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遼寧沈陽歷年中考語文試題(文言文閱讀)(截至2023年)【甲】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乙】又前,鯉魚石;又前,白龍池。共十五里,一茅出澗邊,為松谷庵舊基。再五里,循溪東西行,又過五水,則松谷庵矣。再循溪下溪邊香氣襲人則一梅亭亭正發(fā),山寒稽雪①,至是始芳。抵青龍?zhí)?,潭水深碧,更會兩溪,比白龍?zhí)秳菁刃蹓眩笫诼洧冢剂鱽y注,遠近群峰環(huán)拱,亦佳境也。(節(jié)逸自《徐霞客游記》,有改動)【注釋】①稽雪:這里是積置,②磊落:眾多而錯雜的樣子。7.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一茅出澗邊出則無敵國外患者(《生于憂患,死于安樂》)B.為松谷庵舊基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C.循溪東西行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記》)D.至是始芳斯是陋室(《陋室銘》)8.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1)又過五水,則松谷庵矣。(2)抵青龍?zhí)?,潭水深碧,更會兩?.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再循溪下溪邊香氣襲人則一梅亭亭正發(fā)10.請依據(jù)選文,回答問題?!炯住课挠谩般曔h山,吞長江”寫盡洞庭湖的大觀勝覽,用“A_____,B_____”極寫水波壯闊。【乙】文用“C______”和“D______”寫出青龍?zhí)端畡萏攸c。(ABCD請用原文回答)【答案】7.C8.(1)又渡過五條溪水,就到達松谷庵了。(2)抵達青龍?zhí)?,這是一亂深得碧綠的水,又匯合了兩條溪水。9.再循溪下/溪邊香氣襲人/則一梅亭亭正發(fā)。10.①.浩浩湯湯②.橫無際涯③.勢既雄壯④.奔流亂注【解析】【7題詳解】考查一詞多義。A.動詞,出現(xiàn)\狀語,在國外;B.動詞,是\介詞,對,向;C.動詞,行走\動詞,行走;D.代詞,這里\動詞,表判斷;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zhǔn)確。注意:(1)過,渡過。五水,五條溪水。則,就是。(2)抵,抵達。更,又。會,匯合?!?題詳解】考查斷句。句意:再順著溪水往下走,溪邊陣陣香氣襲人,是一棵亭亭玉立的梅樹正在開花。根據(jù)句意可斷句為:再循溪下/溪邊香氣襲人/則一梅亭亭正發(fā)。【10題詳解】考查篩選信息。第一空和第二空:“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意為:水流浩蕩,無邊無際。這句話極寫水波壯闊。第三空和第四空:“勢既雄壯”突出了潭水水勢雄壯的特點?!氨剂鱽y注”突出了潭水水勢湍急的特點。【參考譯文】【甲】我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叼咬著遠山,吞下了長江,水流浩蕩,無邊無際,一天里陰晴多變,氣象千變?nèi)f化。這就是岳陽樓的壯麗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jīng)很詳盡了。雖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峽,向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水,被降職到外地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乙】又前行,到鯉魚石;再往前行,是白龍池??傆嬜吡耸謇锫?,一座茅廬出現(xiàn)在澗水邊,這是松谷庵的舊址。再走五里路,順著溪水邊向東西方向走,又渡過五條溪水,就到達松谷庵了。再順著溪水往下走,溪邊陣陣香氣襲人,是一棵亭亭玉立的梅樹正在開花,山谷嚴(yán)寒到處積雪,到這里才開始有花香芬芳。抵達青龍?zhí)?,這是一亂深得碧綠的水,又匯合了兩條溪水,比之白龍?zhí)?,氣勢既雄壯,又有突兀的大石,奔流的溪水向潭中亂注,遠處近處的群峰環(huán)衛(wèi)著,也是一處優(yōu)美的景觀。(2023年遼寧沈陽)【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xué),不知其善也。是故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xué)相長也?!秲睹吩弧皩W(xué)學(xué)半”,其此之謂乎!【乙】孔子謂南宮敬叔①曰:“吾聞老聃②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矣?!敝林軉柖Y于老聃訪樂于萇弘③,歷郊社④之所,考明堂之則,察廟朝之度。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與周之所以王也?!奔叭ブ?,老子送之。自周反魯,道彌尊矣。遠方弟子之進,蓋三千焉。(選自《孔子家語?卷三》,有刪減)【注釋】①南宮敬叔:魯國大夫。②老聃:即老子。③萇弘:周敬王大夫。④郊社:祭天地。(1)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DA.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太守謂誰(《醉翁亭記》)B.則吾師也齊師伐我(《曹劌論戰(zhàn)》)C.于是喟然曰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出師表》)D.自周反魯始一反焉(《愚公移山》)(2)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①吾乃今知周公之圣,與周之所以王也。②及去周,老子送之。(3)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至周問禮于老聃訪樂于萇弘(4)請依據(jù)選文,回答問題。①【乙】文中孔子向老聃學(xué)習(xí)的原因是什么?(請用原文回答)②【甲】【乙】兩文都談到了學(xué)習(xí)方法,但各有側(cè)重。分析兩文談到的學(xué)習(xí)方法側(cè)重點有何不同。(請用自己的話回答)【解答】(1)本題考查一詞多義。為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A.謂:對……說/是;B.師:老師/軍隊;C.然:……的樣子/但是;D.反:同“返”,返回/同“返”,返回。故選:D。(2)本題考查句子翻譯。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diào)、換”,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①重點詞有:乃,才。王,稱王。句意:我現(xiàn)在才知道周公的圣明,以及周國稱王天下的原因。②重點詞有:及,等到。之,代孔子。句意:等到孔子離開周國時,老子親自去送他。(3)本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文言文斷句首先要讀懂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可以準(zhǔn)確斷句。句子意思讀不懂的時候,也可根據(jù)虛詞、對話、修辭、句子結(jié)構(gòu)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習(xí)慣句式等斷句。本句句意為:到了周國??鬃酉蚶献釉儐柖Y,向萇弘詢問樂。故可斷句為:至周/問禮于老聃/訪樂于萇弘。(4)本題考查對內(nèi)容的理解。①可根據(jù)“吾聞老聃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得出答案。②甲文說明了教學(xué)相長的道理,啟示我們要把學(xué)和教結(jié)合起來。乙文孔子遠赴周學(xué)禮樂、道德,且“歷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則,察廟朝之度”說明孔子注重實踐,把學(xué)習(xí)和實踐結(jié)合起來。答案:(1)D(2)①我現(xiàn)在才知道周公的圣明,以及周國稱王天下的原因。②等到孔子離開周國時,老子親自去送他。(3)至周/問禮于老聃/訪樂于萇弘。(4)甲文注重把教與學(xué)結(jié)合起來,乙文注重把學(xué)習(xí)與實踐結(jié)合起來?!军c評】文言文翻譯“六字訣”: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職稱、器具名稱等,可照錄不翻譯;2.直。即將文言中的單音節(jié)詞直接譯成以該詞為語素的現(xiàn)代漢語的雙音節(jié)或多音節(jié)詞;3.補。即將文言文中省略的詞語、句子成分,在譯文中適當(dāng)?shù)匮a充出來;4.刪。即刪去不譯的詞。凡是古漢語中的發(fā)語詞、判斷詞、在句子結(jié)構(gòu)上起標(biāo)志作用的助詞、湊足音節(jié)的助詞等,在現(xiàn)代漢語中沒有詞能替代,便可刪去;5.調(diào)。即對文言文中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譯時要進行必要的調(diào)整,使譯文完全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習(xí)慣;6.換。即對古今意義相同,但說法不同的詞語,翻譯時都要換成現(xiàn)在通俗的詞語,使譯文通達明快?!緟⒖甲g文】【甲】雖然有好菜擺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雖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義理),如果不去學(xué)習(xí),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貴。所以說:學(xué)習(xí)過后才知道自己的學(xué)識不夠,教人之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xué)識不通達。知道不夠,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qū)W。知道有困難不通達,然后才能自我勉勵,發(fā)奮圖強。所以說:教與學(xué)相輔相成的。《尚書?兌命篇》說:教別人能夠收到一半學(xué)習(xí)的效果,教學(xué)互進。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疽摇靠鬃訉δ蠈m敬叔說:“我聽說老子博古通今,通曉禮樂的起源,明白道德的歸屬,那么他就是我的老師,現(xiàn)在我要到他那里去?!钡搅酥車?鬃酉蚶献釉儐柖Y,向萇弘詢問樂,走遍了祭祀天地之所,考察明堂的規(guī)則,察看宗廟朝堂的制度。于是感嘆地說:“我現(xiàn)在才知道周公的圣明,以及周國稱王天下的原因?!笨鬃与x開周國時,老子去送他從周國返回魯國,孔子的道更加受人尊崇了。從遠方來向他學(xué)習(xí)的,大約有三千人。(2022年遼寧沈陽)【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乙】匡廬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日香爐,峰北寺日遺愛寺,介峰寺間,其境勝絕,又甲廬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之,若遠行客過故鄉(xiāng),戀戀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樂天既來為主,仰觀山俯聽泉傍嘆竹樹云石,自辰及酉,應(yīng)接不暇。俄而物誘氣隨,外適內(nèi)和,一宿體寧,再宿心恬,三宿后頹然嗒然②。一旦蹇剝③,來佐江郡,郡守以優(yōu)容撫我,廬山以靈勝待我。是天與我時,地與我所,卒獲所好,又何以求焉?(選自《白居易集·草堂記》,有刪改)【注釋】①匡廬:即廬山。②頹然:松弛的樣子。嗒(tà)然:物我兩忘的樣子。③蹇(jiǎn)剝:指時運不濟。7.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A.匡廬奇秀 佳木秀而繁陰 (《醉翁亭記》)B.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之 忘路之遠近 (《桃花源記》)C.因面峰腋寺作為草堂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鄒忌諷齊王納諫》)D.樂天既來為主 既克,公問其故 (《曹判論戰(zhàn)》)8.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5分)(1)若遠行客過故鄉(xiāng),戀戀不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卒獲所好,又何以求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仰觀山俯聽泉傍晚竹樹云石10.請依據(jù)選文,回答問題。(4分)【甲】文寫出陋室外部環(huán)境的句子是A,【乙】文寫出草堂選址原因的句子是B。居室主人身處其間,心情愉悅,從中可以看出他們不同的精神追求:【甲】文體現(xiàn)了劉禹錫的C,【乙】文體現(xiàn)了白居易的D。(A、B兩處請用原文回答,C、D兩處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參考答案】(7)本題考查一詞多義。A.秀:秀麗/茂盛;B.之:代詞/助詞,的;C.面:面對/當(dāng)面;D.既:已經(jīng)/已經(jīng)。故選:D。(8)本題考查重點句子的翻譯。翻譯時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通暢。注意重點字詞以及常見句式的翻譯,特別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①句重點詞語有:若,像。去,離開。句意為:就像遠行的人路過故鄉(xiāng)一樣,依依不舍不愿離開。②中重點詞語有簡:卒,終于。何以,有什么。句意為:我最終得到自己所喜好的東西,又還有什么好苛求呢?(9)本題考查斷句。作答時,一定要在正確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前后詞語之間的語義聯(lián)系來斷句。有了一定的積累以后可以根據(jù)語感直接作答。句子的意思是:仰觀山色,俯聽泉聲,靠著(草堂)斜看這里的竹、樹、云、石。故斷句為:仰觀山/俯聽泉/傍睨竹樹云石。(10)本題考查選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的能力。答題時需要通曉全文大意按要求作答即可。甲文寫出陋室外部環(huán)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點明青苔在石階上(照樣)綠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言下之意是什么呢?我劉禹錫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養(yǎng)的飽學(xué)之士,作者以青苔和野草來比喻自己獨立的人格,這是氣節(jié)的寫照,是不屈的宣言,表現(xiàn)自己的高潔傲岸。乙文文寫出草堂選址原因的句子是其境勝絕,又甲廬山。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之。體現(xiàn)了白居易的樂觀。答案:7.D8.(1)像遠行的人經(jīng)過故鄉(xiāng),依依不舍不愿離開。(2)(我)最終收獲了所喜愛的,又為什么要求(別的)呢?9.仰觀山/俯聽泉/傍晚竹樹云石10.A: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B:其境勝絕,又甲廬山(或“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之”)C:高潔傲岸(安貧樂道)D:豁達、樂觀【點評】文言知識積累:“之”的用法:①旁人皆為之感愴。(之:代詞,代指這件事)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③水陸草木之花。(之:的)④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補充音節(jié))【參考譯文】【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會有名氣。水不在于深,有了龍就會有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苔痕碧綠,長到臺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到這里談笑的都是博學(xué)之人,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之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閱讀佛經(jīng)。沒有弦管奏樂的聲音擾亂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鬃诱f:這有什么簡陋的呢?【乙】廬山非常秀麗,列天下眾山之最。山的北峰,叫做香爐峰;香爐峰的北面有一座寺,叫做遺愛寺;介于香爐峰與遺愛寺之間,那地方最美,又是廬山之最。元和十一年的秋天,太原人白樂天一見就愛上他了,就像遠行的游子路過故鄉(xiāng)一樣,眷戀沉迷、依依不舍而不忍離去,于是就對著香爐峰,傍著遺愛寺,蓋了一間草堂。第二年春天,草堂落成了。樂天我已來到這里當(dāng)主人翁,仰觀山色,俯聽泉聲,靠著(草堂)斜看這里的竹、樹、云、石,從早到晚,應(yīng)接不暇??戳艘粫?,禁不住美景這般的誘惑,整個人的精神就隨之而潛移默化了,外在也安適,內(nèi)心更和樂。只要住一夜,身體就十分安寧,住兩夜更感到心情恬適,住三個晚上以后,身心舒暢,物我兩忘的樣子,而跟萬物融合無間。忽然有一天命運不順,我被貶來輔佐江州??な赜脤捄竦男膩頁嵛课?,廬山以他靈秀的美景對待我,這是上天賜給了我(最好的)時機、大地送給我(最好的)處所,我終于能得到自己所喜好的東西,又還有什么好苛求呢?(2020遼寧沈陽)【甲】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嘻!微斯人,吾誰與歸?【乙】皇佑二年,吳中大饑,殍殣枕路,是時范文正領(lǐng)浙西,發(fā)粟及募民存餉,為術(shù)甚備,吳人喜競渡,好為佛事。希文乃縱民競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諸佛寺主首,諭之曰:“饑歲工價至賤,可以大興土木之役?!庇谑侵T寺工作鼎興。又新敖倉吏舍,日役千夫。監(jiān)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節(jié),及公私興造,傷耗民力,文正乃自條敘所以宴游及興造,皆欲以發(fā)有余之財,以惠貧者。貿(mào)易、飲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無慮數(shù)萬人?;恼藶榇?。是歲,兩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歲饑發(fā)司農(nóng)之粟,募民興利,近歲遂著為令。既已恤饑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澤也。(選自《夢溪筆談》,有刪改)【注釋】①殍殣(piáojǐn):餓死的人。②募民存餉:指招募災(zāi)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飯吃。③敖倉:糧倉。④晏然:安寧的樣子。7.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A.是時范文正領(lǐng)浙西問今是何世(《桃花源記》)B.為術(shù)甚備世人甚愛牡丹(《愛蓮說》)C.及公私興造宮婦左右莫不私王(《鄒忌諷齊王納諫》)D.發(fā)司農(nóng)之粟發(fā)于畎畝之中(《生于憂患,死于安樂》)8.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5分)(1)又新作敖倉吏舍,日役千夫。(2)兩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也。9.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既已恤饑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澤也10.依據(jù)選文,回答問題。(4分)古代仁人志士,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憂國憂民之心,未嘗廢替。范仲淹憂國憂民的情懷既體現(xiàn)在“A”的抱負(fù)中,也體現(xiàn)在為政一方的實際行動里,【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災(zāi)時采取了“B_”和“C”兩項措施,后來這兩項措施被著錄于令典。(A處請用【甲】文語句回答,B、C兩處請用【乙】文語句回答。)【參考答案】【答案7.B【解析】7.此題考查一詞多義。文言文中有一些詞是一詞多義,要確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據(jù)上下文的內(nèi)容來考慮。在平時文言文的學(xué)習(xí)中,要特別重視并掌握這類一詞多義的單音節(jié)詞。A.代詞,這/判斷動詞,是;C.暗地,私自/形容詞作動詞,偏愛;D.發(fā)放/指被任用;B.都是“很,非常‘十分”的意思。所以答案選B。【答案8.(1)(他)又重新建選糧倉和官舍,每天役使上千人。(2)兩浙地區(qū)只有杭州秩序安寧,民眾沒有流亡遷移的,(這)都是范公(救災(zāi))的恩惠。【解析】8.本題考查的是對文言句子的翻譯。文言文的翻譯一般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無論是哪種方法,都應(yīng)做到:忠實原文、語句通順、表意明確、語氣不變、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重點詞語,一定要翻譯到位。汪意以下關(guān)鍵詞語的意思:“作”,新建;“日”,每天:“惟”,只;“晏然”,安寧;“徒”,遷移;“惠”,恩惠。點晴:翻譯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個重要考點。翻譯句子要把握的原則:1.語句通順,成分完整。(注意翻譯省略主語賓語時要補充完整,并添加括號。)2.落實字詞,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方法是:吃透課內(nèi)文言文,反復(fù)誦讀,熟練握,再適當(dāng)拓展?!敬鸢?.既已恤饑/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澤也?!窘馕觥?.此題考查文言斷句(即加標(biāo)點)的能力,理解句子意思即翻譯是前提,一些技巧是輔助。本題畫波浪線的句子“既已恤饑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澤也”翻譯為:既賑救了饑荒,又趁荒年替民間興利,這是先王的功績。意思有三層:救災(zāi)、利民、先王功績,標(biāo)志性的詞語有“因”“此”,在這兩個詞語前面畫“/”即可?!敬鸢?0.A: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B:發(fā)司農(nóng)之菜;C:募民興利【解析】10.本題考查的是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nèi)容,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概括即可。A考查的是岳陽樓記的主旨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BC考查的是乙文原句。較為簡單。附【《范仲淹救災(zāi)》譯文】皇佑二年,吳中發(fā)生大饑荒,餓死者的尸體遍布于道路。這時范仲淹主管浙西,調(diào)發(fā)國家倉庫糧食,募集民間所存的錢物來賑濟災(zāi)民,救荒之術(shù)很是完備。吳中百姓喜歡比賽舟船,愛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勵民間多舉辦賽事,太守每日出游宴飲于西湖上。自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規(guī)模出游,盡情玩賞。又召集各寺院住持僧人,告諭他們說:“災(zāi)荒年間民工工價最低廉,可以趁此時機大力興建土木工程?!庇谑歉鱾€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興盛。官府也翻修倉庫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監(jiān)察機關(guān)彈劾杭州長官不體恤荒政,嬉戲游樂而無節(jié)制,以及官府、私家興建房舍,傷耗民間財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擬奏章,申述所以飲宴和興造房舍的緣由,是要調(diào)發(fā)有余的錢財,來救濟貧民。那些從事貿(mào)易、飲食行業(yè)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養(yǎng)活的,每天大概可達幾萬人。救濟災(zāi)荒的措施,沒有比這一做法更好的了。這一年兩浙路災(zāi)區(qū)唯有杭州平安無事,百姓沒有流亡的,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饑荒年份打開司農(nóng)寺糧倉的糧食賑濟災(zāi)民,募集民間財力為地方興利,近年來已定為法令。這種措施,既賑救了饑荒,又趁荒年替民間興利,這是先王的功績。(2019遼寧沈陽)【甲】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疽摇恳娮阆垄兕}字,以為是必磊落人也。如是已逾年,恨未識足下面耳。庭堅少孤,窘于衣食,雖早知從先生長者學(xué)問,而偏親②白發(fā),不得已而從仕。故少之日得學(xué)之功十五,而從仕之日得學(xué)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進,至今落諸公之后也。竊觀足下天資超邁,有親以為之依歸,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義經(jīng)術(shù)當(dāng)不止此耳。非敢謂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眾賢之間,但為未及古人,故為足下惜此日力③耳。(節(jié)選自《黃庭堅集·答李幾仲書》,有刪改)【注釋】①足下:敬稱,您。②偏親:黃庭堅父親早亡,而母親在世,故稱偏親。③日力:歲月。7.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窘于衣食皆以美于徐公B.故少之日得學(xué)之功十五公問其故C.而從仕之日得學(xué)之功十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D.有親以為之依歸吾誰與歸8.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1)見足下題字,以為是必磊落人也。(2)如是已逾年,恨未識足下面耳。9.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義經(jīng)術(shù)當(dāng)不止此耳。10.【甲】【乙】兩文都出自文學(xué)前輩寫給年輕人的文字。依據(jù)選文回答問題。(1)【甲】文表現(xiàn)了宋濂怎樣的優(yōu)秀品質(zhì)?(請用自己的話概括)(2)【乙】文中黃庭堅指出李幾仲在學(xué)業(yè)上的差距是_______,對他提出的希望是_______。(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參考答案】7.D8.(1)我看見您題寫的宇,認(rèn)為這一定是光明磊落的人。(2)像這樣已經(jīng)過了一年,(我)很遺憾沒有和您見面。9.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義經(jīng)術(shù)/當(dāng)不止此耳。10.(1)宋濂:勤奮好學(xué);誠信。(2)學(xué)業(yè)上沒有古人優(yōu)秀;珍惜時間(努力學(xué)習(xí))。【解析】甲文選自《宋學(xué)士全集》作者:宋濂年代:明乙文選自《答李幾仲書》作者:黃庭堅年代:北宋【參考譯文】【甲】我年幼時就愛學(xué)習(xí)。因為家中貧窮,無法買書來看,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錄,約定日期送還。天氣酷寒時,硯池中的水凍成了堅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寫完后,趕快送還人家,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們大多肯將書借給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許多書籍。【乙】看到您的題字,認(rèn)為寫這些字的人一定是光明磊落的人。就這樣過了一年,很是遺憾沒有當(dāng)面認(rèn)識您罷了。庭堅我小時候就沒有了父親,吃的穿的都很窮困。即使知道應(yīng)該早些向先生請教學(xué)習(xí)知識,然而母親老邁,不得已就先做了官。所以年輕的時候,能夠在學(xué)習(xí)上用的功夫不過十分之五,而做了官的時候,能夠?qū)W習(xí)的功夫就有十分之三了。所以我的學(xué)問就衰退不進步,至今落后在各位之后了。我私下看您的天資超強,上有雙親可以依賴。年齡還沒有到三十歲,如果在道德和學(xué)問上多下些功夫,所達到的高度不僅僅是這樣吧。不是敢說您現(xiàn)在所擁有的成就,不值得在眾豪杰眾稱賢,但還是沒有達到古人的高度,所以為您的時光和功力感到惋惜啊。(2018遼寧沈陽)【甲】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于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于何逃聲哉?”【乙】凡音①,生于人心者也。樂②者,通于倫理者也。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惑于物也。是故知聲③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能知樂,是故審④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與言音。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知樂,則幾于禮矣。禮樂皆得,謂之有德。是故樂之隆,非極音也。食饗之禮⑤,非致⑥味也。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知好惡,而返人道之正也。(選自《禮記》,有刪改)【注釋】①音:歌曲。②樂:這里是音樂和舞蹈(有事還包括詩歌)相結(jié)合的總稱。③聲:這里指聲音。④審:仔細(xì)觀察。⑤食饗(xiang)之禮:指食禮和饗禮,用于祖宗祭祀或招待賓客。⑥致:極。7.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A.知音而不知樂者溪深而魚肥(《醉翁亭記》)B.唯君子能知樂雖有千里之能(《馬說》)C.而治道備矣右備容臭(《送東陽馬生序》)D.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客之美我者(《鄒忌諷秦王納諫》)8.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5分)(1)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與言音。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禮樂皆得,謂之有德。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惑于物也10.【甲】文中伯牙和子期共同的興趣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告訴我們制定禮樂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什么?請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7.D8.①所以不懂的聲音的人,不可以和他談?wù)撘魳?。②禮儀和理樂都通曉,叫做有德。9.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惑于物也。10.【甲】愛好音樂?!疽摇繉⒁越堂裰脨?,而返人道之正也。【解析】7.本題主要考查點是一詞多義。為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A句意:只懂得音樂而不懂的樂理的是普通百姓。而:轉(zhuǎn)折。溪水很深,魚兒鮮美。而:并列。B句意:只有君子才是能夠懂得樂理的人。能:能夠;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領(lǐng)。能:才能。C句意:就具備了治理天下的方法。備:具備;右邊備有香囊。備:備有。D句意:因此此先王之所以制定禮樂。之:連接主謂;客人認(rèn)為我美的原因。之:連接主謂。故選D。8.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dāng)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9.本題考查劃分句子結(jié)構(gòu)。劃分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開。10.本題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抓住關(guān)鍵語句來理解官差此行目的即可?!緟⒖甲g文】【甲】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善于傾聽。伯牙彈琴,心里想著高山。鐘子期說:“好??!高峻的樣子像泰山!”心里想著流水,鐘子期說:“好??!水勢浩蕩的樣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鐘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覽,突然遇到暴雨,在巖石下;心里傷感,于是取過琴而彈了起來。起先是連綿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聲音。每有曲子彈奏,鐘子期總能尋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嘆地說:“您聽曲子好啊,好??!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從哪里讓我的琴聲逃過你的耳朵呢?”【乙】音,是由人心產(chǎn)生的。樂,是與事物倫理相通的。樂是由聲音生成的,它產(chǎn)生的本源在于人心受到外物的感動。所以只懂得聲音不懂的音樂的是禽獸,只懂得音樂而不懂的樂理的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才是能夠懂得樂理的人。所以能由辨別聲而知到音樂,由辨別音樂而知樂理,由辨別樂理而知道政治的好壞,就具備了治理天下的方法。所以不懂的聲音的人,不可以和他談?wù)撘魳贰2欢靡魳返娜耍豢梢院退務(wù)摌防?。懂得樂理就接近于知曉禮儀了。禮儀和理樂都通曉,叫做有德!所以樂的隆盛,并不是使聲音極盡華美。在宗廟中合祭祖先的禮儀,并不是使食物滋味極其豐富。在宗廟中彈奏的瑟,安裝這音色沉濁的朱紅色熟絲所做的弦,底部的孔眼很疏朗,彈奏時發(fā)出沉濁而舒緩的聲音,一個人唱歌,三個人應(yīng)和,這聲音并未達到豐富多彩的完美境地。合祭的禮儀,崇尚玄酒,并以爼盤載著生魚,肉汁不用鹽菜來和味,食物的味道并不豐富。因此此先王之所以制定禮樂,并不是它來滿足人們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用它來教導(dǎo)民眾節(jié)制自己的好惡之情,從而歸于正確的人生正途。(2017遼寧沈陽)【甲】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疽摇抗胖^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jié)。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①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②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項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戰(zhàn)百勝,而輕③用其鋒;高祖忍之,養(yǎng)其全鋒而待其弊④,此子房⑤教之也。當(dāng)淮陰⑥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fā)怒,見于詞色。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能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選自《留侯論》,有刪節(jié))【注釋】①挾持:內(nèi)心懷有。②項籍:即項羽。③輕:輕易。④弊:疲弊。⑤子房:即張良,字子房,為漢高祖劉邦主要謀士。⑥淮陰:指韓信。7.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A.必有過人之節(jié)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鄒忌諷齊王納諫》)B.匹夫見辱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三峽》)C.而其志甚遠也 親賢臣,遠小人(《出師表》)D.而輕用其鋒 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記》)8.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5分)(1)卒然臨之而不驚(2)當(dāng)淮陰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fā)怒,見于詞色。9.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能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10.【甲】文通過列舉古代幾位圣君賢臣的事例,論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觀因素是;【乙】文通過高祖與項籍的對比,論述了成大業(yè)者自身應(yīng)具備的素質(zhì)是。(4分)【參考答案】7.D8.(1)突然面對意外而不慌亂。(2)當(dāng)韓信攻破齊國想要自己稱王時,高祖非常生氣,怒氣顯露在言語和神色上。9.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能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10.【甲】逆境(磨難、困境亦可)【乙】忍耐【參考譯文】【乙】古代被人稱作豪杰的志士,一定有超過一般人的品行節(jié)操。不能忍耐是人們比較普遍的感情,普通人受到侮辱,一定會拔出寶劍,站立起來,挺身而出,與人搏斗,這不能被稱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氣概的人,遇到突發(fā)的情形毫不驚慌,無緣無故(將帶有某種侮辱性的事)加到他身上時,也不發(fā)怒。這是因為他們的抱負(fù)很大,志向非常高遠(的緣故)??疾鞚h高祖取得勝利的原因和項羽失敗的原因,就在于一個能忍耐一個不能忍耐罷了。項羽不能忍耐,所以在百戰(zhàn)百勝后輕易地使用他的鋒芒。漢高祖能夠忍耐,把他的鋒芒養(yǎng)足,來等待項羽的衰敗,這是張良教他的。當(dāng)韓信攻破齊國想要自己稱王時,高祖非常生氣,怒氣顯露在言語和神色上。從這一點來看,他還有剛強不能忍耐的氣度,不是張良,誰能保全他呢?(2016遼寧沈陽)【甲】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真是就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來復(fù)有能與其奇者。【乙】印度之人,隨地稱國,語其所美,謂之印度。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五印度①之境,周九萬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廣南狹,形如半月。畫野區(qū)分,七十余國。時特暑熱,地多泉濕。北乃山阜隱軫②,丘陵舄鹵③;東則川野沃潤疇④隴膏腴南方草木榮茂。西方土地磽確⑤……。斯大概也,可略言焉。(選自《大唐西域記》,有刪節(jié))【注釋】①五印度.指當(dāng)時印度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部分。②山阜(fù)隱軫(zhěn)很多高山。③丘陵舄(xì)鹵丘陵地帶是鹽堿地。舄鹵,鹽堿地。④疇∶已耕作的田地。⑤磽(qiāo)確:指土地十分貧瘠,多形容沙石之地不適宜耕種。7.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A.印度之人馬之千里者(《馬說》)B.隨地稱國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C.北乃山阜臆軫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D.西方土地磽確今齊地方千里(《鄒忌諷齊王納諫》)8.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7分)(1)高峰入云,清流見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北廣南挾,形如半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斯大概也,可略言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東則川野沃潤疇隴膏腴南方草木榮茂10.《答謝中書書》是南朝時陶弘景寫給謝中書的一封書信,境界清新,《大唐西域記》是千多年前玄奘西行的情況記述,為《西游記》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chǔ)。請分別用【甲】【乙】兩文中的四字短語概括選文的主要內(nèi)容。(4分)【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7.B8.(1)高高的山峰聳八云霄,清澈的溪流能見到水底。(2)(印度的疆域)北面廣闊,南面狹窄,形狀好像半個月亮。(3)這是大體狀況,大致簡要敘述一下。9.東則川野沃潤/疇隴膏腴/南方草木榮茂10.【甲】山川之美【乙】封疆之域【參考譯文】印度人民,隨著居住地方的不同而自名其國名,對自己所喜歡的地方,稱之為印度。至于印度的界域,我們可以談一談。五印度這塊地方,方圓九萬多里。三面瀕臨大誨,北面背靠雪山。北面廣闊,南面狹窄,形狀好像半個月亮。全國劃分地區(qū),有七十多個國家。當(dāng)時天氣特別炎熱,地方又多潮濕。北方聳立著很多高山,丘陵地帶多是鹽堿地,東部河流平原肥沃滋潤,南方草木繁茂,西方土地十分貧瘠。這是大體狀況,大致簡要敘述一下。(2015遼寧沈陽)【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疽摇康蹐蛘?,放勛①。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能明馴德②,以親九族。九族既睦,便章③百姓④。乃命羲、和⑤,敬順昊天數(shù)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歲三百六十六日,以閏月正四時。信飭⑥百官,眾功⑦皆興。(選自《史記》,有刪節(jié))【注釋】①放勛:堯的名。②馴德:順天應(yīng)人的美德。③便章:治理。④百姓:百官族姓。⑤羲、和:羲氏與和氏的并稱。⑥飭(chì):約束,整頓。⑦功:事情。9.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訶語。(2分)(1)期年之后(2)眾功皆興10.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3分)A.其仁如天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岳陽樓記》)B.就之如日停數(shù)日(《桃花源記》)C.以親九族其將歸見其親也(《送東陽馬生序》)D.乃命羲、和茍全性命于亂世(《出師表》)11.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6分)(1)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譯文:(2)歲三百六十六日,以閏月正四時。譯文:12.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敬順昊天數(shù)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13.比較閱讀【甲】【乙】兩文,請寫出齊威王和堯帝為使國家大治,分別采用了什么治國方法。(4分)齊威王:堯帝:【參考答案】9.(1)滿一年(2)興辦10.A11.(1)能夠在公共場合指責(zé)諷刺我,讓我聽到的,得下等獎勵。(2)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用閏月正定四季。12.敬順昊天/數(shù)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13.(1)齊威王廣開言路(虛心納諫)。(2)堯帝以德治國,管理百官,研制歷法。【參考譯文】【乙】帝堯,就是放勛。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陽一樣溫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潤大地。他富有卻不驕傲,尊貴卻不放縱。他戴的是黃色的帽子,穿的是黑色衣裳,朱紅色的車子駕著白馬。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親相愛。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績昭著,各方諸侯邦國都能和睦相處。帝堯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據(jù)日月的出沒、星辰的位次,制定歷法,謹(jǐn)慎地教給民眾從事生產(chǎn)的節(jié)令。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閏月的辦法來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帝堯真誠地告誡百官各守其職,各種事情都辦起來了。(2014遼寧沈陽)【甲】記承天寺夜游蘇軾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疽摇糠缴阶觽鳎ü?jié)選)蘇軾方山子①,光、黃②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③為人,閭里之俠皆宗④之。稍壯,折節(jié)⑤讀書,欲以此馳騁當(dāng)世,然終不遇。晚乃遁于光、黃間,曰岐亭。余謫居于黃,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問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環(huán)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注釋】①方山子:蘇軾的老朋友,姓陳名慥(zào),字季常。②光、黃:光州(今河南潢川)、黃州(今湖北黃岡)。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漢時的游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節(jié):強自克制,改變初衷。⑥矍(jué)然:驚奇注視的樣子。9.請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3分)(1)遂至承天寺(2)相與步于中庭(3)余告之故10.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3分)A.過岐亭能面刺寡人之過者(《鄒忌諷齊王納諫》)B.適見焉見漁人,乃大驚(《桃花源記》)C.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記》)D.問余所以至此者所以動心忍性(《生于憂患,死于安樂》)11.把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1)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2)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12.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13.比較閱讀【甲】【乙】兩文,蘇軾和方山子的人生際遇有何不同?他們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別是什么?(4分)【參考答案】9.(1)遂:于是,就(2)相與:一同,共同(3)故:緣故,原因10.B11.(1)(我)脫了衣服想要睡覺,(只見)月光照入門內(nèi),高興地動身出門。(2)這是我的老朋友陳季常(或陳慥),為什么在這里?12.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13.①蘇軾:被貶官;方山子:“不遇”②蘇軾:尋友、賞景:方山子:隱居【參考譯文】【乙】方山子,是光州、黃州一帶的隱士。年輕時,仰慕漢代游俠朱家、郭解的品行,鄉(xiāng)間的游俠都推崇他。(等到他)年歲稍長,就改變志趣,發(fā)奮讀書,想憑讀書來馳騁于天下,但最終沒有實現(xiàn)愿望。晚年時隱居在光州、黃州之間一個叫岐亭的地方。我被貶官居住在黃州,有一次經(jīng)過岐亭時,正巧碰見了他。我說:“哎,這是我的老朋友陳慥陳季常呀,怎么會在這里呢?”方山子也很驚訝,問我為什么會到這里。我把原因告訴了他,他低著頭不回答,繼而仰天大笑,請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蕭條,然而他的妻子兒女奴仆都顯出怡然自得的樣子。(2013遼寧沈陽)【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選自《三峽》)【乙】六里,渡一溪,頗大。又南,有峰東環(huán)而下。又二里,盤峰岡之南,乃西向覓小徑入峽。峽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當(dāng)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獨高垂,如匹練界②青山,有溪從峽中東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瓘钠浜笪鞫?,躡⑤峻凌崖。其崖高穹⑥溪上,與對崖駢⑦突如門,上聳下削,溪破其中出。(選自《游大理日記》)【注釋】①派:量詞。②界:隔斷。③清碧:溪水名。④下流:河流的下游。⑤躡:踩、踏。⑥穹:隆起。⑦駢:并列。9.請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3分)(1)隱天蔽日:____(2)或王命急宣:____(3)有峰東環(huán)而下:____10.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3分)A.渡一溪而或長煙一空(《岳陽樓記》)B.即清碧之下流也水陸草木之花(《愛蓮諺》)C.與對崖駢突如門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說)D.上聳下削上書諫寡人者(《鄒忌諷齊王納諫)11.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5分)(1)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2)乃西向覓小徑入峽。12.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峽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當(dāng)其后13.請分別寫出【甲】【乙】兩文中表現(xiàn)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語句回答)(4分)【參考答案】9.(1)遮藏(2)宣布,傳達(3)環(huán)繞10.B11.(1)在三峽七百里(的沿途)中,峽谷的兩岸都是山連著山,一點沒有斷缺的地方。(2)(我)于是向西尋找小路走入峽谷。12.峽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峰當(dāng)其后13.甲.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或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或全句。乙.溪破其中出。【參考譯文】【乙】行了六里,渡過一條溪水,水很大。又向南走,有山峰向東方環(huán)繞而下。又走二里,繞過峰下山岡的南邊,于是向西尋找小徑走入峽谷。從峽中朝西望,重重山峰互相掩映,最高的一座山峰位于峽谷后方,有積雪的痕跡,獨自高高下垂,如一匹白絹隔斷了青山,有溪水從峽谷中往東流注,這就是清碧溪的下游?!瓘哪沟睾笙蛭餍卸?,踏著峻嶺登上山崖。這座山崖高高隆起在溪流上,與對面的山崖并立前突如同一扇門,上邊高聳下面陡削,溪流沖破其中流出去。(2012遼寧沈陽)【甲】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選自《出師表》)【乙】貞觀二年,太宗謂房玄齡等曰:“漢、魏以來,諸葛亮為丞相,亦甚平直,嘗表①廢廖立、李嚴(yán)②於南中,立聞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嚴(yán)聞亮卒,發(fā)病而死。故陳壽④稱‘亮之為政,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洧莸蓉M可不企慕及之?【注釋】①表:指上表建議。②廖立、李嚴(yán):蜀漢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數(shù)民族衣襟左開,借指異族入侵而亡國。④陳壽:西晉人,著有《三國志》。⑤卿:古代君對臣的稱謂。9.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3分)(1)志慮忠純:____(2)悉以咨之:______(3)嚴(yán)聞亮卒:______10.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3分)A.太宗謂房玄齡等曰太守謂誰(《醉翁亭記》)B.嘗表廢廖立、李嚴(yán)于南中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岳陽樓記》)C.立聞亮卒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D.發(fā)病而死舜發(fā)于畎畝之中(《生于憂患,死于安樂》)11.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6分)(1)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2)諸葛亮為丞相,甚平直。12.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亮之為政開誠心布公道13.【乙】文中哪句話最能詮釋諸葛亮提出的“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的主張?(請和原文回答)(3分)【參考答案】9(1)忠誠(2)商議,詢問(3)聽到,聽說10.B11(1)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給陛下(使用)。(2)諸葛亮做丞相,非常公平正直。12.亮之為政/開誠心/布公道13.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參考譯文】【乙】貞觀二年,唐太宗對房玄齡等大臣說:“三國時期,諸葛亮為蜀漢的丞相,治國也是坦蕩無私,公正無偏。他曾經(jīng)上表皇帝,把廖立、李嚴(yán)兩位大臣貶到南中做普通老百姓。廖立聽到諸葛亮去世的消息,哭著說道‘我要一輩子呆在南中邊地了?!顕?yán)聽到諸葛亮死的消息,居然發(fā)病死了。因此史官陳壽說,‘諸葛亮治理國家,誠心而公正,對國家忠心并有貢獻的,就是仇人也獎賞,對觸犯國法,不好好工作的,就是親人也要處罰’。愛卿,你們怎么可以不欽慕并趕上他呢。(2011遼寧沈陽)【甲】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疝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輒亂,望其旗靡,故逐之。(選自《曹劌論戰(zhàn)》)【乙】凡主將之道,知理①而后可以舉兵,知勢②而后可以加兵,知節(jié)③而后可以用兵。知禮則不屈知勢則不沮知節(jié)則不窮④。見小利不動⑤,見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⑥大利大患。夫惟養(yǎng)⑦技而自愛⑧者,無敵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靜可以支百動。(選自《唐宋八大家散文·心術(shù)》)【注釋】①理:規(guī)律、道理。②勢:形勢、趨勢。③節(jié):節(jié)制。④窮:困厄,處于困境。⑤動:輕舉妄動。⑥支:支持,這里指應(yīng)付。⑦養(yǎng):蓄養(yǎng)。⑧自愛:這里指愛惜自己的軍隊。9.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3分)(1)公將鼓之(2)故逐之(3)凡主將之道10.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3分)A.知勢而后可以加兵弗敢加也(《曹劌論戰(zhàn)》)B.無敵于天下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C.故一忍可以支百勇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記》)D.一靜可以制百動增其舊制(《岳陽樓記》)11.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5分)①既克,公問其故。②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12.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知禮則不屈知勢則不沮知節(jié)則不窮13.【甲】【乙】兩文在作戰(zhàn)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處?(4分)【參考答案】9.(1)擊鼓(2)追擊或追趕(3)方法(手段、道理、規(guī)律)10.C11.(1)已經(jīng)戰(zhàn)勝,魯莊公問(曹劌)取勝的原因。(2)小的好處和禍患,不足以辱沒我們的才能。或:小的利益(好處)和小的禍患,是不值得辱沒我們的技藝(才能)的。12.知禮則不屈/知勢則不沮/知節(jié)則不窮13.都主張作戰(zhàn)時要詳察敵情(知己知彼),把握戰(zhàn)機啊,后發(fā)制人(不輕舉妄動,要抓住有利時機,一舉成功)【參考譯文】大凡擔(dān)任主將的原則是,通曉事理然后可以出兵,了解敵我雙方的形勢然后可以增兵,懂得節(jié)制然后可以用兵。通曉事理就不會屈服,了解敵我雙方的形勢就不會灰心喪氣,懂得節(jié)制就不會陷入困境。見了小利益不動心,遇上小禍難不躲避。小利益、小禍難不值得辱沒我的本領(lǐng),這樣之后才能夠應(yīng)付大利益、大禍難。只有善于培養(yǎng)本領(lǐng)又能保存自己的力量的人,才無敵于天下。所以忍耐一下,可以應(yīng)對百次勇敢的行動,冷靜一下,可以控制百次的輕舉妄動。(2010遼寧沈陽)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蓖踉唬骸吧啤!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瘢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氯撼歼M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8.解釋選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誠:間:9.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1)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2)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10.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的內(nèi)容。(2分)【參考答案】8.誠:的確,實在間:偶爾9.由此看來,大王所受的蒙蔽太嚴(yán)重了。(2)能夠在公共場合指責(zé)諷刺寡人,讓我聽到的,得下等獎賞。10.寫鄒忌入朝諷諫和齊王納諫后的效果。(2009遼寧沈陽)夏后伯啟與有扈①戰(zhàn)于甘澤而不勝。六卿請復(fù)之,夏后伯啟曰:“不可。吾地不淺②,吾民不寡,戰(zhàn)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庇谑呛跆幉恢叵巢毁E味琴瑟不張④,鐘鼓不修⑤,子女不飭⑥,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⑦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咀⑨尅竣傧暮蟛畣?、有扈是古代人名②淺:狹,窄?、劢蹋哼@里指教化④張:樂器上弦⑤修:設(shè)置⑥飭:通“飾”,修飾⑦論:評定(1)解釋選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戰(zhàn):期年:(2)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于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3)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①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②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4)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第①段的內(nèi)容。(3分)【參考答案】11.(1)(2分)作戰(zhàn)滿一年各1分(2)(2分)于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一處1分(3)(4分)①這是(因為)我德行淺薄,教化不好(的緣故)。“是”“善”1分,句意1分②所以想要戰(zhàn)勝別人,就一定要先戰(zhàn)勝自己?!肮省薄皠佟?分,句意1分(4)(3分)夏后伯啟吸取作戰(zhàn)失敗的教訓(xùn),勵精圖治,嚴(yán)于律己,最終使有扈氏順從。“吸取教訓(xùn)”“勵精圖治”“順從”各1分,具體內(nèi)容亦可【參考譯文】夏后伯啟和有扈在甘澤大戰(zhàn)而沒有取得勝利。大臣們要求再戰(zhàn),夏后伯啟說:“不可以,我的領(lǐng)地不小,我的人民不少,但是卻作戰(zhàn)不能取得勝利,這是我德行淺薄,教化不好?!庇谑亲P時不用多重席子,吃飯時不吃幾種菜肴,不彈琴瑟,不設(shè)鐘鼓之娛,親近親屬,敬愛長輩,尊敬賢人,任用能人。滿一年有扈氏就歸順了。所以想要戰(zhàn)勝別人,就一定要先戰(zhàn)勝自己。想要評定別人,一定要先評定自己。想要了解別人,一定要先了解自己。(2008遼寧沈陽)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泵魅?,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8、解釋選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窺:蔽:9、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10、在生活中,你有時也會遇到不切實際的贊美。請結(jié)合上文內(nèi)容說說你應(yīng)當(dāng)如何正確對待這種贊美?(2分)【參考答案】8、(2分)察看;受蒙蔽各1分9、(2分)鄒忌身高有八尺多,容貌光彩美麗。每句各1分(修、余、呋麗)10、(2分)面對不切實際的贊美,我們要冷靜思考,實事求是。2分答出具體內(nèi)容亦可(2008遼寧沈陽)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7.解釋選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1)壑:(2)意:8.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3分)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9.概括選文畫橫線部分的內(nèi)容。(2分)10.下面是歐陽修《瀧岡阡表》中的一段文字,閱讀后回答問題。(8分)修不幸,生eq\o\ac(○,1)“四歲而孤,太夫人eq\o\ac(○,2)守節(jié)自誓eq\o\ac(○,3),居窮,自力于衣食,以長以教,俾eq\o\ac(○,4)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為吏,廉而好施與,喜賓客其俸祿雖薄常不使有余,曰:‘毋eq\o\ac(○,5)以是為我累eq\o\ac(○,6)!’故其亡也,無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節(jié)選自《古文觀止》)【注釋】①生:出生。②太夫人:指歐陽修的母親鄭氏。③守節(jié)自誓:意思是鄭氏決心守寡,不再嫁人。④俾(bǐ):使。⑤毋:勿要;不可.eq\o\ac(○,6)累:牽累。(1)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喜賓客其俸祿雖薄常不使有余(2)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①修不幸,生四歲而孤。②毋以是為我累?。?)從太夫人的話中,你能看出歐陽修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2分)【參考答案】7.(1)山谷(2)情趣(各1分)8.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拐彎,有一個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泉水上邊的,是醉翁亭。(“峰回路轉(zhuǎn)”1分,“翼然”1分,判斷句式1分)9.醉翁亭的環(huán)境(醉翁亭及周圍的景色)10.(1)喜賓客/其俸祿雖薄/常不使有余(各1分)(2)eq\o\ac(○,1)歐陽修(我)很不幸,(長到)四歲就成了孤兒。eq\o\ac(○,2)不要因為這些(財物)使我受累。(“孤”、句子疏通各1分;“以是”、句子疏通各1分)(3)為官清廉、樂善好施的人。(“清廉”、“樂善好施”各1分)【參考譯文】我不幸,四歲時父親去世了,母親立志守節(jié),家境貧困,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還要撫養(yǎng)我、教育我,使我長大成人。母親告訴我說:“你父親為官清廉,樂于助人,又愛結(jié)交朋友,他的薪俸微薄,常常所剩無幾,說:‘不要讓錢財使我受累!’他去世后,沒有留下可賴以生存的家產(chǎn)。我靠什么守節(jié)呢?我對你父親有所了解,因而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2007遼寧沈陽)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9.解釋選文中加點的詞。(4分)(1)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櫻花洗液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大棚種植基地灌溉系統(tǒng)承包合同
- 2025年魚塘承包經(jīng)營權(quán)評估與流轉(zhuǎn)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中國倍速鏈生產(chǎn)線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中國云南省在線旅游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
- 房子回收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周轉(zhuǎn)材料租賃與智能化管理合同
- 網(wǎng)絡(luò)寵物合同范本
- 腦服康行業(yè)深度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反鏟挖掘機市場運行動態(tài)及行業(yè)投資潛力預(yù)測報告
- 防性侵安全教育課件
- 四川省會計師事務(wù)所服務(wù)收費標(biāo)準(zhǔn)(川發(fā)改價格〔2013〕901號)
- 2024年注冊計量師-一級注冊計量師考試近5年真題集錦(頻考類試題)帶答案
- 《籃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教案(四篇)
- 醫(yī)學(xué)教案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類型癡呆臨床路徑
- 中小學(xué)、幼兒園安全防范要求
- 農(nóng)村建房的鄰居協(xié)議書模板
- 《積極心理學(xué)(第3版)》 課件 01開篇 相對富裕的社會呼喚積極心理學(xué)
- 人教版版小學(xué)科學(xué)二年級下冊教案
- 反比例函數(shù)函數(shù)K的幾何意義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獲獎?wù)n件
- 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校《電力拖動與PLC》課程標(biāo)準(zhǔn)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