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4.2地貌的觀察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4.2地貌的觀察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4.2地貌的觀察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4.2地貌的觀察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4.2地貌的觀察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其次節(jié)地貌的視察探究一地貌視察的依次考向1地貌的組合視察地貌時,須要推斷地貌的組合關系,明確地貌層次和地貌類型。依據(jù)地貌的規(guī)??蓜澐譃楹暧^地貌(高原、平原、山地等)、次級地貌(河流地貌、風沙地貌等)和微觀地貌(沙丘、石筍等)。下圖為我國某省級行政區(qū)示意圖。據(jù)此完成1~2題。1.關于該省級行政區(qū)地貌組合的描述,正確的是()A.高原、山地相間分布B.盆地和山地為主C.平原、山地相間分布D.“三山夾兩盆”答案D解析讀圖可知,該省級行政區(qū)為新疆,其地貌組合表現(xiàn)為“三山夾兩盆”,故D項正確。2.該省級行政區(qū)分布最廣的次級地貌為()A.風沙地貌 B.海岸地貌C.喀斯特地貌 D.河流地貌答案A解析新疆地處干旱地區(qū),風沙地貌分布最為廣泛,故A項正確??枷?視察地點和視察依次的選擇視察地貌時,應選擇最佳的視察地點,依據(jù)肯定次序視察地貌。下圖為延安寶塔及旁邊景觀圖。據(jù)此完成3~4題。3.圖示最佳的視察地點是()A.延河大橋B.延安寶塔C.延安賓館D.延河游船答案B解析視察地點應選擇在地勢較高處,且四周沒有遮擋物。讀圖可知,延安寶塔位于山頂,地勢高,視野開闊,故B項正確。4.在最佳地點向四周望去,視野內(nèi)主要的地貌為()A.河流地貌B.風沙地貌C.黃土地貌D.冰川地貌答案C解析延安位于黃土高原上,視野內(nèi)主要的地貌為黃土地貌,故C項正確。探究二地貌視察的內(nèi)容考向1高度的視察讀某國等高線地形圖,回答5~6題。5.該國主要的地貌類型為()A.山地B.盆地C.丘陵D.高原答案A解析讀圖可知,該國大部分地區(qū)海拔超過500米,地形起伏大,故主要地貌類型為山地,A項正確。6.該國地勢特點是()A.西高東低B.北高南低C.南高北低D.東高西低答案B解析讀圖,依據(jù)等高線數(shù)值和河流流向可知,該國地勢北高南低,故B項正確??枷?坡度的視察讀某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完成7~8題。7.圖中地形部位推斷正確的是()A.①處為山峰B.②處為山脊C.③處為山脊D.④處為鞍部答案B解析依據(jù)圖示信息可知,①處為山谷,②處為山脊,③處為山谷,④處為寬谷。8.下列地段中坡度最緩的是()A.①處B.②處C.③處D.④處答案A解析①處等高線最稀疏,坡度最緩。考向3坡向的利用下圖為我國東部某地等高線(單位:米)地形圖,該地夏季盛行東南風。讀圖,完成9~10題。9.下列四地中,降水最多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答案D解析據(jù)材料可知,該地區(qū)位于我國東部,夏季盛行東南風,④地位于東南風的迎風坡,降水最多。10.調(diào)查發(fā)覺,某類植物在乙地生長好,在甲地生長差,其緣由最可能是()A.甲地位于陰坡,光照不足B.甲地位于背風坡,降水少C.乙地位于陰坡,蒸發(fā)量小D.乙地位于背風坡,光照足答案C解析讀圖可知,甲地位于陽坡,乙地位于陰坡。陰坡光照不足,氣溫較低,蒸發(fā)量小,土壤水分足夠,故C項正確??枷?坡度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下圖為我國某地馬路途分布示意圖,該地地勢北高南低,地勢起伏較大。讀圖,完成11~12題。11.圖中馬路呈“之”字形的主要目的是()A.避開河流B.削減成本C.降低坡度D.愛護植被答案C解析據(jù)材料可知,該地地勢北高南低,地勢起伏較大,修建馬路應呈“之”字形,可降低坡度,減小工程的難度,故C項正確。12.圖中四地,城市最可能分布在()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答案A解析讀圖可知,①地所在地區(qū)馬路彎曲度小,說明①地位于平原地區(qū),地形平坦開闊,交通便利,有利于形成城市,故A項正確。1.下圖是我國東部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某校中學學生夏令營在圖示區(qū)域進行了野外天文、地質(zhì)、植被、聚落等綜合考察活動。讀圖,探究下列問題。(1)指出圖示區(qū)域內(nèi)主要的地貌類型,并說明推斷理由。(2)圖示地區(qū)擬建一火情眺望臺,最佳位置應在何處?請用“×”符號在圖中標出。同學們把夜晚宿營地點選在圖中A處,從圖中供應的信息簡述理由。(3)若考察小組在D處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條逃命線路中最佳的是________。某同學因私自外出,在B處迷了路,請你給他指出獨自走出逆境的最佳路途。(4)簡要分析圖中E城鎮(zhèn)形成的有利條件。成果展示(1)丘陵。大部分地區(qū)海拔低于500米,地形起伏較大。(2)550米山頂。位于鞍部,地形相對平坦開闊。(3)②順河谷的溪水流向走。(4)位于平原地區(qū),地形起伏??;地處河流沿岸,水源足夠,水運便利。2.我國華北地區(qū)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盛行西北風,夏季盛行東南風。下圖為華北某地區(qū)等高線(單位:米)地形圖。據(jù)此探究下列問題。(1)描述圖示地區(qū)主要地形特征。(2)指出A、B兩地降水量的差異及緣由。(3)甲村、乙村兩地哪個更可能發(fā)展成為城市?說明其發(fā)展的有利條件。(4分)成果展示(1)北、東、南為山地丘陵,地勢較高;中部和西南部為谷地,地勢較低;谷地呈西南—東北走向。(2)A地降水多。位于夏季風迎風坡。(3)甲村。甲村位于兩河交匯處,河流為城市發(fā)展供應足夠的水源和航運。甲村四周地形開闊平坦,便于農(nóng)耕和基礎設施建設。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考點分布表考點題號地貌視察的依次1,2,3,5,6,7地貌視察的內(nèi)容4,8,9,10,11,12,13,14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48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廣東省肇慶市漂亮的七星巖仙女湖畔,有一座長達1000多米的自然石山,酷似一尊臥佛。七星巖景區(qū)由五湖、六崗、七巖、八洞組成,形成“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的景致。每年國慶節(jié)前后,傍晚時候,太陽緩緩從臥佛口中落下,形成“臥佛含丹”的地理奇觀。讀圖,完成1~2題。1.視察“臥佛含丹”奇觀,最佳位置是()A.攀登臥佛視察B.乘坐游艇視察C.特定角度遠眺D.山腳向上仰視答案C解析視察“臥佛含丹”奇觀,宜選擇較遠距離,正對臥佛視察。2.七星巖屬于地貌層級中的()A.宏觀地貌—山地B.次級地貌—喀斯特地貌C.微觀地貌—溶洞D.次級地貌—河流地貌答案B解析據(jù)材料信息“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可知,七星巖屬于喀斯特地貌,為地貌層級中的次級地貌,故B項正確。讀我國某地區(qū)等高線(單位:米)地形圖,回答3~5題。3.圖示區(qū)域內(nèi)的宏觀地貌主要是()A.山地B.丘陵C.高原D.盆地答案A解析讀圖可知,圖示區(qū)域內(nèi)大部分地區(qū)海拔超過600米,故宏觀地貌主要是山地。4.為發(fā)展經(jīng)濟,支配在村莊甲、乙之間修一條馬路,最合理的走向是經(jīng)過()A.b村B.c村C.d村D.e村答案D解析依據(jù)成本最低原則,修建馬路應盡量沿等高線修建,減小坡度,使修建的難度降低,便于通行。b、c、d、e四條走向中,經(jīng)過e村線路坡度最小,成本最低。5.圖中四個地點中相宜建設火情眺望臺的是()A.a(chǎn)B.bC.dD.e答案D解析火情眺望臺應建設在海拔較高的地方,對區(qū)域的視察視角較好的地點。e地位于鞍部,視角最好;a地地勢較低,b、d兩地有山脊阻擋,視野較差。下圖為某地區(qū)等高線(單位:米)地形圖,某地理愛好小組從甲村動身,沿圖中虛線線路進行地貌考察,最終到達乙村。讀圖,完成6~7題。6.該地理愛好小組重點考察的微觀地貌不包括()A.河谷B.懸崖C.山脊D.鞍部答案C解析讀圖可知,考察初始和結束的一段均沿河流前進,故考察了河谷地貌;圖示區(qū)域西南部等高線重疊,為懸崖,位于考察路途上;圖中丙處旁邊有一鞍部,位于考察路途上;考察路途上沒有明顯的山脊地貌。7.考察途中,在丙地()A.能同時視察到甲、乙兩村B.能看到甲村,無法看到乙村C.能看到乙村,無法看到甲村D.兩村都無法看到答案C解析讀圖可知,甲村和丙地處在鞍部的兩側,受鞍部的阻擋,不能看到甲村;乙村、丙地分別位于河谷的兩側,中間沒有高地阻擋,能看到乙村。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比例尺為1∶100000),該地西部距大西洋較近。讀圖,回答8~10題。8.現(xiàn)擬在甲村和乙村之間修建一條馬路,a、b、c、d四條備選線路中,合理的是()A.a(chǎn)B.bC.cD.d答案B解析山區(qū)修路的原則是盡量少穿越等高線。a、b、c、d四條備選線路中,b線穿過的等高線最少,線路較短,且沿平行于等高線方向走線,地勢起伏小,路途平坦,最為合理,故B項正確;a、c、d三條線路穿過的等高線較多,沿線地勢起伏大,不合理,A、C、D三項錯誤。9.與乙村相比,甲村()A.位于迎風坡,降水多B.位于陽坡,光照足夠C.位于背風坡,降水少D.位于陰坡,光照不足答案C解析依據(jù)文字信息和圖示信息,不能確定甲、乙兩村位于陽坡或陰坡;據(jù)圖可知,甲村位于背風坡,降水少。10.乙村和圖中最高點相對高度可能為()A.240米B.280米C.370米D.420米答案B解析讀圖可知,乙村和圖中最高點之間有六條等高線,依據(jù)相對高度計算公式可知,兩地相對高度為250~350米,故B項正確。雅西高速途經(jīng)拖烏山時,被設計建設成圖示雙螺旋形態(tài),開車進入隧道,不是直行,而是一路往左轉(zhuǎn)圈,在不知不覺中向上爬升。讀圖,完成11~12題。11.高速馬路按圖示選線,主要考慮的是()A.加強聯(lián)系B.美觀好用C.降低成本D.交通平安答案D解析讀圖可知,圖中高速馬路地處地震斷裂帶旁邊,經(jīng)過山地時采納螺旋式隧道,可以降低坡度;在隧道內(nèi)行車,高度緩慢上升,可增加通行的平安性,故D項正確。12.在圖示地區(qū),較早修建有一條108國道,是順應地形地勢,以適當?shù)钠露葋硇藿ǖ?。推?08國道在該地區(qū)的馬路形態(tài)最接近于()答案A解析在圖示地區(qū)(山區(qū)),修建馬路一般為了降低坡度,馬路呈連續(xù)“之”字形彎曲,故A項正確。二、綜合題(共52分)13.下圖為我國東部某丘陵地區(qū)的等高線示意圖,某校地理小組在該地區(qū)進行野外考察。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24分)(1)擬在圖中①②③④⑤五處中選一處建火情眺望臺,最佳的位置應選在________處。(2分)(2)沿①—A—②一線,坡度改變特點為__________________,推斷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3)C、D、E、F四個村莊中最有可能形成集鎮(zhèn)的是________村,說明你的理由。(8分)(4)突然來的一場暴雨,使位于a處的小強迷了路,請你給他想出一個獨自走出密林的好方法。(2分)(5)野外考察的同學把夜晚的宿營地支配在G處,請簡述理由。(4分)答案(1)③(2)呈陡—緩—陡的改變依據(jù)等高線疏密程度推斷,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3)F地勢較平坦、開闊,便于基礎設施建設;位于河流交匯處,水源足夠;位于鄉(xiāng)間馬路的交會處,且靠近國道,交通便利。(4)順河谷的溪水流淌方向走,直至走出。(5)G處位于海拔不太高的山脊處,且較為平坦、開闊。解析第(1)題,擬在圖中①②③④⑤五處中選一處建火情眺望臺,最佳的位置應選在③處,海拔最高,受四周地形阻擋最少,觀測范圍最大。第(2)題,依據(jù)等高線疏密程度推斷坡度。第(3)題,C、D、E、F四個村莊中最有可能形成集鎮(zhèn)的是F村。依據(jù)等高線,F(xiàn)村地勢平坦、開闊,便于基礎設施建設;位于河流交匯處,水源足夠,水運便利;位于鄉(xiāng)間馬路的交會處,且靠近國道,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量大。第(4)題,水向低處流,在森林中迷路,最好順河谷的溪水流淌方向走,直至走出。第(5)題,野外考察一般在夏季,同學把夜晚的宿營地支配在G處,是因為G處位于海拔不太高的山脊處,不易遭遇洪水災難。等高線較稀疏,說明地形較為平坦、開闊,危急少。14.讀我國某區(qū)域等高線(單位:米)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28分)(1)五一期間,某學校組織師生進行攀登玉峰活動,由A點沿巡游步道到達D點,共設計了甲、乙兩條線路。請你評價兩條線路的利弊。(12分)(2)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支配在圖示區(qū)域開發(fā)竹排漂流攬勝項目。設計有兩套方案,一套是AC段,一套是AB段。假如你來選擇,該選擇哪套方案,并說明選擇理由。(10分)(3)有關部門支配建設一條從丙地沿直線到達D處的登山索道,并在丙地旁邊興建旅游度假村。請計算索道線路的水平直線距離,并說明丙地興建旅游度假村的有利地形條件。(6分)答案(1)沿線路甲:線路坡度較平緩;景點類型較多;路程較長。沿線路乙:路程較短;線路坡度較陡;景點類型較單一。(2)AB段。理由:圖中兩河段水平長度大致相當,AB段落差小(AB段落差約為300米,而AC段落差約為700米);AB段比較平安;AB段沿途游客比較多,經(jīng)濟效益高;AB段沿途風景名勝多,既可以漂流,又可以沿途欣賞風景。(3)水平直線距離:2.8~3.0千米之間均正確。有利條件:海拔較低;坡度較平緩(或較平坦開闊)。解析第(1)題,巡游線路主要比較沿線坡度的陡緩、線路的長短、巡游景點的多少等。甲線路較長,但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