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天津市河北區(qū)高三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5屆天津市河北區(qū)高三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5屆天津市河北區(qū)高三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5屆天津市河北區(qū)高三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5屆天津市河北區(qū)高三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北區(qū)2024-2025學年度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質量檢測歷史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考試用時60分鐘。第Ⅰ卷1至5頁,第Ⅱ卷6至8頁。答卷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號等信息填寫在答題紙上。答卷時,考生請將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答在試卷上的無效??荚嚱Y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紙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第Ⅰ卷注意事項:1.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將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2.本卷共15題,每題3分,共45分。單項選擇題I:1~13題,每題3分,共39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新石器時代中期,大多數(shù)聚落出現(xiàn)結構復雜的“大房子,與眾多中小型居址形成明顯對比?!按蠓孔印笔遣柯涔不顒又行?,或部落首領住宅兼公共事務場所?!按蠓孔印钡某霈F(xiàn)反映了這一時期()A.社會矛盾逐漸加劇C.勞動分工更加明確B.部落組織日益復雜D.國家形態(tài)初步具備2.漢代通過“舉孝廉”制度,將官吏選拔與遵守、踐行孝道結合起來,既體現(xiàn)出官僚選拔制度的鮮明特點,又是漢代倫理觀念向選官制度滲透的成功經(jīng)驗,在社會上形成了“在家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輿論風尚。據(jù)此可知,察舉制()A.有利于激發(fā)官員的社會責任感B.整頓了基層治理的秩序C.體現(xiàn)了“家國同構”政治理念D.極大促進社會階層流動3.如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內容。該表反映了當時()人物內容將軍馮邕之妻元氏母義三恪,道著二王,肅穆閨闈,見重君子。六行允各.四德無違。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長樂長公主元瑛性。樂安郡公主元仲英女節(jié)茂于公宮,婦道顯于邦國。A.門第觀念得到強化C.禮儀規(guī)范得到普及B.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廣D.儒家倫理道德得到認同4.據(jù)《通典》記載,西漢末人口約6000萬,歷經(jīng)700余年之發(fā)展,至唐中期鼎盛的天寶年間,人口約5300萬,才大體接近西漢末的數(shù)字。關于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生產工具、技術長期停滯不前C.疆域變化不定、人口不斷外遷B.政局長期動蕩、戰(zhàn)亂頻繁D.土地兼并、南北經(jīng)濟衰退5.赦書是朝廷頒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大圣二年(1024“錯認刑名,失行恩賞,遂下詔“自今赦書,令刑部摹印頒行。由此赦書“勒楷書寫本,經(jīng)勘讀后雕版“印造發(fā)遞。此舉有助于(A.擴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圍B.提高國家行政管理效能C.強化地方民眾法律意識D.創(chuàng)建朝廷文書傳遞體系)6.元代官員對上都有如下描述:“在市者,則四方之商賈,與百工之事為多……奇貨用物,本末纖巨,莫不畢至。”下列描寫上都的詩句中,可與該描述互證的是()A.西關輪輿多似雨,東關賬房亂如云C.黃鸝聲絕孤雁鳴,萬騎千車互來去B.王畿千里近,御苑四時春D.向來冰雪窟,今作帝王州7.1878“略識字義,“征收所用券票,其戶民數(shù)目,漢文居中,旁行兼注回字,令戶民易曉。這一建議旨在(A.改革稅收制度B.改進教育方法C.增強國家認同D.引導社會風尚)8.大生產運動中,陜甘寧邊區(qū)政府動員婦女參加紡織生產。當時有報道稱:白三老婆參加紡織組解決了全家穿衣的困難,丈夫更尊敬她了。參加紡織組的婦女身上都有幾十塊錢,有了財產使用權,不像以前完全依賴公婆丈夫。根據(jù)以上材料可知,婦女在大生產運動中()A.家庭經(jīng)濟地位得到提高C.成為邊區(qū)勞動生產主力B.實現(xiàn)性別平等同工同酬D.物質需求達到高度自足9.1947年,河北景縣流傳著歌謠:“吃八路,穿八路,住八路,為什么不去當八路。”南宮縣的新兵說:“好日子是毛主席給的,不打老蔣是沒心肝的,所以我要堅決打老蔣。”肥鄉(xiāng)縣的農民說:“我得報恩,我老了,我送我兒子參軍。”這反映出()A.解放戰(zhàn)爭進入決戰(zhàn)階段C.國民政府陷入統(tǒng)治危機B.減租減息激發(fā)了革命熱情D.土地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10.1949年4月20日,英國“紫石英”號軍艦闖入長江人民解放軍防線,雙方發(fā)生激烈炮戰(zhàn),該艦被擊傷后擱淺。當時的《紐約先驅論壇報》評論道:“這個日子很有可能永垂史冊,因為在這天……中共炮手輕蔑地把英國皇家海軍撂到了一邊。這一天標志著已經(jīng)破產的中國舊政權終于被迫承認自己的無能。”7月30日,“紫石英”號灰溜溜地逃走了?!白鲜ⅰ碧柺录砻鳎ˋ.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決心B.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統(tǒng)治的覆滅)C.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最后的勝利D.百余年來舊中國屈辱外交結束11.1959年,容國團在第25屆世乒賽奪冠,激發(fā)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懷;自1961年起,中國隊連續(xù)在三屆世乒賽中戰(zhàn)績輝煌,宣告世界乒壇“中國時代”的到來;70年代初,“乒乓外交”打破中美關系僵局。綜上可知,這一時期我國乒乓球運動(A.掀起全球乒乓球熱潮)B.實現(xiàn)了體育強國夢想D.已成為民族文化象征C.兼具媒介和政治屬性12.1985年,國務院副總理李鵬在視察廣州、深圳等地的電子企業(yè)后,提出中國要投資電子工業(yè)的基礎建設,“搞這些大的基礎項目,準備改變過去那種分配制的辦法,采取投標和招標的辦法,允許“在社會主義計劃經(jīng)濟指導下的競爭。該主張體現(xiàn)了(A.對社會主義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探索)B.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D.經(jīng)濟特區(qū)先行先試理念C.對外開放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13.下圖為1990年到2012年中國私人汽車擁有量統(tǒng)計圖,圖中數(shù)據(jù)反映出()A.私人汽車成為主要交通出行工具C.人民群眾對自駕游興趣日益增長B.汽車制造業(yè)成為新型支柱性產業(yè)D.市場經(jīng)濟改革推動了交通現(xiàn)代化單項選擇題II:14~15題,每題3分,共6分。每一選項的分值分別為3、1、1、0分。選出最佳一項,多選不得分。14.明朝中后期,政府實行海禁政策,民間多私攜物品往交趾諸處,經(jīng)日本轉手販賣,換取日本長崎銀。將至中國,鑿沉其舟,攜銀以歸。私商冒險帶回白銀的深層原因是,當時明朝()A.商人不滿政府經(jīng)濟政策C.政府限制海上商貿開展B.白銀主要來自日本D.商品經(jīng)濟十分繁榮15.如表是一些對于辛亥革命的評價,對此解讀最準確的是()出處內容1919年10月10日孫中山《八年今日》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專橫,政客搗亂,民不聊生之今日也。革命軍起矣,民國由之立矣,但革命事業(yè)尚未成功也,革命目的尚未達到也。1927年10月10日《中國共產黨為辛亥革命紀念告民眾書》辛亥革命的領袖孫中山先生,看見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是在于國民黨沒有民眾的基礎,而只有軍隊,所以在十三年決心改組國民黨.1938年10月10日周恩來《辛亥、北伐與抗戰(zhàn)》辛亥革命前,孫先生聯(lián)合了當時的革命團體,如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組成了同盟會,并聯(lián)絡會黨,聯(lián)合當時諮議局立憲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了辛亥革命的成功。這是中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之最初形式。A.不同的評價體現(xiàn)歷史的復雜性C.不同階級立場的評價有所不同B.不同時期的評價切合時代需要D.不同史料能綜合反映歷史全貌第Ⅱ卷注意事項:1.用黑色墨水的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2.本卷共3題,共55分。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自公元前219年始,秦始皇數(shù)次東巡,“群臣誦功,請刻于石,遂在泰山等地刻石勒銘。這些銘文敘述了秦始皇因六國“貪戾無厭,虐殺不已,于是“禽(通“擒)滅六王”“平一宇內,實行了“器械一量,同書文字”等政策;秦始皇“作制明法”“不懈于治”“專隆教誨”“憂恤黔首,官員“各知所行,事無嫌疑;“六合之內”出現(xiàn)了“黔首安寧”“不用兵革”“男女禮順”“莫不受德”“承順圣意”的景象?!獡?jù)《史記》等(1)根據(jù)材料,概括秦始皇刻石呈現(xiàn)的帝王形象。(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內容,分析秦始皇刻石在當時的作用并說明其史料價值。(3)結合所學內容,評析刻石中的秦始皇形象。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66年,總理衙門令派出游歷之人,“沿途留心,將該國一切山川形勢、風土人情隨時記載,帶回中國,以資印證。晚清中國人的海外旅行及寫作,小則增廣見聞,備述異國風情,大則察考制度。推動社會進步,甚至改造思想、知識,重繪世界之圖景?!幾浴懂愑蚺c新學:晚清海外旅行寫作研究》材料二旅行可使國人于國內各地山川之形勢,人物之分布與國防之重要,一一有正確之了解,就國家方面,旅行可聯(lián)絡感情,把愛一鄉(xiāng)的觀念,擴大到愛整個的國家。此外,我們應于欣賞山水之余,關懷前賢往哲之嘉言懿行,所以游西于湖,應聯(lián)想岳武穆的精忠?!幾钥箲?zhàn)時期的《旅行雜志》材料三每一個旅行者都將是祖國開發(fā)的一員。旅行團的組織是要把過去只有少數(shù)人享有的旅行權利擴張到廣大的社會階層中去。農村和工廠的勞動英雄會有交換旅行。團體旅行充實了集體生活的內容,對于新中國的人民教育,具有深刻的意義。——摘編自1950-1951年的《旅行雜志》(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概括不同時期國人對旅行功能的認識。(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針對問題(1)得出的認識,聯(lián)系時代特征分析其產生的原因。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可以劃分為四個歷史時期……在這四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完成和推進了四件大事。四件大事鑄就了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蹰_天辟地: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完成救國大業(yè)□改天換地: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完成興國大業(yè)□翻天覆地: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推進富國大業(yè)□驚天動地: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推進并將在21世紀中葉實現(xiàn)強國大業(yè)——摘編自曲青山《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運用材料并結合中國近現(xiàn)代史所學內容,選擇其中的一件“大事”清晰,史論結合)河北區(qū)2024-2025學年度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質量檢測歷史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考試用時60分鐘。第Ⅰ卷1至5頁,第Ⅱ卷6至8頁。答卷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號等信息填寫在答題紙上。答卷時,考生請將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答在試卷上的無效??荚嚱Y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紙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第Ⅰ卷注意事項:1.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將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2.本卷共15題,每題3分,共45分。單項選擇題I:1~13題,每題3分,共39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新石器時代中期,大多數(shù)聚落出現(xiàn)結構復雜的“大房子,與眾多中小型居址形成明顯對比。“大房子”是部落公共活動中心,或部落首領住宅兼公共事務場所?!按蠓孔印钡某霈F(xiàn)反映了這一時期()A.社會矛盾逐漸加劇C.勞動分工更加明確【答案】BB.部落組織日益復雜D.國家形態(tài)初步具備【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部落內部的活動和事務逐漸增多,需要一個專門的場所來進行公共活動、處理公共事務以及作為部落首領的居所。這表明部落的組織架構和功能分工在不斷發(fā)展和細化,不再是簡單的群居狀態(tài),反映了這一時期部落組織日益復雜,B項正確;新石器時代晚期,社會貧富分化與不平等開始出現(xiàn),階級分化日益明顯,矛盾逐漸加劇,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材料沒有直接提及勞動分工更加明確的內容,排除C項;此時國家形態(tài)尚未初步具備,國家的形成通常需要更高級的社會組織、政治制度等條件,僅“大房子”的出現(xiàn)不足以表明國家形態(tài)的初步具備,排除D項。故選B項。2.漢代通過“舉孝廉”制度,將官吏選拔與遵守、踐行孝道結合起來,既體現(xiàn)出官僚選拔制度的鮮明特點,又是漢代倫理觀念向選官制度滲透的成功經(jīng)驗,在社會上形成了“在家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輿論風尚。據(jù)此可知,察舉制()A.有利于激發(fā)官員的社會責任感B.整頓了基層治理的秩序C.體現(xiàn)了“家國同構”政治理念D.極大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答案】C【解析】題材料與所學知識,漢代實行的察舉制,尤其是“舉孝廉”制度,將官吏選拔與個人道德品質相結合,特別是重視孝道這一傳統(tǒng)美德,這不僅強化了官員應具備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操守,也反映出當時社會對于家庭倫理在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認識,即家國一體的思想觀念,C項正確;材料更側重于從激勵角度出發(fā),并非直接指出“舉孝廉”背后深層次的文化意義和社會結構特征,排除A項;材料并未明確提及整頓基層治理秩序,且這不是“舉孝廉”的主要目的或直接后果,排除B項;選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3.如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內容。該表反映了當時()人物內容將軍馮邕之妻元氏母義三恪,道著二王,肅穆閨闈,見重君子。六行允各.四德無違。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長樂長公主元瑛性。樂安郡公主元仲英女節(jié)茂于公宮,婦道顯于邦國。A.門第觀念得到強化C.禮儀規(guī)范得到普及【答案】DB.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廣D.儒家倫理道德得到認同【解析】本題材料可得,母義三恪,道著二王,肅穆閨闈,見重君子”“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長”“女節(jié)茂于公宮,婦道顯于邦國”等表述,體現(xiàn)的正是儒家所倡導的孝、友、柔、恭、婦道等倫理道德觀念,說明儒家倫理道德在當時被認同和推崇,D項正確;從墓志中“母義三恪,道著二王,肅穆閨闈,見重君子”“女節(jié)茂于公宮,婦道顯于邦國”等描述,涉及到出身和家族地位,但長樂長公主元瑛的墓志內容并沒有體現(xiàn)出門第觀念,排除A項;題干中的墓志內容主要是關于女性的道德和行為規(guī)范,并未提及因俗而治的政策,排除B項;雖然墓志中提到了一些女性的道德規(guī)范,但不能就此得出禮儀規(guī)范得到普及的結論,這種表述過于絕對,且題干內容不足以充分支撐,排出C項。故選D項。4.據(jù)《通典》記載,西漢末人口約6000萬,歷經(jīng)700余年之發(fā)展,至唐中期鼎盛的天寶年間,人口約5300萬,才大體接近西漢末的數(shù)字。關于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生產工具、技術長期停滯不前C.疆域變化不定、人口不斷外遷【答案】BB.政局長期動蕩、戰(zhàn)亂頻繁D.土地兼并、南北經(jīng)濟衰退【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jù)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時空是:西漢至唐朝(中6000萬,歷經(jīng)700余年之發(fā)展,至唐中期鼎盛的天寶年間,才大體接近西漢末的數(shù)字,表明西漢末年至唐朝初年人口增長緩慢,甚至經(jīng)歷了人口明顯減少的時期。結合所學,西漢末年爆發(fā)農民起義,社會動蕩。東漢末年,爆發(fā)黃巾起義,州牧割據(jù)。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大部分時期處于分裂狀態(tài),政權更迭頻繁,政局長期動蕩,北方戰(zhàn)亂不斷,導致人口減少或增長緩慢,B項正確;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生產工具、技術繼續(xù)發(fā)展,而非停滯不前,排除A項;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國家疆域基本穩(wěn)定,北方人口因戰(zhàn)亂南遷而非外遷,排除C項;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經(jīng)濟繼續(xù)發(fā)展,“南北經(jīng)濟衰退”說法不恰當,排除D項。故選B項。5.赦書是朝廷頒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大圣二年(1024“錯認刑名,失行恩賞,遂下詔“自今赦書,令刑部摹印頒行。由此赦書“勒楷書寫本,經(jīng)勘讀后雕版“印造發(fā)遞。此舉有助于(A.擴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圍B.提高國家行政管理效能C.強化地方民眾法律意識D.創(chuàng)建朝廷文書傳遞體系【答案】B)【解析】本題材料與所學知識,由于赦書由書吏抄錄多有差錯,導致地方州縣對赦令內容理解不準確、執(zhí)行不到位,從而采取了新的措施,即通過刑部摹印頒發(fā)赦書,確保赦書內容的一致性和準確性。這一舉措使得赦書能夠更有效地傳達并被執(zhí)行,減少了錯誤和誤解,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B項正確;主要側重于改善赦書傳遞過程中的準確性問題,并不是直接擴大了政令推行范圍,排除A項;該措施主要是為了確保赦書內容準確無誤地下達至各地方,并未特別強調加強民眾對于法律的認知或遵守情況,排除C項;在此之前已經(jīng)存在文書傳遞體系,新措施是對現(xiàn)有體系的一種改進而非創(chuàng)建新的體系,排除D項。故選B項。6.元代官員對上都有如下描述:“在市者,則四方之商賈,與百工之事為多……奇貨用物,本末纖巨,莫不畢至。”下列描寫上都的詩句中,可與該描述互證的是()A.西關輪輿多似雨,東關賬房亂如云C.黃鸝聲絕孤雁鳴,萬騎千車互來去【答案】AB.王畿千里近,御苑四時春D.向來冰雪窟,今作帝王州【解析】【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推斷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在市者,則四方之商賈,與百工之事為多……奇貨用物,本末纖巨,莫不畢至。”并結合所學可知,在當時的市場上可以見到各種珍奇少見之物,各種工匠的活計都存在,這反映出元代商品貿易較為發(fā)達。元人“西關輪輿多似雨,東關賬房亂如云”的詩句,反映其商業(yè)區(qū)繁華熱鬧的景象,A項正確;“王畿千里近,御苑四時春”記錄的是元上都的風物人情,以及元上都這座草原生態(tài)城市的繁榮,排除B項;“黃鸝聲絕孤雁鳴,萬騎千車互來去”和“向來冰雪窟,今作帝王州”描寫的是自然風景,與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無關,排除CD項。故選A項。7.1878“略識字義,“征收所用券票,其戶民數(shù)目,漢文居中,旁行兼注回字,令戶民易曉。這一建議旨在()A.改革稅收制度【答案】CB.改進教育方法C.增強國家認同D.引導社會風尚【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目的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78“文,使民眾‘略識字義,‘征收所用券票,其戶民數(shù)目,漢文居中,旁行兼注回字,令戶民易曉?!辈⒔Y合所學,為了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交融,保證政令暢通,左宗棠充分信任和使用各民族、各階層已有的各類人才,主張在少數(shù)民族青少年中推行漢語教育,提倡民族語言文字與漢語漢文并行使用,把培育通曉漢、維、回文化的少數(shù)民族人才,促進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作為民族團結的重要手段。故這一建議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增強國家認同,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稅收制度的改革,排除A項;改進教育方法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維護統(tǒng)治,排除B項;漢文和回字并用并非當時的社會風尚,該說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故選C項。8.大生產運動中,陜甘寧邊區(qū)政府動員婦女參加紡織生產。當時有報道稱:白三老婆參加紡織組解決了全家穿衣的困難,丈夫更尊敬她了。參加紡織組的婦女身上都有幾十塊錢,有了財產使用權,不像以前完全依賴公婆丈夫。根據(jù)以上材料可知,婦女在大生產運動中()A.家庭經(jīng)濟地位得到提高C.成為邊區(qū)勞動生產主力【答案】AB.實現(xiàn)性別平等同工同酬D.物質需求達到高度自足【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參加紡織組的婦女身上都有幾十塊錢,有了財產使用權,不像以前完全依賴公婆丈夫。”并結合所學可知,抗戰(zhàn)時期中,由于長期的戰(zhàn)爭消耗和國民黨的經(jīng)濟封鎖,邊區(qū)物資供應出現(xiàn)困難,陜甘寧邊區(qū)政府動員婦女參加紡織生產,實行獎勵機制,邊區(qū)的婦女紡織運動使得經(jīng)濟建設很快步入正軌,也為婦女的自身解放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其家庭經(jīng)濟地位得到提高,A項正確;“實現(xiàn)”的表述太過絕對,排除B項;婦女參與生產有利于邊區(qū)經(jīng)濟的發(fā)展,但邊區(qū)勞動生產主力并非女性,排除C項;“高度自足”的表述太過絕對,排除D項。故選A項。9.1947年,河北景縣流傳著歌謠:“吃八路,穿八路,住八路,為什么不去當八路。”南宮縣的新兵說:“好日子是毛主席給的,不打老蔣是沒心肝的,所以我要堅決打老蔣。”肥鄉(xiāng)縣的農民說:“我得報恩,我老了,我送我兒子參軍。”這反映出(A.解放戰(zhàn)爭進入決戰(zhàn)階段C.國民政府陷入統(tǒng)治危機【答案】D)B.減租減息激發(fā)了革命熱情D.土地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7“吃八路,穿八路,住八路”“好日子是毛主席給的”“我得報恩”可知,老百姓感恩共產黨、報恩共產黨,主要是由于解放區(qū)進行土地改革,使億萬農民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獲得解放,這是土地改革的結果,D項正確;1948年秋陸續(xù)開始的三大戰(zhàn)役是國共兩黨的戰(zhàn)略決戰(zhàn),排除A項;減租減息政策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土地政策,排除B項;國民黨統(tǒng)治危機包括經(jīng)濟、政治困局等,材料僅僅呈現(xiàn)的是共產黨土地改革的效果,體現(xiàn)了共產黨得民心,擴大群眾基礎的一面,國民黨陷入統(tǒng)治危機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10.1949年4月20日,英國“紫石英”號軍艦闖入長江人民解放軍防線,雙方發(fā)生激烈炮戰(zhàn),該艦被擊傷后擱淺。當時的《紐約先驅論壇報》評論道:“這個日子很有可能永垂史冊,因為在這天……中共炮手輕蔑地把英國皇家海軍撂到了一邊。這一天標志著已經(jīng)破產的中國舊政權終于被迫承認自己的無能。”7月30日,“紫石英”號灰溜溜地逃走了?!白鲜ⅰ碧柺录砻鳎ˋ.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決心B.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統(tǒng)治的覆滅C.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最后的勝利D.百余年來舊中國屈辱外交結束【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9“英國‘紫石英’號軍艦闖入長江人民解放軍防線,雙方發(fā)生激烈炮戰(zhàn),該艦被擊傷后擱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絕不允許外來勢力侵犯主權,堅決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決心,A項正確;1949年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標志著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統(tǒng)治的覆滅,題干內容與此無關,排除B項;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最后的勝利的標志是新中國的成立,而“紫石英”號事件發(fā)生時新中國尚未成立,排除C項;百余年來舊中國屈辱外交結束的標志是新中國的成立,排除D項。故選A項。11.1959年,容國團在第25屆世乒賽奪冠,激發(fā)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懷;自1961年起,中國隊連續(xù)在三屆世乒賽中戰(zhàn)績輝煌,宣告世界乒壇“中國時代”的到來;70年代初,“乒乓外交”打破中美關系僵局。綜上可知,這一時期我國乒乓球運動(A.掀起全球乒乓球熱潮C.兼具媒介和政治屬性【答案】C)B.實現(xiàn)了體育強國夢想D.已成為民族文化象征【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乓賽中的優(yōu)秀戰(zhàn)績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70年代,“小球轉動大球,以民促官,乒乓球成為中美關系改善的重要媒介,由此可見中國的乒乓球運動兼具媒介和政治屬性,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中國乒乓球對他國的影響力,排除A項;“實現(xiàn)了”的表述太過絕對,排除B項;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是乒乓球成為我國民族文化的影響,而是乒乓球在我國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屬性,排除D項。故選C項。12.1985年,國務院副總理李鵬在視察廣州、深圳等地的電子企業(yè)后,提出中國要投資電子工業(yè)的基礎建設,“搞這些大的基礎項目,準備改變過去那種分配制的辦法,采取投標和招標的辦法,允許“在社會主義計劃經(jīng)濟指導下的競爭。該主張體現(xiàn)了()A.對社會主義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探索C.對外開放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答案】AB.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D.經(jīng)濟特區(qū)先行先試理念【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85“搞這些大的基礎項目,準備改變過去那種分配制的辦法,采取投標和招標的辦法”“在社會主義計劃經(jīng)濟指導下的競爭”可知,經(jīng)濟建設中強調投標招標的辦法,允許競爭,這些都是引入市場,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探索,A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涉及到科學技術內容,排除B項;材料主要涉及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新格局形成關系不大,排除C項;1980年,我國已經(jīng)建立了經(jīng)濟特區(qū),排除D項。故選A項。13.下圖為1990年到2012年中國私人汽車擁有量統(tǒng)計圖,圖中數(shù)據(jù)反映出()A.私人汽車成為主要交通出行工具C.人民群眾對自駕游興趣日益增長【答案】DB.汽車制造業(yè)成為新型支柱性產業(yè)D.市場經(jīng)濟改革推動了交通現(xiàn)代化【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90年到2012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我國提出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通過市場化改革,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拓寬資金來源,促進交通運輸業(yè)的發(fā)展,推動整個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故出現(xiàn)材料中的現(xiàn)象,中國私人汽車擁有量不斷增多,D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其它交通出行工具,無法得出私人汽車成為主要交通出行工具,排除A項;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是汽車制造業(yè)的影響力,排除B項;私人汽車擁有數(shù)量的增多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發(fā)展下,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并非僅是自駕興趣的增長,排除C項。故選D項。單項選擇題II:14~15題,每題3分,共6分。每一選項的分值分別為3、1、1、0分。選出最佳一項,多選不得分。14.明朝中后期,政府實行海禁政策,民間多私攜物品往交趾諸處,經(jīng)日本轉手販賣,換取日本長崎銀。將至中國,鑿沉其舟,攜銀以歸。私商冒險帶回白銀的深層原因是,當時明朝()A.商人不滿政府經(jīng)濟政策C政府限制海上商貿開展B.白銀主要來自日本D.商品經(jīng)濟十分繁榮【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最佳選擇題。時空是明朝中后期。依據(jù)材料得出結論:商品經(jīng)濟十分繁榮,這才是私商冒險帶回白銀的深層原因。因為商品經(jīng)濟繁榮,對貨幣的需求量大增,白銀作為重要的貨幣形式,其需求旺盛。私商為了滿足市場對白銀的需求,獲取經(jīng)濟利益,即便政府實行海禁政策,也會冒險帶回白銀,D項最佳;商人不滿政府經(jīng)濟政策,這可能是一個原因,但不是深層原因。僅僅因為不滿政策就冒險走私,可能有一定的影響,A項有一定道理/次佳;同理,政府限制海上商貿開展,這是外在的政策因素,導致了私商走私的行為出現(xiàn),C項有一定道理/次佳;明朝時期白銀的來源較為多樣,并非主要依賴日本,B項錯在“主要來自日本”,排除B項。故答案為:D項(3A項(1C項(1B項(015.如表是一些對于辛亥革命的評價,對此解讀最準確的是()出處內容1919年10月10日孫中山《八年今日》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專橫,政客搗亂,民不聊生之今日也。革命軍起矣,民國由之立矣,但革命事業(yè)尚未成功也,革命目的尚未達到也。1927年10月10日《中國共產黨為辛亥革命紀念告民眾書》辛亥革命的領袖孫中山先生,看見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是在于國民黨沒有民眾的基礎,而只有軍隊,所以在十三年決心改組國民黨.1938年10月10日周恩來《辛亥、北伐與抗戰(zhàn)》辛亥革命前,孫先生聯(lián)合了當時的革命團體,如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組成了同盟會,并聯(lián)絡會黨,聯(lián)合當時諮議局立憲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了辛亥革命的成功。這是中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之最初形式。A.不同的評價體現(xiàn)歷史的復雜性C.不同階級立場的評價有所不同【答案】BB.不同時期的評價切合時代需要D.不同史料能綜合反映歷史全貌【解析】【詳解】本題是最佳選擇題。根據(jù)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9-1938得出結論是:上述三則史料都切合當時的時代特點,B項最佳;評價角度不同,不是體現(xiàn)歷史本身的復雜性,而是體現(xiàn)了時代的不同,A項具有一定的道理;材料的評述不能反映階級屬性,但涉及共產黨人的占兩條,C項具有一定的道理;材料是對辛亥革命的評價問題,無法得出不同史料能綜合反映歷史全貌的歷史結論,排除D項。故答案為B項(3A項(2C項(1D項(0第Ⅱ卷注意事項:1.用黑色墨水的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2.本卷共3題,共55分。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自公元前219年始,秦始皇數(shù)次東巡,“群臣誦功,請刻于石,遂在泰山等地刻石勒銘。這些銘文敘述了秦始皇因六國“貪戾無厭,虐殺不已,于是“禽(通“擒)滅六王”“平一宇內,實行了“器械一量,同書文字”等政策;秦始皇“作制明法”“不懈于治”“專隆教誨”“憂恤黔首,官員“各知所行,事無嫌疑;“六合之內”出現(xiàn)了“黔首安寧”“不用兵革”“男女禮順”“莫不受德”“承順圣意”的景象。——據(jù)《史記》等(1)根據(jù)材料,概括秦始皇刻石呈現(xiàn)的帝王形象。(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內容,分析秦始皇刻石在當時的作用并說明其史料價值。(3)結合所學內容,評析刻石中的秦始皇形象?!敬鸢浮浚?)秦始皇刻石呈現(xiàn)了結束分裂、統(tǒng)一國家、法制嚴明、勤政為民的帝王形象。(2)作用:鞏固政權合法性;強化統(tǒng)治權威;促進文化認同與宣傳。史料價值:刻石屬于實物史料,直接反映了秦朝的政治、文化及統(tǒng)治者的治國思想,對研究古代國家治理方略具有重要參考價值。(3)刻石中的秦始皇形象,主要反映當朝大臣對秦始皇的歌功頌德,但不夠全面和客觀。【解析】【小問1詳解】“秦始皇因六國‘貪戾無厭,虐殺不已,于是‘秦滅六王’‘平一宇內’”,可得出“秦始皇結束分裂、統(tǒng)一國家的帝王形象;據(jù)材料“作制明法,可得出“法制嚴明的形象。據(jù)材料“‘不懈于治’‘專隆教誨’‘憂恤黔首’”,可得出體現(xiàn)了“秦始皇勤于政事,勤政為民的君主形象?!拘?詳解】“遂在泰山等地刻石勒銘,結合所學可知,通過泰山封禪活動,可以讓帝王向世人展示其受命于天、統(tǒng)治合法的地位,從而增強了君權的穩(wěn)定性和權威性;通過刻石活動可以促進文化認同與宣傳。史料價值:刻石屬于實物史料,一手史料,直接反映秦朝的政治、文化及統(tǒng)治者的治理思想,對研究古代帝國制度具有重要價值。從秦始皇刻石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秦朝的政治制度、文化政策以及秦始皇的統(tǒng)治思想。【小問3詳解】代背景的限制,主要是對秦始皇的歌功頌德,所以不夠全面和客觀。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66年,總理衙門令派出游歷之人,“沿途留心,將該國一切山川形勢、風土人情隨時記載,帶回中國,以資印證。晚清中國人的海外旅行及寫作,小則增廣見聞,備述異國風情,大則察考制度。推動社會進步,甚至改造思想、知識,重繪世界之圖景。——摘編自《異域與新學:晚清海外旅行寫作研究》材料二旅行可使國人于國內各地山川之形勢,人物之分布與國防之重要,一一有正確之了解,就國家方面,旅行可聯(lián)絡感情,把愛一鄉(xiāng)的觀念,擴大到愛整個的國家。此外,我們應于欣賞山水之余,關懷前賢往哲之嘉言懿行,所以游西于湖,應聯(lián)想岳武穆的精忠?!幾钥箲?zhàn)時期的《旅行雜志》材料三每一個旅行者都將是祖國開發(fā)的一員。旅行團的組織是要把過去只有少數(shù)人享有的旅行權利擴張到廣大的社會階層中去。農村和工廠的勞動英雄會有交換旅行。團體旅行充實了集體生活的內容,對于新中國的人民教育,具有深刻的意義。——摘編自1950-1951年的《旅行雜志》(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概括不同時期國人對旅行功能的認識。(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針對問題(1)得出的認識,聯(lián)系時代特征分析其產生的原因。【答案】(1)晚清時期,國人旅行印證外國風土人情,察考制度,改造思想;抗戰(zhàn)時期增強愛國情懷;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旅行具有集體主義教育功能。(2)原因:晚清時期:列強侵略,民族危機日益嚴重,國人對世界的認識逐漸加深,民族覺醒??箲?zhàn)時期: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危險,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需要增強愛國主義,共同抗日。新中國成立時期:處于過渡時期,人民當家作主,經(jīng)濟恢復的需要,強調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窘馕觥俊拘?詳解】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現(xiàn)代中國。發(fā)展歷程:根據(jù)材料“沿途留心,將該國一切山川形勢、風土人情隨時記載,帶回中國,以資印證”“小則增廣見聞,備述異國風情,大則察考制度?!钡贸鐾砬鍟r期,國人旅行印證外國風土人情,察考制度,改造思想;根據(jù)材料“就國家方面,旅行可聯(lián)絡感情,把愛一鄉(xiāng)的觀念,擴大到愛整個的國家”得出抗戰(zhàn)時期增強愛國情懷;根據(jù)材料“體旅行充實了集體生活的內容,對于新中國的人民教育,具有深刻的意義”得出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旅行具有集體主義教育功能。【小問2詳解】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現(xiàn)代中國。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