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第16課兩次鴉片戰(zhàn)爭合格等級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第16課兩次鴉片戰(zhàn)爭合格等級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第16課兩次鴉片戰(zhàn)爭合格等級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第16課兩次鴉片戰(zhàn)爭合格等級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第16課兩次鴉片戰(zhàn)爭合格等級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第16課兩次鴉片斗爭對應學生用書P077時空定位子目一19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1.史料是人們了解過去、相識歷史的重要依據(jù)和基礎。下面兩幅圖片可以用來探討()A.鴉片斗爭爆發(fā)的緣由B.鴉片斗爭的過程C.鴉片斗爭與近代化D.鴉片斗爭的結果答案A2.鴉片斗爭前,英國向中國大量販運鴉片的干脆目的是()A.損害中國人的身心健康B.減弱清朝軍隊戰(zhàn)斗力C.破壞清政府的禁煙法令D.扭轉對華貿易的逆差答案D3.英國發(fā)動鴉片斗爭之所以不行避開,其最主要的緣由是()A.中國在軍事上和經(jīng)濟上極端落后 B.禁煙運動激化了中英沖突 C.英國完成了工業(yè)革命,急需打開中國市場 D.中國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答案C子目二兩次鴉片斗爭一、選擇題4.“若鴉片一日不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边@是一位晚清大臣在廣東的聲明。發(fā)表以上聲明的是()A.林則徐B.曾國藩C.李鴻章D.鄧世昌答案A5.(2024·浙江11月選考)有學者指出:“今日沒有人會替一手持槍、一手兜售毒品的惡霸行為辯護;但這一眾所認同的觀點,照舊未把毒品本身當作問題的關鍵。”“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人們不應遺忘,近代歷史上,以維護可恥的毒品貿易為目的發(fā)動的兩次侵略斗爭發(fā)生在()A.1840年、1856年B.1840年、1883年C.1860年、1894年D.1860年、1900年答案A6.清代詩人黃遵憲曾寫道:“水是堯時日夏時,衣冠又是漢官儀。登樓四望真吾土,不見黃龍上大旗?!痹娭忻枋龅那樾?,主要是緣于《南京條約》規(guī)定()A.割香港島給英國B.賠款2100萬銀元C.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D.英國商人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答案A7.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規(guī)定,海關事務“各口劃一辦理”,“任憑總理大臣邀請英人幫辦稅務”。由此,中國起先丟失()A.關稅自主權B.司法自主權C.外交自主權D.行政自主權答案A8.19世紀中期,一位英國商人想在中國開西餐館,他最有可能選址的地方是()A.武漢B.北京C.重慶D.上海答案D9.歐洲資本主義不斷發(fā)展,而清政府對世界形勢的變更渾然不覺。中國近代史開端于()A.《南京條約》的簽訂B.鴉片斗爭C.《北京條約》的簽訂D.其次次鴉片斗爭答案B10.下列斗爭以如圖描繪的史事為借口的是()A.鴉片斗爭B.其次次鴉片斗爭C.甲午中日斗爭D.八國聯(lián)軍侵華斗爭答案B11.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搶劫、焚毀了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這件事發(fā)生在()A.鴉片斗爭期間B.其次次鴉片斗爭期間C.中法斗爭期間D.甲午中日斗爭期間答案B二、推斷題12.閱讀以下材料后推斷:其次次鴉片斗爭是1856年至1860年間發(fā)生于中國本土,英國與法國聯(lián)手進攻清朝的斗爭。英國與法國趁中國太平天國運動之際,以“亞羅號”事務及“西林教案”事務為借口,聯(lián)手進攻清朝政府的斗爭,又被英國人稱為“亞羅號斗爭”“英法聯(lián)軍之役”或“其次次中英斗爭”。因為這場斗爭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鴉片斗爭的持續(xù),所以也稱“其次次鴉片斗爭”。斗爭中沙俄出兵后以“調停有功”自居,并脅迫清政府割讓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至今,從而成為最大的贏家。以下表述是從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請在對應題號后填“A”;違反了以上材料所表達的意思,請在對應題號后填“B”;是以上材料沒有涉及的,請在對應題號后填“C”。(1)其次次鴉片斗爭發(fā)生在18世紀中期。()(2)沙俄是其次次鴉片斗爭最大的贏家。()(3)其次次鴉片斗爭后中國被迫開放了更多的通商口岸。()(4)鴉片斗爭使中國社會起先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5)清政府在其次次鴉片斗爭期間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面。()答案(1)B(2)A(3)C(4)C(5)A子目三開眼看世界13.林則徐主持編譯的《四洲志》中重點介紹了英、法、美等國的社會風情、政治制度、工藝制造、機械生產、對外貿易和西洋各國相互關系等。林則徐編譯這本書的意義在于()A.了解西方列強國情B.改革傳統(tǒng)政體C.維護中國司法主權D.宣揚商戰(zhàn)主見答案A14.在《海國圖志》中,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A.林則徐B.徐繼畬C.曾國藩D.魏源答案D15.福建布政使徐繼畬是近代中國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之一。他留心搜集外國事務和西人著述,撰成中國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A.《四洲志》B.《海國圖志》C.《瀛寰志略》D.《康輶紀行》答案C16.鴉片斗爭后,中國一些開明士大夫如林則徐、魏源等相識到西方的船堅炮利,起先從“天朝上國”的美夢中醒悟過來,產生了向西方學習的思想。當時林則徐、魏源主見學習西方()A.軍事技術B.政治制度C.民主思想D.經(jīng)濟思想答案A一、選擇題1.鴉片斗爭前,一個英國商人曾說:“只要每個中國人衣服的下擺長一寸,就夠曼徹斯特全部的工廠生產幾十年?!边@句話揭示了()A.中國國民衣不蔽體的生活狀況B.英國棉紡織生產技術的落后C.中國是英國棉布最大的海外市場D.中英鴉片斗爭爆發(fā)的必定性答案D解析材料說明中國人口眾多,市場巨大。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工業(yè)革命后,英國生產力大發(fā)展,為了打開中國大門,搶奪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發(fā)動了蓄謀已久的斗爭,故選D項。A、B、C三項材料均未反映,解除。2.徐中約《中國近代史》:“在英國人看來,這場斗爭是一場報復性的斗爭,是一個捍衛(wèi)他們的通商權利、維護其國家榮譽、訂正在華英國官員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確保將來開放的必要行動。在中國人看來,這場斗爭主要是一場對鴉片的清剿?!睂Σ牧侠斫庹_的是()A.確定英國人發(fā)動斗爭的正義性B.中國禁煙運動是斗爭爆發(fā)的根本緣由C.國家立場確定了斗爭的性質D.都抹殺了鴉片斗爭發(fā)生的實質答案D解析依據(jù)材料“在英國人看來,這場斗爭是一場報復性的斗爭,是一個捍衛(wèi)他們的通商權利……在中國人看來,這場斗爭主要是一場對鴉片的清剿”可知,中英雙方都沒有相識到鴉片斗爭的實質是英國為開拓市場、掠奪原料而進行的資本主義侵略斗爭,故選D項。材料中英國人認為斗爭是正義的,但中國人認為是一場對鴉片的清剿,是不正義的,故A項錯誤;中國禁煙運動引發(fā)的中英之間鴉片貿易沖突是斗爭爆發(fā)的干脆緣由,B項錯誤;斗爭的性質應是客觀的,不由國家立場確定,C項錯誤。3.林則徐指出:“煙不禁絕,國日貧,民日弱,十余年后,豈惟無可籌之餉,抑且無可用之兵。”這句話的用意是()A.說明鴉片危害主見禁煙B.抨擊軍備匱乏要求擴軍C.指出錢糧匱乏建議收稅D.闡釋西方先進從而學習答案A解析材料體現(xiàn)的是林則徐認為鴉片流入中國對國家實力、群眾健康、財政收入和軍事實力產生巨大的危害,主見禁煙,故選A項。材料與擴充軍隊、擴大稅收和學習西方無關,解除B、C、D三項。4.(2024·浙江4月選考)近代某不同等條約中規(guī)定:“佛(法)蘭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協(xié)爭吵事務,均歸佛蘭西官辦理。遇有佛蘭西人與外國人有爭吵情事,中國官不必過問。”法國據(jù)此攫取的特權是()A.領事裁判權B.開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國待遇D.居住及租地權答案A解析材料“如有不協(xié)爭吵事務,均歸佛蘭西官辦理”表明,破壞中國的司法主權,符合領事裁判權內容,故A項正確。該規(guī)定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與開放通商口岸無關,故B項錯誤;C、D兩項均與材料無關,解除。5.鴉片斗爭之后產生的三部著述《道光洋艦征撫記》《夷氛聞記》《中西紀事》,皆謂林則徐在廣東防備嚴密,英軍無隙可乘,于是北犯定海?!八麄儼押髞韽V東戰(zhàn)事的失敗,歸結于林則徐的去職;他們將各地戰(zhàn)事的受挫,歸結于當?shù)貨]有林則徐。”對材料的理解符合史實的是()A.人們已經(jīng)起先接受同等的外交理念B.林則徐能夠確定斗爭的最終輸贏C.是基于中英兩國實力對比的相識D.當時人沒能正確認清斗爭失敗的根源答案D解析鴉片斗爭失敗的根本緣由在于清朝腐朽落后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材料中“把后來廣東戰(zhàn)事的失敗,歸結于林則徐的去職”的相識是錯誤的,說明當時人們沒能正確認清斗爭失敗的根源,故選D項。材料沒有涉及同等外交,解除A項;B項說法過于確定,不符合史實,解除;材料中的相識不是基于中英兩國實力對比的相識,解除C項。6.1852年,英國駐廣州代辦說:“經(jīng)過和這么一個大國家開放貿易10年之久……擁有如此浩大人口的中國,其消費我們的制造品竟不及荷蘭的一半……”為此,英國()A.擴大國內生產規(guī)模B.糾結法國發(fā)動斗爭C.確定對華資本輸出D.提出劃分勢力范圍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市場大門,英國聯(lián)合法國發(fā)動了其次次鴉片斗爭,故B項正確。A、C、D三項不符合史實,均解除。7.鴉片斗爭變更了中國歷史發(fā)展的進程。中國起先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理解,正確的是()A.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會B.外國侵略勢力的深化,使國家主權完全丟失C.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D.丟失了部分國家主權,既保留封建因素又產生了資本主義因素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可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指近代中國的一種特別的社會形態(tài)。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獨立國家,事實上政治、經(jīng)濟等社會各方面都受到外國殖民主義的限制和奴役;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統(tǒng)治和自然經(jīng)濟占主導,事實上社會已漸漸近代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表明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經(jīng)濟、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斷發(fā)展壯大,故選D項。8.有學者說:“魏源提倡‘師夷長技’的目的,只是‘制夷’,其注意點在于強兵,而對富國的目的則被相對忽視了。”這說明魏源()A.對西方缺少整體了解B.過分注意維護清朝統(tǒng)治C.理論實踐水平相對較低D.擺脫了“中體西用”束縛答案A解析只是“制夷”而對富國忽視,表明沒有相識到西方軍事的強大是建立在國富基礎上,證明魏源對西方缺乏整體了解,故選A項。材料不能體現(xiàn)維護清朝統(tǒng)治,解除B項;魏源只是“制夷”說明有不足,但并非思想理論水平低,C項錯誤;魏源沒有擺脫“中體西用”思想,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鴉片斗爭前中英實力的對比國別中國英國綜合國力落后封建國世界強國社會形態(tài)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經(jīng)濟基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占統(tǒng)治地位完成工業(yè)革命,資本主義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軍事力氣裝備陳舊,素養(yǎng)低下船堅炮利,戰(zhàn)斗力強對外政策閉關鎖國,被動殖民擴張,主動中英貿易出超入超有學者認為:“就世界大勢論,鴉片斗爭是不能避開的?!痹囉盟鶎W學問論證這一觀點。答案19世紀是西方向全球進行殖民擴張的世紀,殖民勢力已經(jīng)滲透到亞洲。在西方國家中,英國領先完成工業(yè)革命,成為頭號資本主義強國,為了爭奪原料產地和市場,亟需打開中國的大門。此時的中國,在經(jīng)驗了康乾盛世的旺盛之后漸漸走向衰落,統(tǒng)治者以“天朝上國”自居,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西方主導的國際關系秩序與中國的朝貢體系產生了猛烈沖突。圍圍著鴉片貿易,中英沖突不斷升級??梢?,19世紀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及全球的擴張,體現(xiàn)了近代工業(yè)文明與傳統(tǒng)農業(yè)文明的碰撞,在這樣的大勢下,鴉片斗爭無可避開地爆發(fā)了。解析依據(jù)材料表格中對比項目并結合所學可知,工業(yè)革命后的英國資產階級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場,搶占原料產地,在全球擴張。中國市場廣袤,必定成為其經(jīng)濟侵略的對象。鴉片斗爭前正常的中英貿易中,英國處于入超地位,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對華走私鴉片,引發(fā)中國的禁煙運動。這成為導致鴉片斗爭的干脆緣由。因此,就世界大勢論,鴉片斗爭是不能避開的。1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份奏折鴉片斗爭時,琦善派人探聽了一些英國的狀況,并據(jù)此寫了一份奏折上報朝廷,言道:“該國王已亡故四年,并無子嗣,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為今之國王。該國有大族二十余家,皆其國之權臣,議事另有公所。只須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約束,揣其詞意?;蚯按嘶浭龤е疅煟渲屑从懈髟摍喑贾?。……是固蠻夷之國,犬羊之性,初未知禮義廉恥,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輕弱女,尚待擇配,則國非其國,意本不在保茲疆土,而其國權奸之屬,只知謀取私利,更不暇計其公家,……故求索不專在通市?!薄x自《琦善奏探詢英國各情形折》(1)依據(jù)上述材料,你認為琦善獲得了哪些情報?(2)你如何看待琦善的這份奏折?答案(1)英王亡故、新女王年輕;英國由大族選出權臣執(zhí)政,不受王室限制;中國禁煙造成英國權臣的財產損失。(2)琦善獲得了一些能反映當時英國狀況的情報,但他囿于見聞,仍以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如蠻夷之國、禮義廉恥和君臣上下等來解讀這些情報。因此琦善的報告對英國政情、英國大臣的操守和鴉片斗爭如何發(fā)生均有確定的誤會。解析第(1)問,依據(jù)材料“該國王已亡故四年,并無子嗣,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為今之國王”可知,英王亡故、新女王年輕;依據(jù)材料“該國有大族二十余家,皆其國之權臣”“只須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約束”可知,英國由大族選出權臣執(zhí)政,不受王室限制;依據(jù)材料“或前此粵省燒毀之煙,其中即有各該權臣之物”可知,中國禁煙造成英國權臣的財產損失。第(2)問,依據(jù)奏折作者的立場、視角、偏見等對奏折進行評價,雖然奏折獲得了一些能反映當時英國狀況的情報,但琦善認為英國沒有“禮義廉恥”“君臣上下”,而“其國權奸之屬,只知謀取私利,更不暇計其公家”,鴉片斗爭的發(fā)生是因為英國權臣財產損失的結果,這反映出傳統(tǒng)的夷夏觀念下中國對英國的誤會和偏見。一、選擇題1.(2024·天津高考)清政府官員曾要求外商具結承諾:“懔遵欽定新例,不敢夾帶鴉片。倘查出本船有一兩鴉片,愿將夾帶之犯,聽憑天朝官憲即行正法,船貨全行沒官;若查無夾帶鴉片,應求恩準照常進埔貿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边@表明當時()A.政府對于禁煙看法堅決B.禁煙政策得到各國政府公認C.鴉片貿易已實現(xiàn)合法化D.走私鴉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權答案A解析依據(jù)材料“清政府官員曾要求外商具結承諾”以及承諾內容推知,清政府對于禁煙看法堅決,故A項正確,C項錯誤。禁煙被英國政府作為鴉片斗爭的借端,且英國對中國的侵略斗爭得到美、法的支持,所以禁煙不行能得到各國政府公認,故B項錯誤;治外法權也叫領事裁判權,是1843年英國政府在強迫清政府簽訂的《五口通商章程》中取得的,而題干的時間為鴉片斗爭前的禁煙期間,故D項錯誤。2.下表反映的是1843年我國部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稅率變更狀況(單位:%)。導致此時我國關稅稅率變更的緣由是()A.中國關稅自主權被破壞B.五處通商口岸被開放C.英國割占中國的香港島D.清政府擔當巨額賠款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我國進出口貨物關稅稅率下降,結合所學可知,《南京條約》規(guī)定中英協(xié)定關稅,破壞了中國關稅自主權,關稅降低有利于英國向中國傾銷商品,A項正確。開放通商口岸不會導致關稅降低,解除B項;割占香港島和關稅降低無關,解除C項;清政府賠款,一般狀況下會導致關稅上升以增加財政收入,解除D項。3.《南京條約》簽訂后,清政府視之為“永保和平的萬年和約”;1845年,上海道臺宮慕久因膽怯 華洋雜居滋事,自愿把上??h黃浦江河灘上的一塊不毛之地劃給英國人當租界并簽下《上海租地章程》。上述現(xiàn)象說明,清政府當時()A.缺乏近代國家主權觀念B.能妥當化解華洋間沖突C.諳熟國際法及外交規(guī)則D.失去對地方官的限制力答案A解析依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英國人在中國居住應當遵守中國的法律,但上海道臺宮慕久因膽怯 “華洋雜居滋事”,“自愿”把上??h黃浦江河灘上的一塊不毛之地劃給英國人當租界并簽下《上海租地章程》,反映出清朝官員缺乏近代國家主權觀念,A項正確。由材料可以看到,清朝官員的處理方式存在嚴峻的錯誤,不是妥當處理,B項錯誤;由材料分析可知,是因為清朝官員對國際學問的無知導致這樣的后果,C項錯誤;D項材料不能體現(xiàn),解除。4.(2024·江蘇高考)鴉片斗爭后,兩江總督耆英說,“良民與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頭爛額,官猶詡詡自得,揚言……民情柔懦,安得鬧事”,更“欺壓良善,自命為能員”,“此實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認為鴉片斗爭失敗的主要緣由是()A.貧富不均B.莠民作亂C.民性軟弱D.吏治敗壞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鴉片斗爭。由材料中的“民已焦頭爛額,官猶詡詡自得”“欺壓良善,自命為能員”可知,耆英認為鴉片斗爭失敗主要是官員腐敗所致,故D項正確。材料信息未涉及貧富不均對鴉片斗爭失敗的影響,解除A項;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莠民作亂,故B項錯誤;“民性軟弱”是百姓不敢“鬧事”的緣由而不是鴉片斗爭失敗的主要緣由,故C項錯誤。5.(2024·天津高考)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現(xiàn)重大變更:由??惫偶D向探討本朝掌故,尋求經(jīng)世之道;隨著邊患加劇,著意邊疆地理探討;伴隨西方殖民者東來,重視探討外國史地,譯介西方書刊。這種變更主要反映了人們()A.關注社會現(xiàn)實及世界形勢B.變更了傳統(tǒng)治史方法C.轉向對本朝邊疆史地探討D.擺脫了文字獄的枷鎖答案A解析依據(jù)材料“尋求經(jīng)世之道”“著意邊疆地理探討”“重視探討外國史地,譯介西方書刊”可知,人們關注的重點漸漸轉移到社會現(xiàn)實和世界形勢上來,故A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探討內容的變更,不是治史方法的變更,故B項錯誤;C項只是材料反映的一個方面,解除;D項材料沒有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