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熱儲能電站發(fā)電項目汽機附屬機械安裝質量控制要點_第1頁
光熱儲能電站發(fā)電項目汽機附屬機械安裝質量控制要點_第2頁
光熱儲能電站發(fā)電項目汽機附屬機械安裝質量控制要點_第3頁
光熱儲能電站發(fā)電項目汽機附屬機械安裝質量控制要點_第4頁
光熱儲能電站發(fā)電項目汽機附屬機械安裝質量控制要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光熱儲能電站發(fā)電項目汽機附屬機械安裝質量控制要點1.1一般規(guī)定1.1.1附屬機械的殼體上應有表明轉動方向的標識。1.1.2附屬機械裸露的轉動部分應裝保護罩,保護罩應裝設牢固、便于拆卸,不得與轉動部分發(fā)生摩擦。1.2附屬機械安裝1.2.1交付安裝的混凝土基礎應符合相關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A尺寸、中心線、標高、地腳螺栓孔和預埋鐵件位置等應與設計圖紙相符,其質量應符合土建工程的相關規(guī)定。1.2.2附屬機械就位前應對混凝土基礎進行處理并達到下列規(guī)定:1.2.2.1與二次灌漿混凝土接觸的表面應鑿出毛面、清除油污和其他雜物;1.2.2.2放置墊鐵的混凝土表面應鑿平,與墊鐵接觸應密實,墊鐵放上后無翹動現(xiàn)象,采用埋置墊鐵安裝工藝時,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1.2.2.3地腳螺栓孔內應清潔、無雜物、無油垢。1.2.3配制墊鐵應滿足下列規(guī)定:1.2.3.1墊鐵材料可以采用鋼板或鑄鐵;1.2.3.2墊鐵表面應平整、無翹曲、無毛刺;1.2.3.3墊鐵的坡度直為1:1O~1:25,薄邊厚度應大于5mm。1.2.4墊鐵安裝應滿足下列規(guī)定:1.2.4.1墊鐵應安放在地腳螺栓的兩側和底座承力處,大型附屬機械底座內、外側應各放一組。因底座結構特殊無法在地腳螺栓兩側布置墊鐵時,可在地腳螺栓孔澆灌后在澆灌層上布置墊鐵。底座在地腳螺栓擰緊后不得變形。1.2.4.2每疊墊鐵不宜超過3塊,特殊情況下個別允許達5塊,其中允許用一對斜墊鐵。1.2.4.3墊鐵宜伸出底座邊緣10mm~20mm。1.2.4.4墊鐵各承力面應接觸密實,用0.3kg~0.5kg于錘輕敲,應無松動,調整結束后應在墊鐵側面點焊牢固。1.2.4.5底座與基礎表面的距離應大于50mm。1.2.4.6底座埋入二次灌漿混凝土的部位,應將浮銹、油污及油漆清除干凈。1.2.5安裝地腳螺栓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2.5.1地腳螺栓上的油脂、污垢應清理干凈;1.2.5.2地腳螺栓與其孔壁四周應有間隙;1.2.5.3地腳螺栓末端不應觸及孔底;1.2.5.4地腳螺栓的螺母與墊圈、墊圈與底座應接觸良好,并采取防松措施;1.2.5.5地腳螺栓終擰后螺栓端部宜露出螺母2個~3個螺距。1.3給水泵及其配套裝置安裝1.3.1給水泵組裝完畢,除應有普通離心泵的技術記錄外,還應作下列技術記錄:1.3.1.1導葉襯套和轉子的配合總間隙記錄;1.3.1.2平衡盤的徑向晃度與端面瓢偏記錄,靜平衡盤的套筒部分與袖套的徑向配合間隙記錄,動靜平衡盤不平行度記錄;1.3.1.3轉子的總竄動量和工作軸竄,動量記錄,推力間隙及平衡盤的軸向間隙記錄;1.3.1.4抬軸記錄;1.3.1.5主油泵各部配合間隙記錄;1.3.1.6雙層殼體組裝相關記錄。1.3.2電動機的檢查與安裝除按空冷發(fā)電機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3.2.1大型電動機的轉子與定子的磁力中心線應吻合;1.3.2.2電動機的定子與轉子間的空氣間隙四周應均勻,偏差應小于磁極平均空氣問隙的10%;1.3.2.3電動機與轉動機械的聯(lián)軸器找中心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1.3.2.4電動機地腳螺栓緊固后,底部外露的螺桿、螺母墊板應互相點焊牢固。1.4凝結水泵安裝1.4.1立式泵安裝前,土建工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4.1.1進水側水槽或流道的混凝土表面,經(jīng)外觀檢查無蜂窩、無孔洞、無露筋、無裂紋等缺陷;1.4.1.2泵基礎的中心線與進出口水管接口構筑物的中心線的允許偏差為lOmm;1.4.1.3電動機與水泵分層安裝的泵組,各層標高的相對偏差,應在lOmm以內;1.4.1.4測量各層開孔中心,偏差應在5mm以內,樓面開孔的尺寸應大于出水彎管的斷面尺寸;1.4.1.5大型立式泵基礎應無不均勻沉降。1.4.2立式軸流泵主軸與泵輪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4.2.1主軸安裝前泵輪組合體如在殼體內臨時就位,不得使泵輪直接壓在底蓋上,防止壓裂。1.4.2.2主軸與轉子體正式安裝前,應實測聯(lián)軸器的高程和泵輪的位置并與制造廠記錄核對。1.4.2.3主軸與泵輪連接的各結合面應嚴密,用0.05mm塞尺檢查應全周無間隙,最終連接時結合面應加符合規(guī)定的防水涂料,螺栓緊力應均勻,螺母應點焊牢固。1.4.2.4以聯(lián)軸器法蘭平面水平為準調整主軸與泵輪連接后的主軸垂直度。1.4.2.5測量主軸與導軸承孔上下圓周各點的間隙,測量主軸瓦的厚度,兩者偏差應符合制造廠的要求。1.4.2.6泵輪在殼體內的軸向中心實際位置值,應與殼體中心印記相對泵聯(lián)軸器法蘭平面的標高差一致。當葉片在最大或最小轉角位置時,在上、中、下三點測量葉片與外殼的徑向最小間隙應符合圖紙要求,間隙偏差應不超過實際平均間隙的20%。1.4.2.7安裝主軸時葉輪的定位標高應比設計值稍高,使葉輪下緣與外殼單邊間隙大于上緣與外殼單邊間隙的5%~15%。1.4.2.8主軸的正式定位應在電動機定子找正后進行,在電動機安裝前水泵主軸初步標高位置應比設計標高低,所低數(shù)值為聯(lián)軸器法蘭止口深度再加2mm~6mm,避免調整時電動機定子與主軸碰擦。1.5空冷風機安裝1.5.1空冷風機和水塔風機安裝前應檢查下列各項并符合規(guī)定:1.5.1.1傳動軸應平直,聯(lián)軸器止口應吻合不松曠,端面瓢偏應小于0.03mm;1.4.1.2齒輪、蝸輪、油箱、減速箱、軸承箱殼體內應無油垢、無鑄砂、無氣孔、無銹蝕;1.5.1.3齒輪油泵的檢查和安裝應按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執(zhí)行;1.5.1.4錐形齒輪和變速齒輪的嚙合應良好且接觸均勻,齒頂間隙和齒側間隙應符合制造廠的要求,制造廠無要求時,齒頂間隙為模數(shù)的1/3。1.5.1.5齒輪油泵至各軸承及齒輪嚙合處的油路應清潔、暢通、無堵塞;1.5.1.6濾網(wǎng)應清潔、安裝正確;1.5.1.7油擋間隙宜為0.1Omm~0.25mm;1.5.1.8油窗玻璃應透明、無損傷,結合面無滲漏;風葉無卷邊、無損傷、無裂紋,葉頂及葉片肩部的瀉水孔應暢通;1.5.1.10各連接部分不應松曠。1.5.2齒輪箱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5.2.1齒輪箱與風機支座平面自由狀態(tài)下應接觸嚴密,不得強力緊固;1.5.2.2齒輪箱底板的水平度應小于0.20mm/m;1.5.2.3齒輪箱的主動軸晃度應小于0.05mm;1.5.2.4盤動主軸應靈活、無卡澀;1.5.2.5齒輪箱蓋的螺栓應鎖緊。1.5.3葉片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5.3.1安裝葉輪前應檢查驅動軸端的同心度,徑向晃度允許偏差為0.02mm;1.5.3.2葉片吊裝應使用專用工具,防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