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esigncodeforEnergyEfficiencyofResidentialBuildings2018-06-11發(fā)布2018-10路29號建科大樓,郵編518049以供今后修訂時參考。 9 9 9 9 18 19 20 23 33 35 39 40 43 48 62 11.0.1為貫徹國家有關節(jié)約能源與環(huán)境保護的法規(guī)和政策,改善深圳市居住建筑1.0.4居住建筑節(jié)能設計應符合安全可靠、經濟合理和保護環(huán)境的要求,按照因22.0.1空調年耗電量(EC)annual2.0.2通風季節(jié)ventilationseasonofcity2.0.3空調季節(jié)airconditioningsea2.0.4迎風面積比(ζS)建筑物或構筑物在計算風向上的垂直投影面積與最大可能垂直投影面積的2.0.5平均迎風面積比(ζS)2.0.6風速放大系數(shù)windspeedam32.0.9有效通風換氣面積venti有效通風換氣面積應為開啟扇面積和窗開啟后的空氣流通界面面積的較?。?.0.9-1)(2.0.9-2)(2.0.9-3)4S2=b.d2.0.11權衡判斷法trade-2.0.12參照建筑reference2.0.13外窗本體的遮陽系數(shù)(SC)shadingcoefficientofwin積的標準窗玻璃(3mm厚透明玻璃)所形成的太陽輻射得熱量之比??梢越频厝榇安AУ恼诒蜗禂?shù)Se乘以窗玻璃面積A玻除以整窗面積A窗,即2.0.14窗口的建筑外遮陽系數(shù)(SD)outsideshadingcoefficientofwi窗口有建筑外遮陽時透入室內的太陽輻射得熱量與在相同條件下沒有建筑52.0.15外窗的綜合遮陽系數(shù)(SW)overallshadingcoe2.0.16居住空間外窗平均綜合遮陽系數(shù)meanratioofoverallshadingcoefficientof、SW,N——居住建筑所有居住空間東、南、西、北朝向窗2.0.17可見光透射比visibletra63室內熱環(huán)境節(jié)能設計指標指標名稱舒適水平可居住水平綜合性指標(PMV)-0.7~+0.7——主要指標(干球溫度)26℃~28℃12℃~30℃衛(wèi)生換氣次數(shù)1.5次/小時1.5次/小時空氣相對濕度≤70%——74小區(qū)熱環(huán)境設計4.0.3小區(qū)應專題論證自然通風效果,強化小區(qū)的自然通風,避免小區(qū)內出現(xiàn)空1應根據(jù)小區(qū)所在位置通風時段的主導風向和風速進行小區(qū)自然通風模擬3建筑物周圍人行區(qū)域距地面1.5m高處的風速4.0.4應對小區(qū)周邊建筑自然通風利用效果的影響進行評估,不宜降低已建成建4.0.5在符合限高和控制容積率的情況下,小區(qū)內建筑宜向高度方向發(fā)展,降低4.0.6小區(qū)的建筑規(guī)劃布局,應采用有利于通風時段建筑物群體間自然通風的布度超過60m但不超過100m時,建筑長度宜不超過80米;建筑高度超過184.0.8小區(qū)圍墻應能通風,當圍墻密實部分高95建筑平立面節(jié)能設計5.1.2建筑平面布置時,不宜在正西和西北方向布置主要臥室、起居室及設置大1臥室、起居室、書房外窗(包含陽臺門)的有效通風換氣面積不應小于2廚房、衛(wèi)生間外窗(包含陽臺門)的有效通風換氣面積不應小于房間地3套型外窗(包括陽臺門)的有效通風換氣面積不應小于套型地面面積的5.2.4居住建筑各套型自然通風的進風窗通風開啟面積之和不宜大于排風窗通風5.2.6宜考慮陣雨、暴雨和臺風時段關閉外窗情況下的自然通風措施。承擔通風5.3.2窗口的建筑外遮陽系數(shù)SD可采用本規(guī)范附錄F的簡化方);計算屋頂和外墻總熱阻時,上述各項節(jié)能措施的當量熱阻附加值,可按表5.4.1當采用風冷空調向室外空氣排熱時,建筑平面和立面設計應綜合考慮本規(guī)5.4.5空調凝結水應集中排放,宜考慮空調凝結水的合理利用。同時,應考慮減6圍護結構熱工設計0.40;東、西向不應大于0.30。當不能滿足本條文的規(guī)定時,必須按本規(guī)范第朝向同外墻;當凸窗側面也為透光窗時,外凸窗的透光側面按實際面積和實際朝向計算與處理;外凸窗的頂部透光面按天窗計算與處理,外凸窗的底部透光6.1.2屋頂透明部分的面積不應大于屋頂總面積的4%。傳熱系數(shù)不應大于3.0等于75°時,坡屋頂以實際面積按平屋頂計算與處理,同時天窗也按水平天窗計算與處理。當坡度超過75°時,6.1.4圍護結構各部分的傳熱系數(shù)和熱惰性指標應符合表6.1.4的規(guī)定。其中外表6.1.4圍護結構傳熱系數(shù)限值圍護結構部位傳熱系數(shù)K[W/(m2·K)]屋頂Dm≥2.5,0.4<Km≤0.9;Km≤0.4外墻Dm≥3.0,2.0<Km≤2.5;Dm≥2.8,1.5<Km≤2.0;Dm≥2.5,0.7<Km≤1.5;Km≤0.7凸窗頂板(外凸〉600mm)≤2.0外窗(包括陽臺門的透明部分)≤4.7注:Dm<2.5的輕質屋頂和東、西外墻,還應滿足現(xiàn)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guī)范》GB50176所規(guī)定的隔熱要求。的建筑材料熱工性能不明確時,應以法定檢測機構的檢測報告或模擬計算報告表6.1.5居住空間外窗(包括陽臺門的透明部分)平均綜合遮陽系數(shù)限值外墻居住空間外窗平均綜合遮陽系數(shù)SW居住空間平均窗墻面積比CM≤0.25居住空間平均窗墻面積比0.25<CM≤0.3居住空間平均窗墻面積比0.3<CM≤0.35居住空間平均窗墻面積比0.35<CM≤0.40居住空間平均窗墻面積比0.40<CM≤0.452.0≤Km≤2.5,Dm≥3.00.50.40.30.2--1.5≤Km≤2.0,Dm≥2.80.60.50.40.30.20.7<Km≤1.50.70.60.50.40.3明部分的遮陽系數(shù)要求。當選用的外窗(包括陽臺門的透明部分)與屋頂透明部分的遮陽系數(shù)不明確時,應以法定檢測機構的檢測報告或模擬計算報告提供=SC。窗取=0.7。4位于窗口或陽臺門上方的上一樓層的陽臺或外廊等也可作為遮陽板考應滿足相應的外窗綜合遮陽系數(shù)要求,底部透明面在選型時可不考慮遮陽系數(shù)6.1.6建筑的臥室、書房、起居室等房間窗地面積比不應小于1/7,當房間窗地11至6層外窗和陽臺門的氣密性等級,不應低于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外門窗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GB/T7層及7層以上的外窗和陽臺門的氣密性等級,不應低于該標準規(guī)定的6級。210層以下透明幕墻的氣密性不應低于《建筑幕墻》GB/T21086-2007規(guī)4計算設計建筑的空調年耗電量,如大于參照建筑的空調年耗電量,應調6核查設計建筑屋頂、東、西向外墻的傳熱系數(shù)和熱惰性指標,使之滿足7根據(jù)設計建筑居住空間的平均窗墻面積比,核查設計建筑居住空間的外9當設計建筑符合本條文1~8條的規(guī)定時,可判定其圍護結構的總體熱工3參照建筑外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參數(shù)取值應為本規(guī)范第6.1.3和6.1.4條規(guī)定的限值。其中外墻和屋頂外表面的太陽輻射吸收系數(shù)應取0.7,屋頂透明部分綜合遮陽系數(shù)取0.4;當設計建筑的外墻熱惰性指標大于2.5時,外墻傳熱系數(shù)應取1.5W/(m2·K),當設計建筑的外墻熱惰性指標小于2.5時,外墻傳熱系數(shù)應取0.7W/(m2·K);當設計建筑的屋頂熱惰性指標大于2.5時,屋頂?shù)膫鳠嵯禂?shù)應取0.9W/(m2·K),當設計建筑的屋項熱惰性指標小于2.5時,屋頂?shù)膫鳠嵯禂?shù)應7當建筑屋頂和外墻采用反射隔熱外飾面(p≤0.6)時,其計算用的太陽6.2.4建筑的空調年耗電量應采用動態(tài)逐時模擬的方法計算。可采用通過住房和7空調與機械通風節(jié)能設計7.1.1居住建筑空調方式及其設備的選擇,應根據(jù)深圳的氣候特征和建筑使用特房間空氣調節(jié)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GB12021.3和《轉速可控型房間7.1.6在空調時段關閉外門窗的情況下,應采用設置衛(wèi)生通風口或安裝機械通風7.1.7居住建筑空調可向空氣、水體、大地排熱。應通過能源利用效率、環(huán)境影),2當居住建筑的冷熱負荷能實現(xiàn)全年熱平衡時,空調系統(tǒng)可采用埋管式巖7.1.8當選擇水源熱泵作為居住區(qū)或戶用空調(熱泵)機組的冷熱源時,水源熱7.1.9采用集中空調或戶式中央空調的居住建筑,宜采用具有熱回收裝置的熱泵7.2.1居住建筑的機械通風設計應處理好室內氣流組織,提高通風效率。應使室7.2.2在進行居住建筑的機械通風設計時,機械通風設備應選用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208電氣照明與生活熱水節(jié)能設計8.1.2由低壓220/380V供電的居住建筑,無配套公共設施或配套的公共設施規(guī)3配套的公用設施應在低壓配電系統(tǒng)饋出回路設8.1.5應選用節(jié)能、環(huán)保、低損耗和低噪音變壓器產品。合理選擇變壓器容量、8.1.9住宅單元若設計兩臺或以上電梯,應選用具有節(jié)能21228.2.2新建居住建筑的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應納入建筑工程設8.2.3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的設計應符合8.2.4應根據(jù)使用者的用水習慣、物業(yè)管理要求、系統(tǒng)技術經濟性能及控制系統(tǒng)8.2.6熱水供應系統(tǒng)應有保證用水點處冷、熱水供水壓力2當冷、熱水系統(tǒng)分區(qū)一致有困難時,宜采用配水支管8.2.7宿舍建筑等的公共浴室應采用帶恒溫控制與溫度顯23附錄A建筑節(jié)能設計文件編制);24任何一項不滿足本規(guī)范第6.1.1、6.1.2和6.1.4條時,則應進行該項計算參照25表A.0.2-1居住建筑節(jié)能設計報審表(按規(guī)定性指標)1應根據(jù)小區(qū)所在位置通風時段的主導風向和風速進行小2建筑單體自34傳熱系數(shù)KDm≥2.5,0.4<Km≤0.9或Km≤0.45傳熱系數(shù)KDm≥3.0,2.0<Km≤2.5或Dm≥2.8,1.5<Km≤2.0或Dm≥2.5,0.7<Km≤1.5或Km≤0.76傳熱系數(shù)K267居住空間外窗平均綜(ρ≤0.25<0.400.40<Dm≥Dm≥Dm≥2.5;傳熱系數(shù)K8分屋頂透明部分面積/屋遮陽系數(shù)SC9空調節(jié)能設計間空氣調節(jié)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GB21455中27電氣照明節(jié)[W/m2]與照明光源配套的鎮(zhèn)流器應選用電子鎮(zhèn)流器或節(jié)能型電不符合標準□,主要存在下列問題:日2829表A.0.2-2居住建筑節(jié)能設計報審表(按性能性指標)1應根據(jù)小區(qū)所在位置通風時段的主導風向和風速進行小區(qū)自然通風模擬設計,改善小區(qū)自然通風,確定建筑表面可開窗部位的風壓。模型建立時應將小區(qū)周邊至少100m范圍內的建筑和地形等影響自然通風的因建筑物周圍人行區(qū)域距地面1.5m高處的風速放大系2建筑單體自外窗(包含陽臺門)的有效通風換氣面積不應小于房間地面面積的10%??蛷d外窗(包含陽臺通風換氣面積小于房間地面面積的10%時,外套型外窗(包括陽臺門)的有效通風換氣面積不應小345外窗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的可見光6比Dm≥2.5,0.4<Km≤0.9或Km≤0.4熱惰性指標D30數(shù)p=0.7Dm≥3.0,2.0<Km≤2.5或Dm≥2.8,1.5<Km≤2.0或Dm≥2.5,0.7<Km≤1.5或Km≤0.7熱惰性指標D數(shù)p=0.7居住空間外窗的綜合遮(ρ≤0.25<0.400.40<Dm≥2.5;Km≤K=4.7屋頂透屋頂透明部分面積/屋頂K=3.0SC=0.4件空調居室室31室內換氣次數(shù)空調額定能室內得熱量00Ec.ref=Ec=7空調節(jié)能設計供冷設備選用機組的能效比(性能系數(shù))應符合《公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機組的制冷綜合性能系數(shù)[IPLV空調設備能效比應達到現(xiàn)行國家標準《房間空氣調節(jié)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GB12021.3可控型房間空氣調節(jié)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8電氣照明節(jié)照明功率密度值[W/m2]除對電磁干擾有嚴格要求,且其它光源無法滿足的特與照明光源配套的鎮(zhèn)流器應選用電子鎮(zhèn)流器或節(jié)能型電感鎮(zhèn)流器,其能效應符合國家相關能效標準的節(jié)能932不符合標準□,主要存在下列問題:33附錄B建筑節(jié)能施工圖設計審查B.1.2應審查建筑單體自然通風設計是否符合本規(guī)范第5.2.2條的要求。若采用玻璃幕墻的居住建筑自然通風設計不符合5.2.2規(guī)定,則應審查機械通風設計是B.1.4應審查屋頂透明部分占屋頂總面積的比值和傳熱系數(shù)是否符合本規(guī)范第B.1.7應審查居住建筑居住空間外窗(包括陽臺門B.1.8應審查建筑的臥室、書房、起居室等主要房B.1.9如以上審查項目全部合格,則圍護結構節(jié)能B.2.4應審查居住建筑居住空間外窗(包括陽臺門B.2.5應審查參照建筑和設計建筑的全年空調能耗34B.2.6如以上審查項目全部合格,則圍護結構節(jié)能B.3.1若居住建筑采用了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機組B.3.2若居住建筑采用了分散式房間空調器,應審B.3.3如以上審查項目全部合格,則空調與機械通B.4.1應審查居住建筑每戶以及配套公共設施用房的照明功率密度值是否符合本B.4.4如以上審查項目全部合格,則電氣照明節(jié)能35附錄C深圳市通風時段主導風向和風速EESE2SNNESNEEE36ES2N4E373布局調整設計是指根據(jù)自然通風軟件模擬結果調整小區(qū)內的建筑布局和D.1.2采用自然通風軟件模擬設計時,應以項目所在地點10米高度處通風時段(H/10)α(D.1.2)αABCDD.2.1應在小區(qū)自然通風設計完成的基礎上,進行建筑單體自然通風設計。建筑3839E.0.1外墻受周邊熱橋的影響,其平均傳熱系數(shù)和平均熱惰性指標應按式E.0.1(E.0.1)K=PPB1B1B2B2B3B3PB1B2B3mF+F+F+PB1B2B3(E.0.2)D=PPBBBBBPB1B2B3mF+F+PB1B2B3式中Km——外墻的平均傳熱系數(shù)[W/(m2●K)];Dm——外墻的平均熱惰性指標;KP,DP——外墻主體部位的傳熱系數(shù)[W/(m2●K)]和熱惰性指標,按國家標準《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guī)范》GB50176的規(guī)定計算;KB1、KB2、KB3——外墻周邊熱橋部位的傳熱系數(shù)[W/(m2●K)];DB1、DB2、DB3——外墻周邊熱橋部位的熱惰性指標;FP——外墻主體部位的面積(m2FB1、FB2、FB3——外墻周邊熱橋部位的面積(m2)。402222p1 圖E.0.1外墻主體部位與周邊熱橋部位示意表F.0.1深圳市居住建筑夏季外遮陽系數(shù)簡化計算公式表遮陽形式朝向外遮陽系數(shù)計算公式水平遮陽東SDh=0.35(A/B)2-0.73(A/B)+1A/B=1。南SDh=0.41(A/B)2-0.72(A/B)+1西SDh=0.36(A/B)2-0.72(A/B)+1北SDh=0.32(A/B)2-0.61(A/B)+1垂直遮陽東SDv=0.34(A/B)2-0.68(A/B)+1南SDv=0.41(A/B)2-0.72(A/B)+1西SDv=0.36(A/B)2-0.72(A/B)+1北SDv=0.32(A/B)2-0.61(A/B)+1綜合遮陽各朝向SD綜=水平遮陽板遮陽系數(shù)×垂直遮陽板遮陽系數(shù)=SDh×SDv擋板遮陽計算公式SD=1-(1-η)(1-η*)η擋板輪廓透光比南η=1-C/H+0.5(A·C)/(H·L)東、西η=1-C/H+0.135(A·C)/(H·L)北η=1-C/H+0.5(A·C)/(H·L)η*擋板構造透射比擋板材料η*值織物面料0.5或按實測太陽光透射比41玻璃鋼板0.5或按實測太陽光透射比深色玻璃、有機玻璃、卡布隆類擋板(0<Se≤0.6)0.5淺色玻璃、有機玻璃、卡布隆類擋板(0.6<Se≤0.9)0.8金屬穿孔板穿孔率:0<φ≤0.20.15穿孔率:0.2<φ≤0.40.3穿孔率:0.4<φ≤0.60.5穿孔率:0.6<φ≤0.80.7混凝土、陶土釉彩窗外花格0.6或實際鏤空比例及厚度木質、金屬窗外花格0.7或實際鏤空比例及厚度木質、竹質窗外簾0.4或實際鏤空比例幕墻遮陽水平百葉可轉換成水平遮陽加擋板遮陽廓透光比η可以近似取為1。垂直百葉可轉換成垂直遮陽加擋板遮陽。外窗綜合遮SW=SC×SD=外窗本身的遮陽系數(shù)SC×窗口的建筑外遮陽系數(shù)SDeSe為窗玻璃的遮蔽系數(shù),Ag為窗玻璃的面積,A為窗洞口面積,計算時鋁合金窗取Ag/A=0.8,塑鋼窗取Ag/A=0.7鋁塑共擠門窗取Ag/A=0.7。,常用外窗的遮陽系數(shù)SC參照本規(guī)范附錄表H-2,或核查企業(yè)的產品資料。A—遮陽板外挑長度;B—遮陽板根部到窗對邊距離圖F.0.1水平遮陽板和垂直遮陽板外挑參數(shù)A、B示意42AHCALA—擋板距外墻的距離;C—擋板的高度;H—外窗的高度;L—外窗的寬度43表G.0.1典型圍護結構外表面太陽輻射吸收系數(shù)ρ值外表面材料表面狀況色澤ρ值外表面材料表面狀況色澤ρ值石灰粉刷墻面光滑、新0.48綠豆砂保護層屋面淺黑色0.65拋光鋁反射板淺色0.12白石子屋面粗糙灰白色0.62水泥拉毛墻粗糙、舊米黃色0.65淺色油毛氈屋面不光滑、新淺黑色0.72白水泥粉刷墻面光滑、新0.48黑色油毛氈屋面不光滑、新深黑色0.85水刷石墻面舊,粗糙灰白色0.70綠色草地0.80水泥粉刷墻面光滑、新淺黃0.56海面)0.96砂石粉刷面深色0.57黑色漆光滑深黑色0.92淺色飾面磚及淺色涂料淺黃、褐綠色0.50灰色漆光滑深灰色0.91硅酸鹽磚墻不光滑黃灰色0.50褐色漆光滑淡褐色0.89混凝土砌塊灰色0.65綠色漆光滑深綠色0.89混凝土墻平滑深灰0.73棕色漆光滑深棕色0.88大理石墻面磨光白色、深色深0.65天藍色漆光滑深藍色0.88花崗石墻面磨光紅色0.55中棕色光滑中棕色0.84紅瓦屋面舊紅褐色0.70淺棕色漆光滑淺棕色0.80灰瓦屋面舊淺灰0.52棕色、綠色噴泉漆光亮中棕、中綠色0.79水泥屋面舊青灰色0.70紅油漆光亮大紅0.74水泥瓦屋面深灰0.69淺色涂料光平淺黃、淺紅0.50石棉水泥瓦屋面淺灰色0.75銀色漆光亮銀色0.2544表H.0.1建筑材料熱物理性能計算參數(shù)序號材料名稱干密度ρ0(kg/m3)計算參數(shù)導熱系數(shù)λ[W/(m·K)]蓄熱系數(shù)S(周期24h) [W/(m2·K)]1混凝土普通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碎石、卵石混凝土250023002100輕骨料混凝土膨脹礦渣珠混凝土20000.770.630.539.057.87自燃煤矸石、爐渣混凝土0.760.569.547.63粉煤灰陶?;炷?.950.700.570.449.167.786.30粘土陶?;炷?.840.700.538.937.25頁巖渣、石灰、水泥混凝土頁巖陶粒混凝土0.520.770.630.507.399.658.166.70火山灰渣、砂、水泥混凝土0.576.30浮石混凝土0.670.530.429.097.546.13輕混凝土加氣混凝土、泡沫混凝土7005000.220.193.592.812砂漿和砌體2.1砂漿水泥砂漿石灰水泥砂漿石灰砂漿石灰石膏砂漿無機保溫砂漿玻化微珠保溫漿料膠粉聚苯顆粒保溫砂漿17006004003504003000.930.870.810.760.180.140.080.090.079.442.870.952.2砌體重砂漿砌筑粘土磚砌體輕砂漿砌筑粘土磚砌體0.810.769.9645灰砂磚砌體硅酸鹽磚砌體爐渣磚砌體重砂漿砌筑26、33及36孔粘土空心磚砌體0.870.810.587.923熱絕緣材料3.1纖維材料礦棉、巖棉、玻璃棉板80~2000.0500.0450.590.75礦棉、巖棉、玻璃棉氈70~2000.0500.0450.580.77礦棉、巖棉、玻璃棉松散料70~1200.0500.0450.460.51麻刀0.0703.2膨脹珍珠巖、蛭石制品水泥膨脹珍珠巖8006004000.260.210.164.373.442.49瀝青、乳化瀝青膨脹珍珠巖4003000.120.0932.28水泥膨脹蛭石3500.143.3泡沫材料及多孔聚合物聚乙烯泡沫塑料0.0470.70聚苯乙烯泡沫塑料300.0420.36聚氨酯硬泡沫塑料聚氯乙烯硬泡沫塑料鈣塑泡沫玻璃303000.0330.0480.0490.0580.1160.360.790.830.701.70泡沫石灰4000.142.33碳化泡沫石灰泡沫石膏5000.192.784木材、建筑板材4.1木材橡木、楓樹(熱流方向垂直木紋)橡木、楓樹(熱流方向順木紋)松木、云杉(熱流方向垂直木紋)松木、云杉(熱流方向順木紋)7007005005000.710.350.140.294.906.933.855.554.2建筑板材膠合板6000.174.57軟木板3000.0930.058纖維板6000.340.238.135.28石棉水泥板0.528.52石棉水泥隔熱板5000.162.58石膏板0.335.28水泥刨花板7000.340.197.274.56稻草板3000.132.33木屑板2000.0655松散材料5.1無機材料46鍋爐渣粉煤灰高爐爐渣浮石、凝灰?guī)r膨脹蛭石硅藻土膨脹珍珠巖9006003002002000.290.230.260.230.140.100.0760.070.0584.403.933.923.051.241.000.840.635.2有機材料木屑2500.093稻殼0.06干草0.0470.836其他材料6.1土壤夯實粘土20000.93加草粘土0.760.589.377.69輕質粘土0.476.36建筑用砂0.588.266.2石材花崗巖、玄武巖28003.4925.49大理石28002.9123.27礫石、石灰?guī)r24002.04石灰石20006.3卷材、瀝青材料瀝青油氈、油氈紙瀝青混凝土石油瀝青60021000.171.050.270.173.336.734.716.4玻璃平板玻璃玻璃鋼25000.760.529.256.5金屬紫銅青銅建筑鋼材鋁鑄鐵8500800078502700725040764.058.220349.9324注:1圍護結構在正確設計和正常使用條件下,材料的熱物理性能計算參數(shù)可按本表直接采2有表F.0.2所列情況者,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和蓄熱系數(shù)計算值應分別按下列兩式修正:λc=λ·aSc=S·a式中λ、S――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和蓄熱系數(shù),應按本表采用;a――修正系數(shù),應按表H.0.2采用。47表H.0.2導熱系數(shù)λ及蓄熱系數(shù)S的修正系數(shù)a值序號材料、構造、施工、地區(qū)及使用情況a1作為夾蕊層澆筑在混凝土墻體及屋面構件中的塊狀多孔保溫材料(如加氣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及水泥膨脹珍珠巖等因干燥緩慢及灰縫影響。2鋪設在密閉屋面中的多孔保溫材料(如加氣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水泥膨脹珍珠巖、石灰爐渣等因干燥緩慢。3鋪設在密閉屋面中及作為夾芯層澆筑在混凝土構件中的半硬質礦棉、巖棉、玻璃棉板等,因壓縮及吸濕。4作為夾芯層澆筑在混凝土構件中的泡沫塑料等,因壓縮。5開孔型保溫材料(如水泥刨花板、木絲板、稻草板等表面抹灰或與混凝土澆筑在一起,因灰漿滲入。6加氣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砌塊墻體及加氣混凝土條板墻體、屋面,因灰縫影響。7填充在空心墻體及屋面構件中的松散保溫材料(如稻殼、木屑、礦棉、巖棉等因下沉。48表J.0.1典型玻璃的光學和熱工性能參數(shù)玻璃品種可見光透射比τv太陽能總透射比gg遮蔽系數(shù)Se傳熱系數(shù)K[W/(m2·K)]透明玻璃3mm透明玻璃0.830.875.86mm透明玻璃0.770.820.935.712mm透明玻璃0.650.740.845.5吸熱玻璃5mm綠色吸熱玻璃0.770.640.765.76mm藍色吸熱玻璃0.540.620.725.75mm茶色吸熱玻璃0.500.620.725.75mm灰色吸熱玻璃0.420.600.695.7熱反射玻璃6mm高透光熱反射玻璃0.560.560.645.76mm中等透光熱反射玻璃0.400.430.495.46mm低透光熱反射玻璃0.150.260.304.66mm特低透光熱反射玻璃0.110.250.294.6單片Low-E6mm高透光Low-E玻璃0.610.510.583.66mm中等透光型Low-E玻璃0.550.440.513.5玻璃6透明+12空氣+6透明0.710.750.862.86綠色吸熱+12空氣+6透明0.660.470.542.86灰色吸熱+12空氣+6透明0.380.450.512.86中等透光熱反射+12空氣+6透明0.280.290.342.46低透光熱反射+12空氣+6透明0.160.160.182.36高透光Low-E+12空氣+6透明0.720.470.626中透光Low-E+12空氣+6透明0.620.370.506較低透光Low-E+12空氣+6透明0.480.280.386低透光Low-E+12空氣+6透明0.350.200.306高透光Low-E+12氬氣+6透明0.720.470.626中透光Low-E+12氬氣+6透明0.620.370.5049J.0.2常用外窗的熱工性能參數(shù)可參考表表J.0.2常用外窗熱工性能參數(shù)玻璃普通鋁合金窗斷熱鋁合金窗PVC塑料窗鋁塑共擠窗傳熱系數(shù)KW/(m2·K)遮陽系數(shù)SC傳熱系數(shù)KW/(m2·K)遮陽系數(shù)SC傳熱系數(shù)KW/(m2·K)遮陽系數(shù)SC傳熱系數(shù)KW/(m2·K)遮陽系數(shù)SC透光玻璃(5~6mm)吸熱玻璃熱反射鍍膜玻璃遮陽型在線Low-E玻璃無色透光中空玻璃Low-E中空玻璃注:1以上僅是部分玻璃與不同型材的組合數(shù)據(jù)。2表中熱工參數(shù)為各種窗型中較有代表性的數(shù)值,不同廠家、玻璃種類以及型材系列品種都可能有較大浮動,具體數(shù)值應以法定檢測機構的實際檢測值為準。3窗本身的遮陽系數(shù)SC可近似地取為窗玻璃的遮蔽系數(shù)乘以窗玻璃面積除以整窗面積,即SC=SeAg/AAg為窗玻璃,面積,A為窗洞口面積,計算時鋁合金窗取=0.8,塑鋼窗取=0.7鋁塑共擠門窗取=0.7。,K.0.1節(jié)能、隔熱設計計算時,反射隔熱外飾面的太陽輻射吸收系數(shù)取值應采用污染修正系數(shù)進行修正,污染修正后的太陽輻射吸收系數(shù)a——污染修正系數(shù),當時修正系數(shù)按式(H.0.1-2)計深圳市居住建筑節(jié)能設計計算書2、《夏熱冬暖地區(qū)居住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JGJ75-20123、《城市居住區(qū)熱環(huán)境設計標準》JGJ286-20135、《建筑外門窗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GB/T7106-2008)7、《多聯(lián)式空調(熱泵)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GB21454-2008)8、《房間空氣調節(jié)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GB12021.3-2010)9、《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13)11、《深圳經濟特區(qū)建筑節(jié)能條例》12、國家、廣東省、深圳市其他現(xiàn)行有關節(jié)能標準、規(guī)范和建筑節(jié)能法律、法規(guī)表1建筑概況表城市深圳(北緯=22.61,東經=11所屬地區(qū)夏熱冬暖地區(qū)南區(qū)建筑功能建筑面積(m2)建筑層數(shù)地上:層;地下:層建筑高度(m)建筑方位所屬結構體系注:1、建筑功能包括:住宅、集體宿舍、公寓(無集中空調)、招待所、普通旅館、療養(yǎng)院和養(yǎng)老院客房、幼托建筑等。2、結構體系包括: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等。表2小區(qū)(或未形成小區(qū)的居住建筑)自然通風設計表序號通風時段建筑物周圍人行區(qū)域距地面是否將周邊至少100m范圍內的建筑和地形等影響通風的因素考慮在內主導風向主導風速風速放大系數(shù)最大風速1標準要求≤2≤5m/s是結論小區(qū)自然通風設計要求表3建筑單體自然通風設計外窗有效通風換氣面積(m2)房間地面面積(m2)積比例(%)1臥室、書房外窗(包含陽臺門)的有效通風換氣面積不應小于房間2起居室、廚房、衛(wèi)生間外窗(包含陽臺門)的有效通風換氣面積不應小于房間地面面積的10%時或外窗面積的45%;3套型外窗(包括陽臺門)的有效通風換氣面積不應小于套型地面面注:1、根據(jù)實際情況增減表中內容。2、與公共空間相連的入戶門不計入可開啟面積。表4機械通風設計表注:1、根據(jù)實際情況增減表中內容。表5屋頂熱工參數(shù)計算表構造材料名稱(由外到內)厚度mm導熱系數(shù)λW/(m·K)蓄熱系數(shù)SW/(m2·K)修正系數(shù)熱阻R(m2·K)/W熱惰性指標D=R·S面積(m2)占屋頂總面積的比例(%)頂1外表面換熱阻Re————————0.05——第2層內表面換熱阻Ri————————0.11——附加熱阻措施:——各層之和————————(w/(m2·K))頂2外表面換熱阻Re————————0.05——第2層內表面換熱阻Ri————————0.11——附加熱阻措施:——各層之和————————W/(m2·K)]屋頂平均傳熱系數(shù)km[W/(m2·K)]屋頂平均熱惰性指標Dm標準要求km≤0.9,Dm≥2.5;或km≤0.5結論屋頂平均傳熱系數(shù)要求屋頂平均熱惰性指標要求注:1、根據(jù)實際情況增減表中內容。2、Dm<2.5的屋頂,應對D<2.5的部位分別進行隔熱驗算并滿足國家標準《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guī)范》GB50176所規(guī)定的隔熱要求。表6屋頂隔熱驗算表傳熱系數(shù)k[W/(m2·K)]熱惰性指標D太陽輻射吸收系數(shù)ρ內表面溫度限值℃內表面最高溫度℃35.6結論屋頂隔熱驗算要求表7外凸窗頂板熱工參數(shù)計算表構造材料名稱(由外到內)厚度mm導熱系數(shù)λW/(m·K)修正系數(shù)熱阻R(m2·K)/W面積(m2)占外凸窗頂板總面積的比例(%)外凸窗頂板外表面換熱阻Re——————0.05第2層內表面換熱阻Ri——————0.11附加熱阻措施:各層之和——————W/(m2·K)]外凸窗頂板平均傳熱系數(shù)k[W/(m2·K)]標準要求k≤2.0結論外凸窗頂板(非透明部分)傳熱系數(shù)要求注:根據(jù)實際情況增減表中內容。表8外墻熱工參數(shù)計算表構造材料名稱(由外到內)厚度mm導熱系數(shù)λW/(m·K)蓄熱系數(shù)SW/(m2·K)修正系數(shù)熱阻R(m2·K)/W熱惰性指標D=R·S面積(m2)例(%)剪力墻1外表面換熱阻Re————————0.05——第2層內表面換熱阻Ri————————0.11——附加熱阻措施:——各層之和————————W/(m2·K)]梁柱1外表面換熱阻Re————————0.05——第2層內表面換熱阻Ri 0.11 附加熱阻措施:——各層之和 W/(m2·K)]充墻1外表面換熱阻Re————————0.05——第2層內表面換熱阻Ri————————0.11——附加熱阻措施: 各層之和————————W/(m2·K)]凸窗側墻1外表面換熱阻Re————————0.05——第2層內表面換熱阻Ri————————0.11——附加熱阻措施:——各層之和————————W/(m2·K)]外墻平均傳熱系數(shù)km[W/(m2·K)]外墻平均熱惰性指標Dm標準要求km≤1.5,Dm≥3.0;或km≤1.0,Dm≥2.5;或km≤0.7結論外墻平均傳熱系數(shù)要求外墻平均熱惰性指標要求注:1、根據(jù)實際情況增減表中內容。2、Dm<2.5的外墻,應對D<2.5的部位分別進行隔熱驗算并滿足國家標準《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guī)范》GB50176第5.1.1條的隔熱要求。表9外墻隔熱驗算表部位傳熱系數(shù)k[W/(m2·K)]熱惰性指標D太陽輻射吸收系數(shù)ρ內表面溫度限值℃內表面最高溫度℃東面外墻35.6西面外墻35.6結論東面外墻隔熱驗算要求西面外墻隔熱驗算要求表10屋頂透明部分熱工參數(shù)表編號屋頂透明部分材料傳熱系數(shù)kW/(m2·K)]遮蔽系數(shù)遮陽系面積(m2)占屋頂透明部分總面積玻璃型材123總計——————屋頂透明部分平均傳熱系數(shù)km[W/(m2·K)]屋頂透明部分平均遮陽系數(shù)屋頂透明部分平均綜合遮陽系數(shù)Sw屋頂面積(m2)屋頂透明部分面積占屋頂面積比例(%)標準要求km≤3.0,SC≤0.4,屋頂透明部分面積占屋頂面積比例≤4%結論屋頂透明部分面積占屋頂面積比例要求屋頂透明部分平均傳熱系數(shù)要求屋頂透明部分平均遮陽系數(shù)要求注:根據(jù)實際情況增減表中內容。表11窗墻面積比計算表朝向外窗面積(m2)外墻面積(m2)外立面面積(m2)窗墻面積比C東向南向西向北向居住空間平均窗墻面積比Cm:標準要求東C≤0.30、西向C≤0.25,南向C≤0.50;北向C≤0.45居住空間平均窗墻面積比Cm≤0.50結論東向窗墻面積比要求南向窗墻面積比要求西向窗墻面積比要求北向窗墻面積比要求居住空間平均窗墻面積比要求注:外立面面積是指外窗面積和外墻面積的總和。表12外窗材料參數(shù)表外窗編號外窗材料傳熱系數(shù)k[W/(m2·K)]玻璃遮蔽系數(shù)Se開啟方式外窗遮陽系數(shù)SC可見光透射比Tr氣密性玻璃型材123注:1、根據(jù)實際情況增減表中內容;2、開啟方式包括平開、推拉等;3、玻璃有效面積:鋁塑共擠門窗取0.7,塑鋼門窗取0.7,鋁合門窗取0.8,幕墻按圖紙計算。表13居住空間外窗熱工參數(shù)計算表朝向窗號數(shù)量單個外窗面積外窗遮陽系數(shù)SC外遮陽系數(shù)SD外窗綜合遮陽系數(shù)外窗總面積朝向修正系數(shù)居住空間外窗平均綜合遮陽系數(shù)水平遮陽垂直遮陽擋板遮陽東向南向0.8西向北向0.8標準要求結論注:擋板包括膜、板類材料擋板及金屬或其他非透明材料制作的花格、百葉類等。(說明:如果設計建筑按規(guī)定性指標達標,則可以不進行該項計算;如果設計建筑按性能性指標達標,則應進行該項計算。)1、綜合評價方法對比評定法:空調年耗電量2、計算結果表15對比評定法參照建筑和設計建筑邊界條件參照建筑設計建筑屋頂傳熱系數(shù)K[W/(m2·K)]Dm≥2.5,Km=0.9Dm<2.5,Km=0.4屋頂表面吸收系數(shù)ρ0.7外墻傳熱系數(shù)K[W/(m2·K)]Dm≥2.5,Km=1.5Dm<2.5,Km=0.7[W/(m2·K)]3.0屋頂透明部分遮陽系數(shù)SC0.4外墻表面吸收系數(shù)ρ0.7窗墻比東向南向西向北向居住空間平均窗墻比外窗綜合遮陽系數(shù)Sw計算條件夏季室內計算溫度[℃]2626換氣次數(shù)[次]空調能效比3.03.0表16對比評定法計算結果參照建筑設計建筑60空調年耗電量Ec(kWh/(m2·a)結論綜合評價指標計算結果要求□本建筑按照規(guī)定性指標進行建筑節(jié)能設計,滿足《深圳市居住建筑節(jié)能設計規(guī)范》(SJG45-2018)的要求?!醣窘ㄖ凑招阅苄灾笜诉M行建筑節(jié)能設計,滿足《深圳市居住建筑節(jié)能設計規(guī)范》(SJG45-2018)的要求。1、空調設備空調設備能效比分戶計量和末端溫控裝置密度限值技術參數(shù)注:實際情況選填。3、可再生能源利用4、其他61M.0.1建筑面積應按各層外墻外包線圍成面積的總和計算。包括半地下室的面M.0.3屋頂面積應按支承屋頂?shù)耐鈮ν獍€圍M.0.4外墻面積應按外表面積減去M.0.6透明幕墻應按外窗考慮,非透明幕墻應按外墻考慮M.0.7地面面積和地板面積應按外墻內側圍622規(guī)范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zhí)行時,寫法為:“應符合……的規(guī)定”或“應63引用標準名錄2《城市居住區(qū)熱環(huán)境設計標準》JGJ23《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guī)范》GB4《住宅設計規(guī)范》GB500699《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GB64條文說明65 66細則《深圳市居住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實施細則》SJG15-2005,深圳市居住建筑節(jié)能工作經過近10年的發(fā)展,取得了顯著成1.0.2本規(guī)范適用于深圳市各類新建、擴建和改建的居住建筑。根據(jù)建筑類別的1.0.3深圳市已經具有居住建筑節(jié)能50%工作要提高空調能源利用效率,貫徹執(zhí)行國家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實現(xiàn)空調節(jié)能65%1.0.5本規(guī)范主要對居住建筑的建筑熱工、空調通風、電氣照明設計中有關節(jié)能672.0.4迎風面積是指建筑物在某風向來流方向上的投影面積,它近似地代表建筑68以肯定,即為當組團布局確定后,組團的平均迎風面積比一定是隨風向在0~1693室內熱環(huán)境節(jié)能設計指標3.0.1室內熱環(huán)境質量標準的高低,對居住條件、生活水平(特別是工作和學習效率)、身體健康有重大影響。研究表明,空氣溫度在25℃左右,腦力勞動的調狀態(tài)下,PMV值能夠很好的反映室內的熱環(huán)境。一般來說,影響熱感覺有64個是熱環(huán)境因素,后2個是人為因素。國際標準ISO7730以丹麥范格爾推薦的熱環(huán)境質量指標為PMV=-0.5~+0.5,對應不滿意率P采用PMV—PPD指標有兩個好處,一是拓廣寬了節(jié)能的途徑;二是便于和國際接軌。PMV—PPD值可用熱舒適儀直接測得,也可用熱舒適方程計算。70ISO7730給出了計算PMV—PPD的熱舒適方程,我國的暖通空調設計手冊也采范圍波動。深圳市的調查結果表明,當夏季室內空氣溫度不超過28℃時,多數(shù)人對室內熱環(huán)境表示滿意;對氣溫不超過30℃的住房,一般表示雖不舒服,有空氣相對濕度也提出了具體要求。研究表明,在室溫26℃左右時,相對濕度小714小區(qū)熱環(huán)境設計的日平均熱島強度(8:00-18:00的平均值)是否達到不高于1.5℃的要求。考慮的技術措施來控制熱島強度,包括:提高綠地率、戶外活動場地采取遮蔭措施、4.0.3深圳市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受季風影響大,自然通風條件優(yōu)越。然而實際避免小區(qū)內出現(xiàn)滯流區(qū),為小區(qū)內單體建筑利用自然72筑物周圍人行區(qū)距地1.5m高處,風速V<5m/s不影響人們正常室外活動的基本4.0.4合理的通風路徑決定了房間門窗開啟后的通風效果。所謂通風路徑:是指4.0.5在容積率確定過后,建筑密度亦成為決定區(qū)域熱環(huán)境的重要指標。現(xiàn)有的建筑格局往往以高密度低矮型的布局為主,建筑間距多在10m左右。這一種密4.0.6如今的建筑多以規(guī)?;Q,住區(qū)內建筑的布局直接關系到小區(qū)內微環(huán)73布局形式與通風布局形式與通風平行行列式:建筑的主要迎風面與風的吹來方向成45°為最佳,否則不利錯列式:可增大建筑的迎風面,易使氣流導入到建筑群內部及建筑室內疏密相間式:即利用“狹管效應”,密處風速較大,可以改善通風效果豁口迎風式:迎主導風向,前面布順風向長條形建筑或布點式以形成豁口利于通風長短結合式:長幢住宅利于冬季阻擋寒風,短幢住宅利于夏季通風周邊式:應將四角敞開,圍而不合,并開敞處與主風向斜交,則可增強通風效果割成幾個小型建筑,之間留有通風路徑。因此,增加4.0.8小區(qū)采用封閉的圍墻主要是從安全角度出發(fā),然而如此745建筑平立面節(jié)能設計5.2.1組織好建筑物室內外的自然通風,不僅有利于改善室內、外的熱環(huán)境,而5.2.2同一棟居住建筑,不同的套型設計將5.2.3進、排風口有效通風換氣面積大小以及進、排風口相對大小決定了室內空75為進風口,風壓小的通風開口為排風口??紤]到一年四季風速、風向變化很大,5.2.5夏季陣雨、暴雨時,為避免室內物品受污,多數(shù)情況下居民會關閉外窗。5.3.1從建筑美學的角度來考慮,外窗的遮陽設施不應對5.3.2本條文給出了常見建筑外遮陽措施的簡化方法計算5.3.4外窗在重點考慮對陽光遮擋的同時,也應防范附近建筑外墻反射和發(fā)射輻765.3.5采用本條文所提出的這幾種圍護結構的節(jié)能措施,這種屋面的隔熱作用優(yōu)于蓄水屋面。當采用蓄水面遮陽屋面是現(xiàn)代建筑設計中利用屋面作為活動空間采取其他措施,就能夠滿足節(jié)能標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村個人房屋售賣合同范本
- 買賣注冊公司合同范本
- 出租鋼琴合同范例
- 倒板合同范本
- 出口經營合同范本
- 個人租車協(xié)議合同范本
- 醫(yī)療器械借用合同范本
- 制做安裝合同范本
- 別墅門訂購合同范本
- 二手機械車位轉讓合同范本
- GB/T 7631.5-1989潤滑劑和有關產品(L類)的分類第5部分:M組(金屬加工)
- GB/T 41326-2022六氟丁二烯
- GB/T 19470-2004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網(wǎng)
- GB/T 18913-2002船舶和航海技術航海氣象圖傳真接收機
- 高中教師先進事跡材料范文六篇
- 烹飪專業(yè)英語課件
- 3d3s基本操作命令教程課件分析
-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晨讀課件
- 傳染病防治法培訓講義課件
- 河南大學版(2020)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法律方法階梯實用版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