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蘇教新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蘇教新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蘇教新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蘇教新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蘇教新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蘇教新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題文】1789年7月14日,法國巴黎人民起義,攻占了巴士底獄。為紀念這次偉大的革命,法國人把每年的7月14日定為國慶節(jié),那么它應該屬于A.農事節(jié)日B.祭祀節(jié)日C.紀念節(jié)日D.賀歲節(jié)日2、歐洲最早邁入文明門檻的地方是()A.撒丁島B.不列顛C.紅海地區(qū)D.愛琴海區(qū)域3、小華參觀某文化遺址博物館,看到了如圖所示文物,工作人員介紹該文物上刻著精美的魚紋彩陶圖案,栩栩如生。據(jù)此判斷該遺址最有可能是()A.河姆渡遺址B.半坡遺址C.元謀人遺址D.北京人遺址4、美國獨立戰(zhàn)爭開始的標志是()A.波士頓傾茶事件B.列克星敦的槍聲C.第二屆大陸會議的召開D.華盛頓就任大陸軍總司令5、在《凡爾賽和約》中,最能體現(xiàn)巴黎和會性質的內容是A.德國將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給法國B.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C.德國海外殖民地被英美等國瓜分D.禁止德國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6、歷史地圖能直觀地再現(xiàn)歷史。右圖反映的歷史現(xiàn)象是A.西周分封B.春秋五霸C.戰(zhàn)國七雄D.三國鼎立7、通過推舉產(chǎn)生部落聯(lián)盟首領的方法是()A.分封制B.世襲制C.禪讓制D.等級制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8、唐太宗在位期間,政治較為清明,經(jīng)濟得到發(fā)展,國力逐漸強盛,史稱“________”。9、在世界資產(chǎn)階級革命史上,誕生了一系列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重要法律文件。請你根據(jù)下列介紹寫出對應的文件名稱。(1)標志著美國的誕生——(2)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chǎn)階級統(tǒng)治開始確立——(3)法國大革命時期提出了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是——(4)標志著三權分立的資產(chǎn)階級政治體制開始確立——10、1979年1月1日;美國《時代》周刊封面出現(xiàn)了一位中國老人的畫像,其標題為“鄧小平,中國新時代的形象”。根據(jù)所學知識按要求完成以下問題。

(1)“中國新時代”始于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次會議在政治上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鄧小平入選《時代》周刊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雜志發(fā)行后的十多年間;中國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鄧小平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請將下列與鄧小平有關的內容補充完整。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鄧小平提出要實行改革開放。會后,黨和政府著手實施此項政策。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逐步實行以____為主的責任制。從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開,重點是國有企業(yè)的改革。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對外開放也開始起步。

如今,____已成為經(jīng)濟特區(qū)的代表;對外開放的“窗口”。我國已形成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鄧小平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____的社會主義?!?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闡明了____理論;并提出這一階段的基本路線。

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fā),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____”的偉大構想;為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開辟了途徑。

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鄧小平理論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11、近代以來;面對“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的仁人志士們?yōu)閷崿F(xiàn)強國之夢不斷汲取先進思想,不斷探索民族復興之路。

材料一:

材料二:“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從機器上感覺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學堂、上海制造局等漸次設立起來。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從文化上感覺不足?!?-梁啟超《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

材料三:史學界認為;至1919年以前,中國近代化歷程由學習西方的軍事器物,再到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在經(jīng)濟;政治、文化領域全面啟動,逐步深入展開。

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圖一著作的作者是誰?他編寫這本書的目的是什么?后來哪一派別實踐了這一主張?

(2)圖二是誰的譯著?

(3)在圖三的發(fā)刊詞中;孫中山將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fā)為什么思想?

(4)在以圖四為主要陣地的思想解放運動期間;魯迅發(fā)表了第一篇白話文小說,請寫出它的名稱?

(5)材料一的四幅圖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國學習西方的歷程;請根據(jù)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表。

梁啟超的分期史學界的觀點相關重大的歷史事件中國人自知不足第一期學習西方的軍事器物洋務運動中國人自知不足第二期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____中國人自知不足第三期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____12、____的頒布,標志著土地改革運動的開始;____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13、17世紀的某一天;一位船長繼續(xù)他的“三角貿易”航程,把大量黃金;白銀和煙草從非洲運到美洲。

錯誤:____

理由: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4、公元前27年,伯利克里建立元首制,羅馬帝國建立.____(判斷對錯)15、1920年國際聯(lián)盟建立后,控制權掌握在歐洲強國手中,美國沒有加入.____.(判斷對錯)16、全國著名的“五大陶都”之一的長沙銅官陶創(chuàng)始于唐代.____(判斷對錯)17、三民主義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比較完整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綱領.____(判斷對錯)18、《漢謨拉比法典》維護了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______(判斷對錯)19、秦朝時期蜀守李冰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獲得“天府之國”的美稱。____(判斷對錯)20、墨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墨子,他的主張是:“兼愛”“非攻”“舉賢”“節(jié)儉”。____(判斷對錯)21、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____。(判斷對錯)22、20世紀70年代,日本經(jīng)濟曾經(jīng)以持續(xù)高速增長態(tài)勢,最終一躍而成為資本主義世界中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jīng)濟大國原因之一是馬歇爾計劃的幫助。評卷人得分四、其他(共5題,共25分)23、【題文】(9分)閱讀下列反映國際格局演變的相關材料;然后回答問題。

材料一。

巴黎和會“三巨頭”華盛頓會議。

材料二:“美國在世界上處于領導地位。凱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侖或其他任何一個偉大的領袖所擔負的責任;都不能同美國總統(tǒng)今天所擔負的責任相比擬?!?/p>

――1945年4月16日杜魯門總統(tǒng)的談話。

材料三:“世界新秩序有很多權力中心;每一個都獨立活動。美國僅僅是一個大國,還有可與美國匹敵的其他國家,如日本;歐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這樣,再過幾年還有中國,以及前蘇聯(lián)中的某些國家。”――1993年亨利·基辛格的談話。

請回答:

(1)通過材料一中兩次會議的召開;形成了怎樣的國際關系格局?(2分)

(2)材料二中拿破侖被稱為“偉大的領袖”;請結合所學知識舉一例說明。(2分)杜魯門的這段談話表明了美國有何企圖?(2分)

(3)根據(jù)材料三說明當今世界格局呈現(xiàn)出怎樣的發(fā)展趨勢?(1分)請簡述中國在當前世界格局中所處的地位。(2分)24、【題文】請仔細閱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計6分。

⑴寫出以上圖片中圖B;圖C各自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名稱以及共同作用。(3分)

⑵簡要敘述圖A中為解放農奴采取的措施。(任寫一點即可)(1分)

⑶圖B中日本使團訪問歐美國家的目的是什么?(1分)

⑷圖C中審閱的文件在當時有什么影響?(1分)25、【題文】近代以來;重視法制建設成為世界歷史發(fā)展的重要潮流,以下幾段文字選自近代幾部法令,閱讀后請回答問題:

材料一:未經(jīng)議會同意;國王無權廢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執(zhí)行;不經(jīng)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征稅;不經(jīng)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在和平時期維持常備軍;議會必須定期召開;議員的選舉不受國王的干涉。

材料二:人們生來是自由的;在權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壓迫是天賦的權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chǎn)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材料三:“我們以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義和權力;謹莊嚴宣告:這些聯(lián)合殖民地從此成為而且名正言順應當成為自由獨立的合眾國。它們解除對于英王的一切隸屬關系。而且它們與大不列顛王國之間的一切政治聯(lián)系也應從此完全廢止?!?/p>

材料四:憲法規(guī)定:這個國家是一個聯(lián)邦國家;實行總統(tǒng)制,總統(tǒng)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

材料五:這部法令是法國的;第一編是人法,第二編是物法,第三編是關于取得所有權的各種方法。這部法令是資產(chǎn)階級的第一部民法典,它對后來很多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很多國家在制定本國的民法典時是以這部法典為藍本或是作參考。

請回答:

⑴材料一這個法令使該國確立了什么政治體制?實行這一體制的國家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很多;請你再舉出一個例子。(2分)

⑵材料二文獻出自哪國法令?為什么說它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2分)

⑶材料三中“這些殖民地”指什么?(1分)

⑷材料四“憲法”是指什么?材料五誰統(tǒng)治法國時期制定的?(2分)

⑸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以上五則法令有何共同之處?(1分)26、【題文】近代以來;資產(chǎn)階級民主思想不斷傳播,使世界歷史進程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近代最早的資產(chǎn)階級思想解放潮流是什么?(2分)首先在哪一國家興起?(2分〕

(2)17一18世紀歐洲出現(xiàn)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什么?(2分)在這一運動影響下,18世紀后半期發(fā)生了哪兩次資產(chǎn)階級革命?(4分)27、【題文】閱讀下列相關圖片;回答問題:

(1)圖1中“引領時代”的歷史人物是誰?(1分)他“引領時代”的發(fā)明是什么?(1分)

(2)圖2中“汽車之父”贊譽的是哪位歷史人物?他在交通工具動力方面的發(fā)明是什么?(2分)

(3)圖3中“網(wǎng)絡長椅”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分)評卷人得分五、綜合題(共2題,共10分)28、(10分)實現(xiàn)近代化是近代以來世界各國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邁進的過程中,中國和西方各走了一條不同的道路。學者認為,西方近代的變革首先是思想層面的變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變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變革,而中國在近代的變革順序確是正好相反的。請據(jù)此回答:(1)對于學者所說的西方近代的變革過程,請你結合17——19世紀中期西方在制度方面、器物方面變革的史實加以說明。(4分)(2)19世紀60年代——20世紀初,在中國先后出現(xiàn)了器物變革、制度變革、思想變革,請分別舉出其中的歷史事件。(4分)。中國近代的變革相關的歷史事件器物變革制度變革思想變革(3)在近代,先進的中國人一直在向西方學習,但始終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改革開放后,中國迅速富強起來了,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2分)29、九年級(3)班的同學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歷史發(fā)展的線索具有階段性特征。于是各探究性學習小組分階段提出不同的問題,請你也來參與探究并完成下列任務。任務一探究過程(9分)第一小組:(1)1919—1949年的中國,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中國革命探索出的正確道路是什么?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的同一年,蘇俄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中作出了怎樣的決策?(2分)(2)1929年—1933年,當資本主義世界受到經(jīng)濟大危機的沉重打擊時,中國和蘇聯(lián)的經(jīng)濟狀況如何?(4分)第二小組:(3)在1949—1979年的階段中,梳理完重大事件后,認為在1978年有一件大事推動了中國社會的歷史性轉折。請你說出這件大事的歷史意義。這一階段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2分)第三小組:(4)1979—2009年:想給學習活動明確一個主題,你覺得在“民族獨立”、“曲折發(fā)展”、“和平崛起”三個詞語中,哪一個最貼切?(1分)任務二解決問題(4分)(5)請結合史實論證下面觀點。政府調整經(jīng)濟政策是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條件。任務三思考感悟(2分)(6)完成本題的探究任務后,把你學習歷史的好方法寫下來,與同學們分享。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C【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法國大革命的相關知識;1789年7月14日,法國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爆發(fā),法國人把每年的7月14日定為國慶節(jié),這屬于紀念節(jié)日,所以答案是C。

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步入近代·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答案】C2、D【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歐洲文明.愛琴文明是愛琴海地區(qū)的青銅文明.【解析】【解答】愛琴海地區(qū)的青銅文明以克里特島和希臘地區(qū)的邁錫尼為核心;故又稱“克里特-邁錫尼文明,西方古代文明由此發(fā)軔.愛琴海區(qū)域是歐洲最早邁入文明門檻的地方.

故選D.3、B【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的有關內容.【解析】【解答】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居民已種植粟;白菜、芥菜等農作物;已經(jīng)飼養(yǎng)家畜,制作彩陶,所以刻著精美的魚紋彩陶圖案文物屬于半坡遺址.

故選B.4、B【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美國獨立戰(zhàn)爭【解析】【解答】1775年的列克星敦槍聲標志著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開始.故美國獨立戰(zhàn)爭開始的標志是列克星敦槍聲.

故選B.5、C【分析】此題考查的是《凡爾賽和約》的內容。1919年;為了對戰(zhàn)后的世界作出安排,召開了巴黎和會,巴黎和會是一戰(zhàn)后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因為會議的目的是重新分割殖民地;劃分勢力范圍。在《凡爾賽和約》中,德國的海外殖民地被英美等國瓜分,體現(xiàn)了會議分割殖民地的功能,最能體現(xiàn)出出其分贓的性質。因此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

【解析】C6、D【分析】試題分析:圖片上是魏、蜀、吳三個國家的鼎立局面。經(jīng)過赤壁之戰(zhàn),曹操退守黃河流域,孫權在長江中下游的勢力得到鞏固,劉備趁機占領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又西進四川。220年,曹丕廢掉漢獻帝自稱皇帝,國號魏,定都洛陽;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222年孫權在建業(yè)稱吳王,三國鼎立局面形成??键c: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三國鼎立【解析】【答案】D7、C【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堯舜禹的“禪讓”.【解析】【解答】繼黃帝之后;我國黃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聯(lián)盟首領還有堯;舜、禹.堯生活儉樸、克己愛民;舜寬厚待人、以身作則;禹,領導人民治理洪水,與群眾同甘共苦,三次路過家門而不入.堯在年老時推舉舜為繼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樣的辦法把位置讓給治水有功的禹,他們之間采用推舉部落聯(lián)盟首領的辦法,歷史上叫做“禪讓”.

故選C.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8、略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貞觀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間,政治較為清明,經(jīng)濟得到發(fā)展,國力逐漸強盛,史稱“貞觀之治”。【解析】【答案】貞觀之治9、略

【分析】試題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美國誕生的標志。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陸會議發(fā)表《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美國獨立,這標志著美利堅合縱國的誕生。(2)本題考查的是《權利法案》頒布的意義。1689年,英國國會頒布《權利法案》,對國王在政治、經(jīng)濟及宗教事務中的權力進行了嚴格的限定,確立了國會擁有最高權力的基本原則,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chǎn)階級統(tǒng)治的建立。(3)本題考查的是《人權宣言》的內容。1789年法國大革命期間,制憲議會頒布《人權宣言》,提出了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主權來源于國民;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xiàn),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財產(chǎn)權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4)本題考查的是美國1787年憲法頒布的意義。美國獨立后,在華盛頓領導下,頒布1787年憲法,確立了“行政權”、“立法權”和“司法權”三權分立的原則,把孟德斯鳩的理論變成了現(xiàn)實。1787年憲法的頒布,標志著美國聯(lián)邦總統(tǒng)制的建立??键c:北師大版九年級上冊·跨入近代社會的門檻·為民族獨立而戰(zhàn)·美國獨立戰(zhàn)爭;北師大版九年級上冊·跨入近代社會的門檻·剝奪王權保留王位的革命·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權利法案》的頒布;北師大版九年級上冊·跨入近代社會的門檻·為爭取民主共和而戰(zhàn)·法國大革命·《人權宣言》;北師大版九年級上冊·跨入近代社會的門檻·為民族獨立而戰(zhàn)·美國獨立戰(zhàn)爭·1787年憲法【解析】【答案】(1)《美國獨立宣言》(2)《權利法案》(3)《人權宣言》(4)美國1787年憲法10、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深圳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國兩制【分析】【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2)本題主要考查鄧小平.

(3)本題主要考查與鄧小平有關的內容.【解析】【解答】(1)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會議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jīng)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2)鄧小平入選《時代》周刊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或者鄧小平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3)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鄧小平提出要實行改革開放.會后,黨和政府著手實施此項政策.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逐步實行以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從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開,重點是國有企業(yè)的改革.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對外開放也開始起步.如今,深圳已成為經(jīng)濟特區(qū)的代表,對外開放的“窗口”.我國已形成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鄧小平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并提出這一階段的基本路線.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fā),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為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開辟了途徑.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鄧小平理論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故答案為:

(1)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jīng)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2)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或者鄧小平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3)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深圳;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國兩制.11、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分析】【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海國圖志》及其實踐者.

(2)本題主要考查嚴復的思想.

(3)本題主要考查同盟會的革命綱領.

(4)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

(5)本題主要考查中國近代化的進程.【解析】【解答】(1)圖一是《海國圖志》;是生活在鴉片戰(zhàn)爭時期的魏源的著作.他認為“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為此,他編成《海國圖志》一書,系統(tǒng)介紹了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并說明編寫的目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面對困境,統(tǒng)治集團內部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tǒng)治.這些人被稱為“洋務派”.洋務派在當時掀起了一場向西方學習選進技術的洋務運動,把魏源“師夷長技”的思想付諸實施.

(2)圖二是《天演論》;是生活在戊戌變法時啟蒙思想家嚴復的譯著.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失敗,給他很大震動.他認為要救國,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維新改革.他翻譯了大量外國思想家的著作,其中以第一部譯著《天演論》影響最大.

(3)圖三是《民報》.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同盟會創(chuàng)辦了機關刊物《民報》,孫中山在《民報》的發(fā)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fā)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4)1915年起;進步的知識分子陳獨秀等,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掀起新文化運動.這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大思想解放運動.它啟發(fā)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狂人日記》是中國第一部現(xiàn)代白話文小說,是魯迅的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在近代中國的文學歷史上是一座里程碑,開創(chuàng)了中國新文學的革命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樹立了近代新文學的典范.

(5)中國的近代化歷程;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經(jīng)濟層次(器物變革)-洋務運動,主要引進西方先進軍事生產(chǎn)技術.第二階段:政治層次(制度變革)-百日維新,宣傳維新思想;推行資產(chǎn)階級性質的變法;-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第三階段:思想層次(觀念轉變)-新文化運動,宣傳民主、科學,宣傳馬列主義.

故答案為:

(1)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洋務派.

(2)嚴復.

(3)三民主義.

(4)《狂人日記》.

(5)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社會主義改造(三大改造)【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的意義.【解析】【解答】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guī)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標志著土地改革運動的開始;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實現(xiàn)了把生產(chǎn)資料所有制轉變?yōu)樯鐣髁x公有制的任務,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故答案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社會主義改造(三大改造).13、把大量黃金、白銀和煙草從非洲運到美洲.三角貿易”航程中大量黃金、白銀和煙草是從美洲運到歐洲【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三角貿易的知識點.【解析】【解答】在三角貿易的過程中;奴隸販子從歐洲出發(fā),到非洲擄獲黑人,運往美洲,賣給美洲的種植園主,然后把大量黃金;白銀和煙草從美洲運到歐洲.

故答案為:

錯誤:把大量黃金、白銀和煙草從非洲運到美洲.理由:三角貿易”航程中大量黃金、白銀和煙草是從美洲運到歐洲.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4、×【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屋大維建立羅馬帝國.【解析】【解答】公元前27年;屋大維開始獨攬羅馬國家大權,建立元首制,成為實際上的皇帝,羅馬共和國被羅馬帝國所取代.

故答案為:

×.15、√【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國聯(lián).【解析】【解答】結合所學可知;1920年國際聯(lián)盟成立,總部設在日內瓦,控制權掌握在歐洲強國手中,美國沒有加入.

故答案為:

√.16、√【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唐朝經(jīng)濟的繁榮.【解析】【解答】長沙銅官陶始創(chuàng)于唐代;長沙銅官后來成為全國著名的“五大陶都”之一,至今享有盛譽.銅官窯出產(chǎn)的日用陶;美術陶、建筑陶獨具特色,釉下彩工藝精巧.唐代銅官窯創(chuàng)造性地把繪畫藝術用到瓷器裝飾上,且繪畫內容豐富,以花草飛禽為主.銅官窯還別開生面地把詩題寫在陶器上,令人愛不釋手.

故答案為:√.17、×【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孫中山的歷史功績,需要區(qū)別資產(chǎn)階級革命和無產(chǎn)階級革命.【解析】【解答】結合所學可知;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偉大的先行者,三民主義是其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綱領,這是因為:它是體現(xiàn)了以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為代表的中國人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愿望;表達了資產(chǎn)階級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的利益和要求.

故答案為:

×.18、×【分析】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tǒng)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xiàn)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稘h謨拉比法典》維護了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這個表述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了《漢謨拉比法典》。亞洲西部的幼發(fā)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稱為兩河流域,因形似一輪彎月,土地肥沃,有“新月沃地”之稱。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史實。【解析】×19、×【分析】【分析】本題考查都江堰.【解析】【解答】戰(zhàn)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農田,使成都平原變得“水旱從人,不知饑饉”,因而獲得了“天府之國”的美稱,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都江堰是戰(zhàn)國時期秦國修建的,不是秦朝.

故答案為:

×.20、√【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百家爭鳴.【解析】【解答】墨家的創(chuàng)始人墨子的政治主張兼愛;非攻、舉賢、節(jié)儉、尚同、節(jié)葬、非樂、非命、天志、明鬼等十個方面.

故答案為:√.21、×【分析】【分析】本題考查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解析】【解答】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是人類歷史上一次成功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不是第一次成功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第一次成功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是尼德蘭革命.

故答案為:×.22、×【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馬歇爾計劃是援助西歐國家不是日本?!军c評】掌握日本經(jīng)濟的發(fā)展。四、其他(共5題,共25分)23、略

【分析】【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國際格局的演變。材料一中兩次會議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召開,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材料二中拿破侖被稱為“偉大的領袖”的原因:拿破侖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頒布了《法典》,樹立了資產(chǎn)階級民法的基本原則。杜魯門的這段談話表明了美國稱霸世界的企圖。材料三說明當今世界格局呈現(xiàn)出多極化趨勢,中國在當前世界格局中所處的地位:處于“一超多強中”的“一強”?!窘馕觥俊敬鸢浮?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2分)

(2)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頒布了《法典》(任一點2分);稱霸世界(2分)

(3)多極化趨勢(1分);“一超多強中”的“一強”(2分)24、略

【分析】【解析】(1)根據(jù)圖片分析可以知道B是日本明治維新,C是美國南北戰(zhàn)爭,二者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2)本題寫出俄國農奴制改革的內容即可,難度不大。(3)本題考查日本明治維新中的出使外國的目的是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發(fā)展近代工業(yè)。(4)美國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調動了黑人參軍的積極性,使戰(zhàn)爭形勢開始有利北方。本題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窘馕觥俊敬鸢浮坑?分。

⑴B.日本明治維新C.美國南北戰(zhàn)爭(或美國內戰(zhàn))(2分)

促進了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1分)

⑵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他們必須出錢贖買這塊份地。(1分,答對一項即可得分。)

⑶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發(fā)展近代工業(yè)。(1分)

⑷廣大黑人歡慶解放,踴躍報名參軍,北方軍隊因此獲得雄厚的兵源,戰(zhàn)爭形勢開始有利于北方。(1分)25、略

【分析】【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近代世界民主法制建設的史實。材料一的內容出自英國《權利法案》,該法令的頒布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實行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很多,如日本、西班牙、瑞典、丹麥等國。材料二文獻出自法國的《人權宣言》,之所以說它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是因為它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體現(xiàn)了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思想。材料三出自《獨立宣言》,“這些殖民地”指北美13個殖民地。材料四“憲法”是指美國1787年憲法,該憲法確立了美國的聯(lián)邦總統(tǒng)制。材料五是指《民法典》,它是拿破侖統(tǒng)治法國時期制定的。以上五則法令的共同之處:都是資產(chǎn)階級性質的法令或者維護資產(chǎn)階級利益?!窘馕觥俊敬鸢浮坑?分。

⑴君主立憲制(1分)日本;西班牙、瑞典、丹麥等國(答對其中一個即可得1分)

⑵法國(1分)因為它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體現(xiàn)了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思想。(1分)

⑶北美13個殖民地(1分)

⑷美國1787年憲法(1分)拿破侖(1分)

⑸都是資產(chǎn)階級性質的法令或者維護資產(chǎn)階級利益。(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26、略

【分析】【解析】(1)根據(jù)所學,最早的資產(chǎn)階級思想解放潮流是14世紀的文藝運動,首先在意大利興起。(2)第二次是啟蒙運動,在此指導下,18世紀后半期發(fā)生的是1775年爆發(fā)的美國獨立戰(zhàn)爭,和1789年法國大革命。此題難度不大。【解析】【答案】(l)文藝復興運動。(2分)意大利。(2分)

(2)啟蒙運動。(2分)____獨立戰(zhàn)爭、法國大革命。(4分)27、略

【分析】【解析】(1)根據(jù)圖片1可以知道是瓦特,他的發(fā)明是改良蒸汽機;(2)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發(fā)明汽車的是卡爾·本茨,其動力發(fā)明是內燃機。(3)和網(wǎng)絡有關的發(fā)明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本題難度不大?!窘馕觥俊敬鸢浮浚?)瓦特(1分)改良蒸汽機(1分)(2)卡爾·本茨內燃機(2分)(3)第三次科技革命(2分)五、綜合題(共2題,共10分)28、略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外近代化的歷程。17——19世紀中期,西方國家通過資產(chǎn)階級革命或改革建立資本主義制度完成了制度變革。通過開展工業(yè)革命,極大提高了社會生產(chǎn)力,步入“蒸汽時代”,完成了器物變革。在中國的近代化探索中,“器物變革”是指洋務運動;“制度變革”是指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分別學習西方的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思想變革”是指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的“民主”和“科學”。【解析】【答案】(1)制度變革:通過資產(chǎn)階級革命或改革建立資本主義制度。(如只答出具體的革命或改革事件如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zhàn)爭、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等史實只得1分;只說明而不答出史實也只得1分,共2分。)器物變革:開展工業(yè)革命(或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極大提高了社會生產(chǎn)力,步入“蒸汽時代”(如只答出史實不加說明只得1分;只說明而不答出史實也只得1分,共2分。)(2)。中國近代的變革相關的歷史事件器物變革洋務運動(1分)制度變革戊戌變法(或答百日維新)(1分)、辛亥革命(1分)思想變革新文化運動(1分)(3)中國近代雖然不斷地向西方學習,卻始終沒有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所以無法富強起來;新中國建立后,特別是實行改革開放后,我國富強起來,主要是社會制度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才能使中國繁榮富強。(2分)(開放性試題,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給分)29、略

【分析】試題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探索出的正確革命道路及新經(jīng)濟政策的相關內容。1919—1949年的中國,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中國革命探索出的正確道路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黨誕生的1921年,蘇俄在列寧的領導下,采取了新經(jīng)濟政策,允許多種經(jīng)濟成分并存,大力發(fā)展商品經(jīng)濟。(2)本題考查的是1929年—1933年中國和蘇聯(lián)的經(jīng)濟狀況。1929年—1933年的中國,國共十年內戰(zhàn),階級矛盾尖銳;加上日本發(fā)動侵略中國東北的局部戰(zhàn)爭,中國民族危機開始上升,所以國內同樣面臨著經(jīng)濟困難。1929年—1933年的蘇聯(lián),正在進行兩個五年計劃,農業(yè)走集體化道路;蘇聯(lián)由落后的農業(yè)國變?yōu)閺娛⒌墓I(yè)國,工業(yè)生產(chǎn)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國防力量增強。(3)本題考查的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