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實施建模與傳遞標準_第1頁
BIM實施建模與傳遞標準_第2頁
BIM實施建模與傳遞標準_第3頁
BIM實施建模與傳遞標準_第4頁
BIM實施建模與傳遞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BIM實施建模與傳遞標準

目錄

第七章建模與傳遞標準...................................................................2

7.1軟件平臺使用要求..................................................................2

7.2BIM模型構建標準..................................................................2

7.2.1建模一般性要求.................................................................................................................................2

7.2.2字體......................................................................................................................................................2

7.2.3模型文件存儲要求.............................................................................................................................3

7.2.4構件命名要求......................................................................................................................................3

7.2.5共享及交付.........................................................................................................................................3

7.2.6股務團隊要求.....................................................................................................................................9

7.2.7具體工作內容.....................................................................................................................................9

7.3BIM土建建模及藍圖標準...........................................................10

7.3.1土建建模標準....................................................................................................................................10

7.3.1.1建模標幅........10

7.3.2B1M藍圖建模標準...........................................................................................................................12

7.4BIM機電建模及藍圖標準...........................................................26

7.4.1機電建模標準...................................................................................................................................26

7.4.1.1編制目的..........26

7.4.1.2軟件兼容性.........................................26

7.4.1.3建模精度標準及相關規(guī)定............................................................27

7.4.2給排水專業(yè).......................................................................................................................................27

7.4.3暖通專業(yè)............................................................................................................................................27

7.4.4電氣專業(yè)............................................................................................................................................28

7.5建模一般規(guī)定......................................................................28

7.5.1單位和坐標........................................................................................................................................28

7.5.2模型依據(jù)............................................................................................................................................28

7.5.3模型拆分規(guī)定...................................................................................................................................29

7.5.4項目文件命名...................................................................................................................................29

7.5.5工作視圖的分類...............................................................................................................................30

7.5.6模型色彩規(guī)定...................................................................................................................................30

7.5.7B1M建模管控要點..........................................................................................................................31

7.5.8管線綜合基本工作流程....................................................................................................................31

7.6特殊規(guī)定..........................................................................31

7.7BIM軟件相關規(guī)定.................................................................32

7.7.1建模軟件............................................................................................................................................32

7.7.2模型整合軟件....................................................................................................................................32

7.7.3其他BIM軟件要求........................................................................................................................32

7.7.4軟件版本......................................................................32

7.8模型族類型命名方法...............................................................32

7.8.1族的分類.....................................................................32

7.8.2族類型的命名規(guī)則.............................................................32

7.8.3系統(tǒng)命名規(guī)則..................................................................33

7.9機電藍圖標準.....................................................................34

7.9.1出圖規(guī)則......................................................................34

7.10模型審查機制....................................................................37

3

第七章建模與傳遞標準

按照基于BIM協(xié)同工作要求進行BIM共享平臺的建設。通過該平臺實現(xiàn)企業(yè)項目

管理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信息共享和協(xié)同作業(yè),支持擴展與企業(yè)信息化提供資源的整合、

信息的共享以及業(yè)務的協(xié)同。建立支撐工程信息共享的BIM信息交換接口,實現(xiàn)BIM

模型的導入、系統(tǒng)內模型數(shù)據(jù)的整合、模型及信息的導出、模型與信息的交互瀏覽等。

通過應用BIM技術,實現(xiàn)項目信息在項目全生命周期的高效傳遞,以達到提高生

產(chǎn)效率、節(jié)約成本和縮短工期等目標。

7.1軟件平臺使用要求

應用分類功能軟件名稱版本共享格式

圖紙瀏覽圖紙、圖紙參照AutoCAD存檔20()4.dwg

總圖、土建、機電等

Revit2016.rvt

專業(yè)模型創(chuàng)建

模型NavisworksManage2016

模型整合.nwd/.nwc/.xml

NavisworksFreedom2016

模型瀏覽

Fuzor2016.exe

可視化'虛擬現(xiàn)實Revit、Navisworks2016.avi

資料分析RevitANavisworks

碰撞檢測2016.doc\.docx\.xlsx

Manage

如使用其他軟件平臺需提前進行說明協(xié)同辦法,并須闡述含:保障數(shù)據(jù)信息安全,

有效進行共享、傳遞等解決方案,經(jīng)審核通過后方可施行。

7.2BIM模型構建標準

7.2.1建模一般性要求

項目基點設定為在1、A軸交點處(原點(),0,()),如下圖:

I

\A------------------

單位:mm,并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

建模比例:按實際尺寸以1:1長寬等比例創(chuàng)建。

7.2.2字體

本項目字體統(tǒng)一為“Arial”。

文字高度:除房間名稱、房間編號文字高度為4mm夕卜,其余不論平面圖、剖面圖,

圖中的文字高度均為3mm,各專業(yè)要統(tǒng)一使用此字高,對于圖紙目錄、材料表、說明

等在CAD文件夾有示例文件,遵照其執(zhí)行。

文字寬度比例設定為:0.8。

7.2.3模型文件存儲要求

項目各參與方在各時間交付節(jié)點所交付的BIM模型刻錄成光盤,并由指定的管理

人員統(tǒng)一存儲在現(xiàn)場服務器中進行統(tǒng)一管理,以及對各方之間的協(xié)調。

模型文件命名要求

X或D之前附加各方簡寫代號

X01X02XIX2X3X4X5

夠觸」

刊i儲-------

---------------------

例:潔凈A包FABL10層暖通模型CAD1H-L10

7.2.4構件命名要求

構件文件命名應遵循準確、簡短、明晰的基本命名原則。

構件文件采用不定長漢字、字母、數(shù)字、字符組合的命名格式,分為兩個字段,

字段之間用字符分隔。

7.2.5共享及交付

模型文件采用“rvt”文件格式。

構件文件采用“命”文件格式。

7.2.5-1BIM模型深度及內容要求

包別工作范圍/內容內容描述

系統(tǒng)包范圍內所有機電管線(含:主干管、支干管、電纜、橋架、母線、

系統(tǒng)包

容(詳見包定義電氣套管等)準確兒何尺寸、布置定位信息。

3

包別工作范圍/內容內容描述■

文件)所有機電設備準確幾何尺寸、布置定位信息。

所有機電支吊架及管道支墩、設備承臺等。

所有機電附件及末端(含:彎頭、三通、四通、煙感、溫

感、噴淋、風口、喇叭、燈具、溫控器、閥門、儀表、開

關、插座等)。

機電各專業(yè)管道的規(guī)格、厚度、坡度、管材、保溫、連接

方式等。

管綜碰撞達到零碰撞,并且體現(xiàn)設計說明中的安裝原則。

機電管綜排布滿足設計、施工要求,實現(xiàn)設計施工一體化。

通過管綜模型可生成管綜剖面圖。

主要設備基本運行維護信息:如:名稱,規(guī)格,型號,材

質,編號,技術參數(shù),施工,安裝單位,其他產(chǎn)品信息(供

應商,產(chǎn)品合格證,生產(chǎn)廠家,生產(chǎn)日期,安裝日期,價

格等);保修期等維保信息(使用年限,保修年限,維保

頻率,維保單位等)

可通過BIM模型直接統(tǒng)計材料凈量。

導向標識所有機電系統(tǒng)點位標識。

工藝管線專業(yè)

用途管道系統(tǒng)設置顏色(RGB)顯示效果

工藝冷卻水供水工藝冷卻水系統(tǒng)(199,168,226)

工藝冷卻水回水工藝冷卻水系統(tǒng)(240.189.225)

純水供水管純水系統(tǒng)(0,255,255)

純水回水管純水系統(tǒng)(0,191,255)

酸堿廢水管廢水系統(tǒng)(204,197,143)

有機廢水管廢水系統(tǒng)(209,188,138)

含氟廢水管廢水系統(tǒng)(247,186,11)

研磨廢水管廢水系統(tǒng)(226,176,7)1l

含磷廢水管廢水系統(tǒng)(221,121,7)

純水回收管純水系統(tǒng)(233,235,231)1

給排水專業(yè)

4

用途管道系統(tǒng)設置顏色(RGB)顯示效果

市政自來水管市政自來水系統(tǒng)(0,255,0)1

生活加壓給水管生活加壓給水系統(tǒng)(191,255,0)1

生產(chǎn)加壓給水管生產(chǎn)加壓給水系統(tǒng)(0.255,127)

中水管中水系統(tǒng)(113.230,207)

生活熱水供水管生活熱水系統(tǒng)(255,0.128)

生活熱水回水管生活熱水系統(tǒng)(255.104,180)

R0水管R0水系統(tǒng)(99,207,239)

軟化水管軟化水系統(tǒng)(113,230,207)1_________________

動力循環(huán)冷卻供動力循環(huán)冷卻水系(184J48,222)1_________________

動力循環(huán)冷卻回動力循環(huán)冷卻水系(246,171,221)1_________________

生活污水管污水系統(tǒng)(240,240,179)—

一般排水管一般排水系統(tǒng)(248,246,162)r

重力雨水管雨水系統(tǒng)(126,211,235)

虹吸雨水管雨水系統(tǒng)(162,231,217)

消防部分

消火栓管消火栓系統(tǒng)(255.0.0)

噴淋管噴淋系統(tǒng)(255,0.255)

氣體消防管氣體消防系統(tǒng)(255,255,0)1

用途管道系統(tǒng)設置顏色(RGB)顯示效果

水系統(tǒng)

蒸汽管蒸汽系統(tǒng)(198,64,0)

凝結水管凝結水系統(tǒng)(200,255,255)

冷凍水供水管冷凍水供水系統(tǒng)(0,0,255)

冷凍水回水管冷凍水回水系統(tǒng)(111,111,255)

冷卻水供水管冷卻水供水系統(tǒng)(0,111,111)

冷卻水回水管冷卻水回水系統(tǒng)(0,174,174)_________________

5

用途管道系統(tǒng)設置顏色(RGB)顯示效果

風盤冷水供水管風盤冷水供水系統(tǒng)(0J28,0)

風盤冷水回水管風盤冷水回水系統(tǒng)(140,255,140)

風盤熱水供水管風盤熱水供水系統(tǒng)(255,128,0)

風盤熱水回水管風盤熱水回水系統(tǒng)(255,174,136)

膨脹水管/補水膨脹水管/補水管(98,176,255)

冷凝水管冷凝水系統(tǒng)(149,255,255)

空調冷媒管空調冷媒系統(tǒng)(67,188,149)

連通管/旁通管連通管/旁通管(133,78,77)

采暖供水管采暖供水系統(tǒng)(166,0,83)

采暖回水管采暖回水系統(tǒng)(184,84,186)

采暖反向回水管采暖反向回水系統(tǒng)(217,152,231)

風系統(tǒng)

空調送風管空調送風系統(tǒng)(0,0,255)

空調回風管空調回風系統(tǒng)(91,91,255)

風機盤管送風管風盤送風系統(tǒng)(0,255,255)

風機盤管回風管風盤回風系統(tǒng)(140,140,255)

新風管新風系統(tǒng)(0,255,0)

排風管排風系統(tǒng)(255,255,0)

排煙兼排風管排煙兼排風系統(tǒng)(255,0,128)

消防排煙管消防排煙系統(tǒng)(255,0,0)

消防補風管消防補風系統(tǒng)(255,128,192)

樓梯加壓送風管樓梯加壓送風系統(tǒng)(255,0,255)

廚房排油煙管廚房排油煙系統(tǒng)(128,0,255)

廚房補風管廚房補風系統(tǒng)(255,255,162)

6

電氣專業(yè)

用途管道系統(tǒng)設置顏色(RGB)顯示效果

普通強電橋架普通強電(0,255,255)

普通弱電橋架普通弱電(0,255,0)

消防防火橋架消防防火(255,0,0)

綜合布線橋架綜合布線(0,0,255)

母線槽母線(255,0,0)

電纜電纜(200,255,255)r

交付物要求:

包商現(xiàn)場B1M負責人應確保交付物的精度、時效性及準確性。

交付物的幾何信息和非幾何信息應有效傳遞。

交付物中的圖紙和信息表格宜由BIM模型生成并確保一致性。

本項目相關交付物的知識產(chǎn)權及后續(xù)使用權歸業(yè)主方所有;未經(jīng)允許,不得用于

任何商業(yè)用途。

針對報審的交付物應包含相關審查、審批的信息,其信息內容應符合相關規(guī)定。

7

分包商BIM成果驗攻單文件編號

單位名稱階段

SYC

業(yè)主方設計/管理

序號驗收項BIM

□打“J”或"X”或“-”

1軟件平臺□□□

2軟件版木□□口

3BIM模型幾何信息□□□

4BIM模型非幾何信息□□□

5BIM模型系統(tǒng)劃分及配色□□□

6實施節(jié)點計劃及與實際匹配度□□□

7沖突檢查及報告□□□

8凈空分析及報告□□Z

9預留洞:□檢查及報告□□□

人流、物流、movein動線、檢修空間等檢查及

10□□□

報告

11重點、難點區(qū)域施工安裝模擬□□□

12整體施工進度4D模擬(含計劃進度和實際進度)□□□

13變更內容更新□□□

14圖紙、模型、施工一致性□□□

15內部簽審流程□□□

16交付物格式□□□

17組織、協(xié)調空管會議(含會議簽到和會議記錄)□□□

審核人(SYCBTM):簽字

審核意見:如有詳細審核意見可附說明

審核人(設計'管理):簽字

審核意見:如有詳細審核意見可附說明

審核人(業(yè)主方):簽字

審核意見:如有詳細審核意見可附說明

填表說明:

1.“表示符合要求;“X”表示不符合要求;“-”表示不涉及。

2.以上審核應實事求是;審核結果反饋給業(yè)主方、管理方及包商,以便整改和提高。

8

7.2.6服務團隊要求

現(xiàn)場負責人需具備本科以上學歷,工民建或工程管理相關專業(yè)背景;具有施工現(xiàn)

場2年及以上工作經(jīng)驗及BIM實施經(jīng)驗。

負責人具備協(xié)調、管理能力,并帶動團隊進行高效工作。

具備足夠的團隊人員配置,滿足本工程各個節(jié)點進度需求。

提供至少2人駐場,駐場成員需具備2年以上BIM實踐及施工管理經(jīng)驗,駐場人

員專職為本項目服務;如更換人員須提前15日提出申請。

7.2.7具體工作內容

負責對BIM模型進行施工深化,及時更新和維護BIM模型。

負責配合施工進度制定實施節(jié)點計劃。

負責應用BIM技術進行用關檢查(內容包含但不限于:空間檢查、施工進度檢查、

安裝檢查等);并定期組織、參與例會協(xié)調,提供參考解決方案。

負責應用BIM技術進行進度計劃與實際現(xiàn)場進度做對比分析研究,建立計劃進度

與實際進度的有效鏈接,實現(xiàn)按進度計劃的虛擬建造(平臺可自選)。樣例如下:

■.三

負責本包范圍內所有空間協(xié)調工作,整合、管理其他包進入到本包區(qū)域內的空間

協(xié)調「作,同時配合本包進入到其他包區(qū)域內的空間協(xié)調工作。

負責應用BIM技術進行現(xiàn)場指導施工。

負責工程竣工后完善竣工模型,以保證與現(xiàn)場的一致性。

負責應用BIM技術配合業(yè)主方、管理方進行驗收。

協(xié)助完成國內外BIM獎項、相關論文的資料整理及科技成果的申報工作。

9

其他B1M技術相關工作內容未在此文件中明示的,在實施過程中進行調整補充。

7.3BIM土建建模及藍圖標準

7.3.1土建建模標準

完成文件夾建立。文件夾結構參照下圖建立

/_KINGSTON(H:)

7.3.1.1建模標準:

1、不同人員建模需使用司一版本Revit,本次建模統(tǒng)一使用revit2016版本。

2、標而建立

1)樓層標高命名時為本層底標高。

如:±0.000處命名為1層

2)每層構件包括本層底板標高(含底板)至本層頂板(不含頂板、頂梁)之間的

所有構件;如:一層包括一層底板、梁,建筑地面(找平、防水、地面鑲貼等)、一層

墻柱及其做法。

3)本層構件建模時基于本層標高、防止商務貼碼時構件歸屬層混亂。

如:一層窗建模時標高為:基于1層(±0.000)+900。

3、構件命名規(guī)則

I)一層柱:樓名稱一層數(shù)■柱名稱-截面尺寸?混凝土標號

如:l#-KZ-600x600-C40

1#樓框架柱截面尺寸混凝土等級

2)一層梁:樓名稱-層數(shù)-梁名禰-截面尺寸-混凝土標號

如:l#-KL-300x600-C40

3)1#樓框架梁截面尺寸混凝土等級

10

一層板:樓名稱-層數(shù)-板名稱-厚度-混凝土標號

如:1#-YB-6O-C3O

4)1#樓預制板板厚混凝土等級

一層墻:樓名稱-層數(shù)-墻名稱-厚度-混凝土標號

如:1#-Q1-3OO-C45

1#樓墻1墻厚混凝土等級

5)一層窗:樓名稱?層數(shù)-窗名稱-尺寸-材質

如:l#?C1520?15Cx2000.塑鋼門窗

1#樓窗名尺寸材質

6)基礎:QF-獨立基礎-C30P8QF-條形基礎?C30P8QF?滿堂基礎-C30P8

7)墊層:QF-獨立基礎墊層-CI5QF-條形基礎墊層-C15QF-滿堂基礎墊層-C15

8)后澆帶:QF-Q-后澆帶-C40P8QF-L-后澆帶-C40P8QF-B-后澆帶-C40P8

9)窗只可剪切到墻體,在墻體附加抹灰、膩子涂料等做法時,可賦予墻體不同材

質,附加另外一種墻體,需手動切除洞口。

10)特殊部位需要特殊令名如后澆帶、電梯井壁等(根商務溝通,根據(jù)清單內容

選出需特殊命名的部位)。

4、不同材質墻體或者構件在建模時可賦予不同顏色,方便在檢杏過程中發(fā)現(xiàn)因操

作失誤造成墻體錯誤。

如:混凝土墻賦予紅色,砌塊墻賦予藍色,若誤將混凝土墻體建成砌塊墻體可通

過顏色辨別

5、根據(jù)商務算量標準,特殊構件可以通過其他構件代替。

如:樓梯算量為平米計算,建模時可采用板代替,命名時標注其基本信息。

6、不需要單獨計價的構件可不體現(xiàn)。

如構造柱、圈梁不單獨計價、建模時可用砌塊墻代替,不單獨體現(xiàn)。

7、標高線是按照俯視命名,構件命名QF-04F-B-B1-3C0*500-C30中04F指的是04

層底板,及在模型中是4F處的板。

8、畫本層的部件統(tǒng)一按照本層進行偏移。例如畫4F窗,則按照4F標高進行向上

偏移。

9、暗梁、暗柱不建模,默認包含在墻里面。

10、電梯四周墻體單獨命名:ZL-04F-電梯墻體-2OO-C3O(DB-電梯井壁)

11

11、每人新建一個word文檔,建模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圖紙問題截圖、標注部位、注明問

題、提出意見。

12、建模過程中及時交流。

13、中心文件:軸網(wǎng)、標高按照地下室圖紙進行繪制,如果地上部分每個單體的

標高均不同時,則地上部分在繪制前,先在中心文件中繪制本單體的標高。

14、要求模型中所有構件均要建立精確。

建族要求:

專業(yè)命名規(guī)則命名示范

建筑“特征(材料、功能等)+構件名稱''雙扇平開鋼質防火門

結構“特征(材料、功能等)+構件名稱“碎矩形梁

建模問題收集表

序號圖紙問題描述圖紙位置圖紙問題截圖

建施X-圖紙名-樓層部位-

1什么問題截圖CAD圖

什么構件?

2..??.

3?????

本次建模,以結構、建筑為主,鋼筋建模的話每個人建每個類型的柱、墻、梁分

別建一個就行。

本次集中建模主要考慮模型后續(xù)的可指導施工性及商務化應用,因此建模標準的

制定緊緊圍繞這兩點展開。

7.3.2BIM藍圖建模標準

1土建藍圖標準

1)出圖范圍

A、B、C地塊,并按照CAD出圖布局進行出圖。

2)圖紙命名原則

圖紙編號■樓棟號-圖紙名稱-圖紙大小

例如:001-F1-樁基施工圖-A3

2尺寸標注字號與出圖比例關系

12

I比例

400)()

圖元比例文字大小

1:4000.5mm

1:2001mm

1:1002mm

其余比例形式自行調試

3出圖文字標注大小

說明7號字,說明內容5號字,字體仿宋

4視圖范圍、視覺樣式與各個視圖的規(guī)定

平面圖視覺樣式設置為著色/真實模式,如有構件遮蔽問題,頂部構件隱藏或者透

明度宜設置為60%,視圖范圍以顯示標注的構件為準;出圖軸網(wǎng)標頭為黑色字,軸網(wǎng)

線為紅色線。

剖面圖視覺樣式設置為真實模式,視圖范圍以顯示標注的構件為準;

立面圖視覺樣式設置為真實模式;

三維軸測圖視覺樣式設置為著色模式,非出圖構件透明圖宜設置為60%。

三維軸測圖僅顯示出圖構件,不進行任何標注;

在三維軸側圖中添加CAD軸網(wǎng)底圖顯示,圖紙采用著色模式;

2出圖規(guī)則

1)樁基出圖標準

標記,居中,標記完全表達明確

13

修改|防2叵水平v而&“目引線附著帚點vH10mm

樁基構件按顏色劃分類型

按一般樁徑劃分顏色,樁徑由小到大

例:800樁顏色1000樁顏色

!):

e?<c>【巴tt(i)|i?I

擇(G:回

??<L>亙]S<V>運]

I睢I吃百

120()樁顏色1500樁顏色

2)承臺出圖標準

前置要求,需要將構建修改為帶共享參數(shù)的族才可以使用

14

標注位置在構件的左上角

使用承臺類別標記,共享參數(shù)族

15

出圖

^l\im

3)梁板結構出圖標準

在著色模式下顏色區(qū)分KL與其他梁顏色

X

自定義■色《0

■■L????L

色調⑺回tt(B)2S5]rrrrrrrr邑調Q[140]?(?)0

BW8CS)^0~1?<£>二行電K德々):4。?(4)128:

MB000-128-OT5

亮度(L):叵]磕<妙:叵二??O)?SW)畫"1

展蛤照加力邑

珈⑷FAJTTOMZCt).釧⑷Tuntm(D

磷定取消

KL著色其他梁著色

首先對出圖部分的圖紙調整好rcvil圖框與構件大小關系,完成圖紙實例如下圖所

示。具體標識暫采用設計院標注樣式(三維軸測圖中無法實現(xiàn)大面積梁板信息標注,

采用revil俯視圖進行標識,配套三維軸測圖和俯視平法標注兩張圖紙)

梁平法集中標注采用共享參數(shù)族方式,如下圖所示;

類型名粉

維第

因標記一結構梁(其享)2(主.茂

度的

將族載入模型文件中后,采用注釋-按類別標記

16

1人0/a卷?HKQ砒?邪

q弄"創(chuàng)回加間觸必能第

?蝌空帔血KA

以3直徑?K??,<?.38?吼中用B區(qū)”W-tgr-s?iV?tfrfi.5*m所o

“汜

線?,Rat-ii—二?!VR檢nxnas

尺寸隔1”體陋燈隹于明瞄元維利舄標記JB.XCB元中.

Is.tt*▼L

隱藏引線后進行標記位置調整

原位標注采用注釋-文字,文字邊框盡量與梁邊平齊。

(4)圖紙大小與文字大小匹配關系必須事先調整好,因為圖紙比例變化,文字大

小需要一一調整

(5)板標注方式:先采用模型線劃出范圍,在線中央對板厚及配筋進行標注(注

釋?文字)

17

出具梁圖紙

?.m

4)柱出圖標準

在著色模式下顏色區(qū)分與其他柱顏色

.itp.InV?「"IKZ

首先對出圖部分的圖紙調整好revit圖框與構件大小關系,完成圖紙實例如下圖所

示。具體標識暫采用設計院標注樣式(三維軸測圖中無法實現(xiàn)大面積柱信息標注,采

用revit俯視圖進行標識,配套三維軸測圖和俯視平法標注兩張圖紙)

①標記,按類別標記,全部標記;

18

e日串“>?Q"—A6?6尸?陣歹廠房1二7箱二結15手mF1標層__>

建筑結向到浣注人注分析C5最町場吩作視圉苣理解2C模塊修改Q?

囚洋圖送G云送批注AN向仲1率注用

布:融角度徑向亙徑彌長■坐如用區(qū)域?陽洋名鋁,豈娟也

性別

PSSs?ft?因構件,S隔熱層琮直找/替接心材質庫記

郵,尺寸標注▼詳圖b^―,

按類別標記:是單個標記每根柱子的類型屬性信息的類型信息;

全部標記:是自動標記平面內所有柱子的類型屬性信息的類型信息。

標記完全表達明確

④柱了配筋圖,柱了的配筋圖采用三維軸測圖和俯視圖進行標識。

19

5)墻體出圖標準

一定要在平面視圖里標注、注釋,將對應的二維圖紙(凋整顏色與revit字體區(qū)分)

導入到revit模型中,對應標注,這樣會對照準確,不容易出錯。

繪圖前根據(jù)圖紙比例與大小合理調整文字大小等參數(shù),使比例適當、協(xié)調統(tǒng)一,

標注時靈活調整,以全面、清楚、消晰、美觀為原則。

①尺寸標注與樁基出圖標注要求一樣,根據(jù)圖紙比例與大小合理調整文字大小等

參數(shù),使比例適當、協(xié)調統(tǒng)一。

墻還應標注兩中心線間的長度尺寸及墻中心線與附近軸線之間的定位關系。

②名稱屬性標記:首先如下圖所示原則,還應對齊墻中點標注(拾取中點,必要

時采取詳圖線輔助拾?。M量遵循左邊向右標、右邊向左標的原則(以中間軸線為界

20

Ise.水平標記(2引線附點\z13mm

標記操作及參數(shù)修改

c典卜繡

l?-if-KI-2?<3S

對齊墻中點標注

③墻體尺寸、配筋及其它說明:墻體原度、標高、配筋參照墻身表。配筋構造、

墻身大樣等其它問題詳見下方注釋。

編號墻庠(mm)標高(m)水平分布鋼筋'鋼筋拉筋分布鋼雕數(shù)備注

DQ12000.000'5.0000882000100200魄002水平箭在外U

Q12005.500'8.3500120200010t200$686004豎向箭在外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