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377.3-2016 殘障兒童康復機構服務規(guī)范 第3部分:聽障兒童康復機構_第1頁
DB11-T 1377.3-2016 殘障兒童康復機構服務規(guī)范 第3部分:聽障兒童康復機構_第2頁
DB11-T 1377.3-2016 殘障兒童康復機構服務規(guī)范 第3部分:聽障兒童康復機構_第3頁
DB11-T 1377.3-2016 殘障兒童康復機構服務規(guī)范 第3部分:聽障兒童康復機構_第4頁
DB11-T 1377.3-2016 殘障兒童康復機構服務規(guī)范 第3部分:聽障兒童康復機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3.080.99

A16

備案號:52166-2017DB11

北京市地方標準

DB11/T1377.3—2016

殘障兒童康復機構服務規(guī)范

第3部分:聽障兒童康復機構

Servicespecificationofrehabilitationorganizationforchildrenwith

disabled—Part3:rehabilitationorganizationfor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2016-12-22發(fā)布2017-04-01實施

北京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

DB11/T1377.3—2016

殘障兒童康復機構服務規(guī)范第3部分:聽障兒童康復機構

1范圍

本部分規(guī)定了聽障兒童康復機構(簡稱“康復機構”)的服務原則、服務類型、基本要求、服務流

程、服務方法及服務質量控制。

本部分適用于聽障兒童康復機構的服務。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16296聲學測聽方法第2部分:用純音及窄帶測試信號的聲場測聽

GB/T16403聲學測聽方法純音氣導和骨導聽閾基本測聽法

DB11/T1377.1殘疾兒童康復機構服務規(guī)范第1部分:通則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聽力障礙hearing-impaired

聽覺系統(tǒng)中的傳音、感音,以及對聲音綜合分析的各級神經(jīng)中樞發(fā)生異常。

4服務原則

4.1康復機構提供的康復服務應符合DB11/T1377.1中4規(guī)定的服務原則。

4.2康復機構應從聽障兒童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其在聽力、言語、語言、認知、溝通方面的特殊需要出發(fā)

提供專業(yè)服務。

4.3康復機構所施用的策略或方案應盡可能保護聽障兒童的殘余聽力。

4.4康復機構應盡早對聽障兒童進行聽力診斷、及時配戴聽力輔助工具,并盡早開展聽力恢復訓練。

5服務類型

康復機構可根據(jù)自身條件,依據(jù)DB11/T1377.1中5確定的服務類型,提供康復服務。

6基本要求

6.1場地環(huán)境要求

1

DB11/T1377.3—2016

聽障兒童康復機構的場地環(huán)境應符合DB11/T1377.1中6.1的規(guī)定,同時還應滿足:

a)測聽室,符合GB/T16296和GB/T16403的規(guī)定;

b)每7名聽障兒童宜至少設置一間個別訓練室,室內(nèi)應有隔聲降噪處理,本底噪聲應低于35dBA,混

響時間不超過0.4秒;

c)集體課教室,并有隔聲降噪處理,本底噪聲應低于45dBA,混響時間不超過0.6秒。同時,室內(nèi)

應設有不少于3個功能類別的區(qū)角活動區(qū)域;

d)適應聽障兒童戶外活動需求的場地;

e)設立家長培訓教室,面積能滿足20人及以上培訓使用。

6.2設備和用品要求

康復機構的設備和用品應符合DB11/T1377.1中6.2的規(guī)定,還應配備以下設備和用品:

a)應配備針對聽障兒童年齡特點的教學用具和多媒體設備,設備完好,可滿足使用要求;

b)應配備至少一臺便攜式助聽效果評估儀,有條件的可配備純音聽力計;

c)應配備滿足訓練需要的經(jīng)測聽標定的聲響玩具;

d)圖書室應配備聽障兒童圖書人均15本以上,教師用書人均10本以上;

e)個別訓室內(nèi)應配備適合單訓教學用的桌椅1套,配件齊全的助聽設備保養(yǎng)包1套,用于聽覺語言能

力評估、學習能力評估和格雷菲斯評估工具1套,以及種類豐富且適合單訓的聽覺、言語、語言、認知、

溝通類玩具與材料;

f)集體課教室要配有符合正常幼兒園玩教具配備名錄的玩教學具,有條件的機構在集體教室還應配

備集體助聽輔助系統(tǒng)(如FM系統(tǒng)或感應線圈系統(tǒng));

g)戶外活動場地應配置至少1套的大型活動器械(如攀爬鉆滑行類或擺動平衡類)和中小型活動器

械(如運動類或投擲類等);有條件的機構還應在戶外活動區(qū)內(nèi)配置沙水池、塑膠跑道等設施。

6.3人員和崗位要求

康復機構的人員和崗位應符合DB11/T1377.1中6.3的規(guī)定,同時還應滿足:

a)康復機構可設置集體教學崗、個別化教學崗、衛(wèi)生保健崗位、聽能管理崗位、專業(yè)評估崗位、康

復檔案管理崗;

b)機構員工總體人數(shù)與服務對象比例不低于1:5;集體教學崗師生比應不低于1:8;個別化教學崗

師生比應不低于1:7;衛(wèi)生保健崗位應至少1人為專職;聽能管理崗位應至少1人為專職;專業(yè)評估崗位

應至少1人為專職;

c)教學崗位人員應具備聽力語言康復科學、語言學、特殊教育學、幼兒教育學等相關專業(yè),百分比

等于或大于80%,并具備相應資質;

d)個別化教學崗位人員應具備相應資質;

e)聽能管理崗位人員至少1名具備聽力學相關專業(yè),且具備相應資質;

f)專業(yè)評估崗位人員至少1名具備聽力語言康復相關專業(yè)。

6.4安全與應急要求

康復機構安全與應急要求應符合DB11/T1377.1中6.4的規(guī)定。

6.5制度建設

康復機構的制度建設應符合DB11/T1377.1中6.5的規(guī)定。

6.6檔案管理

2

DB11/T1377.3—2016

康復機構的檔案管理應符合DB11/T1377.1中6.6的規(guī)定。

7服務流程

7.1接案

聽障兒童康復機構在接案時應符合DB11/T1377.1中7.1的規(guī)定,并填寫《聽障兒童康復服務接案登

記表》(參見附錄A)。

7.2預評估

預評估環(huán)節(jié)應符合DB11/T1377.1中7.2的規(guī)定,同時還應開展以下工作:

a)以心理評估和教育評估為主要手段,初步了解聽障兒童在聽能管理、聽覺、語言、言語、認知、

溝通及行為表現(xiàn)等方面的水平基礎,明確康復需求;

b)填寫《聽障兒童康復服務預估表》(參見附錄B);存在家庭高風險因素的應填寫《聽障兒童高

風險家庭評估表》(參見附錄C)。

7.3制定服務計劃

康復機構制定服務計劃時應符合DB11/T1377.1中7.3的規(guī)定,并填寫《聽障兒童康復服務計劃》(參

見附錄D)。

7.4康復服務介入

7.4.1康復機構在直接康復服務介入時應符合DB11/T1377.1中7.4.1的規(guī)定,并滿足以下要求:

a)實施聽能管理服務,監(jiān)測聽障兒童聆聽狀況,撰寫《聽障兒童聽能管理記錄報告》(參見附

錄E),優(yōu)化聽障兒童聆聽效果;

b)直接運用各種專業(yè)技能藉由教育、心理、社會等手段幫助聽障兒童實現(xiàn)聽覺、語言、言語、

認知、溝通及行為表現(xiàn)等方面的積極改變,進而促進聽障兒童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

領域全面、均衡發(fā)展。

7.4.2康復機構在間接康復介入時應符合DB11/T1377.1中7.4.2的規(guī)定。

7.5評估

評估環(huán)節(jié)應符合DB11/T1377.1中7.5的規(guī)定,還應滿足以下要求:

a)按照《聽障兒童評估內(nèi)容與收錄要求》(參見附錄F)收集和分析相關資料;

b)填寫《聽障兒童康復服務評估表》(參見附錄G)撰寫評估結果;

c)康復計劃實施完成后,對聽障兒童進行終結性評估。

7.6康復介入結案

康復機構在康復接入結案時應符合DB11/T1377.1中7.6的規(guī)定,并填寫《聽障兒童康復服務結案

表》(參見附錄H)。

7.7康復服務跟蹤

康復服務跟蹤應符合DB11/T1377.1中7.7的規(guī)定,并做好如下工作:

a)做好康復對象的入園、入學準備,根據(jù)需要適當開展轉銜服務,并有詳細記錄;

b)康復機構對聽障兒童進行回訪,填寫《聽障兒童康復服務回訪記錄》(參見附錄I)?;卦L次數(shù)

不少于6次(至少每兩年1次,至少3年)。

3

DB11/T1377.3—2016

8服務方法

8.1康復機構對接收的兒童采取的康復服務方法應符合DB11/T1377.1中8的規(guī)定。

8.2康復機構應以個別化教育方式為聽障兒童及其家庭提供直接的聽語訓練、言語矯治、行為矯正等

專項康復服務。

9服務質量控制

康復機構開展服務質量控制應符合DB11/T1377.1中9的規(guī)定。

4

DB11/T1377.3—2016

AA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聽障兒童康復服務接案登記表

A.1表A.1給出了聽障兒童康復服務接案登記表的樣式。

表A.1聽障兒童康復服務接案登記表

編號:日期:年

月日

基本情況

姓名性別出生年月

民族戶口所在地身份證號

聽力狀況

聽障確診時間

左耳右耳

聽障程度dB(HL)

B(HL)

dB(HL)

助聽聽閾

B(HL)

()助聽器型號:()助聽器型號:

補償/重建方式()人工耳蝸()人工耳蝸

驗配/開機時間:年月日驗配/開機時間:年月日

聽力刺激策略()單側()雙側同步()雙側順次

家庭資料

姓名民族身份證號受教育程度聯(lián)系方式

業(yè)

父親

母親

()雙親()單親()父家庭主要輸入()手語()口語()方言()

家庭狀況

()母()雙亡語言類型普通話

主要照顧者與

聯(lián)系方式

兒童的關系

現(xiàn)居住地家庭

地址

個案來源

□服務對象主動求助□機構發(fā)現(xiàn)服務對象□轉介

轉介來源

轉介原因

面臨的問題和需求

(1)

(2)

(3)

康復服務工作者(簽字):

5

DB11/T1377.3—2016

BB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聽障兒童康復服務預估表

B.1表B.1給出了殘障兒童康復服務預估表的樣式。

表B.1聽障兒童康復服務預估表

編號:日期:年月日

基本情況

姓名性別年齡出生年月

接案原因及當時

出現(xiàn)的問題

□一般家庭□高風險家庭

家庭背景

具體說明:

重要成長經(jīng)歷及其他

首次評估

領域評估內(nèi)容備注

確定家長了解保養(yǎng)及檢查助聽設備程序()是()否

除睡覺及洗澡、游泳外是否都給幼兒配帶助聽設備()是()否

家中能聽環(huán)境()安靜()有噪音

聽能管理

幼兒的聽覺習慣()完全聆聽()依賴視覺()兩者都有

已有助聽設備保養(yǎng)工具:

配戴助聽設備后幼兒對聲音的反應有何改變:

幼兒對環(huán)境聲音的反應()無反應()察覺()辨識

幼兒對語音的反應()無反應()察覺()辨識

幼兒對名字、家人稱謂的反應()無反應()察覺()辨識

幼兒對林氏(Ling’s)六音的反應

安靜/距離aIushsm

0.5

聽覺能力

察覺左耳

()右耳

聽覺記憶項(組合類型:)

聽覺描述:閉合式第階段:,開放式第階段

聽力保障兒童聽覺能力評估標準言語識別平均得分:

CAP聽覺行為分級記錄級別:

溝通模式()非口語()口語

理解性語言程度

()無()初級詞匯()中級詞匯()高級詞匯

表達性語言程度

()無

()模仿復述(句子長度個字,例如)

()主動表達(句子長度個字,例如)

語言能力表達性語言發(fā)展階段

()咿呀期(簡單發(fā)音階段)()兒語期(連續(xù)音節(jié)階段)

()模仿期(學話萌芽階段)()單字期(單詞句階段)

()胡語期(亂語階段)()簡單語詞、電報期(雙詞句階段)

()片語、句子和段落(完整句階段)

問句能力

()不能理解()理解,會回答(說明:)

()會表達問句(說明:)

6

DB11/T1377.3—2016

聽力障礙兒童語言能力評估標準平均語言年齡水平:

SIR言語可懂度分級記錄級別:

語言能力能否發(fā)出聲音()有()無

超音段()音長短()音高低()音大?。ǎ┧穆?/p>

模仿發(fā)音()不會()會說明:

分類:配對:

顏色:形狀:

質感:數(shù)學概念:

認知能力排序:

其他思維能力:

格雷費斯兒童精神發(fā)育檢查報告發(fā)育商:

希一內(nèi)學習能力檢驗報告智商/學習能力商:

表達需求的方式:()口語()肢體()其他

等待能力、輪替:()可以()不可以()偶爾發(fā)生

眼神交流:()無()有

溝通能力主動提問:()無()有

主動互動:()無()有

維持話題:()無()有

開啟話題:()無()有

好奇心:()主動()被動

行為表現(xiàn)穩(wěn)定性:()穩(wěn)定()不穩(wěn)定

行為問題:()無()有(說明:)

如廁有大小便需求是,能自己如廁()尚未出現(xiàn)()出現(xiàn)

在成人提醒下便后會用水沖洗()尚未出現(xiàn)

進餐能使用小勺獨立進餐()尚未出現(xiàn)()出現(xiàn)

餐后能主動漱口和擦嘴()尚未出現(xiàn)

穿衣能自己穿脫簡單的衣褲和鞋襪,不依賴成人

自理能力()尚未出現(xiàn)()出現(xiàn)

衛(wèi)生習慣能自己擦鼻涕()尚未出現(xiàn)()出現(xiàn)

飯前、便后、手臟時知道洗手()尚未出現(xiàn)()出現(xiàn)

在成人提醒下能早晚刷牙()尚未出現(xiàn)()出現(xiàn)

安全外出時跟隨成人不亂跑()尚未出現(xiàn)()出現(xiàn)

游戲時不做危險動作()尚未出現(xiàn)

家長與孩子互動與游戲()主動()被動

對于孩子耳聾事件的情緒階段()否認()接受()悲傷()緩和

家長參與課堂表現(xiàn)()主動()被動

家長技巧學習能力()佳()1-2次引導即可()需3次以上引導

對孩子教養(yǎng)觀念與信念()佳()有概念但需提醒()無概念

對孩子的期待()高()低

經(jīng)驗及教育能力

對孩子的敏感度()高()低

對幼兒發(fā)展的認知()有()無()部分理解

閱讀習慣()有()無()有時間就做

作息規(guī)律性()規(guī)律()不規(guī)律

資料收集能力()主動()被動

家長回應孩子需求()主動()不理會()需提醒

□屬服務范圍,開啟個案

簡要描述、判斷:

分析:

康復建議:

服務方式選擇:□個別訪談□兒童游戲治療□家庭/婚姻治療□親職教育/咨詢

評估結果及服務方式

□日托服務□全托服務□親子服務□預約培訓□家庭訓練指導

備注說明:

□非服務范圍,建議轉介:

原因說明與建議:

建議轉介資源:□其他專業(yè)機構資源□學校資源□社區(qū)資源□其他:

康復服務工作者(簽字):

7

DB11/T1377.3—2016

CC

附錄C

(資料性附錄)

聽障兒童高風險家庭評估表

C.1表C.1給出了殘障兒童高風險家庭評估表的樣式。

表C.1聽障兒童高風險家庭評估表

編號:日期:年月日

一、家長或監(jiān)護人姓名:聯(lián)系電話:

被評家庭住址:

估者

兒童年齡就讀幼兒園/學校

的基

本資

二、□有1.家庭成員關系不好或家庭沖突:如父母時常劇烈爭吵、家庭成員中有酗酒、吸毒、

家庭□無精神疾病、犯罪前科等。

評估□有2.因貧困、單親(父母離異、喪親)、隔代教養(yǎng)、父母未婚或未成年繩子扥跟其他不

內(nèi)容□無利因素,使孩子得不到適當照顧。

□有□無3.失業(yè)者:家庭主要收入者失業(yè)、退休、破產(chǎn)、負債等,使兒童為獲得適當照顧。

□有□無4.父母雙亡或一方死亡、出走、重病、入獄服刑等,使兒童未得到適當照顧。

□有5.家庭中父母因工作過于忙碌,孩子經(jīng)常被疏于照顧(如經(jīng)常不吃早點上學、著裝不

□無整、生病不及時去醫(yī)院等。)

□有□無6.家中成員曾有自殺傾向或自殺者,使兒童未獲得照顧。

□有□無7.其他,說明:

三、□有1.相關部門或單位已提供服務情況(如學校、公安部門等)。

已獲□無說明:

得的□有2.已接受政府政策資源或服務情況(如低保、臨時救助、大病救助、孤兒救助、日間

救助□無照料、家庭寄養(yǎng)等)。

資源說明:

□有3.已接受民間社會福利資源或服務情況(如當?shù)厣鐓^(qū)附近的兒童照顧機構、志愿服務

□無等)。

說明:

□有4.有親屬朋友支持,并獲得協(xié)助,說明:

□無

□有5.其他,說明:

□無

四、

個案

情況

件數(shù)

五、1.本表由康復服務工作者根據(jù)家庭實際情況填寫,根據(jù)本表評估內(nèi)容,發(fā)現(xiàn)其中一項,康復服務工作者應加

說明以關注并提供服務,防止兒童需要得不到及時滿足。

2.其他部門接受轉介時,應注意資料保密。

評估人:聯(lián)系電話:

是否需要跟進服務:□是□否

康復服務工作者(簽字):

8

DB11/T1377.3—2016

DD

附錄D

(資料性附錄)

聽障兒童康復服務計劃表

D.1表D.1給出了聽障兒童康復服務個別化教學計劃表的樣式。

表D.1聽障兒童康復服務個別化教學計劃表

基本資料

姓名性別

生理年齡歲個月聽覺年齡歲個月

起止時間授課頻率每(日/周/月)小

教學計劃內(nèi)容

聽能

言語

認知

溝通

家庭指導計劃

其他

填寫日期:授課教師:

9

DB11/T1377.3—2016

D.2表D.2給出了聽障兒童康復服務個別化日教學服務記錄表的樣式。

表D.2聽障兒童康復服務個別化日教學服務記錄表

姓名性別助聽設備配戴()單側()雙側

方式

生理年齡歲個月聽覺年齡歲個月

領域內(nèi)容

常規(guī)1.助聽設備工作狀態(tài):()正常()異常說明

2.林氏(Ling’s)六音:

距aIushSm

察覺左耳

()右耳

聽能發(fā)展

語言發(fā)展

言語發(fā)展

認知發(fā)展

溝通技能

家長表現(xiàn)1.在課堂上理解了教師運用的方法與技巧()充分理解()不理解,但會發(fā)問尋求解惑()不理

解也不發(fā)問

2.對于技巧的掌握()很好()1-2次引導即可()需3次以上引導

3.對孩子語言的輸入符合孩子的聽覺語言水平()是()否

4.給孩子輸入時語速、語調(diào)合宜()是()否

5.對已學會的技巧能夠熟練運用()是()否

家庭康復

建議

家庭康復

記錄

授課日期:授課教師:

10

DB11/T1377.3—2016

EE

附錄E

(資料性附錄)

聽障兒童聽能管理記錄報告

E.1表E.1給出了聽障兒童聽能管理記錄報告的樣式。

表E.1聽障兒童聽能管理記錄報告

基本資料

姓名性別出生年月

耳聾首次佩戴助左耳

確診時間聽設備時間

右耳

助聽設備左耳□未佩戴□助聽器□電子耳蝸□其他設備程序

佩戴情況型號

右耳□未佩戴□助聽器□電子耳蝸□其他程序

一、聽力測試

裸耳平均聽閾:裸耳平均聽閾:

助聽器效果:助聽器效果:

評估日期:評估人員:

11

DB11/T1377.3—2016

表E.1聽障兒童聽能管理記錄報告(續(xù))

二、檢查項目與結果

側別左耳右耳

頻率0.5KHz1KHz2KHz4KHz0.5KHz1KHz2KHz4KHz

聽覺穩(wěn)態(tài)電位測試(ASSR)□

ToneburstABR(dBnHL)□

腦干誘發(fā)電位(ClickABRdBnHL)□

瞬態(tài)誘發(fā)耳聲發(fā)射測試(TEOAE)□

畸變產(chǎn)物耳聲發(fā)射測試(DPOAE)□

聲導抗測試(IMMITTANCE)□

微音器電位測試(CM)□

事件相關電位測試(ERP)□

言語識別閾測試□

言(SRT)

語言語識別率(SRS)□

聽言語察覺閾(□

SDT)

真耳測試□

助聽設備性能□

檢測

輔CT檢查□

助基因檢測□

12

DB11/T1377.3—2016

表E.1聽障兒童聽能管理記錄報告(續(xù))

三、診斷

四、聽力師評語

填寫日期:聽力師簽名:

13

DB11/T1377.3—2016

E.2表E.2給出了聽障兒童聽能服務日志的樣式。

表E.2聽障兒童聽能服務日志

姓名性別出生年月

時間工作內(nèi)容問題處理及結果后期觀察及反饋聽力師簽名

□聽力檢測

□助聽設備調(diào)試

□助聽設備維護

□助聽設備更換

□家長咨詢

□教師咨詢

□個案會診(可另附頁)

□其他

□聽力檢測

□助聽設備調(diào)試

□助聽設備維護

□助聽設備更換

□家長咨詢

□教師咨詢

□個案會診(可另附頁)

□其他

□聽力檢測

□助聽設備調(diào)試

□助聽設備維護

□助聽設備更換

□家長咨詢

□教師咨詢

□個案會診(可另附頁)

□其他

□聽力檢測

□助聽設備調(diào)試

□助聽設備維護

□助聽設備更換

□家長咨詢

□教師咨詢

□個案會診(可另附頁)

□其他

□聽力檢測

□助聽設備調(diào)試

□助聽設備維護

□助聽設備更換

□家長咨詢

□教師咨詢

□個案會診(可另附頁)

□其他

□聽力檢測

□助聽設備調(diào)試

□助聽設備維護

□助聽設備更換

□家長咨詢

□教師咨詢

□個案會診(可另附頁)

□其他

14

DB11/T1377.3—2016

附錄F

(資料性附錄)

聽障兒童評估內(nèi)容與收錄要求

F.1表F.1給出了聽障兒童評估內(nèi)容與收錄要求的樣式。

表F.1聽障兒童評估內(nèi)容與收錄要求

名稱填寫/收錄主要內(nèi)容評估/

時間收錄人

聽覺腦干誘發(fā)電位、耳聲發(fā)射、聲導

入園、聽力狀況抗測試及其它。

1.聽力學客觀檢測結果出現(xiàn)波動(注:以上項目入園時全做,聽力變化聽力師

時根據(jù)需要選做)

必做項:語音識別、聲調(diào)識別、雙音節(jié)

聽力

詞識別、短句識別;選做項:自然環(huán)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