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度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實驗操作專項訓練(含答案)_第1頁
2022-2023學年度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實驗操作專項訓練(含答案)_第2頁
2022-2023學年度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實驗操作專項訓練(含答案)_第3頁
2022-2023學年度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實驗操作專項訓練(含答案)_第4頁
2022-2023學年度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實驗操作專項訓練(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答案第=page1010頁,共=sectionpages1212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2022-2023學年度新教科版五年級科學期末復習實驗操作專項訓練一、實驗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避震小常識地震發(fā)生前,常會出現(xiàn)一些異?,F(xiàn)象,如地下水位突然改變、動物驚慌不安等。地震發(fā)生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可燃氣源,打開逃生出口。來不及逃出時,應選擇到重心低、堅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沒有堅固家具可供藏身時,可用坐墊等物品保護好頭部。地震發(fā)生后,如果被埋,一定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設法與外界聯(lián)系。仔細聽聽周圍有沒有其他人,聽到人聲時用石塊敲擊鐵管、墻壁,以發(fā)出呼救信號。暫時不能脫險時,要耐心保護自己,不要大聲哭喊,不要勉強行動,以延緩生命。要設法尋找食物和水,食物和水要節(jié)約使用。1.閱讀材料后,判斷下列做法是否正確。①家住在16層的小明,感覺到房屋在搖晃后馬上跳樓逃生。()②被埋在廢墟下時,不能一直大聲呼救,要保存體力。()③被埋在廢墟下時,見縫就鉆,說不定能從廢墟中爬出來。()④被埋在廢墟下時,用硬物敲擊墻壁或管道,向營救人員求救。()小雅將橡皮泥做成片狀平放在桌面上,然后分別進行下圖中的操作。2.小雅做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研究(

)。A.地球的結(jié)構(gòu) B.地震的成因 C.火山的成因3.小雅做的實驗是一個(

)。A.對比實驗 B.模擬實驗 C.測量實驗4.實驗中的橡皮泥代表的是(

)。A.土壤 B.地幔 C.巖層5.佳佳科學小組研究“光是怎樣傳播的”選擇的“實驗器材”和“實驗步驟”如下,請你也來參與,一起完成這項探究活動!圖一

圖二圖三對照上述圖一、圖二和圖三所示,根據(jù)下面給出的詞語或者短句,選擇準確的詞語或者短句填寫在下列橫線上。詞語或者短句:同一位置

手電筒

唯一

沒有打孔

同一條直線

無法看到

直線實驗器材:四張矩形卡紙、__________、四個能直立的夾子。實驗步驟:(1)在三張矩形卡紙的__________分別打一個小孔,直徑約1厘米;用夾子分別固定卡紙,并直立在桌子上;卡紙之間的間隔約15厘米,保持所有的小孔在一條直線上;在最后一張卡紙之后約15厘米處,直立一張__________的卡紙作為屏。(2)關閉所有燈光,拉上窗簾,保證手電筒是__________光源。(3)把手電筒放在離你最近的卡紙前,保持一定距離,使手電簡的光能直接穿過這些小孔,觀察紙屏。(4)把中間的一張卡紙向左或向右移動大約5厘米,再觀察紙屏。實驗現(xiàn)象:如上圖所示,三張卡紙的小孔在__________上時,能夠在屏上看到光斑。向左或向右移動中間卡紙后,在屏上__________。實驗結(jié)論:通過實驗探究我們知道:光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傳播的。6.探究題。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它能感知外界環(huán)境的刺激。那么皮膚里神經(jīng)的敏感性相同嗎?某科學小組做實驗來研究這個問題,請你幫他們把實驗補充完整。實驗材料:兩支相同的鉛筆。實驗步驟:把眼睛閉起來,讓同學用兩支鉛筆的筆尖輕輕觸碰你身體的不同部位。體驗哪個部位可以感覺到有兩個筆尖,哪個部位感覺到只有一個筆尖。實驗記錄:被觸碰的部位指尖肘部膝蓋手背感覺到的筆尖數(shù)量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結(jié)論:皮膚里有些地方的神經(jīng)分布________,所以敏感性強;有些地方神經(jīng)分布________,所以敏感性弱。上述四個部位中,________的神經(jīng)分布最多。501班某探究小組學習了本節(jié)內(nèi)容后,知道運動后心跳會加快,聯(lián)想到了曾經(jīng)學過的“運動后呼吸會加快”。于是對“經(jīng)常鍛煉身體對肺和心臟的影響”進行研究,請和他們一起完成下列問題。7.對小組內(nèi)三位同學運動前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數(shù)進行了測量,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項目平靜時跳繩1分鐘后同學甲同學乙同學丙同學甲同學乙同學丙同學每分鐘呼吸次數(shù)212422323634每分鐘心跳次數(shù)72787596106101運動后人體的呼吸明顯加快是為了獲得__________,心跳明顯加快是為了運輸________。三位同學中最愛運動的同學可能是________。8.下列測量心跳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A.借助聽診器 B.摸脈搏 C.看胸部的起伏9.郝琦心在探究人呼出氣體的成分時,收集了一袋普通的空氣和兩袋人呼出的氣體。(1)在普通空氣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搖晃一下,我們會看到_______,說明我們吸進的氣體里二氧化碳含量____(填寫多或者少)。(2)在其中一袋呼出的氣體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搖晃一下,我們可以看到_______,說明我們呼出的氣體里二氧化碳含量______(填寫多或者少)。(3)點燃一支火柴,讓它先在空氣中燃燒,再把它放入另一個呼出氣體的袋子里,火柴會________,這說明人呼出的氣體不支持燃燒,氧氣含量__________(填寫多或者少)。(4)這個實驗說明,人體呼吸時,吸進含有氧氣__的空氣,呼出體內(nèi)產(chǎn)生的_______,肺就是_____和__進行交換的重要器官。下面是小科同學所在的實驗小組模擬“心臟跳動和血液流動”的實驗,請據(jù)此回答問題。實驗內(nèi)容模擬心臟跳動和血液流動實驗材料水槽、塑料管、吸耳球?qū)嶒灢襟E把塑料管一端和吸耳球相連,另一端放在水槽里,反復擠壓和松開吸耳球,仔細觀察現(xiàn)象操作要點實驗時水槽中的水要適量10.實驗中每擠壓、松開吸耳球1次,代表心臟跳動(

)。A.1次 B.2次11.實驗中會在水中滴加少量紅墨水,原因是(

)。A.紅墨水和血液顏色很相似B.模擬血液的同時,讓實驗效果更明顯C.為了顏色好看12.實驗中擠壓吸耳球的動作是模擬(

)。A.心臟的收縮 B.心臟的舒張 C.心臟的休息小明在學習“我們的水鐘”一課前,自己動手用礦泉水瓶制作了一個能計時的簡易水鐘(如圖簡易水鐘1.0),在②瓶上標出時間刻度。在學習“我們的水鐘”一課后,小明對自己的簡易水鐘進行了改進,在②瓶上方增加了一個與②瓶相同的③瓶(如圖簡易水鐘2.0)。改進后小明在①瓶上重新標出時間刻度。簡易水鐘1.0

簡易水鐘2.013.他發(fā)現(xiàn)自己制作的水鐘刻度是(

)的。A.上疏下密 B.上密下疏 C.均勻14.造成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是(

)。A.容器的大小 B.漏水孔的大小 C.水位的高低15.小明制作的簡易水鐘1.0是(

)水鐘。A.受水型 B.泄水型 C.滴水型16.改進后的水鐘的水流速度更均勻了,這是因為(

)更穩(wěn)定了。A.①瓶中的水位 B.②瓶中的水位 C.③瓶中的水位17.小明改進后的簡易水鐘2.0是(

)水鐘。A.受水型 B.泄水型 C.滴水型18.改進后,小明發(fā)現(xiàn)在①瓶上標出的刻度有些太密集了,下列改進方法正確的是(

)。A.將①瓶換成更粗的容器 B.將①瓶換成更細的容器 C.降低③瓶中的水位小江自制了一個如下圖所示的水鐘,水鐘的刻度條貼在下面的容器上。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9.如果漏出前10mL的水花了10秒,則漏出50mL水,可能花去(

)秒。A.50 B.40 C.7020.小江還沒有把水鐘的刻度條貼上去,它可能是(

)。A. B. C.21.造成這個水鐘的刻度條不均勻的原因是(

)。A.水流逐漸變慢 B.漏水孔太大 C.容器口徑太大在學習《時間的測量》單元時,丁丁設計了“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并展開了研究,下表是她的研究記錄:

15秒鐘擺動次數(shù)記錄擺擺繩長度擺幅大小擺錘重量三次實驗數(shù)據(jù)(單位:次)1號擺40厘米40°30克1415142號擺40厘米70°30克1414(

)3號擺40厘米40°60克1414134號擺20厘米7030克20262022.1號擺和2號擺研究的是擺的擺動快慢與________的關系,在這個實驗中,應該保持不變的條件是________。23.1號擺和3號擺研究的是________對擺動快慢的影響。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24.2號擺和4號擺研究的是擺繩長度與擺動速度的關系,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我們發(fā)現(xiàn):________。25.如果要讓4號擺每分鐘擺動60次,擺繩長度應該在_______。A.20厘米以下 B.20-30厘米之間 C.30-40厘米之間26.由于記錄員的粗心,2號擺第三次的數(shù)據(jù)漏寫了,這個數(shù)據(jù)有可能是________。同時,記錄員還寫錯了一個數(shù)據(jù),你覺得可能性最大的是________。A.25

B.15C.3號擺第三次

D.4號擺第二次《做一個鐘擺》實踐活動中,同學們?yōu)榱俗鲆粋€一分鐘擺動30次的鐘擺,有三組同學設計“擺長怎樣影響擺動次數(shù)”的實驗,分析并回答相關問題。27.第一組同學準備兩根長度分別為20厘米、30厘米的粗細相同的木條,用同樣長短的擺繩把它們豎直懸掛著(如圖1)。哪個擺擺動得快,哪個擺擺動得慢?(

)A.A擺快,B擺慢B.A擺慢,B擺快C.兩個擺一樣快28.圖2:第2組準備兩根30厘米長的木條,并在其中一根木條下端固定一塊金屬圓片,然后用同樣長短的擺繩將它們豎直懸掛在支架上。該組測得兩個擺在一分鐘內(nèi)的擺動次數(shù)分別為86次、80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有金屬圓片的每分鐘擺動80次B.沒有金屬圓片的每分鐘擺動80次C.有金屬圓片的每分鐘擺動86次D.沒有金屬圓片的每分鐘擺動86次29.圖3:第3組分別將金屬圓片固定在3根30厘米長的木條的不同位置上,用同樣長短的擺繩將它們豎直懸掛在支架上。(1)三個擺從快到慢的擺動順序應該是:()(2)金屬圓片在木條上的位置不同,對擺的擺動快慢有什么影響?()(3)這組學生做了一個一分鐘擺動30次的鐘擺,但是檢測時發(fā)現(xiàn)一分鐘擺了25次,他們應該怎么調(diào)節(jié)金屬圓片?()A.ABCB.CBAC.位置的不同,會導致擺長不同,從而引起擺動速度不同。D.幾乎沒有影響E.將金屬圓片往木條上端移動F.將金屬圓片往木條下端移動G.將金屬圓片固定在木條中間為了研究“擺的快慢與擺繩長度的關系”,某科學小組選擇了3個相同的球做擺錘,可是在擺繩長度的選擇上出現(xiàn)了爭論,你覺得應該怎么選擇?不同長度的棉繩:10厘米、11厘米、12厘米、15厘米、20厘米。(每種棉線都有3根)15秒內(nèi)擺動次數(shù)的觀察記錄表我選擇的棉繩長度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①9888②13131324③1818191830.請根據(jù)材料中提供的棉繩,選擇正確的長度填寫在橫線上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31.上表數(shù)據(jù)中,屬于實驗操作失誤產(chǎn)生的數(shù)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在“擺的研究”中,我們要采集很多數(shù)據(jù),有時會出現(xiàn)錯誤或者有差異的數(shù)據(jù),為了提高測量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我們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選擇老師的實驗數(shù)據(jù) B.多次測量 C.隨意填寫一個數(shù)據(jù)33.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擺的快慢和__________有關。它們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34.該組同學想做一個每分鐘正好擺動60次的擺,實驗中發(fā)現(xiàn)一分鐘擺動了65次,這時他們應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擺的研究(1)有A、B、C、D四種擺,同時在______條件下開始擺動,其中擺長最長的是______,擺動最慢的是______。有兩個擺的擺長是相等的,分別是_______和_______,觀察發(fā)現(xiàn)這兩個擺的擺動速度是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說明擺的擺動速度和擺錘的重量是_______(填“有關”或“無關”)的。(2)小明以擺C進行實驗,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擺C一分鐘內(nèi)擺動次數(shù)第一次測86第二次測84第三次測97第四次測85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第______次的數(shù)據(jù)誤差過大,應該____________,經(jīng)______計算得到最終擺C一分鐘擺動的次數(shù)是______次。(3)如果擺長是可調(diào)節(jié)的,想要使得擺C一分鐘內(nèi)擺動60次,可以使得擺C的擺長變得______(填“長”或“短”)一些。(4)如果擺長是固定的,上述四種擺中,有可能滿足“一分鐘內(nèi)擺動60次”這一要求的擺是擺______(填“A”“B”“C”或“D”)。36.小丁做了一個水鐘,并進行計時實驗,以下是他前7分鐘的數(shù)據(jù)記錄:時間/分鐘12345678910水量/毫升6121722273135(1)通過分析這些數(shù)據(jù),小丁發(fā)現(xiàn)滴水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2)到10分鐘時,小丁的水鐘能流完50毫升的水嗎?請說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要改進水鐘,使其以固定的速度滴水,方法是控制________不變。(4)下圖是一個古代的水鐘,水鐘又叫刻漏、漏壺,和日晷相比,它的主要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不足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請你根據(jù)下面這個實驗裝置圖回答以下問題。(1)這套器材是研究________與擺擺動快慢關系的實驗裝置。

(2)小明在進行這個實驗時,需要控制實驗中保持不變的條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小明在測一分鐘A、B兩個擺擺動次數(shù)時,一個擺一分鐘擺動30次,另一個擺一分鐘擺動45次,請你幫助小明把數(shù)據(jù)填到表格中。擺AB一分鐘擺動的次數(shù)()次()次(4)由此可得出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題。38.蠟燭可以用來計時嗎?小科找來三支形狀不同的蠟燭準備研究這個問題,幫他選擇一支合適的蠟燭并在該蠟燭下方的括號內(nèi)打“√”。(

)39.利用尺子在選擇的蠟燭上做標記,將蠟燭平均分為五份。40.下面是小科記錄的蠟燭燃燒時間記錄表。表中有一個數(shù)據(jù)被弄臟看不清了,這個數(shù)據(jù)最可能是________分鐘。蠟燭燃燒的長度五分之一五分之二五分之三五分之四一整支測量的時間18分鐘27分鐘36分鐘45分鐘41.實驗結(jié)論:蠟燭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來計時。小明學習了水鐘的知識后,用一個礦泉水瓶做成了簡易水鐘,請回答下列問題。甲

丙42.如圖甲,通過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水位從。開始線位置下降到1厘米位置比水位從1厘米位置下降到2厘米位置,所花的時間要________(填“長”或“短”)。43.造成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對水流速度的影響。A.滴水孔大小 B.水位高度 C.瓶身粗細44.如果給這個水鐘標上刻度,刻度標注可能正確的是________(填“乙”或“丙”)。此簡易水鐘屬于________型水鐘。時間的測量。下面兩張表格是小明在研究擺的運動規(guī)律時做的觀察記錄,請仔細分析并回答問題。表一:使用同一擺經(jīng)過的時間第1個10秒第2個10秒第3個10秒第4個10秒擺動次數(shù)12121212表二:使用3個不同的擺,各擺動10秒擺繩的長度20厘米40厘米60厘米擺動次數(shù)845.分析表一的數(shù)據(jù),我們發(fā)現(xiàn)擺具有___________的性質(zhì),推測這個擺25秒內(nèi)能擺________次。46.根據(jù)表二的實驗,小明研究的是擺的快慢與_________之間的關系。該實驗保持不變的條件__________。47.小明做實驗時把擺動次數(shù)“6”“11”兩個數(shù)據(jù)弄混了,請幫他把數(shù)據(jù)填在表二中。48.分析兩表的數(shù)據(jù)信息,請推測表一所使用的擺的擺繩長度在(

)之間。A.0~20厘米 B.20~40厘米 C.40~60厘米49.今天科學老師帶著同學們?nèi)嶒炇易觥皵[的快慢是否與擺繩長度有關”的實驗,其他同學都很興奮,唯獨小軍一臉無奈,因為上節(jié)科學課他沒有認真聽講,現(xiàn)在不知道從何下手,同學們你能幫他完成這個實驗嗎?馬上動手來做做看。(1)實驗名稱:擺的快慢是否與擺繩長度有關。(2)實驗材料:三根長度不等的擺繩(長度分別是10厘米、20厘米、30厘米)、擺錘一個、記錄表一份、鐵架一個、秒表一只、刻度尺一把。(3)實驗中需要改變的條件:_________。(4)實驗中不需要改變的條件:___________。(5)實驗步驟:第一步,記錄各根擺繩在30秒內(nèi)擺動的________,重復做3次。第二步,分析整理記錄表內(nèi)的___,作出結(jié)論。(6)實驗結(jié)論: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______,擺長越短,擺動越______。擺的研究。李紅同學在實驗室探索“擺的快慢與什么有關”。她用兩個鐵架臺、棉線、鐵球組成了一個簡易的擺,請和她一起完成下列問題。50.請在圖甲的括號內(nèi)寫出擺對應結(jié)構(gòu)的名稱。51.圖甲和圖乙是研究擺的快慢與________________關系的一組實驗裝置,此實驗中需要改變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保持相同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52.李紅通過圖中的實驗裝置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擺15秒內(nèi)擺動的次數(shù)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甲擺17172517乙擺15151415①分析數(shù)據(jù)前,我們都要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上表數(shù)據(jù)中你認為最有可能是實驗操作錯誤產(chǎn)生的數(shù)據(jù)是________。②我們常常要進行多次重復實驗,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53.李紅在家研究機械擺鐘,她拿來秒表對著機械擺鐘進行了長時間的觀察,發(fā)現(xiàn)機械擺鐘走慢了,正確的調(diào)整方法是(

)。A.向上調(diào)節(jié)螺母 B.向下調(diào)節(jié)螺母 C.增大擺錘質(zhì)量54.探索:制作潛望鏡畫鏡片位置在紙盒兩個長邊距邊緣約1厘米處各畫一條直線。用直角三角板在紙盒兩端距邊緣約1厘米處各畫一條斜線。在紙盒的對立面上重復畫上面的線。裝鏡片用剪刀將4條斜線剪開。像圖中那樣,將兩面鏡子插入紙盒開口,并保持鏡子的反射面是________(填“同向”或“相對”)的。開窗口在鏡面前各開一個窗口。在上圖中用帶箭頭的線畫出光的傳播路線圖。________探究題。A小組和B小組制作了不同的擺,用秒表計時,10秒記錄一次擺的擺動次數(shù)。55.請將你推測的數(shù)據(jù)填寫在表格中。時間第1個10秒第2個10秒第3個10秒第4個10秒A小組13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小組17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6.你推測的依據(jù)是,同一個擺,在每個10秒內(nèi)擺動的次數(shù)是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57.他們完成實驗后發(fā)現(xiàn):不同的擺,在10秒內(nèi)擺動的次數(shù)是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擺的研究。小明設計了“擺的快慢與那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并展開了研究,實驗記錄如下表。15秒鐘擺動的次數(shù)記錄擺擺繩長度擺動幅度擺錘重量三次實驗數(shù)據(jù)(單位: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1號擺10厘米40°30克2020212號擺30厘米40°30克1320143號擺30厘米40°60克1413134號擺30厘米60°60克13131358.3號擺和4號擺研究的是擺動快慢與______的關系,在這個實驗中,應該保持不變的是_____和_____。59.2號擺和3號擺研究表明擺的快慢與______無關。由于記錄員粗心,上表中2號擺填錯了一個數(shù)據(jù),你認為第______次的數(shù)據(jù)是錯誤的,請你填一個可能的數(shù)據(jù):______。60.______號擺和______號擺研究的是擺動快慢與擺繩長度的關系。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題。用一個長方體牙膏盒,在側(cè)面的上端,剪開一個方形的口。在它對面的下端,也剪開一個相同的口。然后在左右兩面,和對角成45°,沿直線切開口子,并插入小鏡片。最后,用膠帶將鏡片從外邊固定住。如右圖所示,一個簡易的潛望鏡就做成了。自制潛望鏡61.圖中用帶箭頭的線畫出光的傳播路線示意圖。62.潛望鏡時,用到了(

)鏡。63.潛望鏡利用了(

)原理。A.光沿直線傳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沙漏曾經(jīng)是很流行的計時工具(如圖)。64.小科想知道這個沙漏一次漏完全部沙子需要多少時間,他做了四次實驗,但忘了第三次的數(shù)據(jù),請你補充完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時間30秒29秒____29秒65.能用這個沙漏測10秒的時間嗎?你會用什么方法?66.下列現(xiàn)象中,能較為準確測量時間的是(

)。A.運動后的心跳聲 B.下雨時的雨滴聲 C.勻速前進的火車車輪聲 參考答案:1.

×

×

√2.B3.B4.C由于地球在不斷運動和變化,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巖層突然發(fā)生破裂,或者引發(fā)原有斷層的錯動,這就是地震,所以產(chǎn)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殼的運動。1.①家住在16層的小明,感覺到房屋在搖晃后馬上不能跳樓逃生,否則會影響自己的生命安全,觀點錯誤。②被埋在廢墟下時,一定要沉著,不能一直大聲呼救,要保存體力,要設法尋找食物和水,食物和水要節(jié)約使用,觀點正確。③被埋在廢墟下時,一定要沉著,不要勉強行動,以延緩生命,觀點錯誤。④被埋在廢墟下時,仔細聽聽周圍有沒有其他人,聽到人聲時用石塊敲擊鐵管、墻壁,以發(fā)出呼救信號,觀點正確。2.本題考查了模擬實驗地震是怎樣形成的。如圖一所示:用手握住橡皮泥兩端,向中間擠壓。發(fā)生的實驗現(xiàn)象是橡皮泥隆起,如圖二所示:用手在兩端向外拉伸,發(fā)生的實驗現(xiàn)象是橡皮泥斷裂。3.模擬實驗是在人為控制研究對象的條件下進行觀察,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的實驗。模擬實驗是科學實驗的一種基本類型。這是一組研究地震形成的實驗,屬于模擬實驗,4.橡皮泥代表地殼的巖層,用來自手的擠壓力模擬地球的內(nèi)部運動。5.

手電筒

同一位置

沒有打孔

唯一

同一條直線

無法看到

直線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的沿直線傳播的例子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激光準直、手影游戲、皮影戲等。本實驗研究光是怎樣傳播的?實驗器材:四張矩形卡紙、手電筒、四個能直立的夾子。實驗步驟:(1)在三張矩形卡紙的同一位置分別打一個小孔,直徑約1厘米;用夾子分別固定卡紙,并直立在桌子上;卡紙之間的間隔約15厘米,保持所有的小孔在一條直線上;在最后一張卡紙之后約15厘米處,直立一張沒有打孔的卡紙作為屏。(2)關閉所有燈光,拉上窗簾,保證手電筒是唯一光源。光源:本身發(fā)光的物體。(3)把手電筒放在離你最近的卡紙前,保持一定距離,使手電簡的光能直接穿過這些小孔,觀察紙屏。(4)把中間的一張卡紙向左或向右移動大約5厘米,再觀察紙屏。實驗現(xiàn)象:如上圖所示,三張卡紙的小孔在同一條直線上時,能夠在屏上看到光斑。向左或向右移動中間卡紙后,在屏上無法看到。實驗結(jié)論:光是以直線的形式傳播的。人類最早記載光的直線傳播的,是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墨翟。他在《墨經(jīng)》中對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記載。6.

2

1

1

1

指尖如果大腦是身體的“總指揮”,那么神經(jīng)就像身體的“聯(lián)絡員”。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是傳遞信息和處理信息。人體能夠感知各種環(huán)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膚等。當人體受到環(huán)境中的各種刺激時,都會由傳入神經(jīng)將信號傳到神經(jīng)中樞,神經(jīng)中樞做出相應的指令并通過傳出神經(jīng)使身體做出反應。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它能感知外界環(huán)境的刺激。把眼睛閉起來,讓同學用兩支鉛筆的筆尖輕輕觸碰你身體的不同部位。被觸碰的指尖,感覺到的筆尖數(shù)量是2個。被觸碰的肘部,感覺到的筆尖數(shù)量是1個。被觸碰的膝蓋,感覺到的筆尖數(shù)量是1個。被觸碰的手背,感覺到的筆尖數(shù)量是1個。實驗結(jié)論:皮膚里有些地方的神經(jīng)分布多,所以敏感性強;有些地方神經(jīng)分布少,所以敏感性弱。上述四個部位中,指尖的神經(jīng)分布最多。7.

更多的氧氣

更多的血液

甲8.C人類時刻在進行呼吸作用,本質(zhì)就是氣體交換,從外界獲取氧氣,排出體內(nèi)的二氧化碳氣體。7.人體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后進入血液,再由心臟通過血管送到身體的各個部分,同時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再排出體外。伴隨身體運動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血液。所以心跳逐漸加快,以便輸出更多的血液。所以人在運動時,每分鐘呼吸次數(shù)與平靜時相比會加快。三位同學中最愛運動的同學可能是甲,因為心跳次數(shù)較少;8.工具能夠幫助人類做許多人類不能做的事情,擴大了人的視野,延伸了人的肢體,增強了人的力量。我們在進行觀察的時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我們可以通過借助聽診器、摸脈搏來測量心跳。9.

澄清石灰水基本沒有變化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熄滅

氧氣

二氧化碳

氧氣

二氧化碳10.A11.B12.A心臟總是有規(guī)律地收縮和舒張,收縮時,心臟把血液壓入動脈,舒張時,血液從靜脈流回心臟。心臟每次收縮和舒張一次,我們稱心跳一次。心臟每跳動一次,心房、心室的舒張期比收縮期要長一些,結(jié)果使心肌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并使血液充分地流回到心臟。10.心臟每次收縮和舒張一次,我們稱心跳一次。所以實驗中每擠壓、松開吸耳球1次,代表心臟跳動1次;11.實驗中會在水中滴加少量紅墨水,原因是模擬血液的同時,讓實驗效果更明顯。12.模擬實驗中用吸耳球模擬心臟;實驗中擠壓吸耳球的動作是模擬心臟的收縮;松開吸耳球的動作是模擬心臟的舒張。13.A14.C15.B16.B17.A18.B根據(jù)影響水鐘計時準確性的因素,水位的高低、孔的大小會影響水滴的速度,開始時水位高,壓力大,水滴得快。隨著水位的下降,壓力變小,水滴得會越來越慢。13.由于開始時水位高,壓力大,水滴得快。隨著水位的下降,壓力變小,水滴得會越來越慢,所以水鐘刻度是上疏下密的。14.水位的高低會影響水滴的速度,開始時水位高,壓力大,水滴得快。隨著水位的下降,壓力變小,水滴得會越來越慢,所以會造成水鐘刻度是上疏下密的。15.“泄水型”水鐘是容器內(nèi)的水面隨水的流出而下降,從而測出過去了多少時間。即根據(jù)水量的減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所以簡易水鐘1.0是泄水型水鐘。16.水位的高低會影響水滴的速度,之所以改進后的水鐘的水流速度更均勻了,這是因為②瓶中的水位更穩(wěn)定了。17.“受水型”水鐘是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圓筒,使得浮標會隨水量的增加而逐漸上升,從而顯示流逝的時間。即根據(jù)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所以簡易水鐘2.0是受水型水鐘。18.①瓶上標出的刻度有些太密集了,這樣不容易計時,所以可以將①瓶換成更細的容器,這樣會刻度會更加清晰。19.C20.B21.A【解析】19.通過一定的裝置,流水能夠用來計時,因為滴漏能夠保持水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以穩(wěn)定的速度往下流。我們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從而使水鐘計時更加準確。滴漏的滴水速度與滴漏中水位高低有關的,剛開始會漏的快,最后會漏的慢一點,如果漏出前10mL的水花了10秒,則漏出50mL水,可能花去70秒,所以C符合題意。20.我們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從而使水鐘計時更加準確。滴漏的滴水速度與滴漏中水位高低有關的,剛開始會漏的快,最后會漏的慢一點。刻度條數(shù)字由小變大,水鐘的刻度條剛開始寬后面窄一些,所以B符合題意。21.通過一定的裝置,流水能夠用來計時,因為滴漏能夠保持水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以穩(wěn)定的速度往下流。影響水鐘計時準確性的因素:1.盛水容器的形狀;2.滴水的快慢;3.水位的高低;4.刻度要勻稱等。滴漏的滴水速度與滴漏中水位高低有關的。造成這個水鐘的刻度條不均勻的原因是水流逐漸變慢,所以A符合題意。22.

擺幅大小

擺繩長度,擺錘重量23.

擺錘重量

擺擺動的速度與擺錘重量無關24.擺繩越短,擺擺動速度越快25.C26.

C

D通過反復實驗發(fā)現(xiàn),擺在每分鐘來回擺動的次數(shù)與擺長有關,與擺幅無關,與擺錘的重量無關。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22.對比實驗中只有一個變量,1號擺和2號擺唯一的變量是擺幅大小,所以研究的就是擺的擺動快慢與擺幅大小的關系,其他條件比如擺繩長度,擺錘重量都要保持不變;23.對比實驗中只有一個變量,1號擺和3號擺唯一的變量是擺錘重量,所以研究的就是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錘重量的關系,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得出擺在每分鐘來回擺動的次數(shù)與擺錘的重量無關。24.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25.根據(jù)題干可知,4號擺15秒鐘擺動次數(shù)是20次,1分鐘擺動次數(shù)是80次,想要4號擺每分鐘擺動60次,所以應該縮短擺長在30-40厘米之間。26.根據(jù)題干可知,這個數(shù)據(jù)有可能是3號擺第三次,4號擺第二次的26次這個數(shù)據(jù)是錯誤的,因為與其他數(shù)據(jù)相差太大。27.A28.

A

D29.

A

C

E實驗證明擺擺動快慢與擺錘重量、擺動幅度擺角無關,與擺長有關。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擺長指重心到擺頂端的距離。27.擺擺動快慢與與擺長有關。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A的擺長最短,所以擺動最快;B的擺長最長,所以擺動最慢;28.擺長指重心到擺頂端的距離。有金屬圓片的每分鐘擺動80次,沒有金屬圓片的每分鐘擺動86次,這是因為擺長比沒有金屬圓片的擺擺長要短,所以擺動次數(shù)就比較快。29.(1)擺長指重心到擺頂端的距離,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三個擺的擺長順序從短到長依次是ABC,所以三個擺的從快到慢的擺動順序應該是ABC;(2)金屬圓片在木條上的位置不同,會導致擺長不同,從而引起擺動速度不同。(3)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擺擺動次數(shù)慢了,想要快一些,就必須減短擺長,將金屬圓片往木條上端移動即可。30.

20厘米

15厘米

10厘米31.2432.B33.

擺繩長度

擺繩越長,擺動速度越慢34.增加擺長通過反復實驗發(fā)現(xiàn),擺在每分鐘來回擺動的次數(shù)與擺長有關,與擺幅無關,與擺錘的重量無關。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30.由于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所以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①、②、③依次是20厘米、15厘米、10厘米的擺長;31.根據(jù)題干可知,屬于實驗操作失誤產(chǎn)生的數(shù)據(jù)是24,因為與前邊數(shù)據(jù)相差太大;32.我們做實驗的時候,為了提高測量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通常會多次測量,這樣可以避免偶然性,增加數(shù)據(jù)的可信度;33.通過反復實驗發(fā)現(xiàn),擺在每分鐘來回擺動的次數(shù)與擺長有關,與擺幅無關,與擺錘的重量無關。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34.由于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所以想要增加擺速,應該減短擺長。35.

相同

D

D

A

C

相同

無關

重新再進行實驗

重新

85

B真正的擺長是支架到擺錘重心的距離。通過反復實驗發(fā)現(xiàn),擺在每分鐘來回擺動的次數(shù)與擺長有關,與擺幅無關,與擺錘的重量無關。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1)對比實驗中只有一個變量,唯一的變量是擺長,所以A、B、C、D四種擺同時在相同條件下開始擺動,其中擺長最長的是D,所以擺動最慢的也是D;有兩個擺的擺長是相等的,分別是A和C,擺長相等,擺速是一樣的;擺在每分鐘來回擺動的次數(shù)與擺長有關,與擺幅無關,與擺錘的重量無關。(2)根據(jù)題干可知,第三次的數(shù)據(jù)誤差過大,應該重新進行實驗,經(jīng)過重新計算的話,最終擺C一分鐘擺動的次數(shù)是85次。想要使得擺C一分鐘內(nèi)擺動60次,那么就需要加快擺速,即縮短擺長,有可能滿足“一分鐘內(nèi)擺動60次”這一要求的擺是擺B。36.

先快后慢

不能,因為滴水速度會逐漸減慢,平均每分鐘的滴水量小于5毫升

水位

不受天氣影響

不夠準確、體積大不方便、需要經(jīng)常加水等根據(jù)影響水鐘計時準確性的因素,水位的高低、孔的大小會影響水滴的速度,開始時水位高,壓力大,水滴得快。隨著水位的下降,壓力變小,水滴得會越來越慢。(1)根據(jù)題干可知,水鐘開始時水位高,壓力大,水滴得快。隨著水位的下降,壓力變小,水滴得會越來越慢。(2)由于隨著水位的下降,壓力變小,水滴得會越來越慢,所以到10分鐘時,不能流完50毫升的水;(3)根據(jù)影響水鐘計時準確性的因素,水位的高低、孔的大小會影響水滴的速度,所以要改進水鐘,使其以固定的速度滴水,方法是控制水位不變。(4)日晷是古代人們利用光影來計時的一種工具,利用日晷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fā)明,這項發(fā)明被人類沿用達幾千年之久。但是日晷受到天氣影響,所以水鐘的優(yōu)點就是不受天氣影響;不足之處是不夠準確、體積大不方便、需要經(jīng)常加水等。37.

擺長

擺錘重量

擺幅

45

30

擺長越長,擺擺動得越慢;擺長越短,擺擺動得越快對比實驗要注意的問題:1、每次只能改變一個因素;2、確保實驗的公平,即除了改變的那個因素外,其他因素應該保持一樣。(1)因為這是一個對比試驗,所以變量只有一個。根據(jù)題干可知,變量就是擺長,所以這套器材是研究擺長與擺擺動快慢關系的實驗裝置,(2)所以其他條件比如擺錘的重量、擺幅大小都要保持不變。(3)通過反復實驗發(fā)現(xiàn),擺在每分鐘來回擺動的次數(shù)與擺長有關,與擺幅無關,與擺錘的重量無關。同一個擺,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所以擺長短的擺動快,所以A擺動45次,B擺動30次;(4)擺在每分鐘來回擺動的次數(shù)與擺長有關,與擺幅無關,與擺錘的重量無關。同一個擺,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38.39.40.941.可以人們用不同材料或物體來計算時間,這些物體之間的共性運動有規(guī)律的物體都可以用來制作計時工具。古時計時工具有許多中,計時工具的相同點就是運動有規(guī)律,除了“日晷”、“漏”外,蠟燭也可以用來計時。38.人們用不同材料或物體來計算時間,這些物體之間的共性運動有規(guī)律的物體都可以用來制作計時工具,蠟燭也是可以計時的,但是蠟燭必須是均勻燃燒的,即形狀必須是規(guī)則的圓柱體;39.按照蠟燭的高度將其平均分為五份即可;40.根據(jù)題干可知,蠟燭每燃燒五分之一的時間是9分鐘,所以這個數(shù)據(jù)最可能是9分鐘。41.古時計時工具有許多中,計時工具的相同點就是運動有規(guī)律,除了“日晷”、“漏”外,蠟燭也可以用來計時。42.短43.B44.

泄水根據(jù)影響水鐘計時準確性的因素,孔的大小、水位的高低會影響水滴的速度,開始時水位高,壓力大,水滴得快。隨著水位的下降,壓力變小,水滴得會越來越慢。42.水位的高低會影響水滴的速度,開始時水位高,壓力大,水滴得快。隨著水位的下降,壓力變小,水滴得會越來越慢。所以水位從開始線位置下降到1厘米位置比水位從1厘米位置下降到2厘米位置,所花的時間要短;43.由于水位的高低會影響水滴的速度,開始時水位高,壓力大,水滴得快。隨著水位的下降,壓力變小,水滴得會越來越慢。44.“泄水型”水鐘是容器內(nèi)的水面隨水的流出而下降,從而測出過去了多少時間。即根據(jù)水量的減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刻度是上疏下密。45.

等時性

3046.

擺繩的長度

擺錘質(zhì)量、擺動幅度47.6;1148.C通過反復實驗發(fā)現(xiàn),擺在每分鐘來回擺動的次數(shù)與擺長有關,與擺幅無關,與擺錘的重量無關。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45.根據(jù)題干可知,擺具有等時性,即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擺動的次數(shù)相同,所以這個擺25秒內(nèi)能擺30次;46.根據(jù)題干可知,唯一的變量是擺繩的長度,所以研究的是擺的快慢與擺繩的長度的關系,所以其他條件比如擺錘質(zhì)量、擺動幅度保持不變;47.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所以擺繩的長度是20厘米的時候,擺速是6次,擺繩的長度是60厘米的時候,擺速是11次;48.根據(jù)題干可知,擺繩的長度是20厘米的時候,擺速是11次,而表一中的擺速是12次,所以應該比60厘米長,所以是40~60厘米。49.

擺繩的長度

擺錘、擺幅

次數(shù)

實驗數(shù)據(jù)(或者數(shù)字)

快50.51.

擺繩長度

擺繩長度

擺錘質(zhì)量

擺動幅度52.

25

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排除偶然事件,使實驗更準確53.A通過反復實驗發(fā)現(xiàn),擺在每分鐘來回擺動的次數(shù)與擺長有關,與擺幅無關,與擺錘的重量無關。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