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沖刺押題(高考化學知識)系列專題 有機化學_第1頁
高考化學沖刺押題(高考化學知識)系列專題 有機化學_第2頁
高考化學沖刺押題(高考化學知識)系列專題 有機化學_第3頁
高考化學沖刺押題(高考化學知識)系列專題 有機化學_第4頁
高考化學沖刺押題(高考化學知識)系列專題 有機化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戰(zhàn)2012高考化學沖刺押題(高考化學知識必備)系列專題04有機化學

結構網(wǎng)絡圖解

圖1有機物的“金三角”地帶

CBACHJCBOCOOKCOOC?He

久一、一京一盛H:

ONa

CHfOh-CR-CH-Q-0a一

I為l\

C/CMzCl—CB3cHiOH-CMjC?YH3OTOH-CH3co0ct0B

G%°s-c?Ha°ti—(QLgOjn

圖2有機物代表物的衍變關系

反應類型涉及的主要有機物類別

取代反應飽和燒、苯和苯的同系物、醇、苯酚、鹵代燃

加成反應不飽和崎、茉和苯的同系物、醛、葡萄糖

消去反應醇、鹵代燃

酯化反應醇、酸酸、糖類(葡萄糖、淀粉、纖維素)

水解反應鹵代燒、陵酸酯、二糖、多糖、蛋白質(zhì)

氧化反應不飽和燒、煌基苯、醇、醛、甲酸酯、葡萄糖

還原反應醛、葡萄糖

加聚反應烯燒、二烯燃

縮聚反應苯酚和甲醛、羥基酸、氨基酸、二元酸和二元醇、二元醇

表1重要的有機反應類型和涉及的主要有機物類別

高考有機化學板塊題型穩(wěn)、新、活,給中學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能力、提高學生素質(zhì)提出了較高的要

求。實踐證明:只有許多零碎的知識而沒有形成整休的知識結構,就猶如沒有組裝成整機的一堆零部件而

難以發(fā)揮其各自功能。為了適應高考的新趨勢,在有機化學復習中應立足課本,緊扣考試大綱,跳出“題

?!保瑤椭鷮W生將散、亂的知識串成線,結成網(wǎng),這樣,既有利于知識的遷移,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3+2”

考綱中四種能力(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又能減輕師生的負擔,獲得較高的復習質(zhì)

量和效率。下面我們將以上三圖表分塊解讀如下:

一、理清有機物的相互轉(zhuǎn)化關系聯(lián)成知識網(wǎng)

有機化學知識點多,但其規(guī)律性強,建議在二輪復習中以結構為主線,做到“乙烯輻射一大片,醉醛

酸酯一條線”,突出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一手抓官能團,一手抓衍生關系,通過分析對比、前后聯(lián)系、綜合

歸納,理清有機物的相互轉(zhuǎn)化關系,特別理清官能團性質(zhì)和各類有機物相互轉(zhuǎn)變這兩條主線。通過轉(zhuǎn)化關

系側(cè)重復習有機反應類型(取代反應、加成反應、氧化反應、還原反應、消去反應、酯化反應、水解反應、

加聚反應等)與反應機理、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zhì)、問分異構體、有機物分子中原子的空間位置關系等。

二、要重視有機化學實驗的復習

高考實驗部分一般考查的是無機實驗題,但高考命題有向有機實驗題拓展的跡象。不僅要掌握“規(guī)定

實驗”的原理、藥品、裝置和操作步驟,還要注重教材實驗的開發(fā)、遷移。增強有機實驗問題的探究與創(chuàng)

新性,

三、突出有機化學與社會、生活、環(huán)境、醫(yī)藥、新科技等的聯(lián)系

主要包括一些教材中的常見物質(zhì)和近年來開發(fā)研制的、與日常生活和工業(yè)生產(chǎn)聯(lián)系緊密的生活常用品

或新藥、重要的化工原料、化工產(chǎn)品等。特別關注2007年10月份以后發(fā)生的對人類(尤其是對中國)產(chǎn)

生重大影響的科技、社會、生活等事件。

四、歸納零星知識,將分散的知識條理化

1.一些有機物的物理性質(zhì)歸納

(1)常溫下是氣體的物質(zhì):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小于、等于4的燒(不排除新戊烷)、一氯甲烷、甲醛。

(2)密度比水小的油狀液體:液態(tài)燒(己烷、己烯、苯及同系物等)、酯、油酸等。

(3)密度比水大的油狀液體:澳苯、硝基苯、溟乙烷、四氯化碳等。

(4)可溶于水的: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小于、等于4的低級的醇、醛、酮、陵酸等。

(5)不溶于水的:燒類、鹵代燃、酯、硝基化合物等。

2.一些有機實驗基本知識歸納

(1)制取有機物實驗:?CH2=CH2@CH=CH?C2H5-Br④CH3COOC2H5

(2)“規(guī)定實驗”操作:

?水浴加熱:①銀鏡反應②制梢基苯③制酚醛樹脂④乙酸乙酯水解⑤糖水解

令溫度計水銀球位置:①制乙烯②制硝基苯③石油蒸饋

令導管冷凝回流:①制溟苯②制硝基苯③制酚醛樹脂

令冷凝不回流:①制乙酸乙酯②石油蒸情(冷凝管)

?昉倒吸:①制浪苯②制乙酸乙酯

(3)有機物分離提純方法:①萃取分液法②蒸鏘分溜法③洗氣法(還有滲析、鹽析、沉淀法等)。(有

機物分離提純盡量避免使用過濾和結晶法)

3.掌握以下典型的有機反應規(guī)律

(1)性質(zhì)與結構的關系:

①能跟溟水(或澳的CC14溶液)反應而褪色的:

不飽和鏈足、含“?CHO”或酚類物質(zhì)(產(chǎn)生白色沉淀)。

②能使酸性高鋅酸鉀溶液褪色的:不飽和鏈燃、苯的同系物、苯酚、含“.CHO”物質(zhì)等。

③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及能被新制的Cu(OH):懸濁液氧化的:

含醛基化合物(醛或HCOOH或HCOOR等)

④與NaOH溶液反應:酚類、竣酸類、酯類(先水解后中和)

⑤遇石蕊試液顯紅色或與Na2co3、NaHCCh溶液反應產(chǎn)生CO2:竣酸類

⑥與Na反應產(chǎn)生Hz:含一0H化合物(尊類、酚類、竣酸類)

⑦既能氧化成竣酸類又能還原成醇類:醛類

⑧能發(fā)生氧化反應的醇類:“一0H”相連的碳原子上必須有氫原子(本碳上有氫)

能氧化得醛或竣酸:羥基一定連接在有兩個或三個氫原子的碳原子上

能氧化成酮:羥基一定連接在有一個氫原子的碳原子上

⑨能發(fā)生消去反應的醇類:“一0H”相鄰的碳原子上必須有氫原子(鄰碳上有氫)

⑩能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竣酸酯類:醇或援酸或羥基酸類

QD在無機酸或堿性條件下能發(fā)生水解反應:酯類;鹵代燒:在NaOH溶液作用下水解

(2)官能團的定量關系

①與X2反應:(取代)H?X2;(力口成)C=C?Xz;C三C?2X2

②與比加成反應:C=C?&;C三C?2H2;C6H6?3H2;(醛或酮)C=0?電

③與HX反應:(醇取代)一0H?HX;(加成)C=C?HX;C=C?2Hx

④銀鏡反應:一CHO?2Ag;(HCHO?4Ag)

⑤與新制Cu(OH)2反應:—CHO-2CU(OH)2;—COOH-fCu(OH)2

⑥與Na反應:(醉、酚、竣酸)-OH-jH2

⑦與NaOH反應:(酚)—OH-NaOH;(叛酸)—COOH-NaOH;

(醇酯)一COOR?NaOH;(酚酯)—COOC6H5-2NaOH

五、一些典型有機反應的比較

有機物中化學鍵有多種斷裂方式,這既與化學鍵的結構有關,也與反應條件等多種因素有關。

1.反應機理比較

(1)醇去氫:脫去與羥基相連接碳原子上的氫和羥基中的氫,形成-CO-,若與一OH相連的碳原子上沒有

氫原子,則不能被氧化形成-CO-,所以不發(fā)生去氫(氧化)反應。

(2)消去反應:脫去一X(或一0H)及相鄰碳原子上的氫,形成不飽和鍵。若與鹵原子相鄰碳原子上沒

有氫,則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

(3)酯化反應:按酸分子中的羥基跟醇分子羥基中的氫原子結合成水,其余部分互相結合成酯。例如:

0o

/.........濃H2SO4/c

CH3C—:0H+HiOC2H5,4?CH3C—OC2H3+H20

2.反應條件比較

同一化合物,反應條件(溫度、溶劑、催化劑)不同,反應類型和產(chǎn)物不同。例如:

(1)CH3CH2OH>CH=CHt+H2O(分子內(nèi)脫水)

nor22

2cH3cH20H―濃…》CH3cH2—0—CH2cH3+H2O(分子間脫水)

140c

(2)CHi—CH2—CHzCl+NaOH>CH3CH2CH2OH+NaCl(取代)

A

乙醇》

CH3—CH2—CH2CI+NaOHCH3—CH=CH2+NaCl+H2O(消去)

A

(3)一些有機物(如苯)與澳反應的條件(Fe或光)不同,產(chǎn)物不同。

考點一同系物與同分異構體

【例1】金剛烷的結構如圖,它可看作是由四個等同的六元環(huán)組成的空間構型。請根據(jù)中學學過的異

構現(xiàn)象判斷由氯原子取代金剛烷亞甲基(一CHL)中氫原子所形成的二氯取代物的種類

A.4種B.3種C,2種D.6種夕工7

【解析】金剛烷六個亞甲基(一CHL)上的氫原子是完全等效的,金剛烷亞甲基

(-CH?—)中氫原子所形成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種。而二氯代物可以在一氯代物的基礎

上書寫:

(相同的數(shù)字代表等效位置)

所以,由氯原子取代金剛烷亞甲基(一CH2一)中氫原子所形成的二氯取代物只有三種。正確選項為B。

答案:B

變式1意與苯塊反應生成化合物X(X結構中三個苯環(huán)呈立體對

稱結構),則X中的一個氫原子被甲基取代的所有同分異構

體數(shù)為

A.2種B.3種

C.4種D.5種

考點二有機物的燃燒規(guī)律

【例2】室溫下,10mL某氣態(tài)路在50mLO2里充分燃燒,恢復到室溫下,得到液態(tài)水和體積為35mL

的混合氣體,則該燒可能是()

A.甲烷B.乙烯C.乙煥D.丙烯

解析:該燃在02中充分燃燒,得到混合氣體,說明02過量,混合氣體為CO2和剩余的02。則可利用

燃燒反應方程式進行計算。

設:該點的分子式為CxHy,

yy

0|J:CxHy+(x+4)02----->xC02+5H20(液)ZXV

yy

1mL(x+4)mLxmL(1+4)mL

1OmL1OmL+50mL—35mL=25mL

y=6

答案:D

變式2由兩種有機物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強下完全氣化為氣體。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

只要混合氣體體積一定,那么無論混合物以何種比例混合,它在完全燃燒時所消耗的氧氣體積也是一

定的,符合這種情況的可能是

A.乙醇和乙酸B.乙醛和甲醇C.丙醛和甘油D.丙酮和丙二醇

考點三有機物分子式和結構式的確定

[例3]某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一個破裂的小瓶中滲漏出一未知有機物A,有催淚作用。經(jīng)分析A的相對分

子質(zhì)量為161,該化合物中除含有C、H元素外還含有一種鹵族元素,且分子中只含有一個甲基?;?/p>

物A—F的轉(zhuǎn)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1molC與足量的新制Cu(0H)2溶液反應可生成1molD和1mol

Cu2O,Bi和B2均為較穩(wěn)定的化合物且互為同分異構體。

F

六元環(huán)化合林

R2HR2O

已知⑴RJJ_R⑼R4=。+R,—H。

(2)一個碳原子上連有兩個碳碳雙健的結構(一C=C=C—)不穩(wěn)定。

請完成下列問題:

(I)化合物A含有的官能團是。Bi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

(2)①、②、③的反應類型分別是、、o

(3)寫出A、F的結構簡式:A.;F.o

(4)寫出C―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

【解析】本題利用已知信息可知:據(jù)F的化學式可知鹵原子為濱;A能與NaOH的醇溶液反應生成穩(wěn)

定的⑶、B2,兩者互為同分異構體,說明濱原子發(fā)生消去反應后有兩種可能,同時又能被03氧化,

所以一定含有碳碳雙鍵,分子中只含有一個CHy,C中只含有一個-CHO,說明甲基連在含碳碳雙鍵

的碳原子上,推知D為酸酸,E為含醇-OH的獺酸,F(xiàn)為酯類,所以反應①為消去反應,②為加成反

應,③為酯化反應;根據(jù)F的化學式C6HgBrCh,計算不飽和度為2,可知F中除含有碳氧雙鍵外,還

形成了一個環(huán)(因為E中不可能有碳碳雙鍵),且分子中有一個甲基,其結構為氏,則E

0C

O0H

IIIII

HOCCHCHBrCHCHCHHOCCH2CHBrCH2CCH3,,,

的結構為223D結構為,A結構為oA發(fā)生消

去反應后脫去HBr,BHB2的化學式為C6H8。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80。

答案:(1)碳碳雙鍵、浪原子(-Br);80

(2)消去反應:加成反應(或還原反應);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

o0oO

III△IIII

(4)HCCH2CHBrCH2CCH3+2Cu(OH)2―-HOCCH2CHBrCH2CCH3+2H2O

變式3A是一種含碳、氫、氧三種元素的有機化合物。己知:A中碳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44.1%,氫的質(zhì)量

分數(shù)為8.82%;A只含有一種官能團,且每個碳原子上最多只連一個官能團,A能與乙酸發(fā)生酯化反

應,但不能在兩個相鄰碳原子上發(fā)生消去反應。請?zhí)羁?

(1)A的分子式是;其結構簡式是。

(2)寫出A與乙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考點四重要的有機反應及官能團性質(zhì)

【例4】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

CH2CHO

H00CCHF\O/-CH20H

~/它在一定條件下可能發(fā)生的反應有

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

A.②③④B.①③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④

【解析】C。題給有機物合有醛基、技基和醇羥基,從給出的6種有機反應出發(fā)分析:含醛基,可發(fā)生

加成、氧化反應;含裝基可發(fā)生中和、酯化反應;含醉羥基可發(fā)生氧化、酯化反應。由于含醇羥基的

碳原子的相鄰碳原子上無氫原子,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故本題答案為C,

變式4莽草酸是一種合成治療禽流感藥物達菲的原料,鞍酸存在于蘋果、生石榴等植物中。下列關于

這兩種有機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兩種酸都能與溟水反應且反應的原理相同

B.兩種酸都屬于芳香族化合物

C.糅酸分子與莽草酸分子相比多了兩個碳碳雙鍵

D.等物質(zhì)的量的兩種酸與足量金屬鈉反應產(chǎn)生氫氣的量相同

考點五有機物的鑒別、分離、提純

【例5】要鑒別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正確的實驗方法是()

A.先加足量的酸性高缽酸鉀溶液,然后再加入澳水

B.先加足量溟水,然后再加入酸性高錦酸鉀溶液

C.利用焰色反應,點燃這種液體,然后再觀察火焰的顏色

D.加入四氯化碳,萃取,觀察是否分層

【解析】己烯和甲米均能使酸性高銃酸鉀溶液褪色,己烯能使濱水褪色,甲裝不能使濱水褪色。焰色

反應是金屬元素的性質(zhì),不能用來鑒別有機物。加入四氯化碳不能鑒別,二者均溶于四氯化碳,不分層。

可先加入足量的濱水,除去己烯,再用酸性高缽酸鉀溶液檢驗甲苯。答案:B

變式5、可用來鑒別己烯、甲苯、乙酸乙酯、苯酚溶液的一組試劑是()

A.氯化鐵溶液、溟水B.碳酸鈉溶液、溟水

C.酸性高缽酸鉀溶液、澳水D.酸性高缽酸鉀溶液、氯化鐵溶液

考點六有機物的推斷與合成

【例6】奶油中有一種只含C、H、O的化合物A。A可用作香料,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88,分子中C、

H、0原子個數(shù)比為2:4:1A中含有碳氧雙鍵,與A相關的反應如下:

/BrX氫篌酸),&OH-/,m

0OH/HjO

回回RS等回

三知:①ROH+A?RBiHQ

②ROWj:HR,

?OHOHRCHO+RXHO

(1)寫出ATE、ETF的反應類型:ATE、ETFo

(2)寫出A、C、F的結構簡式:A、C、Fo

(3)寫出B―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

(G在空氣中長時間攪拌奶油,A可轉(zhuǎn)化為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86的化合物G,G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種,

寫出G的結構簡式:。A-G的反應類型為o

【解析】本題先確定A的分子式為C4H8。2,已知A中含有碳氧雙鍵,所以一定還存在一個羥基,再

結合題目的框圖信息,能與HBr和H2反應,故不可能為駿基,只能為醇羥基和琉基分別在不同的碳

上。與HBr反應后的產(chǎn)物能發(fā)生消去反應,B能與HI04發(fā)生反應,所以A中的默基與羥基必須相鄰,

從而得到A的結構簡式為口13c?HCH3。c為CH3cH(OH)CH(OH)CHa,D為二元酯類。C為

乙醛。G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86,則只可能是羥基被氧化成?;瑑蓚€甲基結構對稱,其一氯代物只有

一種。

CHCHO

答案:(1)取代反應消去反應3

9

CHJC-CH-CH2

氧化反應

變式6俄國化學家馬科尼可夫(V.V.Markovnikov,1838-1904)提出不對稱烯燃的加成規(guī)則

(MarkovnikovRule)而著稱于世。

己知:?CH3CH2Br+NaCN>CH3CH2CN+NaBr

Br:,P

②CH3cH2CN―H0">CH3CH2COOH③CH3cH2COOH—>CH3CHBrCOOH

有下列有機物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

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下列有機反應的類型:BTC;

(2)寫出下列有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D,E—F(F為高分子化合物時)

(3)F可以有多種結構。寫出下列情況下F的結構簡式:

①分子式為C7Hl2。5;②分子內(nèi)含有一個七元環(huán);

(4)上述哪一步反應遵循不對稱烯燃的加成規(guī)則。

參考答案:

1.B本題考查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同時注意連接3個苯環(huán)的碳原子上還有一個氫原子可以被取代,這

樣等效氫的個數(shù)為3個,三個苯環(huán)等效,則其上的氫原子分鄰位和間位兩種,當被甲基取代時,其異

構體數(shù)目亦為3個。

2.D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氣體具有相同數(shù)目的分子,當兩種有機物的混合物耗氧量為定

值時,則通式應符合CxHy(CO2)m(H2O)n,m、n可以為零。A選項中分子式分別為C2H6。和C2H4O2,

不符合通式,同理,B、C也不符合,D中丙酮和丙二醇分別為C3H60和C3HQ2,兩者符合C3H虱氏。%。

3.由于A中碳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44.1%,氫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8.82%,故A中氧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l-44.1%-8.82%=47.08%o由此可算出C:H:0=5:12:4,分子式為C5H12O4,A只含有一種官能團,

乂能與乙酸發(fā)生酯化反應,該官能團必為羥基。但該羥基不能在兩個相鄰碳原子上發(fā)生消去反應,故

鄰位碳原子上應無氫原子。該分子中各原子已達到飽和,4個氧必為4個羥基。綜上所述其結構為

C(CH2OH)4O

答案:(1)C5H12O4,C(CH2OH)4(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