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滬科版選修4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滬科版選修4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滬科版選修4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滬科版選修4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滬科版選修4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滬科版選修4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如果我們對憤怒的感覺太強烈或太微弱,那都是很壞地對待了憤怒這個激情,如果我們有適當?shù)膽嵟?,那就是很好地對待了這個憤怒的激情:對于其他各種激情也都如此?!眮喞锸慷嗟碌纳鲜鲅哉撍鶎俚姆懂犑茿.形而上學B.物理學C.邏輯學D.倫理學2、1979年1月1日出版的《時代》周刊說,鄧小平獲選為1978年年度風云人物是因為鄧小平把中國的大門向世界打開了,讓中國走向世界。下列史實最能佐證上述觀點的是A.恢復高考制度B.主持制定《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C.提出一國兩制偉大構想D.支持倡導設立經濟特區(qū)3、1945年,愛因斯坦在得知日本廣島遭原子彈轟炸的消息時,遺憾地說:“我現(xiàn)在最大的感想就是后悔,當初不該給羅斯福寫那封信我當時是想把原子彈這一罪惡的殺人工具從瘋子希特勒手里搶過來,想不到現(xiàn)在又將它送到另一個瘋子手里?!边@反映A.科學家開始反思戰(zhàn)爭危害B.戰(zhàn)后美國已走上法西斯道路C.核技術使美國占有利地位D.愛因斯坦崇高的社會責任感4、《大國崛起》一書認為:“拿破侖戰(zhàn)爭是大革命的繼續(xù),拿破侖帝國是法國革命的最后階段。”這充分肯定了拿破侖A.是法國大革命的領袖B.鞏固法國大革命成果C.擊退了反法聯(lián)盟進攻D.傳播了法國啟蒙思想5、美國著名學者施拉姆在《毛澤東》一書中把毛澤東的政治思想劃分為下表中的四個階段。下列相關表述符合史實的是()

A.新文化運動前期的毛澤東是一個激進的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B.國民革命運動時朋,毛澤東開始轉變?yōu)橐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C.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創(chuàng)建驗證了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正確性D.文化大革命是無產階級在文化領域的大革命6、清朝福建巡撫徐繼畬之語“提三尺劍,開疆萬里,乃不僭位號,不傳子孫,而創(chuàng)為推舉之法,幾乎天下為公”的刻石,被鑲嵌在某開國者的紀念碑上。此開國者是A.拿破侖B.華盛頓C.伊達爾哥D.俾斯麥7、“18世紀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輝煌,實則正在滑向衰世凄涼”。史學家戴逸評價康乾盛世的主要視角應是A.古今的歷史變遷B.政治經濟的互動C.中外的歷史比較D.民族意識的消長評卷人得分二、判斷題(共3題,共6分)8、二次革命、護國戰(zhàn)爭和護法戰(zhàn)爭都是由孫中山直接領導的。A.正確B.錯誤9、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的先行者,是二十世紀初期推動中國發(fā)生歷史性巨變的主要代表。A.正確B.錯誤10、“無產階級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個落后國家取得勝利”是馬克思的觀點。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題(共5題,共10分)11、材料一(1177年)《忠愍謚議》:“公之大名;大節(jié)、大勛烈;赫赫在目率斃于權臣之手,天下莫不冤之而死之日,天下為之流涕按謚法:‘危身奉上曰忠,使民悲傷曰愍’。公其有焉。請謚以忠愍,謹議。”宋孝宗:“有旨,令別擬定。”(1178年)《武穆覆議》:“功立矣身必享其利,而子孫且蒙福矣。其有身歿既久,而國愈不忘之者,必其功卓然茲按謚法,折沖御侮曰武,布德執(zhí)義曰穆。”孝宗同意,于是正式宣布岳飛謚號為“武穆”

材料二(1225年;宋理宗在位)《賜謚告詞》:“夫何權臣,力主和議,未究凌煙之偉績,先罹偃月之陰謀昔孔明之志興漢室,子儀之光復唐都,雖計效以或殊,在秉心而弗異英靈如在,茂渥其承,可依前故太師;追封鄂王,特與賜謚忠武。”

——以上材料均摘編自(南宋)岳珂《鄂國金佗稡編續(xù)編校注》(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武穆”取代“忠愍”成為岳飛謚號的原因。

(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宋理宗時期高度評價岳飛的原因。12、(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材料沈葆楨;洋務派重要代表人物,曾任福建船政大臣,主持福州船政局。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以琉球船民被殺為由,派兵侵臺。沈葆楨臨危受命,以欽差辦理臺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的身份,馳赴臺灣布防設守。為了“驅倭”,他提出“一曰理諭;二曰設防”的原則,撰寫文書,對日本侵略者“據(jù)理詰之”,并明確告之“中國版圖尺寸不敢以與人”。又從各省調回船政輪船30余艦,布防于臺灣海峽一線。在政治談判與軍事威懾下最終實現(xiàn)成功驅日。經此危機,沈葆楨認為“臺灣孤懸海外,七省以為門戶,久為他族所垂誕”,利用辦理善后事宜為契機在臺采取了一系列“撫番”措施。改革行政制度,由原來的一府四縣三斤,增為二府八縣四廳,并奏請移福建巡撫駐臺;打破“番禁”政策,招募內地人到臺灣墾荒;開設義學,親自編成童謠《訓番俚語》,以傳統(tǒng)文化教化臺灣原住民,并奏請為保衛(wèi)臺灣犧牲者建祠祭祀。奏準建閩臺水陸電線,倡購鐵甲船,奏準使用機器開采基隆煤礦。沈葆禎對臺灣的治理開發(fā),為臺灣的發(fā)展立下了不朽功勛。

——摘編自呂寧《開山撫番:沈葆禎臺灣防務建設中的重大舉措》(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沈葆禎成功驅日的原因。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沈葆禎建設臺灣的舉措。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福澤諭吉(1835~1901年)生于下層武士家庭;13歲才入村塾學習《論語》;《孟子》,后進入“適塾"改學西學。他苦學英語,兩度訪美,游歷歐洲,以啟迪國民為己任,立志“在遠東建立一個新文明國,使日本與英國并駕齊驅,東西遙遙相對"。他一生不做官,只從事翻譯、著書、教育工作,創(chuàng)辦慶應義塾(今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思想巨著《勸學篇》。代表明治維新思想主流的《勸學篇》,“以提供民眾讀本和小學課本為目的"編寫,共發(fā)行340萬冊(當時日本人口3500萬)。該書反對傳統(tǒng)儒學,提倡實學(即寫信、算賬、物理、地理、歷史等);反對政府專制,提倡四民平等、男女平等;提出“人人獨立,國家就能獨立",培養(yǎng)國民“文明的精神";主張國與國平等,批評中國妄自尊大,并預言要“將中國導向文明之國,唯有推翻滿清政府,此外別無他途。"

——摘編自范福潮《福澤諭吉的預言》材料二張之洞(1837~1909年)出身官宦之家;13歲中秀才,26歲考取進士第三名(探花),仕途亨通,位極人臣。他一生辦實業(yè),使武漢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重工業(yè)基地;辦新式教育,創(chuàng)立三江師范學堂(南京大學前身),派數(shù)百人赴日本留學。1898年,張之洞的《勸學篇》出爐,目的是為申明自己與康有為變法思想的區(qū)別,以防變法失敗殃及自身,最初只印了300冊送往北京,進呈光緒帝,分送部分官員,在民間影響甚微(按當時中國人口計算,150萬人中才可能有一人讀過此書)。該書推崇儒學為正宗,固守“三綱五常",津津樂道于“中體西用",視平等;民權、獨立、自由等一切有損君權、官權、儒教的變法思想為異端邪說。但他不會想到,他開辦的新式學堂成了民主思想的搖籃,訓練的湖北新軍成了武昌起義的民軍,建的槍炮廠為革命制造軍火,設計推動的新政加速了清朝覆滅,他成為大清王朝變相的掘墓人。

——摘編自范福潮《清末新政的設計師張之洞》等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福澤諭吉、張之洞二人變法思想的異同。

(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指出兩本《勸學篇》產生不同影響的原因。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顏真卿(709~784),唐代名臣、書法家。顏真卿的書法初學諸遂良,后又得筆法于張旭,還與懷素一起探討書法。他對二王的書法都進行深入研究,吸取其長處,創(chuàng)造了新的時代書,風。他任監(jiān)察御史巡查河東時,劾罷不法縣令鄭延祚,使其被禁止錄用。752年出任平原太守,平原郡屬安祿山轄區(qū),安祿山發(fā)動叛亂后,唐玄宗驚呼:“河北二十四個郡,難道就沒有一個忠臣嗎?”此時顏真卿整頓軍隊,在軍中慷慨陳詞,淚水直流,他組織軍隊奮勇抵抗,為平定叛亂作出巨大貢獻。783年叛亂的淮西節(jié)度使李希烈攻陷汝州。朝廷派顏真卿勸降李希烈,顏真卿毅然前往,怒斥李希烈罪行。他最終被叛軍殺害,壯烈犧牲,唐德宗為他追贈司徒,謚號“文忠”?!幾灾旖B侯《中國古代史》

(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顏真卿生活時代唐朝面臨的政治困局。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運用史實說明顏真卿事跡體現(xiàn)的精神價值。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馬基雅維利(1467—1527)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是著名的近代資產階級政治學說的奠基人。他認為性善論的觀點在政治活動中極為荒謬,因為一旦有了適宜的機會人心就會自然的墮落。因此“要建立任何一種秩序,唯一的方法是建立君主專制的政府”,但也告誡君主不得侵犯他人的財產。針對意大利內部分裂,外有強敵,馬基雅維利猛烈抨擊羅馬教會,指責教會是造成意大利分裂的總根源,另外,一再鼓勵君主們要建立空前的偉業(yè),并特別強調各種統(tǒng)治權術的重要性。馬基雅維利(1467—1527)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是著名的近代資產階級政治學說的奠基人。他認為性善論的觀點在政治活動中極為荒謬,因為一旦有了適宜的機會人心就會自然的墮落。因此“要建立任何一種秩序,唯一的方法是建立君主專制的政府”,但也告誡君主不得侵犯他人的財產。針對意大利內部分裂,外有強敵,馬基雅維利猛烈抨擊羅馬教會,指責教會是造成意大利分裂的總根源,另外,一再鼓勵君主們要建立空前的偉業(yè),并特別強調各種統(tǒng)治權術的重要性。——摘編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從16世紀初期到17世紀初期,絕大多數(shù)評述仍然站在道德的立場上批判馬基雅維利的非道德性,“惡魔”、“邪惡的馬基雅維利”、“魔鬼”是他的代名詞。17世紀,對馬基雅維利的評判走向了今一個極端,他成為了“政治科學之父”,培根還稱贊從他的身上找到了摧毀教會哲學的方法?!幾岳铢i《從歷代評價看<君主論>的歷史意義》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馬基雅維利的主要思想。

(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對馬基雅維利的思想進行簡要評價。材料二從16世紀初期到17世紀初期,絕大多數(shù)評述仍然站在道德的立場上批判馬基雅維利的非道德性,“惡魔”、“邪惡的馬基雅維利”、“魔鬼”是他的代名詞。17世紀,對馬基雅維利的評判走向了今一個極端,他成為了“政治科學之父”,培根還稱贊從他的身上找到了摧毀教會哲學的方法。評卷人得分四、論述題(共3題,共30分)16、黎塞留。

依據(jù)上表材料,從社會轉型角度,結合所學,對黎塞留推行的措施進行解讀。(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史實準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17、19世紀,中、英兩個女人的滄桑時代,截然相反的治國之路。慈禧太后與維多利亞女王,一位是東方帝國的太后,一位是“日不落帝國”的女王,這兩位當時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女人,卻在踏進十九世紀的門檻時遭逢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Victoria(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1836年,年僅18歲的維多利亞繼位,在位64年,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她從丈夫那里學到“陰謀、收買、強權、先下手為強、武力侵占”等謀略。1857年,一場設計巧妙的陰謀使英國獲得了蘇伊士運河的控股權;第二年,在大英帝國沿海殖民地的版圖中又增加了印度——帝國王冠上的一顆明珠形成了“日不落帝國”。維多利亞在位期間,英國在經濟、科學、文學、藝術方面都有很大的發(fā)展,史稱“維多利亞時代”。材料二:慈禧太后EmpressDowagerCixi(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17歲被選秀入宮,27歲垂簾聽政,執(zhí)政48年。三度垂簾聽政、兩決皇儲、乾綱獨斷、享盡人間榮華富貴的“老佛爺”。慈禧太后重用李鴻章等漢臣開辦洋務運動,庚子后“新政”廢科舉、倡新式教育,禁止婦女纏足等。慈禧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大變動的格局,經歷了太平天國運動、中法戰(zhàn)爭、中日戰(zhàn)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八國聯(lián)軍等,治理國家的難度要遠超歷代的帝王。慈禧皇太后的選擇,一直是以婦人之短見議和與接受恥辱,多次惡化了近代中國的前途。

根據(jù)上述材料,談談你對兩個女人時代的看法。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則是中國土地人口,世界莫及。我們生在中國,實為幸福。各國賢豪皆羨幕此英雄用武之地,而不可得。我們生在中國,正是英雄用武之時。反都是沉沉默默,讓異族兒據(jù)我上游?!ぁぁぁぁぁ崬榭蓢@!所以西人知中國不能利用此土地也。于是占旅順、占大連、占九龍等處。謂中國人怕他。殊不知我們自己能立志恢復。他還是要怕我的。即現(xiàn)在中國與米國(指美國)禁約的風潮起。不獨米國人心惶恐。歐西各國亦莫不震驚。此不過我國民小舉動耳。各國則震動若是,倘有什么大舉動,則各國還了得嗎?所以現(xiàn)在中國要由我們四萬萬國民興起。今天我們是最先興起一日,從今后要用盡我們的力量,提起這件改革的事情來。我們放下精神說要中國興,中國斷斷乎沒有不興的道理?!吨袊鴽Q不會淪亡)(孫中山在1905年8月13日出席日本東京華僑和留學生舉行的歡迎大會上所作的演講)

評析材料中的觀點(任意一點或整體),得出結論。(要求:結論不能重復材料中觀點,持論有據(jù),論證充分,表述清晰。)評卷人得分五、簡答題(共5題,共45分)19、(歷史——選修5: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材料一東南膏腴田園及所產漁鹽;最為財賦之藪(聚集),可資中國之潤。數(shù)年以來,沿邊江;浙、閩、粵,多設水陸官兵,布置錢糧,動費倍增,皆為殘孽未靖之故。如臺灣一平,地方益廣,歲賦可增,民生得寧,邊疆永安,誠一時之勞,萬世之逸也。

——[清]施瑯《靖海紀事》材料二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則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復割棄。況臺灣地方,乃江;浙、閩、粵四省之左護,東南之藩籬。此地若棄,沿海諸省,斷難晏然無慮。若歸天朝,使海外諸國,既懾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編》材料三茲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稅差役。分兵駐守,至數(shù)年后,閩粵之人倍至,荒林田疇復墾。樵蘇采捕,載運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聽民便。各宜樂業(yè),人民安生。

——[清]施瑯《靖海紀事》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二;從政治、經濟、軍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復臺灣的戰(zhàn)略意圖。

(2)據(jù)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概述康熙收復臺灣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20、“我立志選擇最能為人類謀福利的職業(yè)。這樣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yè)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fā)揮作用,而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边@是17歲的馬克思在他的中學畢業(yè)試卷上寫下的話。談談你讀后的感想。21、實現(xiàn)社會和諧;是人類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標?!吧鐣€(wěn)定”是“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民主法制;公平正義、安定有序等是“和諧社會”的主要特征?;卮鹣铝袉栴}:

(1)春秋時期;孔子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和諧社會人際關系??鬃铀枷氲暮诵膬热菔鞘裁矗吭诋敃r有何進步意義?

(2)古代東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圖對理想社會的標準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張,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孔子和柏拉圖所提出的理想社會的標準。22、(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楊度(1874~1931年),早年師從大儒王闿運學習“帝王之學”(輔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勛)。甲午戰(zhàn)爭后,楊度的思想逐漸趨于維新,兩度留學日本,逐漸確立了君主立憲思想,1907年回國,開設憲法講座,為王公大臣講授法律常識,參與制定了《欽定憲法大綱》。辛亥革命后,袁世凱當選民國大總統(tǒng),1915年,楊度呈送《君憲救國論》,提出“中國如不廢共和,立君主,則強國無望,富國無望,終歸于亡國而已故以專制之權,行立憲之業(yè)”,深得袁世凱贊許,與嚴復等在北京發(fā)起籌安會,推動帝制。1916年,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楊度君主立憲的政治理想破滅,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漸傾向革命,先是追隨孫中山,為廣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報,后積極營救李大釗,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嚴重時期成為中共特別黨員,除了提供情報,還以賣字畫等方式籌集資金,捐助革命事業(yè)。楊度(1874~1931年),早年師從大儒王闿運學習“帝王之學”(輔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勛)。甲午戰(zhàn)爭后,楊度的思想逐漸趨于維新,兩度留學日本,逐漸確立了君主立憲思想,1907年回國,開設憲法講座,為王公大臣講授法律常識,參與制定了《欽定憲法大綱》。辛亥革命后,袁世凱當選民國大總統(tǒng),1915年,楊度呈送《君憲救國論》,提出“中國如不廢共和,立君主,則強國無望,富國無望,終歸于亡國而已故以專制之權,行立憲之業(yè)”,深得袁世凱贊許,與嚴復等在北京發(fā)起籌安會,推動帝制。1916年,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楊度君主立憲的政治理想破滅,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漸傾向革命,先是追隨孫中山,為廣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報,后積極營救李大釗,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嚴重時期成為中共特別黨員,除了提供情報,還以賣字畫等方式籌集資金,捐助革命事業(yè)?!幾渣S昊《楊度研究述評》等(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楊度富有傳奇彩色的主要人生經歷。(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楊度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動。23、實現(xiàn)社會和諧;是人類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標。“社會穩(wěn)定”是“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民主法制;公平正義、安定有序等是“和諧社會”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問題:

(1)春秋時期;孔子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和諧社會人際關系??鬃铀枷氲暮诵膬热菔鞘裁??在當時有何進步意義?

(2)古代東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圖對理想社會的標準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張,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孔子和柏拉圖所提出的理想社會的標準。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C【分析】【詳解】

邏輯學是研究純粹理念原則性的一門極為重要的科學;純粹理念就是人類大腦思維的最抽象的要素所形成的理念,材料“如果我們對憤怒的感覺太強烈或太微弱,那都是很壞地對待了憤怒這個激情,如果我們有適當?shù)膽嵟?,那就是很好地對待了這個憤怒的激情”體現(xiàn)了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思維,故C正確;形而上學是與辯證法相對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其特點是用孤立;靜止、片面、表面的觀點來看世界,認為一切事物都彼此孤立,永遠不變,A錯誤;物理學屬于自然科學,不符合材料主旨,B錯誤;倫理學的本質是關于道德問題的科學,是道德思想觀點的系統(tǒng)化、理論化,故D項錯誤。

【點睛】

本題考查亞里士多德對人類的貢獻,解題的關鍵是“如果我們對憤怒的感覺太強烈或太微弱,那都是很壞地對待了憤怒這個激情,如果我們有適當?shù)膽嵟?,那就是很好地對待了這個憤怒的激情:對于其他各種激情也都如此”。2、D【分析】【詳解】

根據(jù)“鄧小平獲選為1978年年度風云人物是因為鄧小平把中國的大門向世界打開了”可知;鄧小平獲選為1978年年度風云人物主要原因是做出了對外開放的偉大決策,1979年進一步提出設立經濟特區(qū),故D正確;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A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1981年制定并通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B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80年代初提出一國兩制偉大構想,C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

【點睛】

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鄧小平獲選為1978年年度風云人物是因為鄧小平把中國的大門向世界打開了”,聯(lián)系所學1978年鄧小平的主要活動分析解答。3、D【分析】【分析】

【詳解】

該材料主要講述愛因斯坦對于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放原子彈表示強烈不滿,這表明一位從事科學研究的知識分子基于人類命運的思考所發(fā)表的觀點,因此選D選項;材料中并沒有時間信息表明是開始反思,A選錯誤;B選項不符合史實;材料不能反映核技術使美國占有利地位,C選項排除。故選D。4、B【分析】【詳解】

根據(jù)材料“拿破侖戰(zhàn)爭是大革命的繼續(xù)拿破侖帝國是法國革命的最后階段”可知,這充分肯定了拿破侖鞏固了法國大革命成果,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動搖了歐洲封建統(tǒng)治的基礎,傳播了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故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拿破侖是法國大革命的領袖、擊退了反法聯(lián)盟進攻、傳播了法國啟蒙思想等信息,故A、C、D三項排除。5、A【分析】【詳解】

根據(jù)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新文化運動前期的毛澤東是一個激進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A項正確;五四運動后期,毛澤東開始轉變?yōu)橐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排除B項;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驗證了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正確性,排除C項;文化大革命是指1966年5月16日至1976年10月在中國由毛澤東錯誤發(fā)動和領導、被林彪和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排除D項。故選A項。6、B【分析】【詳解】

華盛頓拒絕任終身總統(tǒng),為美國歷任總統(tǒng)樹立了光輝的典范。這一傳統(tǒng)后來又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使美國總統(tǒng)的最長任期為兩屆。7、C【分析】【分析】

“滑向衰世凄涼”的真正含義是指由于封建專制和經濟形態(tài)的高度發(fā)展;壓抑了資本主義萌芽和近代科技等新的社會發(fā)展因素,和同時代的西方相比,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故排除ABD,選C。

【詳解】

請在此輸入詳解!二、判斷題(共3題,共6分)8、B【分析】【詳解】

二次革命、護國戰(zhàn)爭和護法戰(zhàn)爭并不都是由孫中山直接領導的。故題目表述錯誤。9、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的先行者,是推動20世紀初政治變革的先驅,故題干說法正確。10、B【分析】【詳解】

“無產階級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個落后國家取得勝利”是列寧的觀點,故題干表述錯誤。三、材料分析題(共5題,共10分)11、略

【分析】【詳解】

(1)根據(jù)材料“危身奉上曰忠;使民悲傷曰愍”“公其有焉。請謚以忠愍,謹議”等信息可知,“忠愍”謚號突出岳飛蒙冤而死;根據(jù)材料“功立矣身必享其利,而子孫且蒙福矣”“其有身歿既久,而國愈不忘之者,必其功卓然”等信息可知,“武穆”謚號突出岳飛立功事實,并且要維護皇權威嚴的需要。

(2)根據(jù)材料“必其功卓然茲按謚法,折沖御侮曰武,布德執(zhí)義曰穆”結合所學可知,岳飛在抗擊北方民族侵略的過程中戰(zhàn)功卓著;根據(jù)材料“天下莫不冤之而死之日,天下為之流涕”可知,岳飛品德高尚,受到百姓的敬仰;根據(jù)材料“昔孔明之志興漢室,子儀之光復唐都”“英靈如在,茂渥其承,可依前故太師、追封鄂王,特與賜謚忠武”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南宋國事危殆,宋理宗欲借助岳飛的忠勇精神激發(fā)民眾的民族意識?!窘馕觥浚?)“忠愍”謚號突出岳飛蒙冤而死;“武穆”謚號突出岳飛立功事實;維護皇權威嚴的需要。

(2)原因:岳飛在抗擊北方民族侵略的過程中戰(zhàn)功卓著;岳飛品德高尚,受到百姓的敬仰;南宋國事危殆,宋理宗欲借助岳飛的忠勇精神激發(fā)民眾的民族意識。12、略

【分析】本題考查沈葆禎成功驅日的原因和沈葆禎建設臺灣的舉措;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沈葆禎成功驅日的原因;應當聯(lián)系當時中日兩國的社會狀況和材料中的“在政治談判與軍事威懾下最終實現(xiàn)成功驅日”等信息,從洋務運動取得成效;日本剛完成明治維新、沈葆楨對日采取的措施得當和堅定的愛國信念等方面來回答。

(2)對沈葆禎建設臺灣舉措的評價,可以根據(jù)材料中的“改革行政制度,由原來的一府四縣三斤,增為二府八縣四廳,并奏請移福建巡撫駐臺”“招募內地人到臺灣墾荒”“以傳統(tǒng)文化教化臺灣原住民,并奏請為保衛(wèi)臺灣犧牲者建祠祭祀”“奏準建閩臺水陸電線,倡購鐵甲船,奏準使用機器開采基隆煤礦”“沈葆禎對臺灣的治理開發(fā),為臺灣的發(fā)展立下了不朽功勛”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窘馕觥浚?)原因:洋務運動取得成效;近代海軍的建立;日本剛完成明治維新,力量有限;沈葆楨對日采取的措施得當;堅定的愛國信念。

(2)簡評:增強了對臺灣的政治管理,為臺灣建省創(chuàng)造了條件;促進了臺灣的開發(fā)和經濟的發(fā)展;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增強了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動了臺灣的近代化進程。13、略

【分析】【詳解】

(1)不同:福澤諭吉:根據(jù)材料“該書反對傳統(tǒng)儒學;提倡實學”可知,重在改造思想,反對儒學,提倡實學;根據(jù)材料“反對政府專制,提倡四民平等;男女平等”可知,反對專制,主張平等;根據(jù)材料“提出‘人人獨立,國家就能獨立’,培養(yǎng)國民‘文明的精神’”可知,重視個人獨立;根據(jù)材料“主張國與國平等,批評中國妄自尊大,并預言要‘將中國導向文明之國,唯有推翻滿清政府,此外別無他途’?!笨芍鲝垖ν鈹U張,侵略中國。張之洞:根據(jù)材料“該書推崇儒學為正宗”可知,推崇儒學;根據(jù)材料“津津樂道于‘中體西用’,視平等、民權、獨立、自由等一切有損君權、官權、儒教的變法思想為異端邪說”可知,主張中體西用;反對民主平等,維護專制。相同:根據(jù)材料可知,兩人都主張向西方學習;根據(jù)材料可知,兩人都重視新式教育。

(2)原因:根據(jù)材料“他一生不做官,只從事翻譯、著書、教育工作”可知,福澤諭吉不計個人利益得失,根據(jù)材料“以防變法失敗殃及自身,最初只印了300冊送往北京,進呈光緒帝”可知,張之洞明哲保身;根據(jù)材料“他苦學英語,兩度訪美,游歷歐洲”可知,福澤諭吉對于西方的了解更深入,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張之洞對于西方的認識停留于表面;根據(jù)材料“以提供民眾讀本和小學課本為目的’編寫,共發(fā)行340萬冊(當時日本人口3500萬)”可知,福澤諭吉注重影響社會基層,根據(jù)材料“進呈光緒帝,分送部分官員,在民間影響甚微(按當時中國人口計算,150萬人中才可能有一人讀過此書)”可知,張之洞關注的是社會上層;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福澤諭吉的思想順應時代潮流,張之洞意在維護專制,違背歷史發(fā)展潮流;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近代中國的封建勢力較為強大?!窘馕觥浚?)不同:福澤諭吉:重在改造思想;反對儒學,提倡實學;反對專制,主張平等;重視個人獨立;主張對外擴張,侵略中國。張之洞:推崇儒學;主張中體西用;反對民主平等,維護專制。相同:都主張向西方學習;都重視新式教育。

(2)原因:福澤諭吉不計個人利益得失,張之洞明哲保身;福澤諭吉對于西方的了解更深入,張之洞對于西方的認識停留于表面;福澤諭吉注重影響社會基層,張之洞關注的是社會上層;福澤諭吉的思想順應時代潮流,張之洞意在維護專制,違背歷史發(fā)展潮流;近代中國的封建勢力較為強大。14、略

【分析】【分析】

(1)

困局:根據(jù)“709~784”“唐玄宗”;結合所學可知,此時正是唐朝由盛轉衰時期,朝政腐??;根據(jù)“安祿山發(fā)動叛亂”“河北二十四個郡,難道就沒有一個忠臣嗎?”得出安史之亂,藩鎮(zhèn)割據(jù),地方節(jié)度使反叛;根據(jù)“安祿山發(fā)動叛亂”“叛亂的淮西節(jié)度使李希烈攻陷汝州”,分析得出中央集權削弱,政治陷于危局。

(2)

價值:根據(jù)“顏真卿的書法初學諸遂良創(chuàng)造了新的時代書風”得出顏真卿的書法體現(xiàn)善于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根據(jù)“劾罷不法縣令鄭延祚,使其被禁止錄用”得出彈劾不法官吏體現(xiàn)為人正直,維護法紀;根據(jù)“為平定叛亂作出巨大貢獻”得出參與平定安史之亂體現(xiàn)勇于擔當,忠于國家:根據(jù)“朝廷派顏真卿勸降李希烈,顏真卿毅然前往,怒斥李希烈罪行。他最終被叛軍殺害”得出勸降叛軍,壯烈犧牲體現(xiàn)敢于斗爭,舍生取義。

【點睛】【解析】(1)困局:朝政腐?。喊彩分畞y;藩鎮(zhèn)割據(jù),地方節(jié)度使反叛:中央集權削弱,政治陷于危局。

(2)價值:顏真卿的書法體現(xiàn)善于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彈劾不法官吏體現(xiàn)為人正直,維護法紀;參與平定安史之亂體現(xiàn)勇于擔當,忠于國家:勸降叛軍,壯烈犧牲體現(xiàn)敢于斗爭,舍生取義。15、略

【分析】【詳解】

(1)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仔細閱讀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fā)現(xiàn)馬基雅維利的主要思想主要包括建立君主專制的政府;鼓勵君主們要建立空前的偉業(yè)即統(tǒng)一意大利、統(tǒng)治權術的重要性等,這些要點可以直接從材料一找到。

(2)對馬基雅維利的思想想進行簡要評價要堅持兩分法、兩點論,既要看到他的愛國、抨擊羅馬教會、保護私有財產的積極的一面,又要看到不擇手段過分強調權術、忽視道德的消極一面?!窘馕觥浚?)性惡論;建立君主專制:保護私有財產;抨擊羅馬教會;主張意大利的統(tǒng)一;強調統(tǒng)治權術的重要。

(2)具有愛國情懷,積極倡導意大利的統(tǒng)一:強調世俗權力,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思想;抨擊教會,為后世反對教會斗爭提供思想武器;保護私有財產,反映了當時資產階級的時代要求;過分強調權術,忽視了道德約束。四、論述題(共3題,共30分)16、略

【分析】【詳解】

本題為開放性試題,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關于本題作答需要從材料所給的簡介及黎塞留生活的時代背景進行解讀即可。黎塞留不但是偉大的政治家,還是杰出的行政管理者;他當政期間,大力保護文學藝術,創(chuàng)建了法蘭西學院,鼓勵商業(yè)發(fā)展,建立了強大的海軍,并大大拓展了法國在海外的殖民據(jù)點。黎塞留是法國專制制度的奠基者,他也因此而飽受責難;但他的對外政策得到毫無保留的贊賞和同情。他不僅為法蘭西的榮耀而戰(zhàn),同時也為歐洲的文明而斗爭。【解析】黎塞留是法國專制制度的奠基人。在他當政期間,法國王權專制制度得到完全鞏固,為路易十四時代的興盛打下了基礎,同時也是將法國改造成現(xiàn)代國家的偉大改革家。他在任內籌建了法國海軍部,因此被譽為“法國海軍之父”。黎塞留奉行“國家至上”的理論,被認為是現(xiàn)代實用唯利主義外交的開創(chuàng)者,在西方有“現(xiàn)代外交學之父”之稱17、略

【分析】【詳解】

解答本題首先應該根據(jù)材料內容并結合所學提煉相應的論點,再結合相關史實對提取的論點進行論證。如根據(jù)中英兩國的社會傳統(tǒng)和社會環(huán)境論述女人當政的影響,又如根據(jù)維多利亞女王和慈禧太后執(zhí)政的結果并結合時代背景對她們進行評價,聯(lián)系相關史實進行論證即可。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沒有標準答案,論點提取準確,論證嚴密,能夠自圓其說即可。【解析】參考答案一:能對材料進行抽象提煉;并結合材料進行論述。

材料與史實:運用充分;運用較充分。抽象視角;如政治制度與女性執(zhí)政的不同結果。論述:論述充分;論述較充分。敘述:敘述完整流暢形成結構。

答案二:能在多個線索或材料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并對此作出解釋。

材料與史實:運用充分;運用較充分。視角:從兩個以上角度展開分析,如兩位女性政治家重視現(xiàn)代化,兩位女性政治家不同的執(zhí)政效果等。

論述:論述充分;運用不夠充分。敘述:敘述形成結構;敘述連貫流暢。

答案三:使用多個線索或材料;進行單一維度的解釋。

材料與史實:運用較多材料;運用較少材料。視角:提煉出一個視角。如注重實力擴展與注重內政控制的不同;或其他一個角度。敘述:敘述完整流暢,僅能列舉。

答案四:找到一個線索或材料即得出結論。

其他答案:沒有形成對問題的理解,回答與問題無關或同義反復。18、略

【分析】【詳解】

本題為開放性試題,沒有固定答案。解答本題首先應該根據(jù)材料內容總結論點,再結合所學圍繞論點展開論述。如根據(jù)“現(xiàn)在中國要由我們四萬萬國民興起。今天我們是最先興起一日,從今后要用盡我們的力量,提起這件改革的事情來。我們放下精神說要中國興,中國斷斷乎沒有不興的道理”可知孫中山認為國民興起就會實現(xiàn)國家振興,對于該觀點可以持贊成態(tài)度,結合中國近代的各個階層掀起的救亡圖存運動展開論述,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示例:

贊同材料中國民興起就會實現(xiàn)國家振興的觀點。

中國人民團結起來;在歷史上顯示出無比巨大的力量。五四運動就是一場以先進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成為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1924年,國共實現(xiàn)第一次合作,掀起國民革命運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tǒng)治,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1937年9月,國民黨發(fā)表了國共合作宣言,推動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促成全民族抗戰(zhàn)。從而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也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孫中山作此演說是在1905年,當時民族危機嚴重.清政府統(tǒng)治腐朽反動.資產階級革命運動興起,孫中山強調此觀點,是為了號召全國人民行動起來,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實現(xiàn)救國救民的愿望。

結論:國人奮發(fā)圖強;并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對于實現(xiàn)今天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具有重大意義。

(說明:評析材料其他觀點,只要論證充分,表述清晰,皆可酌情賦分)五、簡答題(共5題,共45分)19、略

【分析】(1)本題據(jù)材料一“臺灣一平地方益廣;歲賦可增,民生得寧,邊疆永安”;據(jù)材料二“若歸天朝,使海外諸國,既懾天威,益慕圣德”,并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從政治、經濟、軍事角度,從維護國家統(tǒng)一、威懾海外諸國、增加國家財政收入、保證沿海諸省安全等方面分析康熙收復臺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