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試題(適應、循環(huán)障礙)_第1頁
病理學試題(適應、循環(huán)障礙)_第2頁
病理學試題(適應、循環(huán)障礙)_第3頁
病理學試題(適應、循環(huán)障礙)_第4頁
病理學試題(適應、循環(huán)障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52病理學試題第一章細胞、組織的適應和損傷一、選擇題[A型題]1.關于萎縮,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DA凡是比正常小的器官、組織和細胞均稱為萎縮×B缺血或血供中斷均可引起×(血供中斷引起壞死)C實質和間質同時減少×D間質不減少,常繼發(fā)增生√E細胞內自噬小體減少×(增多)2.慢性消耗性疾病時,最早發(fā)生萎縮的組織是DA骨骼肌B心肌C腦組織D脂肪組織E結締組織3.關于肥大,哪一項是錯誤的?DA細胞組織和器官的體積增大√B肥大的組織細胞具有代償功能√C組織的肥大常與增生并存√D實質細胞肥大,間質萎縮E乳腺發(fā)育既屬生理性肥大也是內分泌性肥大√4.老年性前列腺肥大屬于D(本質上應該是增生)A功能性肥大B代償性肥大C代謝性肥大D內分泌性肥大(增生)E生理性肥大5.關于增生,下列哪一項是錯誤的?EA實質細胞的數目增多,伴體積增大√B與炎癥,激素和生長因子作用有關√C過度增生的細胞有可能演變?yōu)槟[瘤性增生√D增生可導致組織,器官體積增大√E增生的細胞不受機體調控,病因去除后,仍繼續(xù)增生×6.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化生?CA慢性萎縮性胃炎時,胃粘膜內出現腸上皮√B慢性支氣管炎時,氣管粘膜出現鱗狀上皮√C食管粘膜內出現灶狀胃粘膜組織×D慢性宮頸炎時出現糜爛腺√E骨化性肌炎時出現骨組織√※.下列哪項不屬于化生?(B)A支氣管粘膜出現鱗狀上皮√B胃粘膜內出現胰腺組織×C胃粘膜內出現腸上皮√D食管粘膜內出現胃上皮√E膽囊粘膜內出現鱗狀上皮√※.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化生B

A.慢性萎縮性胃炎時胃粘膜內出現腸上皮√

B.食管粘膜內出現灶狀胃粘膜組織×

C.骨化性肌炎時大量成纖維細胞增生并可見骨組織√

D.慢性膀胱炎時可見移行上皮變?yōu)轺[狀上皮√

E.膽石癥時膽囊粘膜出現鱗狀上皮√7.關于細胞水腫,下列敘述中哪一項不正確?DA細胞膜受損,鈉一鉀泵功能障礙B胞質疏松透明C細胞腫大變圓D細胞核增大,染色質邊集×E嚴重水腫,溶酶體膜破裂8.關于脂肪變性的改變,下列哪一項是錯誤的?EA慢性肝淤血時,脂肪變主要位于肝小葉周邊√B磷中毒時脂肪變主要位于肝小葉周邊√C脂肪肝的脂肪變在小葉內彌漫分布√D嚴重貧血所致心肌脂肪變呈虎皮斑紋√E白喉外毒素所致心肌脂肪變呈紅、黃相間×(哪個部位的肝細胞首先出現脂肪變性,取決于哪個部位的肝細胞首先接觸到有害因素。如肝淤血時小葉中央首先缺氧比較嚴重,小葉周邊缺氧相對較輕,由于還有小葉間動脈供氧。所以肝淤血時首先出現脂肪變性的是小葉中央的肝細胞,但是慢性肝淤血時,中央肝細胞逐漸壞死消失,周邊肝細胞才出現脂肪變性。磷中毒是由于血液經門靜脈入肝,血液首先經過小葉周邊,所以是脂肪變性的是小葉周邊肝細胞。)9.關于玻璃樣變性,下述哪一項是錯誤的?EA可發(fā)生于結締組織B可發(fā)生于血管壁C可發(fā)生于漿細胞D可發(fā)生于肝細胞E可發(fā)生于遠曲腎小管上皮(近曲)10.下列哪一項不屬于玻璃樣變性?BA高血壓病的細動脈硬化B眼結膜間質中的蛋白質粘多糖沉積(淀粉樣變)C膠原纖維間多量糖蛋白沉積D慢性肝炎的肝細胞胞質內充滿不透明嗜酸性細顆粒物質E透明變性的結締組織間嗜酸性細顆粒狀物質11.關于心肌脂肪變性,哪一項是錯誤的?AA心肌脂肪浸潤又稱心肌脂肪變性B嚴重貧血致心肌脂肪變性稱虎斑心C白喉外毒素引起心肌脂肪變呈彌漫分布D心肌纖維內呈串球狀排列脂滴空泡E心肌脂肪變不致于影響心臟功能(嚴重脂肪變性會影響心臟功能)12.關于細胞死亡,下述哪一項是錯誤的?AA是指機體死亡后,細胞出現的自溶改變B是活體內局部細胞的死亡C損傷因子去除后,也不能恢復D死亡細胞質膜崩解,結構自溶E死亡細胞周圍有中性粒細胞浸潤13.關于凝固性壞死,下述哪一項是錯誤的?DA好發(fā)于心、肝、脾、腎B壞死細胞的蛋白質發(fā)生凝固C壞死還保持其輪廊殘影D細胞核凝固,胞質不凝固E干酪樣壞死是徹底的凝固性壞死14.干酪樣壞死的特點中,下述哪一項不正確?EA是結核病的一種特征性病變B原有結構徹底消失C壞死灶中不見核碎屑D肉眼觀呈黃白色,奶酪狀E壞死細胞蛋白質溶解液化(干酪樣壞死是特殊的凝固性壞死)15.關于液化性壞死,下列哪一項是錯誤的?CA壞死組織酶性崩解而變?yōu)橐簯B(tài)B常發(fā)生于腦和脊髓C往往是含蛋白多,脂質少的組織D膿腫中的膿液為液化物E細胞水腫發(fā)展的溶解壞死也屬液化性壞死16.關于纖維素樣壞死,下列哪一項是錯誤的?BA常發(fā)生于結締組織和血管壁√B多發(fā)生于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C可能是腫脹崩解的膠原纖維√D壞死物質可能是沉積的免疫球蛋白√E可能是纖維蛋白原轉變而來√17.下述哪一項不符合干性壞疽?DA繼發(fā)于肢體末端體表組織的壞死B合并腐敗菌感染較輕C動脈被阻塞,靜脈回流通暢D常伴有全身中毒癥狀E壞死組織呈污穢黑褐色18.下列哪一項不符合濕性壞疽?DA常有全身中毒癥狀B具有惡臭味C壞死組織與健康組織之間界限不清D動脈被阻塞,靜脈回流通暢E常發(fā)生于肺、腸、子宮19.氣性壞疽的特點中,哪一項不正確?AA邊界清楚的開放性創(chuàng)傷B合并產氣莢膜桿菌感染C壞死組織產生大量氣體D壞死組織含有氣泡呈蜂窩狀E全身中毒癥狀重20.細胞凋亡的過程中,下列哪一項不正確?BA細胞凋亡又稱之為程序性細胞死亡B凋亡細胞周圍常有中性白細胞浸潤C凋亡細胞的質膜不破裂D凋亡細胞不發(fā)生自溶E凋亡細胞胞漿芽突脫落,形成許多凋亡小體。21.女性,26歲,頜下多個淋巴結腫大,約板栗大,切面肉眼灰黃,質軟,易碎的壞死物,鏡下呈紅染顆粒狀無結構物質,其周可見上皮樣細胞和多核巨細胞圍繞,此壞死是CA液化性壞死B濕性壞疸C干酪樣壞死D氣性壞疽E纖維素樣壞死22.一男性9歲患兒,咽痛,高熱數天,尿常規(guī)蛋白(+),無血尿和管型尿,此時患者腎臟會出現什么病變?AA腎近曲小管上皮細胞水腫B腎近曲小管上皮細胞脂肪變C腎小動脈纖維素樣壞死D腎小球玻璃樣變性E腎小管上皮急性壞死二、填空題1.慢性炎癥中漿細胞的Russell小體和酒精性肝炎的Mallory小體均屬于細胞內玻璃樣變。2.細胞水腫亦稱,玻璃樣變性亦稱變性。3.纖維素樣壞死主要發(fā)生于和。4.光鏡下細胞死亡的形態(tài)學標志是核濃縮、及。5.濕性壞疽的條件是動脈阻塞,而靜脈回流受阻。6.器官先天性部分性和完全性未發(fā)育所致的體積小,分別稱為發(fā)育不全和未發(fā)育。7.病理性色素沉著主要有含鐵血黃素、膽紅素和黑色素、脂褐素。三、名詞解釋1.肥大(hypertrophy)2.增生(hyperplasia)3.萎縮(atrophy)4.化生(metaplasia)5.變性(degeneration)6.壞死(necrosis)7.壞疽(gangrene)8.凋亡(apoptosis)名詞解釋答案{1.肥大:細胞、組織和器官體積的增大稱肥大。肥大可分代償性肥大和內分泌性肥大兩類。細胞肥大通常具有功能代償意義。2.增生:細胞分裂繁殖,數目增多,有時導致組織和器官體積的增大。增生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3.化生:一種分化成熟的細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轉化為另一種分化成熟細胞的過程稱為化生。常見有鱗狀上皮化生,腸上皮化生及纖維組織化生為軟骨或骨等。四、判斷題()1.細胞和組織的損傷在形態(tài)學的變化包括變性和壞死。√()2.一般地說,變性是可復性,而壞死則是不可復性。√()3.細胞凋亡,就是細胞自溶?!?)4.壞疽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凝固性壞死?!蹋▔木壹嬗心绦詨乃篮鸵夯詨乃赖奶攸c)五、簡答題1.什么叫適應?在形態(tài)上有哪些表現形式?2.什么叫萎縮,病理性萎縮分哪幾類?3.什么叫化生?臨床上常見哪些化生?4.什么叫細胞死亡、凋亡?與自溶有什么區(qū)別?5.壞死的結局及后果是什么?六、論述題1.試述常見類型變性的鏡下形態(tài)特點;2.三種基本類型壞死的形態(tài)特征是什么;五、簡答題(要點);

1.細胞、組織和器官能耐受內、外環(huán)境各種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的過程稱為適應。適應在形態(tài)學上表現為萎縮、肥大、增生和化生。

2.萎縮是指已發(fā)育正常的實質細胞、組織或器官的體積縮小,可以伴發(fā)數量的減少.。病理性萎縮分為營養(yǎng)不良性萎縮,壓迫性萎縮,廢用性萎縮,去神經性萎縮和內分泌性萎縮5種類型

3.一種分化成熟的細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轉化為另一種分化成熟細胞的過程稱為化生。常見有鱗狀上皮化生,腸上皮化生及纖維組織化生為軟骨或骨等。

4.細胞因受嚴重損傷而累及胞核時,呈現代謝停止,結構破壞和功能喪失等不可逆性變化即死亡,死亡細胞表現為質膜破壞.往往伴發(fā)急性炎癥反應;凋亡是指活體內單個細胞或小團細胞的死亡,其質膜不破裂,不引發(fā)死亡細胞的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癥反應.自溶可表現為組織或細胞的死亡,但無炎癥反應。

8.壞死的結局是:(1)細胞壞死后發(fā)生自溶,在壞死局部引發(fā)炎癥反應:(2)溶解吸收:(3)分離排出:(4)機化:(5)包裹。后果依據:(1)壞死細胞的生理重要性:(2)壞死細胞的數量的不同。(3)壞死細胞所在器官的差異:(4)壞死細胞所在器官的代償能力的不同有關。六、論述題(要點);

1.常見的變性有細胞水腫,脂肪變性,玻璃樣變,淀粉樣變,粘液樣變。鏡下特點:

(1).細胞水腫:水腫的細胞由于胞質內水分含量增多,故細胞體積增大,胞漿疏松,淡染;胞核亦增大,淡染。輕度水腫時胞質內出現顆粒狀物,電鏡下實為腫脹的線粒體和內質網。進一步發(fā)展細胞體積增大,線粒體、內質網解體,發(fā)生空泡變,即胞漿疏松化。當細胞腫大變圓時稱氣球樣變。

(2).脂肪變性:胞質內出現異常增多的大小不等的脂滴圓形空泡,可被蘇丹Ⅲ染成桔紅色。

(3).玻璃樣變性:在細胞或間質內出現半透明、均質、紅染、無結構物質。可發(fā)生于血管壁、結締組織和細胞內,化學性質各不相同。

(4).淀粉樣變:細胞外的間質內,特別是小血管基底膜處有蛋白質、粘多糖復合物沉積時,HE染色示均質性粉色至淡紅色,類似玻變。用淀粉樣呈色反應顯示遇碘液后呈棕褐色,再遇稀硫磺時,由棕色變?yōu)樯钏{色。

(5).粘液樣變性:主要為間質內粘多糖和蛋白質沉積。表現為間質疏松、有多突起的星芒狀纖維細胞散在于灰藍色粘液樣基質中。

2.壞死分為凝固性壞死,液化性壞死和纖維素樣壞死三個基本類型.凝固性壞死又有干酪樣壞死和壞疽兩種特殊類型.液化性壞死中又有溶解壞死和脂肪壞死.其形態(tài)特征:

(1).凝固性壞死,由于壞死組織蛋白質凝固,組織細胞核消失,組織的輪設計廓依稀可見。如脾、腎的貧血性梗死。依病因,組織特性的差異又有干酪樣壞死和壞疽。

(2).液化性壞死:因為壞死組織內蛋白質少而脂質多,或產生蛋白酶多的組織,壞死后發(fā)生酶性水解而液化,壞死組織成液狀。如:腦、胰等壞死。

(3).纖維素樣壞死:發(fā)生于結締組織和血管壁的一種變態(tài)反應性改變。壞死組織呈細絲,顆粒狀的紅染的纖維素樣,往往聚集成片塊狀。①水變性(-)②脂肪變性冰凍切片(+)橘紅色蘇丹Ⅲ(+)橘紅色餓酸(+)黑色第二章損傷的修復一、選擇題[A型題]1.關于修復,下列哪一項是錯誤的DA缺損后,由周圍健康細胞分裂增生完成修復的過程B由損傷周圍同種細胞修復稱為再生C再生后可恢復原結構和功能稱完全性再生D由肉芽組織填充創(chuàng)面的過程稱完全性再生E由纖維結締組織修復缺損稱纖維性修復2.各種組織再生能力的強弱依次正確的是CA骨骼肌>造血細胞>神經纖維B軟骨細胞>骨細胞>汗腺C鱗狀上皮>腺上皮>神經細胞D內分泌腺>心肌>軟骨E膠質細胞>神經細胞>平滑肌3.肉芽組織的主要成分是AA成纖維細胞、新生毛細血管和炎細胞B成纖維細胞和巨噬細胞C成纖維細胞和炎細胞D新生毛血細管和巨噬細胞E新生毛細血管和炎細胞4.下列哪一項是肉芽組織不具備的功能?EA機化血凝塊和壞死組織B抗感染和保護創(chuàng)面C填補傷口及組織缺損D包裹異物E修復缺損可恢復原結構和功能5.下列哪一項不是肉芽組織實現的?DA肺肉質變B血栓再通C縮窄性心包炎D腦膠質瘢痕E皮膚瘢痕6.有一患者胃痛多年,X線鋇餐透視發(fā)現幽門區(qū)有一約1.5cm的圓形缺損,臨床診斷為慢性胃潰瘍,手術后,病理組織學的改變應是DA病變區(qū)是空洞結構B病變區(qū)是膿腫結構C缺損是胃粘膜淺層壞死D病變底層主要是肉芽組織E病變區(qū)主要是平滑肌細胞增生[B型題](7~11題)A穩(wěn)定細胞B不穩(wěn)定細胞C永久性細胞D造血細胞E以上都不是7.子宮內膜上皮8.食管鱗狀上皮9.肝細胞10.心肌細胞11.神經細胞7-11BBACC(12~16題)A完全再生B纖維性修復C生芽D再生結節(jié)E膠質瘢痕12.糜爛性胃炎13.心肌梗死后14.毛細血管斷裂后15.廣泛肝細胞壞死后16.神經細胞壞死后12-16ABCDE二、填空題1.按再生能力的強弱,將人體細胞分為穩(wěn)定細胞、和。2.肉芽組織的成分是新生毛細血管增生、和。3.創(chuàng)傷愈合的類型有和。4.骨折愈合過程中,纖維性骨痂,X線呈腫塊,類骨組織轉變?yōu)椤?.永久性細胞是神經細胞、和。填空題答案1.不穩(wěn)定細胞永久性細胞2.成纖維細胞巨噬細胞3.一期愈合二期愈合4.梭形腫脹編織骨5.骨骼肌細胞心肌細胞三、名詞解釋1.機化(organization)2.再生(regeneration)3.肉芽組織(granulationtissue)4.瘢痕組織(scartissue)名詞解釋答案1.由肉芽組織取代壞死組織及其他無生命物質(如血栓、血凝、異物等)的過程,稱為機化。2.組織缺損后,鄰近細胞分裂增生,以完成修復的過程。再生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再生。病理性再生有完全和不完全性再生。3.由新生的毛細血管和成纖維細胞所組成的幼稚的結締組織,由于其肉眼呈鮮紅、顆粒狀、柔軟濕潤,似鮮嫩的肉芽,故稱為肉芽組織。

4.指肉芽組織經改建成熟形成的纖維結締組織。并玻變,呈灰白、質硬、缺乏彈性的組織。四、判斷題()1.因為心、腦是人生命重要器官,故其實質細胞再生能力強。×()2.心肌梗死后,基本上是由心肌細胞再生修復?!?)3.腫瘤壞死因子的作用是引起腫瘤細胞凋亡?!聊[瘤壞死因子定義:主要由活化的單核巨噬細胞產生,能殺傷和抑制腫瘤細胞,促進中性粒細胞吞噬,抗感染,引起發(fā)熱,誘導肝細胞急性期蛋白合成,促進髓樣白血病細胞向巨噬細胞分化,促進細胞增殖和分化,是重要的炎癥因子,并參與某些自身免疫病的病理損傷()4.成纖維細胞的胞漿中含有肌細絲,故稱肌纖維母細胞?!?)5.由肉芽組織增生,修復填補缺損的過程稱為纖維性修復?!?)6.骨折愈合過程中,是由間葉細胞分化成軟骨母細胞和骨母細胞而實現的?!涛?、簡答題1.纖維組織的再生過程分哪幾步?2.怎樣使二期愈合的傷口,轉變?yōu)橐黄谟希?.請以皮膚切口為例,簡述創(chuàng)傷愈合的基本過程。六、論述題1.簡述肉芽組織的形成過程和主要作用。五、簡答題(要點)1、成纖維細胞分裂增生→合成分泌前膠原蛋白形成膠原纖維→纖維細胞

2、將二期愈合的創(chuàng)面進行清創(chuàng)縫合,控制感染.盡可能將二期愈合轉變?yōu)橐黄谟?

3、傷口愈合的基本過程為傷口早期變化(充血,滲出),傷口收縮,肉芽組織增生和瘢痕形成及表皮和其它組織的再生等.六、論述題(要點)

1、肉芽組織的形成過程是:肉芽組織主要是血管內皮細胞增生形成的實性細胞索及擴張的毛細血管,新生的成纖維細胞和大量滲出物及炎細胞。其中巨噬細胞產生PDGF、FGF、TGF-β、IL-1及TNF,及血小板釋放的PDGF進一步刺激成纖維細胞和毛細血管增生,吞噬細胞吞噬搬運細菌及組織碎片,同時放出各種水解酶分解組織及纖維蛋白。成纖維細胞產生膠原纖維等。其主要功能是;抗感染保護創(chuàng)面;填補創(chuàng)口及其它組織缺損;機化或包裹壞死、血栓、炎性滲出物及其它異物第三章血液循環(huán)阻礙一、選擇題[A型題]1.關于肝淤血的敘述,下列哪一項是錯誤的?BA肝竇擴張B小葉間靜脈擴張C中央靜脈擴張D肝細胞脂肪變性E肝細胞萎縮2.關于肺淤血的敘述,下列哪一項是錯誤的?CA肺泡腔內有水腫液B肺泡壁毛細血管擴張C肺泡腔內有中性粒細胞滲出D可見心力衰竭細胞E肺泡腔內有漏出的紅細胞3.心力衰竭細胞是指肺淤血時肺內出現的DA吞噬塵埃的巨噬細胞B含脂褐素的心肌細胞C吞噬黑色素的巨噬細胞D含有含鐵血黃素的巨噬細胞E吞噬脂質的巨噬細胞4.門靜脈回流受阻時,易發(fā)生淤血的臟器是BA肝B脾C腦D腎E肺5.下列哪種因素與血栓形成無關?CA血流緩慢B渦流形成C纖溶酶增加D心血管內皮損傷E血小板數量增多6.構成血栓頭部的主要成分是DA纖維蛋白B紅細胞C中性粒細胞D血小板E淋巴細胞7.混合血栓可見于EA毛細血管內B延續(xù)性血栓的尾部C動脈血栓的頭部D疣狀心內膜炎E心室內附壁血栓8.由肉芽組織取代血栓的結局是AA機化B鈣化C溶解D再通E吸收9.DIC時,可見BA紅色血栓B透明血栓C混合血栓D白色血栓E層狀血栓10.左心的附壁血栓脫落后可引起CA股靜脈栓塞B門靜脈栓塞C腦動脈栓塞D肺動脈栓塞E肝靜脈栓塞11.最常見的栓塞類型是DA脂肪栓塞B羊水栓塞C氣體栓塞D血栓栓塞E腫瘤細胞栓塞12.門靜脈內的血栓隨血流運行,首先栓塞于EA腎B腸C肺D腦E肝13.肺動脈栓塞的血栓主要來自BA門靜脈B下肢靜脈C上肢靜脈D上腔靜脈E頭頸靜脈14.脂肪栓塞易發(fā)生于AA.外傷骨折時B靜脈注射時C輸血時D潛水作業(yè)時E分娩時15.羊水栓塞的病理診斷依據是BA全身微循環(huán)小血管內透明血栓形成B肺小血管和毛細血管內有角化上皮C肺臟廣泛出血D肺泡內有角化上皮E肺泡內透明膜形成16.潛水員從深水快速升到水面時易發(fā)生CA脂肪栓塞B血栓栓塞C氣體栓塞D腫瘤細胞栓塞E羊水栓塞17.貧血性梗死常發(fā)生于AA腎、心、脾B脾、肝、肺C脾、腎、腸D腸、腦、心E肺、腎、腦18.出血性梗死易發(fā)生于CA肝B心C肺D腎E腦19.腸扭轉可使腸壁發(fā)生BA液化性壞死B出血性梗死C貧血性梗死D干性壞疽E氣性壞疽20.肺、腎、脾等器官所形成的梗死灶多呈EA節(jié)段性B不規(guī)則形C囊狀D點灶狀E錐體形二、填空題1.充血分為動脈性充血和淤血兩類。2.引起淤血的原因有靜脈受壓、靜脈腔阻塞和心力衰竭。3.肝和肺的慢性淤血可引起組織內網狀纖維膠原化和纖維組織增生,而導致硬化。4.心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血流狀態(tài)的改變及血液凝固性增高是的三個條件。5.透明血栓主要由纖維素構成。6.引起肺動脈栓塞的血栓主要來自下肢深靜脈。三、名詞解釋1.血栓形成(thrombosis)2.栓塞(embolism)3.梗死(infarction)4.檳榔肝(nutmegliver)5.心力衰竭細胞(heartfailurecell)三、名詞解釋(答案要點)1.血栓形成在活體的心血管內,血液發(fā)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體質塊的過程。2.栓塞在循環(huán)血液中出現不溶于血液的異常物質,隨血流運行血管內出現的異常物質,隨著血流至遠處阻塞血管,這種現象稱為栓塞,常見的栓塞有血栓栓塞,氣體栓塞、脂肪栓塞等。3.梗死任何原因出現的血流中斷,導致局部組織缺血﹑缺氧性壞死。4.檳榔肝在慢性肝淤血時,肝小葉中央區(qū)嚴重淤血呈暗紅色,兩個或多個肝小葉中央淤血區(qū)可相連,而肝小葉周邊部肝細胞則因脂肪變性呈黃色,致使在肝切面上出現紅(淤血區(qū))黃(肝脂肪變區(qū))相間的狀似檳榔切面的條紋,稱檳榔肝。5.心力衰竭細胞慢性肺淤血時,肺泡壁毛細血管擴張充血,肺泡腔內除了水腫液及出血外,還可見大量含有含鐵血黃素顆粒的巨噬細胞,稱心衰細胞。四、判斷題()1.充血分為動脈性充血和靜脈性充血兩類,一般將動脈性充血簡稱為淤血?!?)2.實質性器官的嚴重淤血可導致組織和細胞變性、壞死?!?)3.血流緩慢或呈漩渦狀流動有利于血栓形成?!?)4.混合血栓構成血栓的尾部。×()5.由肉芽組織逐漸取代血栓的過程稱為化生。×()6.最常見的栓塞類型是血栓栓塞?!?)7.減壓病是在高氣壓環(huán)境急速轉到低氣壓環(huán)境的減壓過程中所發(fā)生的氣體栓塞。√五、簡答題1.簡述慢性肺淤血的鏡下病變特點。2.簡述血栓形成的條件。3.簡述血栓的類型及構成。4.簡述栓子的運行途徑。5.簡述血栓的結局。6.簡述血栓對機體的影響。(有利、有弊1234)六、論述題1.試述慢性肝淤血的病變特點。2.試述梗死的類型及病變特點。3.試述栓塞的類型及各型對機體的影響。五、簡答題(要點)3.(1)白色血栓:主由血小板及少量纖維蛋白構成(2)紅色血栓:主由紅細胞構成(3)混合血栓:由白色血栓和紅色血栓構成(4)透明血栓:主由纖維蛋白構成4.(1)來自體靜脈系統及右心的栓子,隨血流進入肺動脈主干及其分支,引起肺栓塞。(2)來自主動脈系統及左心的栓子,隨動脈血流運行,阻塞于各器官的小動脈內。(3)來自腸系膜靜脈等門靜脈系統的栓子,可引起肝內門靜脈分支的栓塞。(4)來自右心或腔靜脈系統的栓子,在右心壓力升高的情況下通過先天性房(室)間隔缺損到達左心,在進入體循環(huán)系統引起栓塞。(5)下腔靜脈內血栓在胸腹壓突然升高時,使血栓一時性逆流至肝、腎、髂靜脈分支并引起栓塞。5.(1)溶解、吸收(2)軟化、脫落(3)機化、再通(4)鈣化6.有利:預防出血、防止炎癥擴散有弊:(1)阻塞血管(2)栓塞(3)心瓣膜變形(4)廣泛性出血六、論述題(要點)2.根據梗死區(qū)內含血量不同分為分貧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1)貧血性梗死病變特點常發(fā)生于組織致密、側枝循環(huán)不豐富的實質器官,如脾、腎、心、腦等。肉眼:早期,在梗死灶與正常組織交界處常見出血充血帶;數日后因紅細胞被巨噬細胞吞噬后轉變?yōu)楹F血黃素而變成黃褐色;晚期病灶表面下陷,質地變堅實,黃褐色,出血帶消失,梗死灶發(fā)生機化,初由肉芽組織取代,以后形成癍痕組織。鏡下:呈凝固性壞死,早期細胞尚可見核固縮、核碎裂、核溶解等改變,胞質紅染,均勻一致,組織結構輪廓尚存;晚期由于肉芽組織長入和癍痕組織形成,終被癍痕組織代替。(2)出血性梗死病變特點常見于組織疏松,血管吻合支豐富或具有雙重血供器官,如肺,腸等。造成出血性梗死的先決條件是,在動脈阻塞之前,先有嚴重淤血。肉眼:梗死灶質實,暗紅色,略向表面隆起;后期由于紅細胞崩解顏色變淺,肉芽組織長入機化,梗死灶變?yōu)榛野咨gR下:呈凝固性壞死,可見組織輪廓,充滿紅細胞,以后紅細胞崩解;梗死灶邊緣與正常組織交界處,組織充血水腫及出血。3.(1)血栓栓塞①肺動脈栓塞影響:栓子小、量少無嚴重影響栓子小、量多出血性梗死栓子大猝死(機械阻塞、神經反射、體液因素)②大循環(huán)動脈栓塞影響:小無嚴重后果大梗死(2)脂肪栓塞影響:器官栓塞或肺栓塞(3)氣體栓塞影響:大量氣體進入血液→猝死(4)羊水栓塞影響:肺循環(huán)機械性阻塞;過敏性休克;DIC參考答案第一章細胞、組織的適應和損傷1.D2.D3.D4.D5.E6.C7.D8.E9.E10.B11.A12.A13.D14.E15.C16.B17.D18.D19.A20.B21.C22.A第二章組織損傷的修復1.D2.C3.A4.E5.D6.D7.B8.B9.A10.C11.C12.A13.B14.C15.D16.E第三章血液循環(huán)障礙1~5BCDBC6~10DEABC11~15DEBAB16~20CACBE第四章炎癥1.C2.D3.A4.B5.B6.D7.D8.E9.A10.C11.C12.A13.D14.C15.B16.B17.A18.E19.A20.B21.C22.D第五章腫瘤1.E2.D3.E4.A5.B6.C7.E8.D9.A10.D11.E12.E13.A14.E15.B16.D17.E18.D19.D20.E21.B22.E23.D24.C25.D26.A27.B28.B29.A30.D31.B32.E33.A34.B35.C36.A37.C第六章心血管系統疾病1.D2.A3.E4.E5.A6.C7.E8.C9.D10.D11.E12.B13.D14.E15.D16.B17.D18.A19.C20.B21.D22.A23.E24.B25.C第七章呼吸系統疾病1.E2.B3.A4.E5.C6.B7.B8.D9.A10.E11.C12.E13.E14.B15.C16.D17.B18.A19.E20.D21.C22.A23.B24.B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1、D2、E3、C4、D5、E6、D7、B8、E9、C10、D11、B12、D13、A14、E15、A16、D17、D18、B19、E20、D21、C22、C23、E24、A25、C26、D27、D28、A29、E30、D31、無32、A33、A34、A35、E36、A37、C38、B39、D40、E第九章淋巴、造血系統疾病1.E2.D3.D4.E5.A6.C7.B8.A9.D10.C11.E12.D13.B14.C15.A第十章泌尿系統疾病1.D2.A3.E4.A5.A6.A7.C8.E9.B10.A11.B12.D13.E14.B15.C16.D17.A18.A19.B20.C21.D22.E第十一章生殖系統疾病1、A2、C3、C4、A5、B6、E7、A8、B9、C10、B11、E12、A13、D14、B15、E16、D17、D第十二章內分泌系統疾病1、A2、B3、B4、D5、D6、B7、A8、B9、C10、E11、D第十三章神經系統疾病E2、E3、B4、E5、B6、A7、C8、D9、A10、D11、E12、C第十四章傳染病1C2D3E4B5C6D7D8C9D10A11C12E13B14C15B16A17D18E第十五章寄生蟲病1A2B細胞組織的是適應和損傷五、簡答題1.什么叫適應?在形態(tài)上有哪些表現形式?細胞、組織和器官能耐受內、外環(huán)境各種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的過程稱為適應。適應在形態(tài)學上表現為萎縮、肥大、增生和化生。2.什么叫萎縮,病理性萎縮分哪幾類?萎縮是指已發(fā)育正常的實質細胞、組織或器官的體積縮小,可以伴發(fā)數量的減少.。病理性萎縮分為營養(yǎng)不良性萎縮,壓迫性萎縮,廢用性萎縮,去神經性萎縮和內分泌性萎縮5種類型。3.什么叫化生?臨床上常見哪些化生?一種分化成熟的細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轉化為另一種分化成熟細胞的過程稱為化生。常見有鱗狀上皮化生,腸上皮化生及纖維組織化生為軟骨或骨等。4.什么叫細胞死亡、凋亡?與自溶有什么區(qū)別?細胞因受嚴重損傷而累及胞核時,呈現代謝停止,結構破壞和功能喪失等不可逆性變化即死亡,死亡細胞表現為質膜破壞.往往伴發(fā)急性炎癥反應;凋亡是指活體內單個細胞或小團細胞的死亡,其質膜不破裂,不引發(fā)死亡細胞的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癥反應.自溶可表現為組織或細胞的死亡,但無炎癥反應。5.壞死的結局及后果是什么?壞死的結局是:(1)細胞壞死后發(fā)生自溶,在壞死局部引發(fā)炎癥反應:(2)溶解吸收:(3)分離排出:(4)機化:(5)包裹。后果依據:(1)壞死細胞的生理重要性:(2)壞死細胞的數量的不同。(3)壞死細胞所在器官的差異:(4)壞死細胞所在器官的代償能力的不同有關。六、論述題1.試述常見類型變性的鏡下形態(tài)特點;常見的變性有細胞水腫,脂肪變性,玻璃樣變,淀粉樣變,粘液樣變。鏡下特點:(1).細胞水腫:水腫的細胞由于胞質內水分含量增多,故細胞體積增大,胞漿疏松,淡染;胞核亦增大,淡染。輕度水腫時胞質內出現顆粒狀物,電鏡下實為腫脹的線粒體和內質網。進一步發(fā)展細胞體積增大,線粒體、內質網解體,發(fā)生空泡變,即胞漿疏松化。當細胞腫大變圓時稱氣球樣變。(2).脂肪變性:胞質內出現異常增多的大小不等的脂滴圓形空泡,可被蘇丹Ⅲ染成桔紅色。(3).玻璃樣變性:在細胞或間質內出現半透明、均質、紅染、無結構物質。可發(fā)生于血管壁、結締組織和細胞內,化學性質各不相同。(4).淀粉樣變:細胞外的間質內,特別是小血管基底膜處有蛋白質、粘多糖復合物沉積時,HE染色示均質性粉色至淡紅色,類似玻變。用淀粉樣呈色反應顯示遇碘液后呈棕褐色,再遇稀硫磺時,由棕色變?yōu)樯钏{色。(5).粘液樣變性:主要為間質內粘多糖和蛋白質沉積。表現為間質疏松、有多突起的星芒狀纖維細胞散在于灰藍色粘液樣基質中。2.三種基本類型壞死的形態(tài)特征是什么;壞死分為凝固性壞死,液化性壞死和纖維素樣壞死三個基本類型.凝固性壞死又有干酪樣壞死和壞疽兩種特殊類型.液化性壞死中又有溶解壞死和脂肪壞死.其形態(tài)特征:(1).凝固性壞死,由于壞死組織蛋白質凝固,組織細胞核消失,組織的輪設計廓依稀可見。如脾、腎的貧血性梗死。依病因,組織特性的差異又有干酪樣壞死和壞疽。(2).液化性壞死:因為壞死組織內蛋白質少而脂質多,或產生蛋白酶多的組織,壞死后發(fā)生酶性水解而液化,壞死組織成液狀。如:腦、胰等壞死。(3).纖維素樣壞死:發(fā)生于結締組織和血管壁的一種變態(tài)反應性改變。壞死組織呈細絲,顆粒狀的紅染的纖維素樣,往往聚集成片塊狀。損傷的修復簡答題1.纖維組織的再生過程分哪幾步?成纖維細胞分裂增生→合成分泌前膠原蛋白形成膠原纖維→纖維細胞2.怎樣使二期愈合的傷口,轉變?yōu)橐黄谟??將二期愈合的?chuàng)面進行清創(chuàng)縫合,控制感染.盡可能將二期愈合轉變?yōu)橐黄谟?3.請以皮膚切口為例,簡述創(chuàng)傷愈合的基本過程。傷口愈合的基本過程為傷口早期變化(充血,滲出),傷口收縮,肉芽組織增生和瘢痕形成及表皮和其它組織的再生等.論述題1.簡述肉芽組織的形成過程和主要作用。肉芽組織主要是血管內皮細胞增生形成的實性細胞索及擴張的毛細血管,新生的成纖維細胞和大量滲出物及炎細胞。其中巨噬細胞產生PDGF、FGF、TGF-β、IL-1及TNF,及血小板釋放的PDGF進一步刺激成纖維細胞和毛細血管增生,吞噬細胞吞噬搬運細菌及組織碎片,同時放出各種水解酶分解組織及纖維蛋白。成纖維細胞產生膠原纖維等。其主要功能是;抗感染保護創(chuàng)面;填補創(chuàng)口及其它組織缺損;機化或包裹壞死、血栓、炎性滲出物及其它異物。呼吸系統疾病簡答題1.纖維組織的再生過程分哪幾步?成纖維細胞分裂增生→合成分泌前膠原蛋白形成膠原纖維→纖維細胞2.怎樣使二期愈合的傷口,轉變?yōu)橐黄谟??將二期愈合的?chuàng)面進行清創(chuàng)縫合,控制感染.盡可能將二期愈合轉變?yōu)橐黄谟?3.請以皮膚切口為例,簡述創(chuàng)傷愈合的基本過程。傷口愈合的基本過程為傷口早期變化(充血,滲出),傷口收縮,肉芽組織增生和瘢痕形成及表皮和其它組織的再生等.論述題1.簡述肉芽組織的形成過程和主要作用。肉芽組織主要是血管內皮細胞增生形成的實性細胞索及擴張的毛細血管,新生的成纖維細胞和大量滲出物及炎細胞。其中巨噬細胞產生PDGF、FGF、TGF-β、IL-1及TNF,及血小板釋放的PDGF進一步刺激成纖維細胞和毛細血管增生,吞噬細胞吞噬搬運細菌及組織碎片,同時放出各種水解酶分解組織及纖維蛋白。成纖維細胞產生膠原纖維等。其主要功能是;抗感染保護創(chuàng)面;填補創(chuàng)口及其它組織缺損;機化或包裹壞死、血栓、炎性滲出物及其它異物。心血管系統簡答題1.簡述動脈粥樣硬化的繼發(fā)改變。動脈粥樣硬化的繼發(fā)改變?yōu)?;斑塊破裂或潰瘍形成,斑塊內出血,血栓形成,鈣化和動脈瘤形成,其中血栓形成是動脈粥樣硬化最危險的并發(fā)癥。2.簡述重要器官的動脈粥樣硬化對機體的影響。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可導致冠心病;腦動脈粥樣硬化能引起腦萎縮、腦梗死和腦出血;腎動脈粥樣硬化能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性固縮腎,并可引起腎血管性高血壓;主動脈粥樣硬化一般不會引起血流障礙,而動脈瘤形成是其主要并發(fā)癥;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可導致下肢壞疽。3.簡述良性高血壓的心臟病變特點及相應的臨床表現。在代償期,形成特征性高血壓性左心室向心性肥大,晚期則變成離心性肥大。嚴重時,臨床上可出現心力衰竭。4.簡述風濕性心內膜炎的病變特點及其結局。風濕性心內膜炎的病變主要表現為疣狀心內膜炎。其特點是在受累瓣膜(二尖瓣最常見)閉鎖緣上形成單行排列、粟粒大小、不易脫落的疣贅物。疣贅物發(fā)生機化,使瓣膜纖維化和瘢痕形成,并增厚、變硬、卷曲、縮短。由于病變反復發(fā)作,最后可形成慢性心瓣膜病。5.簡述風濕性心肌炎的病變特征及其結局。病變主要累及心肌間質結締組織,常表現為灶狀間質性心肌炎,間質水腫,在間質血管附近可見阿少夫小體和少量的淋巴細胞浸潤。病變反復發(fā)作,阿少夫小體機化形成小瘢痕。病變常見于左心室,室間隔,左心房及左心耳等處。風濕性心肌炎在兒童可發(fā)生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累及傳導系統時,可出現傳導阻滯。論述題1.試述心肌梗死的病因及病理變化。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繼發(fā)血栓形成,血管痙攣或心臟負荷過重,造成心肌缺血而導致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形態(tài)變化是一個動態(tài)演變過程。①梗死后6小時內,肉眼變化不明顯,但鏡下可見梗死邊緣的心肌纖維呈波浪狀和肌漿不勻。②6小時后,壞死灶心肌呈蒼白色。②8—9小時后呈土黃色。鏡下見,心肌纖維核碎裂、核消失,肌漿均質紅染或呈不規(guī)則粗顆粒狀,間質水腫、漏出性出血及少量嗜中性粒細胞浸潤。④第4天后,梗死灶外周出現充血、出血帶。鏡下見,該帶內血管充血、出血,有較多嗜中性粒細胞浸潤。心肌纖維腫脹,胞漿內出現顆粒狀物及不規(guī)則橫帶;部分心肌纖維溶解及核溶解消失。⑤第7天后,邊緣區(qū)出現肉芽組織。⑥第2~8周梗死灶機化及瘢痕形成。2.試述良性高血壓腎臟的病理變化及相應的臨床表現。高血壓患者晚期,腎臟可表現為原發(fā)性顆粒性固縮腎。肉眼觀,腎縮小、變硬、表面呈細顆粒狀。切面皮質變薄,皮髓質境界不清。鏡下除見腎入球小動脈玻璃樣變、小動脈內膜及中膜增厚外,還可見部分腎小球發(fā)生纖維化、玻璃樣變,相應的腎小管萎縮,纖維組織增生及淋巴細胞浸調,部分腎單位代償性肥大。臨床上,晚期嚴重者可出現腎功能障礙,表現為有多尿、夜尿及低比重尿和比重固定尿;血中非蛋白氮、肌酐、尿素氮升高,甚至出現尿毒癥。3.試述風濕病的基本病變及其發(fā)展過程。風濕病的典型病變是肉芽腫性炎。病變發(fā)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三期:(1)變質滲出期病變部位的結締組織發(fā)生粘液樣變和纖維素樣壞死,并有炎性滲出。(2)增生期增生期以形成對風濕病具有診斷意義的Aschoff小體為其特征。Aschoff小體呈橢圓形或梭形,其中心部為纖維素樣壞死灶,周圍有風濕細胞及淋巴細胞等。風濕細胞體積大,胞漿豐富,嗜堿性;核大,呈卵圓形,空泡狀,染色質集中于中央,橫切面呈梟眼狀,縱切面呈毛蟲狀。除單核外,亦可見雙核或多核的Aschoff巨細胞。(3)纖維化期:Aschoff小體纖維化,形成瘢痕。血液循環(huán)阻礙簡答題1.簡述慢性肺淤血的鏡下病變特點。(1)慢性肺淤血時,肺泡壁毛細血管擴張充血,同時由于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及網狀纖維膠原化,使肺泡壁增寬變硬。(2)肺泡腔內除了水腫液及出血外,還可見大量含有含鐵血黃素顆粒的巨噬細胞,稱心衰細胞。2.簡述血栓形成的條件。(1)心血管內皮的損傷(2)血流狀況的改變(3)血液凝固性增加3.簡述血栓的類型及構成。(1)白色血栓:主由血小板及少量纖維蛋白構成(2)紅色血栓:主由紅細胞構成(3)混合血栓:由白色血栓和紅色血栓構成(4)透明血栓:主由纖維蛋白構成4.簡述栓子的運行途徑。(1)來自體靜脈系統及右心的栓子,隨血流進入肺動脈主干及其分支,引起肺栓塞。(2)來自主動脈系統及左心的栓子,隨動脈血流運行,阻塞于各器官的小動脈內。(3)來自腸系膜靜脈等門靜脈系統的栓子,可引起肝內門靜脈分支的栓塞。(4)來自右心或腔靜脈系統的栓子,在右心壓力升高的情況下通過先天性房(室)間隔缺損到達左心,在進入體循環(huán)系統引起栓塞。(5)下腔靜脈內血栓在胸腹壓突然升高時,使血栓一時性逆流至肝、腎、髂靜脈分支并引起栓塞。5.簡述血栓的結局。(1)軟化、溶解、吸收(2)機化、再通(3)鈣化6.簡述血栓對機體的影響。(1)阻塞血管(2)栓塞(3)心瓣膜變形(4)廣泛性出血論述題1.試述慢性肝淤血的病變特點。肉眼:在慢性肝淤血時,肝小葉中央區(qū)嚴重淤血呈暗紅色,兩個或多個肝小葉中央淤血區(qū)可相連,而肝小葉周邊部肝細胞則因脂肪變性呈黃色,致使在肝切面上出現紅(淤血區(qū))黃(肝脂肪變區(qū))相間的狀似檳榔切面的條紋,稱檳榔肝。鏡下:肝小葉中央靜脈、肝竇高度擴張淤血出血、肝細胞萎縮,甚至消失;肝小葉周邊肝細胞脂肪變性;網狀纖維膠原化,纖維組織增生,形成淤血性肝硬化。2.試述梗死的類型及病變特點。根據梗死區(qū)內含血量不同分為分貧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1)貧血性梗死病變特點常發(fā)生于組織致密、側枝循環(huán)不豐富的實質器官,如脾、腎、心、腦等。肉眼:早期,在梗死灶與正常組織交界處常見出血充血帶;數日后因紅細胞被巨噬細胞吞噬后轉變?yōu)楹F血黃素而變成黃褐色;晚期病灶表面下陷,質地變堅實,黃褐色,出血帶消失,梗死灶發(fā)生機化,初由肉芽組織取代,以后形成癍痕組織。鏡下:呈凝固性壞死,早期細胞尚可見核固縮、核碎裂、核溶解等改變,胞質紅染,均勻一致,組織結構輪廓尚存;晚期由于肉芽組織長入和癍痕組織形成,終被癍痕組織代替。(2)出血性梗死病變特點常見于組織疏松,血管吻合支豐富或具有雙重血供器官,如肺,腸等。造成出血性梗死的先決條件是,在動脈阻塞之前,先有嚴重淤血。肉眼:梗死灶質實,暗紅色,略向表面隆起;后期由于紅細胞崩解顏色變淺,肉芽組織長入機化,梗死灶變?yōu)榛野咨gR下:呈凝固性壞死,可見組織輪廓,充滿紅細胞,以后紅細胞崩解;梗死灶邊緣與正常組織交界處,組織充血水腫及出血。3.試述栓塞的類型及各型對機體的影響。(1)血栓栓塞①肺動脈栓塞影響:栓子小、量少無嚴重影響栓子小、量多出血性梗死栓子大猝死(機械阻塞、神經反射、體液因素)②大循環(huán)動脈栓塞影響:小無嚴重后果大梗死(2)脂肪栓塞影響:器官栓塞或肺栓塞(3)氣體栓塞影響:大量氣體進入血液→猝死(4)羊水栓塞影響:肺循環(huán)機械性阻塞;過敏性休克;DIC炎癥簡答題1.滲出液和漏出液有何區(qū)別?滲出液見于炎癥時,其特點是蛋白質含量高,比重大于1.018,細胞數多,容易凝固,渾濁。漏出液見于非炎癥時,其特點是蛋白質含量低,比重小于1.018,細胞少,清亮,不易凝固。2.炎癥有哪些基本病變?各有何主要特點?變質炎癥局部組織發(fā)生的變性和壞死,包括細胞水腫、脂肪變性、凝固性壞死或液化性壞死等常見病變。滲出主要包括局部血液動力學改變、血管通透性升高、液體成分滲出、白細胞游出及吞噬活動。增生包括實質細胞,如粘膜上皮、腺上皮增生;間質細胞,如巨噬細胞、內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增生3.簡述膿腫和蜂窩織炎的區(qū)別?膿腫是限局性化膿性炎,其特征是組織發(fā)生溶解壞死,形成充滿膿液的腔。膿腫可發(fā)生于內臟和皮下,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蜂窩織炎是彌漫性化膿性炎,其特征是組織中有大量中性粒細胞彌漫性浸潤,但無顯著的組織溶解壞死。蜂窩織炎常見于皮膚、肌肉、闌尾等疏松組織,主要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4.簡述滲出液在炎癥中的意義。滲出液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有利的作用:稀釋毒素,減輕毒素對局部的損傷作用;為局部浸潤的白細胞帶來營養(yǎng)物質和帶走代謝物;滲出物中所含抗體和補體有利于消滅病原體,滲出物中的纖維素網可限制細菌擴散,有助于吞噬作用,有助于修復。二是不利的作用:過多的滲出物可壓迫臨近器官造成損害;滲出的纖維素過多易引起機化和粘連。5.何謂肉芽腫?請舉例說明肉芽腫的類型?肉芽腫是炎癥局部主要由巨噬細胞增生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結節(jié)狀病灶。其類型有:①感染性肉芽腫,如結核病引起的結核性肉芽腫;②異物性肉芽腫,如手術縫線引起的異物性肉芽腫;③原因不明的肉芽腫,如結節(jié)病。6.簡述組胺、前列腺素、緩激肽在炎癥過程中的主要作用。組胺:細動脈擴張和細靜脈通透性增加。前列腺素:炎癥時使血管擴張,加劇炎性水腫,引起疼痛和發(fā)熱。緩急肽: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血管擴張、平滑肌收縮和疼痛。7.舉例說明纖維素性炎的主要病變特征。纖維素性炎以纖維蛋白原滲出為主,繼而形成纖維素。在HE切片中纖維素呈紅染的網狀、條狀和顆粒狀,?;煊惺戎行粤<毎蛪乃兰毎槠?,如大葉性肺炎,肺泡內有大量滲出的纖維素及大量嗜中性細胞。8.影響炎癥過程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響炎癥過程的主要因素有①病因:取決于致病因子的毒力、數量及作用時間長短;②全身性因素:包括機體的免疫狀態(tài)、營養(yǎng)狀態(tài)和內分泌狀態(tài);③局部因素:包括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狀態(tài)、炎癥滲出物和異物是否被清除或引流是否暢通。論述題1.試述炎癥的結局。炎癥的結局有:痊愈完全恢復,即徹底清除病因,融解吸收炎性滲出物和壞死組織,完全恢復原來組織的結構和功能;不完全愈復,即以肉芽組織修復大面積的組織損傷。遷延為慢性炎癥致炎因子不能在短期清除,在機體內持續(xù)作用,不斷損傷組織,造成炎遷延不愈,使急性炎癥轉為慢性。蔓延擴散蔓延擴散包括①局部蔓延,即病原微生物通過組織間隙或自然管道向周圍組織蔓延擴散。②淋巴道蔓延,病原微生物沿淋巴液擴散,引起淋巴管炎和所屬淋巴結炎,病原微生物可進一步通過淋巴入血,引起血行蔓延。③血行蔓延,可引起菌血癥、毒血癥、敗血癥和膿毒血癥。2.化膿性炎有哪些主要類型?各有何病變特征?化膿性炎的主要類型及病變特點:表面化膿和積膿表面化膿是指粘膜和漿膜的化膿性炎。此時,嗜中性粒細胞向粘膜表面滲出,深部組織的嗜中性粒細胞浸潤不明顯。積膿是發(fā)生在漿膜、膽囊和輸卵管的化膿性炎,膿液在漿膜腔、膽囊和輸卵管內積存。蜂窩織炎疏松結締組織的彌漫性化膿性炎,常發(fā)生于皮膚、肌肉和闌尾,主要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膿腫局限性化膿性炎。組織發(fā)生溶解壞死,形成充滿膿液的腔。膿腫可發(fā)生于皮下和內臟,主要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3.為什么不同的炎癥以及炎癥的不同階段滲出白細胞的種類有所不同?不同的炎癥由于致炎因子不同,滲出的白細胞不同。葡萄球菌和鏈球菌感染以嗜中性粒細胞浸潤為主,病毒感染以淋巴細胞浸潤為主;過敏反應則以嗜酸性粒細胞為主。因為各種炎癥局部存在的趨化因子不同,趨化因子的作用具有特異性,故不同類型的炎癥滲出的白細胞種類不同。炎癥的不同階段游出的白細胞的種類有所不同。急性炎癥早期(6~24小時)嗜中性粒細胞首先游出,48小時后則以單核細胞浸潤為主,其原因在于:①嗜中性粒細胞壽命短,24~48小時后崩解消失,而單核細胞壽命長;②嗜中性粒細胞停止游出后,單核細胞可繼續(xù)游出;③炎癥的不同階段所激活的黏附因子及趨化因子不同。4.試述炎癥時滲出的細胞成分及其在炎癥過程中的主要作用。炎癥時滲出的細胞成分主要有嗜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它們在炎癥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分述如下:⑴嗜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是具有吞噬功能的吞噬細胞,它們通過吞噬作用即吞入病原體及組織碎片,然后利用其產生的活性氧代謝產物及其胞漿內多種溶酶體成分對吞入物進行殺傷和降解而發(fā)揮重要的防御功能。⑵嗜酸性粒細胞也具有吞噬能力,但較弱。它能吞噬抗原抗體復合物。另外,其胞漿內嗜酸性顆粒中含有對寄生蟲有毒性的蛋白,也可造成上皮細胞崩解。⑶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發(fā)揮免疫作用。巨噬細胞吞噬并處理進入機體的抗原,再把抗原遞呈給T和B淋巴細胞。活化的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B細胞轉化為漿細胞產生大量的抗體。這些淋巴細胞的產物都具有殺傷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另一方面,白細胞的氧代謝產物及溶解體成分也可釋放到細胞外,引起細胞和組織的損傷。5.試述纖維素性炎的好發(fā)部位、病變特點和結局。纖維素性炎好發(fā)于粘膜、漿膜及肺組織。其病變特點分述如下:⑴發(fā)生于粘膜時。滲出的纖維蛋白原形成的纖維素、壞死組織和嗜中性粒細胞共同形成一層膜狀物,覆蓋于粘膜表面,稱假膜。故此類炎癥又稱假膜性炎,常見于痢疾白喉等。咽部白喉與深層結合牢固,不易脫落,而氣管白喉假膜易脫落,堵塞氣管可引起窒息。⑵漿膜的纖維性炎見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發(fā)生于心包膜者,由于心外膜大量滲出的纖維素在心臟搏動的影響下形成無數絨毛狀物,覆蓋于心臟表面,故有“絨毛心”之稱。若纖維素不能吸收,則被機化,引起心包纖維性粘連而發(fā)生心包閉鎖。⑶肺的纖維素性炎見于大葉性肺炎的肝樣變期,此時肺泡腔內充滿大量的纖維素、紅細胞或白細胞。若纖維素不能被溶解吸收,則由肉芽組織取代發(fā)生機化,形成肺肉質變。6.舉出至少五種常見的肉芽腫性炎,并分別說明它們的病變特點。(1)結核病(2)風濕性心肌炎(3)腸傷寒(4)異物肉芽腫(5)結節(jié)病腫瘤簡答題1.簡述腫瘤性增生的特點。腫瘤性增生具有下列四方面的特點:(1)不同程度失去分化成熟的能力。(2)生長旺盛,具有相對自主性。(3)致瘤因素被消除后,仍能持續(xù)生長。(4)與機體不協調,且有害無益。2.何謂腫瘤異型性?腫瘤異型性在診斷腫瘤中有何意義?腫瘤的異型性:是指腫瘤組織無論細胞形態(tài)和組織結構都與其起源的正常組織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區(qū)別異型性的大小是診斷腫瘤,確定其良惡性及惡性程度高低的主要組織學依據。3.何謂轉移?常見的轉移途徑有哪幾種?轉移:是指瘤細胞從原發(fā)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體腔,遷徒到他部位繼續(xù)生長,形成與原發(fā)瘤同樣類型腫瘤的過程。轉移途徑有三種,即淋巴道轉移、血道轉移和種植性轉移。4.何謂癌?簡述其主要病變特點。癌:是上皮組織發(fā)生的惡性腫瘤的統稱,主要病變特點:肉眼觀,切面常為灰白色,較干燥,質地較硬。鏡下,癌細胞可呈腺狀、巢狀或條索狀排列,與間質分界清楚;也可在間質內呈彌漫浸潤生長,與間質分界不清。網狀纖維染色時,癌細胞間無網狀纖維,癌巢外周可見網狀纖維圍繞。5.根據形態(tài)結構和分化程度,腺上皮癌分為哪幾種類型?并說明各類型的惡性程度。腺上皮癌據其形態(tài)結構和分化程度,分為下列類型:(1)腺癌,具有腺樣結構,分化較好,惡性程度較低。(2)實性癌或稱單純癌,無腺樣結構,形成實性癌巢,故分化程度低,惡性程度高。此類癌又可根據實質和間質的比例的不同分為硬癌和髓樣癌。(3)粘液癌,又稱膠樣癌,易形成廣泛浸潤,屬高度惡性。6.鱗狀細胞癌常見于哪些部位?鏡下如何區(qū)分分化好和分化差的鱗狀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常發(fā)生于身體原有鱗狀上皮覆蓋的部位,如皮膚、食管、子宮頸等;也可發(fā)生于通過鱗狀上皮化生而出現鱗狀上皮的部位,如支氣管、膽囊、腎盂等。鏡下,分化好的鱗狀細胞癌的癌巢中,細胞間可見細胞間橋,癌巢中央可出現癌珠;分化差的鱗癌無癌珠形成,也無細胞間橋,且癌細胞異型性明顯,并見較多核分裂像。7.何為間變性腫瘤?簡述其主要形態(tài)學特點。間變性腫瘤主要是由未分化細胞構成的惡性腫瘤。其主要的形態(tài)學特點為瘤細胞具有明顯的多形性,即細胞大小和形狀有很大的差異,異型性大。因此,往往難于確定其組織起源。8.腫瘤異型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腫瘤的異型性主要表現在:①腫瘤細胞的多形性、癌細胞核的多形性。②腫瘤組織結構的異型性,即癌組織空間排列方式與起源的正常組織的差異。9.一個典型的惡性腫瘤的自然生長史可分成哪幾個階段?影響腫瘤生長與演進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一個典型的惡性腫瘤的自然生長史可以分成四個階段,即:一個細胞的惡性轉化→轉化細胞的克隆性增生→局部浸潤→遠處轉移。影響腫瘤生長與演進的主要因素,是惡性腫瘤轉化細胞的內在特點和宿主對腫瘤細胞或其產物的反應。10.簡述轉移瘤的形態(tài)特點。轉移瘤的形態(tài)特點:是邊界清楚,并常為多個散在分布,且多接近器官表面。位于器官表面的轉移瘤,由于瘤結節(jié)中央出血、壞死而下陷,可形成“癌臍”。11.何謂癌前病變?舉出三種常見的癌前病變。癌前病變:是指某些具有癌變潛在可能性的病變,如長期不愈即有可能轉變?yōu)榘?。常見的癌前病變有粘膜白斑、慢性子宮勁炎伴子宮頸糜爛、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胃潰瘍等。12.簡述肉瘤的肉眼觀及鏡下觀的病變特點。肉瘤:肉眼:體積常較大,質軟,切面多呈灰紅色,均質性,濕潤,外觀呈魚肉狀,故稱為肉瘤。鏡下,肉瘤細胞大多彌漫排列,不形成細胞巢,與間質分界不清,網狀纖維染色可見肉瘤細胞間存在網狀纖維。13.區(qū)別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有何重要實際意義?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生物特點明顯不同,故對機體的影響也不同。良性腫瘤一般對機體影響小,易治療,效果好;惡性腫瘤危害大,治療復雜,效果不理想。如果把惡性腫瘤誤診為良性腫瘤,會延誤治療,或治療不徹底造成復發(fā)、擴散。相反,若把良性腫瘤誤診為惡性腫瘤,不必要的治療使患者遭受不應有的傷害、痛苦和精神負擔,故二者的區(qū)別有重要的實際意義。14.何謂畸胎瘤?簡述其分類和發(fā)生部位?;チ觯菏莵碓从谛韵俸团咛ナ<腥芗毎哪[瘤,往往含有兩個胚層以上的多種多樣組織成分,排列結構錯亂。根據其組織分化成熟程度可分為良性畸胎瘤和惡性畸胎瘤。本瘤最常發(fā)生于卵巢和睪丸,偶可見于縱隔、骶尾部、腹膜后、松果體等中線部位。、論述題1.何謂腫瘤?腫瘤性增生與生理性和炎癥時的非腫瘤性增生有何區(qū)別?腫瘤:是機體在各種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組織的細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對其生長的正常調控,導致克隆性異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這種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腫塊。腫瘤性增生與病理性增生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列表比較如下:腫瘤性增生 非腫瘤性增生①不同程度失去分化成熟的能力,瘤細胞具有異常的形態(tài)、代謝和能力。 ①增生的細胞、組織能分化成熟,并能恢復原來正常組織的結構和功能。②生長旺盛,具有相對的自主性,即使致瘤因素不存在,仍能持續(xù)生長 ②增生有一定限度,一旦增生的原因消除后,就不再繼續(xù)。③增生與機體不協調,有害無益。 ③是正常新陳代謝所需或是對刺激和損傷的防御和修復反應,為機體生存所必須。2.何謂轉移?舉例說明腫瘤的轉移途徑。轉移:是指瘤細胞從復發(fā)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體腔,遷徙到他處,繼續(xù)生長形成與原瘤同樣類型腫瘤的過程。常見的轉移途徑有:(1)淋巴道轉移如乳腺癌時,瘤細胞侵入淋巴管首先到達同側腋窩淋巴巴結,先聚集于邊緣竇,然后生長繁殖累及整個淋巴結,使淋巴結腫大變硬。有時瘤細胞侵破淋巴結被膜,進入一相鄰淋巴結并彼此融合成團塊,還可繼續(xù)轉移至下一站淋巴結,最后經胸導管入血。(2)血道轉移瘤細胞侵入靜脈或經淋巴管入血,隨血液到達遠隔器官繼續(xù)生長,形成繼發(fā)瘤。血道轉移途徑與栓子運行途徑相似,包括①侵入體循環(huán)靜脈的瘤細胞經右心到肺,在肺內形成轉移瘤,如骨肉瘤的肺轉移②侵入門靜脈的瘤細胞,例如,胃腸癌首先發(fā)生肝轉移;③侵入肺靜脈的肺原發(fā)生性腫瘤及肺內轉移瘤通過肺毛細血管進入肺靜脈,瘤細胞均可經左心隨主動脈血流到達全身器官,如腦、骨、腎等;④侵入胸、腰、骨盆靜脈的瘤細胞經吻合支進入脊椎靜脈叢,如前列腺癌轉移到脊髓,進而轉移到腦,就是通過此途徑。(3)種植性轉移體腔內器官的腫瘤蔓延至表面,瘤細胞脫落,像播種一樣種植在體腔及各器官表面,形成多數的轉移瘤,如胃癌穿破胃壁后種植到大網膜、腹膜及腔內其他器官表面。3.試述腫瘤細胞和組織結構的異型性。腫瘤細胞的異型性表現如下:(1)腫瘤細胞的多形性惡性腫瘤細胞一般比正常細胞大,瘤細胞間大小、形態(tài)不一,有時出現瘤巨細胞。分化很差的腫瘤,瘤細胞也可較正常的細胞小,且大小較一致。(2)細胞核的多形性①瘤細胞核體積增大,核漿比例增大(接近1:1,正常為1:4~6),核大小、形態(tài)和染色不一,可出現巨核、雙核,多核或奇異形核;②核多深染,染色質粗顆粒狀,分布不均,常堆積在核膜下,使核膜明顯增厚;③核仁肥大,數目常增多(可達3~5個);④核分裂像常增多,可出現不對稱性、多極性及頓挫性等病理性核分裂像。(3)瘤細胞胞漿因其內核蛋白體增多而多呈堿性。腫瘤組織結構的異型性表現為腫瘤組織在空間排列方式上(包括極向、器官樣結構及其與間質的關系等方面)與其起源正常組織之間的差異。惡性腫瘤組織結構異型性明顯,瘤細胞排列紊亂,失去正常排列結構、層次和極向。4.試述腫瘤的生長方式及臨床意義。膨脹性生長生長方式:腫瘤不侵襲周圍正常組織,腫瘤體積逐漸增大,有如膨脹的氣球將四周組織推開或擠壓。特點:腫瘤常呈結節(jié)狀,周圍往往有包膜,與周圍組織分界清楚。腫瘤性質:大多數是良性腫瘤。臨床意義:位于皮下者觸診時往往可推動,容易手術切除,不易復發(fā)浸潤性生長生長方式:瘤細胞侵入周圍組織間隙、淋巴管或血管內,像樹根長入泥土一樣,浸潤、破壞周圍組織。特點:沒有包膜,與鄰近的正常組織緊密連接,無明顯界限。腫瘤性質:大多數是惡性腫瘤。臨床意義:觸診時固定不活動,腫瘤切除時范圍要大,應包括部分周圍正常組織,但仍可能復發(fā)。外生性生長生長方式:體表、體腔或管道器官表面的腫瘤常向表面生長,形成乳頭狀、息肉狀、菜花狀腫物。特點:惡性腫瘤外生性生長的同時,基底部也呈浸潤性生長。腫瘤性質:良、惡性腫瘤均可。臨床意義:觸診時固定不活動,腫瘤切除時范圍要大,應包括部分周圍正常組織,但仍可能復發(fā)。消化系統疾病1.簡述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鏡下病理變化。1.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鏡下病理變化是:在粘膜固有層內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腺上皮萎縮、腺體變小并有囊性擴張、腺體數量減少或消失,常出現假幽門腺化生和腸上皮化生。2.何謂早期胃癌?其肉眼形態(tài)可分為哪幾種類型?癌組織浸潤僅限于粘膜層及粘膜下層者均屬于早期胃癌。術后五年存活率在85%以上。其肉眼形態(tài)可分三種類型:隆起型,表淺型,凹陷型。表淺型又分為表淺隆起、表淺平坦和表淺凹陷三種亞型。3.簡述病毒性肝炎的臨床病理類型。病毒性肝炎從臨床病理角度可分為:1) 急性普通型肝炎臨床上急性普通型肝炎又分為黃疸型和無黃疸型二種。2) 慢性普通型肝炎根據病變程度,慢性普通型肝炎又分為輕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和重度慢性肝炎。3)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病毒性肝炎可分為急性重癥型和亞急性重癥型兩種。4.簡述門脈性肝硬化的肉眼觀特點。門脈性肝硬化的肉眼觀:早、中期肝體積正?;蚵栽龃?,質地稍硬;后期體積縮小,重量減輕,由正常的1500g減至1000g以下。表面呈小結節(jié)狀,大小相仿,最大結節(jié)直徑不超過1.0cm。切面見小結節(jié)間為纖維組織條索包繞。結節(jié)呈黃褐色(脂肪變)或黃綠色(淤膽)。5.簡述肝硬化晚期腹水形成的原因。肝硬化晚期腹水形成的原因:主要因門靜脈高壓使門靜脈系統的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升高,管壁通透性增高;肝臟合成蛋白功能減退,導致低蛋白血癥,使血漿滲透壓降低;肝對激素的滅活作用降低,血中醛固酮、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引起水、鈉潴留。6.簡述中晚期肝癌的肉眼觀類型及各型的主要病變特點中晚期肝癌肉眼觀可分三種類型:1)巨塊型腫瘤為一實體巨塊,圓形,多位于肝右葉內。質軟,切面呈雜色,常有出血壞死。瘤體周圍常有散在的衛(wèi)星狀瘤結節(jié)。2)多結節(jié)型最多見。瘤結節(jié)多個散在,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等。被膜下的瘤結節(jié)表面隆起,切面呈褐綠色,有時見出血。3)彌漫型癌組織在肝內彌漫分布,無明顯的結節(jié)形成。此型少見六、論述題1.試述胃潰瘍的病理變化及合并癥。胃潰瘍多位于胃小彎側,愈近幽門愈多見,胃竇部尤為多見。潰瘍通常只有一個,圓形或橢圓形,直徑多在2.5cm以內,少數可達4.0cm。潰瘍邊緣整齊,狀如刀切,周圍粘膜有輕度水腫,粘膜皺劈從潰瘍向周圍呈放射狀。潰瘍底部通常穿越粘膜下層,深達肌層甚至漿膜層,潰瘍處的粘膜至肌層可完全被破壞,由肉芽組織或疤痕取代。鏡下,潰瘍底由四層組織構成:最表層是以嗜中性粒細胞、纖維素為主滲出層,第二層為壞死層,第三層是肉芽組織層,最下層是瘢痕組織層。其合并癥有:①出血是常見的主要合并癥。輕者因潰瘍底部的毛細血管破裂、出血,如潰瘍底部大血管被腐蝕破裂則發(fā)生大出血。②穿孔。穿孔后胃內容物漏入腹腔,引起腹膜炎。③幽門梗阻。主要由瘢痕收縮引起。④惡變。明確的胃潰瘍惡變極少,僅為1%。2.試述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變。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變如下:1)肝細胞變性、壞死①肝細胞受損后,細胞水分增多,開始時細胞腫大,胞漿疏松呈網狀,半透明,稱胞漿疏松化。進一步發(fā)展,肝細胞腫大呈球形,胞漿幾乎完全透明,稱為氣球樣變性。②肝細胞胞漿水分脫失、濃縮,嗜酸性染色加強,稱嗜酸性變。進一步發(fā)展,胞漿更加濃縮,胞核也濃縮以至消失,形成均一紅染、圓形的嗜酸性小體。③點狀壞死為僅累及一個至幾個肝細胞的灶狀壞死,并伴有炎性細胞浸潤。④溶解性壞死常由肝細胞高度氣球樣變發(fā)展而來,此時核固縮、溶解、消失、最后細胞解體。⑤碎片狀壞死為肝小葉周邊界板處肝細胞壞死、崩解,伴炎性細胞浸潤。⑥小葉中央靜脈與匯管區(qū)之間、兩個匯管區(qū)之間或兩個中央靜脈之間出現相互連接的肝細胞帶狀壞死,稱橋接壞死。2)炎性細胞浸潤肝炎時在匯管區(qū)或小葉內常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細胞浸潤。浸潤的炎性細胞主要是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有時也有少量漿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浸潤等。3)Kupffer細胞增生肥大間葉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增生;壞死灶周邊肝細胞可通過直接或間接分裂而再生。3.試述門脈性肝硬化的病理變化。門脈性肝硬化時,肝臟的肉眼觀,早、中期肝體積正?;蚵栽龃螅|地稍硬。后期肝體積縮小,重量減輕,由正常的1500g減至1000g以下。表面呈小結節(jié)狀,大小相仿,最大結節(jié)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