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地方標準預拌混凝土標準化生產(chǎn)管理規(guī)程_第1頁
湖北省地方標準預拌混凝土標準化生產(chǎn)管理規(guī)程_第2頁
湖北省地方標準預拌混凝土標準化生產(chǎn)管理規(guī)程_第3頁
湖北省地方標準預拌混凝土標準化生產(chǎn)管理規(guī)程_第4頁
湖北省地方標準預拌混凝土標準化生產(chǎn)管理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1.010.30

CCSP66

備案號:DB42

湖北省地方標準

DB42/TXXXX—XXXX

預拌混凝土標準化生產(chǎn)管理規(guī)程

ManagementRulesforStandardizedProductionofReady-MixedConcrete

(征求意見稿)

xxxx-xx-xx發(fā)布xxxx-xx-xx實施

湖北省城鄉(xiāng)和住房建設廳

聯(lián)合發(fā)布

湖北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

DB42/XXXXX—XXXX

目次

前言.......................................................................................HI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2

4基本規(guī)定................................................................................2

5質量管理................................................................................2

5.1一般規(guī)定.............................................................................2

5.2試驗管理.............................................................................3

5.3原材料管理...........................................................................4

5.4配合比管理..........................................................................7

5.5混凝土性能要求......................................................................8

6生產(chǎn)管理................................................................................9

6.1一般規(guī)定.............................................................................9

6.2生產(chǎn)設備管理........................................................................12

6.3工藝控制............................................................................11

6.4運輸與泵送..........................................................................13

6.5交付驗收............................................................................13

7安全管理................................................................................14

7.1一般規(guī)定............................................................................14

7.2安全基礎管理........................................................................14

7.3安全設施............................................................................15

7.4作業(yè)場所............................................................................16

7.5職業(yè)健康............................................................................16

7.6安全標志............................................................................17

7.7隱患排查與治理.....................................................................17

7.8應急管理............................................................................18

8綠色管理................................................................................18

8.1一般規(guī)定............................................................................18

8.2綠色原材料..........................................................................19

8.3廢水廢漿............................................................................19

8.4廢棄混凝土.........................................................................]9

I

DB42/XXXXX—XXXX

8.5噪聲...............................................................................20

8.6粉塵...............................................................................20

8.7碳排放.............................................................................21

9信息化管理.............................................................................21

9.1一般規(guī)定...........................................................................21

9.2原材料管理系統(tǒng)....................................................................22

9.3試驗室管理系統(tǒng)....................................................................22

9.4生產(chǎn)管理系統(tǒng).......................................................................23

9.5運輸泵送管理系統(tǒng)..................................................................24

9.6行政辦公系統(tǒng).......................................................................24

10檔案管理..............................................................................24

10.1一般規(guī)定...........................................................................24

10.2資料要求...........................................................................24

10.3企業(yè)檔案...........................................................................25

10.4人員檔案...........................................................................25

10.5質量檔案...........................................................................25

10.6生產(chǎn)檔案...........................................................................27

10.7安全檔案...........................................................................28

10.8綠色檔案...........................................................................28

10.9信息化檔案........................................................................29

11標準化生產(chǎn)評價........................................................................29

11.1一般規(guī)定...........................................................................29

11.2評價等級...........................................................................29

113評價開展..........................................................................29

11.4評價要求..........................................................................29

附錄A(規(guī)范性)質量管理自評價表........................................................31

附錄B(規(guī)范性)生產(chǎn)管理自評價表........................................................32

附錄C(規(guī)范性)安全管理自評價表........................................................33

附錄D(規(guī)范性)綠色管理自評價表.......................................................34

附錄E(規(guī)范性)信息化管理自評價表......................................................36

附錄F(規(guī)范性)檔案管理自評價表........................................................38

II

DB42/XXXXX—XXXX

,yz.-*—

刖百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一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給出的規(guī)

則起草。

本文件由湖北省住房利城鄉(xiāng)建設廳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湖北省建設科技與建筑節(jié)能辦公室、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華新水泥股份

有限公司、武漢盛大長青建材有限公司、武漢源錦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中技國際工程有限公司、沏

北聯(lián)建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參編單位:湖北省預拌混凝土協(xié)會、武漢市建筑節(jié)能辦公室、宜昌市建筑市場和建設工程

質量安全監(jiān)督站、武漢市質量安全監(jiān)督站、宜昌樂德興商品碎有限責任公司、宜昌鑫大興混凝土有限

公司、湖北荊門安建混凝土有限公司、鄂州中都建材有限公司、湖北省建工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凡

貝環(huán)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中建機械有限公司、中處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武漢中陽明建材

有限公司、中交二航武漢港灣新材料有限公司、襄陽市泰基混凝土有限公司、荊門市飛圖混凝土有限

公司、湖北怡豐建材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趙日煦、包明、丁靜靜、熊龍、王海亮、馬鐵斌、黃勁、謝揚久、唐永鵬、黃

清華、周曉陽、王軼、陳超、林希、孫輝、陶方元、肖孟、陳榮、程玉平、江進發(fā)、王磊、彭立、梁浩、

柯于連、易海文、譚戀、胡亮、張微、向軍、汪家毅、張庚偉、胡軍輝、胡雷、武建軍、吳威、王國榮、

孫長雄、王劍波、吳金龍、楊林、張勇奇、彭桂英、姚元朝、李玉婷、何志煥、丁奇、申繼軍、鄧訃、

陶偉、余昆、王艷、劉通、馬朋、田輝

本文件實施應用中的疑問,可咨詢湖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聯(lián)系電話郵箱:

帕il.hbszjt.net.cn;對本文件的有關修改意見建議請反饋至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聯(lián)系電話:027-

65523017,郵箱:1292370358@o

III

DB42/TXXXX—XXXX

預拌混凝土標準化生產(chǎn)管理規(guī)程

I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預拌混凝土生產(chǎn)全過程中質量管理、生產(chǎn)管理、安全管理、綠色管理、信

息化管理、檔案管理和評價管理的標準化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湖北省行政區(qū)域內預拌混凝土標準化生產(chǎn)的管理。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50164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

GB55008混凝上結構通用規(guī)范

GB5020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

GBb14902預拌混凝土

GB175通用硅酸鹽水泥

GB/T14684建設用砂

GR/T14685建設用卵石、碎石

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渣粉

GB8076混凝土外加劑

GB23439混凝土膨脹劑

GB/T50476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guī)范

GB"33O(X)預拌混凝土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標準化基本規(guī)范

GB/T32150工業(yè)預拌混凝土企業(yè)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通則

GB36888預拌混凝上單位產(chǎn)品能源消耗限額

GB/T50328建設工程文件歸檔規(guī)范

GB/T19273預拌混凝土企業(yè)標準化工作評價與改進

JGJ/T328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chǎn)及管理技術規(guī)程

JC/T2533預拌混凝土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規(guī)范

JGJ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

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

JG/T486混凝土用復合攙合料

JGJ63混凝土用水標準

DB42/T1761機制砂應用技術規(guī)范

DB42/T1511湖北省建設工程電子文件與電子檔案管理規(guī)范

3術語和定義

3.1預拌混凝土ready-mixedconcrete

在攪拌站生產(chǎn)的、通過運輸設備送至使用地點的、交付時為拌合物的混凝土。

3.2預拌混凝土標準化生產(chǎn)standardizedproductionofready-mixedconcrete

針對預拌混凝土生產(chǎn)全過程中要素的控制及優(yōu)化,將所涉及的全部因素綜合起來,提出

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規(guī)則要求,使預拌混凝土生產(chǎn)達到最佳秩序。

DB42/TXXXX—XXXX

3.3綠色管埋greenmanagement

在生產(chǎn)管理過程中,以資源節(jié)約、環(huán)境保護、降低碳排放為核心,降低生產(chǎn)活動對生態(tài)

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的實踐活動。

3.4綠色原材料greenrawmaterials

資源由約、廢棄物利用和資源循環(huán)再生,有利于人類健康、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諧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的原料。

3.5生產(chǎn)廢水處置系統(tǒng)treatmentsystemofindustrialwastewater

對生產(chǎn)廢水、廢漿進行回收和循環(huán)利用的設備設施的集合.

3.6廢漿industrialwastenud

清洗混凝土攪拌設備、運輸設備和攪拌站出料位置地面所形成的含有較多固體顆粒物

的液體。

3.7廢棄混凝土wasteconcrete

在預拌混凝土生產(chǎn)過程中廢棄的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的統(tǒng)稱。

3.8預拌混凝土單位產(chǎn)品能源消耗energyconsumptionperunitproductofready-mixed

concrete

在統(tǒng)計期內,生產(chǎn)每立方米合格的預拌混凝土的各種能源折算成標準煤所得的綜合能

耗。

3.9信息化informatization

在生產(chǎn)過程中采用減弱信息傳遞的時空阻礙技術,改善管理水平及技術能力,提高經(jīng)濟

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的活動。

3.10檔案files

在生產(chǎn)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歸檔保存價值的資料。

3.11立卷filing

按照一定的原則和方法,將有保存價值的資料分類整理成案卷的過程。

3.12自評價first-partyevaluation

為確定標準化工作達到規(guī)定目標的程度所進行的活動。

4基本規(guī)定

4.1預拌混凝十企業(yè)應符合湖北省預拌混凝十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要求.

4.2預拌混凝土企業(yè)應符合規(guī)劃、建設、環(huán)境保護及資源、能源節(jié)約的要求。

4.3預拌混凝土企業(yè)應按有關規(guī)定取得相應資質,如設有分支機構,其管理也應符合本規(guī)

程的規(guī)定。

4.4預拌混凝土企業(yè)應按照右.關規(guī)定建立并運行完善的質量、環(huán)境、職業(yè)健康安全的管理

體系。

4.5預拌混凝土企業(yè)應設置能夠滿足標準化生產(chǎn)管理要求的組織機構,建立并有效運行的

質量、生產(chǎn)、安全、綠色、信息、檔案和評價的管理制度。

4.6預拌混凝土企業(yè)標準化生產(chǎn)管理相關人員應具備相應的知識和技能,經(jīng)培訓合格后方

可上崗。

4.7預拌混凝土企業(yè)標準化生產(chǎn)管理除應符合本規(guī)程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國家和湖北省現(xiàn)

行標準的規(guī)定。

5質量管理

5.1一般規(guī)定

2

DB42/TXXXX—XXXX

5.1.1預拌混凝土企業(yè)應設置能夠滿足質量管埋要求的組織機溝,配備相應質量控制的專業(yè)

技術人員和設備設施,制定相關的質量管理制度。

5.1.2預拌混凝土企業(yè)質量組織機構設置應符合以下要求:企業(yè)最高管理者應負責制定企業(yè)

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決定有關實施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措施;技術負責人應由企業(yè)最

高管理者任命全面負責預拌混凝土企業(yè)質量管理:試驗室負責人應在技術負責人的領導下開

展混凝土質量控制工作。

5.1.3預拌混凝土質量管理人員應符合以下要求:技術負責人應具有5年以上從事工程施

工技術管理工作經(jīng)歷,且具有工程序列高級職稱或一級注冊建造師執(zhí)業(yè)資格:試驗室負責人

應具有2年以上混凝土試驗室工作經(jīng)歷,且具有工程序列中級以上職稱或注冊建造師執(zhí)業(yè)

資格:工程序列中級以上職稱人員應不少于4人:試驗員應不少于4人,試驗員應經(jīng)過培訓

合格后才能JL崗,且應與廠站規(guī)模和生產(chǎn)能力相匹配。

5.1.4預拌混凝土企業(yè)應設置試驗室,承擔試驗檢測工作,保障混凝土生產(chǎn)質量。

5.1.5預拌混凝土企業(yè)應建立完善制度規(guī)范配合比的設計、選定、使用和調整,配合比應有

利于質量和成本控制。

5.2試驗管理

5.2.1預拌混凝土企業(yè)試驗室應具有完備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應包括質

量手冊、程序文件和作業(yè)指導書。

5.2.2預拌混凝土企業(yè)試驗室基本檢測能力應符合表I的要求,不具備相應試驗能力的,應

委托具備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試驗。

表I試驗室基本檢測項目表

序號項目名稱主要檢驗項目

抗折強度、抗壓強度、安定性、標準刷度用水量、凝結時間、細度、放砂流動度、喊含量

1水泥

*、氯離子含最*

顆粒級配、含泥量(粉體含量)、MB值、泥塊含量、壓碎指標、針片狀含量(石)、含

2集料

水率、表觀密度、空隙率、堆積密度、氯離子含量*、堅固性*、堿活性*、硫酸鹽含量*

3摻合料細度、比表面枳、燒失量、需水量比、流動度比、含水率.、安定性、活性指數(shù)、堿含量*

減水率、坍落度、含氣量、pH值、凝結時間差、抗壓強度比、凈漿流動度、密度、含固

4減水劑

量、lh經(jīng)時變化量、泌水率比、收縮率比*

配合比設計、坍落度、含氣量、凝結時間、表觀密度、抗壓強度、抗?jié)B性、壓力泌水率

5混凝土

*、電通量*、收縮率*

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水泥凝結時間差、水泥膠砂強度比、氯離子含量*、硫酸鹽含量

6水

注:檢測項目未標注*為試驗室必備的檢測項目,標注*可委托具備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試驗。

5.2.3預拌混凝土企業(yè)應有固定的試驗場所,設有樣品室、膠凝材料室、骨料室、力學性能

室、化學分析室、成型靜置(試配)室、標準養(yǎng)護室等,其面積應符合標準要求,滿足生產(chǎn)

及試驗檢驗的要求。

5.2.4預拌混凝土企業(yè)各試驗場所的環(huán)境條件應符合表2的耍求,并配備相應的監(jiān)測、控制

設備。

表2試驗場所的溫度和濕度要求

序號類別溫、濕度要求

1膠凝材料室溫度為20c±2七,相對濕度250%

2件料室溫度為15-3OC

3成型靜理(試配)室溫度為2O℃±5*C

4標準養(yǎng)護室溫度為2(TC±2C,相對濕度295%

3

DB42/TXXXX-XXXX

帶模養(yǎng)護溫度為2OC±1C,相對濕度290%,水養(yǎng)養(yǎng)護溫度為

5膠砂養(yǎng)護設備

2o*c±rc

5.2.4試驗設備管理

試驗室應配備能滿足檢驗工作需要的試驗設備,試驗設備應具備表1要求的基本檢

驗項目的檢測功能。

5.2.4.2應建立試驗設備管理臺賬、試驗設備檔案和檢定或校準周期計劃臺賬。

5.2.43試驗設備應責任到人,并建立試驗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和日常檢查制度,并做好相應記

錄。

5.2.4.4試驗設備應按規(guī)定周期進行檢定或校準,在用的試驗設備均應標有檢定或校準有效

期的狀態(tài)標識。

5.2.4.5當試驗設備出現(xiàn)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的情況,不得繼續(xù)使用,并粘貼停用標識。

5.2.4.6對于使用頻次高或易立生漂移的試驗設備,在檢定或校準周期內,宜對其進行期間

核查并做好記錄。

5.2A7試驗設備出現(xiàn)以下情:兄,應進行檢定或校準:

a)首次使用前;

b)可能對測試結果有影響的維修、改造或移動后:

c)停用超過檢定或校準有效期后再次投入使用前。

5.2.5原材料樣品管理

原材料樣品管理應由樣品管理員負責。

5.252原材料收樣后應建立樣品臺賬,樣品編號應與樣品或試驗記錄和報告編號相一致。

樣品宜分區(qū)分類管理,標識出待檢區(qū)、己檢區(qū)。應及時對樣品進行標識,樣品標識宜注明樣

品編號、名稱、品種、等級、生產(chǎn)廠家、取樣日期、取樣人等信息。

525.3原材料按標準要求檢測完成后,應按規(guī)定要求進行留樣。膠凝材料留樣應采用專?用

密封留樣筒,骨料留樣應采用干凈袋子,液體留樣應采用塑料瓶密封。膠凝材料存放期應不

少于三個月;外加劑存放期應不少于六個月。

5.2.5.4樣品留置超過存放期的,應經(jīng)試驗室負責人批準后處理,并有相應的記錄。

5.2.6混凝土試件管理

混凝土試件取樣制作立由專人負責,取樣的數(shù)量和頻塞應符合GB/T14902的要求。

5.2.6.2混凝土試件取樣后應建立混凝土試件臺帳,臺帳內容包括試件編號、強度等級、坍

落度實測值、工程名稱、混凝土方量、齡期和制作日期和制作人等信息。

5.2.63混凝土試件應標明編號、強度等級、齡期和制作日期?;炷翉姸葢峙M行檢驗

評定。一個檢驗批的混凝土應由強度等級相同、試驗齡期相同、生產(chǎn)工藝條件和配合比基本

相同的混凝土組成。

5.2.6.4檢驗評定混凝土強度用的混凝土試件,其成型方法和標準養(yǎng)護條件應符合現(xiàn)行的標

準規(guī)定。

5.3原材料管理

5.3.1原材料來源

5.3.1.1應建立原材料來源地臺賬。對生產(chǎn)廠家實地考查,形成考查記錄,并留置原材料樣

品以備復查。不得購買無采礦許可證和營業(yè)執(zhí)照的企業(yè)出廠的骨料。

4

DB42/TXXXX—XXXX

應根據(jù)質量控制要求選擇合格供方,并與供方簽訂節(jié)面的原材料采購合同。合同應

明確原材料的產(chǎn)地、規(guī)格、品種以及技術要求等信息。

531.3應對原材料供方的原材料質量、供貨能力、環(huán)保和服務能力進行評價,建立并保存

合格原材料供方的評價檔案,形成穩(wěn)定的原材料采購渠道。

5.3.2原材料進場

應規(guī)范進場日常試驗工作,取樣數(shù)量、樣品標識和樣品留置應按現(xiàn)行相關標準進行。

53.2.2應按批驗收進場原材料,對材料的外觀、規(guī)格、等級和生產(chǎn)日期進行檢查,井建立

完善的進場檢驗臺帳,按批次檢查原材料的質量證明文件。質量證明文件(除砂石外的原材

料)應包括型式檢驗報告、出廠檢驗報告和合格證等,外加劑產(chǎn)品還應提供使用說明書。

5.3.23應要求水泥供方提供的質量證明文件包含使用的混合材品種和摻量。

53.2.4應要求砂石供方每半年提供一次質量證明文件(型式檢驗報告)。

533原材料檢驗

5.3.3.I應建立并有效實施原材料檢驗制度,包括并不限于原材料供應地質量檢查方法、原

材料目測檢查方法、原材料快速檢查方法、原材料接受及使用標準。

533.2應對進場原材料實施分類管理,及時建立原材料驗收、檢驗、使用的臺帳,并做好

相應記錄。

533.3應對分離后的砂石、廢水和廢漿等再生材料在使用前進行再檢驗,每工作班不少于

一次,并建立再生骨料、廢水和廢漿檢驗臺帳。

53.3.4來源穩(wěn)定且連續(xù)三次檢驗批均合格的骨料,可擴大檢驗批檢測,當擴大檢驗批后的

檢驗出現(xiàn)一次不合格情況時,應按擴大前的檢驗批容量重新驗收。

5.3.4原材料儲存

原材料應分倉貯存,設置明顯標識,遵循先進先用原則。

53.4.2水泥應按品種、強度等級和生產(chǎn)廠家分別標識和貯存,礦物摻合料應按品種、質量

等級和產(chǎn)地分別標識和貯存,并注意防潮、防雨;不同品種、規(guī)格的骨料應分別貯存,避免

混雜或污染:外加劑應按品種和生產(chǎn)廠家分別標識和貯存:粉狀外加劑應防止受潮結塊,如

有結塊,應進行檢驗后方可使用:液態(tài)外加劑應貯存在密閉容器內,并注意防曬和防凍,如

有沉淀等異?,F(xiàn)象,應經(jīng)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5.343應建立材料混雜及變質預防和處置措施,并定期抽查并記錄。

5.3.5原材料使用

5.3.5.1應建立原材料使用臺帳,保證原材料使用過程可追溯。

535.2應建立不合格原材料的降級、退貨和報廢制度,并有相應的記錄。降級使用的原材

料應驗證后再使用。

53.5.3應使用質量穩(wěn)定的原材料,常用的原材料質量控制應符合表3和現(xiàn)行標準要求。

5.354當采用新品種原材料時,應有充足的技術依據(jù),并在僅用前進行試驗論證,驗證符

合要求方可使用,且其摻量應根據(jù)試驗確定。

53.5.5當混凝土結構需長期處于潮濕環(huán)境或設計有明確要求時,應對骨料進行堿活性檢驗,

經(jīng)驗證對混凝土無不利影響后,方可使用。

5

DB42"XXXX—XXXX

表3常用的原材料質量控制要求

原材料控制項質城控制要點

使用質量穩(wěn)定的新型干法窯生產(chǎn)的散裝水泥,且應相對固定生產(chǎn)廠家不少于30

材料優(yōu)選

應滿足GB175的要求,水泥品種與強度等級應根據(jù)設計與施工要求及環(huán)境條件

品質控制

確定

運輸和倉諸過程中應有防潮措施,應按品種、等級、生產(chǎn)廠家分倉存儲,不得混

1水泥儲存要求

主要控制項目包括膠砂強度、安定性、凝結時間、氯離子含量

檢驗要求

同廠家、同品種、同等級、同批次不超過5001為?檢驗批

出廠超過三個月(快硬水泥一個月)時,必須進行豆試,并按亞試結果使用。用

使用要求

于生產(chǎn)時的溫度不宜高于60C

材料優(yōu)選來源符合湖北省相關規(guī)定

骨科的性能指標符合JGJ52或其他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

細骨料選用級配良好、質地堅硬、顆粒潔凈的天然砂或機制砂,

品質控制

機制砂滿足DB42/T1761的要求

粗骨料選用粒形良好、質地堅硬的潔凈碎石或卯石,選用二級或多級配

儲存要求不同品種,規(guī)格的骨料分別貯存,避免混雜或污染

細骨料的主要控制項目包括顆粒級配、含泥量(粉體含量、MB值)、泥塊含

2骨料

殳、樂碎誼(必要時)

粗骨料的主要控制項目包括顆粒級配、含泥成、泥塊含量、針片狀含成、壓碎指

檢驗要求

標(必要時)

骨科不超寸400m3或60S為一檢驗批,同廠家、同規(guī)格、連續(xù)進場且質址穩(wěn)定

時,可按不超過800nl3或12001為一檢驗批

采用混合沙時,混合砂的混合比例應經(jīng)試驗確定

使用要求不得使用綱渣、礦渣顆粒、未淡化海砂

不得使用含泥量超標、未經(jīng)放射性和重金屬含量.檢測的尾礦

材料優(yōu)選粉煤灰、?;郀t礦渣粉、硅灰、石灰石粉、復合摻合料

粉煤灰滿足GB/TI596的要求,宜采用I級或「級,用IH級粉煤灰應進行驗

證:

品質控制

?;郀t獷渣粉滿足GB/T18046的要求:

復合摻合料、石灰石粉、硅灰符合相關規(guī)定

儲存要求運福和倉諸過程中有防潮措施,按品種.等級、生產(chǎn)廠家分倉存儲,不得混倉

粉煤灰主要控制項目包括細度、需水量比、燒失量和活性指數(shù)

3摻合料C類粉煤灰還包括游離氧化鈣含量和安定性

?;郀t獷渣粉主要控制項目包括比表面積、活性指數(shù)和流動度比

硅灰主要左制項目包括比表面積、活性指數(shù)、需水量比、燒失量和二氧化硅含量

檢驗要求

石灰石粉主要控制項目包括比表而積、抗壓強度比、需水量比、含水量、MBffil

粉煤灰、石灰石粉不超過200(為一個檢驗批

粒化高爐獷渣粉、更合摻合料不超過500t為一個檢驗批,硅灰不超過301為一個

檢驗批。

耐久年限大于等于50年的混凝土結構不得采用C類粉燥灰。

使用要求使用標準或規(guī)范無規(guī)定的摻合料時,必須有充足的技術依據(jù),并在使用前進行試

驗驗證

材料優(yōu)選減水劑.引氣劑.泵送劑.早強劑.緩凝劑.膨脹劑

減水劑、引氣劑、泵送劑、早強劑、緩凝劑等外加劑滿足GB8076標準要求

4外加劑品質控制

膨脹劑應符合GB23439標準要求

儲存要求不同品種外加劑應分倉存儲,放置陰涼干燥處,采取措施防止日曬、雨淋、滲漏

DB42/TXXXX—XXXX

表3常用的原材料質量控制要求(續(xù))

原材料控制項質后控制要點

外加劑主要控制項目包括摻外加劑混凝土性能和外加劑勻質性兩方而

混凝土性能方面的主:要控制項目包括減水率、凝結時間差和抗壓強度比

外加劑勻質性方面的主要控制項目包括PH值、氯離子含量和堿含量

檢驗要求引氣劑和引氣減水劑主要控制項目還應包括含氣成

防凍劑主要控制項目還包括含氣量和50次凍融強度損失率比

膨脹劑主要控制項目還包括凝結時間、限制膨脹率和抗壓強度

同廠家、司品種的外加劑不超過501為一個檢驗批

不同品種外加劑更合使用時對其相容性和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進行試驗

使用要求當不同種類外加劑交替使用時,使用前應清洗攪拌機、排車、泵車、管道等設

材料優(yōu)選飲用水、地表水、回收水

4外加劑品質控制生產(chǎn)用水應符合JGJ63的規(guī)定

用水主要控制項目包括PH值、不溶物含量、可溶物含量、麻酸根離子含量、水

泥凝結時訶差和水泥膠砂強度比

當混凝土骨料具有堿活性時,生要控制項R還包括堿含量

檢驗要求

首次使用的混凝土用水應檢測放射性

當采用飲用水時,可不檢驗;當采用回收水(廢水、雨水、洗涮水)等其它水

源時,同一水源每三個月檢查不少于1次

未經(jīng)處理的海水嚴禁用于鋼筋混凝十.和預應力混凝土

使用要求當骨科具有減活性時,混凝土用水不得采用企業(yè)生產(chǎn)設備洗涮水

回收水再利用時,應考慮水中殘留物對預拌混徵土性能的影響,并經(jīng)試驗確定

5.4配合比管理

5.4.1配合比設計

5.4.1.1批量生產(chǎn)前應根據(jù)技術要求、施工條件及原材料的性能等進行配合比設計,普通混

凝上配合比設計應符合JGJ55及GB/T50476的規(guī)定和合同約定。特種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

按相關技術標準規(guī)定進行。

5.4.1.2應采用混凝,實際生七中所使用的原材料進行配合比該訂,并應滿足現(xiàn)行標準的有

關要求及合同的要求。

5.4.1.3應根據(jù)常用材料進行配合比設計和試配,儲備?定數(shù)量的配合比及其試配記錄與相

關技術資料形成配合比庫,供生產(chǎn)時選用和參考。

5.4.1.4配合比設計資料應注明以卜內容:原材料的廠家、品種及規(guī)格型號、原材料用量、

試驗條件、使用的工程部位及所處環(huán)境等。

5.4.1.5當出現(xiàn)以下情況,應丞新進行配合比設計:

1)有對混凝土性能有特殊要求時;

2)原材料品利1、質量有顯著變化時;

3)水泥、摻合料和外加劑的廠家出現(xiàn)變化時:

4)配合比使用間隔超過三個月時。

5.4.2配合比驗證

應根據(jù)混凝土配合比率進行配合比驗證,并在啟用過程中予以驗證或調整。

5.4.2.2驗證過程中應詳細記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擴展度、坍落度經(jīng)時損失,并簡要描

述混凝土拌合物性狀。有特殊要求時還應測定水溶性氯離子含量、含氣量等相關性能指標。

7

DB42/TXXXX—XXXX

5.423試配驗證的混梃土應有至少留置28d標港養(yǎng)護試件,大體枳混凝土應有60d或90d

標準養(yǎng)護試件:有耐久性要求的,應有電通量、收縮率、抗裂性等指標。

5.424對于特殊混凝土結構,宜根據(jù)工程要求留置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

5.4.3配合比出具

5.4.3.1試驗室負責人應按相關規(guī)定出具生產(chǎn)配合比并簽字確認。

5.432生產(chǎn)配合比應以設計配合比為依據(jù),根據(jù)原材料檢驗結果、工程特點、混凝土性

能要求、環(huán)境條件及混凝土施工動態(tài)信息等進行適應性調整后說定。

5.4.4開盤鑒定

5.4.4.I首次使用生產(chǎn)配合比,使用間隔超過3個月的配合比應進行開盤鑒定.

5.4.4.2開盤鑒定應由技術負責人組織,試驗、質檢、生產(chǎn)有關人員參與進行,應至少留置

1組標準養(yǎng)護試件用于配合比驗證。

5.4.43開盤鑒定中生產(chǎn)所用原材料要與配合比設計一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滿足施工要求,

混凝土強度評定、耐久性能符合設計要求。

5.4.5配合比使用

在混凝土配合比使用過程中,應根據(jù)混凝土質量的動態(tài)信息及時調整。

5.4.5.2應建立配合比調整授權制度并規(guī)定調整范圍,質量控制人員應在規(guī)定范圍內進行調

整,并填寫配合比調整記錄。

5.5混凝土性能要求

5.5.1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應滿足設計和施工要求?;炷涟韬衔镄阅茉囼灧椒☉犀F(xiàn)行標

準,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設計偏差應滿足表4的要求。

5.5.2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可采用坍落度、維勃稠度或擴展度評定。坍落度檢驗適用于坍

落度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維勃稠度檢驗適用于維勃稠度5s~30s的混凝土拌合物,

擴展度適用于泵送高強混凝土和自密實混凝土。

表4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允許偏差

拌和物性能允許偏差

設計值<4050-90>100

坍落度(mm)

允許偏差±10=20±30

設計值>1110-6<5

維初刷度(S)

允許偏差±3±2±1

設計值>350

力展度(mm)

允許偏基=30

5.5.3混凝土拌合物應在滿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采用較小的坍落度。

5.5.3J泵送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設計值不宜大于180mm,泵送高強混凝土的擴展度不宜

小于500mm,自密實混凝土的擴展度不宜小于600mm。

5.5.3.2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經(jīng)時損失不應影響混凝土的正營施工,泵送混凝土拌合物的

坍落度經(jīng)時損失不宜大于301rm/h。

553.3混凝土拌合物應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并不得離析或泌水,凝結時間應滿足施工要求

和混凝土性能要求。

5.534混凝上拌合物中水溶性氯離子最大含量應符合GB50164要求。

5.5.4預拌混凝土企業(yè)應對統(tǒng)計周期內相同強度等級和齡期的混凝土強度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

檢驗強度控制狀況,用于分析和提高質量管理水平。

8

DB42/TXXXX—XXXX

5.5.5混凝土質量控制水平用按強度標準差(。)和實測強度達到強度標港值組數(shù)的門分率

(P)表征。

混凝土強度標準差(。)應按式(1)計算,并符合表5的規(guī)定。

G=尸呷:血晨........................(])

式中:

Q——混凝土強度標準差,精確到O.IMPa;

feu.i一一統(tǒng)計周期內第i組混凝土立方試件的抗壓強度值,精確到O.IMPa;

mfcxi一一統(tǒng)計周期內第n組混凝土立方試件的抗壓強度的平均值,精確到O.IMPa;

n——統(tǒng)計周期內相同強度等級混凝土的試件組數(shù),n值不應小于30。

表5混凝土強度標準差(MPa)

強度標準差

強度

<C20C20-C40>C45

控制要求<3.0<3.5<4.0

555.2實測強度達到強度標淮值組數(shù)的百分率P應按公式《2〉II算,RP不應小丁95%。

p=^xlOO%..........................…(2)

式中:

P一—統(tǒng)計周期內實測強度達到強度標準值組數(shù)的百分率,精確到0.1%:

n0一一統(tǒng)計周期內相同強度等級混凝土達到強度標準值的試件組數(shù)。

5.5.6預拌混凝土企業(yè)的統(tǒng)計周期可取一個月。當出現(xiàn)以下情形時,應及時分析原因,進行

驗證、調整或重新設計:

a)混凝土工作性能發(fā)生較大變化時;

b)生產(chǎn)的混凝土在上一個統(tǒng)計周期強度評定不合格時:

c)強度平均值與試配強度偏差較大時:

d)混凝土強度離散性較大時。

5.5.7混凝土的力學性能、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應滿足設計和施工的要求,性能試驗方法應

符合現(xiàn)行標準。

6生產(chǎn)管理

6.1一般規(guī)定

6.1.1預拌混凝土企業(yè)應推行精細化管理,降低生產(chǎn)組織成本.

6.1.2預拌混凝土企業(yè)應根據(jù)生產(chǎn)計劃和合同約定,合理配備設備資源,科學生嚴、合理調

度,保證生產(chǎn)質量和安全。

6.1.3預拌混凝土企業(yè)應按相關標準、規(guī)范的要求,組織好原材料、生產(chǎn)設備、運輸車輛等

生產(chǎn)資料。

6.1.4預拌混凝上企業(yè)宜選用低噪音、低能耗、低排放及技術先進、易于控制和管理的生產(chǎn)、

運輸及檢驗設備。

9

DB42/TXXXX—XXXX

6.1.5嚴禁使用淘汰的島污染、島能耗的設備。

6.2生產(chǎn)設備管理

6.2.1預拌混凝土企業(yè)的生產(chǎn)設備設施選擇應滿足質量、綠色和安全生產(chǎn)的要求,生產(chǎn)設備

設施的要求應符合相關標準和表6的要求。

6.2.2預拌混凝土企業(yè)應根據(jù)廠站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生產(chǎn)設備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

6.2.3預拌混凝土企業(yè)應對生產(chǎn)設備進行分類管理,建立生產(chǎn)女備檔案及管理臺賬。

6.2.4預拌混凝土企業(yè)應建立建全生產(chǎn)設備管理人員培訓計劃,制定人員考核制度。

6.2.5預拌混凝土企業(yè)應配備專職設備管理人員,進行生產(chǎn)設備管理。

6.2.6預拌混凝土企業(yè)應合理配備機械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保證生產(chǎn)設備的止常使用。特

殊工種應經(jīng)過專門培訓,持證上崗。

6.2.7預拌混凝土企業(yè)應根據(jù)設備設施種類及生產(chǎn)情況,制定維護保養(yǎng)制度。維護保養(yǎng)應按

照設備生產(chǎn)單位提供的維護保養(yǎng)手冊或說明書完成維護保養(yǎng)工作。

表6生產(chǎn)設備設施要求

設說li分類基本要求運行和維護要求

1.應設收塵系統(tǒng),單料倉收塵器過濾面積不

應小于24m2

1.進料前應再次確認筒倉內的剩余存儲

2.兩個以上料倉集中收塵的,收塵器過濾面

空間

粉料積不應小于60m2

2.定期檢查進料,輸送管接口和取樣門

倉3.收塵器設置在地面時應設置反吹裝置

的密封情況、粉狀物料儲存筒倉內的料

取料口應保持封閉,上料時不得漏氣

位情況、粉料倉頂部安全閥運行情況

4.粉料倉頂部應設安全閥,吹灰口處料位應

用在線監(jiān)測和高限位報警裝置

儲存1.骨料棚應封閉嚴密,若設有換氣孔,應有

設施降塵設施。

骨料2.骨料棚邊墻高度不宜低于7m,頂部高度1.定期檢查噴淋設備的水泵、管路情況,

倉不宜低于10m及時疏通堵塞的管道

3倉.內地面宜全部硬化,并有排水設施,安

裝水霧噴淋系統(tǒng)

1采.用儲存罐封閉儲存,具有防溢出、防滲

液體

漏措施1.定期檢杏儲存罐時閨情況,及時清理

儲存

2儲.存罐底部地面,宜設置集水坑,便于收灑落的液體

集灑落的液體

1.采用電動螺桿式壓縮機氣力輸送,吹灰口

1.定期檢查粉狀物料秤和砂石原材料暫

密閉連接,管道完全密閉,輸送空氣工作壓

存?zhèn)}的軟連接情況;減速機、電機、軸

輸送力不應超過0.2MPa

承和托鞋的運行情況:定期巡查滾筒軸

設2.骨科輸送皮帶走廊及皮帶機卸料處應封閉

承的潤滑情況;減速機的潤滑油油笊:

嚴密,下料斗上部應設收塵裝置。

2.不得對無防護措施的傳動部位進行維

3.液體輸送系統(tǒng)應密閉連接,無滲漏溢出宜

護保養(yǎng)

生產(chǎn)設置細骨料含水率在線監(jiān)測裝置:

設施1.配有高壓清洗系統(tǒng):1定.期涓理攪拌機葉片、襯板:

2.設立生動式收塵系統(tǒng)與生產(chǎn)系統(tǒng)相匹配,2.定期檢查攪拌主機與收塵器連接管的

且不小于24m2.暢通情況,收塵器透氣情況和集灰4上

攪拌

3.配備回收水計后利用裝置料的結塊情況;卜料口的防噴濺裝置完

系統(tǒng)

4.安裝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