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伊斯蘭園林_第1頁
中世紀伊斯蘭園林_第2頁
中世紀伊斯蘭園林_第3頁
中世紀伊斯蘭園林_第4頁
中世紀伊斯蘭園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世紀伊斯蘭園林中世紀伊斯蘭園林波斯伊斯蘭園林西班牙伊斯蘭園林印度伊斯蘭園林一、波斯伊斯蘭園林

1、波斯概況公元前6世紀,波斯帝國十分強大,滅巴比倫。征服埃及。公元前334年,被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大帝所滅。公元3世紀再次創(chuàng)立。公元7世紀又被阿拉伯帝國滅亡。16世紀,波斯進入了最后的黃金時代。2、波斯伊斯蘭園林特征公元前6世紀到前4世紀,正是《舊約》逐漸形成的過程,所以波斯的園林,除受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地區(qū)的影響外,還受《創(chuàng)世紀》中‘伊甸園’的影響。以公元6世紀就已出現(xiàn)的波斯地毯上描制的庭園為例。它是后來發(fā)展的波斯伊斯蘭園、印度伊斯蘭園的基礎。波斯園林與伊甸園傳說模式有關。1.十字形水系布局。如‘伊甸園’分出的四條河。2.有規(guī)則的種樹,在周圍種植遮蔭樹林。3.栽培大量香花。4.筑高圍墻,四角有了望守衛(wèi)塔。5.用地毯代替花園。波斯的掛毛毯波斯地處荒漠高原地區(qū),在干旱少雨、夏季十分炎熱的氣候條件下,水是十分珍貴的,因此,水就成為伊斯蘭原林中最重要的造園要素。植物種在巨大的、有隔水層的種植池中,以確保池中的水分供植物慢慢吸收,而鋪磚的園路就由種植池的矮墻支撐,高出池底。由于伊斯蘭園林面積不大,水又十分珍惜,自然不會采用大型水池或巨大的跌水,而往往采用盤式涌泉的方式,幾乎是一滴滴地跌落。從布局方面看,伊斯蘭園林因面積較小而顯得比較封閉,類似建筑圍合出的中庭,與人的尺度非常協(xié)調(diào),庭園大多成矩形,最典型的布局方式便是以十字形抬高的園路將庭園分成四塊,園路上設有灌溉用的小溝渠?;蛘咭源藶榛A,在分出更多的幾何形部分。而在宏偉的宗教建筑的前庭則配置與之相協(xié)調(diào)的大尺度的園林。即使面積很大,園林也常由一系列的小型封閉院落組成,院落之間只有小門相通,有時也可通過隔墻上的柵格和花窗隱約看到相鄰的院落。在裝飾方面,與住宅建筑一樣,彩色陶瓷馬賽克的運用非常廣泛,這些陶瓷小方塊的色彩和圖案效果也是的伊斯蘭園林別具一格。伊斯蘭園林中常以十字型水渠將庭園分成四塊,中心為方形水池,布局簡潔大方柵欄和花窗16世紀,伊斯法罕(Isphahan)城中所建的“四庭園大道”“四庭園大道”中的宮殿建筑“四十柱宮”的門廊波斯王之庭的涼亭二、西班牙伊斯蘭園林

1、西班牙概況8世紀初,信奉伊斯蘭教的摩爾人(阿拉伯人與北非游牧部落柏柏爾人)通過地中海南岸侵入西班牙,占領了比利牛思半島的大部分。從8世紀開始直到15世紀,西班牙沉淪于天主教軍隊和摩爾人的割據(jù)戰(zhàn)爭中(史稱收復失地運動,即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驅(qū)逐阿拉伯人,收復失地的斗爭)。。1492年,西班牙結(jié)束了長達7個世紀的阿拉伯占領局面。2、西班牙伊斯蘭園林實例

1)阿爾罕布拉(Alhambra)宮苑該宮建于公元1238-1358年,位于格拉那拉城北面的高地上。此宮建筑與庭園結(jié)合的形式是典型的西班牙伊斯蘭園,它是把阿拉伯伊斯蘭的“天堂”花園和希臘、羅馬式中庭結(jié)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西班牙式的伊斯蘭園,西班牙稱其為‘Patio’式?!甈atio’園林的特征1.建筑位于四周,圍成一個方形的庭園。建筑形式多為阿拉伯式拱廊。裝修裝飾十分精細。2.位于中庭的中軸線上,有一方形水池或條形水渠或水池噴泉。3.在水池、水渠與周圍建筑之間,種以喬木、灌木,其搭配數(shù)量各不相同。4.周圍建筑多為居住之所。有些地方將幾個庭園組織在一起,形成‘院套院’,這一點與蘇州園林相似。阿爾罕布拉(Alhambra)宮苑鳥瞰圖2-18平面圖

1.桃金娘庭園,2.獅子院,3.林達拉杰花園,4帕托花園,5.柏樹庭園阿爾罕布拉(Alhambra)宮苑的構(gòu)成由四個‘Patio’和一個大庭園組成:桃金娘庭園,獅子院,林達拉杰花園,柏樹庭園與帕托花園。1.桃金娘庭園(CourtoftheMyrtleTrees)皇帝朝見大使舉行儀式之處。2.獅子院(CourtofLions)后妃的住所。3.林達拉杰花園(LimdarajaGarden)后宮,中心放置伊斯蘭圓盤水池噴泉的‘Patio’類型。4.柏樹庭院5.帕托花園(PartleGarden)不屬于‘Patio’園,屬于一臺地園。桃金娘宮建于1350年,是一個極其簡單的近似黃金分割比的矩形庭院,東西寬33米,南北長47米,中央有7米寬,45米長的大水池,水面幾乎占據(jù)了庭院的1/4。兩邊各有3米寬的整形灌木桃金娘種植帶。庭院的東西兩面是較低的住房,與南北兩端的柱廊連接,構(gòu)圖簡潔明快。

桃金娘庭園桃金娘宮庭院幽靜而富神秘感的水池,賦予庭院生命律動之感2-19南面的柱廊為雙層,原為宮殿的主入口,從拱形門券可看到庭院的全貌;北面有單層柱廊,其后是高聳的科瑪雷斯塔。池水緊貼地面,水池南北兩側(cè)各有一小噴泉,與水池形成動與靜、豎向與平面、精致與簡潔的對比。左.桃金娘庭園南望2-20右.桃金娘庭園北望2-21桃金娘庭園柱廊細部2-22獅子宮庭院是阿爾罕布拉宮中的第二大庭院,也是最精致的一個,建于1377年。庭院東西長29米,南北寬16米,四周是124根大理石柱的回廊,東西兩端柱廊的中央向園內(nèi)凸出,構(gòu)成縱軸上的兩個方亭。十字形的水渠將庭院分成四等分,交點上有著名的獅子噴泉,中心是圓形承水盤及向上的噴水,四周圍繞著12座石獅子,由獅口向外噴水,象征沙漠中的綠洲。獅子院中心的獅子噴泉2-25左:獅子院水渠伸入建筑中右:獅子院中央石獅雕像獅子院圍廊獅子院庭園獅子院拱卷柏木庭院建造于16世紀中期,是邊長只有十多米的近方形庭院,空間小巧玲瓏。北面有輕巧而上層空透的過廊,由此可以觀賞到周圍的美景,另外三面是簡潔的墻面。另有一院子原為女眷的內(nèi)庭,四周有建筑環(huán)繞,院中原為規(guī)則式種植的意大利柏木和柑橘,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自然散生的了,中心的噴泉則可能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重建。經(jīng)過改造的庭院帶有法國園林的特點2-28林達拉杰花園帕托花園(從臺上下望)帕托花園(從底下水池上望)阿爾罕布拉(Alhambra)宮苑東部景觀2-29阿爾罕布拉(Alhambra)宮苑的夏宮花園全景阿爾罕布拉(Alhambra)宮苑夏花園噴泉林蔭道國王廳建筑內(nèi)部精美細致的墻面裝飾2、格內(nèi)拉里弗花園(Generalife)為西班牙另一個宮廷花園。意為“GardenoftheArchitect”(建筑師的花園)。它的規(guī)模并不大,采用典型的伊斯蘭園林布局手法,而且一定程度上具有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園林特征。莊園的建造充分利用了原有地形,將山坡辟成7個臺層,依山勢而下,在臺層上又劃分了若干個主題不同的空間。它已擁有大型莊園必需的大多數(shù)要素,如花壇、水景、秘園、叢林等。格內(nèi)拉里弗花園(Generalife)平面2-33入口低處臺層水渠亭蘇爾坦?;▓@上臺層跌水左:水渠中庭右:u形水渠庭園石盆噴泉從拱廊望主庭園主庭園條形花園中部大水池噴泉埃斯庫里阿爾(Escorial)宮庭園建于1563-1584年,位于馬德里西北48km處,從西門正中進入,院南是修道院,院北是神學院和大學,往北正中是教堂,教堂地下室為陵墓,教堂北部突出部分是皇帝的居住之處,教堂的穹頂和四角的尖塔組成了有氣勢的外貌,由于它的莊嚴雄偉,轟動了歐洲宮廷,后路易14建造凡爾賽宮時,明確了一定要超過它。平面圖教堂之南庭園南面花木水景東面臺地小花園臺地花壇3、西班牙伊斯蘭園林特征莊園建在山坡上,將斜坡辟成一系列的臺地,圍以高墻,形成封閉的空間墻內(nèi)往往布置交叉或平行的運河、水渠等,以水體來分割園林空間,運河中還有噴泉。墻面上有裝飾性的漏窗,道路常用有色的小石子或馬賽克鋪裝,組成漂亮的圖案。園中也常用黃楊、月桂、桃金娘等修剪成綠籬用以分割園林成幾個部分。將水池置于陰影之下以減少水分蒸發(fā),,形成濃蔭蔽日的景象西班牙伊斯蘭園林特征,其代表作品特征:水渠呈十字交叉,以噴泉為中心的布局,封閉的拱形建筑,是伊斯蘭園林的基本形式,反映了阿拉伯人的帳篷式居住形式及對綠洲、水的崇敬。西班牙人效法荷蘭、英國、法國造園藝術(shù),推廣水法、綠化,使伊斯蘭教與意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結(jié)合一體,形成了風格獨特的西班牙伊斯蘭園林。代表作:阿爾罕布拉宮(臺地園)和格內(nèi)拉里弗花園(臺地花園),其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是阿爾罕布拉庭園:桃金娘宮庭院、獅子庭院和格內(nèi)拉里弗的花園。

三、古印度伊斯蘭園林古印度園林的主要要素:1.水:裝飾、沐浴、灌溉2.涼亭:裝飾與實用(夏季炎熱)3.綠蔭濃樹與荷(蓮)花:遮蔭需要印度伊斯蘭的建筑文化8世紀初,曾一度入侵印度西北部的阿拉伯人,在1000年前后再次入侵印度→印度出現(xiàn)了伊斯蘭教徒的王朝→移植伊斯蘭文化→莫臥爾帝國時代(1526-1858),印度伊斯蘭文化完全融為一體。印度伊斯蘭式建筑→阿富汗式建筑(接近印度建筑)與莫臥爾建筑(伊斯蘭式建筑)印度伊斯蘭園林的發(fā)展歷程1.巴布爾時代的園林2.胡馬雍時代的園林3.亞克巴時代的園林4.查罕杰時代的園林5.沙·賈漢時代的園林從第一代的巴布爾時代到第三代的亞克巴大帝時代,印度的建筑與園林仍然保持著本國的特征,從第四代開始,進入名副其實的印度伊斯蘭作品時期。1.巴布爾時代的園林巴布爾征服北印度→建都于亞格拉(恒河之流朱木拿河畔),戰(zhàn)事連綿→不毛之地→營造園林:浴池與新式花壇。如“拉姆園”園林,“扎哈拉園”宮苑,“基蘭園”與“瓦法園”(忠實之園)。巴布爾王初次參觀瓦法園,指導設計“四分區(qū)栽培地”。2園藝師測量路線,帶設計圖紙的建筑師當向?qū)А?.胡馬雍時代的園林巴布爾死后,胡馬雍即位→遭阿富汗貴族謝爾·夏驅(qū)逐亡國→謝爾·夏之子沙利姆·夏死后,胡馬雍借波斯人之力收復失地→亞克巴即位。只建有德里陵園。距德里南約4英里處。80年后,泰姬陵沿襲了它的設計手法。3.亞克巴時代的園林亞克巴完成了莫臥爾帝國的建設偉業(yè),通過印度教徒與回教徒在宗教上的融合,鞏固了政治上的統(tǒng)一。亞克巴開辟道路,另辟新都,營造宮廷與園林。左:巴布爾鼎盛時期的園林右:西康德拉(巴布爾陵園)細密畫上描繪的屋頂花園4.查罕杰時代的園林查罕杰的園林多與愛妃紐·查罕有關。查罕杰與愛妃每年都移居克什米爾的習慣。這里風景迷人,為極好的避暑勝地。這里現(xiàn)在還遺留有尼夏特園、夏利馬園、阿奇巴爾園等。尼夏特園左:夏利馬園平面右:阿奇巴爾園平面5.沙·賈漢時代的園林沙·賈漢王(1627-1658)母系出自成吉思汗。才華橫溢,崇拜藝術(shù)與美,治國能力很強。與沙·賈漢王有關的園林很多,如拉合爾的夏利馬園、亞格拉的泰姬陵、德里的夏利馬園、克什米爾的達拉舒可園等。泰姬陵簡介沙·賈漢王為愛妃穆姆塔慈·馬哈爾建造的泰姬陵是印度陵墓建筑的登峰造極之作。為一座平坦的園林。其主要建筑不是位于庭園中心,而是偏向一側(cè),即在通向巨大的圓拱形天井大門之處,開辟了與水渠垂直相交的大庭園,迎面而立的大理石陵墓動人的形體倒映在一池碧水之中。1.十字型水渠四分園。2.建筑屹立在退后的高臺上,重點突出。3.做工精細,整體協(xié)調(diào)。泰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