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比較閱讀67篇(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匯編)(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2年)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3/29/wKhkGWewBW2AWd8CAAJvFeV2sOs912.jpg)
![《醉翁亭記》比較閱讀67篇(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匯編)(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2年)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3/29/wKhkGWewBW2AWd8CAAJvFeV2sOs9122.jpg)
![《醉翁亭記》比較閱讀67篇(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匯編)(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2年)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3/29/wKhkGWewBW2AWd8CAAJvFeV2sOs9123.jpg)
![《醉翁亭記》比較閱讀67篇(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匯編)(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2年)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3/29/wKhkGWewBW2AWd8CAAJvFeV2sOs9124.jpg)
![《醉翁亭記》比較閱讀67篇(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匯編)(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2年)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3/29/wKhkGWewBW2AWd8CAAJvFeV2sOs912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歷年中考文言文閱讀試題匯編《醉翁亭記》比較閱讀(截至2022年)【甲文】醉翁亭記(節(jié)選)歐陽修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疽椅摹啃研耐び洠ü?jié)選)曾鞏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歐陽公作州之二年,構(gòu)亭曰“豐樂”,自為記,以見其名義。既又直②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gòu)亭曰“醒心”,使鞏記之。凡公與州之賓客者游焉,則必即豐樂以飲。或醉且勞矣,則必即醒心而望,以見夫群山之相環(huán),云煙之相滋,曠野之無窮,草樹眾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則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為名,取韓子退之《北湖》之詩云。噫!其可謂善取樂于山泉之間,而名之以見其實,又善者矣。雖然,公之作樂,吾能言之。吾君③優(yōu)游而無為于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天下之學(xué)者,皆為才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慶歷七年八月十五日記?!咀ⅰ竣傺模核叺年懙亍"谥保褐苯樱瑥街?。③君:君主,皇帝。20.用/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限兩處)。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則其心灑然而醒。2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1)云歸而巖穴暝(2)樹林陰翳(3)構(gòu)亭曰“醒心”(4)或醉且勞矣2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2)噫!其可謂善取樂于山泉之間。23.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甲文第一段先寫朝暮之景,再寫四季之景,最后收筆,引出人之樂亦無窮也的感慨。B.甲文第二段層次清晰,依次寫了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四個場景。C.乙文中“醒心亭”為曾鞏所建,“醒心”二字取自韓愈的《北湖》一詩。D.乙文“乃公所寄意于此”中“此”指代“一山之隅,一泉之旁”。24.曾鞏說:“公之作樂,吾能言之?!闭埪?lián)系甲、乙兩文的內(nèi)容,分析“公之作樂”的內(nèi)涵?!敬鸢浮?0.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則其心灑然而醒。21.(1)暝:昏暗。(2)翳:遮蔽。(3)構(gòu):建筑。(4)或:有時。22.(1)野花開了,散發(fā)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蔭。(2)啊,這大概可以稱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間尋找快樂。23.C24.與民同樂【解析】【20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則其心灑然而醒”句意為:所見到的美景使人眼花繚亂,所聽到的泉聲使人為之一振。于是心胸頓覺清爽、灑脫而酒醒?!笆鼓啃潞跗渌谩奔嬲Z短語,應(yīng)在“睹”后停頓;“耳新乎其所聞”主謂結(jié)構(gòu),應(yīng)在“聞”后停頓;因此,斷句為: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則其心灑然而醒。【21題詳解】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1)句意為:云聚攏過來,山里就昏暗了。暝:昏暗;(2)句意為:樹林茂密陰蔽。翳:遮蔽;(3)句意為:建造了一個叫“醒心”的亭子。構(gòu):建筑;(4)句意為:有時喝醉而且疲勞的時候?;颍河袝r?!?2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直譯為主,意譯為輔。(1)重點詞語:芳:香花。發(fā):開放。佳木:好的樹木。秀:植物開花、結(jié)實。繁陰:一片濃密的樹蔭。(2)重點詞語:噫:啊。其:指歐陽修??桑嚎梢?。謂:稱得上。善:擅長。取樂:尋找快樂。于:從?!?3題詳解】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C.理解不正確。根據(jù)【乙文】“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gòu)亭曰‘醒心’,使鞏記之”可知,醒心亭為歐陽修所建,曾鞏只是寫了一篇“記”,而非“曾鞏所建”。故選C?!?4題詳解】本題考查語句理解。根據(jù)【甲文】“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可知歐陽修是與民同樂;根據(jù)【乙文】“公樂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可知,歐陽修并非把“醒心亭”當做樂趣,而是又所寄托;結(jié)合“吾君優(yōu)游而無為于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天下之學(xué)者,皆為才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天下太平,一片祥和景象,聯(lián)系【甲文】“與民同樂”主題,可知【乙文】也有這層意思?!緟⒖甲g文】【甲文】像那太陽出來,樹林中的霧氣散去,云聚攏過來,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變化不一,這就是山間早晚的景象。野花開了,散發(fā)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蔭,天氣高爽,霜色潔白,水面低落下去,石頭裸露出來,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樂趣也是沒有窮盡的。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應(yīng)答,老老小小,來來往往絡(luò)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邊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泉水釀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雜亂地擺放在前面,這是太守在舉行酒宴。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音樂,投壺的人射中了目標,下棋的人得勝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嘩的,是眾位賓客歡樂的樣子。臉色蒼老,頭發(fā)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太陽落到山頂,人影子散亂一地。太守下山回家,賓客跟隨著。樹林茂密陰蔽,鳥兒到處鳴叫,那是因為是游人離開后鳥兒們在快樂啊。然而鳥兒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游人的樂趣,游人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賓客的快樂為快樂。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快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是廬陵人歐陽修?!疽椅摹吭诔莸奈髂厦?,一泓泉水的旁邊,歐陽公任知州的第二年,建造了一個名叫“豐樂”的亭子,并親自作記,以表明這個名稱的由來。不久以后,又在豐樂亭的東面幾百步,找到一個山勢較高的地方,建造了一個叫“醒心”的亭子,讓我作記。每逢歐陽公與州里的賓客們到這里游覽,就肯定要到豐樂亭喝酒。有時喝醉而且疲勞的時候,就一定要登上醒心亭眺望。來看那里群山環(huán)抱、云霧相生、曠野無垠、草木茂盛、泉水嘉美,所見到的美景使人眼花繚亂,所聽到的泉聲使人為之一振。于是心胸頓覺清爽、灑脫而酒醒,更想久留而不返回了。所以就根據(jù)這個緣故給亭命名為“醒心亭”,是取自韓退之的《北湖》詩。啊,這大概可以稱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間尋找快樂,又用所見到的美景來給它命名吧,這就更有水平了。盡管這樣,我是能夠說出歐陽公真正的快樂的。我們的皇帝在上悠然自得,無為清靜;我們的百姓在下豐衣足食,心無不滿;天下的學(xué)者都能成為良材;四方的少數(shù)民族以及鳥獸草木等生物都各得其宜。這才是歐陽公真正的快樂啊!一個山角落,一汪清泉水,哪里會是歐陽公的快樂所在呢?他只不過是在這里寄托他的感想??!宋仁宗慶歷七年八月十五日記。(2022年湖南懷化)【甲】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歐陽修《醉翁亭記》節(jié)選)【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歐陽公作州①之二年,構(gòu)亭曰“豐樂”,自為記,以見其名義。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gòu)亭曰“醒心”,使鞏記之。凡公與州之賓客者游焉,則必即豐樂以飲?;蜃砬覄谝?,則必即醒心而望,以見夫群山之相環(huán),云煙之相滋,曠野之無窮,草樹眾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則其心灑然②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故即其所以然而為名,取韓子退之《北湖》之詩云。噫!其可謂善取樂于山泉之間,而名之以見其實,又善者矣。雖然,公之樂,吾能言之。吾君優(yōu)游③而無為于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天下之學(xué)者,皆為材且良;夷狄④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曾鞏《醒心亭記》節(jié)選)[注釋]①作州:任知州。②灑然:不拘束的樣子。③優(yōu)游:悠閑自得。④夷狄:泛指少數(shù)民族。(1)請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①傴僂提攜:②太守之樂其樂也:③或醉且勞矣:④而名之以見其實:(2)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①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②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3)甲乙兩個文段都表現(xiàn)了歐陽修的“樂”,甲文表現(xiàn)了他的“與民同樂”,乙文中曾鞏用哪些句子表現(xiàn)歐陽修真正的“樂”?請用原文語句作答。(4)甲乙兩個文段中,歐陽修心懷百姓的精神讓人印象深刻,請你聯(lián)系身邊實際,說說黨和國家在關(guān)注民生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人們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發(fā)生了變化?!窘獯稹浚?)本題考查文言文字詞解釋。①句意為:老老小小。傴僂:腰背彎曲的樣子,這里指老年人。②句意為:卻不知道太守以賓客的快樂為快樂。樂:以……為樂。③句意為:有人喝醉并且勞累了。或:有人。④句意為:而且給它們?nèi)∶麃盹@示它們的實際情況。名:命名,取名。(2)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①重要詞語有:蒼顏,蒼老的容顏;頹然,頹然的樣子;乎,在;者……也,……是……。整句的意思是:臉色蒼老,頭發(fā)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太守喝醉了。②重要詞語有:之,結(jié)構(gòu)助詞,的;隅,角落;旁,旁邊;豈,難道;樂:快樂。整句的意思是:而只是在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邊,難道是歐陽公的快樂嗎?(3)本題考查文章信息提取。通過閱讀文章可知,乙文中曾鞏表現(xiàn)歐陽修真正的“樂”的句子有:吾君優(yōu)游而無為于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天下之學(xué)者,皆為材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4)本題考查啟示感悟能力??梢匀∠r(nóng)業(yè)稅、免除義務(wù)教育階段學(xué)雜費、農(nóng)村種地有糧食補貼、普及農(nóng)村合作醫(yī)療、建立和完善失業(yè)保險、低保、醫(yī)保等社會保障制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quán)益等等去談。變化就是身邊的環(huán)境變得整潔,城鄉(xiāng)差距縮小、農(nóng)民討薪問題解決等等。答案:(1)①腰背彎曲的樣子,這里指老年人;②以……為樂;③有人;④命名,取名。(2)①臉色蒼老,頭發(fā)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太守喝醉了。②而只是在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邊,難道是歐陽公的快樂嗎?(3)吾君優(yōu)游而無為于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天下之學(xué)者,皆為材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4)示例:解決就業(yè)、再就業(yè)問題,提高城鄉(xiāng)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城鄉(xiāng)居民居住環(huán)境,安排好困難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quán)益,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和醫(yī)療衛(wèi)生需求;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保障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規(guī)范分配秩序,充分發(fā)揮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diào)節(jié)作用;關(guān)注農(nóng)村兒童的健康成長,建立健全農(nóng)村兒童娛樂場所等等。【點評】文言文翻譯“六字訣”: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職稱、器具名稱等,可照錄不翻譯;2.直。即將文言中的單音節(jié)詞直接譯成以該詞為語素的現(xiàn)代漢語的雙音節(jié)或多音節(jié)詞;3.補。即將文言文中省略的詞語、句子成分,在譯文中適當?shù)匮a充出來;4.刪。即刪去不譯的詞。凡是古漢語中的發(fā)語詞、判斷詞、在句子結(jié)構(gòu)上起標志作用的助詞、湊足音節(jié)的助詞等,在現(xiàn)代漢語中沒有詞能替代,便可刪去;5.調(diào)。即對文言文中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譯時要進行必要的調(diào)整,使譯文完全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習(xí)慣;6.換。即對古今意義相同,但說法不同的詞語,翻譯時都要換成現(xiàn)在通俗的詞語,使譯文通達明快。【參考譯文】【甲】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應(yīng)答,老老小小,來來往往絡(luò)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邊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泉水釀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雜亂地擺放在前面,這是太守在舉行酒宴。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音樂,投壺的人射中了目標,下棋的人得勝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嘩的,是眾位賓客歡樂的樣子。臉色蒼老,頭發(fā)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太陽落到山頂,人的影子散亂一地。太守下山回家,賓客跟隨著。樹林茂密陰蔽,鳥兒到處鳴叫,那是因為是游人離開后鳥兒們在快樂啊。然而鳥兒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游人的樂趣,游人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賓客的快樂為快樂。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快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是廬陵人歐陽修。【乙】在滁州的西南方,泉水的旁邊,歐陽公出任知州的第二年,建筑涼亭叫“豐樂亭”,自己寫了一篇豐樂亭記,來說明豐樂亭名稱的由來。之后又徑直在豐樂亭往東幾百步,找到山勢高的地方,建筑涼亭叫“醒心亭”,并且請我為它寫一篇記事。只要歐陽公和賓客來游玩,一定會到豐樂亭飲酒。有人喝醉并且勞累了,就一定會到醒心亭觀望風(fēng)景,看到群山環(huán)繞,白云山嵐水氣滋生蔓延,一望無際的曠野,花草樹木茂盛,山泉巖石秀麗,讓他們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都有清新的感覺,他們的心也因驚奇而醒來,甚至久待而忘了回去。所以根據(jù)這樣的事形成的原因為它取名“醒心亭”,這是取自韓愈《北湖》一詩的句子。唉!他真可以說擅長從山泉之間獲得樂趣,而且給它們?nèi)∶麃盹@示它們的實際情況,又是更擅長的了!雖然如此,歐陽公的快樂,我能形容。我們的國君在上能寬大化民,不用刑罰,我們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沒有怨恨,天下的求學(xué)的人都賢德有才能,邊遠地區(qū)鳥獸草木生長都適當合宜,這才是歐陽修的快樂。而只是在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邊,難道是歐陽公的快樂嗎?這其實是歐陽公用來在這里寄寓他的理想呀。(2022年內(nèi)蒙古通遼)【甲】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②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①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shè)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為清絕?;☉B(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節(jié)選自袁宏道《西湖游記·晚游六橋待月記》)【注釋】①午: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未:下午一點到三點。申:下午三點到五點。②夕春:夕陽。6、加點詞語解釋或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2分)A.非絲非竹
無絲竹之亂耳
B.而不知人之樂
學(xué)而不思則罔C.皆在朝日始出
皆指目陳勝
D.月景尤為清絕
哀轉(zhuǎn)久絕7、翻譯下列句子。(4分)(1)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2)安可為俗士道哉?8、下列選項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黃發(fā)垂髫”與“傴僂提攜”都指代老人和孩子。B.成語“峰回路轉(zhuǎn)”“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心曠神怡”都出自《醉翁亭記》。C.【乙】文“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既寫出了杭人游湖的時間,又引出了下文作者對湖景的描寫。D.【甲】【乙】兩文都是游記散文,所選片段都運用了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9.【甲】【乙】兩文中都寫到了“樂”,結(jié)合選文簡析它們的不同之處。(4分)【參考答案】6、D7、(1)游人知道跟著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啊。(2)哪里可以對一般人說呢?8、B9、【甲】文表現(xiàn)出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襟懷;【乙】文表現(xiàn)出作者獨以自然山水為樂的情感和清雅脫俗的審美情趣?!緟⒖甲g文】【乙】然而杭州人游覽西湖,卻僅僅在午、未、申三個時辰(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五時);其實翠綠染著湖光的美,嵐色添加山嶺的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陽未下的時候才最濃麗!有月的夜景,其美更是難以形容。那花的姿態(tài)、柳的柔情,山的容顏、水的心意,更是別有一番情趣韻味。這種樂趣,只能留給山中的僧人和識趣的游客享用,哪能夠和凡夫俗子去說呢!
(2022年山東聊城)【甲】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乙】江①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②。南合沅湘③,北合漢沔④,其勢益張。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⑤,與海相若。清河⑥張君夢得,謫居齊安⑦,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贍名之曰“快哉”。蓋亭之所見,濤瀾洶涌,風(fēng)云開闔⑧。晝則舟楫出沒于前,夜則魚龍悲嘯于其下,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節(jié)選自蘇轍《黃州快哉亭記》)【注釋】①江:長江。②肆大:形容水流壯闊。③沅湘:沅江、湘江。③漢沔:漢江、沔江,③浸灌:水勢浩大。⑥清河:張懷民的家鄉(xiāng)。⑦齊安:即黃州。③闔:閉,意為天陰。(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①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②醉翁之意不在酒③謫居齊安④以覽觀江流之勝(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①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②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3)【甲】文中“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這兩次問答在選段中的作用是什么?(4)【甲】【乙】兩文中的所寫之景和所抒之情有什么不同?【解答】(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jié)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①句意為: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地,飛架在泉上。翼:像鳥張開翅膀。②句意為: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意:情趣。③句意為:被貶官后居住在齊安。謫:貶官。④句意為:用來觀賞長江的勝景。勝:美景。(2)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翻譯文言文句子要盡量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直譯和意譯相結(jié)合。①中重點詞語有:得,領(lǐng)會。寓,寄托。句意為: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領(lǐng)會在心里,寄托在酒上。②中重點詞語有:倏忽,一瞬間。動,使……驚動。句意為:景物變化很快,令人驚心駭目,不能長久地欣賞。(3)本題考查句子理解?!白魍ふ哒l?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意思是:建造這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又是誰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這兩個句子自問自答,交代了醉翁亭的來歷。(4)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和情感把握。從【甲】文“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等語句可知,【甲】文描寫醉翁亭的秀麗風(fēng)光,抒發(fā)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情懷。從【乙】文“其流奔放肆大……”“濤瀾洶涌,風(fēng)云開闔”“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等語句可知,【甲】文描寫快哉亭的雄奇景色,抒發(fā)了作者不以貶謫為懷、隨遇而安的曠達胸懷。答案:(1)①像鳥張開翅膀;②情趣;③貶官;④美景。(2)①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領(lǐng)會在心里,寄托在酒上。②景物變化很快,令人驚心駭目,不能長久地欣賞。(3)這兩個句子自問自答,交代了醉翁亭的來歷。(4)【甲】文描寫醉翁亭的秀麗風(fēng)光,抒發(fā)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情懷?!疽摇课拿鑼懣煸胀さ男燮婢吧惆l(fā)了作者不以貶謫為懷、隨遇而安的曠達胸懷?!军c評】文言文內(nèi)容理解分析題,解題方法: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2.摘錄原文關(guān)鍵的詞語回答;3.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三種方法,采用第一、二種方法回答的準確率一般會比較高?!緟⒖甲g文】【甲】環(huán)繞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方的幾座山峰,樹林和山谷格外秀美。一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瑯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流水聲,看到流水從兩座山峰之間傾瀉而出的,那是釀泉。泉水沿著山峰折繞,沿著山路拐彎,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地,飛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這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又是誰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他的賓客們來這兒飲酒,只喝一點兒就醉了;而且年紀又最大,所以自號“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賞山水的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領(lǐng)會在心里,寄托在酒上。【乙】長江出了西陵峽,才進入平地,水勢奔騰浩蕩。南邊與沅水、湘水合流,北邊與漢水匯聚,水勢顯得更加壯闊。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滾滾,如同大海一樣。清河張夢得,被貶官后居住在齊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來觀賞長江的勝景。我的哥哥子瞻給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在亭子里能看到長江南北上百里、東西三十里。波濤洶涌,風(fēng)云變化不定。在白天,船只在亭前來往出沒;在夜間,魚龍在亭下的江水中悲聲長嘯。景物變化很快,令人驚心駭目,不能長久地欣賞。能夠在幾案旁邊欣賞這些景色,抬起眼來就足夠看了。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見)山脈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煙消云散,陽光普照,捕魚、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數(shù)清。這就是把亭子稱為“快哉”的原因。(2022年云南)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張養(yǎng)浩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醉翁亭記歐陽修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讯﹃栐谏?,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游瑯琊山記宋濂自驛西南出,過平皋約三里所,望豐山盤亙雄偉出瑯琊諸峰上。居人指云:山下有幽谷,地形低洼,四面皆山,其中有紫微泉,宋歐陽公修所發(fā)。泉上十余步即豐樂亭,直豐樂亭之東數(shù)百步,即醒心亭。由亭曲轉(zhuǎn)而西入天寧寺。今皆廢,惟涼煙白草①而已。濂聞其語,為悵然者久之。復(fù)西行約三里許,有泉瀉出于兩山之間,分流而下,曰讓泉,潺潺清澈,可鑒毛發(fā)。傍岸有亭曰“漸入佳境”,今已廢,惟四大字勒崖石間。沿溪而過薛老橋,入醉翁亭。亭久廢,名人石刻頗夥②,兵后③焚煉為堊盡。亭后四賢堂,亦廢。亭側(cè)有玻璃泉,又名六一泉,石欄覆之欄下壓以巨石中流一竅通泉徑可五六寸,手掬飲之,溫。(選自《歷代山水游記選》,有刪節(jié))注釋:①(涼煙白草)蒼涼的煙霧荒草。②(頗夥)非常多。③(兵后)戰(zhàn)亂后。6.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望西都,意躊躇(躊躇)志得意滿的樣子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寄托C.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翼然)像鳥張開翅膀一樣D.樹林陰翳(翳)遮蓋7.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醉翁之意不在酒/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野芳發(fā)而幽香C.行者休于樹/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D.醒能述以文者/以光先帝遺德8.下面對《山坡羊·撞關(guān)懷古》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一“聚”一“怒”,群山若動,大河有情,作者賦予自然山水以人格化的強烈感情。B.一“表”一“里”,外寫黃河,內(nèi)寫華山,生動表現(xiàn)潼關(guān)一帶雄奇險要的地理位置。C.一“望”一“意”,前寫動作,后寫心緒,表現(xiàn)作者對前朝的懷念和對現(xiàn)實的失望。D.一“興”一“亡”,詞句警辟,目光深邃,深刻揭示封建社會顛撲不破的興亡之理。9.下面對《醉翁亭記》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文章開篇從全景到遠景,再逐層聚焦到泉,到亭,到人,到酒,充滿尋幽覽勝之趣。B.末段抒情以禽鳥之樂烘托眾人之樂,眾人之樂烘托太守之樂,最后落腳到山水之樂。C.文章大量語句用“也”字做句尾,讀來頓覺嘴上有醉意,臉上有得意,心中有快意。D.以一“樂”字貫穿全篇,表達隨遇而安的心境、寄情山水的意趣及與民同樂的情懷。10.下面對《游瑯琊山記》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宋濂一行按當?shù)厝酥敢扔呜S樂亭、醒心亭,再游醉翁亭,最后賞讓泉風(fēng)景。B.作者記游的是歷經(jīng)元末戰(zhàn)亂之后的瑯琊山風(fēng)景,故所見皆衰草涼煙、斷壁殘垣。C.文中寫自然風(fēng)光往往雄奇清絕,寫人文風(fēng)景則傾覆焚毀,兩相比較令人悵惘嘆息。D.選段以游蹤線,或遠跳,或問路,或照清影,或賞題刻,或飲清泉,游興頗濃。11.用“/”給《游瑯琊山記》中劃線部分斷句(限三處)石欄覆之欄下壓以巨石中流一竅通泉徑可五六寸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敬鸢浮?.A7.B8.C9.B10.A11.石欄覆之/欄下壓以巨石/中流一竅通泉/徑可五六寸12.游人知道跟著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啊?!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文詞語的理解。A.躊躇:想得很多,心里不安或猶豫不定。此處意為陷入思索之中。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詞的意義和用法。A.結(jié)構(gòu)助詞,的/定語后置的標志,無實際意義;B.都是連詞,表并列;C.……的人/……者……也,表判斷;D.介詞,用/連詞,來,表目的;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對《山坡羊·撞關(guān)懷古》的賞析。C.“望西都,意躊躇”中的“西都”即長安,引起懷古之興,“意躊躇”寫出了作者看到長安從繁盛到荒涼的滄桑巨變,不由感慨橫生。一“望”一“意”,前寫動作,后寫心緒,抒發(fā)了作者的歷史興亡之感。而非對前朝的懷念和對現(xiàn)實的失望。故選C。【9題詳解】本題考查對《醉翁亭記》賞析。B.末段抒情以禽鳥之樂烘托眾人之樂,眾人之樂烘托太守之樂,突出太守與民同樂。故選B。【10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游瑯琊山記》理解。A.宋濂一行按當?shù)厝酥敢?,先游豐樂亭、醒心亭,再到天寧寺,然后欣賞讓泉,最后游醉翁亭。故選A?!?1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jié)合語法,然后斷句。句意為:有一根石欄桿壓在上面,石欄桿下還壓著一塊大石頭,大石頭中間有一個小孔讓泉水通過,直徑大約五六寸。所以,斷句為:石欄覆之/欄下壓以巨石/中流一竅通泉/徑可五六寸【12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在翻譯句子的時候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到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漢語語序疏通,如遇到省略句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注意重點詞:“從”,跟從;第一個“樂”指快樂;第二個“樂”是意動用法,以……為樂;第三個“樂”是快樂;“而”表轉(zhuǎn)折,但是。【參考譯文】《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華山的)山峰從四面八方會聚,(黃河的)波濤像發(fā)怒似的洶涌。潼關(guān)外有黃河,內(nèi)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遙望古都長安,陷于思索之中。從秦漢宮遺址經(jīng)過,引發(fā)無限傷感,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一朝興盛,百姓依舊受苦。一朝滅亡,百姓依舊受苦?!蹲砦掏び洝翻h(huán)繞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幾座山峰,樹林和山谷尤其優(yōu)美。遠遠望過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瑯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流水聲,是一股水流從兩峰之間飛瀉而下,是釀泉。泉水沿著山峰折繞,沿著山路拐彎,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地,飛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這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又是誰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他的賓客們來這兒飲酒,只喝一點兒就醉了;而且年紀又最大,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賞山水的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領(lǐng)會在心里,寄托在酒上?!痪?,太陽下山了,人影散亂,賓客們跟隨太守回去了。樹林里的枝葉茂密成林,鳥兒到處叫,是游人離開后鳥兒在歡樂地跳躍。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快樂,卻不知道人們的快樂。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敘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呢?是廬陵歐陽修吧?!队维樼鹕接洝窂某蒹A向西南出發(fā),經(jīng)過平皋后大約三里左右,遠遠望見豐山連綿雄偉,超出瑯琊諸峰。當?shù)厝酥钢f:山下有深幽的山谷,地形低洼,四面都是山,中間有一處紫微泉,是宋朝時,歐陽修先生主持挖掘的。紫微泉往上十多步就是豐樂亭,豐樂亭往東幾百步就是醒心亭。從醒心亭拐彎向西就可以進入天寧寺?,F(xiàn)在全都廢棄了,只有蒼涼的煙霧荒草罷了。我聽了他的話,為此惆悵了許久。又向西走了大約三里左右,有泉水從兩山之間流瀉出來,分成了幾條水道,叫做讓泉。流水潺潺,非常清澈,能夠照見人的頭發(fā)??恐哆呌幸粋€亭子叫“漸入佳境”,現(xiàn)在已經(jīng)廢棄了,只剩下四個大大的字在崖石上刻著。沿著溪流經(jīng)過薛老橋,就到了醉翁亭。醉翁亭早就荒廢了,名人石刻非常多,但是戰(zhàn)亂后焚燒成了白土,幾乎沒有了。醉翁亭后的四賢堂,也廢棄了。醉翁亭旁邊有一處玻璃泉,又叫做六一泉,有一根石欄桿壓在上面,石欄桿下還壓著一塊大石頭,大石頭中間有一個小孔讓泉水通過,直徑大約五六寸,用手捧水喝,溫的。(2022年湖北荊州)【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節(jié)選自酈道元《三峽》)【乙】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劣谪撜吒栌谕荆姓咝萦跇?,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7.下列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A.素湍綠潭(duān) B.飛漱其間(sù)C.飲少輒醉(zhè) D.觥籌交錯(gōng)8.給下列加點詞語選擇正確的義項。(1)①沿溯阻絕()②絕??多生怪柏()絕:A.隔斷B.獨一無二C.極(高)D.氣息中止(2)①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②臨溪而漁()臨:A.到B.居高面下C.將要D.照著字畫模仿9.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10.【甲】【乙】兩文同屬山水散文,都有動靜結(jié)合的寫法,請各舉一例。【答案】7.D8.(1)①A②C(2)①B②A9.(1)即使騎著飛奔的馬駕著風(fēng),也沒有這么快。(2)醉翁的心意(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10.【甲】示例:素湍綠潭,回清倒影。【乙】示例: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重點字音。A.湍(duān)——(tuān);B.漱(sù)——(shù);C.輒(zhè)——(zhé);D.?。╣ōng)正確;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文重點詞的理解,注意結(jié)合語境確定詞義。(1)①句意,順流而下和逆流而上都被阻隔。絕,隔斷;故選A。②句意,江岸的極高的山峰上,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絕,極高的。故選C。(2)①句意,有一個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臨,居高面下;故選B。②句意,到溪邊釣魚。臨,到。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文語句的翻譯。注意:(1)御:駕著,駕駛。不以:不如。奔,動詞活用作名詞,指飛奔的馬。(2)“也”用于表肯定的判斷句?!安辉凇凇?,前半句作否定,后半句作肯定,確切地說是個選擇判斷句?!?0題詳解】本題考查對動靜結(jié)合寫法的概括。在《三峽》中:“素湍”即為白色的急流,為動態(tài),“綠潭”則是靜態(tài),“回清”回旋的清波是動態(tài)描寫,而“倒影”又為靜物,動靜彼此交叉結(jié)合,有張有弛;《醉翁亭記》中,從第一句可以看出,蔚然壯秀的瑯山是靜態(tài),潺潺流淌的釀泉水是動態(tài),山色蒼郁悅目,泉聲琮琮動聽,動靜結(jié)合,相映成趣。【參考譯文】甲: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懸崖峭壁,遮擋了天空和太陽。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等到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時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擋了,有時候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fēng),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山峰之間有懸泉瀑布,在之上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確實趣味無窮。乙: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流水聲,是一股水流從兩峰之間飛瀉而下,是釀泉。泉水沿著山峰折繞,沿著山路拐彎,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地,飛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這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又是誰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他的賓客們來這兒飲酒,只喝一點兒就醉了;而且年紀又最大,所以自號“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賞山水的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領(lǐng)會在心里,寄托在酒上?!劣诒持鴸|西的人在路上歡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應(yīng)答,老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lǐng)著走,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邊釣魚,溪水深并且魚肉肥美;用釀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雜七雜八的擺放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辦的宴席。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彈琴奏樂,投壺的人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鬧的人,是歡樂的賓客們。一個臉色蒼老的老人,醉倒在眾人中間,是太守喝醉了。(2022年海南)【甲】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節(jié)選自《醉翁亭記》)【乙】修始在滁洲,號醉翁,晚更號六一居士,天資剛勁①,見義勇為。雖機阱②在前,觸發(fā)之不顧。放逐流離,至于再三,志氣自若也。方貶夷陵時,無以自遣,因取舊案反復(fù)觀之,見其枉直乖錯③不可勝數(shù),于是仰天嘆曰:“以荒遠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弊誀栍鍪虏桓液鲆?。學(xué)者求見,所與言,未嘗及文章,惟談吏事,謂文章止于潤身④,政事可以及物。凡歷數(shù)郡,不見治跡,不求聲譽,寬簡⑤而不擾,故所至民便⑥之,或問:“為政寬簡而事不弛廢,何也?”曰:“以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受其弊,吾所謂寬者,不為苛急;簡直不為繁碎耳。”(節(jié)選自《宋史·歐陽修傳》,有刪改)【注】①天資剛勁:生性剛直。
②機阱:陷阱。
③枉直乖錯:冤假錯案
④潤身:修身養(yǎng)性。
⑤寬簡:寬松簡易。
⑥便:安逸,安適。12.請用“/”為【乙】文劃線處斷句。(只劃一處)(1分)自爾遇事不敢忽也13.解釋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2分)(1)泉香而酒冽
(2)樹林陰翳(3)而民受其弊
(4)未嘗及文章
1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1)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2)放逐流離,至于再三,志氣自若也。15.下列對兩個選段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2分)A.甲文文質(zhì)兼美,多用駢偶句,語言簡潔流暢,富有音韻之美。B.甲文以“樂”字貫穿全文,樂中帶憂,流露出作者被貶此地愁苦悲涼的心境。C.乙文歐陽修為人正直,治理有方,所到之處政績斐然,人民生活都很安逸,因而他深受百姓喜愛。D.乙文歐陽修被貶夷陵后,他看到以前官吏瀆職所致錯案,決心更加謹慎辦案。16.歐陽修勤政愛民,甲乙兩文中他為官理念的不同點是什么?請你寫出一位當代和歐陽修一樣把人民放在心中的好官的名字。(3分)【參考答案】12.自爾/遇事不敢忽也評分說明:(1分)只劃一處,多劃不給分。13.(1)清(2)遮蓋(3)害處(弊病)(4)曾經(jīng)評分說明:(2分)每空0.5分。14.(1)老年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lǐng)著走,來來往往,絡(luò)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們的出游啊。(2)(歐陽修)多次被貶官流放,志向依然不改。評分說明:(2分)每句1分。重點詞“傴僂提攜”“再三”“自若”漏譯或錯譯扣0.5分。15、B16.不同點:①甲文側(cè)重與民同樂的為官理念,②乙文側(cè)重為政寬簡的為官理念。示例:任長霞、焦裕祿、孔繁森……評分說明:(3分)不同點各1分,好官名字1分?!緟⒖甲g文】【乙】修(歐陽修)當初在滁州,號“醉翁”,晚年改為六一居士。天生剛毅,見義勇為,就算眼前是機關(guān)陷阱,也不惜觸發(fā)。多次被貶官流放,志向依然不改。剛被貶到夷陵的時候,沒有消遣的地方,就拿來以前的案件檔案反復(fù)察看,發(fā)現(xiàn)里邊冤假錯案不計其數(shù),于是仰天長嘆說:“邊遠人稀的小城尚且是這樣,天下的(冤假錯案)就可想而知了”。從此,遇到案件就不敢大意了。有求學(xué)的人請求會見,歐陽修與他們交談,從來不談文章,直說政事,說文章只能用來修身養(yǎng)性,政事才是根本。凡是去作過官的地方,沒有杰出的政績,不追求聲譽,政策寬松不擾民,所以到過的地方人民都認為他平易近人。有人問他:“您治理地方政策寬松簡明但辦事從不拖拉不理,為什么呢?”他回答說:“把放縱當成寬松,把簡陋當成簡明,那么政事酒會得不到及時處理因而人民受苦,我所說的寬松,是為了不苛刻武斷;簡明,是為了不繁瑣罷了。”(2021黑龍江齊齊哈爾)【甲】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疽摇咳辏篡`聞吳王夫差日夜勒兵①,且以報越,越欲先吳未發(fā)往伐之。范蠡諫曰:“不可,臣聞兵者兇器也,戰(zhàn)者逆德也,爭者事之末②也。陰謀逆德好用兇器試身于所末上天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決之矣?!彼炫d師。吳王聞之,悉發(fā)精兵擊越,敗之夫椒③。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棲④于會稽。吳王追而圍之。(原文有改動)【注釋】①勒兵:操練士兵。②末:解決問題的下策。③夫椒:地名。④保棲:退守。13.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①雜然而前陳者陳:陳列②往來而不絕者絕:隔絕③云歸而巖穴暝暝:昏暗④且以報越報:報答⑤越欲先吳未發(fā)往伐之伐:討伐⑥遂興師遂:于是A.①②③⑥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14.請將選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2)吳王聞之,悉發(fā)精兵擊越,敗之夫椒。15.選出斷句正確的一項()A.陰謀逆/德好用/兇器試身于所末/上天禁之B.陰謀逆德/好用兇器試身/于所末上/天禁之C.陰謀逆德/好用兇器/試身于所末/上天禁之D.陰謀逆/德好用兇器/試身于所末上/天禁之16.根據(jù)選文內(nèi)容,回答下列問題。(1)結(jié)合甲文第二段內(nèi)容,用簡潔的語言說說太守因何而醉?(2)乙文中越王為什么先發(fā)制人、主動出擊?(用原文回答)【參考答案】【答案】13.B14.1)一個臉色蒼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太守喝醉了。2)吳王聽到消息后,動用全國精銳部隊迎擊越軍,在夫椒大敗越軍。15.C16.1)為滁人歡樂而醉,為宴會的豐盛而醉,為宴會中賓客的歡樂而醉。2)勾踐聞吳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報越,越欲先吳未發(fā)往伐之。【13題詳解】②往來而不絕者: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絕:斷絕。④且以報越:將報復(fù)越國。報:報復(fù)。故選B。【14題詳解】本題考查翻譯句子。注意詞語:(1)蒼顏:臉色蒼老。頹然乎其間: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頹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樣子,這里形容醉態(tài)。(2)聞:聽說。擊:迎擊?!?5題詳解】句意:陰謀去做背德的事,喜愛使用兇器,親身參與下等事,定會遭到天帝的反對。故斷句為:陰謀逆德/好用兇器/試身于所末/上天禁之。故選C。【16題詳解】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1)1)結(jié)合“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歸納答案:為滁人歡樂而醉;2)結(jié)合“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歸納答案:為宴會的豐盛而醉;3)結(jié)合“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為宴會中賓客的歡樂而醉。(2)“勾踐聞吳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報越,越欲先吳未發(fā)往伐之”,句意:勾踐聽說吳王夫差日夜操練士兵,將報復(fù)越國,便打算在吳國未發(fā)兵之前去攻打吳國。注意用原文作答。【參考譯文】【甲】至于太陽的升起,山林里的霧氣散了;煙云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風(fēng)高霜潔,水落石出,這就是山中的四季。早晨進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應(yīng)答,老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lǐng)著走,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邊釣魚,溪水深并且魚肉肥美;用釀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那是太守主辦的宴席。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彈琴奏樂,投壺的人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鬧的人,是歡樂的賓客們。一個臉色蒼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太守喝醉了?!疽摇吭酵豕篡`三年,勾踐聽說吳王夫差日夜操練士兵,將報復(fù)越國,便打算在吳國未發(fā)兵之前去攻打吳國。范蠡進諫說:“不行,我聽說兵器是兇器,攻戰(zhàn)是背德,爭先打仗是事情中最下等的。陰謀去做背德的事,喜愛使用兇器,親身參與下等事,定會遭到天帝的反對,這樣做絕對不利?!痹酵跽f:“我已經(jīng)做出了決定。”于是舉兵(進軍吳國)。吳王聽到消息后,動用全國精銳部隊迎擊越軍,在夫椒大敗越軍。越王只率領(lǐng)五千名殘兵敗將退守在會稽。吳王乘勝追擊包圍了會稽。(2021遼寧丹東)【甲】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醉翁亭記》【乙】廿二日天稍和,偕數(shù)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①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②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fēng),麥田淺鬣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⑤而歌者,紅裝而蹇⑥者,亦時時有。風(fēng)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甑馈稘M井游記》注:①冷光,清亮的光。②娟然,美好的樣子。③靧(huì)面,洗臉。④鬣(liè),泛指動物頭頸上的毛。⑤罍(léi),盛酒的器皿。⑥蹇,跛腳,這里指駑鈍的馬或驢。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①臨溪而漁
②于時冰皮始解③山巒為晴雪所洗
④泉而茗者11.概括兩文反映的一種共同心境并分別說明其由來。(3分)12.簡要說明兩文在寫法上的不同之處。(3分)【參考答案】10.①釣魚(或捕魚或打魚)②才,方才
③被
④用泉水(或汲泉水)評分:答對一個得0.5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11.喜悅(或快樂、愉悅、曠達)。甲文作者具有樂觀豁達的情懷,雖被貶滁州,但處之泰然、隨遇而安,愛民之心未曾少減。主政滁州,政事寬簡,與民休息,具有中庸和美、年豐人足的政治理想,所以,作者在乎“山水之樂”,更享受“樂民之樂”。乙文作者經(jīng)歷了一個寒冬的禁錮,在初春時節(jié)偕友游滿井,乍見滿井的山水鳥魚等景物生機萌動,感到歡欣與愉悅,對早春風(fēng)光充滿了欣賞與贊美之情。評分:答對得3分,心境占1分,原因占2分。本題共3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亦可。12.示例一
(表達方式方面)甲文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在記敘的同時融入大量的議論和抒情,融敘事、議論、抒情、說明于一體。乙文以描寫為主。在景物描寫中,融情入景(寓情于景),使情與景、主觀與客觀渾然一體。示例二
(寫作技巧方面)甲文寫景善于抓住景物的典型特征。早晚有別,四季分明,一句一景,字字不虛。(或巧用虛詞“也”“而”,使文章既有詩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乙文寫景以點帶面。沒有全面地細描密繪,而是抓住水、山、田野這三組鏡頭,通過冰皮、山巒、麥苗等事物寫初春的氣息,把景物的特征和自己的審美感受鮮明、貼切地表達出來。示例三
(修辭手法方面)甲文主要運用對偶手法。大量的駢偶句,或兩兩相對,或句中自對,增強了文章的韻律美。(或“云歸而巖穴暝”中的“歸”,運用擬人的手法,點出了悠然閑適之情。)乙文運用比喻、擬人手法。貼切、新奇的比喻寫山、寫水、寫人,生動傳神,優(yōu)美熨貼,形象準確;擬人手法寫鳥、寫魚,增加了景物的動感或靈氣,同時也融入作者的主觀情感。示例四
(結(jié)構(gòu)藝術(shù)方面)甲文先景后人,層次清晰。寫景早晚接續(xù),四時遞次,前后照應(yīng),景物之間邏輯關(guān)系清晰;寫人先滁人游后太守宴,層次分明。乙文多鏡頭有次序轉(zhuǎn)換,層次豐富。全景、遠景、中景、特寫,多方位、多角度、多側(cè)面描繪滿井風(fēng)物。評分:答出一種示例得3分,不同之處占2分,解釋占1分。本題共3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亦可?!緟⒖甲g文】【乙】二十二日天氣略微暖和,跟幾個朋友一起出東直門,到滿井。高大的柳樹夾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濕潤,一望空曠開闊,自己就好像是逃脫籠子的天鵝。這時河的冰面已經(jīng)開始融化,波光才剛剛開始明亮,像魚鱗似的浪紋一層一層,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光亮的樣子,好像新打開的明鏡,清冷的光輝突然從鏡匣中射出來一樣。山巒被晴天融化的積雪洗過,美好的樣子,好像剛擦過一樣;嬌艷光亮,又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梳好的髻寰一樣。柳條將要舒展卻還沒有舒展,柔軟的梢頭在風(fēng)中散開,麥苗破土而出,短小如獸頸上的毛,才一寸左右。游人雖然還不是很多,但是汲泉水煮茶喝的,端著酒杯唱歌的,穿著艷裝騎驢的,也時時能看到。雖然風(fēng)依舊吹的猛烈,然而走路就汗流浹背。舉凡那些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浮到水面上戲水的魚,都悠然自得,動物都透出喜悅的氣息。(2021山東東營)醉翁亭記歐陽修①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③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④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資料鏈接】以下兩則材料,與古邕州的兩篇亭記有關(guān)。材料一:臺石使君屬邕守,捐贏金買其地,為辟荒徑,植卉竹,結(jié)亭其間,……其在衢巷之亭巋然,爽塏名之曰心遠,蓋取陶淵明人境結(jié)廬心遠地偏之語,歲甲子竣工,屬余為記。(節(jié)選自《南寧府部藝文·心遠亭記》)材料二:有遺予孤鶴者,養(yǎng)成馴擾,從人遂以名亭,良辰勝日,著屐曳杖,逍遙亭中。惟見孤鶴飛鳴舞啄,若解人意,撫而樂之,至忘昕夕,故雖吏事旁,午胸臆無奇然。草亭闃寂,素影蹁躚,月夜則積水,空明鶴聲朗嚦,無異山林間清致,豈非達人澄懷觀道之一助乎。(節(jié)選自《南寧府部藝文·孤鶴亭記》)12.運用所提示的方法,解決本文及“資料鏈接”中的文言疑難字詞。(3分)13.
下面對本文理解分析有有誤的一項是(
)(2分)A.選文惜墨如金,首句“環(huán)滁皆山也”就寫盡了滁州環(huán)山的特點,舉重若輕,今人嘆服。B.選文用對偶句寫景,用散句收束,做到了在整齊中尋求變化,抑揚頓挫,音韻諧美。C.在太守看來,滁人的自在出游多了一層政治清明的意味,更多了一些自信和得意。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是核心句,表明“樂”是表像,“醉”是根本。14.把本文和“材料二”中的畫線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2)惟見孤鶴飛鳴舞啄,若解人意。15.結(jié)合“北固亭”“醉翁亭”“心遠亭”“孤鶴亭”的命名,說說古代亭子有哪些命名方式。(4分)16.古人在寫作上時常互有借鑒,借句取意或反意,比如,“徙倚欲何依”就借用了曹操《短歌行》里的“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上面所鏈接的兩則材料中也有此類用法,請找出一處,并寫出它借用了哪首(篇)詩文的什么句子。(3分)【參考答案】12.①休息
②即使
③同“囑”,囑咐13、D14.(1)給它取名的又是誰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2)只見一只仙鶴飛舞鳴叫,好像能明白人的意思。15.用所在地的地名、當?shù)靥氐奶?、來源于詩句、生活中的事物等?6.示例:“蓋取陶淵明人境結(jié)廬心遠地偏之語”借用它陶淵明《飲酒》中的“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緟⒖甲g文】材料一:臺石使君鎮(zhèn)守邕州,捐助錢財買了這里的土地,開辟了一條小路,種植花卉竹子,在這里建了一座亭子…..在街巷的亭子高大獨立,地勢高而干燥,命名為“心遠”,取陶淵明在人境結(jié)廬心遠地自偏的話,甲子歲完工,囑托我寫一篇記。材料二:有人贈我了一只仙鶴,養(yǎng)得馴服柔順,總是跟隨人,于是用它做了亭名。美好的日子,穿著木頭做鞋底的鞋,拖著手杖,自由自在地在亭中。只見一只仙鶴飛舞鳴叫,好像能明白人的意思。撫摸著它非常高興以至于忘了朝暮,所以即使有公事在旁邊,我也按照心里面的想法去做,順其自然。草亭寂靜,月影輕快的跳舞,如同積滿清水一樣澄澈透明,鶴的叫聲清脆悅耳,和山林清雅的風(fēng)度沒有什么不同。難道不是達觀的人讓自己的情懷、意念變得非常清澄,沒有一絲一的雜念的幫助嗎?(2021廣西北部灣)【甲】《岳陽樓記》選段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乙】《醉翁亭記》選段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10.選出下列加點字詞釋義有誤的一項(
)(3分)A.銜遠山,吞長江(連接)B.遷客騷人,多會于此(泛指文人)C.野芳發(fā)而幽香(花)D.佳木秀而繁陰(秀麗)11.翻譯句子。(4分)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12.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3分)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時期文學(xué)家,政治家,有《范文正公集》傳世;乙文作者歐陽修,字永叔,北宋時期文學(xu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B.“觀夫”和“若夫”的“夫”都讀“fú”。C.“覽物之情”與“四時之景”中的“之”用法和意義不相同。D.兩段選文中劃線加色的句子都有引出下文的作用。13.甲乙兩段選文都對景物進行細膩的描寫,甲文的景象呈現(xiàn)出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點,乙文則寫出了四季分明的景色,其中“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描寫的是_____________季和____________季的景象。(4分)【參考答案】10、D11.(1)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jīng)很詳盡了。(2)要說那太陽出來而林間的霧氣散了,煙云聚攏而山谷洞穴昏暗了。12、D13.①波瀾壯闊
②氣象萬千
③秋
④冬(2021湖南湘西)【甲】金陵自北門橋西行二里,得小倉山。山自清涼胚胎①,分兩嶺而下,盡橋而止。蜿蜒狹長,中有清池水田,俗號千河沿。河未干時,清涼山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登小倉山,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煙之變,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滴鯐r,織造隋公當山之北巔構(gòu)堂皇②,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時,號曰隋園,因其姓也。后三十年,園傾且頹弛,禽鳥厭之,百卉蕪謝。余購以月俸,茨③墻剪闔④,易檐改涂。皆隨其豐殺繁瘠,就勢取景,而莫之夭閼⑤者,故仍名曰隨園,同其音,易其義。落成嘆曰:“使吾官于此,則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則日日至焉?!彼炱虿。实芟阃ぁ⑸鼐茣肪与S園。聞之蘇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比粍t余之仕與不仕,與居茲園之久與不久,亦隨之而已。夫兩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勝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園,園之奇,可以見矣。己巳三月記。(節(jié)選自袁枚《隨園記》,有刪改)【注釋】①胚胎:此指小倉山為清涼山余脈。②堂皇:廣大的堂廈。③茨:用茅或葦蓋屋子。④闔:草簾子。⑤夭閼(è):阻塞。【乙】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6.請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只標一處)余購以月俸7.解釋文中加點詞語。①自北門橋西行________________②為南唐避暑所________________③以一官易此園________________④太守之樂其樂________________8.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使吾居于此,則日日至焉。②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9.閱讀【甲】文,概括“隨園”名稱的由來。10.【甲】【乙】兩部分文字分別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人生志趣?請簡要分析。【參考答案】6.余/購以月俸7.(1).向西(2).處所,地方(3).交換(4).以……為樂8.(1)讓我居住在這里,那我每天都到這里來。(2)醉了能和他們一起快樂,酒醒后能寫文章記述這事的,是太守啊。9.①最初建造它的主人姓“隋”,人們稱之為隋園;②三十年后作者修葺頹圯荒蕪的隋園,因勢取景,取了和“隋園”同音的“隨園”的名稱;③表現(xiàn)作者灑脫放任的處世觀,辭官后憧憬在此處悠游山林,享受自在隨性、灑脫不羈的生活。10.甲文作者愿意花三百兩銀子買下頹圯荒蕪的園子并修葺取名“隨園”,并以辭官來換取與園子的日日相伴,體現(xiàn)了作者不慕官場名利,享受自在隨性,向往灑脫不羈生活的人生志趣;乙文作者寄情于山水,享受山水之樂,且能與游人同樂,表現(xiàn)了作者熱愛大自然,陶醉于山水的喜悅,體現(xiàn)了他與民同樂的志向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解析】【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劃分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解答這類題時首先要理解句子大意,然后再可通過分析句子的語法結(jié)構(gòu)來作進一步的確定。這句話的意思是:我用官俸把它買下來。“余”是主語,“購以月俸”是謂語,主謂間需停頓,故斷句為:余/購以月俸?!?題詳解】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①句意:從北門橋向西走。西:名詞作狀語,向西。②句意:是南唐皇帝避暑地方。所:處所,地方。③句意:用官職換取這個園子。易:動詞,交換,換取。④句意: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8題詳解】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本題重點詞:①使:動詞,讓,派;居:居住;于:在;則:那么;至:到。②述:記述;……者……也:判斷句式,……是……;述以文:倒裝句式,翻譯時調(diào)整為:以文述?!?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根據(jù)“號曰隋園,因其姓也”可知,最初建造它的主人姓“隋”,人們稱之為隋園;根據(jù)“后三十年……余購以月俸,皆隨其豐殺繁瘠,就勢取景,而莫之夭閼者,故仍名曰隨園,同其音,易其義”可知,三十年后,作者修葺頹圯荒蕪的隋園,取了和“隋園”同音而不同義的“隨園”這個名稱;根據(jù)“然則余之仕與不仕,與居茲園之久與不久,亦隨之而已”可知,作者取名為“隨園”,目的是表現(xiàn)自己灑脫放任的處世觀及對自在隨性、灑脫不羈的生活的向往?!?0題詳解】本題考查對作者情感的比較分析。甲文,結(jié)合“購以月俸,茨墻剪闔,易檐改涂”“仍名曰隨園,同其音,易其義”可知,作者愿意拿出自己的薪水買下頹圯荒蕪的園子并取名“隨園”;結(jié)合作者“以一官易此園”可知,作者愿意用辭官來換取與園子的日日相伴。這種買園、命名、辭官,安享園林之樂的行為,也正是袁枚追求自由隨性的人生觀、仕宦觀的顯露,表現(xiàn)了作者灑脫放任的處世觀和不慕名利,向往灑脫不羈生活的人生志趣;乙文,結(jié)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可知,作者寄情于山水,享受山水之樂,表現(xiàn)了作者熱愛大自然,陶醉于山水的喜悅;結(jié)合“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可知,作者還陶醉于與民同樂之中,體現(xiàn)了他與民同樂的志向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緟⒖甲g文】【甲】金陵(今南京)從北門橋向西走二里路,有個小倉山,山從清涼山起源,分成兩個山嶺向下延伸,到橋才消失。山嶺蜿蜒狹長,中間有個清池、水田,俗稱干河沿。河沒有干涸的時候,清涼山是南唐皇帝避暑的地方,當時的繁盛可想而知。登上小倉山,這些景物就像漂浮起來一樣。江湖這么大,云煙變幻那么快,不是山擁有的景致,都被山擁有了。康熙年間,織造(官職名)隋大人在山的北麓,建起殿堂,城里人來游玩的,盛極一時,給這座園林起名叫做隋園,是因為主人姓隋。三十年后,園林傾塌而且荒蕪,禽鳥討厭這個地方不來棲息,百花荒蕪,春天也不開花。我用官俸把它買下來,修補圍墻修剪花草,更換房檐改變用途。都隨它的豐盛蕭殺繁茂貧瘠情況而定,順著自然形勢選取景色,而不改變山原來的形勢,仍叫做隨園,和隋園同音,但意思變了。園子落成之后,感嘆說:“讓我在這里做官,那一個月來一次;讓我居住在這里,那每天都來。”于是托病辭官,帶著弟弟袁香亭、外甥湄君搬著圖書居住在隨園里。聽蘇軾說過:“君子不一定做官,也不一定不做官?!蹦敲次业淖龉俨蛔龉?,跟我住進園子的時間長久不長久是相依賴的。兩個事物能夠交換,肯定其中的一個足以勝過另一個。我竟用一個官職換取了這個園子,這個園子的奇妙,是可以想見的了。乾隆十四年三月記?!疽摇咳欢B兒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游人的樂趣;游人知道跟著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和他們一起快樂,酒醒后能寫文章記述這事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誰?就是廬陵人歐陽修啊。(2020江蘇淮安)【甲】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乙】妙賞亭
[明]祁彪佳寓山之勝不能以寓山收蓋緣身在山中也。子瞻于匡廬道之矣。此亭不暱①于山,故能盡有山。幾疊樓臺,嵌入蒼崖翠壁,時有云氣往來縹緲,掖②層霄而上。仰面貪看,恍然置身天際,若并不知有亭也。倏然回目,乃在一水中。激石穿林,泠泠傳響,非但可以樂饑,且滌十年塵土腸胃。夫置嶼于池,置亭于嶼,如大海一漚③然。而眾妙都④焉,安得不動高人之欣賞乎!
(選自祁彪佳《寓山注》)【注釋】①暱:同“呢”,親近。這里指挨近,靠攏。②掖:攙扶。挾持。③漚:水中氣泡。④都:匯聚?!就ぶ贰び兄v究】13.根據(jù)文意,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2分)寓
山
之
勝
不
能
以
寓
山
收
蓋
緣
身
在
山
中
也。14.閱讀【甲】【乙】兩文,按要求答題。(3分)(1)解釋【甲】文中加點字的意思。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臨:_________(2)請從【乙】文中找出直接寫妙賞亭建造位置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亭之景·有情味】15.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5分)(1)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2)此亭不暱于山,故能盡有山。
【亭之名·有因由】16.祁彪佳為什么把亭命名為“妙賞亭”?根據(jù)【乙】文中的畫線句,簡要回答。(3分)
【探究成果】17.請你補全“亭亭皆有情·探尋亭文化”活動收獲卡。(3分)活動收獲卡亭不僅是實用之物,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亭,雖由人作,宛自天工。亭的選址,依山傍水;亭的環(huán)境,美不勝收。觀賞者眼中有景,情由心生,寓情于名。歐陽修自問自答,道出亭名,體現(xiàn)了他(1)
的心態(tài);祁彪佳名亭為“妙賞”,感嘆“安得不動高人之欣賞乎”,流露出他(2)
的心情。不知不覺中,亭成了古人怡情寄趣的載體?!緟⒖即鸢浮?3.寓
山
之
勝/不
能
以
寓
山
收/蓋
緣
身
在
山
中
也。(2分。斷對1處1分。多斷1處扣1分,扣完為止)14.(1)居高面下(2)夫置嶼于池,置亭于嶼,如大海一漚然。[3分。(1)1分。(2)2分,寫“置亭于嶼”也對]15.(1)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又看到一股水流)從兩個山間飛淌下來的,是釀泉啊。(2)這個亭不靠近山,所以(在亭上)能盡覽山色。[5分。(1)3分。(2)2分。意對即可]16.祁彪佳認為在此亭不僅能欣賞妙景,還能有神清氣爽的奇妙感受,所以將此亭命名為“妙賞亭”。(3分。意對即可。只寫“能欣賞妙景”得1分)17.(1)悠閑自在
(2)得意[3分。(1)1分。(2)2分,僅從“快樂”層面作答給1分。意對即可]【解析】【分析】13.本題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冬季內(nèi)墻施工方案
- 2024元宵節(jié)公司活動方案
- 房地產(chǎn)業(yè)發(fā)展與挑戰(zhàn)
- 法律行業(yè)新紀元
- 博士項目答辯報告
- 向城管申請書范本
- 外地執(zhí)行申請書
- 全國導(dǎo)游基礎(chǔ)知識-2023全國導(dǎo)游基礎(chǔ)知識每日模擬訓(xùn)練
- 初級公司信貸-初級銀行從業(yè)資格考試《公司信貸》高頻考點2
- 企業(yè)社會責(zé)任實施與可持續(xù)發(fā)展規(guī)劃
- 設(shè)備管理人員安全培訓(xùn)
- 分布式光伏培訓(xùn)
- 山東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監(jiān)督機構(gòu)人員業(yè)務(wù)能力考試題庫-上(單選題)
- 2024新版(北京版)三年級英語上冊單詞帶音標
- 財務(wù)審計服務(wù)方案投標文件(技術(shù)方案)
- 養(yǎng)老服務(wù)機構(gòu)復(fù)工復(fù)產(chǎn)實施方案復(fù)工復(fù)產(chǎn)安全生產(chǎn)方案
- 9《黃山奇石》教學(xué)設(shè)計-2024-2025學(xué)年統(tǒng)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
- PP、PVC-風(fēng)管制作安裝施工作業(yè)指導(dǎo)書
- 新型智慧水利項目數(shù)字孿生工程解決方案
-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脫式計算300道及答案
- 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qū)2025屆初三最后一次模擬(I卷)數(shù)學(xué)試題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