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政治制度史
2025/2/15第三章中華民國的權力結構和元首制2025/2/15一、君主專制政體向君主立憲政體的失敗實驗二、民國初年政黨政治的異化三、中華民國元首制及其特點2025/2/15一、君主專制政體向君主立憲政體的失敗實驗晚清政治變局的一大特點,就是要求變革舊政治體制和社會關系,要求打破兩千年來皇權獨尊無上的僵死體系。清末的政治改革中企圖仿行立憲,就是在這樣的形勢和背景下出現(xiàn)的。2025/2/15思考:
如何理解清末“政治制度改革是一場不徹底的改革,假立憲中有真改革?!?2025/2/15
所謂的“真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宣布預備立憲和進行官制改革。在官制改革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央和地方分別設立仿效西方議會體制的議事部門,即中央的資政院和各省的諮議局,借以表示向近代化的君主立憲政體靠攏。2025/2/15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三權分立,以議會為立法機構,內閣為行政機構,大理院或裁判所為司法機構。清末在立憲的呼聲中,三權分立成為立憲的主題。1906年10月,清政府宣布立憲后,中央的立法權將由議會行使,議會有權對內閣的工作同意或否決,甚至彈劾。2025/2/15
但在議會成立前,在中央先設立資政院,在地方各省設立諮議局,作為議會成立前的過渡機構。2025/2/15
按資政院章程,資政院可以討論國家預算、制定稅法、各種法令的規(guī)定,以及各種皇帝認為應該討論的問題。資政院決議的事情,如果行政部門認可,則通過皇帝下發(fā)成為法令;如果行政部門不認可,則交還資政院重審;如資政院依然堅持原議,則由皇帝裁決。此時的資政院已經基本接近日本明治以后的議會。2025/2/15
資政院雖然多少還有官府衙門的意味,清政府把它作為一種特殊的政府機關,但它畢竟是當時中國國內立憲斗爭的一個重要果實,在中國近代政治制度發(fā)展史上發(fā)揮過一定的作用。有些議員敢于慷慨陳言,抨擊政府,彈劾軍機大臣,甚至也涉及皇帝,這在2000多年專制政體的一潭死水中激起民主波瀾。清政府的權威受到沖擊,社會變革也因此加快了。
2025/2/15
各省的諮議局在1907年到1909年間相繼成立,其性質有點類似中央的資政院。它的存在極大地限制了督撫的權力,立憲派利用諮議局的陣地,大力宣傳立憲,極大地促進了新政改革向深度發(fā)展。在辛亥革命之后,很多省的地方政權,都是在諮議局的參與下建立起來的。2025/2/15二、民國初年政黨政治的異化辛亥革命后,資產階級上升為統(tǒng)治階級,在中國政治發(fā)展史上呈現(xiàn)出前的所未有的局面,就是政黨政治、議會斗爭的出現(xiàn)和活躍。2025/2/15※政黨政治的內涵政黨政治是資產階級民主制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一般是指資本主義國家通過議會或總統(tǒng)競選,由獲勝的政黨執(zhí)政或聯(lián)合執(zhí)政的政治制度。2025/2/15
實行議會制的國家,由在議會選舉中獲得多數(shù)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lián)盟的領袖組織政府;實行總統(tǒng)制的國家,由各政黨提出總統(tǒng)候選人進行競選,而后由當選總統(tǒng)組織政府。2025/2/15
政黨政治是資本主義國家占據(jù)主導地位的政治制度,一般要具備幾個特點:第一,必須是在法治化的國家,一切按法律程序進行;第二,政府的產生是由政黨間的相互自由競爭,通過選舉來決定的,這個選舉具有無上的權威,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改變選舉的結果;
2025/2/15
第三,競選獲勝的執(zhí)政政黨無權改變國家的根本大法,而只能遵守根本大法,在根本大法的約束下制定政策、執(zhí)行政務;第四,它是權力制衡的一種表現(xiàn);第五,政黨政治有多種,有一黨制、兩黨制、多黨制。2025/2/15
※民國初年政黨制度的演變中華民國的政黨政治是從西歐和美國學來的,西歐與美國實行的是兩黨制和多黨制。中國的資產階級也希望在中國實行多黨制。與一般政黨政治的特點相比,中國的政黨政治更具自己的特色。2025/2/15
辛亥革命引起了國內政治格局的變化,出現(xiàn)了革命派、立憲派與封建軍閥舊官僚三足鼎立之勢。三種政治勢力圍繞政權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角逐,各方都以政黨作為斗爭的工具,來擴張自己的勢力。
2025/2/15民國初年政黨制度的演變:
武昌起義,尤其是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政黨蓬勃興起,短短幾個月,全國出現(xiàn)各種政治黨團200多個。但在數(shù)百個政黨政團中,具有較完整政綱的只有幾十個,而且內容多數(shù)雷同。大致來說,這些政黨政團分屬兩個陣營,即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陣營和以袁世凱為代表的反動陣營。2025/2/15
臨時政府北遷后,特別是國會大選前夕,政黨迭興的勢頭有增無減。但這一時期政黨政團的重新組合成為政黨活動的突出特點,形成了“小黨則化合為大,多黨則并合為少”的政黨合并潮流。主要形成了四個大黨:2025/2/15共和黨
共和黨是立憲派為了對抗同盟會,聯(lián)合統(tǒng)一黨、民社、國民協(xié)進會、國民黨同志會、民國公會5個小政黨政團而組成的,1912年5月9日正式成立。黎元洪為理事長,張謇、章太炎、程德全等為理事。2025/2/15
政綱:保持全國統(tǒng)一,取國家主義;以國家權力扶持國民進步,應世界大勢;以平和實利立國為政綱。在上述三項政綱中,共和黨特別強調第一項,它解釋說,所謂“國家主義”,即“一切政事都從全國統(tǒng)一著想”,“不準各省各自為政”。在當時的政治斗爭中,國家主義就是反對同盟會、支持袁世凱的同義語。2025/2/15統(tǒng)一黨
在統(tǒng)一黨并入共和黨8天后,清末立憲派章炳麟于5月17日在北京本部召開大會,公開宣布與共和黨分裂,統(tǒng)一黨復行獨立,并改理事制為總理制,由他自任總理。政治傾向與共和黨基本一致,因此,并沒有什么作用,存在時間并不長。2025/2/15國民黨國民黨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為實行政黨政治、對抗立憲派、限制袁世凱的獨裁統(tǒng)治,在宋教仁等人的積極主持下,由同盟會聯(lián)合統(tǒng)一共和黨、國民公黨、國民共進會、共和實進會等4個小黨派組成的,1912年8月25日正式成立。國民黨改組的核心人物是宋教仁,成功地將同盟會轉換為國民黨,也就是將秘密革命組織改組為共和制度下公開活動的政黨,為實現(xiàn)民主政治和政黨內閣的理想提供基礎。2025/2/15
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后,以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為代表的民主派的核心與領導地位并未改變,原同盟會的斗爭精神和斗爭綱領并未改變,強調民權、維持共和、反對袁世凱獨裁統(tǒng)治的斗爭任務亦未改變,在此后的政治斗爭中,國民黨仍是革命民主勢力的中心旗幟。2025/2/15思考:中華民國政黨制度為什么會走向一黨專政?2025/2/151912年(民國元年)8月,中華民國成立,同盟會成為合法組織,在北京安慶會館聯(lián)合數(shù)個小型政黨組成國民黨。1913年國民黨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代理孫中山)領導下,于全國國會選舉中在參議院與眾議院皆獲得最多席次為最大黨。同年袁世凱開始執(zhí)政后發(fā)生宋教仁被暗殺案,孫中山等人發(fā)動二次革命失敗,國民黨被袁世凱視為非法組織,被迫解散。
2025/2/15
1914年(民國3年)7月,孫中山于東京另組中華革命黨,1919年19月10日,孫中山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宣布了新的政治綱領,以“五權憲法”來建設中華民國,確立了“軍政”、“訓政”、“憲政”三時期的建設程序,明確提出了“以人治黨”、“以黨治國”的主張。2025/2/15
但國民黨的弱點也是十分明顯的:不僅表現(xiàn)在成員復雜、組織不穩(wěn)、政見不一方面,更為致命的是,國民黨全力注重于議會斗爭,卻忽視了在資產階級沒有完全掌握政權的情況下,議會斗爭要有武裝斗爭做后盾。這就決定了國民黨在與袁世凱的斗爭中,不可能取得最后勝利。2025/2/15民主黨民主黨是于1912年10月在上海合并組成的政黨。并入民主黨的有國民協(xié)會、共和建設討論會、共和促進會、民國新政社、共和統(tǒng)一會、共和俱進會等6個政團。其成員主要是立憲派,又都采取支持袁世凱、反對同盟會的政治態(tài)度,因此在國會選舉后與共和黨、統(tǒng)一黨走向合并,組成為進步黨。2025/2/15
1913年3月,國會選舉結果,國民黨大獲勝利。隨后,過分相信合法的議會政治斗爭功用的宋教仁遇刺身亡。
2025/2/15宋教仁(1882年4.5.-1913.3.22.)字鈍初,號漁父,中國“憲政之父”,與黃興、孫中山并稱,主持第一次改組國民黨。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華民國的主要締造者,民國初期第一位倡導內閣制的政治家。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唐紹儀內閣的農林部總長,國民黨的主要籌建人。1913年3月20日被暗殺于上海,終年三十一歲。1912年12月底,第一屆國會選舉在全國展開,各省開始競選議員,宋教仁在全國展開了一系列游說和拉票活動,路經湖南、湖北、安徽、江蘇到達上海,沿途發(fā)表演講,希望通過合法的選舉,讓國民黨控制議會和組建內閣,制定民主憲法,并進而通過憲政來限制袁世凱正在膨脹的權力。1913年3月,國民黨在參、眾兩院中得票三百九十多張,獲得壓倒多數(shù)的席位,國會召開前夕,宋教仁準備北上組閣,在滬寧路上海站被刺客以槍擊傷,22日不治而死。2025/2/15宋教仁臨終前還給袁世凱發(fā)了一個電報,表達了自己對憲制理想的期待:“伏冀大總統(tǒng)開誠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權,俾國會得確定不拔之憲法,則雖死之日,猶生之年?!?025/2/15幾天后,兇手應桂馨、吳士英先后在上海公共租界被捕獲,并搜獲應桂馨與國務總理趙秉鈞、內務部秘書洪述祖來往密電和函件一大批。兇手及罪證移交江蘇省上海地方審檢廳。不過,在當時大多數(shù)熟悉政局的人看來,上述諸人都不過是殺人之刀,而幕后的操刀者正是被宋教仁等人寄托希望的大總統(tǒng)袁世凱。2025/2/152025/2/15《真理畫報》刊登的“謀殺宋教仁先生之關系者”
宋教仁案是民國政治史上的一大轉折,國內對民主政治的混亂理解,讓宋教仁成為一個清醒的悲劇英雄。宋教仁的被刺,標志著民國初年在中國實行民主夢想的破滅。它一方面預示著政黨政治、責任內閣制在民初的失敗只是時間問題;另一方面也預示著袁世凱試圖通過專制手段去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挽救權力危機的基本思路也不適合當時中國的國情。2025/2/15
民國初年,五花八門的政黨表明:在中國近代史上,中國曾經有過“多黨”的時代,但資產階級政黨組織渙散,內部派系紛雜,思想上嚴重分歧,誰都無法完成保護共和、反對獨裁的政治任務。也正是這種“多黨”的政黨政治,造成了當時資產階級力量的嚴重削弱,又將資產階級自身的弊病暴露無遺。
2025/2/15
縱觀這一時期的黨團,明顯具有自己的特征。盡管存在種種不足,但民初的政黨政治、議會斗爭,畢竟是代表社會進步的新生事物,它是中國民主政治的一次史無前例的嘗試。
2025/2/15
※民國初年政黨政治的異化思考:中華民國議會制度為什么不能發(fā)揮作用?2025/2/15
在歐美,政黨政治是資產階級民主制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它保證了資產階級各個階層、各個派別的政治經濟利益在政治基本穩(wěn)定的基礎上得到實現(xiàn)。2025/2/15
在中國,政黨政治被嚴重地異化:
資產階級欲以政黨政治來保障資產階級民主制度,保證其自身利益的實現(xiàn),結果卻走向了反面,即資產階級沒有得到政權,其政治利益也受到了嚴重侵害。這是資產階級革命家們無法預料的。可見,辛亥革命后,實際意義上的政黨政治并沒有實現(xiàn),也不可能實現(xiàn)。2025/2/15民國初年政黨政治不可能實現(xiàn)的原因:
“橫取他國已行之法,強施此土?!薄绿?/p>
2025/2/15
民國初年的中國變革者,對西方民主政體的興趣和引入這一制度的期望,并不是由于中國社會內部經濟結構的契約化和市民社會的增長,要求建立一種與社會發(fā)展狀態(tài)相適應的政治體制;而是由于中國人在西方現(xiàn)代文明的示范效應的刺激下,把擺脫專制政體的愿望投射到這種與專制政體形成鮮明對比的異質的制度上的結果。
2025/2/15這種新政體,一方面,從西方社會條件的有機關聯(lián)中剝離出來,另一方面又與中國長期的歷史、文化、民族習慣、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社會結構性質絕然懸殊,因而無法獲得中國社會內部各種條件因素的匹配與支持。2025/2/15
從根本上講,這種國體和政體的不一致性、矛盾性、排斥性,使議會政治在中國無法扎根。事實告訴我們,國體(國家性質)居首要地位;國體確定之后,第一重要的政體;政體的選擇和改革必須適合國體,保護國體。(我國現(xiàn)有政體為什么要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025/2/15
所以,民國初年多如牛毛的黨派和無休止的黨爭、賄選丑聞、接連不斷的內訌和此起彼伏的內閣危機,均屬于新舊政體無法有效地進行政治整合而導致的政治脫序狀態(tài),并最終使政黨政治在中國知識界和民眾中產生幻滅感。2025/2/15思考:國共兩黨兩次合作在形式與實質上有什么區(qū)別?2025/2/15三、中華民國元首制及其特點※國家元首的概念
屬于現(xiàn)代國家概念的范疇,是指一個主權國家對內對外的最高代表,是國家的國際人格的體現(xiàn)和象征,是國家機關管理體系的組成部分。
2025/2/152025/2/15納粹黨將其黨魁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稱為“元首”,二戰(zhàn)結束后,德國元首制廢止。
中華民國并沒有完成實質性的現(xiàn)代化過渡,僅在形式上把當時幾乎所有的各種國家元首制度引進來,并運用西方的政治辭令加以解釋。由于共和制度很快深入民心,國家元首不再是經過朝代更換和繼承制度產生,形式上有了元首產生制度,沒有國家元首終身制,所出現(xiàn)的是任期制和繼任制。
2025/2/15例如,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元首制(人們習慣上將南京國民政府與蔣介石聯(lián)系起來,他一直在南京國民政府中起主要作用。雖然在確立個人獨裁統(tǒng)治地位之前,曾被迫兩次下臺。如1931年12月,蔣介石為了緩和國民黨統(tǒng)治集團的內部矛盾,曾一度辭去國民政府主席的職位,以“泥菩薩”著稱的林森接任,當上了作為“蓋印”機器的傀儡主席。)2025/2/152025/2/15林森(1868年-1943年8月1日)
福建閩侯縣人。1914年在東京加入中華革命黨。林森幼居福州,入英華學堂,因反清被開除,后參加反割讓臺灣斗爭,并加入興中會;中國同盟會成立時率會加盟。辛亥革命中,領導九江起義,并促海軍反正,派兵援鄂、皖,穩(wěn)定革命大局,被舉為民國開國參議院議長。1932年起接替蔣中正擔任擔任國民政府主席一職。1943年8月1日逝世。2025/2/15一、元首的產生和任期以始于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tǒng)的產生方式為例,1911年11月30日,武昌起義勝利。各省代表在漢口制定了《臨時政府組織大綱》。這個大綱依照北美13州憲法的精神,采取了總統(tǒng)制組織形式,并規(guī)定臨時大總統(tǒng)由各省都督府代表選舉,以得票滿投票總數(shù)2/3以上者當選,而代表投票權,以每省1票為限。當時17省代表參加了會議,孫中山以16票當選了臨時大總統(tǒng)。1912年2025/2/15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tǒng)。但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tǒng)僅存在91天,1912年2月15日,臨時參議會便組織新臨時大總統(tǒng)選舉,還是采取每省一票的原則,一致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tǒng),依法重新改選黎元洪為副總統(tǒng);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職,袁世凱實質是政治交易產生的臨時大總統(tǒng)。1913年10月5日國會通過《大總統(tǒng)選舉法》,10月6日,國會議員在刺刀的威逼下,選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第一屆大總統(tǒng)。2025/2/15《大總統(tǒng)選舉法》規(guī)定,大總統(tǒng)任期為5年,可以連選連任,但連任以一次為限。1914年12月29日公布《修正大總統(tǒng)選舉法》,大總統(tǒng)任期改為10年,沒有連任限制,新總統(tǒng)候選人由現(xiàn)任總統(tǒng)提名,名額以三人為限,給袁世凱終身專制獨裁并世襲提供了法律依據(jù)。袁世凱打著“擁護共和”的旗幟搞獨裁,披著“尊重民意”的外衣搞帝制,很快走向失敗。2025/2/151916年6月7日至1917年6月30日,“府院之爭”時期,袁世凱死后,副總統(tǒng)黎元洪繼任大總統(tǒng),成為徒擁虛銜的元首,皖系首領段祺瑞擔任國務總理,憑借武力獨攬實權,最終雙方矛盾激化。1917年7月1日到7月13日,張勛復辟帝制丑劇上演。段祺瑞再度出任國務總理,馮國璋和徐世昌先后擔任總統(tǒng),段祺瑞掌握實權,組織以皖系政客為主的“安福國會”,1920年7月14日,直、皖戰(zhàn)爭爆發(fā),皖系失敗,段祺瑞下臺。2025/2/151922年4月29日,第一次直奉戰(zhàn)爭爆發(fā),奉系戰(zhàn)敗,直系控制政權,恢復黎元洪大總統(tǒng)職位,依然是虛銜元首。1923年6月,直系軍閥首領曹錕實行賄選,“豬崽國會”在威脅和賄賂下選舉曹錕為大總統(tǒng)。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爆發(fā),直系將領馮玉祥發(fā)動政變,10月24日回師北京,囚禁賄選總統(tǒng)曹錕,段祺瑞出任臨時政府總執(zhí)政的職務,1926年4月20日,段祺瑞下野。1927年6月18日,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自稱2025/2/15“中華民國海陸軍大元帥”,儼然以獨裁者自居,1928年6月,張作霖在山海關被日本人炸死,北洋政府和北洋軍閥統(tǒng)治隨之結束。北洋軍閥政權一直沒有達到真正的統(tǒng)一,尤其是袁世凱實行帝制以后,以“反袁護法”為旗號的政權和反對北洋軍閥統(tǒng)治的政權一直存在,最終進行北伐戰(zhàn)爭,向南北統(tǒng)一的路程邁進,完成中華民國元首制度的嬗遞。2025/2/151917年9月1日在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采用大元帥制,孫中山擔任大元帥,沒有實權,1918年5月4日向非常國會(國會議員大量南下,決定組織國會非常會議。由于不足開會的法定人數(shù),因此稱之為非常會議,這個國會一般稱為非常國會。)提出辭職。護法軍政府,改元帥制為總裁合議制,輪流擔任主席,實行戰(zhàn)時集體元首制。2025/2/151920年8月,孫中山重返廣州,重任大元帥。1921年4月,廣州成立中華民國政府,改行總統(tǒng)制,護法議員以記名投票制選舉孫中山為大總統(tǒng)。1923年春,孫中山第三次到廣州組織政府,自任大元帥。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去世,胡漢民代理大元帥。1925年7月1日在廣州建立的國民政府沒有采取個人元首制,而是采取民主集中的委員合議制的集體元首制。2025/2/151927年4月18日,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軍閥建立了南京國民政府,組織形式是按照孫中山五權憲法思想設立的,在政權實質和實際運作上已發(fā)生了根本蛻變。思考:孫中山的“五權憲法”是什么?所謂“五權憲法”、“五權分立”是孫中山根據(jù)西方“三權分立”理論基礎創(chuàng)制的,孫中山認為三權分立制度不但不完備,而且流弊很多。主要在于選舉的弊病和議會的專橫,所以吸取了中國歷史上的“科2025/2/15舉制度”和“御史制度”的精神,在立法、司法、行政三權之外,又加上考試權和監(jiān)察權。既有國民大會,又有立法院、行政院、司法院、考試院、監(jiān)察院,本意是要分權制衡,與“三權分立”并無本質區(qū)別。但這種權力的分散,事實上卻是“一院(行政院)獨大”,其他四院僅作為陪襯,用分權來掩蓋國家機構的本質,掩蓋國家機構是實現(xiàn)階級統(tǒng)治權的工具的實質。恰恰為蔣介石集權帶來了方便,實質上只是個人獨裁和法西斯的集中統(tǒng)治。表面2025/2/15上把國家機構分為五部分,實際上誰都不能履行“五權”的職能,不能發(fā)揮實在的作用,這正是中國古代政治體制最為隱秘而具有決定意義的內在機制的再版。1927年4月至1928年10月,南京政府實行國民政府委員合議制,蔣介石雖然僅是政府委員之一,但他掌握和控制軍隊,制衡全局。1928年2月,確立了蔣介石軍事委員會主席的位置。2025/2/151928年10月至1948年5月,南京政府實行國民政府委員合議制和五院制,國民政府主席和國民政府主要官員都由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選任或批準。國民政府主席為國家元首,對外代表國民政府,并兼陸??哲娍偹玖睢裾飨漠a生、任期和權力大小因人而異。1948年5月至1949年南京政府覆滅期間,實行的是總統(tǒng)制。1948年4月19日,蔣介石由國民政府主席變?yōu)榭偨y(tǒng)。2025/2/15二、元首的名稱和職權(一)臨時大總統(tǒng)《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1911年10月13日通過)規(guī)定:臨時大總統(tǒng)是實權的國家元首,兼任政府首腦、軍事最高統(tǒng)帥。2025/2/15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性質的法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3月8日由臨時參議院通過,3月11日公布實施。創(chuàng)設了法統(tǒng),成為中華民國的象征。)規(guī)定,臨時大總統(tǒng)擁有國家元首的地位,規(guī)定的職權有14條。限制總統(tǒng)的權力,臨時大總統(tǒng)是虛權的國家元首,必須通過責任內閣來實現(xiàn)治國的權力。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車棚定做合同范本
- 中國農業(yè)科技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度大型場館電氣安裝與系統(tǒng)集成合同
- 2025年度裝飾工程藝術裝飾品居間采購協(xié)議
- 2025年度招標投標合同履行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合同
- xx工程項目旬報(項目進展情況報告)
- 1 學會尊重 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智慧排水管理系統(tǒng)方案可行性研究報告
- 曲靖市花椒加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可行性報告】2025年彩妝化妝品項目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房地產開發(fā)與經營》全套教學課件
- DL∕T 838-2017 燃煤火力發(fā)電企業(yè)設備檢修導則
- 銀行外拓營銷方法
- 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
- 四肢創(chuàng)傷影像(X線)診斷
- 2023年湖北省襄陽市中考地理真題(含解析)
- 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古詩詞誦讀《客至》課件
- 城市道路施工作業(yè)區(qū)規(guī)范資料匯編
- DL-T5153-2014火力發(fā)電廠廠用電設計技術規(guī)程
- 冀人版科學六年級下冊全冊同步練習
- (高清版)JTGT 3365-02-2020 公路涵洞設計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