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23
黑龍江省地方標準
DB23/T1747—2016
森林立地分類劃分技術(shù)規(guī)程
1
森林立地分類劃分技術(shù)規(guī)程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黑龍江省立地分類劃分應遵循的技術(shù)體系。
本規(guī)程適用于林區(qū)森林立地分類系統(tǒng)、森林立地類型的區(qū)劃標準。
2術(shù)語和定義
2.1森林立地
是指林業(yè)用地中體現(xiàn)氣候、地質(zhì)、地貌、土壤、水文、植被及其他生物等自然環(huán)境因子
的綜作用,所形成的各種不同立地條件的地段。
2.2立地類型
立地類型是地域上不相連接,但立地條件基本相同,林地生產(chǎn)潛力水平基本一致的地段
的組合。
2.3立地分類
是林業(yè)用地立地條件和林地生產(chǎn)力的自然分類。
3立地分類系統(tǒng)
立地分類遵循地域分異原則、分區(qū)分類原則、多級序原則、有林地賀無林地統(tǒng)一的原則、
綜合多因素分析基礎上的主導因素原則、堅持科學性和實用性相結(jié)合的原則。劃分亞區(qū)以
上立地單元著重地貌、水熱條件、森林植物及其生長等因子。亞區(qū)以下的立地單元側(cè)重地形
及土壤等因子,可形成由大到小逐級控制的多級序完整系統(tǒng)。分類系統(tǒng)的各個單元具有空間
上的連續(xù)性、完整性和不重復性,上下級單元之間存在著隸屬關(guān)系。我省采用的立地分類系
統(tǒng)是:立地類型區(qū)、立地類型亞區(qū)、立地類型組、立地類型四級分類系統(tǒng)。我省森林立地類
型劃分5個立地類型區(qū),9個立地類型亞區(qū)。
4森林立地類型的區(qū)劃標準
4.1森林立地類型區(qū)的區(qū)劃標準
4.1.1大興安嶺森林立地類型區(qū)
大興安嶺北部北緯51度以北,屬寒溫帶濕潤氣候,年均氣溫-2℃~-6℃,≥10℃
的積溫1500℃左右,無霜期不足90d,年平均降水量400mm~500mm,年干燥度0.8左
右。地貌以中山、低山為主,一般海拔400m~800m,最高山峰大白山為1528m。行政區(qū)
劃包括:漠河、塔河、呼瑪縣、呼中區(qū)以及新林區(qū)。
4.1.2小興安嶺森林立地類型區(qū)
小興安嶺森林立地類型位于我省北端中部,小興安嶺山脈自西北伊勒呼里山山腳東南延
伸到松花江畔,是黑龍江與松花江、黑龍江與嫩江的分水嶺。山體以中低山及丘陵為主,一
3
般海拔400m~600m,少數(shù)山峰超過1000m。最高山峰平頂山為1429m。屬溫帶大陸性季
風氣候,年均氣溫-2℃~-2℃,≥10℃積溫在1900℃~2200℃,無霜期110d~120d,
年降水量450mm~600mm,年干燥度0.8~1.0。行政區(qū)劃包括:孫吳、遜克、嘉蔭、湯原、
綏棱、慶安、鐵力、木蘭、通河縣、五大連池市、黑河、海倫市、依蘭縣和鶴崗市、嫩江縣
的山區(qū)部分。
4.1.3長白山北部森林立地類型區(qū)
本區(qū)位于我省東南部,山體由張廣才嶺、老爺嶺、完達山、太平嶺等山脈組成,一般山
嶺海拔在1000m以下,少數(shù)山峰在1300m~1668m。本區(qū)氣候?qū)贉貛駶櫄夂颉D昃鶜鉁?/p>
2℃~4℃,≥10℃的積溫在2250℃~2750℃,年降水量500mm~650mm,無霜期130
d~150d,干燥度0.8~1.0。行政區(qū)劃包括:雙鴨山、雞西、七臺河、牡丹江市、勃利、
東寧、穆棱、寧安、海林、林口、方正、延壽縣及密山市、虎林、饒河、寶清、樺南、五常、
賓縣、尚志、依蘭縣、阿城市、依蘭縣等市縣的山區(qū)部分。
4.1.4松嫩平原森林立地類型區(qū)
松嫩平原森林立地類型區(qū)位于我省西南部,區(qū)內(nèi)東側(cè)由大、小興安嶺及張廣才嶺三山環(huán)
抱。地貌南部多為平原,北部為丘陵漫崗。平均海拔在150m~200m。本區(qū)屬溫帶北緣地
區(qū),年均氣溫0℃~4℃,≥10℃的積溫2000℃~2700℃。無霜期115d~155d。降
水量350mm~470mm,自東向西遞減。干燥度0.8~1.4。行政區(qū)劃包括:哈爾濱、大慶、
肇東、安達、齊齊哈爾、綏化市、泰來、龍江、依安、甘南、富裕、林甸、杜蒙、克山、拜
泉、肇州、肇源、望奎、明水、青岡、蘭西、雙城、呼蘭、訥河縣及海倫市、克東、賓縣、
嫩江、五常、巴彥縣、阿城市等市縣的平原地帶。
4.1.5三江平原森林立地類型區(qū)
三江平原森林立地類型區(qū)位于我省東北部,系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沖積形成的平
原,沿黑龍江為丘陵山地,區(qū)內(nèi)有不連續(xù)的殘山、殘丘。本區(qū)是我省地勢最低的區(qū)域,除殘
山、殘丘外一般海拔在60m—100m左右。本區(qū)屬溫帶濕潤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
溫0℃~2℃,≥10℃的積濕2300℃~2500℃,無霜期在140d~150d,年降水量500mm~
600mm,干燥度0.8~1.0。行政區(qū)劃包括:同江、富錦、佳木斯市、撫遠、樺川、集賢、
綏濱縣及饒河、寶清、虎林、蘿北、依蘭、密山、鶴崗市等市縣的平原部分。
4.2森林立地類型亞區(qū)的劃分標準
4.2.1大興安嶺北坡森林立地類型亞區(qū)
大興安嶺山地是古老的褶皺斷塊山,呈現(xiàn)老年期地貌。山巒起伏連綿,山勢渾園,河谷
寬闊,除局部陽坡和中山山峰顯得陡峻外,坡度平緩。本區(qū)中低山和丘陵面積占絕對優(yōu)勢,
平原面積不足1%,且均屬寒溫帶季風氣候,是我省獨特的一區(qū)。土壤為山地棕色針葉林土
和暗棕壤。由于地形地貌和水熱條件變化不大,故本區(qū)僅劃為一個亞區(qū),即大興安嶺北坡立
地類型亞區(qū)。行政區(qū)劃包括:漠河、塔河、呼瑪縣、呼中區(qū)以及新林區(qū)。
4.2.2小興安嶺北坡森林立地類型亞區(qū)
小興安嶺北坡森林立地類型亞區(qū)位于小興安嶺主脈的東北側(cè),地勢較南坡平緩,且多臺
地。年均氣溫-2℃~1.6℃,≥10℃的積溫1700℃~2500℃,無霜期為90d~110d,
4
年降水量500mm~600mm,干燥度0.8。原生植被以落葉松、白樺混交林為主,尚有山楊、
黑樺、蒙古櫟林及其混交林。林木生長比南坡緩慢。土壤以暗棕壤為主,次為黑土及草甸土。
行政區(qū)包括黑河市、孫吳、遜克、嘉蔭縣及蘿北縣、嫩江縣、鶴崗市等市縣的林區(qū)部分。
4.2.3小興安嶺南坡森林立地類型亞區(qū)
小興安嶺南坡森林立地類型亞區(qū)地勢較為復雜,境內(nèi)山地起伏,重巒迭嶂,僅伊春—南
岔一帶較為開闊,山丘面積占90%左右,山勢較北坡陡峻,年均氣溫多在1℃~3℃≥10℃
的積溫在2000℃~2600℃,無霜期115d,年降水量650mm左右。原生植被為紅松闊葉
混交林。尚有云冷杉、楓樺、椴樹、色木及山楊,白樺、蒙古櫟林。土壤以暗棕壤為主,沿
江有部分草甸土和白漿土。行政區(qū)包括:伊春、五大連池市、北安市、綏棱、慶安、木蘭、
通河、鐵力、湯原縣及克東、巴彥縣、海倫市、依蘭縣(松花江北部)等市縣的林區(qū)部分。
4.2.4張廣才嶺西坡森林立地類型亞區(qū)
張廣才嶺西坡森林立地類型亞區(qū)位于張廣才嶺主嶺西,開發(fā)較早,人類活動頻繁,森林
破壞嚴重,地勢以低山丘陵為主,山間谷地較窄。年均氣溫3.4℃,年降水量600mm,無霜
期134d,平均海拔450m。原生森林植被為紅松闊葉混交林及水曲柳、胡桃楸、黃菠蘿、
蒙古櫟及白樺次生林。土壤以暗棕壤為主及部分草甸土和白漿土。本區(qū)包括的行政區(qū):方正、
尚志、延壽縣及阿城市、五常、賓縣等市縣的林區(qū)部分。
4.2.5張廣才嶺東坡森林立地類型亞區(qū)
張廣才嶺東坡森林立地類型亞區(qū),因密山—吉林火山帶在境內(nèi)穿過,地形以中切割的玄
武巖臺地為主,河谷較窄,山頂寬平。年均氣溫為3.7℃,略高于西坡亞區(qū),年降水量550
mm。原生植被以紅松闊葉混交林及蒙古櫟、楊樺次生林,并有少量赤松及長白落葉松。土壤
以暗棕壤為主,部分有草甸土及白漿土。行政區(qū)包括:牡丹江市、東寧、穆棱、寧安、林口、
海林縣。
4.2.6完達山森林立地類型亞區(qū)
完達山森林立地類型亞區(qū)位于張廣才嶺東坡立地類型亞區(qū)東北部,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
個別山峰在800m以上,年均氣溫在3℃,≥10℃的積溫2200℃~2500℃,年降水量
500mm~550mm,干燥度0.8。原生森林植被為紅松闊葉混交林及山楊、白樺、蒙古櫟林。
土壤以暗棕壤為主和部分白漿土及草甸土。本區(qū)包括的行政區(qū):雙鴨山、雞西市、樺南、勃
利、雞東縣及饒河、寶清、依蘭縣(松花江江南)、虎林市、密山市等市縣的林區(qū)部分。
4.2.7松嫩平原北部森林立地類型亞區(qū)
松嫩平原北部森林立地類型亞區(qū)本亞區(qū)多為丘陵和平原。由于長期耕種,土壤風蝕、水
蝕嚴重。本亞區(qū)年均氣溫2℃左右,≥10℃的積溫2300℃~2700℃,無霜期120d~135
d,年降水量500mm,干燥度1.0。土壤以黑土為主,尚有黑鈣土和暗棕壤。森林植被有零
星分散的山楊次生林。并有人工落葉松和楊樹林。行政區(qū)包括:龍江、甘南、富裕、拜泉、
依安、望奎縣、綏化市、及克山、克東縣、海倫市等市縣的平原部分。
4.2.8松嫩平原南部森林立地類型亞區(qū)
松嫩平原南部森林立地類型亞區(qū)除少數(shù)山地外,均為漫崗丘陵,年均氣溫2℃~4℃,
年降水量450mm以下,無霜期在125d~150d,≥10℃的積溫2500℃~2750℃,干燥
5
度1.0~1.4。植被除長白植物區(qū)系種類外,還有蒙古植物區(qū)系的種類,如大針茅、冰草、
糙穩(wěn)子草等旱生禾草。土壤多為黑土、黑鈣土、草甸堿土、砂土和栗鈣土。行政區(qū)包括:齊
齊哈爾市、大慶、安達、蘭西、肇東、哈爾濱市、泰來、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林甸、明
水、青岡、呼蘭、肇州、肇源、雙城縣以及巴彥、賓縣、五常縣和阿城市等市縣的平原部分。
4.2.9三江平原森林立地類型亞區(qū)
三江平原為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沖積所形成,平均海拔在60m左右,地勢平坦,
河流迂回曲折,坡降甚小,是我省的低洼草地濕潤區(qū)。整個三江平原主要包括三江平原、穆
棱—興凱平原和倭肯河谷地三部分,由于區(qū)內(nèi)地形地勢和水熱條件無顯著差異,故僅劃為一
個亞區(qū)。區(qū)即亞區(qū)。行政區(qū)劃包括:同江、富錦、佳木斯市、撫遠、樺川、集賢、綏濱縣及
饒河、寶清、虎林、蘿北、依蘭、密山、鶴崗市等市縣的平原部分。
4.3森林立地類型組的劃分標準
我省采用地形因子作為劃分立地類型組的依據(jù),因為地形通過對光、熱、水等基本生態(tài)
因子的再分配,深刻地反映出立地的小氣候條件,以及影響著土壤水分狀況、土層厚度、質(zhì)
地、母質(zhì)堆積方式等,從而導致了林木生長的顯著差異和森林植被的分布規(guī)律,對整個生態(tài)
環(huán)境綜合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森林立地類型組包括:寬平崗脊組、中山陽坡組、中山陰坡組、低山陽坡組、低山陰坡
組、丘陵組、平原組。
4.4森林立地類型的劃分標準
立地類型是立地分類系統(tǒng)中的基本單元,也是最小單元,地域上不相連接,在立地類型
組內(nèi)進行劃分。以上幾個主導立地因子,從大到小逐級加以區(qū)別控制,使立地因子隨級別從
大到小,逐趨相似一致,而劃分立地類型所依據(jù)的主導因子就僅局限于具體地段上的差異。
根據(jù)我省地形特點,采用坡向、坡度及土層厚度作為劃分立地類型的依據(jù)。如地形+土壤=
陽陡坡原始暗棕壤型。黑龍江省一共劃分272個立地類型。見附表1-8。
4.5森林立地類型特征描述
森林立地類型特征主要包括地形地勢、土壤和植被。地形地勢主要記載海拔高度、坡向、
坡位、坡度、坡形等;土壤主要記載土壤腐殖質(zhì)層和土層厚度、土壤顏色、結(jié)構(gòu)、緊實度、
濕度、碳酸鹽反應、層次過度情況等;植被主要記載喬木樹種、灌木樹種和草本植物。各森
林經(jīng)營單位根據(jù)各地不同的立地條件對森林立地類型進行描述。
表1森林立地類型分類系統(tǒng)
立地類型區(qū)立地類型亞區(qū)立地類型組立地類型序號
寬平崗脊石質(zhì)土型Ⅰ-1-1-(1)
寬平崗脊組寬平崗脊棕色針葉林土型Ⅰ-1-1-(2)
大興安嶺立大興安嶺北坡立
寬平崗脊?jié)撚蒯樔~林土型Ⅰ-1-1-(3)
地類型區(qū)地類型亞區(qū)
陽陡坡棕色針葉林土型Ⅰ-1-2-(1)
低山陽坡組
陽斜坡棕色針葉林土型Ⅰ-1-2-(2)
6
陽緩坡灰化棕色針葉林土型Ⅰ-1-2-(3)
陽緩坡棕色針葉林土型Ⅰ-1-2-(4)
陽陡坡薄層暗棕壤型Ⅰ-1-2-(5)
陽斜坡薄層暗棕壤型Ⅰ-1-2-(6)
陽斜坡中層暗棕壤型Ⅰ-1-2-(7)
陽緩坡薄層暗棕壤型Ⅰ-1-2-(8)
陽緩坡中層暗棕壤型Ⅰ-1-2-(9)
陽緩坡厚層暗棕壤型Ⅰ-1-2-(10)
陽緩坡草甸暗棕壤型Ⅰ-1-2-(11)
陰陡坡棕色針葉林型Ⅰ-1-3-(1)
陰斜坡棕色針葉林土型Ⅰ-1-3-(2)
陰緩坡灰化針葉林土型Ⅰ-1-3-(3)
陰緩坡棕色針葉林土型Ⅰ-1-3-(4)
陰陡坡薄層暗棕壤型Ⅰ-1-3-(5)
低山陰坡組陰斜坡薄層暗棕壤型Ⅰ-1-3-(6)
陰斜坡中層暗棕壤型Ⅰ-1-3-(7)
陰緩坡薄層暗棕壤型Ⅰ-1-3-(8)
陰緩坡中層暗棕壤型Ⅰ-1-3-(9)
陰緩坡厚層暗棕壤型Ⅰ-1-3-(10)
陰緩坡草甸暗棕壤型Ⅰ-1-3-(11)
谷地潛育棕色針葉林土型Ⅰ-1-4-(1)
谷地潛育暗棕壤型Ⅰ-1-4-(2)
谷地草甸土型Ⅰ-1-4-(3)
谷地組
谷地沼澤土型Ⅰ-1-4-(4)
谷地泥炭沼澤土型Ⅰ-1-4-(5)
谷地泥炭土型Ⅰ-1-4-(6)
表2森林立地類型分類系統(tǒng)
立地類型區(qū)立地類型亞區(qū)立地類型組立地類型序號
寬平崗脊原始暗棕壤型Ⅱ-1-1-(1)
寬平崗脊薄層暗棕壤型Ⅱ-1-1-(2)
寬平崗脊組寬平崗脊中層暗棕壤型Ⅱ-1-1-(3)
寬平崗脊?jié)撚底厝佬廷?1-1-(4)
寬平崗脊草甸暗棕壤型Ⅱ-1-1-(5)
陽陡坡棕色針葉林土型Ⅱ-1-2-(1)
小興安嶺北坡立陽陡坡原始暗棕壤型Ⅱ-1-2-(2)
小興安嶺立地類型區(qū)
地類型亞區(qū)陽陡坡薄層暗棕壤型Ⅱ-1-2-(3)
陽斜坡薄層暗棕壤型Ⅱ-1-2-(4)
低山陽坡組陽斜坡中層暗棕壤型Ⅱ-1-2-(5)
陽緩坡薄層暗棕壤型Ⅱ-1-2-(6)
陽緩坡中層暗壤型Ⅱ-1-2-(7)
陽緩坡厚層暗棕壤型Ⅱ-1-2-(8)
陽緩坡白漿化暗棕壤型Ⅱ-1-2-(9)
7
陽緩坡草甸暗棕壤型Ⅱ-1-2-(10)
陰陡坡棕色針葉林土型Ⅱ-1-3-(1)
陰陡坡原始暗棕壤型Ⅱ-1-3-(2)
陰陡坡薄層暗棕壤型Ⅱ-1-3-(3)
陰斜坡薄層暗棕壤型Ⅱ-1-3-(4)
陰斜坡中層暗棕壤型Ⅱ-1-3-(5)
低山陰坡組
陰緩坡薄層暗棕壤型Ⅱ-1-3-(6)
陰緩坡中層暗棕壤型Ⅱ-1-3-(7)
陰緩坡厚層暗棕壤型Ⅱ-1-3-(8)
陰緩坡草甸暗棕壤型Ⅱ-1-3-(9)
陰緩坡白漿化暗棕壤型Ⅱ-1-3-(10)
丘陵原始暗棕壤型Ⅱ-1-4-(1)
丘陵薄層暗棕壤型Ⅱ-1-4-(2)
丘陵中層暗棕壤型Ⅱ-1-4-(3)
丘陵組
丘陵厚層暗棕壤型Ⅱ-1-4-(4)
丘陵草甸暗棕壤型Ⅱ-1-4-(5)
丘陵白漿化暗棕壤型Ⅱ-1-4-(6)
谷地草甸暗棕壤型Ⅱ-1-5-(1)
谷地潛育暗棕壤型Ⅱ-1-5-(2)
谷地草甸土型Ⅱ-1-5-(3)
谷地組谷地草甸白漿土型Ⅱ-1-5-(4)
谷地泥炭沼澤土型Ⅱ-1-5-(5)
谷地沼澤土型Ⅱ-1-5-(6)
谷地泥炭土型Ⅱ-1-5-(7)
表3森林立地類型分類系統(tǒng)
立地類型區(qū)立地類型亞區(qū)立地類型組立地類型序號
陽坡山地草甸土型Ⅱ-2-1-(1)
中山陽坡組陽陡坡棕色針葉林土型Ⅱ-2-1-(2)
陽斜坡棕色針葉林土型Ⅱ-2-1-(3)
陰坡山地草甸土型Ⅱ-2-2-(1)
中山陰坡組陰陡坡棕色針葉林土型Ⅱ-2-2-(2)
陰斜坡棕色針葉林土型Ⅱ-2-2-(3)
陽陡坡原始暗棕壤型Ⅱ-2-3-(1)
小興安嶺立地類型小興安嶺南坡立地類陽陡坡薄層暗棕壤型Ⅱ-2-3-(2)
區(qū)型亞區(qū)陽斜坡薄層暗棕壤型Ⅱ-2-3-(3)
陽斜坡中層暗棕壤型Ⅱ-2-3-(4)
低山陽坡組陽緩坡薄層暗棕壤型Ⅱ-2-3-(5)
陽緩坡中層暗棕壤型Ⅱ-2-3-(6)
陽緩坡厚層暗棕壤型Ⅱ-2-3-(7)
陽緩坡白漿化暗棕壤型Ⅱ-2-3-(8)
陽緩坡草甸暗棕壤型Ⅱ-2-3-(9)
低山陰坡組陰坡棕色針葉林土型Ⅱ-2-4-(1)
8
陰陡坡原始暗棕壤土型Ⅱ-2-4-(2)
陰陡坡薄層暗棕壤土型Ⅱ-2-4-(3)
陰斜坡原始暗棕壤土型Ⅱ-2-4-(4)
陰斜坡薄層暗棕壤土型Ⅱ-2-4-(5)
陰斜坡中層暗棕壤型Ⅱ-2-4-(6)
陰緩坡薄層暗棕壤土型Ⅱ-2-4-(7)
陰緩坡中層暗棕壤土型Ⅱ-2-4-(8)
陰緩坡厚層暗棕壤型Ⅱ-2-4-(9)
陰緩坡草甸暗棕壤型Ⅱ-2-4-(10)
陰緩坡白漿化暗棕壤土
Ⅱ-2-4-(11)
型
陰緩坡白漿土型Ⅱ-2-4-(12)
丘陵原始暗棕壤型Ⅱ-2-5-(1)
丘陵薄層暗棕壤型Ⅱ-2-5-(2)
丘陵中層暗棕壤型Ⅱ-2-5-(3)
丘陵組
丘陵厚層暗棕壤型Ⅱ-2-5-(4)
丘陵草甸暗棕壤土型Ⅱ-2-5-(5)
丘陵白漿化暗棕壤土型Ⅱ-2-5-(6)
谷地草甸暗棕壤型Ⅱ-2-6-(1)
谷地潛育暗棕壤型Ⅱ-2-6-(2)
谷地組谷地沼澤土型Ⅱ-2-6-(3)
谷地泥炭沼澤土型Ⅱ-2-6-(4)
谷地泥炭土型Ⅱ-2-6-(5)
表4森林立地類型分類系統(tǒng)
立地類型
立地類型區(qū)立地類型亞區(qū)立地類型序號
組
丘陵陽陡坡原始暗棕壤型Ⅲ-1-1-(1)
丘陵陽陡坡薄層暗棕壤型Ⅲ-1-1-(2)
丘陵陽斜坡薄層暗棕壤型Ⅲ-1-1-(3)
丘陵陽坡
丘陵陽斜坡中層暗棕壤型Ⅲ-1-1-(4)
組
丘陵陽緩坡薄層暗棕壤型Ⅲ-1-1-(5)
丘陵陽緩坡中層暗棕壤型Ⅲ-1-1-(6)
丘陵陽緩坡厚層暗棕壤型Ⅲ-1-1-(7)
三江平原立地類型亞丘陵陰陡坡原始暗棕壤型Ⅲ-1-2-(1)
三江平原立地類型區(qū)
區(qū)丘陵陰陡坡薄層暗棕壤型Ⅲ-1-2-(2)
丘陵陰斜坡薄層暗棕壤型Ⅲ-1-2-(3)
丘陵陰斜坡中層暗棕壤型Ⅲ-1-2-(4)
丘陵陰坡
丘陵陰緩坡薄層暗棕壤型Ⅲ-1-2-(5)
組
丘陵陰緩坡中層暗棕壤型Ⅲ-1-2-(6)
丘陵陰緩坡厚層暗棕壤型Ⅲ-1-2-(7)
丘陵陰緩坡草甸暗棕壤型Ⅲ-1-2-(8)
丘陵陰緩坡白漿化暗棕壤型Ⅲ-1-2-(9)
9
丘陵陰緩坡潛育暗棕壤型Ⅲ-1-2-(10)
平原草甸黑土型Ⅲ-1-2-(1)
平原草甸土型Ⅲ-1-2-(2)
平原白漿化草甸土型Ⅲ-1-2-(3)
平原潛育草甸土型Ⅲ-1-2-(4)
平原白漿土型Ⅲ-1-2-(5)
平原組
平原潛育白漿土型Ⅲ-1-2-(6)
平原草甸沙土型Ⅲ-1-2-(7)
平原沼澤土型Ⅲ-1-2-(8)
平原泥炭沼澤土型Ⅲ-1-2-(9)
平原泥炭土型Ⅲ-1-2-(10)
表5森林立地類型分類系統(tǒng)
立地類型
立地類型區(qū)立地類型亞區(qū)立地類型序號
組
丘陵火山灰土型Ⅳ-1-1-(1)
丘陵原始暗棕壤型Ⅳ-1-1-(2)
丘陵薄層暗棕壤型Ⅳ-1-1-(3)
丘陵組丘陵中層暗棕壤型Ⅳ-1-1-(4)
丘陵厚層暗棕壤型Ⅳ-1-1-(5)
丘陵草甸暗棕壤型Ⅳ-1-1-(6)
丘陵潛育暗棕壤型Ⅳ-1-1-(7)
平原黑土型Ⅳ-1-2-(1)
松嫩平原北部立地類平原石灰性黑鈣土型Ⅳ-1-2-(2)
型亞區(qū)平原石灰性草甸土型Ⅳ-1-2-(3)
平原鹽化草甸土型Ⅳ-1-2-(4)
平原堿化草甸土型Ⅳ-1-2-(5)
平原組平原鹽土型Ⅳ-1-2-(6)
平原草甸鹽土型Ⅳ-1-2-(7)
松嫩平原立地類型區(qū)
平原堿土型Ⅳ-1-2-(8)
平原草甸堿土型Ⅳ-1-2-(9)
平原草甸沙土型Ⅳ-1-2-(10)
平原鹽化沼澤土型Ⅳ-1-2-(11)
丘陵薄層暗棕壤型Ⅳ-2-1-(1)
丘陵組丘陵中層暗棕壤型Ⅳ-2-1-(2)
丘陵厚層暗棕壤型Ⅳ-2-1-(3)
平原栗鈣土型Ⅳ-2-2-(1)
松嫩平原南部立地類平原石灰性黑鈣土型Ⅳ-2-2-(2)
型亞區(qū)平原草甸沙土型Ⅳ-2-2-(3)
平原組平原黑土型Ⅳ-2-2-(4)
平原鹽土型Ⅳ-2-2-(5)
平原石灰性草甸土型Ⅳ-2-2-(6)
平原鹽化草甸土型Ⅳ-2-2-(7)
10
平原堿化草甸土型Ⅳ-2-2-(8)
平原堿土型Ⅳ-2-2-(9)
平原鹽化沼澤土型Ⅳ-2-2-(10)
表6森林立地類型分類系統(tǒng)
立地類型區(qū)立地類型亞區(qū)立地類型組立地類型序號
陽坡山地草甸土型Ⅴ-1-1-(1)
中山陽坡組陽陡坡棕色針葉林土型Ⅴ-1-1-(2)
陽斜坡棕色針葉林土型Ⅴ-1-1-(3)
陰陡坡棕色針葉林土型Ⅴ-1-2-(1)
中山陰坡組
陰斜坡棕色針葉林土型Ⅴ-1-2-(2)
陽坡棕色針葉林土型Ⅴ-1-3-(1)
陽陡坡原始暗棕壤型Ⅴ-1-3-(2)
陽陡坡薄層暗棕壤型Ⅴ-1-3-(3)
陽斜坡薄層暗棕壤型Ⅴ-1-3-(4)
陽斜坡中層暗棕壤型Ⅴ-1-3-(5)
低山陽坡組
陽緩坡薄層暗棕壤型Ⅴ-1-3-(6)
陽緩坡中層暗棕壤型Ⅴ-1-3-(7)
陽緩坡厚層暗棕壤型Ⅴ-1-3-(8)
陽緩坡白漿化暗棕壤型Ⅴ-1-3-(9)
陽緩坡草甸暗棕壤型Ⅴ-1-3-(10)
陰陡坡石質(zhì)土型Ⅴ-1-4-(1)
陰陡坡原始暗棕壤型Ⅴ-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天津大學《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設計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菏澤學院《醫(yī)學影像設備安裝與維修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肇慶醫(yī)學高等??茖W校《可編程控制器技術(shù)》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信陽航空職業(yè)學院《建筑設計基礎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哈爾濱傳媒職業(yè)學院《畢業(yè)論文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州學院《微信小程序開發(fā)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移通學院《Pthon數(shù)據(jù)分析與挖掘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航海學院《體育(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應用技術(shù)職業(yè)學院《工程制圖與CAD》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溫州科技職業(yè)學院《智能汽車傳感技術(shù)》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第12課 實現(xiàn)人生價值-【中職專用】2024年中職思想政治《哲學與人生》金牌課件(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HG∕T 3792-2014 交聯(lián)型氟樹脂涂料
- 中國大豆加工發(fā)展現(xiàn)狀簡析
- 2024年海南省高考物理試卷(含答案)
- GJB5765-2006 軍用機場場道工程質(zhì)量評定標準
- JJG 705-2014液相色譜儀行業(yè)標準
- 公司合作計劃書
- 2016-2023年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shù)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跨領域聯(lián)合診療(MDT)管理法規(guī)
- 光伏電站運維安全風險管控清單
- 保安員考核評分標準與細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