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華東師大版九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華東師大版九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華東師大版九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華東師大版九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華東師大版九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nèi)…………○…………裝…………○…………內(nèi)…………○…………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nèi)※※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華東師大版九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在東非大裂谷地帶,古人類學家發(fā)現(xiàn)的距今300萬年的化石--“露西”,從骨骼化石來看,她的骨盆的髖骨較寬闊,下肢骨較粗壯,和現(xiàn)代人較為相似,你猜測她的運動方式是()A.爬行B.臂行C.直立行走D.游泳2、下列讀書習慣有利于保護眼睛的是()A.在陽光下看書B.在被窩里打手電看書C.在公共汽車上看書D.看書1小時后,遠眺幾分鐘3、下列關于種子植物的相關描述全部正確的是()

①紅豆杉被譽為植物中的“大熊貓”

②種子萌發(fā)時;首先是胚芽突破種皮。

③針葉林以松;杉等植物為主。

④植物缺氮時植株矮小瘦弱;葉發(fā)黃。

⑤裸子植物的種子沒有胚。

⑥導管在植物結構層次中屬器官.A.②③⑥B.②④⑤C.①⑤⑥D.①③④4、植物體進行各種生理活動所需的能量來自細胞的哪項生理作用()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騰作用D.吸收作用5、農(nóng)民將收獲的農(nóng)作物的種子迅速曬干,儲藏在閉密的容器內(nèi),如果有條件的可以補充適量的氮氣,這樣的種子的儲藏時間較長,其原因是()A.減小了水分和氧氣,增強了呼吸作用B.減小了水分和氧氣,降低了呼吸作用C.增加了氮氣,增強了呼吸作用D.增加了氮氣,降低了呼吸作用6、在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環(huán)境因素的活動結束后;應該把用于實驗的鼠婦()

A.扔到下水道中;放水沖走。

B.處死后扔到垃圾堆中。

C.放回到捕捉它的場所。

D.隨便扔到任何一個地方。

7、結扎成年女子的輸卵管后,將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A.卵巢不能排卵B.失去第二性征C.不能完成受精作用D.不能來月經(jīng)8、如圖顯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四種生物體內(nèi)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質含量所占比例.假設這四種生物構成一條食物鏈.則()A.該食物鏈可以寫成:乙→甲→丁→丙B.丙與丁的關系一定為競爭關系C.乙所需的能量最終來自丙D.在一段時間內(nèi),如果甲的數(shù)量增加,則可能引起乙和丁的數(shù)量增加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9、(2014秋?懷化校級月考)如圖為細菌的結構模式圖;請寫出各部分的名稱。

①是____;②是____;

③是____;④是____;

⑤是____;⑥是____.10、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由____的____、____以及部分____組成.11、只要做好____工作和注意飲用水安全,就能有效地預防血吸蟲感染.12、(2010春?花山區(qū)校級期中)鳥卵的結構中;

(1)將來發(fā)育成雛鳥的部位是[____]____,若該部位色濃而略大,則說明:鳥卵已經(jīng)____.

(2)[____]____是胚胎發(fā)育的主要營養(yǎng)部分.13、資料一:2009年6月22日;教育部和衛(wèi)生部聯(lián)合印發(fā)了《學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試行)》,明確提出了各種防控措施,現(xiàn)列舉部分如下:①加強教室;圖書館(閱覽室)、宿舍等學生和教職員工學習、工作、生活場所的衛(wèi)生與通風,保持空氣流通.②落實晨檢制度.確診病例應按照當?shù)匦l(wèi)生部門的要求,及時接受隔離治療.因甲型H1N1流感暫時停課的學生,必須在恢復健康,經(jīng)有關衛(wèi)生部門確定沒有傳染性并出具有效的復課證明后方可復學.③如果l4天內(nèi),同一班級出現(xiàn)2例及以上甲型H1N1流感病例時,該班級可停課.

資料二:張華同學持續(xù)幾天咳嗽后發(fā)熱;懷疑患了甲型H1N1流感,但是經(jīng)醫(yī)院診斷是細菌感染引發(fā)了肺炎,用藥后得以康復.

(1)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體是____.

(2)資料一列舉的①②條措施,分別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的哪個方面:____、____.

(3)李明被同班同學傳染了甲型H1N1流感,從傳染病的環(huán)節(jié)來看,李明在患病前屬于____,患病后屬于____.

(4)為了有效地控制和預防甲型H1N1流感的傳染,國家加緊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產(chǎn),并分批對在校學生進行接種.接種后人體內(nèi)可以產(chǎn)生____,從而抵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這屬于____免疫.14、(2008?德州)冬天;我省的許多菜農(nóng)利用溫室栽培蔬菜.在溫室中,蔬菜可直接在土壤中栽培,也可利用人工配制的營養(yǎng)液進行無土栽培.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菜農(nóng)常采用白天適當增強光照,夜晚適當降低室溫的措施,以提高蔬菜產(chǎn)量.其中的道理是增加光照可使____增強,降低溫度可使____減弱;從而增加有機物的積累.

(2)菜農(nóng)常常對溫室內(nèi)的土栽蔬菜施用有機肥,不但培育了綠色蔬菜,而且溫室內(nèi)的CO2濃度也大大增加.CO2濃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

(3)無土栽培也稱為溶液栽培.在配制培養(yǎng)液時,除了考慮到溶液的酸堿度、含氧量外,還應該考慮到無機鹽的____.

(4)某溫室從16點開始持續(xù)密封48小時,測得溫室內(nèi)C02體積分數(shù)的變化情況如右圖所示.試分析:

曲線b~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曲線c~d的成因是____.

檢測結果表明,要提高溫室內(nèi)的蔬菜產(chǎn)量必須適時通風.你認為每天通風的時間最好選在曲線____區(qū)段相對應的時間內(nèi)進行.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5、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物體,是因為物像落在視網(wǎng)膜前方____.16、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包括直接價值、間接價值和交換價值.____.17、使用顯微鏡時,當你看到要觀察的物體在視野的右上角時,你應該把裝片向左下角移動.____(判斷對錯)18、現(xiàn)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______.(判斷對錯)19、在心臟結構中,心室與動脈相連,心房與靜脈相連.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連線題(共3題,共15分)20、請將左右兩列中相關聯(lián)的內(nèi)容用線段連接在一起A.牙齒a.咀嚼食物B.舌頭b.暫存和攪磨食物C.胃c.攪拌食物D.小腸d.儲存消化液E.膽囊e.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21、老虎吃野豬合作關系許多蜜蜂在釀蜜競爭關系田里的水稻與雜草捕食關系22、人體生殖器官起著不同的作用,請把對應的連起來.評卷人得分五、作圖題(共2題,共16分)23、小明是一個初二的學生;他常??吹綃寢寣⒆霾撕罅粝碌牡皻さ箍墼诨ㄅ柚?,媽媽認為蛋殼中含有促進植物生長的營養(yǎng)物質.蛋殼真能促進植物生長嗎?小明是一個喜歡動腦愛鉆研的學生,為了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他設計了如下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

一;首先選取了發(fā)育情況相同的3株健壯吊蘭幼苗;分別栽入體積相同、質量相等的甲、乙、丙三個花盆中(甲和乙中裝洗凈的細沙、丙中裝普通的土壤).

二;甲盆中不放蛋殼;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殼.其他管理條件都相同.

三;一段時間后;吊蘭生長狀況發(fā)生了變化.小明將變化情況記錄在下表中:

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1)小明在實驗中提出的問題是____.

(2)比較____兩盆植株的變化情況,可以得出結論:蛋殼能促進植物的生長.如果小明實驗前選取的吊蘭幼苗發(fā)育情況不相同,能否得出上述結論____

(3)請仿照圖的甲如將表格中的其他數(shù)據(jù)以直方圖的形式表示出來.24、(2015秋?武清區(qū)期中)如圖為水??v剖面圖;請回答.

(1)圖中①是____,②是____.腔腸動物特有的攻擊和防御的利器是____.

(2)水螅的體壁由③____和④____構成,圍成的腔⑤被稱為____.水螅吃進的食物在腔內(nèi)被內(nèi)胚層細胞消化,食物殘渣由____排出.

(3)水螅主要通過____的方式進行生殖.評卷人得分六、實驗探究題(共4題,共28分)25、請判斷“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實驗操作步驟(對的打“√”;錯的打“×”)

(1)為消耗有機物;把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中一晝夜.______

(2)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上面遮蓋起來;再移到陽光下照射.______

(3)摘下葉片丟掉黑紙片;直接用酒精加熱溶解葉綠素.______

(4)滴加碘液,發(fā)現(xiàn)見光部分葉片變藍色,說明綠葉在光下產(chǎn)生了淀粉.______.26、菜粉蝶是一種世界性害蟲;其幼蟲稱菜青蟲,主要取食蔬菜葉片,咬成孔洞或缺刻,危害嚴重時葉片幾乎被吃盡,僅留葉脈和葉柄,極大地影響了蔬菜的生長和產(chǎn)量。

(1)如圖1所示;菜粉蝶的生長發(fā)育經(jīng)歷了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其發(fā)育類型為______。

(2)有同學觀察發(fā)現(xiàn);在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葉上,常常能看到菜粉蝶的幼蟲,而在芹菜等非十字花科植物葉片上很難看到,這位同學產(chǎn)生了疑問: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為嗎?他想進行實驗探究,請你幫他作出假設:______。

(3)實驗材料的選擇是否恰當;關系到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在如圖1所示菜粉蝶生長發(fā)育經(jīng)過的四個階段中,最適于選作初始實驗材料的是其中的哪個階段?并說明理由:______。

(4)保證實驗結果可靠性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控制變量。如圖2是實驗材料放置的幾種方式,其中______組實驗結果最可靠。請任選其他一組說明影響實驗結果的原因:______。27、某同學在研究蠶豆葉片上、下表皮氣孔密度(單位面積氣孔數(shù)目)時,采用了以下三種方案進行實驗:方案一:用顯微鏡觀察同一張蠶豆葉片的上、下表皮裝片。方案二:把新鮮的蠶豆葉片浸沒在60℃左右的熱水中(如圖所示),觀察葉片兩面的氣泡數(shù)目。方案三:在一株生長旺盛的蠶豆植株上選取一片蠶豆葉,用濾紙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將兩張浸有氯化鈷溶液的藍色濾紙(遇水會變紅)相對應地貼在葉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針將其固定,觀察貼在葉片上、下表皮上的濾紙,哪一張先變色,哪一張的顏色深一些。請回答下列問題:(1)采用方案_____________可以觀察到葉片的保衛(wèi)細胞。(2)方案二中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xiàn)象,說明葉片下表皮氣孔密度比上表皮大。(3)該同學采用方案三進行實驗,貼上濾紙后經(jīng)過較長時間,發(fā)現(xiàn)兩張藍色濾紙顏色都變?yōu)橐粯蛹t。該同學認為蠶豆葉片上、下表皮氣孔同樣多,與方案二實驗結論不一致。于是去問老師,老師詢問了他的實驗過程后,指出用方案三所做實驗的結論不可靠。你認為老師這樣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請閱讀以下資料,回答問題鎘污染像幽靈一樣滲透在湖南省湘潭市馬家河鎮(zhèn)。近幾年來有十幾位村民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腹痛、嘔吐、關節(jié)疼痛等癥狀,經(jīng)化驗發(fā)現(xiàn),原因為鎘中毒。2011年3月,國務院批準了《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實施方案》,計劃到“十二五”末,湘江流域內(nèi)涉重金屬企業(yè)的數(shù)量和重金屬排放量比2008年減少50%。今年在湘江流域開展了“同心系湘江,共護母親河”活動,旨在關注湘江重金屬污染,助力將湘江建設成為“中國萊茵河”,帶動湘江流域綠色發(fā)展、科學發(fā)展。(1)根據(jù)所學知識,你推斷資料中的村民所患的是病。(2)某實驗小組的同學觀察到在馬家河鎮(zhèn)流域范圍內(nèi),有許多的工廠直接將工業(yè)廢水排到河水中,河水顏色發(fā)黑,并散發(fā)出刺鼻的惡臭味。該小組同學決定探究污染的河水對生物生長發(fā)育的影響。實驗小組準備了生長狀況相同的20只小蝌蚪,平均分成A、B兩組,分別放在兩個水缸中,其中A組中盛有潔凈的、未被污染的河水,B組中盛有。將A、B兩個水缸放置在適宜的條件下,用相同的餌料喂食蝌蚪,觀察蝌蚪的生長情況。(3)請你預測可能的實驗結果:①若A、B組的蝌蚪都正常生長,說明;②。(4)面對環(huán)境污染,我們可以做哪些有益的工作?。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C【分析】【分析】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標準.【解析】【解答】解:就“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來看;她的骨盆的髖骨前后扁,左右較寬闊,下肢骨的股骨較粗壯.說明她已直立行走.

故選:C2、D【分析】【分析】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用眼習慣,能預防近視,要做到:三要、五不看、三個一.【解析】【解答】解:三要是:讀書寫字的姿勢要正確;看書寫字40分鐘后要到室外活動或向遠處眺望一會兒;要認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準確.

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線下和直射的陽光下看書寫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車上或走路時看書;不要看字體過小、字行過密、字跡印刷不清的讀物;做作業(yè)不要用淡色鉛筆;看電視時間不要太久.

三個一是:一尺;一拳、一寸;即讀書寫字時,眼睛和桌面要保持一尺的距離;身體和課桌之間保持一個小拳頭的間隔;握筆時手和筆尖要保持一寸的距離.

A;在陽光下看書;光線強,A錯誤.

B;在被窩里打手電看書;光線弱,B錯誤.

C;在公共汽車上看書;C錯誤.

D;看書1小時后;遠眺幾分鐘,D正確.

故選:D3、D【分析】解:①紅豆杉是雌雄異株;是我國一級保護植物,被稱為植物中的“大熊貓”,正確;

②種子萌發(fā)時首先突破種皮的是胚根;錯誤;

③針葉林是以針葉樹為主要種所組成的各類森林的總稱.包括常綠和落葉;耐寒;耐旱和喜溫、喜濕等類型的針葉純林和混交林.主要由云杉、冷杉、落葉松和松樹等屬一些耐寒樹種組成.通常稱為北方針葉林,也稱泰加林.其中由落葉松組成的稱為明亮針葉林,而以云杉、冷杉為建群樹種的稱為暗針葉林.針葉林是寒溫帶的地帶性植被,是分布最靠北的森林,正確;

④氮肥作用能促使植物的莖;葉(營養(yǎng)生長)生長茂盛;葉色濃綠.土壤缺氮時,植株矮小,葉片黃化,花芽分化延遲,花芽數(shù)減少.④正確;

⑤裸子植物只有種子(胚是種子的主要部分);無果實.錯誤;

⑥導管屬于輸導組織.錯誤.

故選:D

種子植物是植物界中較高等的一個類群;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無子房壁發(fā)育成果皮,種子裸露,僅僅被一鱗片覆蓋起來,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種子,無果實.裸子植物也無花,只有孢子葉球,孢子葉球還不能看作真正的花,其形態(tài)結構上與被子植物的花是不同的,只是有些裸子植物的孢子葉球(球花)相當于被子植物的花的功能,因此裸子植物具有根;莖、葉、種子四種器官.而被子植物則具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又叫綠色開花植物.

關鍵點:種子植物都結種子,用種子繁殖后代.【解析】【答案】D4、B【分析】【分析】生物細胞利用氧將植物體內(nèi)的有機物分解產(chǎn)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體的線粒體中進行的.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機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解析】【解答】解:A;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只能儲存能量而不能釋放能量;故A錯誤.

B;植物進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滿足生命活動的需要,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故B正確.

C;植物的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nèi)的水以氣體的形式散失到空氣中的過程;而無法為植物生長和吸收提供動力,故C錯誤.

D;植物的吸收作用是指植物吸收他人中的水和無機鹽等來促進植物的生長;故D錯誤.

故選:B.5、B【分析】【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產(chǎn)中的應用.解答時可以從空氣、水對種子呼吸作用影響方面來切入.【解析】【解答】解:種子的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使種子內(nèi)的有機物減少,縮短種子的壽命.呼吸作用受溫度;水分、氧氣等因素的影響.溫度能影響呼吸作用,主要是影響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nèi),呼吸強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強.種子的含水量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量少呼吸作用減弱;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氣,氧氣多,種子的呼吸作用旺盛,氧氣少呼吸作用減弱.根據(jù)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產(chǎn)實踐上貯藏種子應該在低溫、干燥、氧氣較少的環(huán)境中,可以減少有機物的消耗,延長種子的儲存時間.將收獲的農(nóng)作物的種子迅速曬干,儲藏在閉密的容器內(nèi),如果有條件的可以補充適量的氮氣;減小了水分和氧氣,降低了呼吸作用,減少有機物的消耗,因此可以延長種子的保存時間.

故選B.6、C【分析】

養(yǎng)成關愛動物的好習慣;保護動物,保護動物的棲息環(huán)境,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這樣對于保護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婦放回到適宜它生長的自然環(huán)境中.因此,選項A;B、D均是錯誤的.

故選:C

【解析】【答案】此題考查的是對愛護生物;保護環(huán)境,關愛生命的認識.

7、C【分析】輸卵管是輸送卵細胞的結構,是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部位,所以結扎成年女子的輸卵管后,將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并不影響卵巢產(chǎn)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所以仍保持第二性征和具有月經(jīng)?!窘馕觥俊敬鸢浮緾8、A【分析】【分析】食物鏈反映的只是生產(chǎn)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食物鏈的起始點一定是生產(chǎn)者(綠色植物).食物鏈通常寫成“甲→乙→丙→”的形式,由被吃的生物指向吃它的生物.【解析】【解答】解:A;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有毒物質會沿食物鏈不斷積累;因此營養(yǎng)級別最高的生物,其體內(nèi)積累的有毒物質會最多;假設圖中這四種生物構成一條食物鏈,則為:乙→甲→丁→丙.A正確;

B;這四種生物構成一條食物鏈;則丙和丁之間是捕食關系.B錯誤;

C;乙是生產(chǎn)者;其能量最終來源于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C錯誤;

D;若一段時間內(nèi);如果甲的數(shù)量增加,甲以乙為食,會導致乙的數(shù)量減少;丁以甲為食,丁會因食物充足而大量繁殖,數(shù)量增加,D錯誤.

故選:A.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9、略

【分析】【分析】細菌的基本結構有最外層⑤細胞壁、緊靠細胞壁的是④細胞膜、在細胞膜和DNA之間是②細胞質和細胞中間是③DNA集中的區(qū)域,有的細菌有長長的①鞭毛,有的在細胞壁外面還有較厚的⑥莢膜,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沒有葉綠體.【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①鞭毛;②細胞質、③DNA、④細胞膜、⑤細胞壁、⑥莢膜。

故答案為:

鞭毛細胞質DNA細胞膜細胞壁莢膜10、略

【分析】【分析】神經(jīng)系統(tǒng)包括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兩部分,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由腦和脊髓組成,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由腦和脊髓發(fā)出的神經(jīng)組成.【解析】【解答】解:神經(jīng)系統(tǒng)由腦;脊髓和它們所發(fā)出的神經(jīng)組成;腦和脊髓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中樞部分,叫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由腦發(fā)出的腦神經(jīng)和由脊髓發(fā)出的脊神經(jīng)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周圍部分,叫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神經(jīng)元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故答案為:腦和脊髓發(fā)出;腦神經(jīng);脊神經(jīng);神經(jīng)元.11、略

【分析】【分析】血吸蟲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畜健康的傳染?。x的幼蟲(毛蚴)必須先感染釘螺,在釘螺體內(nèi)發(fā)育成尾蚴后游入水中,當尾蚴接觸人畜時,便侵入皮膚,到人畜體內(nèi)進一步發(fā)育為成蟲并產(chǎn)卵,受感染的人畜又排出含有血吸蟲卵的糞便污染有釘螺的水域,從而造成新的傳染性,據(jù)此答題.【解析】【解答】解:血吸蟲病屬于體表傳染??;是由病原體通過皮膚浸入人體后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通過接觸傳播,由于釘螺是血吸蟲幼蟲的唯一中間寄主,當人接觸含有血吸蟲尾蚴的水時就可能感染血吸蟲病.血吸蟲卵隨人糞落入水后,經(jīng)過一定時間,蟲卵孵出毛蚴,毛蚴可以運動,當遇到水中一種叫“釘螺”的螺螄后,毛蚴即從其向外伸出的軟體部分鉆入,并在釘螺體內(nèi)發(fā)育繁殖為大量尾蚴.成熟尾蚴并不久留在釘螺體內(nèi),但必須在有水的情況下才能從螺體逸出,當釘螺在水中或在有水珠的植物莖葉上爬行時,尾蚴便離開螺體進入水中,此時,如果人下水(如在湖區(qū)捕魚;打湖草、抗洪、救災等)或赤腳走在鄉(xiāng)間的田埂上,就有感染血吸蟲的可能.血吸蟲尾蚴主要經(jīng)皮膚侵入人體.但據(jù)調(diào)查,喝含有尾蚴的生水也可感染血吸蟲,尾蚴或可通過口腔粘膜進入人體.因此防治感染日本血吸蟲的措施有:①大力消滅釘螺,從而控制傳染源;②嚴格管理好糞便,從而切斷傳播途徑;③在接觸有血吸蟲的水域時應采取防護措施,從而切斷傳播途徑.

故答案為:預防12、略

【分析】【分析】此題考查鳥卵的結構和功能.可結合鳥卵的結構圖來分析.圖中①卵殼②卵黃膜③胚盤④系帶⑤卵白⑥外殼膜⑦氣室⑧內(nèi)殼膜⑨卵黃.【解析】【解答】解:鳥卵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和功能;如下所示:

可見(1)胚胎受精的部位是③胚盤.若該部位色濃而略大;則說明:鳥卵是受精卵,而且已經(jīng)發(fā)育.

(2)⑨卵黃是胚胎發(fā)育的主要營養(yǎng)部分.

故答案為:(1)③胚盤;發(fā)育(2)⑨卵黃13、略

【分析】【分析】甲型H1N1流感為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病原體是一種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該病毒毒株包含有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2009年開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圍內(nèi)大規(guī)模流行,2010年8月,世衛(wèi)組織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經(jīng)結束.【解析】【解答】解:(1)病原體是能引起人和動植物傳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統(tǒng)稱;其中有細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黃癬病的霉菌)、原蟲(如瘧原蟲)、蠕蟲(如蛔蟲)以及螨類(如疥螨)等;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體是病毒.

(2)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加強教室、圖書館(閱覽室)、宿舍等學生和教職員工學習、工作、生活場所的衛(wèi)生與通風;保持空氣流通”這屬于預防傳染病的切斷傳播途徑;“確診病例應按照當?shù)匦l(wèi)生部門的要求,及時接受隔離治療.”這屬于預防傳染病的控制傳染源.

(3)傳染病的流行必須同時具備三個環(huán)節(jié):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jīng)過的途徑)、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李明被同班同學傳染了甲型H1N1流感;從傳染病的環(huán)節(jié)來看,李明在患病前屬于易感人群,患病后屬于傳染源.

(4)疫苗進入人體后會刺激淋巴細胞產(chǎn)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做抗體,抗體能夠協(xié)助吞噬細胞來消滅特定的病原體,這種免疫類型只對特定病原體起作用,屬于特異性免疫.

故答案為:(1)病毒

(2)切斷傳播途徑;控制傳染源

(3)易感人群;傳染源

(4)抗體;特異性14、略

【分析】【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因為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機物是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呼吸作用釋放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光合作用原料的吸收和運輸需要的能量是呼吸作用釋放的.【解析】【解答】解(1)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進行;因此增加光照可以使光合作用增強;在一定范圍內(nèi),環(huán)境溫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強,環(huán)境溫度越低,呼吸作用就越弱;因此降低溫度可以使呼吸作用減弱,減少有機物的消耗,從而增加有機物的積累.

(2)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使用有機肥,不僅提高了蔬菜的品質,而且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機肥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為溫室內(nèi)的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3)無土栽培是以草炭或森林腐葉土;蛭石等輕質材料做育苗基質固定植株;讓植物根系直接接觸營養(yǎng)液,采用機械化精量播種一次成苗的現(xiàn)代化育苗技術;不同植物和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長時期所需要的無機鹽的種類和比例是不同的,因此在配制培養(yǎng)液時除了考慮到溶液的酸堿度、含氧量外,還應該考慮到無機鹽的比例和種類.

(4)由圖示可知,溫室密封后于第二天的凌晨4點開始,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shù)大幅下降,這是因為此時光照逐漸增強,植物的光合作用也逐漸增強,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曲線c~d的成因是到了夜間,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只進行呼吸作用,因而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shù)又逐漸增加.曲線的b~c或d~e是每天的凌晨4點到下午的16點;此時段植物在光照下進行光合作用,因此,此時通風可以增加溫室內(nèi)二氧化碳的濃度,從而增加了光合作用的強度.

故答案為:(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機肥產(chǎn)生二氧化碳。

(3)比例和種類。

(4)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C02;植物進行呼吸作用釋放C02;b~c或d~e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5、√【分析】【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近視眼的成像特點,解答時可以從近視眼的成因、成像特點、矯正方面來切入.【解析】【解答】解:看近處物體時;必須通過睫狀肌的收縮作用,使晶狀體的凸度增加,使近處的物體像能夠落在視網(wǎng)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長時間的近距離作業(yè),如讀書;寫字、看電視、玩游戲機等,使眼睛長時間的調(diào)節(jié)緊張,頭部前傾,眼球內(nèi)不斷的充血,眼內(nèi)壓相應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緊張和壓迫眼球,或者因調(diào)節(jié)時牽引渦狀靜脈,妨礙了血液的流通,使鞏膜的抵抗力減弱,導致晶狀體過度變凸,不能恢復成原狀;嚴重時使眼球的前后徑過長,使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線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形成近視,近視眼可以通過配戴凹透鏡的眼鏡加以矯正.故題干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16、×【分析】【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生物多樣性的價值.解答時可以從生物多樣性的意義方面來切入.【解析】【解答】解:生物多樣性通常有三個主要的內(nèi)涵;即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遺傳)的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直接使用價值,指對人類的社會生活有直接影響和作用的價值,如:藥用價值、觀賞價值、食用價值和生產(chǎn)使用價值(野外收獲進入貿(mào)易市場)等.間接使用價值,一般表現(xiàn)為涵養(yǎng)水源、凈化水質、鞏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蝕、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氣候、吸收污染物,調(diào)節(jié)碳氧平衡,在調(diào)節(jié)全球氣候變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潛在價值.今天還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種在將來會有利用的價值.栽培植物的野生親緣種究竟能提供多少對農(nóng)林業(yè)發(fā)展有用的遺傳材料,是不可估量的.可見題中的敘述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17、×【分析】【分析】在顯微鏡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發(fā)現(xiàn)物像位于視野的右上方,它實際上位于玻片標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應向右上方移動.我們可以這樣記憶:物像位于視野的哪個方向,就向哪個方向移動,才能移到視野中央.【解析】【解答】解:顯微鏡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動方向和玻片的移動方向相反.因此,“若要使位于顯微鏡視野右上角的圖象移至視野中央”,移動玻片的方向是右上角,故此題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18、√【分析】解: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泛分布于非;亞、歐地區(qū),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現(xiàn)代類人猿,以樹棲生活為主,另一支卻由于環(huán)境的改變慢慢的進化成了人類,可見人類和類人猿的關系最近,是近親,它們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答案為:√

人類和類人猿的關系最近;是近親,它們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關鍵掌握了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解析】√19、√【分析】【分析】心臟有四個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連通肺靜脈,右心房連通上下腔靜脈,左心室連通主動脈,右心室連通肺動脈.可見,心室與動脈相連通,心房與靜脈相連通.【解析】【解答】解:心臟各腔與血管的連接如圖所示:即心房與靜脈相連;心室與動脈相連.

故答案為:√四、連線題(共3題,共15分)20、略

【分析】試題分析:牙齒位于口腔中,是人體最堅硬的器官,主要功能是對食物有磨碎、撕裂、咀嚼;舌頭主要作用是對食物有攪拌作用,與口腔中的牙齒共同作用,對食物有初步的物理性消化,并將食物向消化道后推送;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結構,主要作用是暫時貯存和攪磨食物,同時能夠分泌消化酶,蛋白質在胃內(nèi)進行初步的化學性消化;小腸細長,有許多環(huán)形鄒壁,小腸絨毛和小腸微絨毛,增加了消化食物的面積,同時小腸絨毛壁、毛細淋巴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僅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吸收營養(yǎng)物質,所以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場所;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膽汁儲存在膽囊中,再通過膽管輸送到小腸中參與脂肪的消化。因此,左右兩列中相關聯(lián)的內(nèi)容分別是A—aB—cC—bD—eE—d??键c: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窘馕觥俊敬鸢浮緼—aB—cC—bD—eE—d21、略

【分析】【解析】【解析】

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常見有:捕食關系、競爭關系、合作關系、寄生關系等.包括:種內(nèi)關系和種間關系.種內(nèi)關系又分為種內(nèi)互助和種內(nèi)競爭;種間關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種間競爭幾種方式.老虎吃野豬,是老虎為了獲取食物維持自己的生存需要屬于捕食關系;蜂群中蜜蜂,有工蜂、蜂王、雄峰,需要彼此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才能維持蜂群的正常生活,因此屬于合作關系;田里的水稻和雜草,彼此相互爭奪陽光、水分、無機鹽,甚至生存的空間,因此屬于競爭關系.故答案為:.【解析】【答案】A3B1C222、略

【分析】試題分析:男性的生殖系統(tǒng)包括精囊,輸精管,睪丸,陰莖等;女性的生殖系統(tǒng)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等。其中男性產(chǎn)生生殖細胞﹣﹣精子的器官是睪丸,同時睪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屬于內(nèi)分泌器官,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女性產(chǎn)生生殖細胞﹣﹣卵細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時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屬于內(nèi)分泌器官,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輸卵管的作用是輸送卵細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場所;子宮是胚胎發(fā)育的場所;陰道是精子進入女性體內(nèi)和嬰兒出生的通道。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點。故答案為:考點:人體男性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人體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窘馕觥俊敬鸢浮课?、作圖題(共2題,共16分)23、蛋殼能促進植物生長嗎?甲、乙不能【分析】【分析】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對照實驗.【解析】【解答】解:(1)據(jù)材料可見:小明在實驗中提出的問題是:蛋殼能促進植物生長嗎?

(2)甲盆中不放蛋殼;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殼(甲和乙中裝洗凈的細沙)可見甲和乙的變量是蛋殼.結果甲植株矮小,葉片變黃;乙植株健壯,葉片較綠,說明蛋殼能促進植物生長,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對照實驗.如果小明實驗前選取的吊蘭幼苗發(fā)育情況不相同,就有兩個變量.不符合對照試驗的原則,不能得出蛋殼能促進植物生長的結論.

(3)據(jù)表中可繪制如下直方圖:

故答案為:(1)蛋殼能促進植物生長嗎?

(2)甲;乙;不能;

(3)24、略

【分析】【分析】水螅屬于腔腸動物,體型呈圓柱(筒)形,圖中結構名稱:①口,②觸手,③外胚層,④內(nèi)胚層,⑤消化腔,⑥芽體,⑦中膠層,⑧精巢.【解析】【解答】解:(1)①口;②觸手,水螅的身體一端附著在水草上,另一端伸展著5~12條柔軟細長的觸手,幫助捕捉食物.另外還有一種較為特殊的結構稱為刺細胞,這也是腔腸動物特有的攻擊和防御的利器.

(2)水螅屬于腔腸動物;體壁由內(nèi)胚層;外胚層和中膠層構成,體內(nèi)有消化腔,食物在水螅的消化腔內(nèi)消化和吸收,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仍從口排出.

(3)水螅在條件良好的情況下;進行出芽生殖;在條件惡劣的時候進行有性生殖.

故答案為:(1)口;觸手;刺細胞;

(2)外胚層;內(nèi)胚層;消化腔;口;

(3)出芽六、實驗探究題(共4題,共28分)25、√;√;×;√【分析】解:(1)選作實驗的植物實驗前已經(jīng)進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儲存了豐富的有機物(淀粉).如不除去會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所以將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晝夜的目的是:使葉片原來貯存的有機物轉運和消耗掉,排除原有淀粉對于實驗的干擾,保證實驗結果所檢驗到的淀粉是在實驗過程中形成的.

(2)此實驗中的變量是光照.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一部分從上下兩面遮蓋起來;然后移到陽光下照射.是為了葉片遮光部分與不遮光部分互為對照.

(3)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隔水加熱而不能直接加熱.原因是,因為酒精是易燃;易揮發(fā)的物質,直接加熱容易引起燃燒,使用水對酒精進行加熱,起到控溫作用,以免酒精燃燒發(fā)生危險.目的是用酒精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葉片變成黃白色.便于觀察到淀粉遇碘變藍的顏色反應.

(4)淀粉遇碘液變藍是淀粉的特性;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進行制造淀粉,葉片見不遮光部分能進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遮光部分缺乏光沒有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故答案為:(1)√;

(2)√;

(3)×;

(4)√

(1)《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暗處理→選葉遮光→光照→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觀察顏色.實驗要點: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變藍色;酒精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氫氧化鈉吸收二氧化碳.

(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以及對照實驗的特點.【解析】√;√;×;√26、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為②乙涂有白菜和芹菜的汁液的濾紙與菜青蟲不等距(圖丙放置方式影響變量單一的原因:涂有白菜和芹菜的汁液的濾紙形狀不同)【分析】解:(1)從圖中看出;如圖1所示,菜粉蝶的生長發(fā)育經(jīng)歷了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其發(fā)育類型為完全變態(tà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