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代謝(3大模板)-2025年高考生物答題技巧與模板構建(解析版)_第1頁
細胞代謝(3大模板)-2025年高考生物答題技巧與模板構建(解析版)_第2頁
細胞代謝(3大模板)-2025年高考生物答題技巧與模板構建(解析版)_第3頁
細胞代謝(3大模板)-2025年高考生物答題技巧與模板構建(解析版)_第4頁
細胞代謝(3大模板)-2025年高考生物答題技巧與模板構建(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2細胞代謝

---------------------?--------本節(jié)導航—??

模板01影響酶促反應速率。影響酶活性

模板02妙用“1”判斷呼吸作用類型

模板03活用公式抓住光合與呼吸的關系

徂?命題痔點明命題特點、窺命題預麗一

明■答題模板答題要點+答題技巧+模板運用

任?高分突破模板綜合演練,快速技巧突破

///〃〃/////////〃//〃/////〃/〃///〃/〃/〃點3〃//〃//〃////〃/〃〃/〃/〃/〃/〃/〃/〃///,

命題點真題在線常見設問/關鍵詞

2023?廣東,T1

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2021?海南?T11

2020?北京-T4設問關鍵詞:酶活性

ATP與ADP的相互轉化和

2021?海南-T142021?湖南-T5

ATP的利用

2022?河北-T42022?重慶―T12

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

2021?全國甲?T22021?福建T7

2023?全國乙T32023?山東-T42023?北京?T2

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相關2022?北京?T32022?江蘇-T8

設問關鍵詞:CO2釋

辨析2021?重慶?T21

放量和02吸收量

2020?全國I-T22020?山東-T2

2023?山東-T17

細胞呼吸的影響因素及其應

2022?重慶?T10

2021?湖北-T102021?湖南-T122021?河北-T14

2023?江蘇-T122023?全國乙?T22023?遼寧?T21

設問關鍵詞:光合作

捕獲光能的色素2023?海南-T162023?廣東-T182023?全國甲?T29

用強度

2022?山東-T212020?江蘇-T6

2023?湖北-T82023?江蘇-T192022?重慶?T23

光合作用的原理2021?廣東-T122021?湖南-T182021?河北-T19

2021?重慶―T62020?天津?T5

2023?北京-T32023?湖北Til2023?重慶-T19

2023?山東-T212023?廣東-T182022?山東-T21

單、多因子變量對光合作用2022?廣東-T182022?遼寧-T222022?江蘇-T20

強度影響的機理辨析2022?北京-T22021?福建?T172021?山東121

2021?河北-T192021?海南-T212021?北京-T3

2021?廣東-T152021?遼寧-T22021?湖南?T7

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綜合分2022?全國乙?T22022?湖南-T132022?福建110

析2021?北京-T32020?海南?T21

命題預測抑制劑對酶活性的影響;呼吸方式的判斷;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因素

關鍵技巧把握核心知識,找準題目關鍵信息

//〃/〃///〃/〃〃〃//〃/〃///〃〃//〃〃/〃,◎客匙操板f/////////////////////////////////////////J

模板01影響酶促反應速率#影響酶活性

購答題要點

酶活性是指酶催化特定化學反應的能力,酶活性的大小可以用酶促反應速率表示。溫度、pH、金屬離

子等均會直接影響酶活性。而底物濃度和酶濃度會通過影響酶與底物的接觸面積,進而影響酶促反應速率,

但此時酶活性并未受到影響。

1.溫度和pH

|反應物剩余量相對量,反應物剩余量/相對量

30t

;,PH=1

33t

1

pH=i3或37t

0.5\J^pH=735t

’溫度(8

據(jù)圖可知,不同pH條件下,酶的最適溫度不變;不同溫度條件下,酶的最適pH也不變,即反應溶液pH(溫

度)的變化不影響酶作用的最適溫度(pH)。

2.酶濃度

W<

W陽

O酶濃度

O酶濃度N

底物充足底物有限

(1)在底物充足、其他條件適宜的情況下,酶促反應速率與酶濃度呈正相關。

(2)ab段限制因素是酶濃度;be段限制因素是底物濃度。

3.底物濃度(酶濃度一定)

(l)ab段:在一定底物濃度范圍內,隨底物濃度的增加,反應速率增加(酶沒有完全與底物結合)。

ffl

ia然

aZ

0M底物濃度

(2)bc段:當?shù)孜餄舛仍龃蟮侥骋恢?M)時,反應速率達到最大值,不再增加(酶完全與底物結合)。

(3)ab段限制因素是底物濃度;be段限制因素是酶濃度。

業(yè)答題技巧

技巧01影響酶促反應速率W影響酶活性

圖1表示酶量一定、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底物濃度對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曲線,其中"Vmax"表示該條件下最大

反應速率,"Km"表示在該條件下達到1/2Vmax時的底物濃度。圖2為酶的作用機理及兩種抑制劑影響酶活性

圖1

A.底物濃度和抑制劑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原理不相同

B.Km的大小可體現(xiàn)酶與底物結合能力的強弱

C.若升高反應體系的溫度,則圖1中的M點將向左下方移動

D.在反應體系中分別加入適量上述兩種抑制劑,Vmax都會下降

【技巧點撥】分析圖1:在一定范圍內,酶促反應速率隨底物濃度的升高而加快,到速率最大時,酶促反應

速率不再隨底物濃度的升高而加快。圖2:非競爭性抑制劑與酶活性部位以外的位點結合,使酶的結構發(fā)

生改變,底物不能與酶結合;競爭性抑制劑競爭性結合酶與底物的結合位點。此時酶促反應速率會下降,

但酶活性并未發(fā)生變化(影響酶促反應速率-影響酶活性),因而通過增大底物濃度來緩解抑制作用。

【思路詳解】A、抑制劑通過影響酶的活性如競爭性抑制劑通過與底物競爭酶的結合位點,非競爭性抑制劑

通過與酶結合從而改變酶與底物結合位點的形態(tài)來影響酶促反應速率,而底物濃度不影響酶的活性,A正確;

B、Km表示酶促反應速率為l/2Vmax時的底物濃度,酶與底物親和力越高,酶促反應速率越大,則Km越

小,即Km的大小體現(xiàn)了酶與底物結合能力的強弱,B正確;

C、據(jù)題干信息,圖1曲線是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測定的,若升高反應體系的溫度,酶活性降低,Vmax降

低,達到Vmax時的底物濃度也減少,因此M點將向左下方移動,C正確;

D、據(jù)圖分析,競爭性抑制劑與底物競爭酶的結合位點,若反應體系中加入一定量的競爭性抑制劑,隨著底

物濃度增大,底物與酶結合的概率增加,Vmax與不加抑制劑時相同;而非競爭性抑制劑改變了酶的空間結

構,Vmax比不加抑制劑時的小,D錯誤。

【答案】D

封模板運用

(2022?浙江?高考真題)下列關于研究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及特性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低溫主要通過改變淀粉酶的氨基酸組成,導致酶變性失活

B.稀釋100萬倍的淀粉酶仍有催化能力,是因為酶的作用具高效性

C.淀粉酶在一定pH范圍內起作用,酶活性隨pH升高而不斷升高

D.若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加入蛋白酶,會加快淀粉的水解速率

【答案】B

【分析】大部分酶是蛋白質,少部分酶的本質是RNA,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RNA的基本單位是核

糖核昔酸。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有:溫度、PH、金屬離子等。

【詳解】A、低溫可以抑制酶的活性,不會改變淀粉酶的氨基酸組成,也不會導致酶變性失活,A錯誤;

B、酶具有高效性,故稀釋100萬倍的淀粉酶仍有催化能力,B正確;

C、酶活性的發(fā)揮需要適宜條件,在一定pH范圍內,隨著pH升高,酶活性升高,超過最適pH后,隨pH

增加,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C錯誤;

D、淀粉酶的本質是蛋白質,若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加入蛋白酶,會將淀粉酶水解,則淀粉的水解速

率會變慢,D錯誤。

模板02妙用"1”判斷呼吸作用類型

母答題要點

呼吸商(RQ),又稱氣體交換率,是指生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釋放CO2的物質的量與吸收02的物質的量的

比例。

呼吸商大于1等于1小于1

底物及呼吸方式底物為糖類,有無氧呼吸底物為糖類,進行有氧呼吸(還底物為脂肪,進行有氧呼吸

(產(chǎn)酒精的無氧呼吸)可能存在產(chǎn)乳酸的無氧呼吸)

1,徹底氧化分解

(1)底物為糖類

反應過程:C6Hl2。6+6H2O+6026co2+I2H2O+能量

口訣:有氧166:即有氧呼吸過程中,每分解Imol葡萄糖,需要消耗6moi的02,產(chǎn)生6moic02。

呼吸商=1

(2)底物為脂肪

脂肪與糖類相比,C、H含量高,而O含量少,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因而呼吸商<1。

2.不徹底氧化分解

⑴產(chǎn)酒精的無氧呼吸:C6Hl2O6-^2C2H50H(酒精)+282+少量能量;

(2)產(chǎn)乳酸的無氧呼吸:C6Hl2C)6-^2C3H6。3(乳酸)+少量能量。

口訣:無氧122.即無氧呼吸過程中,每分解Imol葡萄糖,產(chǎn)生2moic02和2mol酒精。

呼吸商>1

電答題技巧

技巧02妙用“1”判斷呼吸作用類型

(2020?全國?高考真題)種子貯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減少有機物的消耗。若作物種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

物質是淀粉分解產(chǎn)生的葡萄糖,下列關于種子呼吸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若產(chǎn)生的C02與乙醇的分子數(shù)相等,則細胞只進行無氧呼吸

B.若細胞只進行有氧呼吸,則吸收的分子數(shù)與釋放C02的相等

C.若細胞只進行無氧呼吸且產(chǎn)物是乳酸,則無02吸收也無C02釋放

D.若細胞同時進行有氧和無氧呼吸,則吸收02的分子數(shù)比釋放C02的多

【技巧點撥】呼吸底物是葡萄糖時,若只進行有氧呼吸,則消耗的氧氣=生成的二氧化碳量(呼吸商=1);

若只進行無氧呼吸,當呼吸產(chǎn)物是酒精時,生成的酒精量=生成的二氧化碳量。

【思路詳解】A、若二氧化碳的生成量=酒精的生成量,則說明不消耗氧氣,故只有無氧呼吸,A正確;

B、若只進行有氧呼吸,則消耗的氧氣量=生成的二氧化碳量(呼吸商=1),B正確;

C、若只進行無氧呼吸,說明不消耗氧氣,產(chǎn)乳酸的無氧呼吸不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C正確;

D、若同時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若無氧呼吸產(chǎn)酒精,則消耗的氧氣量小于二氧化碳的生成量(呼吸商

<1),若無氧呼吸產(chǎn)乳酸,則消耗的氧氣量=二氧化碳的生成量,D錯誤。

【答案】D

€模板運用

(2019?浙江?高考真題)生物利用的能源物質主要是糖類和油脂,油脂的氧原子含量較糖類中的少而氫的含

量多??捎靡欢〞r間內生物產(chǎn)生CO2的摩爾數(shù)與消耗02的摩爾數(shù)的比值來大致推測細胞呼吸底物的種類。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將果蔬儲藏于充滿氮氣的密閉容器中,上述比值低于1

B.嚴重的糖尿病患者與其正常時相比,上述比值會降低

C.富含油脂的種子在萌發(fā)初期,上述比值低于1

D.某動物以草為食,推測上述比值接近1

【答案】A

【分析】生物可利用糖類和油脂進行呼吸產(chǎn)生能量,由于油脂中氧原子含量較糖類中的少而氫的含量多,

故氧化分解同質量的油脂和糖類,油脂消耗的氧氣比糖類多。葡萄糖徹底氧化分解產(chǎn)生CO2的摩爾數(shù)與消

耗02的摩爾數(shù)的比值為1,脂質氧化分解產(chǎn)生CO2的摩爾數(shù)與消耗02的摩爾數(shù)的比值低于I0

【詳解】A、果蔬中利用的能源物質為糖類,儲藏與充滿氮氣的密閉容器中,果蔬細胞主要進行無氧呼吸,

產(chǎn)生CO2的摩爾數(shù)與消耗02的摩爾數(shù)的比值應當大于1,A錯誤;

B、嚴重的糖尿病患者利用的葡萄糖會減少,產(chǎn)生C02的摩爾數(shù)與消耗。2的摩爾數(shù)的比值相比正常時會降

低,B正確;

C、富含油脂的種子在萌發(fā)初期主要利用油脂為能源物質,故產(chǎn)生C02的摩爾數(shù)與消耗02的摩爾數(shù)的比值

低于1,C正確;

D、某動物以草為食,則主要的能源物質為糖類,則產(chǎn)生C02的摩爾數(shù)與消耗02的摩爾數(shù)的比值接近1,D

正確。

模板03活用公式抓住光合與呼吸的關系

a答題要點

公式:真正光合速率(總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光合與呼吸的關系在題目中的體現(xiàn)并非是簡單的概念判斷或計算,往往有實驗的背景,對實驗變量的分析

和總光合、凈光合的辨析是解題的重點。

1.微觀辨析總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關系

co

來自空氣|自2收g-----在爭光合速率|

進人空氣[釋放的-----T凈光合速率|

O2

(以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為例)

2.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的常用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單位面積的葉片在單位時間內變化量)

項目含義

。2co2有機物

。2產(chǎn)生(生成)

真正光植物在光下實際合CO2固定速率或葉綠有機物產(chǎn)生(制

速率或葉綠體

合速率成有機物的速率體吸收C02量造、生成)速率

釋放。2量

植物或葉片或

凈光合植物有機物的積累植物或葉片或葉肉細

葉肉細胞02有機物積累速率

速率速率胞C02吸收速率

釋放速率

單位面積的葉片在

呼吸黑暗中。2吸

單位時間內分解有黑暗中CO2釋放速率有機物消耗速率

速率收速率

機物的速率

3.測定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常用方法

(1)“液滴移動法”——測定裝置中氣體體積變化

有色液滴

毛細管毛細管

比—綠色植物綠色植物

注圖_NaOH溶液NaHCO:,溶液

(吸收CO?)(提供CO?)

“黑暗”下,有色液滴“光照”下,有色液滴

左移距離代表有氧呼吸右移距離代表釋放的

消耗O,量,即呼吸速率量,即凈光合速率

①在測定了凈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基礎上可計算得出二者之和,即“總光合速率”。

②物理誤差的校正:為使實驗結果精確,除減少無關變量的干擾外,還應設置對照裝置。與圖示兩裝置相

比,對照裝置的不同點是用“死亡的綠色植物”代替“綠色植物”,其余均相同。

(2)“半葉法”——測定光合作用有機物的產(chǎn)生量

AW=WB-/A(△卬

表示截取部分葉片

在r小時內光合作用

合成的有機物)

同一葉片,給截取對稱位置真正光合速率=AW

予遮光和光照面積均為S的葉的平均值/(Sx。,

處理且阻止兩片,烘干稱重,即單位時間單位面

部分的物質和記為WA和伍積的葉片制造的有

能量轉移機物的量

將葉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遮光的一半測得的數(shù)據(jù)變化值代表細胞呼吸強度值,曝光的一半測得的數(shù)據(jù)

變化值代表凈光合作用強度值,最后計算真正光合作用強度值。需要注意的是該種方法在實驗之前需對葉

片進行特殊處理,以防止有機物的運輸。

(3)“黑白瓶法”——測定溶氧量的變化

丫①從某一水層取樣,裝入若干個等體積黑瓶和白

瓶中,并分別測得初始溶氧量

i---------------葉③一段時間后,分別

②把黑、白瓶懸于原水測出黑、白瓶的溶

深處氧量并算出平均值

茁④計算

I.“黑瓶”不透光,測定的是有氧呼吸量;“白瓶”給予光照,測定的是凈光合作用量。

II.在有初始值的情況下,黑瓶中的減少量(或C02的增加量)為有氧呼吸量;白瓶中。2的增加量(或C02

的減少量)為凈光合作用量;二者之和為總光合作用量。

III.在沒有初始值的情況下,白瓶中測得的現(xiàn)有量一黑瓶中測得的現(xiàn)有量=總光合作用量。

(4)“葉圓片稱重法”——測定有機物的變化量

本方法測定單位時間、單位面積葉片中淀粉的生成量,如圖所示以有機物的變化量測定光合速率(S為葉圓

片面積)。

在10時將整個.在12時將整個,

洋”裝置移動至黑暗電峙7裝置移動至光照市游”

在:()時移走的在12時移走的在14時移走的

葉圓片X(干重xg)葉圓片Y(干重yg)葉圓片Z(干重zg)

凈光合速率=(z—y)/2S;呼吸速率=(x—y)/2S;總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x+z—2y)/2S。

(5)“葉圓片上浮法”一定性檢測Ch釋放速率

本方法利用真空技術排出葉肉細胞間隙中的空氣,充以水分,使葉片沉于水中;在光合作用過程中,植物

吸收CO2放出。2,由于。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在細胞間積累,結果使原來下沉的葉片上浮。根據(jù)在相同

時間內上浮葉片數(shù)目的多少(或者葉片全部上浮所需時間的長短),即能比較光合作用強度的大小。

€答題技巧

(2024,福建?高考真題)葉片從黑暗中轉移到光照下,其光合速率要先經(jīng)過一個增高過程,然后達到穩(wěn)定的

高水平狀態(tài),這個增高過程稱為光合作用的光誘導期。已知黑暗中的大豆葉片氣孔處于關閉狀態(tài),殼梭抱

素處理可使大豆葉片氣孔充分開放。為研究氣孔開放與光誘導期的關系,科研人員將大豆葉片分為兩組,A

組不處理,B組用殼梭抱素處理,將兩組葉片從黑暗中轉移到光照下,測定光合速率,結果如圖所示。

網(wǎng)

W樹

0102030

光照時間(min)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Omin時,A組胞間CC)2濃度等于B組胞間CCh濃度

B.30min時,B組葉綠體中C3生成和還原速率均大于A組

C.30min時,限制A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時間

D.與A組葉片相比,B組葉片光合作用的光誘導期更長

【技巧點撥】二氧化碳濃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在一定范圍內,光合作用強度隨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而增

強。當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強。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在一定范圍

內,光合作用強度隨光照強度的增加而增強。當光照強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強。植物

實際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思路詳解】A、題圖橫坐標是光照時間,在Omin之前,A和B兩組已經(jīng)黑暗了一段時間,而二者不是相

同條件,B組已經(jīng)用殼梭抱素處理,殼梭抱素處理可使大豆葉片氣孔充分開放,所以B組和A組胞間82

濃度不相等,A錯誤;

B、30min時,B組的光合速率相對值高于A組,葉綠體中C3生成和還原速率均大于A組,B正確;

C、30min時,限制A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氣孔開放度,隨著光照時間增加,A組光合速率相對值不在

改變,限制因素不是光照時間,C錯誤;

D、題意葉片從黑暗中轉移到光照下,其光合速率要先經(jīng)過一個增高過程,然后達到穩(wěn)定的高水平狀態(tài),這

個增高過程稱為光合作用的光誘導期。B組達到最高平衡點用的光照時間比A組短,與A組葉片相比,B組

葉片光合作用的光誘導期更短,D錯誤。

【答案】B

模板運用

(2021?北京?高考真題)將某種植物置于高溫環(huán)境(HT)下生長一定時間后,測定HT植株和生長在正常溫

度(CT)下的植株在不同溫度下的光合速率,結果如圖。由圖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4

G

>?S3

量,z

IU

.32

<0I

0l

lu

。1

)u

01020304050

葉用踱(。。

A.兩組植株的CO2吸收速率最大值接近

B.35團時兩組植株的真正(總)光合速率相等

C.50團時HT植株能積累有機物而CT植株不能

D.HT植株表現(xiàn)出對高溫環(huán)境的適應性

【答案】B

【分析】1、凈光合速率是植物綠色組織在光照條件下測得的值一一單位時間內一定量葉面積CO2的吸收量

或02的釋放量。凈光合速率可用單位時間內02的釋放量、有機物的積累量、CO2的吸收量來表示。

2、真正(總)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詳解】

A、由圖可知,CT植株和HT植株的CO2吸收速率最大值基本一致,都接近于3nmA正確;

B、CO2吸收速率代表凈光合速率,而總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圖可知35回時兩組植株的凈光

合速率相等,但呼吸速率未知,故35回時兩組植株的真正(總)光合速率無法比較,B錯誤;

C、由圖可知,50團時HT植株的凈光合速率大于零,說明能積累有機物,而CT植株的凈光合速率不大于零,

說明不能積累有機物,C正確;

D、由圖可知,在較高的溫度下HT植株的凈光合速率仍大于零,能積累有機物進行生長發(fā)育,體現(xiàn)了HT

植株對高溫環(huán)境較適應,D正確。

/〃//〃/〃〃〃//〃〃/〃〃/〃〃//〃//〃/〃〃/人■/TjOTv〃//〃//〃〃〃/〃/〃〃〃〃/〃/〃/〃〃/〃//,

1.下圖為某酶促反應中,不同溫度條件下底物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酶最適溫度在25回?45團之間,60回時已失活

B.增加底物濃度會使酶的活性升高,t2、t3兩點將左移

C.若在45團條件下提高酶濃度,總產(chǎn)物生成量將增加

D.ti?t2時間段,25回條件下的平均反應速率比45團的快

【答案】D

【詳解】A、據(jù)圖分析可知,在45團時酶的活性最高,其次是25回時,60回條件下,由于溫度過高,酶已失活,

但由于圖中涉及到的溫度很少,因此該酶最適溫度不一定在25回?45團之間,A錯誤;

B、酶的活性只與溫度、pH等因素有關,與底物濃度無關,增加底物濃度不會使酶的活性升高,B錯誤;

C、在45團條件下,提高酶濃度,反應速率會加快,但由于底物的量是一定的,所以總產(chǎn)物生成量不會增加,

C錯誤;

D、反應速率可以用單位時間內底物濃度的變化量來表示。在tl~t2時間段,25國條件下底物濃度下降得更快,

所以25回條件下的平均反應速率比45回的快,D正確。

2.競爭性抑制劑可以與酶的底物競爭酶分子上的結合位點,這類抑制劑有的與酶分子結合疏松,很容易又

從酶分子上脫離,稱之為可逆的競爭性抑制劑,而不可逆的競爭性抑制劑與酶分子結合后難以從酶分子上

脫離。研究小組測定了兩種競爭性抑制劑回、回對大鼠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

述錯誤的是()

A.該測定過程中唾液淀粉酶溶液濃度是無關變量

B.若要減弱抑制劑II對酶活性的影響,可加大反應物濃度

C.該實驗可用單位時間內淀粉消耗量表示淀粉酶活性

D.抑制劑團屬于大鼠唾液淀粉酶可逆的競爭性抑制劑

【答案】B

【詳解】A、該實驗的自變量是競爭性抑制劑的種類和底物濃度,因變量為酶促反應速率,唾液淀粉酶溶液

濃度等為無關變量,A正確;

B、結合題干信息及題圖可知,抑制齊岫為可逆性抑制性,若要減弱抑制齊幅對酶活性的影響,可加大反應物

濃度,B錯誤;

C、酶活性可以用酶促反應速率表示,即一定條件下單位時間內淀粉消耗量,C正確;

D、隨著底物濃度的增加,抑制劑I的抑制效果在降低,底物濃度較高時可以接近無抑制劑條件下的酶促反

應速率,說明抑制劑團屬于大鼠唾液淀粉酶可逆的競爭性抑制劑,D正確。

3.過渡態(tài)是指化學反應過程中達到的能量最高狀態(tài)-過渡態(tài)理論認為,酶催化反應的過程為酶+反應物

酶+過渡態(tài)反應物酶+產(chǎn)物;無催化劑時,同一反應的過程為:反應物過渡態(tài)反應物―三產(chǎn)物。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加熱與加酶使該反應變快的作用機理是不同的,無機催化劑的原理和酶相似

B.與酶結合后反應物會更容易轉變?yōu)檫^渡態(tài)反應物,從而加快反應速率

C.發(fā)生過程③所需的能量稱為活化能,發(fā)生過程①不需要活化能

D.pH的變化可能影響過程①中反應物到達過渡態(tài)

【答案】C

【詳解】A、加熱使該反應變快的作用機理是提供能量,加酶使該反應變快的作用機理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

化能,無機催化劑的原理和酶相似,A正確;

B、酶具有催化作用,與酶結合后反應物更容易轉變?yōu)檫^渡態(tài)反應物,B正確;

C、過程①和過程③都是反應物轉變?yōu)檫^渡態(tài)反應物,所需的能量均稱為活化能,C錯誤;

D、pH影響酶的活性,pH的變化可能影響過程①中反應物到達過渡態(tài),從而影響酶促反應的速率,D正確。

4.在催化反應中,競爭性抑制劑與底物(S)結構相似,可與S競爭性結合酶(E)的活性部位;反競爭性

抑制劑只能與酶一底物復合物(ES)結合,不能直接與游離酶結合。抑制劑與E或ES結合后,催化反應無

法進行,產(chǎn)物(P)無法形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酶是多聚體,其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或脫氧核甘酸

B.ESfP+E所需要的活化能與S直接轉化為P所需要的活化能相等

C.酶量一定的條件下,底物濃度越高,競爭性抑制劑的抑制效率越高

D.反競爭性抑制劑與酶的結合位點可能是底物誘導酶空間結構改變后造成的

【答案】D

【詳解】A、酶的本質是蛋白質,少部分是RNA,其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甘酸,A錯誤;

B、酶的作用機理是能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故ES玲P+E(有酶催化)所需要的活化能比S直接轉化為P所

需要的活化能要低,B錯誤;

C、競爭性抑制劑與底物(S)結構相似,可與S競爭性結合酶(E)的活性部位,酶量一定的條件下,底物

濃度越高,底物和酶結合的就越多,競爭性抑制劑的抑制效率越低,C錯誤;

D、反競爭性抑制劑是一類只能與酶-底物復合物(ES)結合,但不能直接與游離酶結合的抑制劑,因此反競爭

性抑制劑與酶的結合位點可能是底物誘導酶空間結構改變產(chǎn)生的,D正確。

5.將丁桂兒臍貼在患兒肚臍處皮膚貼敷12小時可有效緩解小兒腹瀉腹痛。如圖所示,貼劑中的丁香酚經(jīng)

擴散最終進入胃壁細胞,刺激胃蛋白酶和胃酸分泌,進而促進食物的消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胃蛋白酶

(pH=0.8)

A.丁香酚進入細胞的速度僅與濃度梯度有關,與分子大小無關

B.H+—K+—ATP酶可為相關離子轉運過程提供活化能

C.胃蛋白酶排出不需要膜上蛋白質的參與

D.胃壁細胞膜上的H+—K+—ATP酶在轉運離子時,會發(fā)生磷酸化與去磷酸化過程

【答案】D

【詳解】A、丁香酚進入細胞為順濃度梯度的協(xié)助運輸,其運輸速度與濃度梯度、分子大小等都有關系,A錯;

B、H+—K+—ATP酶是一種酶,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而不是提供活化能,B錯誤;

C、胃蛋白酶是大分子物質,排出細胞的方式是胞吐,胞吐過程需要膜上蛋白質的參與,C錯誤;

D、胃壁細胞膜上的H+—K+—ATP酶在轉運離子時,ATP水解提供能量,提供磷酸基團,該過程會發(fā)生磷酸

化與去磷酸化過程,D正確。

6.麻酶能將尿素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氨溶于水形成NH:。過量的NH:會導致土壤酸化,植物感知該種信

B.NO3與NRT1.1結合后進入根細胞膜內的方式是主動運輸

C.NH:與AMTS結合導致AMTS構象改變,實現(xiàn)物質轉運

D.施用適量的NO;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植物緩解土壤酸化能力

【答案】C

【詳解】A、1926年,美國科學家薩姆納利用丙酮作溶劑從刀豆種子中提取出了服酶的結晶,然后又用多種

方法證明版酶是蛋白質,A正確;

B、據(jù)圖分析可知,N03-通過NRT1.1進入細胞需要消耗能量,其能量來自膜兩側H+濃度梯度產(chǎn)生的化學勢

能,為主動運輸,B正確;

C、AMTS為通道蛋白,NH4+不需要與AMTS結合,C錯誤;

D、分析題圖可知,施用適量的N03-可與土壤中的H+結合運輸?shù)礁毎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植物緩解?/p>

壤酸化能力,D正確。

7.一個腫瘤中常存在A型和B型兩種癌細胞,兩種癌細胞的代謝方式不同,但可以通過MCT4和MCT1載

體建立物質上的聯(lián)系,進而形成協(xié)同代謝,促進腫瘤的發(fā)生與發(fā)展,下圖所示為兩種癌細胞的代謝過程和

聯(lián)系方式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型癌細胞:以糖酵B型癌細胞:以線粒體

解為主要產(chǎn)能方式氧化為主要產(chǎn)能方式

A.B型癌細胞比A型癌細胞吸收葡萄糖速率更快

B.和正常細胞相比,B型癌細胞上的MCT1表達更多

C.過程③與②相比,除了場所不同,過程③還需要氧氣

D.研制能抑制MCT4或MCT1的藥物可用于治療癌癥

【答案】A

【詳解】A、A型癌細胞以糖酵解為主要產(chǎn)能方式,B型癌細胞以線粒體氧化為主要產(chǎn)能方式,糖酵解產(chǎn)能

效率低,需要吸收更多葡萄糖來滿足能量需求,所以應該是A型癌細胞比B型癌細胞吸收葡萄糖速率更快,

A錯誤;

B、因為B型癌細胞以線粒體氧化為主要產(chǎn)能方式,且兩種癌細胞可通過MCT4和MCT1建立聯(lián)系,由圖可

知B型癌細胞上MCT1的存在使得與A型癌細胞有物質聯(lián)系,A型癌細胞吸收葡萄糖速率更快,產(chǎn)生的乳酸

更多,所以和正常細胞相比,B型癌細胞上的MCT1表達更多,將乳酸運入細胞進行代謝,B正確;

C、過程②是無氧呼吸產(chǎn)生乳酸的過程,過程③是有氧呼吸過程,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相比,除了場所不

同(有氧呼吸主要場所是線粒體,無氧呼吸場所是細胞質基質),有氧呼吸還需要氧氣,C正確;

D、由于兩種癌細胞通過MCT4和MCT1載體建立聯(lián)系促進腫瘤發(fā)生發(fā)展,所以研制能抑制MCT4或MCT1

的藥物可破壞這種聯(lián)系,從而用于治療癌癥,D正確。

8.在動物體內,糖原首先被分解為磷酸化的葡萄糖,在葡萄糖6磷酸酶的作用下,葡萄糖6磷酸脫磷酸形

成葡萄糖,而肌肉細胞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葡萄糖進入細胞后在己糖激酶的作用下磷酸化,然后才能分

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在有氧條件進入線粒體進一步氧化分解(如圖)。脫氧葡萄糖(2-DG)可與葡萄糖競爭

己糖激酶,但不生成丙酮酸。下列有關質子泵敘述不正確的是()

孔蛋白

質子泵

A.肌糖原可以為機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B.丙酮酸在有氧條件進入通過線粒體內、外膜的方式分別是主動運輸和協(xié)助擴散

C.2-DG進入細胞時不需要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協(xié)助

D.2-DG可使癌細胞"挨餓",進而抑制其增殖

【答案】C

【詳解】A、肌糖原是多糖,可以為機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A正確;

B、丙酮酸是在細胞質基質中合成,細胞質基質中的丙酮酸濃度大于線粒體,其進入線粒體外膜需要載體蛋

白的協(xié)助,順濃度梯度,為協(xié)助擴散,據(jù)圖,丙酮酸進入線粒體內膜與H+的轉運是協(xié)同轉運,其消耗的能

量來自H+順濃度梯度所產(chǎn)生的電化學勢能,所以為主動運輸,B正確;

C、2-DG進入細胞時需要細胞膜上蛋白質的協(xié)助,C錯誤;

D、依題意,脫氧葡萄糖(2-DG)可與葡萄糖競爭己糖激酶,但不生成丙酮酸,故2-DG在細胞內大量積累

可抑制細胞呼吸,可使癌細胞"挨餓",進而抑制其增殖,D正確。

9.在有氧呼吸中,葡萄糖分解產(chǎn)生的丙酮酸先轉化成乙酰CoA,再氧化分解生成CO2和也0。人體缺乏營

養(yǎng)時,脂滴自噬分解脂肪產(chǎn)生的脂肪酸,進一步在線粒體中氧化分解供能,脂肪酸產(chǎn)生和代謝過程如圖所

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脂A一余f①線晨粒體外膜下、1②一進入線粒感體、馬③徹底氧化分解^、時旬。n

A.細胞中丙酮酸和脂酰CoA產(chǎn)生的過程有[H]生成,但不釋放能量

B.乙酰CoA來源于丙酮酸、脂肪酸等,將糖類和脂質代謝聯(lián)系起來

C.糖類和脂肪氧化分解的相同代謝過程是③,其場所為線粒體內膜

D.用透氣紗布包扎傷口及慢跑都是為了促進人體細胞進行有氧呼吸

【答案】B

【詳解】A、細胞中丙酮酸和脂酰CoA產(chǎn)生的過程有[H]生成,釋放出少量能量,A錯誤;

B、依據(jù)題圖信息可知,乙酰CoA來源于丙酮酸、脂肪酸等,從而將糖類和脂質代謝聯(lián)系了起來,B正確;

C、依據(jù)題圖信息可知,糖類和脂肪氧化分解的相同代謝過程是③,產(chǎn)物中C02是有氧呼吸第二階段的產(chǎn)

物,產(chǎn)生場所為線粒體基質,H2。是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的產(chǎn)物,產(chǎn)生場所為線粒體內膜,所以③過程的場

所是線粒體基質和線粒體內膜,C錯誤;

D、慢跑是為了促進人體細胞進行有氧呼吸,而用透氣紗布包扎傷口是為了抑制厭氧型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D錯誤。

10.動物實驗發(fā)現(xiàn),線粒體呼吸鏈受損可導致代謝物X的積累,給呼吸鏈受損小鼠注射適量的酶A和酶B

溶液,可降低線粒體呼吸鏈受損導致的危害,機理如下圖所示。磷酸果糖激酶1(PFK1)是過程①中的一

個關鍵酶,細胞中ATP減少時,ADP和AMP會增多。當ATP/AMP濃度比變化時,兩者會與PFK1發(fā)生競爭

性結合而改變酶活性,進而調節(jié)細胞呼吸速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O+1/2O2

NAD+

NADH

ADP

ATP

代'謝物xg代謝物X+《丙酮酸

NAD+NADH

呼吸鏈受損

A.PFK1與ATP、AMP競爭性結合后,PFK1仍具有活性

B.運動時肌細胞中AMP與PFK1結合減少,細胞呼吸速率加快

C.代謝物X可能為酒精,過程④發(fā)生的主要部位在肝臟

D.酶B為過氧化氫酶,可作為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材料

【答案】A

【詳解】A、由題意可知,當ATP/AMP濃度比變化時,兩者會與PFK1發(fā)生競爭性結合而改變酶活性,進而

調節(jié)細胞呼吸速率,以保證細胞中能量的供求平衡,說明PFK1與ATP結合后,酶的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但還

具有其活性,A正確;

B、運動時肌細胞消耗ATP增多,細胞中ATP減少,ADP和AMP會增多,從而AMP與PFK1結合增多,細胞

呼吸速率加快,細胞中ATP含量增多,從而維持能量供應,B錯誤;

C、丙酮酸能夠分解轉化成代謝產(chǎn)物X,場所在細胞質基質中,可以得出X是無氧呼吸的產(chǎn)物乳酸,C錯誤;

D、溫度能影響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因此過氧化氫酶不能作為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的實驗材料,

D錯誤。

11.如圖為酵母菌的細胞呼吸過程。酵母菌在。2充足時幾乎不產(chǎn)生酒精,有人提出。2抑制了酶1的活性而

導致無酒精產(chǎn)生。為驗證該假說,某實驗小組將酵母菌破碎后離心,取上清液均分為甲、乙兩組,向兩組

試管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后,甲組試管中通入。2,一段時間后,向兩組試管中加入等量的酸性重銘酸鉀

溶液,并觀察實驗現(xiàn)象。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葡耳糖NAD+、

一,A上NADHJ

>

丙酮酸C2H5OH+CO2

+N海7酶3

Z

CO2+NADH氏0、

A.酶2催化丙酮酸和水的分解過程,該過程釋放少量能量

B.離心后選取上清液的原因是上清液的成分中含有酶1

C.若該假說不成立,則只有乙組試管中的溶液變?yōu)榛揖G色

D.圖中出現(xiàn)的NADH所還原的物質及作用場所均不相同

【答案】C

【詳解】A、酶2催化丙酮酸和水的分解過程屬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該過程釋放少量能量,A正確;

B、離心后選取上清液的原因是上清液的成分中含有酶1和細胞質基質,B正確;

C、如果觀察到甲乙試管都顯灰綠色,說明兩支試管都產(chǎn)生了酒精,則該假說不成立,C錯誤;

D、分析題圖可知,圖中出現(xiàn)的NADH所還原的物質及作用場所均不相同,D正確。

12.細胞呼吸是所有細胞生物必需的生命活動。下表為相關物質及能量的對應關系,以體現(xiàn)細胞呼吸底物、

生成物及能量之間的對應關系。下列補充不自軍的是()

細胞呼吸細胞類型底物氧氣條件氣體體積關系能量去向

肌細胞葡萄糖回C02釋放量=。2吸收量大部分以熱能散失

某植物細胞團充足C02釋放量吸收量大部分以熱能散失

酵母菌細胞葡萄糖不充足回大部分以熱能散失

A.若該植物細胞是某種子子葉細胞,底物回的種類最可能為脂質

B.據(jù)對應關系可知該肌細胞所處的氧氣條件團一定是5充足環(huán)境

C.酵母菌在。2不充足條件下,回中氣體關系為C02釋放量>5吸收量

D.若酵母菌換成馬鈴薯塊莖,則細胞呼吸的第二階段可不合成ATP

【答案】B

【詳解】A、依題意,細胞進行呼吸作用過程中C02釋放量<02吸收量,說明其底物可能不為糖類。與糖類

不同的是,脂質分子中氧的含量遠遠低于糖類,而氫的含量更高,消耗氧多,故底物團的種類很可能為脂質,

補充合理,A不符合題意;

B、動物細胞無氧呼吸不消耗02,不產(chǎn)生C02,且當?shù)孜锸瞧咸烟菚r,其有氧呼吸消耗的。2和產(chǎn)生的C02

相等。因此,無法根據(jù)對應關系推知該肌細胞所處的氧氣條件回一定是02充足環(huán)境,補充不合理,B符合

題意;

C、酵母菌細胞在02不充足時,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時,產(chǎn)生82和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