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全冊數(shù)學教案設(shè)計_第1頁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全冊數(shù)學教案設(shè)計_第2頁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全冊數(shù)學教案設(shè)計_第3頁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全冊數(shù)學教案設(shè)計_第4頁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全冊數(shù)學教案設(shè)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教學內(nèi)容統(tǒng)一長度單位認識厘米課時1-1

1.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

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教學

2.通過學生的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經(jīng)歷的創(chuàng)造活動中,建立起

目標

對長度單位的理解。

3.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難點用學生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米尺。學生準備學生尺。

教學流程二次

師生活動設(shè)計意圖備課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媽媽和老師比,誰高?誰矮?高多少?矮多少?

比劃一下。你能知道具體高多少,矮多少嗎?

“高多少”,“矮多少”其實是在比較人體的長度,這就要使

用長度單位。通過師

二、探究新知生用各自的

(-)統(tǒng)一長度單位(出示例1情境圖。)一掛量課桌

觀察這些圖,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覺得他們的這些方法的長度,體會

怎么樣?由于所用的

交流匯報:課桌的長是幾掛?標準不同,所

教師提出疑問:我量了只有3掛。我們量的都是同樣的課桌,以測量同一

為什么量的結(jié)果不一樣呢?長度所得的

追問:要怎樣才能得到相同的結(jié)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結(jié)果也就不

(二)整體感知,認識厘米。同,引起學生

1.觀察尺子,認識刻度的認知沖突,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較在解決這種

一下,觀察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呢?沖突中體會

教師指出刻度線、0刻度、長度單位“厘米”并明確測量比掌握統(tǒng)一長

較短的物體的長度,一般用“厘米”作單位。度單位的必

2.認識1厘米。要性。

教師指出:這個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線一樣,表示從

這里開始。從刻度0到刻度1的長度就是1厘米。聯(lián)系生

尺子上還有哪一段的長度也是1厘米呢?誰上來指指看?我活實際進行

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測量和練習,

師:因為每個大格的長度都一樣,所以我們在用尺子量物體到最后的開

的長度時才有了統(tǒng)一的標準。放練習,讓學

追問: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呢?生動手操作,

3.認識幾厘米。動腦思考。

師:剛才同學們認識了1厘米,那現(xiàn)在老師要增加難度了,

看從0到3的長度是幾厘米,從0到7呢?

4.教學例3(量一量)。

(D先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紙條,用手比劃下它的長度,說說它

可能是幾厘米,

(2)如果尺子壞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還能量出這張紙條的

長度嗎?怎么量?

5.實踐應(yīng)用。拿起數(shù)學書,找到封面上比較短的那條邊,估

計這條短邊大約有多長?再量一量,看你估計得是否準確。強化練

三、鞏固新知習,加深1厘

1.完成教材第4頁的“做一做米的表象,逐

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1題。步形成空間

3.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2題。想象能力,增

四、小結(jié)強空間觀念。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jié):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測量物體的長度必須

用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還認識了1厘米的長度,并會用手上的尺子

測量身邊物體的長度。

統(tǒng)一長度單位認識厘米

<

測量時,標準不同,結(jié)果就不同一,統(tǒng)一長度單位厘米cm

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厘米”作單位。

設(shè)

量法:把尺的刻度0對準物體的一端,這個物體的另一端對著幾,這個物體

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教學

反思

2

教學內(nèi)容認識米、用米量課時1-2

1.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根據(jù)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

教學知道1米=100厘米。

目標2.能合作測量出整米長度的物體。

3.培養(yǎng)合作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教學難點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教學準備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紙條。

教學流程二次

師生活動設(shè)計意圖備課

一、復習用厘米量物體

1.用兩個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長?2厘米呢?10厘米復習有關(guān)厘

呢?米的舊知,為后

2..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長度。請你演示,并說出注意面的課程做鋪

事項。墊。

二、認識米,用米量

你們量得不錯,那么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長呢?瞧!這

樣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結(jié)果。那么該怎么

辦呢?(用更長的尺子量)用這把尺子試一試看,這是一把

米尺。在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者距離,例如操場東邊到西邊有

多遠,教室有多長,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長度單位“米讓學生親

(一)感知米的實際長度身經(jīng)歷測量的

1.觀察這把米尺,它的每兩個刻度之間是多長?過程,激發(fā)學習

2.觀察自己的1米卷尺,看看和教師米尺的刻度是不是興趣。

一樣的?

3.那么1米到底有多長呢?

(1)用直尺在黑板上畫1米長的線段。

3

(2)兩只手臂展開,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

米。

(3)用米尺量1米長的繩子。(應(yīng)該注意什么問題?)

(二)厘米、米之間的關(guān)系

1.那么今天我們學習的米和昨天學習的厘米之間有什么通過探究,

關(guān)系呢?讓學生更為深

2.這條是1米長的繩子,請你用以厘米為單位的刻度尺刻地認識厘米

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與米的關(guān)系,學

3.小結(jié):1米也就是100厘米。(板書:1米=100厘米)會自主學習。

三、鞏固反饋

1.米與厘米的單位換算。

1米=()厘米100厘米=()米

5米=()厘米200厘米=()米通過探究,

3米=()厘米300厘米=()米讓學生更為深

8米=()厘米900厘米=()米刻地認識厘米

學生自己先探究米和厘米的兌換,然后完成練習后,全與米的關(guān)系學

部訂正。會自主學習。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米或厘米。

教室長6()黑板長2()小明身高124()課桌長

50()

板認識米、用米量

設(shè)量比較長的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

教學

反思

4

教學內(nèi)容認識線段課時1-3

1.讓學生自己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征:直的和可度

量。

教學

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目標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識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

際問題能力。

教學重點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教學難點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教學準備直尺

教學流程二次

師生活動設(shè)計意圖備課

一、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英勇的消防員叔叔為了搶救國家、

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時都是爭分奪秒,刻不容緩的,當每次接到通過情景

任務(wù)時,為什么他們都是從高高的鐵管上滑下來而不是走樓的問題,引入本

梯呢?(比較快)為什么從鐵管滑下來比走樓梯快呢?下面課的內(nèi)容,提高

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學生學習的興

二、觀察體驗,探究新知趣。

1.感知線段的直

師:請牙看一看、摸一摸,膏盒、藥盒、直的曲的吸管、通過看一

鉛筆、繩子、鐵絲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看、摸一摸使學

師:你覺得桌子上哪些東西是直的?學生迅速找出自己生直觀地認識

認為是直的東西。線段的特點,加

2.感知線段的兩個端點深學生的印象。

師:請同學們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東西除了直以

外,你還發(fā)現(xiàn)什么?假如從鉛筆的任意一端開始,摸到鉛筆

的另一端,我們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個點,把另一端

5

也看作一個點,我們把這兩個點叫做端點。像書本的邊、直

的吸管那樣都有兩個端點。

3.從實例理解線段

師:請同學們在練習紙上按自己的想法把沒兩點連結(jié)起

來。教師在黑板出示:學生操作,指名把黑板上的兩個點用

線連起來。同學們畫的這些線都有什么特點?大家說得好,

請同學們看看、想想教科書第頁“做一做”的圖下面那句話

和三條線。讓學生觀

小結(jié):我們就把像課本第5頁中間的圖叫線段,線段都察發(fā)現(xiàn),討論學

是直的、有兩個端點。比如書本的邊、盒子的邊、鉛筆、直習,親身經(jīng)歷認

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線段。識線段的過程,

4.畫線段同事大概了解

學生嘗試畫3厘米長的線段,并說出畫法。讓幾個學生線段的特征及

演示怎樣畫線段,大家評價哪種方法好。請方法好的學生再畫法。

演示一遍,并邊畫邊說??偨Y(jié)畫法。

三、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1.下圖有四個點,每兩點之間畫線段。

2.你們明白消防員叔叔為什么一接到任務(wù)后馬上從鐵管

滑下來,而不走樓梯了嗎?生活中運用這個原理的例子還有

很多,你們能說說看嗎?

認識線段

下面這些都是線孝殳

書線手殳是直的.可以量出長度量R上面的線段長幾座米。

設(shè)畫法:從尺子的刻度0開始畫起,畫到3厘米的地方。

6

教學

反思

教學內(nèi)容確定長度單位課時1-4

1.通過類比、觀察,學會如何運用合適的長度單位描述物體的長度。

2.引導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利用身邊的物體,進行想象、猜測、

教學

推想、對比等,確定合適的長度單位。

目標

3.感受測量長度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測量長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

要意義。

教學重點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描述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流程二次

師生活動設(shè)計意圖備課

一、復習舊知復習厘米

前面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劃一下和米,用手進行

1厘米長度和1米的長度嗎?比劃,為后面估

測、推算長度作

小結(jié):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時

好鋪墊。

候用厘米作單位,什么時候用米作單位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

來探究。(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教學例8。

在生活情境中

教師談話:同學們看,這是我們學校的旗桿,你知道它

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

的高度是13厘米還是13米?和你小組的同學互相說說想法。

引導學生在合

引導:方法一:排除法。

作互動中分析、

1厘米只有這么長,(用手比劃)那么13厘米就只有這交流旗桿的高

么長,旗桿不可能這么短,所以是13米。度是13厘米還

7

方法二:推算法。把旗桿的高度和我們的身高對比一下,是13米,課件

我們大約是1米多高,才到旗桿的這個高度,所以旗桿應(yīng)該的演示為學生

是13米高。10個小朋友的身高加起來差不多和旗桿一樣高。提供充分觀察

思考的思維空

方法三:類比法。和身邊的13厘米高的物品進行比較,

間,教師再適當

旗桿是不是和這個物品一樣高,比如,我們手上的鉛筆都不

指導,并開展小

止13厘米長,旗桿的高度應(yīng)該是13米。

組合作交流學

小結(jié):原來要確定答案有這么多種方法,我們在選擇合

習,在交流中感

適的長度單位時要多思多想,最終確定合適的長度單位。

受數(shù)學的思維

2.鞏固新知。小明來到百鳥館,看見了這樣一只小鳥

和方法。

這只小鳥的腳印的長度是1厘米還是1米呢?

讓學生自己說說思考的方法。

三、練習拓展

1.出示教材第7頁”做一做”題目。練習題形

2.選擇合適的單位。式多樣,通過合

我們的教室長6()黑板長2()作推理、空間想

小明身高124()課桌高90()象,培養(yǎng)學生的

3.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8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4.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9題和創(chuàng)造想象能

力。

四、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這一單元結(jié)束了,你學會了什

么?

小結(jié):這一單元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并初

步認識了線段,學會確定長度單位。

a

確定長度單位

旗桿的高度是13米。

8

教學

反思

教學內(nèi)容長度單位復習課時2-1

1.讓學生鞏固長度單位及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2.在引導學生經(jīng)歷認識線段的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自主探究

目標的意識和能力,學會與他人合作。

3.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估計能力,求異的思想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熟練十幾減9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學具

教學流程二次

師生活動設(shè)計意圖備課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看一看哪一位小朋友的眼力最好。

誰能來猜猜老師的身高?其實只要我說一個數(shù)字你就知道

了。157()(生補充“厘米”)這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一起

來復習第一單元長度單位。

二、.回顧知識,整體把握通過復

同學們,誰能說一說在第一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習使學生掌

(1)量物體的長度用什么工具?已經(jīng)學過的長度單位是提長度單位

什么?用兩個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長?2厘米,3厘米呢?和測量的方

(2)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應(yīng)注意什么?指名兩名學生法,

量下面紙條的長度。

(3)現(xiàn)在我請一位同學來量講臺桌的長(學生用自己的

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結(jié)果)。因此,量比較長的

9

物體或者距離,如操場東邊到西邊有多遠,通常用米作單位。

(4)你知道線段的兩個特征嗎?怎樣畫一條線段?

三、典型示例

1.填空:

1枝鉛筆長25()一本書長22()

操場的旗桿高10()1根粉筆長約10()讓學生

2.這是小明早上寫的一篇日記,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早結(jié)合生活常

晨,我從2厘米長的床上起床,用15米長的牙刷刷牙,80cm識,做出判

長的毛巾洗臉。吃完早飯,急忙騎上自行車,以每分鐘30斷,使得他們

厘米的速度到離家500厘米遠的學校去上學,路上還碰到了更為深刻地

身高165米的王老師。到了學校,我馬上拿出厚1米的課本認識長度單

看起來。位的合理使

你們?yōu)槭裁葱Π??你說說原因?那應(yīng)該怎么辦呢?你想用的必要性,

改哪一個?學會正確選

3.畫一畫。用單位。

畫一條比6厘米短2厘米的線段。

4.比一比。

18米。28米100厘米O1米35厘米025厘米

5米040厘米6米。60厘米40厘米。4米

四、梳理知識,總結(jié)升華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長度單位復習

1枝鉛筆長25()一本書長22()

操場的旗桿高10()1根粉筆長約10()

豫18米。28米100厘米O1米35厘米025厘米

計5米。40厘米6米060厘米40厘米04米

10

教學

反思

教學內(nèi)容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課時2-2

1.經(jīng)歷從實際情景里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十幾減8的計算方

教學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8。

目標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發(fā)展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能應(yīng)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guān)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

教學重點掌握筆算的計算法則,能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筆算中的“對位”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流程二次

師生活動設(shè)計意圖備課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出示PU主題圖

跳鏟7,每個班由2名老師帶隊)通過觀察

情景圖,從而使

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

'

問題,激發(fā)解決

問題的興趣。

引導學生觀察:同學們準備去參觀博物館。請大家仔細

觀察這幅圖,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字信息?說給你小組的同學聽

一聽。全班匯報發(fā)現(xiàn)。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學生小組

交流匯報。

11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L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情況組織教學例10學生說想法及理在嘗試、交

由。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計算方法。先嘗試寫豎式,再討論流中掌握計算

總結(jié)列豎式應(yīng)注意的問題。方法初步體會

2.完成P12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計算方法。算法的多樣化。

3.教學例2。學生嘗試計算,交流算法。嘗試用多種算

法計算。

4.完成P13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1.864295217

+3+54+40+46+71司時

教皈............................................通過練習,

幫助學生鞏固

兩位數(shù)與兩位

數(shù)的不進位加

2.練習二第2題,學生直接說答案。法計算,熟練掌

30+20=50+26=92+4=61+25=握計算方法。

35+32=3+45=13+72=44+53=

四、課堂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么?教師引導梳理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

35+2=35+32=

e十個十個十個十個

35f35f3535>35>35

設(shè)

+2+2+2+32+32+32

737767

個轉(zhuǎn)個位好布。相同教位期亦。

12

教學

反思

教學內(nèi)容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課時2-3

1.通過學生的交流,發(fā)現(xiàn)100以內(nèi)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多種計算方

教學法,體驗算法的多樣性。

目標2.能選擇合理的算法,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3.能運用數(shù)學知識嘗試解決問題。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

教學重點能選擇合理的算法,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進位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流程二次

師生活動設(shè)計意圖備課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主題圖。問: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輛

車嗎?為什么?通過觀察

情景圖,從而使

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

1

.聲鏟七I杯「將個?班、由L2.名..老.揶..帶.隊.二)問題,激發(fā)解決

問題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出示35+37=,學生試算。交流算法。

13

2.擺小棒:小組說擺法。問: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在嘗試、交

捆放在哪?單根還剩幾根?整捆的有幾捆?合起來是多少?流中掌握計算

3.怎樣列豎式?要注意什么?從哪一位加起?6+5超過方法初步體會

了10怎么辦?師:我們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寫上一個小小的算法的多樣化,

“1”字表示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在加十位時不要忘記加上理解算理。

這個1,也可以從這個1加起。

4.比較35+32與35+37有什么不同?

5.計算46+24,試算,可以借助于小棒。個位的0可不

可以不寫,為什么?

6.小組合作討論:筆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通過練習

你認為還應(yīng)該提醒同學們什么問題?學生能更為熟

7.完成P14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學練地掌握進位

生匯報并說明算法。加法的計算方

8.總結(jié)算法。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指名匯報,引導法。

學生總結(jié):要把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也可以從十位加

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yīng)用

1.完成練習二第3題學生看圖,了解題意,或是擺小棒

幫助理解。再列豎式計算。學生匯報,并說明計算方法。通過練習,

2.完成練習二第5題。自己先改錯,然后匯報。加強筆算加法

3.完成練習二第11題。先看圖,說說數(shù)學信息,然后自的正確算法。

己讀題,完成練習。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

板35+37=

f3535

+3-7一+3r7

t272

個上57毋12,

計g十e-r.4小與2,

474^.才日力口,苗T-,

詒J—土去年-1.>

教學

反思

教學內(nèi)容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練習課課時2-4

1.鞏固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運算,加深加法意義的理解,為退位減

法的學習做準備。

教學2.讓學生有機會在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氣氛中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激

目標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3.引導學生在辨識的練習中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趣味性、挑戰(zhàn)性,使不同

的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教學重點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進行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運算,提

高學生的運算技能。

教學難點通過練習,使學生比較熟練而準確的進行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運

算。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流程二次

師生活動設(shè)計意圖備課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引入新課

1.學習了關(guān)于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運算。你們有哪些

收獲呢?指名匯報。使學生

2.總結(jié)得真不錯。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研究,通過這明確學習的

15

節(jié)課的學習相信大家會有更大的收獲。目標。

二、合作探索,鞏固知識。

1.完成第15練習二第4題教師巡視、指導。找學生在黑

板上板演。

4.4723643918

+16+17+9+27+33

加深理

2.完成第15練習二第6題。自己先看題,說說題目意

解并使不同

思,教師指導完成前2個,學生自己完成全部。

的學生得到

6.□里應(yīng)該填幾?*『

不同的發(fā)展。

26+48=0439+14=0360+39=口9

37+12=0954+16=0045+8=口3

3.完成第16習二第7題。

計算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指名

回答。

4.完成第16練習二第8題。自己獨立完成,全班訂正。

5.完成第16練習二第9題。教師巡視。指名匯報,并

說明解題思路。此題以

6.完成第16練習二第10題。算出每張卡

算出母張卡片上兩個數(shù)的和。**片上兩個數(shù)

的和的形式

77]316畫8334

3869562541359筆算加法的

綜合練習,有

自己快速完成。利于激發(fā)學

三、課堂總結(jié):生練習的興

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學生從知識、趣。

方法上進行總結(jié)。

16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練習課

板4.4723643918

+16+17+9+27+33

設(shè)6.□里應(yīng)該填幾?**

計26+48=口439+14=口360+39=口9

37+12=口954+16=口045+8=口3

教學

反思

教學內(nèi)容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不退位減)課時3-1

1.設(shè)情景,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逐步培養(yǎng)學生解決數(shù)學

教學問題的能力。

目標2.鼓勵學生進行算法探索,掌握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3.結(jié)合情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學生進一步理解相同數(shù)位對齊的意義,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

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筆算中的“對位”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流程二次

師生活動設(shè)計意圖備課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主題圖。

通過觀察

情景圖,從而使

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

17

必依崛問題,激發(fā)解決

問題的興趣。

2008年北京奧運會金牌榜前5名如下表。

名次代表團金牌數(shù)

中國51

2美國36

3俄羅斯23

4英國19

5德國16

2.交流從圖中了解到的信息。

3.匯報: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贏了?

4.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會解答嗎?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在嘗試、交

1.教學例L

流中掌握計算

代表團金牌數(shù)

方法初步體會

美國36

任閏比俄羅斯汽

俄羅斯23算法的多樣化。

36-23=___

仔細地觀察圖。怎么解決聰聰?shù)膯栴}。板書算式:36-23,

思考計算方法,在練習本上試算。小組交流算法。指名匯報。

2.小結(jié):先自己歸納,再得出: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

開始減,個位減個位,十位減十位。

二、鞏固練習,實踐應(yīng)用通過多種

1.完成第18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選擇一道形式的練習掌

題與同桌交流算法。匯報結(jié)果及算法。握計算方法。

2.完成第20頁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并說說是怎么想的.

3.完成第20頁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匯報、

三、課堂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么?教師引導學生梳理。

學生先互相說說再回答: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開始減,個

18

位減個位,十位減十位。

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不退位減)

板36-23=

36

設(shè)

-23

13

教學

反思

教學內(nèi)容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退位減)課時3-2

1.理解筆算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算理,掌握豎式的寫法和計算方法,能

正確地進行豎式計算。

教學

2.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使學生掌握筆算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

目標

(退位減)的方法。

3.通過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增強學生的愛國這情。

教學重點掌握用筆算方法計算兩位數(shù)退位減法,并明白其算理。

教學難點能運用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退位減法。

教學準備

教學流程二次

師生活動設(shè)計意圖備課

19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出示主題圖。聰聰還有一個問題想考考大家:中國比美

國多多少票?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回答。使學生

明確學習的

中國比美國多c

代表團金牌數(shù)目標。

多少枚金牌?J'w

中國51

美國36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學例20

51-36=

A.結(jié)合前面所學的知識思考計算方法。

B.分小組交流想法:個位上1減6不夠減怎么辦。通過猜

C.匯報各自的計算方法。想、練習、交

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豎式計算。流總結(jié),使學

E.用擺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生掌握退位

411減法的筆算

&451方法。

-36—|-36

1515

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

2.教學例30通過探

出示50-24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然后在小組內(nèi)究讓學生更

交流你的算法。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為深刻地認

總結(jié)筆算減法是要注意什么?識退位計算

(1)相同數(shù)位對齊;(2)從個位減起;(3)個位不夠減,的重要性,學

從十位退1。會兩位數(shù)相

3.小結(jié)。先學生思考計算方法。分小組交流想法。并匯減的退位方

報: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如果個位不夠減,就從法。

十位退1。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yīng)用通過多

1.完成第19頁做一做。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并說種形式的練

20

說是怎樣想的。習使學生掌

2.完成第20頁練習三第4題。先用小棒擺一擺,再計算。握計算方法。

指名匯報

3.完成練習三第6題。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并說

明錯誤的原因,及怎樣改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