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歷史藝體生文化課第四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祖國統(tǒng)一與對外關系4.12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練習_第1頁
2024年高考歷史藝體生文化課第四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祖國統(tǒng)一與對外關系4.12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練習_第2頁
2024年高考歷史藝體生文化課第四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祖國統(tǒng)一與對外關系4.12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練習_第3頁
2024年高考歷史藝體生文化課第四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祖國統(tǒng)一與對外關系4.12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練習_第4頁
2024年高考歷史藝體生文化課第四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祖國統(tǒng)一與對外關系4.12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第四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祖國統(tǒng)一與對外關系【單元概覽】第12講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考綱要求】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過程。2.民主政治制度建設的成就。3.“文化大革命”時期民主法制的曲折發(fā)展。4.改革開放以來民主與法制建設成就。5.“一國兩制”的理論內涵與在港澳臺問題上實踐??键c一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基礎落實】一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1.政治協(xié)商制度的形成(1)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2)正式確立: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后,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xié)商和民主監(jiān)督。(3)初步發(fā)展:1956年,中國共產黨提出與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相互監(jiān)督”的方針,組成最廣泛的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創(chuàng)立(1)條件eq\b\lc\{(\a\vs4\al\co1(\a\vs4\al(①《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的規(guī)定。,②政治穩(wěn)定、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開展。)))(2)標記: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召開。①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②指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3)意義: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3.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背景:中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2)目的:實現民族同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旺盛。(3)依據:《共同綱領》規(guī)定和1954年憲法正式確認。(4)實施eq\b\lc\{(\a\vs4\al\co1(①形成了內蒙古、新疆、廣西、寧夏、西藏五大省級自治區(qū)。,②建立了一百多個自治州、自治縣(旗)。))(5)意義eq\b\lc\{(\a\vs4\al\co1(①滿意了少數民族自己當家作主的愿望。,②實現了民族同等。,③保證了祖國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二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fā)展1.“文化大革命”(1)背景eq\b\lc\{(\a\vs4\al\co1(①毛澤東認為中心出了修正主義,黨和國家面臨資產階級復辟的危急。,②林彪、江青一伙別有專心,乘機興風作浪。))(2)危害eq\b\lc\{(\a\vs4\al\co1(①大批黨和政府的各級領導人、知名人士和學者,慘遭人身迫害。,②各項法律名存實亡,公民的基本權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2.新時期民主法制的健全與完善(1)法制走向健全①措施eq\b\lc\{(\a\vs4\al\co1(a.1978年,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建設方針。,b.平反冤假錯案。,c.1982年,全國人大通過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②成就: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使民主政治建設趨于制度化、法律化。(2)民主制度的重建與完善①重新召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②完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xié)商制度。1982年,中共提出“長期共存,相互監(jiān)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③健全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1984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④加強和擴大基層民主建設。1998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考點深化】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三大特點(1)代表性: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當家作主的主要形式,具有真正的人民性和廣泛的代表性。(2)全權性:人民代表大會在國家政權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權性。(3)黨的領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制度。中國共產黨是執(zhí)政黨,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的特點政黨地位在多黨合作關系中,中國共產黨是處于政治領導地位的唯一政黨,這種領導地位是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而為全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所公認的,彼此在法律上是同等的,組織上是獨立的政黨關系政治上是親密合作關系,共產黨不是獨攬政權,各民主黨派也不同于其他國家的在野黨,二者是政治合作,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各民主黨派共同參政的關系合作基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是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合作方式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是最重要的組織形式,是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場所【典例剖析】典例1、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報》報道:當選的代表李長鳳老大娘笑著說話了,“舊社會婦女在街上說話都不行,哪有婦女的選舉權。……今后大家有什么看法告知我,我肯定給大家?guī)先ァ!痹撔侣剤蟮勒f明當時()A.人民民主原則得到落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建立C.政治協(xié)商制度覆蓋面廣 D.民主政治建設法制化【答案】A【解析】“舊社會婦女在街上說話都不行,哪有婦女的選舉權”表明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是國家的主子,婦女有了選舉權,故A項正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是在1954年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后確立起來的,故B項錯誤;政治協(xié)商制度是處理中國共產黨和其他黨派關系的制度,李長鳳老大娘并不代表某個黨派,故C項錯誤;題中材料并沒有出現相關民主政治建設的各項法律,故D項錯誤。[答題技巧]明立意,從人民代表大會創(chuàng)立角度考查時空觀念和歷史說明;抓關鍵“舊社會婦女在街上說話都不行,哪有婦女的選舉權”表明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是國家的主子,婦女有了選舉權;清誤區(qū),本題屬于歷史情境型選擇題,難度較小??忌鷮θ嗣翊泶髸贫却_立的時間記憶錯誤,易錯選B項,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于1954年9月。典例2、社會學家費孝通回憶參與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時說,“踏進會場,就望見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裝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長袍的,還有位戴瓜帽的——這很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會在一個會場里一起探討問題,在我說是生平第一次”。從中可以獲悉()

A.費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B.會議召開匆忙,代表們還來不及換上正裝

C.出席會議的一般工人代表居絕大多數D.人民代表會議具有廣泛的代表性【答案】D【解析】從費孝通的回憶可知此事發(fā)生于“北平”時期。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自即日起北平重新更名為北京,并確定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由此推斷A錯誤,A指的是1954年召開的一屆人大;第一次政協(xié)會議從1949年3月七屆二中全會后就起先籌備,打算比較充分,并不匆忙,解除B項;服裝是職業(yè)和身份的象征,從材料可知除了穿“工裝”的工人外,還有其他社會各階層,一般工人只是其中一部分,代表具有廣泛性。據此解除C項,得出D項。[易混提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西方議會制度存在本質區(qū)分。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國家的根本組織形式和核心運行機制。在當今世界政治體系中具有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協(xié)調國家機關高效運轉、凝合各族人民力氣的政治優(yōu)勢。典例3.1954年12月,其次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章程》,指出人民政協(xié)的性質是“團結全國各民族、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國外華僑和其他愛國民主子士的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組織”。由此可以看出1954年以后()A.政治協(xié)商制度初步建立B.全國政協(xié)不再具有立法的職能C.政協(xié)成為各黨派的聯合執(zhí)政機構D.政協(xié)是全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答案】B【解析】1949年政治協(xié)商制度已經初步建立,故A項錯誤;1954年全國人大召開,全國政協(xié)不再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能,不再具有立法的職能,故B項正確;政協(xié)成為政治協(xié)商的機構,故C項錯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全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故D項錯誤。[思維拓展]《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緣由(1)從產生的條件看,當時全國解放的任務尚未完成,召開全國人大和制定憲法的條件尚不具備。政協(xié)代行全國人大職權制定臨時憲法。(2)從《共同綱領》的內容看,它規(guī)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3)從作用看,《共同綱領》沒有明確提出社會主義的目標和任務,具有明顯的過渡性和臨時性。為1954年憲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礎?!菊骖}在線】1.(2024·江蘇高考·11)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報》發(fā)表張樂平的新聞漫畫《大旗招展全球》(見右圖),對這幅漫畫所含信息理解不正確的是()A.新中國奉行和平外交政策B.國民黨政權統(tǒng)治已被推翻C.人民翻身成為國家的主子D.國際社會普遍承認新中國【答案】D【解析】新中國剛剛成立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實行敵對看法,沒有承認新中國,故D項錯誤,符合題意;新中國成立后,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A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新中國成立前就推翻了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的統(tǒng)治,故B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新中國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人民翻身成為國家的主子,故C項正確,不符合題意。2.(2024.4·浙江高考·14)請看右圖報影,下列項中對該報章內容解讀正確的是()A.北京這個千年古都成為人民政權的首都B.北京市人大、政協(xié)等相關政權組織已經產生C.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成立D.該消息標記著“北平”正式更名為“北京”【答案】A【解析】依據報影“本市人民政府遵照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都定于北平,并改名北平為北京’”,新中國定都于北京,故選A項;材料與北京市人大、政協(xié)無關,且依據所學,1954年全國范圍內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解除B項;同理,且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于1949年1月1日前,解除C項;依據報影“已于九月二十八日通知直屬各單位……自十月一日起實行……務必如期實行”,實行日期為十月一日,解除3.(2024·北京高考·18)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指出:“我黨同黨外民主子士長期合作的政策,必需在全黨思想上和工作上確定下來。我們必需把黨外大多數民主子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樣,同他們懇切地坦白地商議和解決那些必需商議和解決的問題。”能體現這一思想的是()①《共同綱領》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③政治協(xié)商制度④民主集中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由材料“我黨同黨外民主子士長期合作的政策,必需在全黨思想上和工作上確定下來。我們必需把黨外大多數民主子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樣,同他們懇切地坦白地商議和解決那些必需商議和解決的問題”可知為多黨合作,統(tǒng)一戰(zhàn)線思想?!豆餐V領》是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制定的,故①正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充分體現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故②錯誤;政治協(xié)商制度是中國共產黨與各政黨、各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社會各界的代表民主協(xié)商的制度,故③正確;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群眾路途在黨的生活中的運用,故④錯誤,選擇C項符合題意?!踞槍τ柧殹?.(2024·重慶調研)1949年新中國成立,在開國大典及以后的國慶等節(jié)日中,“新中國”的標記——五星紅旗、北京天安門、《義勇軍進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構成的國家形象符號體系,在儀式的操演中實現了合法化、神圣化。這些措施()A.強化了新政權的民眾認同感B.標記著中華民族獨立自主站了起來C.提升了新中國的國際影響力D.意味著人民當家作主新時代的到來【答案】A【解析】重大節(jié)日突出“核心元素所構成的國家形象符號體系”,使之“合法化、神圣化”,強化了民眾對新政權的認同,故A項正確。2.(2024·四川綿陽診斷)1956年8月1日,中共中心指出:“今后《人民日報》發(fā)表的文章,除了少數中心負責同志的文章和少數的社論以外,一般地可以不代表黨中心的看法,而且可以允許一些作者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同我們共產黨人的見解相反的文章。”這一表態(tài)()A.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B.拓展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新領域C.消退了“左”傾錯誤思想影響D.促進了人民教化不斷進步【答案】A【解析】《人民日報》是黨報,材料中“可以允許一些作者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同我們共產黨人的見解相反的文章”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故A項正確。3.(2024·吉林長春模擬)閱讀下表:20世紀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文獻。對其相同點相識正確的是()1912年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頒布《臨時約法》1931年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頒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頒布《共同綱領》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年全國人大五屆五次會議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A.說明階級基礎和社會環(huán)境是實現民主政治的前提B.階級斗爭確定了中國民主政治建設成果能否實現C.都是民主與專制長期斗爭的結果D.都借鑒地汲取了歐美民主的精華【答案】A【解析】《臨時約法》頒布時,中國仍屬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其內容無法得到落實;《共同綱領》頒布時,新中國已經成立,實現了民族獨立,故A項正確。4.(2024·天津濱海七校聯考)對于現代中國的某項政治制度,有人說它“是中共群眾路途的一種持續(xù)”,有人擔憂它會成為一種“政治浪漫主義”,而《人民日報》某記者則認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據此推斷,該項制度是()A.政治協(xié)商制度 B.基層群眾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答案】B【解析】我國實行基層群眾自己選舉基層領導的群眾自治制度,體現了中共群眾路途和民眾真正成為國家主子,故B項正確。5.(25分)實行民主政治是傳統(tǒng)中國向現代轉型的必定選擇。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某英特爾高級院士認為,創(chuàng)新有三種類型:突破性創(chuàng)新,其特征是打破陳規(guī),變更傳統(tǒng)和大步躍進;漸進式創(chuàng)新,特征是實行下一邏輯步驟,讓事物越來越美妙;再運用式創(chuàng)新,特征是接受橫向思維,以全新的方式應用原有事物。材料二材料三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其次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三條憲法第五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一款,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據材料一,指出“突破性創(chuàng)新”和“漸進式創(chuàng)新”在隋唐政治制度方面各有什么表現?(6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概述近代中國政治轉型的特點。(10分)(3)依據材料三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對世界政治文明的繼承和發(fā)展表現在哪些方面?(9分)【答案】(1)突破性創(chuàng)新:創(chuàng)立科舉制度。漸進式創(chuàng)新:實行三省六部制。(2)特點:中國近代政治轉型起步較遲;深受西方列強侵略影響,具有后發(fā)性;中國政治轉型與救亡圖強聯在一起;政治轉型過程一波三折,困難重重;從體制內改革轉變到體制外革命;政治轉型效果不彰。(3)繼承:民主(主權在民)、法治(依法治國)。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键c二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基礎落實】1.“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1)背景:內戰(zhàn)后,臺灣與大陸處于隔絕的敵對狀態(tài)。(2)過程eq\b\lc\{(\a\vs4\al\co1(①醞釀:1979年,全國人大發(fā)表《告臺灣同胞書》,宣布接受和平,方式統(tǒng)一祖國的方針。,②形成:20世紀80年頭,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宏大構想。))(3)內涵eq\b\lc\{(\a\vs4\al\co1(①前提:一個中國。,②含義: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4)意義:“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基本方針。2.香港、澳門的回來(1)香港回來①條件eq\b\lc\{(\a\vs4\al\co1(a.“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b.改革開放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fā)展。))②過程eq\b\lc\{(\a\vs4\al\co1(a.1982年,鄧小平與撒切爾夫人會談。,b.1984年12月,中英兩國簽署聯合聲明,規(guī)定了香港回來的日期。,c.1997年7月1日,中國正式對香港復原行使主權。))③意義eq\b\lc\{(\a\vs4\al\co1(a.中國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國恥。,b.為澳門問題的解決供應了勝利的范例。))(2)澳門回來: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來祖國。3.海峽兩岸關系的發(fā)展(1)緣由eq\b\lc\{(\a\vs4\al\co1(①1979年,海峽兩岸實現真正?;?。,②中國共產黨“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方針的推動。,③臺灣當局迫于形勢被迫作出回應。))(2)表現eq\b\lc\{(\a\vs4\al\co1(①1979年元旦,大陸停止炮擊金門,倡議兩岸實行“三通”。,②1987年,臺灣當局允許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及進行經濟文化溝通。,③1990年和1991年,兩岸分別成立海峽溝通基金會和海峽兩岸,關系協(xié)會。,④1992年,兩會達成“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重要共,識,即“九二共識”。,⑤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訪問大陸。,⑥2008年,兩岸干脆通郵、通航、通商最終實現。))【考點深化】1.港澳回來的有利條件和歷史意義有利條件①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極大發(fā)展,為香港、澳門的回來創(chuàng)建了有利條件②鄧小平“一國兩制”的宏大構想為解決香港、澳門問題供應了一個可行的方案③港澳同胞渴望回來④兩個《聯合聲明》和《特殊行政區(qū)基本法》供應法律依據歷史意義①解決了中國對港澳的主權問題②香港、澳門的回來,標記著中國人民洗雪了香港、澳門被侵占的百年國恥,開創(chuàng)了香港、澳門和祖國內地共同發(fā)展的新紀元;標記著中國在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標記著中國人民為世界和平、發(fā)展與進步事業(yè)做出了新貢獻③是中國政府“一國兩制、和平統(tǒng)一”方針的勝利運用,為和平解決國際歷史遺留問題和國際爭端、維護世界和平供應了范例2.推動和阻礙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因素(1)阻礙因素①國際反華勢力推行“以華制華”戰(zhàn)略,謀求其所謂全球化戰(zhàn)略利益與國家利益是臺灣問題長期存在的根本緣由。②“臺獨”勢力實行“公投制憲”、漸進式“臺獨”、去中國化等。③兩岸經濟發(fā)展不平衡以及社會制度、意識形態(tài)的分歧。(2)有利因素①兩岸人民同宗同祖、血肉相連,文化一脈相承,結束兩岸分裂狀態(tài),實現祖國完全統(tǒng)一,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②中國國際地位提高,贏得國際社會普遍認可。③改革開放,中國綜合國力增加,為我們的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供應了條件。④切實可行的“一國兩制”方針的提出。⑤港、澳回來的勝利范例。⑥歷史依據——自古以來,臺灣是中國領土不行分割的一部分。⑦兩岸關系的緩和,經濟合作的溝通等。【典例剖析】典例1、2001年,海峽兩岸達成運用兩岸資本并在兩岸注冊的船舶,各自不懸掛五星紅旗和青天白日旗,而只懸掛各自公司旗,開通了兩地直航航線。這反映出()A.大陸提出“一國兩制”理論B.通過協(xié)商解決了香港問題C.海峽兩岸經濟文化溝通日益親密D.臺灣當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答案】C【解析】材料體現不出“一國兩制”的信息,故A項錯誤;依據材料“海峽兩岸達成”,指代大陸與臺灣,故B項錯誤;依據材料“運用兩岸資本并在兩岸注冊的船舶,各自不懸掛五星紅旗和青天白日旗,而只懸掛各自公司旗,開通了兩地直航航線”,屬于兩岸達成的經貿往來,故C項正確;材料不涉及臺灣當局對“一個中國”的看法,故D項錯誤。[學問拓展]《反分裂國家法》2005年3月14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這是國家以立法形式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的重大戰(zhàn)略舉措。主要內容是激勵兩岸接著溝通合作,但同時也首次明確提出了在三種狀況下中國大陸可用“非和平手段”處理臺灣問題的底線。該法僅適用于臺灣問題。典例1.香港回來祖國兩年前,美國《財寶》雜志曾發(fā)表封面文章預言“香港已死”。香港回來十周年時,美國《財寶》雜志又公開發(fā)表《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誠認錯。這一變更反映了()A.中美關系由對抗到正?;霓D變B.香港回來是“一國兩制”政策的首次實踐C.“一國兩制”政策保障了香港的旺盛穩(wěn)定D.美國政府企圖干涉中國內政失敗【答案】C【解析】“香港回來祖國兩年前,美國《財寶》雜志曾發(fā)表封面文章預言‘香港已死’”是在90年頭中期,中美關系正?;?0年頭已經完成,故A項錯誤;材料強調對香港回來結果的相識,沒有涉及政策問題,故B項錯誤;由材料中的“香港已死”到《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客觀上說明白香港的旺盛穩(wěn)定,這得益于“一國兩制”的實踐,故C項正確;材料反映了美國對香港發(fā)展前途的認知變更,故D項錯誤?!緲媹D解史】特殊行政區(qū)與民族區(qū)域自治的區(qū)分【真題在線】1.(2024·北京高考·19)1972年,中國致函聯合國非殖民化特殊委員會,指出“香港、澳門是被英國和葡萄牙當局占據的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完全是屬于中國主權范圍內的問題,根本不屬于通常所謂‘殖民地’范疇”。聯合國接受了中國的立場。中國政府這一舉措()A.奠定了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B.駕馭了解決港澳問題的主動權C.是“一國兩制”的詳細體現D.標記著香港和澳門回來祖國【答案】B【解析】由材料“香港、澳門是被英國和葡萄牙當局占據的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完全是屬于中國主權范圍內的問題”、“聯合國接受了中國的立場”可知中國明確港澳主權問題,通過致函聯合國駕馭解決港澳問題的主動權,故選B項;新中國成立后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解除A項;“一國兩制”提出于20世紀80年頭初,解除C項;香港1997年回來,澳門1999年回來,解除D項。2.(2024.4·浙江高考·16)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政權交接儀式隆重實行。香港回來是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的重大事務,它的重要意義是()A.在中國國土上徹底結束了外國列強的占據B.中國在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C.為平安先行的新型區(qū)域合作模式供應范例D.推動中國改革開放步入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答案】B【解析】在中國國土上徹底結束了外國列強的占據是澳門的回來,故A項錯誤;香港的回來是中國在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故B項正確;為平安先行的新型區(qū)域合作模式供應范例的是上海合作組織,故C項錯誤;推動中國改革開放步入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是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故D項錯誤。【針對訓練】1.(2024·河南漯河模擬)有人說,“‘一國兩制’吸納了聯邦制的包涵性優(yōu)點,從而具備了一般單一制國家結構模式所沒有的柔性特征”。“一國兩制”和美國聯邦制相比,兩者的共同點是()A.都強調中心集權原則B.都賜予地方肯定的自主權C.都保持地方獨立行使主權D.都實行不同的社會政治制度【答案】B【解析】“一國兩制”主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港澳臺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美國1787年憲法規(guī)定“聯邦政府只擁有在憲法中列舉的有限權力,而其余未列明的權力都屬于各州或者人民”可見美國各州有肯定的自主權,故B項正確。2.(2024·湖北武漢模擬)2024年11月7日,全國人大對參選香港議員的法律資格進行重新說明說明。人大釋法即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說明法律權”,對特區(qū)因為法律學問不足和其它特殊緣由(紛爭、訴訟不清)而進行定調。因為香港的司法獨立是依據香港基本法由中心授權,香港法院說明基本法的權力也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香港基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即規(guī)定:說明權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人大釋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有利于清除港獨勢力B.是香港旺盛穩(wěn)定的根本保證C.肯定程度上有違“港人治港”的原則D.彰顯了中心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決心【答案】D【解析】“香港法院說明基本法的權力也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香港基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即規(guī)定:說明權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知其強調香港基本法的權力來源,重申國家對其領導地位,故D項正確。3.(2024·廣東順德高三調研)1963年,周恩來指出臺灣必需回到祖國的懷抱,臺灣回來祖國后,除外交必需統(tǒng)一于中心外,當地軍政大權、人事支配等“悉委于”蔣介石;臺灣的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