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生資格考試藥學師基礎知識試題_第1頁
衛(wèi)生資格考試藥學師基礎知識試題_第2頁
衛(wèi)生資格考試藥學師基礎知識試題_第3頁
衛(wèi)生資格考試藥學師基礎知識試題_第4頁
衛(wèi)生資格考試藥學師基礎知識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習好資料歡迎下載學習好資料歡迎下載學習好資料歡迎下載一、A1

1、決定腺垂體促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因素是

A.雌激素

B.糖皮質激素

C.生長激素

D.甲狀旁腺激素

E.T3和T4的負反饋調節(jié)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正常情況下,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調控下,下丘腦釋放促甲狀激素釋放激素(TRH)調節(jié)腺垂體促甲狀腺激素(TSH)的分泌,TSH則刺激甲狀腺細胞分泌T4和T3;當血液中T4和T3濃度增高后,通過負反饋作用,抑制腺垂體TSH的合成和釋放,降低腺垂體對TRH的反應性,使TSH分泌減少,從而使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至于過高;而當血中T4和T3濃度降低時,對腺垂體負反饋作用減弱。TSH分泌增加,促使T4、T3分泌增加??傊虑鹉X—腺垂體-甲狀腺調節(jié)環(huán)路可維持甲狀腺激素分泌的相對恒定。2、下列激素中,屬于蛋白質類激素的是

A.睪酮

B.醛固酮

C.胃泌素

D.前列腺素

E.甲狀旁腺激素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人的內分泌系統(tǒng)分泌的激素種類繁多,來源復雜,按化學性質分為四大類:①蛋白質和肽類激素。該類激素分別由三個氨基酸到小分子蛋白質組成,主要包括下丘腦調節(jié)肽、胰島素、降鈣素、胃腸激素、腺垂體及神經(jīng)垂體激素、甲狀旁腺激素等;②胺類激素。主要為酪氨酸衍生物,包括甲狀腺和腎上腺髓質激素;③類固醇激素。主要有腎上腺皮質激素與性腺激素。膽固醇的衍生物——1,25-二羥維生素D3也歸為固醇類激素;④脂肪酸衍生物激素,如前列腺素由花生四烯酸轉化而成。3、下列物質中,不屬于激素的是

A.肝素

B.腎素

C.維生素D3

D.促胰液素

E.促紅細胞生成素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肝素是一種酸性粘多糖,主要有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產生,在肺、心、肝、肌肉等組織中含量豐富,生理情況下血漿中含量甚微。4、關于激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某些激素可以通過組織液擴散到鄰近細胞發(fā)揮作用

B.神經(jīng)細胞分泌的激素可經(jīng)垂體門脈流向腺垂體發(fā)揮作用

C.激素是由體內的各種腺體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質

D.激素在局部擴散后,可返回作用于自身而發(fā)揮反饋作用

E.多數(shù)激素經(jīng)血液循環(huán),運送至遠距離的靶細胞發(fā)揮作用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激素是由內分泌腺或內分泌細胞分泌的,在細胞與細胞間傳遞化學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質。5、以下對于神經(jīng)遞質的闡述觀點有誤的是

A.是化學傳遞的物質基礎

B.由突觸前神經(jīng)元合成

C.在突觸小泡內貯存

D.其釋放與Ca2+的轉移有關

E.發(fā)揮完效應后都經(jīng)酶解失活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神經(jīng)遞質發(fā)揮完效應后有些經(jīng)酶解失活有些可攝取回收。6、下列關于化學性突觸傳遞的特征敘述,不正確的是

A.總和

B.后放

C.雙向傳遞

D.突觸延擱

E.對內環(huán)境變化敏感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化學性突觸傳遞是單向傳遞。7、排尿反射的初級中樞位于

A.脊髓

B.延髓

C.腦核

D.視旁核

E.大腦皮層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排尿反射是在高級中樞控制下的脊髓反射。反射過程是膀胱內尿量達一定充盈度(約400~500ml)時,膀胱壁感受器受牽拉而興奮,沖動經(jīng)盆神經(jīng)傳入到脊髓骶段排尿反射初級中樞,同時,沖動上傳到腦干和大腦皮質排尿反射的高位中樞,產生尿意。此時,脊髓骶段排尿中樞傳出信號經(jīng)盆神經(jīng)傳出,引起逼尿肌收縮,尿道內括約肌舒張,尿液排入后尿道,再反射性的興奮陰部神經(jīng),使尿道外括約肌舒張,尿液排出體外。8、靜脈注射甘露醇,尿量會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醛固酮分泌增多

B.腎小球濾過率增加

C.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

D.腎小球有效濾過壓增高

E.腎小管液溶質濃度增高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當小管液中溶質濃度增高時,由于滲透壓升高.阻礙水的重吸收而使尿量增加。靜脈注射甘露醇。由于甘露醇可以從。腎小球濾過。但不被腎小管重吸收,故可使小管液的溶質濃度和滲透壓升高,使尿量增加。9、下列哪項的比值稱為濾過分數(shù)

A.腎小球濾過率/腎血流量

B.腎血流量/腎小球濾過率

C.腎小球濾過率/腎血漿流量

D.腎血漿流量/腎小球濾過率

E.單位時間超濾液生成量/腎小球有效濾過壓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濾過分數(shù)指腎小球濾過率與腎血漿流量的比值,若腎血漿流量為660ml/min,腎小球濾過率為125ml/min,則濾過分數(shù)為19%。10、下列關于腎小球濾過作用說法錯誤的是

A.腎小囊內壓升高時濾過減少

B.血漿膠體滲透壓是阻止濾過的力量

C.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是促進濾過的力量

D.正常情況下腎小球毛細血管的全長都有濾過功能

E.血壓在一定范圍內波動時腎小球濾過率維持恒定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不是腎小球毛細血管全段都有濾過作用,只有從入球小動脈到濾過平衡這一段才有濾過作用。11、腎小球濾過率指的是

A.單位時間內(每分鐘)一側腎臟的血漿流量

B.單位時間內(每分鐘)一側腎臟生成的原尿量

C.單位時間內(每分鐘)兩側腎臟生成的原尿量

D.單位時間內(每分鐘)兩側腎臟生成的終尿量

E.單位時間內(每分鐘)兩側腎臟的血漿流量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用腎小球濾過率和濾過分數(shù)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腎小球的濾過率指單位時間內(每分鐘)兩腎生成的超濾液量。12、調節(jié)體溫的基本中樞位于

A.脊髓

B.中腦

C.尾狀核

D.下丘腦

E.大腦皮層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調節(jié)體溫的重要中樞位于下丘腦。視前區(qū)-下丘腦前部(P0/AH)活動在體溫調節(jié)的中樞整合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13、當環(huán)境溫度升高到接近或高于皮膚溫度時,唯一有效的散熱形式是

A.蒸發(fā)散熱

B.對流散熱

C.傳導散熱

D.輻射散熱

E.輻射和對流散熱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蒸發(fā)散熱:指機體通過體表水分的蒸發(fā)而散失體熱。在人的體溫條件下,蒸發(fā)1克水可使機體散發(fā)2.43千焦的熱量。當環(huán)境溫度升高到接近或高于皮膚溫度時,蒸發(fā)成為唯一有效的散熱形式。14、下列關于體溫的生理變動,說法錯誤的是

A.女子排卵后體溫升高

B.兒童體溫低于成年人

C.老年人體溫低于年輕人

D.晝夜變動不超過1℃

E.劇烈運動時體溫升高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體溫的正常生理變動①晝夜變動:一般清晨2至6時體溫最低,午后1至6時最高,每天波動不超過1℃;②性別差異:成年女子的體溫高于男性0.3℃,而且隨月經(jīng)周期而發(fā)生變化,排卵前日最低;③年齡:兒童體溫較高,新生兒和老年人體溫較低;④肌肉活動、精神緊張和進食等情況也影響體溫。15、下列各部體溫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是

A.直腸、腋窩、口腔

B.口腔、腋窩、直腸

C.直腸、口腔、腋窩

D.腋窩、口腔、直腸

E.腋窩、直腸、口腔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臨床上常用腋窩、口腔和直腸的溫度代表體溫。人腋窩溫度的正常值為36.0~37.4℃;口腔溫度的正常值為36.7~37.7℃;直腸溫度的正常值為36.9~37.9℃。16、膽汁中有利膽作用的成分是

A.膽鹽

B.脂肪酸

C.膽固醇

D.膽綠素

E.膽色素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膽鹽在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中起重要作用:一是乳化脂肪,增加脂肪與脂肪酶作用的面積,加速脂肪分解;二是膽鹽形成的混合微膠粒,使不溶于水的脂肪分解產生脂肪酸、甘油一酯和脂溶性維生素等處于溶解狀態(tài),有利于腸黏膜的吸收;三是通過膽鹽的肝腸循環(huán),刺激膽汁分泌,發(fā)揮利膽作用。17、胃的容受性舒張是通過哪種途徑實現(xiàn)的

A.抑胃肽

B.交感神經(jīng)

C.迷走神經(jīng)

D.壁內神經(jīng)叢

E.促胰液素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胃的容受性舒張是通過迷走神經(jīng)的傳入和傳出通路反射地實現(xiàn)的,切斷人和動物的雙側迷走神經(jīng),容受性舒張即不再出現(xiàn)18、引起胃容受性舒張的感受器是

A.口腔

B.胃底

C.咽,食管

D.胃幽門部

E.十二指腸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胃的容受性舒張系指吞咽食物時,食團刺激咽和食管等處感受器,通過迷走-迷走反射引起胃頭區(qū)平滑肌緊張性降低和舒張,以容納咽入的食物。19、以下哪種物質與維生素B12吸收有關

A.磷

B.鈉

C.鈣

D.內因子

E.胃蛋白酶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胃內壁細胞不僅分泌鹽酸,還能產生“內因子”,它是與維生素B12吸收有關的物質。內因子與食入的VB12結合,形成一種復合物,可保護VB12不被小腸內水解酸破壞。20、盡力吸氣后,從肺內所呼出的最大氣體量稱為

A.潮氣量

B.肺活量

C.補呼氣量

D.最大通氣量

E.用力呼氣量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肺活量:盡力吸氣后,從肺內所呼出的最大氣體量。正常成年男性平均約3500ml,女性約2500ml。肺活量反映了肺一次通氣的最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作為肺通氣功能的指標。21、腎上腺素與去甲腎上腺素

A.強心作用相似

B.升壓效應相似

C.大劑量腎上腺素可使骨骼肌血管舒張

D.小劑量的去甲腎上腺素使骨骼肌血管舒張

E.小劑量的腎上腺素使骨骼肌血管舒張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去甲腎上腺素(NE)與α受體結合的能力強,與β受體結合的能力弱,故NE與血管平滑肌上的α受體結合,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縮,使血管強烈收縮,外周阻力顯著增加,動脈血壓升高。因NE能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引起降壓反射使心臟活動減弱,掩蓋了NE與β1受體結合產生的強心作用。故臨床上使用NE只能起到升壓作用,卻不能起到強心作用。腎上腺素與α受體和β受體結合的能力一樣強。收縮血管的數(shù)量與舒張血管的數(shù)量大致相等,所以腎上腺素使總的外周阻力變化不大,因此,動脈血壓變化不大。因而腎上腺素只能作強心藥,不能作為升壓藥。22、下列遞質為心迷走神經(jīng)所釋放的是

A.組胺

B.去甲腎上腺素

C.腎上腺素

D.5-羥色胺

E.乙酰膽堿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心迷走神經(jīng)興奮時節(jié)后纖維釋放遞質ACh23、能使心肌收縮力增強的因素是

A.酸中毒

B.前負荷過大

C.迷走神經(jīng)興奮

D.交感神經(jīng)興奮

E.血中乙酰膽堿水平升高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心交感神經(jīng)興奮時,節(jié)后纖維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與心肌細胞膜β1受體結合,加強自律細胞4期的Ⅰf,使4期自動除極速度加快,自律性增高,心率加快;使房室交界處細胞,Ca2+內流增多,動作電位上升速度和幅度均增加而使傳導速度加速;提高肌膜和肌質網(wǎng)Ca2+通道開放,導致細胞內Ca2+濃度增高,心肌收縮力加強,心排出量增加。24、健康成年男性靜息狀態(tài)下,心輸出量約為

A.4~5L/min

B.4.5~6L/min

C.4.5~8L/min

D.9~10L/min

E.11~12L/min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成人男性安靜狀態(tài)下約為4.5~6.0L/min,女性的心排出量比同體重男性約低10%。25、以下對心輸出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指兩側心室每分鐘射出的血量

B.指一次心跳兩側心室同時射出的血量

C.常用作評定心臟泵血功能的指標

D.劇烈運動時比平時稍有增加

E.心率越快,心輸出量越少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在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中,常用心排出量作為評定心臟泵血功能的指標。26、以下關于等容收縮期心臟各瓣膜的狀態(tài)敘述正確的是

A.房室瓣和半月瓣都關閉

B.三尖瓣關閉,肺動脈瓣開放

C.房室瓣和半月瓣都開放

D.二尖瓣關閉,主動脈瓣開放

E.房室瓣關閉,半月瓣開放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等容收縮期:心室開始收縮后,室內壓迅速升高,超過房內壓時,心室內血液推動房室瓣使其關閉,防止血液不會到流入心房。但室內壓尚低于動脈壓,動脈瓣仍處于關閉狀態(tài),心室暫時成為一個封閉的腔。從房室瓣關閉到主動脈瓣開啟的這段時間,心室容積不會發(fā)生改變,稱為等容收縮期27、以下關于等容收縮期的壓力情況描述正確的是

A.房內壓<室內壓>主動脈壓

B.房內壓>室內壓>主動脈壓

C.房內壓<室內壓<主動脈壓

D.房內壓>室內壓<主動脈壓

E.房內壓=室內壓>主動脈壓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28、房室瓣開放見于以下哪期

A.等容舒張期初

B.等容收縮期初

C.等容收縮期末

D.等容舒張期末

E.心室收縮期初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從動脈瓣關閉直至房室瓣開啟的這一段時間內,心室舒張,室內壓急劇下降,但容積不變,稱為等容舒張期。等容舒張期末房室瓣開放。29、心動周期中,左心室內壓最低的時期是

A.快速射血期

B.快速充盈期

C.等容收舒張末

D.心房收縮期末

E.心室收縮期末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心動周期中,左心室內壓最低的時期是等容舒張期末,左心室內壓最高是快速射血期。30、以下關于心動周期的敘述,錯誤的是

A.房室有共同收縮的時期

B.通常心動周期是指心室的活動周期

C.一般講,周期中的舒張期大于收縮期

D.心率加快時收縮期和舒張期都縮短,但舒張期縮短為主

E.心動周期持續(xù)的時間與心率有關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房室沒有共同收縮的時期31、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持續(xù)時間較長的主要原因是

A.閾電位水平高

B.鈉-鉀泵功能活動能力弱

C.復極化過程2期較長

D.動作電位復極4期較長

E.動作電位0期去極化的速度慢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持續(xù)時間較長的主要原因是復極化過程2期變得非常緩慢。32、血液凝固后所析出的淡黃色透明液體稱為

A.組織液

B.血漿

C.血清

D.細胞外液

E.細胞內液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血液凝固后所析出的淡黃色透明液體稱為血清,常識性知識點,記憶即可。33、凝血過程的最后步驟是

A.激活因子Ⅻ

B.釋放因子Ⅲ

C.凝血酶原轉變?yōu)槟?/p>

D.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E.纖維蛋白原轉變?yōu)槔w維蛋白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34、以下關于血小板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成受EP0的調節(jié)

B.由成熟的單核細胞胞漿裂解脫落而生成

C.正常成人血液中數(shù)量為(100~300)×109/L

D.進入血液的血小板平均壽命為7~14小時

E.衰老的血小板在骨髓中被破壞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正常成年人血液中血小板數(shù)量為100×109~300×109/L。35、以下哪項不是生理性抗凝物質

A.肝素

B.維生素C

C.蛋白質C系統(tǒng)

D.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

E.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體內的生理性抗凝物質可分為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蛋白質C系統(tǒng)和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三類。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中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Ⅲ,它由肝臟和血管內皮細胞產生,通過與凝血酶和凝血因子FⅨa、FⅩa、FⅪa、FⅫa等分子活性中心的絲氨酸殘基結合而抑制酶的活性。抗凝血酶Ⅲ與肝素結合后,其抗凝作用可增強2000倍。肝素是一種酸性粘多糖,主要有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產生,在肺、心、肝、肌肉等組織中含量豐富,生理情況下血漿中含量甚微。肝素主要通過增強抗凝血酶Ⅲ的活性間接發(fā)揮抗凝作用,還可刺激血管內皮細胞釋放TFPI而抑制凝血過程。蛋白酶C由肝臟產生,其合成需要維生素K的參與,合成后以酶原形式存在于血漿中?;罨蟮牡鞍酌窩可水解滅活凝血因子Ⅴa和Ⅷa,抑制因子Ⅹa和凝血酶的激活,并促進纖維蛋白的溶解。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TFPT)是一種糖蛋白,主要由血管內皮細胞產生,是外源性凝血途徑的特異性抑制劑。36、啟動外源性凝血的物質是

A.凝血酶原

B.血小板3因子

C.凝血因子Ⅶ

D.Ca2+

E.凝血因子Ⅲ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外源性激活途徑:指在組織損傷,血管破裂的情況下,由血管外組織釋放因子Ⅲ,與血漿中的網(wǎng)子Ⅶ、Ca2+形成復合物,該復合物激活因子Ⅹ成Ⅹa。37、血小板的生理特性不包括

A.釋放

B.黏附

C.收縮

D.凝集

E.吸附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血小板的生理性止血作用取決于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它包括:①粘附②釋放③聚集④收縮⑤吸附38、中性粒細胞的主要功能是

A.產生抗體

B.參與過敏反應

C.產生細胞因子

D.產生慢反應物質

E.吞噬和清除入侵體內的病原微生物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中性粒細胞具有變形運動和吞噬能力,可吞噬和清除入侵體內的病原微生物和其他異物,并將其消化分解。當體內有急性炎癥時,白細胞總數(shù)增多和中性粒細胞的百分數(shù)增高。39、人體造血的主要原料是

A.葉酸

B.維生素B12

C.蛋白質和鐵

D.維生素B12和鐵

E.葉酸和鐵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蛋白質和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而葉酸和維生素B12是紅細胞成熟所必需的物質。40、白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A.總數(shù)中,單核細胞占3%~8%

B.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總數(shù)為(4.5~5.0)×109/L

C.總數(shù)中,淋巴細胞占20%~40%

D.總數(shù)中,中性粒細胞占50%~70%

E.總數(shù)中,嗜酸性粒細胞0.5%~5%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白細胞數(shù)是4.0×109~10.0×109/L,其中中性粒細胞占50%~70%,淋巴細胞占20%~40%,單核細胞占3%~8%,嗜酸性粒細胞0.5%~5%,嗜堿性粒細胞0%~1%。41、血漿中起關鍵作用的緩沖對是

A.KHC03/H2C03

B.KHP03/KH2P03

C.NaHC03/H2C03

D.Na2HP03/NaH2P03

E.蛋白質鈉鹽/蛋白質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在人體血漿中有緩沖物質的存在,最常見的緩沖對:H2CO3/NaHCO342、在0.4%NaCl溶液中紅細胞的形態(tài)變化是

A.溶血現(xiàn)象

B.紅細胞疊

C.連紅細胞皺縮

D.紅細胞沉降速率加快

E.無明顯變化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紅細胞膜對低滲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隨著溶液滲透壓的逐漸下降,進入紅細胞內的水分子也逐漸增多,紅細胞開始膨脹直至破裂發(fā)生溶血。正常人的紅細胞一般在0.42%NaCl溶液中開始出現(xiàn)溶血,在0.35%NaCl溶液中完全溶血。43、與紅細胞沉降率密切相關的因素是

A.溫度

B.黏滯性

C.滲透脆性

D.氧合作用

E.疊連現(xiàn)象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紅細胞懸浮穩(wěn)定性之所以不同,關鍵在于紅細胞是否容易發(fā)生疊連現(xiàn)象。所謂紅細胞疊連,是指許多紅細胞彼此以凹面相貼,重疊在一起。這樣疊起來的紅細胞,與血漿接觸的總面積減少,而單位面積的重量增加,于是沉降加快。44、以下關于紅細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維持雙凹圓碟形不需消耗能量

B.我國正常成年女性數(shù)量(3.5~5.0)×1012/L

C.我國正常成年男性數(shù)量(4.5~5.5)×1012/L

D.含多種緩沖對,具有較強的緩沖能力

E.主要功能是運輸O2和CO2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紅細胞保持雙凹圓碟形需要消耗能量。45、以下哪項是體內調節(jié)紅細胞生成的主要體液因子

A.雄激素

B.雌激素

C.紅細胞提取物

D.集落刺激因子

E.促紅細胞生成素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促紅細胞生成素是體內調節(jié)紅細胞生成的主要體液因子,在腦組織內有表達,對培養(yǎng)的缺氧神經(jīng)細胞能減少凋亡,有明顯保護作用46、以下哪項不是神經(jīng)-肌肉接頭處興奮傳遞的特點

A.不易疲勞

B.有時間延擱

C.化學性傳遞

D.單向傳遞

E.易受內環(huán)境改變的影響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神經(jīng)-骨骼肌接頭處的興奮傳遞是通過神經(jīng)末梢釋放ACh這種化學傳遞進行的。所以屬于化學性傳遞。

神經(jīng)肌肉接頭處的興奮傳遞特征有三個:一是單向性、二是時間延擱、三是易受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47、骨骼肌興奮收縮耦聯(lián)因子是

A.Cl-

B.Ca2+

C.K+

D.Na+

E.Mg2+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興奮收縮耦聯(lián)因子是Ca2+48、關于骨骼肌收縮機制,錯誤的是

A.肌小節(jié)縮短

B.肌動蛋白與橫橋結合

C.Ca2+與橫橋結合

D.細肌絲向肌小節(jié)中間滑行

E.ATP分解為肌肉收縮做功提供能量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C應該是肌動蛋白與橫橋結合

胞質內Ca2+濃度升高促使細肌絲上肌鈣蛋白與Ca2+結合,使原肌凝蛋白發(fā)生構型變化,暴露出細肌絲肌動蛋白與橫橋結合活化位點,肌動蛋白與粗肌絲肌球蛋白的橫橋頭部結合,造成橫橋頭部構象的改變,通過橫橋的擺動,拖動細肌絲向肌小節(jié)中間滑行,肌節(jié)縮短,肌肉收縮。橫橋ATP酶分解ATP,為肌肉收縮做功提供能量;胞質內Ca2+濃度升高激活肌質網(wǎng)膜上的鈣泵,鈣泵將Ca2+回收入肌質網(wǎng),使胞質中鈣濃度降低,肌肉舒張。49、不作為神經(jīng)細胞興奮標志的是

A.動作電位

B.峰電位

C.神經(jīng)沖動

D.神經(jīng)放電

E.突觸后膜超極化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神經(jīng)細胞興奮標志的是動作電位和峰電位,動作電位又叫神經(jīng)沖動、神經(jīng)放電。50、興奮通過神經(jīng)-肌肉接頭時,ACh與受體結合使終板膜

A.對ACh通透性增加,發(fā)生超極化

B.對Ca2+、K+通透性增加,發(fā)生超極化

C.對Na+、K+通透性增加,發(fā)生去極化

D.對Ca2+、K+通透性增加,發(fā)生去極化

E.對Na+、K+通透性增加,發(fā)生超極化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骨骼肌終板膜上N2型ACh受體為化學門控通道,當與ACh結合后,發(fā)生構想變化及通道的開放,不僅引起Na+和K+經(jīng)通道的跨膜流動,而且它們的跨膜流動造成膜的去極化,并以終板電位的形式將信號傳給周圍肌膜,引發(fā)肌膜的興奮和肌細胞的收縮,從而實現(xiàn)ACh的信號跨膜轉導。51、以下關于終板電位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有不應期

B.表現(xiàn)“全或無”特性

C.具有局部興奮特征

D.是由Ca2+內流產生的

E.幅度與乙酰膽堿釋放量無關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終板電位是局部電位,可通過電緊張活動使鄰近肌細胞膜去極化,達閾電位而暴發(fā)動作電位,表現(xiàn)為肌細胞的興奮。52、以下哪項不是細胞跨膜信號轉導的途徑

A.膜糖鏈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

B.離子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

C.膜受體-G蛋白-Ac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

D.酶耦聯(lián)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

E.膜受體-G蛋白-PLC-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跨膜信號轉導的路徑大致分為G-蛋白耦聯(lián)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離子通道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和酶耦聯(lián)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三類。53、神經(jīng)細胞動作電位上升支的形成原因是

A.Na+外流

B.Cl-外流

C.K+外流

D.Na+內流

E.K+內流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上升支的形成:當細胞受到閾刺激時,引起Na+內流,去極化達閾電位水平時,Na+通道大量開放,Na+迅速內流的再生性循環(huán)(正反饋Na+內流),造成膜的快速去極化,使膜內正電位迅速升高,形成上升支。54、細胞膜內外正常的Na+和K+濃度差的形成和維持是由于

A.膜興奮時對Na+通透性增加

B.Na+、K+易化擴散的結果

C.膜在安靜時對Na+通透性大

D.膜在安靜時對K+通透性大

E.膜上Na+-K+泵的作用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55、以下哪種物質是依靠單純擴散通過細胞膜的

A.葡萄糖

B.氨基酸

C.蛋白質

D.O2、CO2、N2、尿素、乙醇

E.Na+、K+、Ca2+等離子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單純擴散:是一種簡單的物理擴散,即脂溶性高和分子量小的物質由膜的高濃度一側向低濃度一側的跨膜運動。擴散的方向和速度取決于物質在膜兩側的濃度差和膜對該物質的通透性。脂溶性高、分子量小的物質容易通過細胞膜脂質雙層,如O2、CO2、N2、乙醇、尿素和水分子等。擴散的最終結果是該物質在膜兩側的濃度差消失。56、生物膜各種功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膜所含的

A.脂質

B.糖類

C.蛋白質

D.脂肪酸

E.水分子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生物膜所具有的各種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膜內所含的蛋白質;57、細胞膜脂質雙分子層中,脂質分子的親水基團

A.全朝向細胞膜的外表面

B.全朝向細胞膜的內表面

C.朝向脂質雙分子層的中央

D.外層脂質的朝向外表面,內層的朝向內表面

E.外層脂質的朝向內表面,內層的朝向外表面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由于疏水性基團受到具有極性的水分子的排斥。于是形成脂質分子的親水性極性基團朝向膜內、外兩側的水溶液而它們的疏水基團則朝向膜內部從而構成脂質雙分子層。二、B

1、A.抑制性突觸后電位

B.產生突觸后電位

C.遞質釋放

D.突觸前膜外的Ca2+內流

E.突觸前膜去極化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1>、突觸后膜超極化

A.

B.

C.

D.

E.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突觸后膜的超極化電位稱為抑制性突觸后電位IPSP。<2>、突觸前神經(jīng)末梢遞質釋放量取決于

A.

B.

C.

D.

E.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突觸前神經(jīng)末梢遞質釋放量取決于突觸前膜外的Ca2+內流2、A.發(fā)汗

B.對流

C.傳導

D.輻射

E.不感蒸發(fā)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1>、正常人在高溫環(huán)境下的主要散熱方式

A.

B.

C.

D.

E.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高溫環(huán)境下的主要散熱方式是蒸發(fā)散熱,就是發(fā)汗。<2>、臨床用冰袋給病人降溫是利用哪種原理降溫

A.

B.

C.

D.

E.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臨床用冰袋給病人降溫屬于傳導散熱。3、A.等容舒張期

B.減慢射血期

C.快速充盈期

D.快速射血期

E.等容收縮期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1>、室內壓大幅下降是在

A.

B.

C.

D.

E.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等容舒張期:射血后,心室肌開始舒張,室內壓下降,主動脈的血液向心室方向反流,推動動脈瓣關閉。此時室內壓仍高于房內壓,故房室瓣仍處于關閉狀態(tài),心室又暫時成為一個封閉的腔。從動脈瓣關閉直至房室瓣開啟的這一段時間內,心室舒張,室內壓急劇下降,但容積不變,稱為等容舒張期。<2>、室內壓高于主動脈壓是在

A.

B.

C.

D.

E.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3>、室內壓最低是在

A.

B.

C.

D.

E.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4、A.粘連

B.疊連

C.凝集

D.凝固

E.聚集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1>、許多紅細胞能較快地互相以凹面相貼,形成一疊紅細胞,稱為

A.

B.

C.

D.

E.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由于許多紅細胞能較快地互相以凹面相貼,形成一疊紅細胞,稱為疊連<2>、血小板可彼此黏著的現(xiàn)象稱為

A.

B.

C.

D.

E.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血小板可彼此黏著的現(xiàn)象稱為聚集<3>、血液由溶膠狀態(tài)變?yōu)槟z狀態(tài)稱為

A.

B.

C.

D.

E.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血液由溶膠狀態(tài)變?yōu)槟z狀態(tài)稱為凝固5、A.易化擴散

B.出胞作用

C.單純擴散

D.繼發(fā)性主動轉運

E.原發(fā)性主動轉運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1>、水分子的跨膜轉運

A.

B.

C.

D.

E.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水分子的跨膜轉運屬于單純擴散<2>、氨基酸的跨膜轉運

A.

B.

C.

D.

E.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氨基酸的跨膜轉運易化擴散<3>、Na+-H+交換

A.

B.

C.

D.

E.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Na+-H+交換屬于繼發(fā)性主動轉運6、A.閾刺激

B.閾電位

C.靜息電位

D.動作電位

E.局部電位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1>、細胞興奮的標志

A.

B.

C.

D.

E.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細胞興奮的標志是動作電位、峰電位<2>、終板電位屬于

A.

B.

C.

D.

E.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終板電位屬于局部電位三、A

1、體溫調節(jié)的基本中樞位于

A.下丘腦

B.中腦

C.腦橋

D.延髓

E.脊髓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解析:雖然從脊髓到大腦皮層的整個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都存在參與調節(jié)體溫的神經(jīng)元,但其基本中樞位于下丘腦。下丘腦中視前區(qū)-下丘腦前部(P0/AH)神經(jīng)元的學說設定了一個調定點來調節(jié)產熱和散熱過程,使體溫維持在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水平。2、參與生理止血的血細胞是

A.血小板

B.中性粒細胞

C.單核細胞

D.淋巴細胞

E.嗜堿性粒細胞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解析:血小板具有黏附、釋放、聚集、收縮、吸附多種凝血因子的特性,是生理止血必須的血細胞。3、在神經(jīng)-肌接頭處,進入神經(jīng)末梢的量與囊泡釋放成正比的離子是

A.Ca2+

B.Mg2+

C.Na+

D.K+

E.Clˉ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解析:當神經(jīng)纖維傳來的動作電位到達神經(jīng)末梢時,造成接頭前膜的去極化和膜上Ca2+通道的開放,Ca2+進入細胞內,Ca2+可以啟動突觸小泡的出胞機制。4、下列關于體溫調節(jié)的敘述,錯誤的是

A.體溫調節(jié)的基本中樞在下丘腦

B.溫度感受器可分布在皮膚、黏膜和內臟

C.溫度感受器可分布在脊髓、腦千網(wǎng)狀結構

D.當體溫高于調定點時,機體則出現(xiàn)皮膚血管舒張,發(fā)汗等現(xiàn)象

E.當體溫低于調定點時,主要是熱敏神經(jīng)元興奮,使產熱增加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外周溫度感受器分布在皮膚、黏膜和內臟,中樞溫度感受器分布在脊髓、腦干網(wǎng)狀結構以及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的基本中樞位于視前區(qū)-下丘腦前部,起調定點的作用。當體溫高于該值時,熱敏神經(jīng)元興奮,使皮下血管舒張、發(fā)汗等一系列散熱活動加強。所以答案選E。5、決定氣體交換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氣體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

B.呼吸膜的通透性

C.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

D.氣體的分壓差

E.氣體在血液中的溶解度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氣體分子的擴散是從高壓力處向低壓力處轉移的,肺換氣和組織換氣都是以這種方式進行的。6、每分鐘肺通氣量與肺泡通氣量之差等于

A.肺容量×呼吸頻率

B.肺活量×呼吸頻率

C.無效腔氣量×呼吸頻率

D.潮氣量×呼吸頻率

E.功能殘氣量×呼吸頻率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肺泡通氣量是每分鐘吸人肺泡的新鮮空氣量(潮氣量和無效腔氣量之差)乘以呼吸頻率。7、每分鐘肺通氣量與肺泡通氣量之差等于

A.肺容量×呼吸頻率

B.肺活量×呼吸頻率

C.無效腔氣量×呼吸頻率

D.潮氣量×呼吸頻率

E.功能殘氣量×呼吸頻率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肺泡通氣量是每分鐘吸人肺泡的新鮮空氣量(潮氣量和無效腔氣量之差)乘以呼吸頻率。8、平靜呼吸時肺內壓低于大氣壓的時相是

A.吸氣初

B.呼氣初

C.吸氣末

D.呼氣末

E.呼吸停止時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吸氣初:肺內壓低于大氣壓;呼氣初:肺內壓高于大氣壓;吸氣末、呼氣末:肺內壓等于大氣壓。9、體溫調節(jié)的基本中樞位于

A.下丘腦

B.中腦

C.腦橋

D.延髓

E.脊髓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雖然從脊髓到大腦皮層的整個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都存在參與調節(jié)體溫的神經(jīng)元,但其基本中樞位于下丘腦。下丘腦中視前區(qū)一下丘腦前部(P0/AH)神經(jīng)元的學說設定了一個調定點來調節(jié)產熱和散熱過程,使體溫維持在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水平。10、下列關于體溫的敘述,錯誤的是

A.是指機體深部的平均溫度

B.腋窩溫度>直腸溫度>口腔溫度

C.女性排卵后基礎體溫略高

D.一晝夜中下午1:00~6:00時最高

E.劇烈運動或精神緊張時有所變化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體溫一般是指機體深部的平均溫度。機體腋窩、口腔和直腸的溫度正常值,分別為36.0~37.4℃、36.7~37.7℃、36.9~37.9℃。體溫有晝夜變動,并受肌肉活動和精神緊張等因素的影響。女性體溫隨月經(jīng)周期呈現(xiàn)規(guī)律性波動,排卵后基礎體溫升高。所以答案選B。11、下列關于體溫調節(jié)的敘述,錯誤的是

A.體溫調節(jié)的基本中樞在下丘腦

B.溫度感受器可分布在皮膚、黏膜和內臟

C.溫度感受器可分布在脊髓、腦干網(wǎng)狀結構

D.當體溫高于調定點時,機體則出現(xiàn)皮膚血管舒張,發(fā)汗等現(xiàn)象

E.當體溫低于調定點時,主要是熱敏神經(jīng)元興奮,使產熱增加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外周溫度感受器分布在皮膚、黏膜和內臟,中樞溫度感受器分布在脊髓、腦干網(wǎng)狀結構以及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的基本中樞位于視前區(qū)-下丘腦前部,起調定點的作用。當體溫高于該值時,熱敏神經(jīng)元興奮,使皮下血管舒張、發(fā)汗等-系列散熱活動加強。所以答案選E。12、分布于骨骼肌終板膜上的受體是

A.α受體

B.γ受體

C.M受體

D.N受體

E.β受體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神經(jīng)-肌接頭分為接頭前膜、接頭間隙和接頭后膜(或終板膜),終板膜上的受體屬于膽堿能受體中的N受體。所以答案選D。13、分布于骨骼肌終板膜上的受體是

A.α受體

B.γ受體

C.M受體

D.N受體

E.β受體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神經(jīng)-肌接頭分為接頭前膜、接頭間隙和接頭后膜(或終板膜),終板膜上的受體屬于膽堿能受體中的N受體。所以答案選D。14、下列生理過程中屬于正反饋調節(jié)的是

A.降壓反射

B.排尿反射

C.體溫調節(jié)

D.血糖濃度的調節(jié).

E.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jié)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排尿反射進行時,沖動經(jīng)盆神經(jīng)引起逼尿肌收縮、內括約肌松弛,尿液進入后尿道。進入尿道的尿液刺激尿道感受器,經(jīng)陰部神經(jīng)再次傳到脊髓排尿中樞,進一步加強其活動,所以排尿反射屬于正反饋。所以答案選B。15、下列關于膽汁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膽鹽可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B.膽汁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膽鹽

C.不含消化酶

D.膽鹽可促進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E.膽鹽可水解脂肪為脂肪酸和單酰甘油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膽汁中不含消化酶,其作用主要是膽鹽的作用,主要功能是促進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中起重要作用。所以答案選E。16、關于動作電位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A.可沿膜向兩端傳導

B.動作電位幅度隨刺激強度增大而增大

C.動作電位幅度不隨傳導距離增大而減小

D.連續(xù)的多個動作電位不會總和

E.動作電位的產生與細胞興奮性有關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動作電位的特點是:①具有“全或無”現(xiàn)象,即動作電位的幅度不隨刺激強度的增大而增大;②不衰減性傳導;③相繼產生的動作電位不發(fā)生重合總和。所以答案選B。17、下列關于鈉泵的敘述,錯誤的是

A.是鑲嵌在膜上的特殊蛋白質

B.具有ATP酶的作用

C.可逆濃度差,主動轉運Na+和K+

D.將細胞內K+泵出,將膜外的Na+泵入

E.可維持膜內外Na+、K+的不均勻分布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鈉泵,也稱Na+-K+-ATP酶,每分解一個ATP分子,逆濃度差移出3個Na+,同時移入2個K+,以造成和維持細胞內高K+和細胞外高Na+濃度。所以答案選D。18、副交感神經(jīng)節(jié)后纖維釋放的遞質是

A.5-羥色胺

B.乙酰膽堿

C.腎上腺素

D.去甲腎上腺素

E.多巴胺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大多數(shù)副交感神經(jīng)節(jié)后纖維、少數(shù)交感節(jié)后纖維(引起汗腺分泌和骨骼肌血管舒張的舒血管纖維)所支配的效應器細胞膜上的膽堿能受體都是乙酰膽堿受體,當乙酰膽堿與這些受體結合時可產生一系列自主神經(jīng)節(jié)后膽堿能纖維興奮的效應。19、興奮在經(jīng)典突觸處的傳遞一般是通過

A.化學遞質傳遞

B.局部電流傳遞

C.軸漿的傳遞

D.跳躍式傳遞

E.電信息傳遞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后,經(jīng)擴散抵達突觸后膜作用于膜上特異性受體或化學門控通道,引起后膜對某些離子通透性改變。20、調節(jié)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的主要激素是

A.血管緊張素

B.去甲腎上腺素

C.抗利尿激素

D.醛固酮

E.多巴胺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抗利尿激素(ADH)也稱血管升壓素,是由下丘腦視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經(jīng)元合成,并運輸?shù)酱贵w后葉釋放人血。ADH通過調節(jié)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膜上的水通道而調節(jié)管腔膜對水的通透性,對尿量產生明顯影響。21、大量飲清水后,尿量增多主要由于

A.ADH減少

B.ADH增加

C.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

D.醛固酮分泌減少

E.循環(huán)血量增加,血壓升高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大量飲水后,體液被稀釋,血漿晶體滲透壓降低,引起抗利尿激素(ADH)釋放減少或停止,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減少,尿量增加,尿液稀釋,這種現(xiàn)象稱為水利尿。22、腎小球濾過率是

A.兩側腎臟每分鐘生成的原尿量

B.一側腎臟每分鐘生成的原尿量

C.兩側腎臟每分鐘生成的尿量

D.一側腎臟每分鐘生成的尿量

E.兩側腎臟每分鐘的血漿流量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單位時間內(每分鐘)兩腎生成的超濾液量稱為腎小球濾過率。正常成人的腎小球濾過率平均值為125ml/min,每天兩腎的。腎小球濾過液的總量達180L。23、正常人的直腸溫度、口腔溫度和腋窩溫度的關系是

A.口腔溫度>腋窩溫度>直腸溫度

B.直腸溫度>腋窩溫度>口腔溫度

C.直腸溫度>口腔溫度>腋窩溫度

D.腋窩溫度>口腔溫度>直腸溫度

E.口腔溫度>直腸溫度>腋窩溫度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直腸溫度接近深部溫度,正常值為36.9~37.9℃,口腔溫度的正常值為36.7~37.7℃,腋窩溫度的正常值為36.0~37.4℃24、安靜時,機體產熱的主要器官是

A.腦

B.腺體

C.肌肉

D.皮膚

E.肝臟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肝臟是人體內代謝最旺盛的器官,產熱量最大。安靜時,肝臟血液的溫度比主動脈內血液的溫度高0.4~0.8℃25、胃的蠕動作用是

A.擴大胃容積

B.研磨攪拌食物

C.保持胃的形態(tài)

D.減慢胃的排空

E.促進胃內容物的吸收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胃的蠕動出現(xiàn)在進食后,從中部開始,向幽門方向推進,推動少量食糜進人十二指腸,并有利于食物和胃液的充分混合和對食物進行機械與化學性的消化。26、消化道中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部位是在

A.口腔

B.胃

C.小腸

D.升結腸

E.橫結腸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在口腔,沒有營養(yǎng)物質被吸收。胃的吸收能力也很差,僅吸收少量高度脂溶性的物質如乙醇及某些藥物。小腸吸收的物質種類多、量大,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大腸能吸收水和無機鹽。27、不屬于胃液成分的是

A.鹽酸

B.內因子

C.黏液

D.羧基肽酶

E.胃蛋白酶原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胃液是無色酸性液體,主要有鹽酸、胃蛋白酶原(在胃酸作用下,轉變?yōu)榫哂谢钚缘奈傅鞍酌?、黏液、HCO3-和內因子。羧基肽酶為胰蛋白水解酶的一種,以酶原形式儲存于胰腺腺泡細胞內。28、胃液中內因子的作用是

A.抑制胃蛋白酶的激活

B.促進胃泌素的釋放

C.促進維生素B12的吸收

D.參與胃黏膜屏障

E.激活胃蛋白酶原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內因子是由壁細胞分泌的糖蛋白,能與食物中的維生素B12結合,形成一復合物而使后者易于被回腸主動吸收。29、胃的容受性舒張可

A.擴大胃容積

B.研磨攪拌食物

C.保持胃的形態(tài)

D.減慢胃的排空

E.促進胃內容物的吸收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吞咽食物時,食物刺激咽和食管等處的感受器,可反射性地引起頭區(qū)的平滑肌緊張性降低和舒張,稱為容受性舒張,以容納咽下的食物。30、消化道共有的運動形式是

A.蠕動

B.蠕動沖

C.集團運動

D.分節(jié)運動

E.容受性舒張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食管、胃、小腸、大腸平滑肌均有蠕動的活動形式。在胃,蠕動從胃中部開始,有節(jié)律地向幽門方向推進。在小腸,蠕動可發(fā)生在任何部位,推動食物在小腸內緩慢移動。31、肺通氣是指

A.肺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B.外界環(huán)境與氣道之間的氣體交換

C.肺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的氣體交換

D.外界氧氣進入肺的過程

E.肺內二氧化碳出肺的過程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肺通氣是指肺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32、主動脈對于維持舒張壓有重要的作用,其原因.

A.口徑大

B.管壁厚

C.管壁有良好的彈性

D.血流速度快

E.管壁光滑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主動脈管壁厚,富含彈性纖維,有較高的順應性和彈性,血液從心室射出后,一部分貯存在大動脈內,在舒張期由于大動脈彈性回縮作用,繼續(xù)向動脈系統(tǒng)流動,形成舒張壓。33、心輸出量是指

A.每分鐘一側心室射出的血量

B.每分鐘一側心房射出的血量

C.每次心臟搏動一側心室射出的血量

D.每次心臟搏動一側心房射出的血量

E.每分鐘左右兩側心室射出的血量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每分心輸出量是指每分鐘一側心室射出的血量,簡稱心輸出量。34、支配心臟的交感神經(jīng)節(jié)后纖維釋放的遞質是

A.去甲腎上腺素

B.腎上腺素

C.乙酰膽堿

D.血管升壓素

E.血管緊張素Ⅱ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交感神經(jīng)節(jié)前神經(jīng)纖維釋放乙酰膽堿,節(jié)后纖維釋放去甲腎上腺素。35、心動周期過程中,左心室內壓升高速率最快的時相在

A.等容舒張期

B.快速充盈期

C.快速射血期末

D.等容收縮期

E.減慢充盈期末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心室充盈期血液進人心室,心室容積增大,心房收縮期,心室充盈可進一步增加10%~30%。心室開始收縮后,心室內壓立即升高,室內壓超過房內壓時,房室瓣關閉;此時室內壓低于主動脈壓,半月瓣仍處于關閉狀態(tài),心室暫時成為一個封閉的心腔,且心室繼續(xù)收縮,室內壓急劇升高。36、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機制是

A.抑制血小板活性

B.增強抗凝血酶Ⅲ的活性

C.促進纖維蛋白溶解

D.抑制凝血因子活性

E.去除Ca2+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肝素具有很強的抗凝作用,主要是通過增強抗凝血酶Ⅲ的活性而發(fā)揮間接的抗凝作用。37、參與生理止血的血細胞是

A.血小板

B.中性粒細胞

C.單核細胞

D.淋巴細胞

E.嗜堿性粒細胞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血小板具有黏附、釋放、聚集、收縮、吸附多種凝血因子的特性,是生理止血必需的血細胞。38、腎臟分泌的-種促進紅細胞生成的調節(jié)物質是

A.促紅細胞生成素

B.雌激素

C.腎素

D.生長素

E.甲狀腺素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腎臟是產生促紅細胞生成素的主要部位。促紅細胞生成素主要是促進晚期紅系祖細胞的增殖,并向原紅細胞分化。39、每分解一分子ATP鈉泵可以將

A.1個Na+移出膜外,同時1個K+移入膜內

B.3個Na+移出膜外,同時3個K+移入膜內

C.2個Na+移出膜外,同時2個K+移入膜內

D.3個Na+移出膜外,同時2個K+移入膜內

E.2個Na+移出膜外,同時3個K+移入膜內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鈉泵每分解一分子ATP可以將3個Na+移出胞外,同時2個K+移入胞內。40、骨骼肌中能與Ca2+結合的蛋白質是

A.肌動蛋白

B.肌鈣蛋白

C.原肌球蛋白

D.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

E.肌球蛋白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每個肌鈣蛋白分子可結合4個Ca2+,并通過構象的改變啟動收縮過程。41、Na+跨細胞膜順濃度梯度的轉運方式是

A.單純擴散

B.易化擴散

C.主動轉運

D.載體協(xié)助

E.離子泵轉運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Na+借助于通道蛋白的介導,順濃度梯度或電位梯度的跨膜擴散,稱為經(jīng)通道易化擴散。42、關于心動周期的敘述,錯誤的是

A.心臟一次收縮和舒張構成一個心動周期

B.心收縮期短于心舒張期

C.有全心舒張期

D.心率加快,心動周期延長

E.無全心收縮期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心臟一次收縮和舒張構成的機械活動周期,稱為心動周期。其時程的長短與心率有關,如果心率增快,心動周期就縮短。所以答案選D.43、當頸動脈竇主動脈弓壓力感受器的傳人沖動減少時,可引起

A.心迷走神經(jīng)傳出沖動增加

B.心交感神經(jīng)傳出沖動增加

C.交感縮血管神經(jīng)傳出沖動減少

D.心率加快,心輸出量減少

E.血管舒張,外周阻力減少,動脈血壓降低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當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器的興奮作用減弱,傳人沖動減少,通過延髓心血管的中樞機制,使心迷走神經(jīng)傳出沖動減少,心交感和交感縮血管神經(jīng)傳出沖動增加,其效應為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增大,故動脈血壓升高。所以答案選B.44、一個體重60kg的人,血量為

A.3000~3500ml

B.3500~4000ml

C.4200~4800ml

D.5000~5600ml

E.5800~6200ml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正常成年人血量相當于體重的7%~8%。所以答案選C.45、下列關于小腸內消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腸

B.消化三大營養(yǎng)物質最重要的是胰液

C.胰蛋白酶原水解蛋白質為氨基酸

D.分節(jié)運動是小腸特有的一種運動形式

E.胰液中的水和碳酸氫鹽對小腸黏膜具有保護作用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胰液含有消化三大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酶,是消化液中最重要的,其中胰蛋白酶原經(jīng)腸致活酶激活為胰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質的活性。食物在小腸內已被分解為小分子物質,故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腸。小腸特有的運動形式是分節(jié)運動,利于消化和吸收。所以答案選C.46、下列關于完成細胞跨膜信號轉導的敘述,錯誤的是

A.可通過離子通道完成轉導

B.可通過鈉泵完成轉導

C.可通過G蛋白偶聯(lián)受體完成轉導

D.可通過鳥苷酸環(huán)化酶受體完成轉導

E.可通過酪氨酸激酶受體完成轉導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鈉泵,全稱鈉-鉀泵,也稱Na+-K+ATP酶,主要作用是分解ATP釋放能量,逆濃度差轉運Na+和K+.所以答案選B47、幼年時腺垂體功能亢進可引起

A.侏儒癥

B.呆小癥

C.肢端肥大癥

D.巨人癥

E.黏液性水腫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生長素是由腺垂體分泌的,其主要作用是促進生長發(fā)育,促進骨骼的生長,使身材高大。如幼年時分泌量過多,使身材發(fā)育過于高大,形成“巨人癥”。所以答案選D。48、突觸前神經(jīng)元軸突末梢釋放神經(jīng)遞質是哪種離子內流誘發(fā)的

A.Ca2+

B.Na+

C.Cl-

D.K+

E.H+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興奮通過突觸傳遞的基本過程:當動作電位沿著突觸前神經(jīng)元軸突傳到神經(jīng)未梢,引起突觸前膜興奮,細胞外Ca2+內流誘發(fā)神經(jīng)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作用于突觸后膜相應的受體。所以答案選A。49、某患者,因外傷急性失血,血壓降至60/40mmHg,尿量明顯減少,其尿量減少的原因主要是

A.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下降

B.腎小球濾過面積增加

C.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

D.血漿晶體滲透壓降低

E.近球小管對水的重吸收增加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當動脈血壓在(80~180mmHg)范圍內變動,腎血流量通過自身調節(jié)作用,保持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相對穩(wěn)定,腎小球濾過率基本不變。但血壓降至60/40mmHg,超過自身調節(jié)作用范圍,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將下降,濾過率減少,出現(xiàn)少尿或無尿。所以答案選A。50、胃大部分切除術后最可能出現(xiàn)

A.鐵和鈣不能吸收

B.糖類食物消化和吸收障礙

C.脂肪類食物消化和吸收障礙

D.維生素B12吸收障礙

E.胃蛋白酶缺乏而導致食物中蛋白質不能消化和吸收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內因子是由胃腺的壁細胞分泌,具有促進和保護維生素B12,在回腸黏膜吸收的作用。所以答案選D。51、下列關于平靜呼吸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肺通氣的原動力是呼吸運動

B.吸氣和呼氣過程均是主動過程

C.呼氣時,肺內壓大于大氣壓

D.吸氣時,肺內壓小于大氣壓

E.吸氣末和呼氣末肺內壓等于大氣壓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肺通氣原動力是呼吸運動。平靜呼吸時,吸氣肌收縮,胸廓擴大,肺隨之擴大,肺內壓低于大氣壓,外界空氣進入肺泡即吸氣,所以吸氣過程是主動的。吸氣肌舒張,胸廓縮小,肺隨之縮小,肺內壓大于大氣壓,氣體排出肺即呼氣,所以呼氣過程是被動的。所以答案選B。四、B

1、A.幼年時生長素分泌不足

B.食物中缺碘

C.幼年時甲狀腺素分泌不足

D.糖皮質激素分泌過多

E.糖皮質激素分泌過少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1>、呆小癥的病因

A.

B.

C.

D.

E.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解析:甲狀腺激素可以刺激骨化中心的發(fā)育,使軟骨骨化,促進長骨和牙齒的生長。如果在嬰幼兒時期缺乏甲狀腺激素,出生后數(shù)周至3~4個月后會出現(xiàn)智力的低下和長骨生長停滯;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需要碘,碘攝取缺乏會使甲狀腺腫大。<2>、地方性甲狀腺腫的病因

A.

B.

C.

D.

E.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解析:甲狀腺激素可以刺激骨化中心的發(fā)育,使軟骨骨化,促進長骨和牙齒的生長。如果在嬰幼兒時期缺乏甲狀腺激素,出生后數(shù)周至3~4個月后會出現(xiàn)智力的低下和長骨生長停滯;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需要碘,碘攝取缺乏會使甲狀腺腫大。2、A.100ml以下

B.100~150ml

C.1000~2000ml

D.2000~2500ml

E.2500ml以上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1>、正常人每晝夜排出的尿量約為

A.

B.

C.

D.

E.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解析:正常人在一般情況下,24小時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若經(jīng)常超過2500毫升者稱為多尿。如24小時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每小時尿量小于17毫升,稱為少尿。<2>、少尿是指每晝夜排出的尿量約為

A.

B.

C.

D.

E.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解析:正常人在一般情況下,24小時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若經(jīng)常超過2500毫升者稱為多尿。如24小時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每小時尿量小于17毫升,稱為少尿。<3>、多尿是指每晝夜排出的尿量約為

A.

B.

C.

D.

E.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解析:正常人在一般情況下,24小時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若經(jīng)常超過2500毫升者稱為多尿。如24小時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每小時尿量小于17毫升,稱為少尿。1、香豆素多具有熒光,紫外光下熒光最強的是A.呋喃香豆素類B.6,7-二羥基香豆素C.7-甲氧基香豆素D.7-羥基香豆素E.7,8-二羥基香豆素【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熒光性質:香豆素衍生物在紫外光下大多具有熒光,在堿液中熒光增強。香豆素母核無熒光,但羥基衍生物,如C7位上引入羥基呈強烈的藍色的熒光;6,7-二羥基香豆素熒光較弱,7,8-二羥基熒光消失。羥基香豆素醚化后熒光減弱,呋喃香豆素的熒光也較弱。2、以下哪種成分屬于萜類化合物A.桂皮醛B.山柰酚C.補骨脂素D.鬼臼毒素E.穿心蓮內酯【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穿心蓮內酯屬于二萜類物質3、山萘酚屬于A.查耳酮類B.花色素類C.黃酮醇類D.異黃酮類E.二氫黃酮類【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黃酮醇類以2-苯基色原酮為基本母核,3位有含氧取代基。如槐米中的槲皮素及其苷蘆丁,后者具有維生素P樣作用,用于治療毛細血管變脆引起的出血癥,并用作高血壓的輔助治療劑。此外,從銀杏葉中分離出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擴張冠狀血管和增加腦血流量的作用,如山萘酚、槲皮素等。4、廣泛存在于生物界的輔酶Q類屬于A.對苯醌B.蒽酮C.萘醌D.菲醌E.羥基蒽醌【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苯醌類可分為鄰苯醌和對苯醌兩類。但鄰苯醌不穩(wěn)定,故自然界中存在的苯醌多為對苯醌衍生物。廣泛存在于生物界的泛醌類,又稱為輔酶Q類,屬于對苯醌,能參與生物體內的氧化還原反應過程,其中輔酶Q10已經(jīng)用于治療高血壓、心臟病及癌癥。維生素K1也屬于苯醌類藥。5、胡椒酮屬于哪類A.三萜B.單萜C.二萜D.倍半萜E.環(huán)烯醚萜【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單萜物質可看成是由兩個異戊二烯單元聚合而成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揮發(fā)油的主要組分,其分子通式為(C5H8)n,可形成鏈狀單萜、單環(huán)單萜、雙環(huán)單萜等結構。如具有鎮(zhèn)痛、止癢、局麻作用的薄荷油,其主要成分薄荷醇屬于單環(huán)單萜;存在于蕓香草等多種中藥揮發(fā)油中的辣薄荷酮,亦稱為胡椒酮,具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是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有效成分,也屬于單環(huán)單萜;具有發(fā)汗、止痛、鎮(zhèn)痙和防蟲腐作用的龍腦(俗名冰片)為雙環(huán)單萜;梓醇苷屬于環(huán)烯醚萜類,是地黃中降血糖有效成分之一,并有利尿、緩瀉作用。6、可發(fā)生Legal反應的化合物是A.甾體皂苷B.四環(huán)三萜C.甲型強心苷D.乙型強心苷E.飽和內酯化合物【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亞硝酰鐵氰化鈉(Legal)反應:取樣品乙醇提取液2ml,水浴上蒸干,殘渣用1ml吡啶溶解,加入3%亞硝酰鐵氰化鈉溶液和2mol/L氫氧化鈉溶液各2滴,若反應呈深紅色并逐漸褪去,示可能存在甲型強心苷。7、極低濃度就能引起動物肝臟的損害并導致癌變的是A.桂皮醇B.桂皮酸C.大黃酚D.蛇床子素E.黃曲霉素【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黃曲霉素在極低濃度就能引起動物肝臟的損害并導致癌變。8、以下哪類化合物的主要組成為單萜及倍半萜類A.蠟B.橡膠C.皂苷D.油脂E.揮發(fā)油【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揮發(fā)油中的萜類成分主要是單萜和倍半萜類化合物。它們的含氧衍生物多具有較強的生物活性,并且是揮發(fā)油芳香氣味的主要組成成分。如樟腦油中的樟腦(50%),桉葉油中的桉油精(70%)。9、多糖是由幾個以上的單糖基通過苷鍵連接而成的聚糖A.3個B.5個C.6個D.9個E.10個【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多糖是由十個以上的單糖基通過苷鍵連接而成的聚糖。10、含有2,6-二去氧糖的苷是A.番瀉苷AB.薯蕷皂苷C.綠海蔥苷D.真地吉他林E.毛花苷C【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苷元與糖的連接方式Ⅰ型:苷元(2,6二去氧糖)X-(D-葡萄糖)y,如毛花苷丙。Ⅱ型: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如真地吉他林。Ⅲ型:苷元-(D-葡萄糖)y,如綠海蔥苷。11、從苦參總堿中分離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是利用二者A.在苯中溶解度不同B.在水中溶解度不同C.在乙醚中溶解度不同D.在乙醇中溶解度不同E.在氯仿中溶解度不同【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苦參堿因其極性小于氧化苦參堿,能溶于乙醚,后者難溶于乙醚,因此,將二者混合物溶于適量的氯仿,在氯仿液中加入10倍量的乙醚,氧化苦參堿即可析出沉淀12、屬于異黃酮的是A.蘆丁B.葛根素C.蘆薈苷D.橙皮苷E.紅花黃素【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異黃酮類其B環(huán)連接在3位上。如葛根總異黃酮有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及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其主要成分有大豆素、大豆苷及葛根素等,它們均能緩解高血壓患者的頭痛癥狀,大豆素還具有雌激素樣作用。13、能抑制肉瘤生長的生物堿類成分是A.莨菪堿B.嗎啡堿C.樟柳堿D.氧化苦參堿E.紫杉醇【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吡啶衍生物:簡單吡啶類生物堿如煙堿;喹喏里西啶類是由兩個哌啶共用一個氮原子的稠環(huán)衍生物如苦參堿、氧化苦參堿,二者均能抑制肉瘤的生成,其中氧化苦參堿含有配位鍵,可溶于水。14、以下具有抗惡性瘧疾作用的化合物是A.龍腦B.青蒿素C.莪術醇D.梓醇苷E.穿心蓮內酯【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單環(huán)倍半萜內酯青蒿素具有抗惡性瘧疾的作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素琥珀酯、蒿甲醚等均已應用于臨床。15、治細菌性痢疾的有效成分是A.花椒內酯B.白芷內酯C.七葉內酯D.補骨脂內酉旨E.海棠果內酯【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中藥秦皮治細菌性痢疾的有效成分是七葉內酯及七葉苷。16、杏仁苷酶可水解A.β-果糖苷B.α-果糖苷C.β-麥芽糖苷D.β-葡萄糖苷E.α-葡萄糖苷【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常用的酶及水解對象是:轉化糖酶可水解β-果糖苷鍵。麥芽糖酶可水解α-葡萄糖苷鍵。杏仁苷酶專屬性較低,能夠使一般β-葡萄糖苷水解。纖維素酶是β-葡萄糖苷水解酶。17、可水解β-果糖苷鍵的酶是A.蝸牛酶B.麥芽糖酶C.纖維素酶D.苦杏仁酶E.轉化糖酶【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常用的酶及水解對象是:轉化糖酶可水解β-果糖苷鍵。麥芽糖酶可水解α-葡萄糖苷鍵。杏仁苷酶專屬性較低,能夠使一般β-葡萄糖苷水解。纖維素酶是β-葡萄糖苷水解酶。18、Molish反應試劑的組成是A.苯酚-濃硫酸B.硝酸銀-氨水C.氫氧化鈉-氨水D.α-萘酚-濃硫酸E.β-萘酚-濃硫酸【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苷的檢識(Molish反應)于供試液中加入3%α-萘酚乙醇溶液混合后,沿器壁滴加濃硫酸,使酸層集于下層。在硫酸與供試液的界面處產生紫色環(huán)。糖類也有此反應,單糖反應較多糖、苷類更迅速。19、黃酮與黃酮醇類結構上的主要區(qū)別是A.B環(huán)連接位置B.2,3位有無雙鍵C.3位有無氧取代基D.5位上有無氧取代基E.兩苯環(huán)之間的三碳鏈是開鏈還是環(huán)和結構【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1.黃酮類以2-苯基色原酮為基本母核,3位無氧取代基。2.黃酮醇類以2-苯基色原酮為基本母核,3位有含氧取代基。20、二萜類化合物不包括A.甘草甜素B.甜菊苷C.紫杉醇D.銀杏內酯E.穿心蓮內酯【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甘草甜素屬于五環(huán)三萜21、香豆素基本母核是A.苯駢α-吡咯酮B.苯駢α-吡喃酮C.苯駢α-呋喃酮D.苯駢γ-吡喃酮E.苯駢β-呋喃酮【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豆素的母核為苯駢α-吡喃酮環(huán):22、以下化合物中能發(fā)生Borntrager反應的是A.丹參醌B.大黃素C.番瀉苷D.蘆薈苷E.維生素K1【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堿液呈色反應(Borntr?ger反應):羥基蒽醌及其苷類遇堿液呈紅色或紫紅色。呈色反應與形成共軛體系的羥基和羰基有關。因此,羥基蒽醌及具有游離酚羥基的蒽醌苷均可呈色;而蒽酚、蒽酮、二蒽酮類化合物則需經(jīng)過氧化成蒽醌后才能呈色。大黃素屬于羥基蒽醌類化合物。23、以下哪類成分幾乎均有旋光性A.苯醌B.蒽醌C.黃酮D.揮發(fā)油E.香豆素【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旋光性:揮發(fā)油幾乎均有旋光性,其比旋度一般在+(97°~117°)的范圍內。24、下列可發(fā)生醋酐-濃硫酸反應的化合物是A.黃酮B.多糖C.苯丙素D.生物堿E.甾體皂苷【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甾體皂苷可用呈色反應鑒別:醋酐濃硫酸(Liebermann-Burchard)反應:取供試液2ml,沸水浴上蒸干,殘留物以幾滴醋酐溶解,加入醋酐濃硫酸(20︰1)數(shù)滴,甾體皂苷反應液產生黃-紅-紫-藍-綠-污綠等顏色,最后逐漸褪色;三萜皂苷最終只能顯示出紅紫色或藍色,再逐漸褪色。25、揮發(fā)油是一種A.萜類B.混合物C.油脂D.有機酸E.芳香族化合物【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揮發(fā)油定義又稱為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類具有芳香氣味、可隨水蒸氣蒸餾出來而又與水不相混溶的揮發(fā)性油狀成分的總稱。26、關于苷類化合物的旋光性敘述正確的是A.多數(shù)苷類呈右旋B.多糖苷類無旋光性C.多數(shù)苷類呈左旋D.水解后多無旋光性E.以上說法都不對【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苷類化合物的旋光性多數(shù)苷類呈左旋,但水解后,由于生成的糖常是右旋,因而使混合物呈右旋。27、單羥基黃酮類酚羥基酸性最弱的是A.5-OHB.7-OHC.9-OHD.11-OHE.41-OH【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酸性:黃酮類化合物分子中多具有酚羥基,顯酸性,可溶于堿性水溶液、吡啶甲酰胺中。由于酚羥基數(shù)目及位置不同,酸性強弱也不同,以黃酮為例,其酚羥基酸性強弱順序依次為:7,4′-二OH>7或4′-OH>一般酚OH>5-OH。28、強心苷用醋酐-濃硫酸反應可以鑒別A.內酯環(huán)B.2-去氧糖C.六碳醛糖D.甾體母核E.6-去氧糖【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強心苷因有甾體母核可發(fā)生:①醋酐濃硫酸;②三氯醋酸;③三氯化銻反應。29、下列強心苷的鑒別反應中,屬于不飽和五元內酯環(huán)的呈色反應的是A.三氯醋酸反應B.三氯化銻反應C.醋酐濃硫酸反應D.亞硝酰鐵氰化鈉反應E.三氯化鐵冰醋酸反應【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不飽和五元內酯環(huán)呈色反應亞硝酰鐵氰化鈉(Legal)反應:取樣品乙醇提取液2ml,水浴上蒸干,殘渣用1ml吡啶溶解,加入3%亞硝酰鐵氰化鈉溶液和2mol/L氫氧化鈉溶液各2滴,若反應呈深紅色并逐漸褪去,示可能存在甲型強心苷。30、樟腦油中的樟腦屬于以下哪種成分A.萜類成分B.醌類成分C.芳香族化合物D.黃酮類成分E.脂肪族成分【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萜類成分:揮發(fā)油中的萜類成分主要是單萜和倍半萜類化合物。它們的含氧衍生物多具有較強的生物活性,并且是揮發(fā)油芳香氣味的主要組成成分。如樟腦油中的樟腦(50%),桉葉油中的桉油精(70%)。31、中藥陳皮中所具有的成分是A.大豆素B.槲皮素C.橙皮苷D.山柰酚E.楊梅素【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中藥陳皮中所具有的成分是橙皮苷32、堿催化水解多用于A.醇苷B.氰苷C.碳苷D.酚苷E.糖醛酸苷【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堿催化水解:堿催化水解多用于酯苷,酚苷的水解。33、甲型強心苷元甾體母核上C17位上的取代基是A.六元飽和內酯環(huán)B.含氧螺雜環(huán)C.六元不飽和內酯環(huán)D.五元飽和內酯環(huán)E.五元不飽和內酯環(huán)【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甲型強心苷元:由23個碳原子組成,C17位結合五元不飽和內酯環(huán)也稱為強心甾烯。天然存在的強心苷類大多屬于此種類型。如洋地黃毒苷元。34、醇/水法和水/醇法可以除去的成分分別是A.樹脂;苷類B.多糖;蛋白質C.葉綠素;多糖D.樹脂;葉綠素E.蛋白質;葉綠素【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水/醇法:藥材水提取濃縮液加入數(shù)倍量乙醇,水溶性大分子(多糖、蛋白質等)被沉淀;醇/水法:藥材醇提取濃縮液加入數(shù)倍量水,靜置,沉淀除去樹脂,葉綠素等脂溶性雜質;醇/醚(丙酮)法:藥材醇提取濃縮液加入數(shù)倍量醚(丙酮),可使皂苷析出,脂溶性雜質等留在母液中。35、從銀杏中分離出的一類具有擴張冠狀血管和增加腦血流量作用的成分是A.萘醌B.三萜C.黃酮醇D.香豆素E.生物堿【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黃酮醇類以2-苯基色原酮為基本母核,3位有含氧取代基。如槐米中的槲皮素及其苷蘆丁,后者具有維生素P樣作用,用于治療毛細血管變脆引起的出血癥,并用作高血壓的輔助治療劑。此外,從銀杏葉中分離出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擴張冠狀血管和增加腦血流量的作用,如山萘酚、槲皮素等。36、鑒別生物堿類成分的試劑是A.硼酸B.碘化鉍鉀C.氫氧化鈉D.三氯化銻E.三氯化鐵【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生物堿沉淀試劑:最常用碘化鉍鉀試劑(dragendoff試劑),產生橘紅色沉淀。37、水蒸氣蒸餾法主要適用于提取A.醌類B.糖苷類C.黃酮類D.生物堿E.揮發(fā)油【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水蒸氣蒸餾法:用于能隨水蒸氣蒸餾且不被破壞的揮發(fā)性成分,主要用于揮發(fā)油的提取。38、可作為多糖類成分溶劑的是A.苯B.乙醇C.熱水D.乙酸乙酯E.氯仿【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多糖無甜味,大多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醇等有機溶劑。有的多糖可以溶于熱水或堿水,所以采用水提醇沉法從植物中提取多糖或除去多糖。二、B1、A.橙酮B.查耳酮C.異黃酮D.黃酮醇E.二氫黃酮【正確答案】:【答案解析】:<1>、能與NaBH4顯陽性反應的化合物是A.B.C.D.E.【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四氫硼鈉(鉀)反應:NaBH4是對二氫黃酮類化合物專屬性較高的一種還原劑。與二氫黃酮類化合物產生紅至紫色。其他黃酮類化合物均不顯色,可與之區(qū)別。<2>、紅花黃素屬于哪類化合物A.B.C.D.E.【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查耳酮類該類化合物的兩苯環(huán)之間的三碳鏈為開鏈結構。如紅花中有效成分為紅花黃素,具有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已應用于臨床。2、A.薄荷油B.蟾蜍配基C.C21甾類D.強心苷E.甾體皂苷【正確答案】:【答案解析】:<1>、以上哪類藥物對心臟具有顯著生理活性A.B.C.D.E.【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強心苷是生物界中存在一類對心臟具有顯著生物活性的甾體苷類。大多分布在一些有毒的植物中,如毛花洋地黃、黃花夾竹桃、毒毛旋花子、鈴蘭等植物。<2>、以上哪類藥物具有表面活性A.B.C.D.E.【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皂苷的理化性質_表面活性:皂苷水溶液經(jīng)強烈振搖能產生持久性泡沫,且不因加熱而消失,這是因為皂苷分子內親水性的糖和親脂性的苷元部分達到平衡狀態(tài),所顯示的降低水溶液表面張力作用所致。但也有些皂苷起泡性不明顯。3、A.小檗堿B.天門冬素C.田七氨酸D.靈芝多糖E.菝葜皂苷【正確答案】:【答案解析】:<1>、具有鎮(zhèn)咳平喘作用的是A.B.C.D.E.【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氨基酸廣泛存在于動、植物體中。有些氨基酸為中藥的有效成分。例如,天冬、玄參、棉根中的天門冬素具有鎮(zhèn)咳和平喘作用;三七中的田七氨酸具有止血作用。<2>、具有顯著的抗真菌作用的是A.B.C.D.E.【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皂苷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菌、抗癌、殺滅釘螺及擴冠等活性。例如,菝葜皂苷具顯著的抗真菌作用;蜘蛛報蛋皂苷具有較強的殺螺活性;三、A1、二萜相當于A.兩個異戊二烯聚合B.三個異戊二烯聚合C.四個異戊二烯聚合D.五個異戊二烯聚合E.六個異戊二烯聚合【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二萜類物質是由4個異戊二烯單元聚合而成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2、二萜分子異戊二烯數(shù)目是A.2個B.4個C.6個D.3個E.5個【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3、組成三萜基本骨架的碳原子個數(shù)是A.10B.15C.20D.25E.30【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萜類化合物的定義是凡由甲戊二羥酸衍生,分子式符合通式(C5H8)n的衍生物均稱為萜類化合物。三萜n值為6,共30個碳原子。4、堿性最強的生物堿是A.秋水仙堿B.麻黃堿C.番木鱉堿(的士寧)D.新番木鱉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