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地通道消防設施改造施工圖設計總說明_第1頁
隧道、地通道消防設施改造施工圖設計總說明_第2頁
隧道、地通道消防設施改造施工圖設計總說明_第3頁
隧道、地通道消防設施改造施工圖設計總說明_第4頁
隧道、地通道消防設施改造施工圖設計總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隧道、地通道消防設施改造第1頁共35頁隧道、地通道消防設施改造施工圖設計說明地下空間地通道及隧道消防設施整治工程第35頁共35頁1、工程概述1.1工程概況本次項目的消防安全評估共三種類型,分別為人行地下通道、車行下穿通道、隧道。其中,人行地下通道共19條,包括重慶賓館人行地通、文化宮大門地通道、中興路人行地通、東水門地通、李子壩人行地通、健康路人行地通道、肖家灣地通道、牛角沱地通(嘉陵西路地通)、牛角沱地通(嘉陵東路地通)、牛角沱地通(四維路地通)、牛角沱地通(隧道口地通)、美專校街地通道、臨江支路地通道、臨江門地通道、江灣地通和大坪循環(huán)道地通,總長度1357.7m,面積為10159.3㎡。車行下穿通道共7條,包括上清寺車行下穿道、大禮堂車行下穿道、菜園壩車行下穿道、南區(qū)路車行地通、袁家崗至黃沙溪方向車型下穿道、黃沙溪至袁家崗方向車行下穿道和六店子下穿道,總長度2093.1m,面積為17338.87㎡。隧道共13條,包括朝千隧道、黃沙溪隧道、龍家灣隧道、鵝嶺隧道、八一隧道、向陽隧道、華村隧道、虎頭巖隧道、彭家花園隧道、張家花園隧道、和平路隧道、長和路隧道、體育路隧道,總長度9100.2m,面積為85165.34㎡。三種類型總計39條,總長度12551m,總面積為112663.51㎡。地通道及隧道內消防設施運營多年。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損壞,故障頻出,存在消防安全缺陷和隱患,已不能滿足消防安全運營管理的需求,須對相關設施進行整治和改造。受單位委托,我公司承擔該項目的設計工圖1隧道、車行下穿道地理位置圖2人行地通道地理位置隧道、車行下穿通道和人行地下通道基本信息如下表所示。表1隧道、下穿道、人行地通道基本信息序號類別結構名稱長度(m)面積(m2)備注1隧道朝千隧道(雙孔)536/53610934.4三類2黃沙溪隧道(雙孔)428/4288132四類3龍家灣隧道(雙孔)690/68313043.5三類4鵝嶺隧道(單孔)1431894.75四類5八一隧道(單孔)5786144.14三類6向陽隧道(單孔)5654689.5三類7華村隧道(雙孔)373/5006984四類8虎頭巖隧道(雙孔)743/802.514991.35三類9彭家花園隧道(雙孔)380/3807600四類10張家花園隧道(單孔)45387四類11和平路隧道(雙孔)42/44516四類12長和路隧道(雙孔)415.4/475.37125.6四類13體育路隧道(單孔)3132723.1四類14下穿道上清寺車行下穿道(單孔)83664四類15大禮堂車行下穿道(雙孔)548/4878280三類16菜園壩車行下穿道(單孔)145.51091.25四類17南區(qū)路車行地通(單孔)2071656四類18袁家崗至黃沙溪方向車行下穿道(單孔)250.42178.48四類19黃沙溪至袁家崗方向車行下穿道(單孔)152.21324.14四類20六店子下穿道(雙孔)110/1102145四類21人行地通道重慶賓館人行地通1251625附帶商業(yè)22文化宮大門地通道40400附帶商業(yè)23健康路人行地通道35490附帶商業(yè)24肖家灣地通道50775附帶商業(yè)25臨江支路地通道(地王廣場)1261567附帶商業(yè)26大坪循環(huán)道地通95712.5附帶商業(yè)27中興路人行地通道8349828南區(qū)路人行地通67.7372.3529東水門地通2814030李子壩人行地通36.3181.531醫(yī)支路地通2512532嘉南路人行地通191.495733牛角沱地通道(嘉陵西路地通)65.5294.7534牛角沱地通道(四維路地通)47.9191.635牛角沱地通道(嘉陵東路地通)64275.236牛角沱地通道(隧道口地通)3313237美專校街地通道49.9199.638臨江門地通道1321042.839江灣地通631801.2工作內容根據《渝中區(qū)隧道和地下通道消防安全評估報告》及結合現場實地調查了解的情況,對渝中區(qū)隧道、車行下穿道、人行地通道目前存在消防安全隱患進行綜合治理,對健康路地通道內現狀照明予以升級改造,對下穿道內沿側墻散布的各種管線進行歸順并設置橋架,做到整齊美觀。設計依據1)設計規(guī)范和規(guī)程《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GB50015-2019《城鎮(zhèn)給水排水技術規(guī)范》(GB50788-2012)《民用建筑節(jié)水設計標準》(GB50555-2010)《建筑節(jié)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guī)范》(GB55015-2021)《節(jié)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164-2014)《室外給水設計標準》(GB50013-2018)《城市給水工程項目規(guī)范》GB55026-2022《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981-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年版)《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GB50974-2014)《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guī)范》(GB50140-2005)《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42-2002《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GB50974-2014《建筑節(jié)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guī)范》GB55015-2021《民用建筑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352-2019《室外給水排水和燃氣熱力工程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32-200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50016-2013);《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版);《消防設施通用規(guī)范》(GB55036-2022);《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技術標準》(GB51309-2018);《視頻安防監(jiān)控系統(tǒng)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395-2007);《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設計規(guī)范》(CJJ221-2015);《建筑電氣與智能化通用規(guī)范》(GB55024-2022)《城市人行天橋與人行地道技術規(guī)范》(CJJ69—95);《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JTGD60-2015);《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JTG3362-2018);《公路橋涵地基及基礎設計規(guī)范》(JTG3363-2019);《公路橋梁加固設計規(guī)范》(JTG/TJ22-2008);《城市橋梁結構加固設計規(guī)程》(CJJ/T239-2016);《公路橋梁加固施工規(guī)范》(JTG/TJ23-2008);《城市橋梁養(yǎng)護技術標準》(CJJ99-2017);《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guī)范》(GB50367-2013)。2)相關文件資料本公司與業(yè)主簽訂的設計合同;《渝中區(qū)隧道和地下通道消防安全評估》(中北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2023)《嘉陵江大橋南橋頭人行過街系統(tǒng)工程竣工圖》(重慶新科建設工程有限公司,2008)《重慶賓館人行地通道工程竣工圖》(重慶橋梁工程總公司,2007)《重慶市文化宮中二路人行地通道工程竣工圖》(重慶市第二工程公司,2004)《龍家灣隧道竣工圖》(成都鐵路局工程總公司第一工程公司,1993)《八一、向陽隧道漏水病害搶險整治工程竣工圖》(中鐵隧道集團三處有限公司,2013)《大化路道路工程》施工圖設計(中煤科工集團重慶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2014年9月)隧道、下穿道、人行地通道消防設施現狀概述根據《渝中區(qū)隧道和地下通道消防安全評估報告》及現場踏勘,朝千隧道、八一隧道、向陽隧道、龍家灣隧道、張家花園隧道、鵝嶺隧道、重慶賓館人行地通、文化宮大門地通道、中興路人行地通、東水門地通、李子壩人行地通、健康路人行地通道、肖家灣地通道、牛角沱地通、美專校街地通道、臨江支路地通、臨江門地通、江灣地通和大坪循環(huán)道地通、上清寺車行下穿道、大禮堂車行下穿道、菜園壩車行下穿道、南區(qū)路車行地通、袁家崗至黃沙溪方向車型下穿道、黃沙溪至袁家崗方向車行下穿道和六店子下穿道運營設施存在不同程度的消防安全隱患。3.1隧道消防設施現狀朝千隧道朝千隧道連接長江濱江路與嘉陵江濱江路,雙孔雙向四車道,隧道長536/536m,面積10934.4㎡,建設于1996年,設計為不可通行?;返溶囕v,為三類隧道?,F狀隧道內消防設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隧道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疏散指示標志燈具全部故障,應急照明配電箱故障;部分疏散指示標志丟失。隧道內滅火器過期。隧道未設置消防給水系統(tǒng)。黃沙溪隧道黃沙溪隧道位于菜袁路黃沙溪段,雙孔雙向四車道,隧道長428/428m,面積8132㎡,建設于1993年,設計為不可通行?;返溶囕v,為四類隧道?,F狀隧道內消防設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隧道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疏散指示標志燈具全部故障,應急照明配電箱故障;部分疏散指示標志丟失。隧道內滅火器過期。龍家灣隧道龍家灣隧道位于菜袁路龍家灣段,雙孔雙向四車道,隧道長690/683m,面積13043.5㎡,建設于1990年,設計為不可通行?;返溶囕v,為三類隧道?,F狀隧道內消防設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隧道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疏散指示標志燈具全部故障,應急照明配電箱故障;部分疏散指示標志丟失。隧道內滅火器過期。隧道未設置消防給水系統(tǒng)。鵝嶺隧道鵝嶺隧道位于長江一路上,單孔單向三車道,隧道長143m,面積1894.75㎡,建設于1986年,設計為不可通行危化品等車輛,為四類隧道?,F狀隧道內無消防設施。隧道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未設置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隧道內未設置滅火器。八一隧道八一隧道位于南區(qū)路至四新路道路上,單孔單向兩車道,隧道長578m,面積6144.14㎡,建設于1986年,設計為不可通行?;返溶囕v,為三類隧道?,F狀隧道內消防設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隧道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隧道內多處疏散指示標志燈具故障,多處疏散指示標志掉落。隧道內未設置消防給水系統(tǒng)隧道內滅火器過期。向陽隧道向陽隧道位于四新路至南區(qū)路上,單孔單向兩車道,隧道長565m,面積4689.5㎡,建設于1967年,設計為不可通行?;返溶囕v,為三類隧道?,F狀隧道內消防設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隧道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隧道內多處疏散指示標志燈具故障。隧道內未設置消防給水系統(tǒng)隧道內部分滅火器過期。華村隧道華村隧道位于華村立交上,雙孔雙向兩車道,隧道長373/500m,面積6984㎡,建設于2007年,設計為不可通行?;返溶囕v,為四類隧道?,F狀隧道內消防設施:火災報警系統(tǒng)、消火栓系統(tǒng)、防排煙系統(tǒng)、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水泵接合器、防火卷簾門。隧道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往牛角沱方向2處疏散指示標志故障,往江北方向1處疏散指示標志故障?;㈩^巖隧道虎頭巖隧道位于經緯大道虎頭巖段,雙孔雙向四車道,隧道長743/802.5m,面積14991.35㎡,建設于2007年,設計為不可通行危化品等車輛,為三類隧道?,F狀隧道內消防設施:火災報警系統(tǒng)、消火栓系統(tǒng)、防排煙系統(tǒng)、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水泵接合器。隧道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往江北區(qū)方向3處疏散指示標志故障,往大坪方向1處疏散指示標志故障。彭家花園隧道彭家花園隧道位于經緯大道上,雙孔雙向四車道,隧道長380/380m,面積7600㎡,建設于2007年,設計為不可通行?;返溶囕v,為四類隧道?,F狀隧道內消防設施:消火栓系統(tǒng)、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水泵接合器。隧道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往六店子方向隧道內左側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全部故障,往大坪方向隧道內所有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故障。隧道洞口減壓閥壓力表丟失。隧道內部分滅火器過期。張家花園隧道張家花園隧道位于臨化路巴蜀中學(張家花園)東側,單孔雙向兩車道,隧道長44.5m,面積387㎡,設計為不可通行危化品等車輛,為四類隧道?,F狀隧道內無消防設施。隧道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未設置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隧道內未設置滅火器。和平路隧道和平路隧道位于和平路與中山一路平交口處,雙孔雙向兩車道,隧道長42/44m,面積516㎡,隧道建于1947年7月,設計為不可通行?;返溶囕v,為四類隧道?,F狀隧道內無消防設施。隧道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隧道內未設置滅火器。長和路隧道長和路隧道位于長和路(虎頭巖公園)東側,雙孔雙向四車道,隧道長415.4/475.3m,面積7125.6㎡,隧道建于2017年,設計為不可通行?;返溶囕v,為四類隧道?,F狀隧道內消防設施: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消火栓系統(tǒng)、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防火卷簾門、防排煙系統(tǒng)。隧道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往重慶天地方向隧道內4處疏散指示標志燈具故障,往虎頭巖方向隧道內8處疏散指示標志燈具故障。。往重慶天地方向和往虎頭巖方向隧道內滅火器過期。往重慶天地方向隧道內5處紅外火焰探測裝置故障,往虎頭巖方向隧道內6處紅外火焰探測裝置故障,往虎頭巖方向隧道內1臺風機故障。消火栓管網無水。體育路隧道體育路隧道位于體育路(重慶體育館)西側,單孔單向兩車道,隧道長313m,面積2723.1㎡,隧道建于2018年,設計為不可通行?;返溶囕v,為四類隧道?,F狀隧道內消防設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防火門。隧道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往兩路口方向11處疏散指示標志燈具故障。隧道內滅火器過期。3.2下穿道消防設施現狀(1)上清寺車行下穿道上清寺車行下穿道位于上清寺路上,單孔單向兩車道,下穿道長83m,面積664㎡,建設于2001年,設計為不可通行?;返溶囕v,為四類隧道?,F狀車行下穿道內消防設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下穿道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下穿道未配置滅火器。(2)大禮堂車行下穿道大禮堂車行下穿道位于人民路上,雙孔雙向四車道,下穿道長548m/487m,面積8280㎡,建設于2002年,設計為不可通行?;返溶囕v,為三類隧道?,F狀車行下穿道內消防設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下穿道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開閉所未設置防火門。應急照明配電箱損壞,導致往牛角沱方向與往大禮堂方向所有疏散指示標志故障。下穿道均未設置消防給水系統(tǒng)。下穿道均未配置滅火器。菜園壩車行下穿道菜園壩車行下穿道位于菜袁壩長江大橋橋頭轉盤處,單孔單向兩車道,下穿道長145.5m,面積1091.25㎡,建設于2009年12月,設計為不可通行?;返溶囕v,為四類隧道?,F狀車行下穿道內無消防設施。下穿道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下穿道未配置滅火器。南區(qū)路車行地通南區(qū)路車行下穿道位于菜袁壩立交處,單孔單向兩車道,下穿道長207m,面積1656㎡,建設于2007年,設計為不可通行?;返溶囕v,為四類隧道?,F狀車行下穿道內消防設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下穿道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下穿道未配置滅火器。袁家崗至黃沙溪方向車行下穿道袁家崗至黃沙溪方向車行下穿道位于長江二路袁家崗立交處,單孔單向兩車道,下穿道長250.4m,面積2178.48㎡,建設于1991年,設計為不可通行?;返溶囕v,為四類隧道?,F狀車行下穿道內無消防設施。下穿道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下穿道未設置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下穿道未設置滅火器。黃沙溪至袁家崗方向車行下穿道黃沙溪至袁家崗方向車行下穿道位于長江二路袁家崗立交處,單孔單向兩車道,下穿道長152.2m,面積1324.14㎡,建設于1991年,設計為不可通行?;返溶囕v,為四類隧道?,F狀車行下穿道內無消防設施。下穿道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下穿道未設置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下穿道未設置滅火器。(7)六店子下穿道六店子車行下穿道位于經緯大道上,雙孔雙向四車道,下穿道長110m/110m,面積2145㎡,建設于2007年6月,設計為不可通行?;返溶囕v,為四類隧道?,F狀車行下穿道內無消防設施。下穿道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下穿道未設置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下穿道未設置滅火器。3.3人行地通道消防設施現狀重慶賓館人行地通重慶賓館人行地通建設于2007年,長度125m,面積約1625㎡,共設置六個出口?,F狀人行地通內消防設施: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消火栓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防排煙系統(tǒng)、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人行地通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消防控制室未設置防火門。1處疏散指示標志燈具故障。疏散引導箱內疏散引導器材數量不足。多處照明燈具故障。部分滅火器過期。排煙風機高速運轉功能測試不成功,軟接布破損。電線裸露,導線穿管不到位。配電箱私搭電線。地通道排煙通道存在滲漏水現象。文化宮大門地通道文化宮大門人行地通建設于2004年,長度40m,面積約400㎡,共設置六個出口?,F狀人行地通內消防設施: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消火栓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人行地通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疏散引導箱內疏散引導器材數量不足。多處照明燈具故障?;馂淖詣訄缶到y(tǒng)故障,火災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消火栓按鈕及聲光警報器等功能測試不成功。部分滅火器過期。消火栓管網無水。電線裸露,導線穿管不到位。個別商家私接電線。健康路人行地通道健康路人行地通建設于2003年,長度35m,面積約490㎡,共設置3個出口?,F狀人行地通內消防設施: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消火栓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防排煙系統(tǒng)、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人行地通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消防控制室未設置防火門。2處疏散指示標志故障?;馂淖詣訄缶到y(tǒng)故障,火災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消火栓按鈕及聲光警報器等功能測試不成功。滅火器壓力不在正常范圍內,部分滅火器過期。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管網無水,濕式報警閥功能測試不成功。消火栓系統(tǒng)管網無水。排煙風機功能測試不成功。肖家灣地通道肖家灣人行地通建設于2004年,長度50m,面積約775㎡,共設置五個出口。現狀人行地通內消防設施: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消火栓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防排煙系統(tǒng)、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人行地通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2處疏散指示標志故障?;馂淖詣訄缶到y(tǒng)故障,火災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消火栓按鈕及聲光警報器等功能測試不成功。滅火器過期。排煙風機反向運轉。部分商家照明線路未穿管保護。臨江支路地通道(地王廣場)臨江支路(地王廣場)人行地通建設于2006年,長度126m,面積約1567㎡,共設置五個出口?,F狀人行地通內消防設施: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消火栓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防排煙系統(tǒng)、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防火門、氣體滅火系統(tǒng)。人行地通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1處消火栓手輪損壞。滅火器過期。大坪循環(huán)道地通大坪循環(huán)道人行地通,長度95m,面積約712.5㎡,共設置五個出口?,F狀人行地通內消防設施: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消火栓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防排煙系統(tǒng)、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人行地通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消防控制室未設置防火門。疏散引導器材箱內疏散引導器材數量不足。1處疏散指示標志故障。手動報警按鈕設備缺失。(7)中興路人行地通道中興路人行地通建設于2004年,長度83m,面積約498㎡,共設置五個出口?,F狀人行地通內消防設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人行地通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26處疏散指示標志燈具故障,12處應急照明燈具故障。部分滅火器過期。(8)南區(qū)路人行地通南區(qū)路人行地通建設于2007年,長度67.7m,面積約372.35㎡,共設置兩個出口。現狀人行地通內消防設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人行地通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2處疏散指示標志燈具故障,1處應急照明燈具故障。部分滅火器過期。東水門地通東水門人行地通建設于90年代,長度28m,面積約140㎡,共設置三個出口?,F狀人行地通內消防設施: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人行地通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部分滅火器過期。李子壩人行地通李子壩人行地通建設于2007年,長度36.3m,面積約181.5㎡,共設置四個出口?,F狀人行地通內消防設施: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人行地通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部分滅火器過期。醫(yī)支路地通醫(yī)支路人行地通建設于1997年,長度25m,面積約125㎡,共設置四個出口?,F狀人行地通內消防設施: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存在消防安全問題:1處疏散指示標志故障。嘉南路人行地通嘉南路人行地通建設于2007年,長度191.4m,面積約957㎡,共設置四個出口?,F狀人行地通內消防設施:消火栓系統(tǒng)、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人行地通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2處疏散指示標志燈故障。消火栓管網無水。滅火器過期。牛角沱地通道(嘉陵西路地通)牛角沱(嘉陵西路)人行地通建設于1985年,長度65.5m,面積約294.75㎡,共設置四個出口。現狀人行地通內消防設施: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存在消防安全問題:滅火器過期。牛角沱地通道(四維路地通)牛角沱(四維路)人行地通建設于1985年,長度47.9m,面積約191.6㎡,共設置兩個出口?,F狀人行地通內消防設施: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存在消防安全問題:滅火器過期。牛角沱地通道(嘉陵東路地通)牛角沱(嘉陵東路)人行地通建設于1985年,長度64m,面積約275.2㎡,共設置4個出口?,F狀人行地通內消防設施: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存在消防安全問題:1處疏散指示標志故障。滅火器過期。牛角沱地通道(隧道口地通)牛角沱(隧道口)人行地通建設于1985年,長度33m,面積約132㎡,共設置四個出口?,F狀人行地通內消防設施: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存在消防安全問題:滅火器過期。美專校街地通道美專校街人行地通建設于2001年,長度49.9m,面積約199.6㎡,共設置四個出口?,F狀人行地通內消防設施: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存在消防安全問題:滅火器過期。臨江門地通道臨江門人行地通建設于1999年,長度132m,面積約1042.8㎡,共設置六個出口?,F狀人行地通內消防設施:消火栓系統(tǒng)、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人行地通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6處疏散指示標志故障、破損。疏散引導器材箱內疏散引導器材數量不足。滅火器過期。室內消火栓數量不足。江灣地通江灣人行地通長度63m,面積約180㎡,共設置兩個出口。現狀人行地通內消防設施:消火栓系統(tǒng)、疏散指示標志、滅火器。人行地通現狀照片存在消防安全問題:4處疏散指示標志故障。滅火器過期。4、消防給水系統(tǒng)設施整治由于地通道及隧道內消防設施運營多年。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損壞,故障頻出,存在消防安全缺陷和隱患,已不能滿足消防安全運營管理的需求,須對相關設施進行整治和改造。本次改造按現行規(guī)范設計,但是對沒有條件實施改造的隧道或地通道保持現狀。長和路隧道位于長和路(虎頭巖公園)東側,雙孔雙向四車道,隧道長415.4/475.3m。朝千隧道連接長江濱江路與嘉陵江濱江路,雙孔雙向四車道,隧道長536/536m;龍家灣隧道位于菜袁路龍家灣段,雙孔雙向四車道,隧道長690/683m;八一隧道位于南區(qū)路至四新路道路上,單孔單向兩車道,隧道長578m;向陽隧道位于四新路至南區(qū)路上,單孔單向兩車道,隧道長565m;以上四個隧道設計為不可通行危化品等車輛,均為三類隧道。鵝嶺隧道位于長江一路上,單孔單向三車道,隧道長143m;張家花園隧道位于臨化路巴蜀中學(張家花園)東側,單孔雙向兩車道,隧道(雙洞)44.5米;彭家花園隧道位于經緯大道上,雙孔雙向四車道,隧道長380/380m,設計為不可通行危化品等車輛,均為四類隧道。六店子車行下穿道位于經緯大道上,雙孔雙向四車道,下穿道長110m/110m;上清寺車行下穿道位于上清寺路上,單孔單向兩車道,下穿道長83m;菜園壩車行下穿道位于菜袁壩長江大橋橋頭轉盤處,單孔單向兩車道,下穿道長145.5m;南區(qū)路車行下穿道位于菜袁壩立交處,單孔單向兩車道,下穿道長207m;袁家崗至黃沙溪方向車行下穿道位于長江二路袁家崗立交處,單孔單向兩車道,下穿道長250.4m;黃沙溪至袁家崗方向車行下穿道位于長江二路袁家崗立交處,單孔單向兩車道,下穿道長152.2m;設計為不可通行?;返溶囕v,為四類隧道;大禮堂車行下穿道位于人民路上,雙孔雙向四車道,下穿道長548m/487m。健康路人行地通建設于2003年,長度35m,面積約490㎡,共設置3個出口,現有消火栓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和滅火器,參照《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版),場所可不設置消火栓系統(tǒng)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參照《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消防設置投入使用后,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消火栓管網無水、噴淋管網無水和濕式報警閥功能有問題,應恢復消火栓管網供水、噴淋管網供水和濕式報警閥功能。文化宮大門地通建設于2004年,長度40m,面積約400㎡,共設置六個出口,現有消火栓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和滅火器,參照《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版),場所可不設置消火栓系統(tǒng)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參照《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消防設置投入使用后,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消火栓管網無水,應恢復消火栓管網供水。嘉南路人行地通建設于2007年,長度191.4m,面積約957㎡,共設置四個出口,現有消火栓系統(tǒng),參照《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版),場所可不設置消火栓系統(tǒng),參照《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消防設置投入使用后,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消火栓管網無水,但是消防設置投入使用,應恢復消火栓管網供水。臨江門人行地通建設于1999年,長度132m,面積約1042.8㎡,共設置六個出口,現有消火栓系統(tǒng),參照《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版),場所可不設置消火栓系統(tǒng),參照《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消防設置投入使用后,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參《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GB50974-2014第7.4.3條和第7.4.6條,設置有室內消火栓的場所,室內消火栓的布置應滿足同一平面有2支消防水槍的2股充實水柱達到任何部位的要求,室內滅火器數量不足,應增設1處室內消火栓。重慶市渝中區(qū)市政設施維護管理中心委托中北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對渝中區(qū)隧道和地下通道進行了消防安全評估,通過評估報告,消防給水系統(tǒng)存在以下問題:1、長和路隧道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版)第12.2.1,屬于四類隧道可不設消防給水系統(tǒng),但原隧道有消防給水系統(tǒng),存在問題是消防管網壓力不足,本次設計僅僅從經緯大道新增一趟給水管接駁隧道消防管網,增加管網壓力。2、朝千隧道、龍家灣隧道、八一隧道、向陽隧道,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版)屬于城市三類隧道,由于建設年代久遠,現狀未設置消防給水系統(tǒng),評估報告指出存在消防隱患,按《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版)要求應設置消防給水系統(tǒng);按照報告的建議,向陽隧道消隧道內安裝消防栓條件受限,在隧道出入口各增設一套消防栓,消防給水水源由附近市政管網接駁處接入,隧道內加密設置滅火器;朝千隧道、龍家灣隧道和八一隧道檢修道較寬,擬在隧道行車方向右側檢修道上設置消火栓,消防給水水源從附近市政管網接駁處接入DN150的熱鍍鋅無縫鋼管,管道明敷在檢修道上。3、鵝嶺隧道(單洞)長143米,在隧道車行方向右側中間位置各增加2具滅火器;張家花園隧道(雙洞)44.5米,在隧道兩側的中間位置增加共4具滅火器;彭家花園隧道洞口壓力表丟失,減壓閥前后補設減壓閥壓力表,減壓閥前后應設置壓力表,且表盤直徑不應小于100mm,最大量程宜為設計壓力的2倍。4、六店子車行下穿道、上清寺車行下穿道、菜園壩車行下穿道、南區(qū)路車行下穿道、袁家崗至黃沙溪方向車行下穿道和黃沙溪至袁家崗方向車行下穿道設計為不可通行?;返溶囕v,為四類隧道,在車行方向右側增加滅火器;大禮堂車行下穿道設計為不可通行?;返溶囕v,為三類隧道,下穿道內檢修道只有25cm,安裝消防栓條件受限,下穿道出入口有現狀消防栓,所以本次設計只在下穿道內加設置滅火器。5、健康路地通自噴水系統(tǒng)和消防栓系統(tǒng)管網內無水,文化宮大門人行地通、嘉南路人行地通消防栓系統(tǒng)管網內無水,臨江門人行地通室內消火栓數量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臨江支路人行地通處消火栓手輪損壞。本次消防給水設計內容為隧道消防給水系統(tǒng)和滅火器設計,不包含隧道雨水、廢水和設備房建筑給排水等給水排水系統(tǒng)設計。朝千隧道、龍家灣隧道和八一隧道增加室內消火栓;向陽隧道增加室外消火栓;長和路隧道壓力不足,因引入管破壞,本次設計僅僅恢復引入管;健康路地通、文化宮地通和嘉南路地通有現狀設施,因壓力不足或管網中無水,本次僅針對三個地通更換室內管道和消火栓,其他設施不變;臨江門地通因不滿足兩股水同時達到要求,增加管道和消火栓。4.1設計原則和標準本次設計隧道和地通消防給水均從市政給水管取水,根據業(yè)主提供資料顯示市政壓力和水量均能滿足設計要求,隧道內消火栓用水量為20L/S,隧道外消火栓用水量為30L/S,地通內消火栓用水量為10L/S?,F狀隧道外均由室外消火栓,本次設計僅僅針對隧道內消火栓。4.2消防給水及滅火設施總體設計1)防火設計分類等級本次設計朝千隧道、龍家灣隧道、八一隧道和大禮堂下穿道為三類隧道,其余均為四類隧道。2)消防給水及滅火設施系統(tǒng)方案本次設計隧道水壓滿足消防壓力要求,所以利用市政水壓供水。4.3隧道內外設施1)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版)12.2.2第8條要求消火栓間距不大于50m,本項目隧道內消火栓單栓間距45m,滿足同一平面有2支消防水槍的2股充實水柱達到任何部位的要求。消防軟管卷盤設置滿足規(guī)范要求。本項目隧道內消防箱和滅火器采用組合柜式。組合柜內配備公稱通徑為65mm室內消火栓1套,DN65水帶(25米)1條,Φ19mm水槍1支,自救式消防軟管卷盤1盤(軟管長25米),4具MF/ABC4滅火器。組合柜選用詳見15S202第19頁。隧道內消火栓用水量按20L/S考慮設計,每支消防水槍的設計最小流量為5L/S,每次滅火按4支水槍同時使用考慮,水槍充實水柱不小于10米。2)隧道出入口處分別設置室外消火栓和消防水泵接合器,供專業(yè)消防隊伍及消防車使用。3)隧道內設置的消防設備的防護等級不低于IP65。4)隧道內的消防給水管敷設在隧道內行車方向右側檢修道上。消火栓間距為45m,消火栓的栓口距地面高度為1.1m。5)按《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版)設置相應級別的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單側布置滅火器,隧道內每個消火栓箱內配置4具MF/ABC4型滅火器,地通內單獨設置的每個消火栓箱內配置2具MF/ABC4型滅火器。滅火器主要用于撲滅小型或初期火災。和消火栓放一起的滅火器放在消火栓箱內,單獨設置的滅火器采用翻蓋式置地型滅火器箱,外形圖見圖集07S207第100頁,型號為XMDF2-2。6)壓力表采用彈簧壓力表的一般壓力表,型號為Y100,儀表接頭螺紋為M20×1.5,測量范圍0-1.6MPa,安裝采用丙型,具體安裝見圖集01SS105第24頁。4.4消防管材消防干管采用熱浸鍍鋅鋼管,溝槽式卡箍鏈接。消防支管采用鍍鋅鋼管。系統(tǒng)壓力小于等于1.2MPa時,采用熱浸鍍鋅鋼管,絲扣連接或溝槽式連接;系統(tǒng)壓力大于1.2MPa時,采用熱浸鍍鋅無縫鋼管,溝槽式連接。室外消火栓采用SS100/65型地上式消火栓,隧道內消火栓采用SN65型消火栓。給水管穿越車行道時,采用套管保護。消防給水系統(tǒng)的閥門選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埋地管道的閥門宜采用帶啟閉刻度的暗桿閘閥,當設置在閥門井內時可采用耐腐蝕的明桿閘閥;室內架空管道的閥門宜采用蝶閥、明桿閘閥或帶啟閉刻度的暗桿閘閥等;室外架空管道宜采用帶啟閉刻度的暗桿閘閥或耐腐蝕的明桿閘閥;埋地管道的閥門應采用球墨鑄鐵閥門,室內架空管道的閥門應采用球墨鑄鐵或不銹鋼閥門,室外架空管道的閥門應采用球墨鑄鐵閥門或不銹鋼閥門。所有鋼管均應做防腐處理,做法步驟:步驟1、涂刷底漆前的處理方法——在涂刷底漆前,應清除表面的灰塵、污垢、銹斑、焊渣等物,符合《涂覆涂料前鋼材表面處理表面清潔度的目視評定》的要求。涂刷油漆厚度應均勻,不得有脫皮、起泡、流淌和漏涂現象。步驟2、防腐方法——埋地管:埋地金屬管道除銹后,刷紅丹防銹漆兩道,再刷瀝青漆兩道,加作玻璃絲布二道,加強防腐。明裝管道:熱浸鍍鋅鋼管刷銀粉漆兩道。步驟3、管道涂色消防管涂上紅色。4.5現狀管線保護根據現場管勘情況,施工范圍內有其他管線,針對其他管線應該合理保護。4.6附屬構筑物4.5.1閥門DN150,閥門均為閘閥,公稱壓力為16kg/cm2(1.6MPa)。4.5.2水壓試驗管道安裝完畢后,應按照《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進行試壓。4.5.3管道基礎消防給水管道隧道外(包含纜溝外)采用10厘米砂墊層基礎,如基礎位于未經攪動的原土上時,采用10厘米砂墊層;當基礎位于巖石層或半巖石層上時,采用20厘米砂墊層;如遇淤泥或土壤承載力特征值小于100Kpa的基礎上時,需采取換土措施,進行軟土基礎處理。消防給水管道隧道內采用支座加抱箍的形式將管道固定,固定支架的間距為3米,支座做法詳見《消防給水管道支座大樣圖》,本次設計支座下考慮設置支墩。4.5.4采用的標準圖集a)支墩:管道所采用的支座、承堵、插堵、水平彎頭、豎直彎頭、三通和四通及彎道外側均需砌筑支墩。管道各四通和閘閥處必須設支墩,支墩必須托住閥底和四通底,支墩與底部應用M15水泥砂漿抹八字填實。支墩做法參見《柔性接口管道支墩》03SS505,土壤內摩擦角φ=18°,試驗壓力P0=1.1Mpa,管道支墩取管頂敷土H1=1.0m;各垂直向上彎彎頭支墩按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100Kpa選取。b)閥門井:隧道外閥門均需砌筑閥門井,具體做法參見《市政給水管道工程及附屬設施》07MS101-2;閘閥DN150,SZ45T-16,材質為球墨鑄鐵;管道中過濾器采用Y型過濾器,PN=1.6MPa,采用混凝土閥門井,大小為1500mm×1500mm,具體做法可參見《市政給水管道工程及附屬設施》07MS101-2中閥門井的做法。c)室外消火栓的安裝及做法參見《室外消火栓安裝》13S201,室內消火栓見大樣圖。d)水泵接合器為地上式水泵接合器,型號SQS-100A,安裝和做法參照圖集。e)過街套管做法見大樣圖。f)排氣閥材質為球墨鑄鐵。g)倒流防止器采用減壓型倒流防止器,閥體材質為球墨鑄鐵,倒流防止器做法參照12S108-1-14和12S108-1-16。4.7抗震設計(1)本工程為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2)消防管道的選用:熱浸鍍鋅鋼管(3)抗震支架二次設計要求:1)架空消防管道管徑大于或等于DN65的水平管道,當其采用吊架、支架或托架固定時,按《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981-2014第8章的要求設置抗震支承;2)管道穿過內墻或樓板時,應設置套管;套管與管道間的縫隙,采用柔性防火材料封堵。3)管道不應穿過抗震縫。當給水管道必須穿越抗震縫時宜靠近建筑物的下部穿越,且應設伸縮節(jié)。(4)室外給排水抗震設計除滿足本節(jié)外,還嚴格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室外給水排水和燃氣熱力工程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32-2003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4.8危大專篇工程參建各方應認真按照《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guī)定》進行施工管理,施工單位應當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對于超過一定規(guī)模的危大工程,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當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對專項施工方案進行論證。本次設計可能涉及到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有:起重吊裝及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等。5、應急照明設施整治根據相關評估報告及現場調查情況,發(fā)現超過半數的隧道及下穿道存在應急照明故障或破損的問題,有少部分隧道及下穿道未安裝應急照明。針對上述情況,建議采取措施,對存在故障或破損的應急照明燈具進行更換,對未安裝應急照明的隧道和下穿道進行補充安裝。(1)本工程隧道及地通道中,設有消防控制室或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工程,其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應選用集中控制型,其主電源應由消防電源供電,系統(tǒng)由應急照明集中電源、消防應急照明燈具、消防應急標志燈具等組成。其它場所可選擇非集中控制型系統(tǒng)。(2)本工程消防應急燈具的電源由主電源和蓄電池電源組成,燈具應由主電源和蓄電池電源供電。蓄電池組正常情況下應保持充電狀態(tài),火災情況下應保證蓄電池組的供電時間滿足安全疏散要求。燈具的供電與電源轉換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當燈具采用集中電源供電時,燈具的主電源和蓄電池電源應由集中電源提供,燈具主電源和蓄電池電源在集中電源內部實現輸出轉換后應由同一配電回路為燈具供電。(3)應急照明集中電源的輸入及輸出回路中不應裝設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輸出回路嚴禁接入系統(tǒng)以外的開關裝置、插座及其他負載。(4)疏散指示方向標志燈具的設置間距不應大于20m。疏散照明在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低于1.0lx。(5)在火災狀態(tài)下,系統(tǒng)應急啟動后,本工程要求燈具在集中電源蓄電池供電時的持續(xù)工作時間不應少于60min,集中電源蓄電池總的持續(xù)供電時間不應少于75min;當集中電源蓄電池達到使用壽命周期后,其持續(xù)工作時間不應少于75min。(6)火災狀態(tài)下,消防應急照明燈具光源應急點亮、熄滅的響應時間應不大于5S。(7)疏散照明燈和疏散指示標志燈采用節(jié)能光源,光源色溫不低于2700K;燈具自帶蓄電池時,燈具的蓄電池電源宜優(yōu)先選擇安全性高、不含重金屬等對環(huán)境有害物質的蓄電池。安裝在地面的燈具安裝面應能耐受外界的機械沖擊和研磨。(8)本工程消防應急照明燈具安裝高度均在距地8m以下,選擇A型非持續(xù)型消防應急照明燈具。(9)除地面上設置的標志燈的面板可以采用厚度4mm及以上的鋼化玻璃外,設置在距地面1m及以下的標志燈的面板不能采用易碎材料或玻璃材質。(10)在頂棚、疏散路徑上方設置的應急照明燈具的面板或燈罩不能采用玻璃材質。(11)應急照明燈及疏散指示標志燈在潮濕場所內設置時,防護等級不低于IP65;在室外或地面上設置時,防護等級不低于IP67。(12)應急照明燈和燈光疏散指示標志應設不燃燒材料制作的保護罩,不應采用易碎材料或玻璃材質。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的施工、驗收及調試應符合現行國標《消防安全標志第一部分:標志》GB13495.1-2015、《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技術標準》GB51309-2018和《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tǒng)》GB17945-2010的有關規(guī)定。(13)各場所設置的疏散照明、安全標識牌亮度和對比度應滿足消防安全的要求。(14)集中控制型疏散照明應在消防控制室集中手動、自動控制,不得利用切斷消防電源的方式直接強啟疏散照明燈。采用非持續(xù)性消防應急照明燈具時,火災狀態(tài)下由應急照明控制器控制點亮。(15)各類場所嚴禁使用防電擊類別為0類的燈具。對人員可觸及的光環(huán)境設施,當表面溫度高于70°C時,應采取隔離保護措施。(16)一般光源和燈具的閃變指數不應大于1;對辯色要求高的場所,照明光源的一般顯色指數(Ra)不應低于90。(17)人員長時間工作或停留的場所應選用無危險類(RG0)或1類危險(RG1)燈具或滿足燈具標記的視看距離要求的2類危險(RG2)的燈具。(18)在滿足眩光限制和配光要求條件下,應選用效率或效能高的燈具,燈具效率不應低于《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的相關規(guī)定:開敞式直管熒光燈燈具效率不低于75%;帶透明保護罩直管熒光燈燈具效率不低于70%;開敞式緊湊型熒光筒燈燈具效率不低于55%;帶保護罩緊湊型熒光筒燈燈具效率不低于50%;格柵緊湊型熒光筒燈燈具效率不低于45%。發(fā)光二極管筒燈燈具效能不低于《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中3.3.2條表3.3.2-5的規(guī)定,發(fā)光二極管平面燈燈具效能不低于《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中3.3.2條表3.3.2-6的規(guī)定。6、火災報警設施整治6.1火災報警設施現狀根據《渝中區(qū)隧道和地下通道消防安全評估報告》及現場實地踏勘的情況,發(fā)現長和路隧道、大坪循環(huán)地通道、文化宮大門地通道、健康路人行地通道、肖家灣人行地通道火災報警設施故障或損壞。具體內容如下:(1)長和路隧道往重慶天地方向隧道內5處紅外火焰探測裝置故障,往虎頭巖方向隧道內6處紅外火焰探測裝置故障,消防控制主機存在25處故障點位,未處理。(2)重慶賓館人行地通道消防控制主機存在故障點位,未及時清除故障。(3)大坪循環(huán)地通道1處手動報警按鈕設備丟失。(4)文化宮大門地通道、健康路人行地通道、肖家灣人行地通道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故障,火災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消火栓按鈕及聲光警報器等設施年限較久,老化嚴重,功能測試不成功。感溫探測器損壞手動報警按鈕損壞火災報警控制主機顯示故障點聲光報警器損壞6.2維修整治設計內容6.2.1設計范圍根據隧道、人行地通道火災報警設施存在的問題,本次設計主要對損壞、年限較久的火災報警設施進行更換。6.2.2維修整治設計原則本次維修整治設計遵循以下原則:(1)維修改造措施技術可行,經濟合理;(2)針對隧道、地通道運營現狀,盡量縮短施工工期;(3)遵循原施工設計,恢復火災報警設施正常運營;6.2.3整治設計內容參《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GB25201-2010第4.5條和第4.6條,消防設施投入使用后,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不應擅自關停消防設施。值班、巡查、檢測時發(fā)現故障,應及時組織修復,單位應及時更換故障、掉落及損壞的紅外火焰探測裝置故障和處理存在故障點位的消防控制主機。主要設備技術指標如下:(1)火災報警控制器(聯動型)火災報警控制器應具備高可靠性、應符合安裝快捷、操作簡便、反應準確、易維護的要求。建議選用原裝進口產品,火災報警控制器必須通過UL、FM國際認證?;馂膱缶刂葡到y(tǒng)要求為無主再生網絡型及主從網絡型兩種,系統(tǒng)內每一臺火災報警控制器均可控制、查詢、訪問任何一臺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工作、報警狀態(tài)或者主機控制相關區(qū)域機。單機最多可連接10個回路,每個回路最多可連接250個地址(二總線),單機最大容量高達2500點?;馂膱缶刂破髋溆谢芈房刂瓶?,用于聯接各探測器和監(jiān)控模塊。主機與外圍設備之間構成網絡相互通訊?;馂膱缶刂破鲀扰溆?00M主頻32位工業(yè)級CPU微處理器模塊;控制器配置有大屏幕液晶顯示屏,最新報警信息始終顯示在屏幕上。同時還配有各種控制顯示板,既帶控制開關又帶LED顯示燈。既直接可顯示系統(tǒng)的工作狀態(tài)和火災報警信號,同時該控制器可直接顯示反饋及報警信號。火災報警控制器能自動檢測探測器、手報、模塊等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當任一設備出現故障后時,能準確報告故障設備的名稱和位置并將之隔離,以確保系統(tǒng)的正常報警。并具有自動生成現場設備電子布置圖形功能?;馂膱缶刂破鲀戎梅览讚艨垢邏罕Wo設施。能承受6000伏高壓的沖擊,在瞬間高電壓、電流或無線電波的沖擊干擾下,仍能正常工作?;馂膱缶刂破骶哂谢馂膱缶?、檔案記錄功能,主機可以記錄2,000項以上報警和故障檔案記錄?;馂膱缶刂破鬟€配有24V/17A配用直流電源系統(tǒng),自帶浮充電回路,以便在外部電源失電后能繼續(xù)保證火災報警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馂膱缶刂破饔芍骺刂破鳎ㄌ峁┗芈房刂疲?、主顯示面板、聯動顯示板、電源模塊等組成。供電方式:AC220V,50HZ;接入設備:手動報警按鈕、雙波長火焰探測器、聲光報警器等;后備電池:DC24V~10AH(8回路);回路容量:單回路連接250個智能地址控制器容量:系系統(tǒng)最多連接10個火災報警回路,1250探測點、1250監(jiān)控點,最多可達64臺單機聯網??偩€長度:≥3000m;通信接口:應同時具有兩個RS232,兩個RS485標準通訊接口;材質:鋼板;輸出顯示:全中文漢字輸出(2)雙波長火焰探測器監(jiān)視角度:水平方向180度、垂直方向180度;視角范圍:≤120度;探測距離:70m(軸線方向,汽油0.5㎡火)響應時間:在距離30m、0.5㎡汽油火下響應時間<10s,在距離60m、0.5㎡汽油火下響應時間<20s;自適應檢測功能:可靠的故障自診斷,自動根據探測窗口污染情況調節(jié)探測器靈敏度,污染度低于50%時探測距離無變化;防誤報警能力:對電焊、日光、人工光源、熱輻射、電磁干擾、機械振動等均具有極強的抗干擾性;安裝角度:隧道具有長度長,高度、寬度小的特點。紅外火焰探測器的監(jiān)視范圍為拋物線錐體且軸線方向探測距離最長。在安裝時應將紅外火焰探測器的軸線方向正對(或者背對)隧道的通行方向,使得紅外火焰探測器的有效監(jiān)視范圍覆蓋隧道的探測區(qū)域,避免探測盲區(qū)。工作電壓:DC18V~DC30V監(jiān)視電流:<10mA報警電流:<25mA環(huán)境溫度:-20℃~70℃環(huán)境濕度:0~95%RH保護類別:IP65靈敏度分級:不少于三級靈敏度為保證隧道探測區(qū)域全覆蓋,沒有探測盲區(qū),要求探測器的探測距離達到70米,應提供權威檢測機構(具有CNAS,MA認證的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雙波長火焰探測器須滿足IP67以上的防護等級,外殼具有防爆能力,要求提供權威檢測機構(具有CNAS,MA認證的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如配套綜合盤,綜合盤箱體也需滿足IP65以上的防護等級,需提供權威檢測機構(具有CNAS,MA認證的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5)點式感煙(感溫)火災探測器內置微處理器CPU和非遺失性存儲器,具備電子自動編碼功能,能自動生成連線圖,無需人工手動編碼;工作電壓:DC18V~DC30V;監(jiān)視電流:≤50μA;報警電流:≤2mA;環(huán)境溫度:-40℃~70℃;環(huán)境濕度:10%~95%RH;(3)手動報警按鈕火災報警按鈕與火災報警控制器配合使用,用于火災發(fā)生初期人工手動輸入報警信號,實現火災報警功能。全過程需能監(jiān)測,無單獨電源,高抗噪聲,需通信穩(wěn)定,可直接與主機連接。內置微處理器CPU和非遺失性存儲器;具備電子自動編碼功能,能自動生成連線圖,無需人工手動編碼;報警按鈕機殼采用鋼板或聚脂材料制造。具有堅固、牢靠、耐腐蝕的特點,按鈕應配有隧道專用防護盒,必須具有IP66等級證書,做到防火、防水、防潮、防塵,可反復使用。專有測試鑰匙,無需按破玻璃即可進行報警測試。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具有發(fā)光二極管顯示功能,報警時紅色確認燈常亮。工作電壓DC18~30V;環(huán)境溫度:

-40℃~70℃

;監(jiān)視電流不大于300μA;報警電流:2mA;報警壓力:100N±5%;具備智能電子地址編碼,內置微型處理器(CPU);(4)聲光報警器在消火栓箱旁的隧道壁上安裝聲光報警器,聲光報警器與手動報警按鈕均安裝在消防箱旁,聲光報警器的音量應大于75DB,小于100DB,聲光報警器的防護等級應為IP65。工作電壓:DC18~30V;工作電流:≤60mA;聲壓級:75-100dB防護等級:IP65;變頻周期:3-4S;閃光頻率:35-45次/分鐘環(huán)境濕度:10%--95%(不結露);殼體材料和顏色:ABS,紅防護等級:IP65其他消防設施整治根據《渝中區(qū)隧道和地下通道消防安全評估報告》及現場實地踏勘的情況,發(fā)現部分下穿道、人行地通道配電房、消防控制室房門,排煙風機、消防疏散引導箱和敷設線纜等也存在消防隱患,需要對其進行整治。具體內容如下:(1)消防控制室更換防火門大坪循環(huán)道地通、健康路地通、肖家灣地通、重慶賓館人行地通消防控制室和大禮堂下穿道開閉所房門均采用普通防盜門,參《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版)第6.2.7條,附設在建筑內的消防控制室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5h隔墻和1.5h樓板與其他部位隔開。通風、空氣調節(jié)機房和變配電室開向建筑內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設備房開向建筑內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大禮堂下穿道開閉所房門更換為甲級防火門,大坪循環(huán)道地通、健康路地通、肖家灣地通、重慶賓館人行地通消防控制室防盜門更換為乙級防火門。在配電室和消防控制室房門上方增設光致發(fā)光標志牌。開閉所未設甲級防火門消防控制室未設乙級防火門(2)排煙風機故障維修根據根據《渝中區(qū)隧道和地下通道消防安全評估報告》及現場實地踏勘的情況,部分隧道和人行地通排煙風機存在以下問題。長和路隧道往虎頭巖方向隧道內1臺風機故障。健康路人行地通排煙風機功能測試不成功。重慶賓館人行地通排煙風機高速運轉功能測試不成功,風機軟接布破損。肖家灣人行地通排煙風機反向。參考《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GB25201-2010第4.5條和第4.6條,消防設施投入使用后,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不應擅自關停消防設施。本次整治擬對各風機控制柜進行排查,更換故障設備。肖家灣人行地通調整風機線路,恢復風機正常運轉。更換重慶賓館人行地通排煙風機風機防水軟接布。風機軟連接布破損風機運轉故障(3)消防疏散引導箱器材補全疏散引導器材箱內疏散引導器材數量不足,參考《重慶市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規(guī)程》DB50T396-2011第4.3條,單位每1000㎡至少配置1個疏散引導箱,且總數不少于2個。每個疏散引導箱應配備不少于1根疏散熒光棒、1個電源型移動疏散指示標志、4個口哨、1個手持擴音器、2件反光背心、2個手電筒、2具防煙面具、20條毛巾、10瓶瓶裝礦泉水等器材),且應保證疏散器材正??捎?。消防疏散引導箱器材不足(4)裸露線纜規(guī)整根據現場踏勘重慶賓館人行地通、文化宮大門地通電線裸露,導線穿管不到位、配電箱私搭電線。部分商家照明電纜未穿管保護。本次整治擬對配電箱內拆除私搭電線,要求商戶拆除私搭電線,對裸露電線采用橋架或封閉式線槽進行保護。對布置凌亂線管進行規(guī)整。線纜裸露線管敷設凌亂人行地通道表面病害處治本次地通表面病害整治僅為人行通道滲漏水維修整治,不涉及通道結構承載力加固設計。經現場實地調查,文化宮大門人行地通道頂板在近兩年的使用過程中,下穿道頂板存在局部裂縫,沉降縫及裂縫處滲水,涂層長期受雨水侵蝕有脫落現象。此外,文化宮大門地通和重慶賓館人行地通內照明燈具個別破損、燈光照度欠缺。本次設計對頂板裂縫進行封閉處理;對涂層脫落區(qū)域重新涂裝;對沉降縫滲水采用接水盒引流處理;對照明效果欠佳通道燈具整體更換為LED燈具。重慶賓館人行地通道通風道及通風孔在使用過程中,存在漏水現象、頂板裂縫存在滲水現象。本次設計對頂板裂縫進行封閉處理;對裂縫滲水采用接水盒引流處理;通風道位置做防水處理,采用D110PVC引流。(1)結構裂縫處治根據現場觀察,下穿道頂板有多條裂縫,多為豎向裂縫,寬度為0.06~0.20mm,需對其進行相應處治后再進行恢復裝飾施工。對于寬度<0.15mm的裂縫采用直接封閉法進行修補,寬度≥0.15mm的裂縫采用壓力灌注法進行修補,以提高結構的耐久性。施工時下穿道沉降縫處不得進行封閉或灌縫。1)直接封閉法施工工藝:①對于寬度<0.15mm的混凝土裂縫,采用裂縫封閉膠直接封閉的方法。施工流程:裂縫檢查及標注→裂縫表面處理→涂抹裂縫封閉膠封閉。②裂縫的檢查及標注參照現場頂板裂縫分布,施工現場進一步核實裂縫數量、長度及寬度,并進行標注,據此進行封閉膠的具體計算和安排。③裂縫表面處理沿裂縫將兩邊各3~5cm范圍內的灰塵、浮漿用砂輪機打磨干凈,然后用丙酮擦洗,清除裂縫周圍的灰塵、油污。④裂縫表面涂抹封閉膠封閉在裂縫兩邊各3~5cm范圍內,用毛刷、灰刀涂抹封閉膠,對混凝土裂縫進行封閉。2)壓力灌注法施工工藝:①對于寬度≥0.15mm的混凝土裂縫,采用壓力灌注裂縫灌漿膠封閉裂縫的方法,將裂縫灌漿膠壓注入結構物內部裂縫中去,以達到封閉裂縫、恢復并提高結構強度、耐久性和抗?jié)B性的目的,使混凝土構件恢復整體性。施工流程:裂縫檢查及標注→清縫及裂縫表面處理→粘貼灌漿嘴及裂縫表面封閉→壓氣實驗→灌注混凝土裂縫灌漿膠→灌注完畢待灌漿膠固化后拆除灌漿嘴→涂混凝土裂縫灌漿膠封閉②裂縫的檢查及標注根據現場核實裂縫數量、長度及寬度,并進行標注,據此進行灌漿膠、埋嘴等方面的具體計算和安排。③鉆孔在裂縫表面進行騎縫鉆孔,以此作為灌漿導向孔。沿裂縫走向鉆孔,孔深5厘米,孔徑8毫米,凡裂縫交叉處均應在交叉地方鉆孔。④清孔及裂縫表面處理所有孔眼必須用高壓空氣吹洗干凈,使其不讓灰渣阻塞,之后沿裂縫從上而下將兩邊3~5cm范圍內的灰塵、浮漿清理干凈,將構件表面整平,鑿除突出部分,然后用丙酮擦洗,清除裂縫周圍的油污,清洗時注意不要將裂縫堵塞。⑤粘貼灌漿嘴及裂縫表面封閉a.粘貼灌漿嘴底盤的鐵銹必須除凈,并用丙酮擦洗干凈,然后將環(huán)氧膠泥均勻涂抹在底盤周圍,厚度1~2毫米,與孔眼對準粘貼在裂縫上。灌注嘴的間距根據縫長及裂縫的寬窄以30厘米為宜,一般寬縫可稀,窄縫宜密,每一道裂縫至少必須各有一個進漿孔和排氣孔。注意,灌漿孔眼必須對中保證導流通暢,灌漿嘴應粘貼牢靠,四周抹成魚脊形進行封閉。b.裂縫表面封閉為使混凝土裂隙完全充滿液漿,并保持壓力,同時又保證液漿不大量外滲,沿裂縫兩邊3~5cm范圍內用灰刀壓抹環(huán)氧膠泥進行封閉。c.壓氣實驗封閉待硬化后,需進行壓氣試驗,以檢查封閉帶是否嚴封,壓縮氣體通過灌漿嘴,氣壓控制在0.2~0.4MPa,此時可在封閉帶上及灌漿嘴周圍可涂上肥皂水,如發(fā)現通氣后封閉帶上有泡沫出現,說明該部位漏氣,對漏氣部位可再次封閉。試氣對于豎向縫可從下向上,水平縫由低端往高端進行。⑥灌漿操作a.灌注裂縫采用空氣泵壓注法,壓漿罐與灌漿嘴用聚氯乙烯高壓透明管相連接,連接要嚴密,不能漏氣。b.在灌漿過程中應注意控制壓力,裂縫寬度較大時,如果進漿通暢時,壓力宜控制在0.2MPa,如果裂縫進漿不暢,可把泵壓控制在0.4MPa。c.灌注次序:對于水平裂縫,宜由低端逐漸向高端壓漿;對于豎向裂縫由下向上逐漸壓注;從一端開始壓漿后,另一端的灌漿嘴在排出裂縫內的氣體后噴出液漿與壓入的漿液濃度相同時,可停止壓漿,在保持壓力下封堵灌注嘴。貫通縫如果當面灌后另一面未見出漿,可在另一面壓灌一次,對于未貫通縫必須見到鄰近嘴子噴漿。d.其他工作對于已灌完的裂縫,待漿液固化后將灌漿嘴一一拆除,并將灌漿嘴處用環(huán)氧膠泥抹平,最后對每一道裂縫表面再涂一層聚合物水泥漿,確保封閉嚴密,并使其顏色與原混凝土結構表面盡量保持一致;灌漿工作完畢后,用壓縮空氣將壓漿罐和注漿罐和注漿管中殘液吹凈,并用丙酮吹洗管路及工具,以備下次使用。⑦混凝土裂縫灌漿膠材料要求應采用符合《公路橋梁加固設計規(guī)范》(JTG/TJ22-2008)4.7.1條規(guī)定的裂縫修補膠,其安全性能指標必須符合下表規(guī)定:混凝土裂縫灌漿膠安全性能指標性能項目性能要求檢驗標準膠體抗拉強度≥20MPaGB/T2568膠體抗拉彈性模量≥1500MPaGB/T2568膠體抗壓強度≥50MPaGB/T2569膠體抗彎強度≥30MPa,不得呈脆性(碎裂狀)破壞GB/T2570鋼-鋼拉伸抗剪強度≥10MPaGB/T7124不揮發(fā)物含量≥99%GB/T2793可灌注性產品說明書規(guī)定壓力下,注入寬度為0.1mm的裂縫現場試灌注,固化后鉆芯取樣檢驗(2)涂層脫落、頂板滲水處治措施1)對下穿道內頂板涂層局部剝落脫空,先將其鏟除至基材,然后整體拉毛后滾涂界面劑,之后再用抗裂砂漿對空鼓區(qū)域進行填平。板剝落部分待基層清理處治完畢后應按原涂層結構及色彩重新恢復,恢復后頂板應做到整體光滑平整,無明顯凹凸感。在下穿道內部分存在滲水現象的變形縫頂部及側墻設置U型304不銹鋼接水盒,將滲漏水引排至下穿道泄水孔內,引水槽設置于裝飾板背面以利美觀。對重慶賓館人行地通內通風道、通風口進行全面的滲漏水處理,對地通頂棚局部拆除并還建?,F吊頂4個進風口已破損,本次整治拆除重裝。由于通風道內滲漏水嚴重,在進風口設置落水管。通風道內滲水主要為側墻底口,采用堵排相結合的方式,對下穿道通風道,通風口,先拆除裝飾,然后涂刷防水涂料,在通風道底板設置D110PVC排水管,將滲水有組織引流。具體做法詳見圖紙。施工交通組織本次部分車行隧道設施整治是在已通車道路上進行,良好的實施組織計劃和保暢方案是工程得以順利實施的保障。施工組織計劃應遵循以下原則:施工組織應最大限度減小對交通影響。2)保障施工人員和設備安全。朝千隧道、龍家灣隧道和八一隧道等新建消防給水系統(tǒng)施工過程中,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可采取分段封閉半個道的模式進行施工。部分給水管道實施需對車行道進行開挖,禁止施工時段建議鋪設鋼板恢復交通,路面一律不得有任何施工物件影響通行。施工單位在施工前,應結合本單位自身情況,編寫詳細施工組織計劃,待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進行施工。安全文明施工(1)必須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訓,明確安全風險,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范施工,確保人員的施工安全。(2)在易發(fā)傷亡事故(或危險)處應設置明顯的、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安全警示標志牌;(3)根據施工現場情況,必要時可設置封閉圍擋,高度應不小于1.8m,圍擋材料可采用彩色、定型鋼板;(5)施工場地內若需堆放材料,應密閉存放或采取覆蓋等措施,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品必須分類存放;(6)現場垃圾應及時清運,避免污染環(huán)境;(7)應注意施工現場的場容場貌,做到干凈、整潔。施工注意事項1、施工單位進場施工前,應對照設計文件對現場進行全面的實地調查,了解設計意圖、明確施工范圍及施工工藝,并做好施工方案;2、施工單位進場后,應對照檢測報告和本設計文件對消防隱患進行全面的摸底檢查;3、對需占道施工的路段應積極做好交通組織和安全防范措施并上報相關部門,確保施工安全;4、施工單位不得損壞其他既有設施和功能,有問題時及時與設計溝通,規(guī)避安全隱患。5、施工過程中應注意采取措施,對隧道、地通現有的管線、橋架、蓋板、裝飾板、機電設施及路面等構件進行保護,并將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工程廢棄物、廢水、廢渣等物品轉運至指定棄場所,按照相關環(huán)保要求進行處理。6、施工時應注意按照相關安全和技術規(guī)范及規(guī)程等進行處治施工,防范安全風險,避免發(fā)生安全事故。7、施工單位應根據維修方案制定相應的工程預案,并準備相應的應急救援物資,一旦發(fā)生安全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應能及時開展應急處置工作。主要工程量表12.1朝千隧道消防設施整治工程量序號名稱單位工程量備注1消防給水系統(tǒng)1.1DN150熱浸鍍鋅鋼管米1500具體以接口位置為準1.2DN65鍍鋅鋼管米481.3隧道內消火栓滅火器組合柜(內設單栓、卷盤、每個組合柜內設2具MF/ABC4滅火器)座241.4隧道外消火栓座41.5自動排氣閥座21.6倒流防止器座21.7水泵接合器座41.8水表座2LXLC-1501.9閥門井座2含閥門等1.10金屬波紋管個61.11DN300鋼管防護套管米321.12MF/ABC4干粉滅火器具176更換80具1.13DN6590°彎頭個241.14DN200×DN65三通個241.15人行道拆除及恢復平米396實際為準1.16車行道拆除及恢復平米32實際為準1.17支座個358實際為準1.18支墩個382實際為準1.19裝飾板拆除及恢復處241.20滅火器箱(更換)座40XMDF2-22應急照明系統(tǒng)2.1應急照明配電箱(IP65)臺22.2疏散指示燈(IP65)個202.3疏散照明燈個02.4WDZAN-YJY-2*4電纜米2002.5KVZ38#保護管米8002.6WDZAN-YJY-3*6電纜米600備注:表中的工程量與實際可能存在一定出入,最終數量應以工程實際發(fā)生量為準。表12.2黃沙溪隧道消防設施整治工程量序號名稱單位工程量備注1消防給水系統(tǒng)1.1MF/ABC4干粉滅火器具104更換1.2滅火器箱(更換)座52XMDF2-22應急照明系統(tǒng)2.1應急照明配電箱(IP65)臺22.2疏散指示燈(IP65)個80帶米標2.3疏散照明燈個02.4WDZAN-YJY-2*4電纜米16002.5KVZ38#保護管米22002.6WDZAN-YJY-3*6電纜米600備注:表中的工程量與實際可能存在一定出入,最終數量應以工程實際發(fā)生量為準。表12.3龍家灣隧道消防設施整治工程量序號名稱單位工程量備注1消防給水系統(tǒng)1.1DN150熱浸鍍鋅鋼管米1600具體以接口位置為準1.2DN65鍍鋅鋼管米601.3隧道內消火栓滅火器組合柜(內設單栓、卷盤、每個組合柜內設2具MF/ABC4滅火器)座301.4隧道外消火栓座41.5自動排氣閥座21.6倒流防止器座21.7水泵接合器座41.8水表座2LXLC-1501.9閥門井座2含閥門等1.10金屬波紋管個81.11DN300鋼管防護套管米321.12MF/ABC4干粉滅火器具200更換80具1.13DN6590°彎頭個301.14DN200×DN65三通個301.15人行道拆除及恢復平米195實際為準1.16車行道拆除及恢復平米35實際為準1.17支座個458實際為準1.18支墩個488實際為準1.19裝飾板拆除及恢復處301.20滅火器箱(更換)座40XMDF2-22應急照明系統(tǒng)2.1應急照明配電箱(IP65)臺22.2疏散指示燈(IP65)個140帶米標2.3疏散照明燈個02.4WDZAN-YJY-2*4電纜米28002.5KVZ38#保護管米35002.6WDZAN-YJY-3*6電纜米700備注:表中的工程量與實際可能存在一定出入,最終數量應以工程實際發(fā)生量為準。表12.4鵝嶺隧道消防設施整治工程量序號名稱單位工程量備注1消防給水系統(tǒng)1.1MF/ABC4干粉滅火器具41.2滅火器箱座2XMDF2-22應急照明系統(tǒng)2.1應急照明配電箱(IP65)臺12.2疏散指示燈(IP65)個32帶米標2.3疏散照明燈個02.4WDZAN-YJY-2*2.5電纜米6402.5KVZ38#保護管米8402.6WDZAN-YJY-3*4電纜米200備注:表中的工程量與實際可能存在一定出入,最終數量應以工程實際發(fā)生量為準。表12.5八一隧道道消防設施整治工程量序號名稱單位工程量備注1消防給水系統(tǒng)1.1DN150熱浸鍍鋅鋼管米750具體以接口位置為準1.2DN65鍍鋅鋼管米521.3隧道內消火栓滅火器組合柜(內設單栓、卷盤、每個組合柜內設2具MF/ABC4滅火器)座131.4隧道外消火栓座21.5自動排氣閥座11.6倒流防止器座21.7水泵接合器座21.8水表座2LXLC-1501.9閥門井座2含閥門等1.10金屬波紋管個31.11MF/ABC4干粉滅火器具70更換18具1.12DN6590°彎頭個131.13DN200×DN65三通個131.14人行道拆除及恢復平米172實際為準1.15支座個193實際為準1.16支墩個206實際為準1.17裝飾板拆除及恢復處131.18滅火器箱(更換)座18XMDF2-22應急照明系統(tǒng)2.1應急照明配電箱(IP65)臺02.2疏散指示燈(IP65)個6帶米標2.3疏散照明燈個02.4WDZAN-YJY-2*4電纜米3002.5KVZ38#保護管米300備注:表中的工程量與實際可能存在一定出入,最終數量應以工程實際發(fā)生量為準。表12.6向陽隧道消防設施整治工程量序號名稱單位工程量備注1消防給水系統(tǒng)1.1DN150熱浸鍍鋅鋼管米150具體以接口位置為準1.2隧道外消火栓座21.3人行道拆除及恢復平米150實際為準1.4MF/ABC4干粉滅火器具72更換1.5滅火器箱(更換)座36XMDF2-21.6倒流防止器座21.7水表座2LXLC-1502應急照明系統(tǒng)2.1應急照明配電箱臺02.2疏散指示燈個102.3疏散照明燈個02.4WDZAN-YJY-2*4電纜米3002.5KVZ38#保護管米300備注:表中的工程量與實際可能存在一定出入,最終數量應以工程實際發(fā)生量為準。表12.7華村隧道消防設施整治工程量序號名稱單位工程量備注1應急照明系統(tǒng)1.1應急照明配電箱(IP65)臺21.2疏散指示燈(IP65)個88帶米標1.3疏散照明燈個01.4WDZAN-YJY-2*4電纜米36001.5KVZ38#保護管米41001.6WDZAN-YJY-3*6電纜米500備注:表中的工程量與實際可能存在一定出入,最終數量應以工程實際發(fā)生量為準。表12.8虎頭巖隧道消防設施整治工程量序號名稱單位工程量備注1應急照明系統(tǒng)1.1應急照明配電箱(IP65)臺21.2疏散指示燈(IP65)個154帶米標1.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