計算機二級WPS考試題庫380題(含答案)
- 高低壓配電柜產品營銷計劃書
- 2024-2030年色素病變激光治療行業(yè)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yè)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結構力學仿真軟件:STAAD.Pro:橋梁結構建模與分析教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