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四川省瀘州市瀘縣五中高三三模語文試題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考試結束后只將答題卡交回。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①古希臘的神話這樣解釋每年冬季的到來。冥王哈迪斯綁架了春天女神普西芬尼。普西芬尼的母親、大地和農業(yè)女神得墨忒耳同他談妥了釋放她女兒的條件:哈迪斯要普西芬尼嫁給他,并讓她吃下一粒神奇的種子,迫使她每年必須探訪自己一次。每當普西芬尼離開母親時,得墨忒耳就會很傷心,命令世界變得冷漠凄涼,什么都不能生長。②雖然這只是個神話,但它確實包含了某種對季節(jié)變換的解釋:它是一種主張,描述我們體驗到的冬天的現(xiàn)實。它也是絕對可檢驗的:如果冬天是得墨忒耳定期的哀愁所致,那么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必定在同一時間經(jīng)歷冬天。因此,如果古希臘人知道,在他們認為得墨忒耳最悲傷的時候,澳大利亞正經(jīng)歷著溫暖的生長季節(jié),就應該可以推斷出,他們關于季節(jié)的解釋是錯誤的。對季節(jié)更替的這些神話解釋,其根本缺陷在于可以隨意做出巨大改動。例如,得墨忒耳難過的時候,把溫暖從身邊攆走,溫暖就得跑到別的地方去——跑到南半球去了。③事實上,許多世紀以來,神話被修改或被其他神話所取代,新神話卻從來都沒能更接近事實真相。同樣,對于預言世界末日的先知來說,當他們的理論與經(jīng)驗相矛盾時,他們確實會換一個新理論;這個新理論很容易在不改變解釋的實質的情況下,把新的經(jīng)驗容納進去。因為沒有好的解釋性理論,他們只有重新解釋預兆,或選擇一個新日期,做出本質上相同的預測。④一般來說,當理論像我所說的那樣容易改變時,實驗檢驗對于糾正錯誤幾乎毫無用處。我稱這些理論論為壞解釋。這些理論被實驗證明是錯誤的,即使再改成其他的壞解釋,也絲毫不能使理論的持有者更加接近事實。因為解釋在科學中起著核心作用,而且可檢驗性在壞解釋的情況下毫無用處,我本人傾向于把神話、迷信和類似理論稱作非科學的,即使它們能做出可檢驗的假設。人不能僅憑愿意放棄一個被推翻的理論就能夠進步,而必須尋求對相關現(xiàn)象做出更好解釋,這才是科學的思考框架。⑤我認為,追求好解釋不僅是科學的基本原則,也是整個啟蒙運動的基本原則。正是這一特征將這些追求知識的方法與所有其他方法區(qū)別開來,更重要的是,它帶來對權威的反叛,因為如果我們根據(jù)權威接受某一理論,就表示我們也將根據(jù)權威接受許多不同的理論。因此,它意味著我們需要批評的傳統(tǒng)。盡管啟蒙運動的先驅們并沒有這樣說,但尋求好解釋當時是(現(xiàn)在仍是)人類的時代精神。他們就是這樣開始思考,并首次有系統(tǒng)地開始做起來。正是這一點使得各方面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⑥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對季節(jié)的真正解釋。地球的自轉軸相對于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是傾斜的。每年有一半的時間,北半球朝太陽傾斜,南半球則偏離太陽;另外半年情形正好相反。每當太陽光垂直照射某個半球(從而為每個單位面積的表面提供更多的熱量),就會斜照另外一個半球(提供的熱量較少)。⑦這是一個好解釋——很難改變,因為所有的細節(jié)都有實際作用。比如,我們可以用與季節(jié)體驗無關的方法去檢驗——向遠離輻射熱的方向傾斜的表面,其變熱的程度比朝著輻射熱方向傾斜的表面要小。我們還能用幾何學、熱學和力學理論來解釋。相反,在普西芬尼的神話里,世界的寒冷是得墨忒耳的悲傷所致——但人們悲傷時通常并不會使周圍變冷,除了冬天的來臨本身,我們也沒有辦法知道得墨忒耳是不是正在傷心,或者她是不是真的能讓世界變冷。⑧地軸傾斜理論還預測,季節(jié)在兩個半球是不一樣的。所以,如果發(fā)現(xiàn)兩個半球季節(jié)相同,這一理論就會被推翻,就像普西芬尼的神話被相反的觀察結果推翻一樣。但區(qū)別在于,如果地軸傾斜理論被推翻,其支持者就無處可逃了。他們沒有辦法輕松地對此理論做一下修改,讓傾斜的地軸導致全球各地的季節(jié)相同。這正是好解釋對科學至關重要的原因:只有在一個理論是好解釋——很難改變——的時候,它是否可檢驗才有意義。⑨我們通過解釋性理論對經(jīng)驗進行解釋,但真正的解釋并不是顯而易見的。我們通過尋求好解釋來做到這一點,好解釋是難以改變的,改變細節(jié)會毀掉整個解釋。這才是科學革命的決定性因素,也是啟蒙運動其他領域取得獨特、迅速、持續(xù)的進步的決定性因素。(摘編自戴維·多伊奇《無窮的開始——世界進步的本源》)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古希臘神話對季節(jié)變換解釋,不僅能描繪當時古希臘人所處的現(xiàn)實,而且這些解釋是可以檢驗的。B.關于世界末日的預言與古希臘神話一樣,當它們的解釋與現(xiàn)實相矛盾時,就有可能被換成新的解釋。C.如果某些理論是可以改變的,那么它們就是壞的解釋,作者傾向于把這些理論稱作非科學的理論。D.啟蒙運動先驅們不斷尋求好的解釋,這與預言世界末日的先知不斷更換新的解釋有著本質區(qū)別。2.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如果我們認為某個理論可能是一個好的解釋,就無需為這個理論去尋求權威者的認可,而是要通過實驗進行證明。B.從地軸傾斜理論的成立可以看出,一個好的理論不僅可以用其他不同的理論進行解釋,還能預測與此相關的事實。C.“改變細節(jié)會毀掉整個解釋”,說明一個好解釋不僅很難改變,也無法被推翻,這正是好解釋對科學至關重要的原因。D.作者試圖通過好解釋的形成及其歷史意義,來說明好解釋對科學至關重要,世界的進步就是從一個一個好解釋開始的。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第七段觀點的一項是()A.古希臘數(shù)學家歐幾里得由淺到深,從簡至繁,先后論述了直邊形、圓、比例論、相似形、數(shù)、立體幾何以及窮竭法等內容B.拉瓦錫發(fā)現(xiàn),燃燒是一種放熱發(fā)光的化學反應,如果缺少可燃物、助燃劑,且未達到燃燒時所需的最低溫度,就無法燃燒。C.古生物學家將“大規(guī)模滅絕”定義為超過75%的物種在地質學時間的短期內消失的事件,這一定義得到了考古發(fā)現(xiàn)的證明。D.牛頓猜想吸引蘋果墜落的某種作用,與牽引月球圍繞地球運動的作用是一致的,經(jīng)過測量和計算,他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4.作者是如何推出古希臘神話對于季節(jié)變化的解釋是壞解釋的?請簡要分析。5.在長期的農耕生產中,古人最初依據(jù)斗轉星移確立了部分節(jié)氣,后又依據(jù)太陽在回歸黃道上的位置最終形成了二十四節(jié)氣這一“解釋”。為什么說這是一個好解釋?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大地測繪記(節(jié)選)鐘法權神州大地是什么樣子?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最美麗的景象。或許是故鄉(xiāng)那片美麗的山水,或許是校園中那片踏青的草地,或許是戀愛時常去的那片樹林,或許是奔騰的江河,或許是廣闊的草原,或許是一幅幅美景組成的波瀾壯闊的畫卷。然而在測繪隊員的眼中,她既多樣又具體;她既可以描繪又可以觸摸;她由一個點一個點構成,點有千千萬萬,像天上的星星數(shù)也數(shù)不清。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點,以及由此測算出的基礎數(shù)據(jù),衛(wèi)星才能升空,“嫦娥”才能探月,“神舟”才能飛天,“磁懸浮”才能馳騁,港珠澳大橋、杭州灣大橋、平塘大橋等飛越天塹的大橋才能建成,新建的工廠和新修的鐵路、公路、廠礦、機場才能如期竣工,西氣才能東輸,南水才能北上,三峽大壩才能巍然屹立,青藏鐵路才能跨越唐古拉山,數(shù)字區(qū)域、數(shù)字城市、數(shù)字中國、數(shù)字地球才能得以實現(xiàn)。而那些標設在荒漠戈壁、巍峨群山、無人區(qū)、神秘珠峰上的一個個點,繪出的一幅幅地圖,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以下簡稱國測一大隊)一代又一代測繪人前赴后繼用腳步丈量出來的,用忠誠和赤誠書寫出來的。從高原到盆地,從濕地到丘陵、平原,從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之巔到浩蕩的東海之濱,從炎熱的南海到高寒的北疆,從南極到北極,從戈壁大漠到草原湖泊,甚至崇山峻嶺和藏北無人區(qū),無論多么艱險,都需要測量隊員徒步完成。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的匯集,如同一條條小溪流向一條條大河,一條條大河流向長江、黃河,然后以勢不可當?shù)暮剖幹畡?,擁抱大海。①國測一大隊的隊員們,用腳板丈量祖國大地,向著心中的高地,向著心中的高原,向著心中的圣地珠穆朗瑪峰一次次發(fā)起熱戀一般的沖擊。第一章為珠峰測高2020年早春三月,乍暖還寒。幾度春風,幾場春雨,大地上的枯草,生出一蓬蓬嫩綠的新芽;庭院里的桃花、杏花,紛紛開始孕育打苞。這個初春的一個下午,在陜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外業(yè)基地辦公院里,所有參與珠峰高度測量項目的隊員,一個個精神抖擻地齊聚樓前,參加出征儀式。這是國測一大隊多年來的慣例,只要有重大任務,尤其是測量珠峰這樣艱巨而光榮的重大任務,都會舉行出征儀式,為出征隊員們鼓勁加油,為隊員們送上平安祝福,為全年重點項目吹響征戰(zhàn)號角。當天的出征儀式更顯特別,更顯莊重,更顯簡潔。沒有橫幅,沒有人群,只有相關單位的負責人及出征隊員的家屬,所有人員一律戴著防護口罩。送行的領導在出征大會上深情地講:②珠峰是中華大地的高度,也是世界的高度,更是我們國測一大隊事業(yè)的高度。光榮與使命不言而喻,責任與風險不言自明。前六次珠峰測高,在老一輩測量隊員的頑強拼搏下,如期光榮地完成任務,寫下六測珠峰的光輝詩篇。如今為珠峰量身高的接力棒交到我們新一代測繪隊員的手中,希望你們發(fā)揚前輩的光榮傳統(tǒng),以頑強拼搏的精神,以艱苦奮斗、大地赤子的無私奉獻情懷,更加出色圓滿地完成第七次珠峰測高的任務,為祖國、為測繪局和第一測量大隊贏得新的榮譽。祝珠峰復測成功!……3.接力沖頂2020年5月16日。天晴。中風。陽光柔弱,白云如棉。登山隊再次接到?jīng)_頂命令,于中午12點從6500米的前進營地向7790米的2號營地發(fā)起沖擊。這一次他們十分順利地在太陽落山前抵達。營地選設在一個緩坡上,帳篷依坡就勢搭在稍稍平坦的地方,每一頂帳篷睡3人,哈出的熱氣很快在帳篷里結了一層白霜。夜里,突然刮起大風,下起暴雪。大風一夜不曾停歇,大雪一夜不曾住下。暴風雪似乎與他們較上勁,要把帳篷壓垮。溫度迅速降到零下30多攝氏度,白霜也在加厚,狂風吹拂,白霜不時墜落在睡袋上、他們臉上。風嗚嗚地尖叫著,膽小的人聽了心里發(fā)怵發(fā)毛。王偉他們被凍得根本無法深睡,也不敢深睡,擔心狂風刮走帳篷,擔心大雪壓垮帳篷。大雪掩蓋了7790米以上的區(qū)域,隊員們再次接到回撤的命令?;爻非?,王偉他們進行了重力測量。距離是從一個帳篷到另一個帳篷,雖然不遠,他們卻費了三個小時。風實在太大,地上全是冰,每走一步都要萬分小心,不然就會滑進深谷。他們的心,是多么不甘!7790米,離珠峰那么近,再往上10米就是7800米,再往上1000余米,就可以登頂。但距離越近,路越險峻。極寒,大風,冰雪,氧氣稀薄,都是對生命的極限挑戰(zhàn),何況他們不僅要攀上珠峰,還要豎立覘標,測量珠峰高程。沒有良好的天氣,哪怕是上到峰頂,于測繪隊員來說也只是徒勞,也是一次沒有完成任務的登頂。天黑透了,星星密密麻麻布滿天空。登頂隊員經(jīng)過7個小時的跋涉,又回到6500米的前進營地。第二次沖頂,又因暴風雪突襲,中止。2020年5月24日。陣風有云。天氣逐漸轉好。鑒于珠峰天氣復雜多變、峰頂?shù)赜颡M窄、地勢險峻的實際情況,以及適宜攀登珠峰的窗口期越來越短、眼看要關閉的緊迫現(xiàn)狀,2020珠峰高程測量指揮部作出選派有8000米以上沖頂經(jīng)驗的隊員組成突擊隊的決定。次落、袁復棟、李富慶、普布頓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羅布和洛桑頓珠等8人被確定為突擊隊隊員。③王偉未能入圍,心里充滿失落和遺憾,但從大局出發(fā),從國家榮譽出發(fā),他能夠理解。他說,登上珠穆朗瑪峰的頂端,親自將覘標立在主峰之上,無疑是無上的榮譽與自豪,可他心里清楚榮譽與責任密不可分,兩次登頂不成,上上下下的壓力十分巨大。這是此次珠峰測高最后一次的登頂窗口期,機會寶貴,不容錯過,只許成功,不能失敗。突擊隊員的選擇容不得一絲僥幸,容不得一絲失誤,否則一切付出都將付諸東流。其實,能夠兩次到達北坳,能夠兩次沖擊到7790米的高度,已經(jīng)是很了不起的經(jīng)歷,十分壯觀的人生紀錄。藍天下,云隨風移,云開日出,金色的朝霞染紅整個珠峰。8名隊員接到指揮部下達的出發(fā)命令,再次從6500米營地出發(fā),第三次向峰頂發(fā)起沖擊。開始風不大,可是越往上,風越大。他們穿著厚厚的防寒服,每當有大風刮來,他們要么站在原地,要么彎腰躲風。風實在太大,他們就趴在雪地上,靜待大風過去。大風裹挾著雪粒,幾米開外就不見人影,大家只能看清前后隊友。雪粒打在裸露的臉上,針扎一般疼痛。從6500米到7790米,他們走過好幾趟,可每一趟都不一樣,有的地方雪變厚了,有的地方出現(xiàn)了斷裂,有的地方冰墻增高。氣候變化多端,風越大,氧氣越少,本來就稀薄的氧氣,像被風刮走一般。他們再次登上7790米的2號營地,并站穩(wěn)腳跟。2020年5月27日。天氣漸好。風速減小。小雪。老隊員都知道,在珠峰,很少有不飄雪的時候,小雪就算好天氣。上午11時,天氣好轉。8名攻頂隊員帶著使命和榮光,克服重重困難,于下午2點成功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立于珠峰峰頂,看腳下的山巒,云在群山之上,壯觀中盡顯人間奇跡;看身邊的山脊,褐色的山石兀立,落滿白雪,像一個個披著潔白盛裝的少女;向遠方展望,萬里云海,云蒸霞蔚,云海翻騰,宛如潮起潮涌的海洋。突擊隊員抓住天氣好轉的短暫窗口期,按照小組分工,分頭有序展開測繪。有的在峰頂豎起紅色的鋁合金測量覘標,有的用GNSS接收機通過北斗衛(wèi)星進行高精度定位測量,有的用雪深雷達探測儀探測峰頂雪深,有的使用重力儀進行重力測量,用的都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的高精度測量儀器。值得特別說明的是,此次重力測量是人類首次在珠峰峰頂開展,將有利于大地水準優(yōu)化,提高珠峰高程精度,獲取寶貴的科學數(shù)據(jù)。紅色的覘標,像一面鮮紅的旗幟立于世界之巔。國測一大隊在珠峰周邊海拔5200米至6000米設置的6個交會點,一齊瞄準珠峰頂上的紅色覘標。儀器上的顯示屏出現(xiàn)信號對接,測量隊員同步開展峰頂交會測量和GNSS聯(lián)測,獲取珠峰高程測量一系列數(shù)據(jù)。通過匯總計算,一個珠峰的新高度再次誕生。2020年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tǒng)班達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身高”為8848.86米。這一數(shù)字再次證明中國科學家的判斷:珠穆朗瑪峰在逐年增長。珠穆朗瑪峰這個由中國和尼泊爾共同擁有的地球之巔,以絕對的身高,巍然屹立于群山之上,頭頂神秘的日月星辰,以其雄視天下的偉岸,以不容置疑的高度,讓人類為之頂禮膜拜。(有刪改)【注】2020年5月,國測一大隊第7次測量珠峰高度,最終測定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米,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測繪科技的巨大成就。兩下南極,七測珠峰,三十九次進駐內蒙古荒原,五十二次深入高原無人區(qū),五十二次踏入沙漠腹地……自1954年建隊以來,國測一大隊徒步行程累計6000多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1500多圈。國測一大隊的歷史,就是一部挑戰(zhàn)生命極限的英雄史。建隊以來,有46名職工犧牲,還有許多人姓名難以尋找,連一塊墓碑也沒來得及立。他們的生命傳奇唯有大地作證。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國測一大隊的隊員們面對極端的自然環(huán)境挑戰(zhàn),展現(xiàn)了不屈不撓的精神,這體現(xiàn)了他們對于國家榮譽和個人使命的深厚承諾。B.本文通過描述隊員們在測量珠峰的艱難過程中相互扶持的細節(jié),強調了人在困境中尋找希望和力量的主題。C.在困難的環(huán)境中,測繪隊員們展示了極高的責任感和犧牲精神,最終完成了挑戰(zhàn)。D.本文展現(xiàn)了隊員們在極端環(huán)境下的團隊協(xié)作和彼此間的深厚友誼,他們共同面對挑戰(zhàn),彰顯了人類面對自然的堅韌和勇敢。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聚焦于科學的細節(jié),通過細節(jié)展現(xiàn)了對人類勇氣和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的贊揚。B.本文對人物活動的記錄,生動傳達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情感波動,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C.本文善用隱喻的手法,使用特定的表達增加了語言的表現(xiàn)力和深度。D.本文基于真實的事件和細致的現(xiàn)場觀察,提供了豐富的細節(jié)描述,體現(xiàn)了報告文學的新聞性。8.作者并沒有實際參與珠峰高程測量,但其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充滿了個性化的基礎上又沒有脫離實際,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理解。9.讀書小組要為本文寫一則文學短評,提出了如下關鍵詞:“光榮與使命”“責任與風險”。請任選一個關鍵詞,結合劃線句子,寫出你的短評思路。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材料一:古圣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兵之所自來者上矣,與始有民俱。凡兵也者,威也;威也者,力也。民之有威力,性也。性者,所受于天也,非人之所能為也。武者不能革,而工者不能移。兵所自來者久矣。黃、炎故用水火矣,五帝固相與爭矣。遞興廢,勝者用事。未有蚩尤之時,民固剝林木以戰(zhàn)矣,勝者為長。長則猶不足治之,故立君。君又不足以治之,故立天子。天子之立也出于君,君之立也出于長,長之立也出于爭。爭斗之所自來者久矣,不可禁,不可止。家無怒笞,則豎子、嬰兒之有過也立見;國無刑罰,則百姓之相侵也立見;天下無誅伐,則諸侯之相暴也立見。故怒笞不可偃于家,刑罰不可偃于國,誅伐不可偃于天下,有巧有拙而已矣。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有以用兵喪其國者,欲偃天下之兵,悖。夫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則為福,不能用之則為禍;若用藥者然,得良藥則活人,得惡藥則殺人。義兵之為天下良藥也亦大矣。且兵之所自來者遠矣,未嘗少選不用。以偃兵疾說者,終身用兵而不自知悖,故談雖辨,猶不見聽。故古之圣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兵誠義以誅暴君而振苦民民之說也若孝子之見慈親也;民之號呼而走之,若強弩之射于深溪也,若積大水而失其壅堤也。中主猶若不能有其民,而況于暴君乎?(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蕩兵》)材料二:梁惠王曰:“晉國①,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②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節(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注】①晉國:梁惠王的先祖晉國大夫魏斯,與韓趙瓜分了晉國,所以他還是自稱晉國。②彼:指秦國、楚國。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兵誠A義B以誅暴C君而振D苦民E民之說F也G若孝子之H見慈親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足,意為足夠,與《蘭亭集序》中“快然自足”的“足”意思相同。B.豎子,指僮仆,與《鴻門宴》中“豎子不足與謀”的“豎子”意思不同。C.然,句末助詞,與《庖丁解?!分小耙蚱涔倘弧钡摹叭弧庇梅ú煌?。D.薄,文中為動詞,與《陳情表》中“日薄西山”的“薄”用法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的作者認為,遠古的帝王或者興或者廢,很多是由于戰(zhàn)爭;戰(zhàn)爭既不能禁絕,又不能停止,戰(zhàn)爭的結果是依次出現(xiàn)了族長、國君、天子。B.因為有噎死的就禁止人們吃飯,因為有乘船而死的就禁用船只,材料一的作者以此作類比,有力地論證了不可以禁絕戰(zhàn)爭的觀點。C.正義的戰(zhàn)爭是藥,用得好能帶來福澤,用得不好會導致禍患;百姓熱烈歡迎那種帶來福澤的戰(zhàn)爭,歡迎的力度如同沖決堤壩的洶涌的江水一樣。D.梁惠王與齊、秦、楚三國的戰(zhàn)爭都以失敗告終,喪子失地。他感到十分羞恥,為此尋求方法時,孟子指出應實行仁政,仁者才能無敵。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以偃兵疾說者,終身用兵而不自知悖,故談雖辨,猶不見聽。(2)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14.何為“仁者無敵”?并用材料一的內容指出為什么“仁者無敵”。(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病后登快哉亭賀鑄經(jīng)雨清蟬得意鳴,征程斷處見歸程。病來把酒不知厭,夢后倚樓無限情。鴉帶斜陽投古剎,草將野色入荒城。故園又負黃華約,但覺秋風發(fā)上生?!咀⑨尅竣倏煸胀ぃ何挥诮裥熘輺|南。本詩是詩人任職于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②黃華:菊花。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以雨后鳴蟬起興,點明鄉(xiāng)愁的主旨?!暗靡狻倍?,以蟬之“得意”反襯自己的失意,既寫出了蟬鳴的神態(tài),又微露了詩人的欣羨之情。B.頷聯(lián)言近旨遠,字面上只寫了病后,卻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字面上只寫了夢后,實則暗示出曾有數(shù)次的思鄉(xiāng)夢。C.頸聯(lián)虛寫,烏鴉帶引斜陽光芒投進古寺,小草帶引野外景色進入荒城,一“帶”一“將”,景色融合自然。D.尾聯(lián)“秋風發(fā)上生”幾字,不僅意指鬢發(fā)斑白,而且秋風蕭蕭,又給人以冷的感覺。用語新穎奇警,不落陳腐。16.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遠,本詩與杜甫的《登高》相比,在意境營造和章法結構上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老師在每個人的成長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千百年前,韓愈在《師說》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確了老師的職責。(2)“樽”是古代盛酒的器具,曾被當作重要意象廣泛應用于古詩詞中,如蘇軾《赤壁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便寫了詩人與友人乘著輕舟穿行于湖面,舉起杯盞相互勸酒的場景。(3)三月是春天的開始,古代文人面對生命勃興的“春”總會感慨萬千,寫下了無數(shù)詩篇。此時坐在考場中的你,奮筆疾書之際,想到了古代借“春”抒情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春天的微風,在陽光中穿行,它在輕移中悄悄給劉家灣的枯草披上了一件溫暖的外套。那些蟄居在地下的蟲子,也許早就按捺不?、俚囊靶牧?。驚蟄,這是個有著古典詩歌般美感的節(jié)氣名稱,充分體現(xiàn)出了漢語表達的簡潔性和準確性。詞語里暗含了一個多么生動的過程呀。直到有一年春天,我才在法布爾的《昆蟲記》中讀到了這些不安分的蟲子們,沒想它們能演出那么多令人②的場景。我怦然心動,想象這樣一些細致的時刻,也曾經(jīng)發(fā)生在那個叫大龍坪的鄉(xiāng)村里。春風輕拂的原野,像大床墊一樣厚實又富于彈性的土地,早就為蟲子們準備好了廣闊的舞臺。驚蟄過,暖和和。略帶暖意的初春潮氣,很快就霧一樣地在大龍坪彌漫開來。面鋪沖的小麥開始返青,睜開了綠茸茸的惺忪睡眼。鬼塔坡的油菜也在微風里,一扭一扭地掙脫泥土的束縛,忙著朝高處抽拔嫩葉。而田間道路的兩旁,野蒿、車前子、婆婆針、魚腥草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草,早已悄悄地伸出了鳥舌似的新芽,變成了“()”的一派淺綠。這些微小的野草,在預備盛放新一年的繁華景象。土地已經(jīng)解凍。百畝塘里開始有人扶犁翻耕板田,犁鏵在田野上破浪前行,兩弦是不斷往外翻滾的土地的黃色脂肪。牛兒眼里的天空突然縮小,大地突然放大。它甩了一個響鼻,回過頭看了一眼扶犁的人,好像是熟悉的場景,讓它突然間記起了什么,又突然間全部忘記。牛兒繼續(xù)遲緩地前行。犁鏵翻耕出來的幾顆隔年洋芋,渾黃里還透出一種活著的色澤,而它肚臍眼樣的芽痕,已經(jīng)準備爆出一團新綠了。作物和泥土③,肉身與大地萬般牽連。大龍坪的田野,在這個時節(jié),總能顯現(xiàn)出一派遼闊的新生活力。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19.下列補充在文中第一段末尾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比起我親眼見過的場景,我對這種怦然心動的想象感到更加熟悉。B.這種怦然心動的想象,比我親眼見過的場景,還要令我感到熟悉。C.這種怦然心動的想象令我感到熟悉,比起我親眼見過的場景來說。D.我對這種怦然心動的想象感到熟悉,比起我親眼見過的場景來說。20.文中第二段中的“驚蟄過,暖和和”如果改成“過了驚蟄以后,天氣開始變得溫暖”,語義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21.下列詩句,最適合填入文中括號處的一項是()A.草長鶯飛二月天 B.客舍青青柳色新C.映階碧草自春色 D.草色遙看近卻無22.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有四處“突然”,請簡要分析前兩處與后兩處在表意上有何不同。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尖毛草”,在成長的初期,它幾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混在其他草里毫不起眼,甚至看不出它在生長,但當雨季到來時,它便突然爆發(fā),在短短幾天時間里迅速生長,在草原上形成一道“高墻”,成為名副其實的“草地之王”?!凹饷荨敝匝杆侔胃?,是因為它的根部長達幾十米,在雨季前的半年時間里悄無聲息地向下扎根、積蓄能量。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尖毛草效應”。其實,歷史發(fā)展、社會變遷、文化傳承、科技創(chuàng)新乃至生活學習中,都有類似現(xiàn)象。請以“尖毛草現(xiàn)象”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5屆四川省瀘州市瀘縣五中高三三模語文試題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考試結束后只將答題卡交回。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①古希臘的神話這樣解釋每年冬季的到來。冥王哈迪斯綁架了春天女神普西芬尼。普西芬尼的母親、大地和農業(yè)女神得墨忒耳同他談妥了釋放她女兒的條件:哈迪斯要普西芬尼嫁給他,并讓她吃下一粒神奇的種子,迫使她每年必須探訪自己一次。每當普西芬尼離開母親時,得墨忒耳就會很傷心,命令世界變得冷漠凄涼,什么都不能生長。②雖然這只是個神話,但它確實包含了某種對季節(jié)變換的解釋:它是一種主張,描述我們體驗到的冬天的現(xiàn)實。它也是絕對可檢驗的:如果冬天是得墨忒耳定期的哀愁所致,那么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必定在同一時間經(jīng)歷冬天。因此,如果古希臘人知道,在他們認為得墨忒耳最悲傷的時候,澳大利亞正經(jīng)歷著溫暖的生長季節(jié),就應該可以推斷出,他們關于季節(jié)的解釋是錯誤的。對季節(jié)更替的這些神話解釋,其根本缺陷在于可以隨意做出巨大改動。例如,得墨忒耳難過的時候,把溫暖從身邊攆走,溫暖就得跑到別的地方去——跑到南半球去了。③事實上,許多世紀以來,神話被修改或被其他神話所取代,新神話卻從來都沒能更接近事實真相。同樣,對于預言世界末日的先知來說,當他們的理論與經(jīng)驗相矛盾時,他們確實會換一個新理論;這個新理論很容易在不改變解釋的實質的情況下,把新的經(jīng)驗容納進去。因為沒有好的解釋性理論,他們只有重新解釋預兆,或選擇一個新日期,做出本質上相同的預測。④一般來說,當理論像我所說的那樣容易改變時,實驗檢驗對于糾正錯誤幾乎毫無用處。我稱這些理論論為壞解釋。這些理論被實驗證明是錯誤的,即使再改成其他的壞解釋,也絲毫不能使理論的持有者更加接近事實。因為解釋在科學中起著核心作用,而且可檢驗性在壞解釋的情況下毫無用處,我本人傾向于把神話、迷信和類似理論稱作非科學的,即使它們能做出可檢驗的假設。人不能僅憑愿意放棄一個被推翻的理論就能夠進步,而必須尋求對相關現(xiàn)象做出更好解釋,這才是科學的思考框架。⑤我認為,追求好解釋不僅是科學的基本原則,也是整個啟蒙運動的基本原則。正是這一特征將這些追求知識的方法與所有其他方法區(qū)別開來,更重要的是,它帶來對權威的反叛,因為如果我們根據(jù)權威接受某一理論,就表示我們也將根據(jù)權威接受許多不同的理論。因此,它意味著我們需要批評的傳統(tǒng)。盡管啟蒙運動的先驅們并沒有這樣說,但尋求好解釋當時是(現(xiàn)在仍是)人類的時代精神。他們就是這樣開始思考,并首次有系統(tǒng)地開始做起來。正是這一點使得各方面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⑥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對季節(jié)的真正解釋。地球的自轉軸相對于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是傾斜的。每年有一半的時間,北半球朝太陽傾斜,南半球則偏離太陽;另外半年情形正好相反。每當太陽光垂直照射某個半球(從而為每個單位面積的表面提供更多的熱量),就會斜照另外一個半球(提供的熱量較少)。⑦這是一個好解釋——很難改變,因為所有的細節(jié)都有實際作用。比如,我們可以用與季節(jié)體驗無關的方法去檢驗——向遠離輻射熱的方向傾斜的表面,其變熱的程度比朝著輻射熱方向傾斜的表面要小。我們還能用幾何學、熱學和力學理論來解釋。相反,在普西芬尼的神話里,世界的寒冷是得墨忒耳的悲傷所致——但人們悲傷時通常并不會使周圍變冷,除了冬天的來臨本身,我們也沒有辦法知道得墨忒耳是不是正在傷心,或者她是不是真的能讓世界變冷。⑧地軸傾斜理論還預測,季節(jié)在兩個半球是不一樣的。所以,如果發(fā)現(xiàn)兩個半球季節(jié)相同,這一理論就會被推翻,就像普西芬尼的神話被相反的觀察結果推翻一樣。但區(qū)別在于,如果地軸傾斜理論被推翻,其支持者就無處可逃了。他們沒有辦法輕松地對此理論做一下修改,讓傾斜的地軸導致全球各地的季節(jié)相同。這正是好解釋對科學至關重要的原因:只有在一個理論是好解釋——很難改變——的時候,它是否可檢驗才有意義。⑨我們通過解釋性理論對經(jīng)驗進行解釋,但真正的解釋并不是顯而易見的。我們通過尋求好解釋來做到這一點,好解釋是難以改變的,改變細節(jié)會毀掉整個解釋。這才是科學革命的決定性因素,也是啟蒙運動其他領域取得獨特、迅速、持續(xù)的進步的決定性因素。(摘編自戴維·多伊奇《無窮的開始——世界進步的本源》)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古希臘神話對季節(jié)變換的解釋,不僅能描繪當時古希臘人所處的現(xiàn)實,而且這些解釋是可以檢驗的。B.關于世界末日的預言與古希臘神話一樣,當它們的解釋與現(xiàn)實相矛盾時,就有可能被換成新的解釋。C.如果某些理論是可以改變的,那么它們就是壞的解釋,作者傾向于把這些理論稱作非科學的理論。D.啟蒙運動的先驅們不斷尋求好的解釋,這與預言世界末日的先知不斷更換新的解釋有著本質區(qū)別。2.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如果我們認為某個理論可能是一個好的解釋,就無需為這個理論去尋求權威者的認可,而是要通過實驗進行證明。B.從地軸傾斜理論的成立可以看出,一個好的理論不僅可以用其他不同的理論進行解釋,還能預測與此相關的事實。C.“改變細節(jié)會毀掉整個解釋”,說明一個好解釋不僅很難改變,也無法被推翻,這正是好解釋對科學至關重要的原因。D.作者試圖通過好解釋的形成及其歷史意義,來說明好解釋對科學至關重要,世界的進步就是從一個一個好解釋開始的。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第七段觀點的一項是()A.古希臘數(shù)學家歐幾里得由淺到深,從簡至繁,先后論述了直邊形、圓、比例論、相似形、數(shù)、立體幾何以及窮竭法等內容。B.拉瓦錫發(fā)現(xiàn),燃燒是一種放熱發(fā)光的化學反應,如果缺少可燃物、助燃劑,且未達到燃燒時所需的最低溫度,就無法燃燒。C.古生物學家將“大規(guī)模滅絕”定義為超過75%的物種在地質學時間的短期內消失的事件,這一定義得到了考古發(fā)現(xiàn)的證明。D.牛頓猜想吸引蘋果墜落的某種作用,與牽引月球圍繞地球運動的作用是一致的,經(jīng)過測量和計算,他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4.作者是如何推出古希臘神話對于季節(jié)變化的解釋是壞解釋的?請簡要分析。5.在長期的農耕生產中,古人最初依據(jù)斗轉星移確立了部分節(jié)氣,后又依據(jù)太陽在回歸黃道上的位置最終形成了二十四節(jié)氣這一“解釋”。為什么說這是一個好解釋?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敬鸢浮?C2.C3.B4.作者通過以下步驟推出古希臘神話對于季節(jié)變化的解釋是壞解釋:首先指出古希臘神話中對季節(jié)變換的解釋是一種主張,且是可檢驗的;接著說明如果冬天是得墨忒耳定期哀愁所致,那么地球上所有地方應同時經(jīng)歷冬天;然后指出當發(fā)現(xiàn)古希臘人認為得墨忒耳最悲傷時,澳大利亞正經(jīng)歷溫暖生長季節(jié),與神話解釋矛盾,而這種神話解釋卻能隨意改動,比如讓溫暖跑到南半球,所以作者認為這是壞解釋。5.古人確立的“二十四節(jié)氣”是一個好解釋,因為它“很難改變,因為所有的細節(jié)都有實際作用”。首先,它符合農耕活動的需求,能夠指導農業(yè)生產;其次,它是通過對斗轉星移的觀察和太陽在回歸黃道上的位置的測量得出的,這些觀察和測量都是可以驗證的;最后,這一解釋經(jīng)受住了時間的考驗,長期以來的農耕實踐證明它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因此,“二十四節(jié)氣”是一個好解釋?!窘馕觥俊緦дZ】這篇文章探討了科學解釋與神話、迷信等非科學解釋的區(qū)別。通過古希臘神話關于季節(jié)變換的解釋和地軸傾斜理論的對比,文章指出好解釋應難以改變并能經(jīng)受實驗證明。作者強調科學思維和尋求好解釋的重要性,認為這不僅是科學的核心原則,也是啟蒙運動的基礎。文章邏輯清晰,以具體事例和理論論證相結合,層層深入,意在說明科學進步源于對好解釋的不懈追求?!?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如果某些理論是可以改變的,那么它們就是壞的解釋”錯誤,根據(jù)原文第四段“一般來說,當理論像我所說的那樣容易改變時,實驗檢驗對于糾正錯誤幾乎毫無用處。我稱這些理論論為壞解釋”可見,容易改變只是“壞解釋”的特征之一,選項表述絕對化。故選C。【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C.“‘改變細節(jié)會毀掉整個解釋’,說明一個好解釋不僅很難改變,也無法被推翻”錯誤,根據(jù)原文第八段“地軸傾斜理論還預測,季節(jié)在兩個半球是不一樣的。所以,如果發(fā)現(xiàn)兩個半球季節(jié)相同,這一理論就會被推翻”可見,好的解釋也是可以被推翻的。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第七段的觀點是:地軸傾斜理論是好解釋,難以改變,所有細節(jié)都有實際作用。A.主要是論述歐幾里得的數(shù)學內容,并非關于某種科學解釋。B.拉瓦錫關于燃燒的解釋,細節(jié)清晰,具有實際作用,難以輕易改變,與地軸傾斜理論的特點相似。C.只是對“大規(guī)模滅絕”的定義及考古證明,不是關于某個現(xiàn)象的詳細且難以改變的科學解釋。D.是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重點不在對現(xiàn)象的難以改變的。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首先,“雖然這只是個神話,但它確實包含了某種對季節(jié)變換的解釋:它是一種主張,描述我們體驗到的冬天的現(xiàn)實”作者指出古希臘神話中對季節(jié)變換的解釋是一種主張,且是可檢驗的。接著,“如果冬天是得墨忒耳定期的哀愁所致,那么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必定在同一時間經(jīng)歷冬天。因此,如果古希臘人知道,在他們認為得墨忒耳最悲傷的時候,澳大利亞正經(jīng)歷著溫暖的生長季節(jié),就應該可以推斷出,他們關于季節(jié)的解釋是錯誤的。”作者指出如果冬天是得墨忒耳定期的哀愁所致,那么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必定在同一時間經(jīng)歷冬天。但實際上,當古希臘人認為得墨忒耳最悲傷的時候,澳大利亞正經(jīng)歷著溫暖的生長季節(jié),這與神話解釋相矛盾,所以可推斷其解釋是錯誤的。然后,“對季節(jié)更替的這些神話解釋,其根本缺陷在于可以隨意做出巨大改動。例如,得墨忒耳難過的時候,把溫暖從身邊攆走,溫暖就得跑到別的地方去一一跑到南半球去了?!弊髡咛岬缴裨挶恍薷幕虮黄渌裨捤〈律裨拝s從來都沒能更接近事實真相。對于季節(jié)更替的神話解釋,其根本缺陷在于可以隨意做出巨大改動。比如得墨忒耳難過時把溫暖攆走,溫暖就得跑到南半球去了?!?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根據(jù)原文第⑥段“地球的自轉軸相對于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是傾斜的。每年有一半的時間,北半球朝太陽傾斜,南半球則偏離太陽;另外半年情形正好相反。每當太陽光垂直照射某個半球(從而為每個單位面積的表面提供更多的熱量),就會斜照另外一個半球(提供的熱量較少)”可知,古人確立的“二十四節(jié)氣”是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因此它是一個好解釋。首先,“因為所有的細節(jié)都有實際作用”可見,它符合農耕活動的需求,能夠指導農業(yè)生產;其次,“我們可以用與季節(jié)體驗無關的方法去檢驗——向遠離輻射熱的方向傾斜的表面,其變熱的程度比朝著輻射熱方向傾斜的表面要小。我們還能用幾何學、熱學和力學理論來解釋”可見,它是通過對斗轉星移的觀察和太陽在回歸黃道上的位置的測量得出的,這些觀察和測量都是可以驗證的;最后,“他們沒有辦法輕松地對此理論做一下修改,讓傾斜的地軸導致全球各地的季節(jié)相同”可見,這一解釋經(jīng)受住了時間的考驗,長期以來的農耕實踐證明它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因此,“二十四節(jié)氣”是一個好解釋。(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大地測繪記(節(jié)選)鐘法權神州大地是什么樣子?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最美麗的景象?;蛟S是故鄉(xiāng)那片美麗的山水,或許是校園中那片踏青的草地,或許是戀愛時常去的那片樹林,或許是奔騰的江河,或許是廣闊的草原,或許是一幅幅美景組成的波瀾壯闊的畫卷。然而在測繪隊員的眼中,她既多樣又具體;她既可以描繪又可以觸摸;她由一個點一個點構成,點有千千萬萬,像天上的星星數(shù)也數(shù)不清。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點,以及由此測算出的基礎數(shù)據(jù),衛(wèi)星才能升空,“嫦娥”才能探月,“神舟”才能飛天,“磁懸浮”才能馳騁,港珠澳大橋、杭州灣大橋、平塘大橋等飛越天塹的大橋才能建成,新建的工廠和新修的鐵路、公路、廠礦、機場才能如期竣工,西氣才能東輸,南水才能北上,三峽大壩才能巍然屹立,青藏鐵路才能跨越唐古拉山,數(shù)字區(qū)域、數(shù)字城市、數(shù)字中國、數(shù)字地球才能得以實現(xiàn)。而那些標設在荒漠戈壁、巍峨群山、無人區(qū)、神秘珠峰上的一個個點,繪出的一幅幅地圖,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以下簡稱國測一大隊)一代又一代測繪人前赴后繼用腳步丈量出來的,用忠誠和赤誠書寫出來的。從高原到盆地,從濕地到丘陵、平原,從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之巔到浩蕩的東海之濱,從炎熱的南海到高寒的北疆,從南極到北極,從戈壁大漠到草原湖泊,甚至崇山峻嶺和藏北無人區(qū),無論多么艱險,都需要測量隊員徒步完成。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的匯集,如同一條條小溪流向一條條大河,一條條大河流向長江、黃河,然后以勢不可當?shù)暮剖幹畡?,擁抱大海。①國測一大隊的隊員們,用腳板丈量祖國大地,向著心中的高地,向著心中的高原,向著心中的圣地珠穆朗瑪峰一次次發(fā)起熱戀一般的沖擊。第一章為珠峰測高2020年早春三月,乍暖還寒。幾度春風,幾場春雨,大地上的枯草,生出一蓬蓬嫩綠的新芽;庭院里的桃花、杏花,紛紛開始孕育打苞。這個初春的一個下午,在陜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外業(yè)基地辦公院里,所有參與珠峰高度測量項目的隊員,一個個精神抖擻地齊聚樓前,參加出征儀式。這是國測一大隊多年來的慣例,只要有重大任務,尤其是測量珠峰這樣艱巨而光榮的重大任務,都會舉行出征儀式,為出征隊員們鼓勁加油,為隊員們送上平安祝福,為全年重點項目吹響征戰(zhàn)號角。當天的出征儀式更顯特別,更顯莊重,更顯簡潔。沒有橫幅,沒有人群,只有相關單位的負責人及出征隊員的家屬,所有人員一律戴著防護口罩。送行的領導在出征大會上深情地講:②珠峰是中華大地的高度,也是世界的高度,更是我們國測一大隊事業(yè)的高度。光榮與使命不言而喻,責任與風險不言自明。前六次珠峰測高,在老一輩測量隊員的頑強拼搏下,如期光榮地完成任務,寫下六測珠峰的光輝詩篇。如今為珠峰量身高的接力棒交到我們新一代測繪隊員的手中,希望你們發(fā)揚前輩的光榮傳統(tǒng),以頑強拼搏的精神,以艱苦奮斗、大地赤子的無私奉獻情懷,更加出色圓滿地完成第七次珠峰測高的任務,為祖國、為測繪局和第一測量大隊贏得新的榮譽。祝珠峰復測成功!……3.接力沖頂2020年5月16日。天晴。中風。陽光柔弱,白云如棉。登山隊再次接到?jīng)_頂命令,于中午12點從6500米的前進營地向7790米的2號營地發(fā)起沖擊。這一次他們十分順利地在太陽落山前抵達。營地選設在一個緩坡上,帳篷依坡就勢搭在稍稍平坦的地方,每一頂帳篷睡3人,哈出的熱氣很快在帳篷里結了一層白霜。夜里,突然刮起大風,下起暴雪。大風一夜不曾停歇,大雪一夜不曾住下。暴風雪似乎與他們較上勁,要把帳篷壓垮。溫度迅速降到零下30多攝氏度,白霜也在加厚,狂風吹拂,白霜不時墜落在睡袋上、他們臉上。風嗚嗚地尖叫著,膽小的人聽了心里發(fā)怵發(fā)毛。王偉他們被凍得根本無法深睡,也不敢深睡,擔心狂風刮走帳篷,擔心大雪壓垮帳篷。大雪掩蓋了7790米以上的區(qū)域,隊員們再次接到回撤的命令。回撤前,王偉他們進行了重力測量。距離是從一個帳篷到另一個帳篷,雖然不遠,他們卻費了三個小時。風實在太大,地上全是冰,每走一步都要萬分小心,不然就會滑進深谷。他們的心,是多么不甘!7790米,離珠峰那么近,再往上10米就是7800米,再往上1000余米,就可以登頂。但距離越近,路越險峻。極寒,大風,冰雪,氧氣稀薄,都是對生命的極限挑戰(zhàn),何況他們不僅要攀上珠峰,還要豎立覘標,測量珠峰高程。沒有良好的天氣,哪怕是上到峰頂,于測繪隊員來說也只是徒勞,也是一次沒有完成任務的登頂。天黑透了,星星密密麻麻布滿天空。登頂隊員經(jīng)過7個小時的跋涉,又回到6500米的前進營地。第二次沖頂,又因暴風雪突襲,中止。2020年5月24日。陣風有云。天氣逐漸轉好。鑒于珠峰天氣復雜多變、峰頂?shù)赜颡M窄、地勢險峻的實際情況,以及適宜攀登珠峰的窗口期越來越短、眼看要關閉的緊迫現(xiàn)狀,2020珠峰高程測量指揮部作出選派有8000米以上沖頂經(jīng)驗的隊員組成突擊隊的決定。次落、袁復棟、李富慶、普布頓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羅布和洛桑頓珠等8人被確定為突擊隊隊員。③王偉未能入圍,心里充滿失落和遺憾,但從大局出發(fā),從國家榮譽出發(fā),他能夠理解。他說,登上珠穆朗瑪峰的頂端,親自將覘標立在主峰之上,無疑是無上的榮譽與自豪,可他心里清楚榮譽與責任密不可分,兩次登頂不成,上上下下的壓力十分巨大。這是此次珠峰測高最后一次的登頂窗口期,機會寶貴,不容錯過,只許成功,不能失敗。突擊隊員的選擇容不得一絲僥幸,容不得一絲失誤,否則一切付出都將付諸東流。其實,能夠兩次到達北坳,能夠兩次沖擊到7790米的高度,已經(jīng)是很了不起的經(jīng)歷,十分壯觀的人生紀錄。藍天下,云隨風移,云開日出,金色的朝霞染紅整個珠峰。8名隊員接到指揮部下達的出發(fā)命令,再次從6500米營地出發(fā),第三次向峰頂發(fā)起沖擊。開始風不大,可是越往上,風越大。他們穿著厚厚的防寒服,每當有大風刮來,他們要么站在原地,要么彎腰躲風。風實在太大,他們就趴在雪地上,靜待大風過去。大風裹挾著雪粒,幾米開外就不見人影,大家只能看清前后隊友。雪粒打在裸露的臉上,針扎一般疼痛。從6500米到7790米,他們走過好幾趟,可每一趟都不一樣,有的地方雪變厚了,有的地方出現(xiàn)了斷裂,有的地方冰墻增高。氣候變化多端,風越大,氧氣越少,本來就稀薄的氧氣,像被風刮走一般。他們再次登上7790米的2號營地,并站穩(wěn)腳跟。2020年5月27日。天氣漸好。風速減小。小雪。老隊員都知道,在珠峰,很少有不飄雪的時候,小雪就算好天氣。上午11時,天氣好轉。8名攻頂隊員帶著使命和榮光,克服重重困難,于下午2點成功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立于珠峰峰頂,看腳下的山巒,云在群山之上,壯觀中盡顯人間奇跡;看身邊的山脊,褐色的山石兀立,落滿白雪,像一個個披著潔白盛裝的少女;向遠方展望,萬里云海,云蒸霞蔚,云海翻騰,宛如潮起潮涌的海洋。突擊隊員抓住天氣好轉的短暫窗口期,按照小組分工,分頭有序展開測繪。有的在峰頂豎起紅色的鋁合金測量覘標,有的用GNSS接收機通過北斗衛(wèi)星進行高精度定位測量,有的用雪深雷達探測儀探測峰頂雪深,有的使用重力儀進行重力測量,用的都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的高精度測量儀器。值得特別說明的是,此次重力測量是人類首次在珠峰峰頂開展,將有利于大地水準優(yōu)化,提高珠峰高程精度,獲取寶貴的科學數(shù)據(jù)。紅色的覘標,像一面鮮紅的旗幟立于世界之巔。國測一大隊在珠峰周邊海拔5200米至6000米設置的6個交會點,一齊瞄準珠峰頂上的紅色覘標。儀器上的顯示屏出現(xiàn)信號對接,測量隊員同步開展峰頂交會測量和GNSS聯(lián)測,獲取珠峰高程測量一系列數(shù)據(jù)。通過匯總計算,一個珠峰的新高度再次誕生。2020年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tǒng)班達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身高”為8848.86米。這一數(shù)字再次證明中國科學家的判斷:珠穆朗瑪峰在逐年增長。珠穆朗瑪峰這個由中國和尼泊爾共同擁有的地球之巔,以絕對的身高,巍然屹立于群山之上,頭頂神秘的日月星辰,以其雄視天下的偉岸,以不容置疑的高度,讓人類為之頂禮膜拜。(有刪改)【注】2020年5月,國測一大隊第7次測量珠峰高度,最終測定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米,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測繪科技的巨大成就。兩下南極,七測珠峰,三十九次進駐內蒙古荒原,五十二次深入高原無人區(qū),五十二次踏入沙漠腹地……自1954年建隊以來,國測一大隊徒步行程累計6000多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1500多圈。國測一大隊的歷史,就是一部挑戰(zhàn)生命極限的英雄史。建隊以來,有46名職工犧牲,還有許多人姓名難以尋找,連一塊墓碑也沒來得及立。他們的生命傳奇唯有大地作證。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國測一大隊的隊員們面對極端的自然環(huán)境挑戰(zhàn),展現(xiàn)了不屈不撓的精神,這體現(xiàn)了他們對于國家榮譽和個人使命的深厚承諾。B.本文通過描述隊員們在測量珠峰的艱難過程中相互扶持的細節(jié),強調了人在困境中尋找希望和力量的主題。C.在困難的環(huán)境中,測繪隊員們展示了極高的責任感和犧牲精神,最終完成了挑戰(zhàn)。D.本文展現(xiàn)了隊員們在極端環(huán)境下的團隊協(xié)作和彼此間的深厚友誼,他們共同面對挑戰(zhàn),彰顯了人類面對自然的堅韌和勇敢。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聚焦于科學的細節(jié),通過細節(jié)展現(xiàn)了對人類勇氣和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的贊揚。B.本文對人物活動的記錄,生動傳達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情感波動,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C.本文善用隱喻的手法,使用特定的表達增加了語言的表現(xiàn)力和深度。D.本文基于真實的事件和細致的現(xiàn)場觀察,提供了豐富的細節(jié)描述,體現(xiàn)了報告文學的新聞性。8.作者并沒有實際參與珠峰高程測量,但其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充滿了個性化的基礎上又沒有脫離實際,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理解。9.讀書小組要為本文寫一則文學短評,提出了如下關鍵詞:“光榮與使命”“責任與風險”。請任選一個關鍵詞,結合劃線句子,寫出你的短評思路?!敬鸢浮?.B7.C8.作者雖然未親身參與珠峰高程測量,但在塑造人物形象時既注重個性化特征的捕捉,又緊扣真實情況,確保描述的真實性。文中對測繪隊員的描寫,既突出了他們堅韌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特質,如“向著心中的高地,向著心中的高原,向著心中的圣地珠穆朗瑪峰一次次發(fā)起熱戀一般的沖擊”,又通過對具體環(huán)境和情境的細致刻畫,展現(xiàn)了他們面臨的艱難挑戰(zhàn)和犧牲精神,如“極寒,大風,冰雪,氧氣稀薄,都是對生命的極限挑戰(zhàn)”。這種寫作手法既賦予了人物鮮明的個性,又確保了故事的真實感和可信度,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測繪隊員的英勇和偉大,同時也對珠峰高程測量的艱辛有了深刻的理解。9.①光榮與使命:本文通過國測一大隊隊員在珠峰高程測量中事跡,深刻體現(xiàn)了“光榮與使命”的主題。首先,文本通過出征儀式上領導的講話,強調了珠峰測量對國家和民族的重大意義,體現(xiàn)了測繪隊員所肩負的光榮使命:“珠峰是中華大地的高度,也是世界的高度,更是我們國測一大隊事業(yè)的高度?!逼浯?,文中對隊員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給予了高度贊揚,如“希望你們發(fā)揚前輩的光榮傳統(tǒng),以頑強拼搏的精神,以艱苦奮斗、大地赤子的無私奉獻情懷,更加出色圓滿地完成第七次珠峰測高的任務”。最后,通過隊員們在極端惡劣的自然條件下仍然堅持完成任務的描寫,突出了他們對使命的忠誠與執(zhí)著,如“他們再次登上7790米的2號營地,并站穩(wěn)腳跟?!闭w上,文本通過具體的事件和生動的細節(jié),展現(xiàn)了測繪隊員的英勇事跡,深刻詮釋了“光榮與使命”的內涵,激發(fā)了讀者的愛國情感和對英雄的敬仰之情。②責任與風險:本文通過珠峰高程測量的艱難過程,深刻揭示了“責任與風險”的主題。首先,文本通過隊員們對任務的認真態(tài)度和對任務重要性的認識,展現(xiàn)了他們對責任的深刻理解。例如,王偉雖然未能成為突擊隊員,但他從大局出發(fā),理解并接受了這一決定:“他心里清楚榮譽與責任密不可分”。其次,文中詳細描述了測量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風險和挑戰(zhàn),如極端天氣、高海拔帶來的生理挑戰(zhàn)等,這些都考驗著隊員們的勇氣和決心:“風實在太大,他們就趴在雪地上,靜待大風過去”。最后,通過隊員們不畏艱難、堅持完成任務的行動,展現(xiàn)了他們對責任的堅守和對風險的無畏面對:“只許成功,不能失敗”。整體上,文本通過對測繪隊員在面對巨大風險時依然堅守責任的描寫,展現(xiàn)了他們的職業(yè)精神和奉獻精神,同時也反映了科學探索過程中責任與風險的密切關系,激勵讀者在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時,也能夠勇于承擔責任,不畏風險?!窘馕觥俊緦дZ】《大地測繪記(節(jié)選)》通過生動的描寫和細膩的情感傳達,展現(xiàn)了國測一大隊隊員們在極端自然條件下進行珠峰測量的艱苦與偉大。文章重點描繪了他們在面對風雪、嚴寒和高海拔環(huán)境時的頑強拼搏精神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同時也突顯了他們對國家榮譽和個人使命的忠誠與熱愛。這些測繪英雄們用實際行動書寫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體現(xiàn)了人類在探索自然、挑戰(zhàn)極限中的堅韌與勇敢。【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作品內容的能力。B.“強調了人在困境中尋找希望和力量的主題”錯誤。文章主要展現(xiàn)的是測繪隊員面對極端自然環(huán)境的堅韌不拔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以及他們對國家使命和責任的忠誠履行,而非單純強調“在困境中尋找希望和力量”。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作品藝術特色的能力。C.“善用隱喻的手法”錯誤。文章更多采用的是直接描寫和細節(jié)刻畫,如測繪隊員的具體行動、環(huán)境的細致描繪等,而非隱喻手法。隱喻通常是通過間接的方式來表達意義,而本文更注重直接呈現(xiàn)。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描寫手法的能力。作者雖然未親身參與珠峰高程測量,但在塑造人物形象時既注重個性化特征的捕捉,又緊扣真實情況,確保描述的真實性。文中對測繪隊員的描寫,既突出了他們堅韌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特質,如“國測一大隊的隊員們,用腳板丈量祖國大地,向著心中的高地,向著心中的高原,向著心中的圣地珠穆朗瑪峰一次次發(fā)起熱戀一般的沖擊”,可知作者通過生動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測繪隊員對珠峰的熱愛與執(zhí)著,展現(xiàn)了他們的堅韌精神和無畏態(tài)度;又通過對具體環(huán)境和情境的細致刻畫,展現(xiàn)了他們面臨的艱難挑戰(zhàn)和犧牲精神,如“珠峰是中華大地的高度,也是世界的高度,更是我們國測一大隊事業(yè)的高度。光榮與使命不言而喻,責任與風險不言自明”,可知通過領導在出征大會上的講話,突出了測繪隊員肩負的重大責任和面臨的巨大風險;“王偉未能入圍,心里充滿失落和遺憾,但從大局出發(fā),從國家榮譽出發(fā),他能夠理解”,可知通過王偉未能入選突擊隊的描寫,展現(xiàn)了隊員們的無私奉獻精神和團隊意識。這種寫作手法既賦予了人物鮮明的個性,又確保了故事的真實感和可信度,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測繪隊員的英勇和偉大,同時也對珠峰高程測量的艱辛有了深刻的理解。【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給作品寫短評的能力。①光榮與使命:由“珠峰是中華大地的高度,也是世界的高度,更是我們國測一大隊事業(yè)的高度”可知,本文通過國測一大隊隊員在珠峰高程測量中的事跡,深刻體現(xiàn)了“光榮與使命”的主題。首先,珠峰不僅是地理上的高峰,更是國家和民族的象征,應從珠峰對國家和民族的重大意義和測繪隊員所肩負的光榮使命角度進行評析,體現(xiàn)“光榮與使命”的主題;其次,從完成任務的艱巨性和光榮性角度進行評析,對隊員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給予了高度贊揚,以體現(xiàn)“光榮與使命”的主題;最后,從隊員們在極端惡劣的自然條件下仍然堅持完成任務的角度,突出測繪員對使命的忠誠與執(zhí)著,以體現(xiàn)“光榮與使命”的主題,激發(fā)了讀者的愛國情感和對英雄的敬仰之情。;②責任與風險由“他心里清楚榮譽與責任密不可分”可知,本文通過珠峰高程測量的艱難過程,深刻揭示了“責任與風險”的主題。首先,從人物形象角度,文本通過隊員們對任務的認真態(tài)度和對任務重要性的認識,展現(xiàn)了他們對責任的深刻理解,可列舉王偉對責任的重視和對任務的忠誠,來體現(xiàn)“責任與風險”的主題。其次,可以從測繪環(huán)境的惡劣對測繪隊員的考驗角度,評析隊員們的勇氣和決心,以體現(xiàn)“責任與風險”的主題。最后,從任務艱巨測繪隊員卻畏艱難、堅持完成任務的行動進行評析,以體現(xiàn)“責任與風險”的主題。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材料一:古圣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兵之所自來者上矣,與始有民俱。凡兵也者,威也;威也者,力也。民之有威力,性也。性者,所受于天也,非人之所能為也。武者不能革,而工者不能移。兵所自來者久矣。黃、炎故用水火矣,五帝固相與爭矣。遞興廢,勝者用事。未有蚩尤之時,民固剝林木以戰(zhàn)矣,勝者為長。長則猶不足治之,故立君。君又不足以治之,故立天子。天子之立也出于君,君之立也出于長,長之立也出于爭。爭斗之所自來者久矣,不可禁,不可止。家無怒笞,則豎子、嬰兒之有過也立見;國無刑罰,則百姓之相侵也立見;天下無誅伐,則諸侯之相暴也立見。故怒笞不可偃于家,刑罰不可偃于國,誅伐不可偃于天下,有巧有拙而已矣。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有以用兵喪其國者,欲偃天下之兵,悖。夫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則為福,不能用之則為禍;若用藥者然,得良藥則活人,得惡藥則殺人。義兵之為天下良藥也亦大矣。且兵之所自來者遠矣,未嘗少選不用。以偃兵疾說者,終身用兵而不自知悖,故談雖辨,猶不見聽。故古之圣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兵誠義以誅暴君而振苦民民之說也若孝子之見慈親也;民之號呼而走之,若強弩之射于深溪也,若積大水而失其壅堤也。中主猶若不能有其民,而況于暴君乎?(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蕩兵》)材料二:梁惠王曰:“晉國①,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②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跽埼鹨桑 保ü?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注】①晉國:梁惠王的先祖晉國大夫魏斯,與韓趙瓜分了晉國,所以他還是自稱晉國。②彼:指秦國、楚國。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兵誠A義B以誅暴C君而振D苦民E民之說F也G若孝子之H見慈親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足,意為足夠,與《蘭亭集序》中“快然自足”的“足”意思相同。B.豎子,指僮仆,與《鴻門宴》中“豎子不足與謀”的“豎子”意思不同。C.然,句末助詞,與《庖丁解?!分小耙蚱涔倘弧钡摹叭弧庇梅ú煌.薄,文中為動詞,與《陳情表》中“日薄西山”的“薄”用法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的作者認為,遠古的帝王或者興或者廢,很多是由于戰(zhàn)爭;戰(zhàn)爭既不能禁絕,又不能停止,戰(zhàn)爭的結果是依次出現(xiàn)了族長、國君、天子。B.因為有噎死的就禁止人們吃飯,因為有乘船而死的就禁用船只,材料一的作者以此作類比,有力地論證了不可以禁絕戰(zhàn)爭的觀點。C.正義的戰(zhàn)爭是藥,用得好能帶來福澤,用得不好會導致禍患;百姓熱烈歡迎那種帶來福澤的戰(zhàn)爭,歡迎的力度如同沖決堤壩的洶涌的江水一樣。D.梁惠王與齊、秦、楚三國的戰(zhàn)爭都以失敗告終,喪子失地。他感到十分羞恥,為此尋求方法時,孟子指出應實行仁政,仁者才能無敵。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以偃兵疾說者,終身用兵而不自知悖,故談雖辨,猶不見聽。(2)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14.何為“仁者無敵”?并用材料一的內容指出為什么“仁者無敵”?!敬鸢浮?0.BEG11.A12.C13.(1)極力鼓吹廢止戰(zhàn)爭的人,他們終身征戰(zhàn)卻不知道自己言行相背,因此他們的言談雖然雄辯,仍然不被人聽取采用。(2)他們禍害他們的百姓,大王前去征伐他們,有誰來和您對抗呢?14.第一問:“仁者無敵”的意思是施行仁政的人無敵于天下。第二問:仁者是義兵,是正義的戰(zhàn)爭,而正義的戰(zhàn)爭必將會得到百姓的熱烈擁護?!窘馕觥俊緦дZ】《呂氏春秋·蕩兵》主張“義兵”,認為戰(zhàn)爭自古有之,不能禁絕,但應以正義之兵懲暴安民。作者用類比論證,言辭犀利,邏輯嚴密,強調戰(zhàn)爭的不可避免性與其可能帶來的福祉。《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則倡導“仁政”,指出戰(zhàn)爭的勝利需以仁德感召百姓,通過休養(yǎng)生息、推行仁政達到無敵之境。這兩篇文獻分別從不同角度探討戰(zhàn)爭與仁政的關系,側重點不同,卻共同彰顯了政治智慧?!?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戰(zhàn)爭如果確實符合正義,用以誅殺暴君來拯救苦難的人民,人民對它的喜悅,就會像孝子見到了慈愛的父母?!傲x”是“符合正義”的意思,“兵誠義”主謂句,故應斷在B處。“誅暴君”“振苦民”中間用“而”連接,中間不斷開,“苦民”是“振”的賓語,且其后又是一個“民”字,故應斷在E處?!懊裰f也”是“若”的主語,“也”句尾表停頓,故應斷在G處。故選BEG。【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一詞多義的能力。A.錯誤。意思不同。足夠/滿足。句意:首領還不足以治理好百姓。/高興而滿足的樣子。B.正確。僮仆/罵人的話,相當于“小子”。句意:僮仆、小兒犯過錯的事就會立刻出現(xiàn)。/項莊這班小子沒法跟他們共謀大事。C.正確。句末助詞/……的樣子。句意:就像用藥一樣。/順著牛體本來的結構。D.正確。都是動詞,減少/迫近。句意:少收賦稅。/太陽快要落山,比喻接近死亡。故選A?!?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用得不好會導致禍患”錯誤,從材料看,正義的戰(zhàn)爭是良藥,材料并沒有說“用得不好會導致禍患”。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偃”,止息;“辨”,雄辯,有說服力;“見”,被。(2)“陷溺”,禍害,使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往”,前往,前去;“敵”,對抗,抵抗?!?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首先明確“仁者無敵”的含義,即仁政的力量無可抗衡。在材料二中,孟子向梁惠王闡述了“仁者無敵”的觀點。施行仁政,能讓百姓安居樂業(yè),民眾會衷心擁護君主。所以“仁者無敵”指施行仁政的人無敵于天下。再解釋原因,結合材料一,其中對民眾對正義之師的態(tài)度的描述,“古圣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義兵之為天下良藥也亦大矣”“兵誠義……”表明仁政能夠得到民眾的熱烈擁護,從而形成強大的力量,使施行仁政的君主無人能敵。這種解釋將兩個材料有機結合,從理論和實例的角度說明了“仁者無敵”的原因。參考譯文:材料一:古代的圣王主張正義的戰(zhàn)爭,從未有廢止戰(zhàn)爭的。戰(zhàn)爭的由來相當久遠了,它最初是和人類一起產生的。大凡戰(zhàn)爭,靠的是威勢;而威勢,是力量的表現(xiàn)。人具有威勢和力量,是天性。人的天性是從天那里稟承下來的,不是人力所能造成的。勇武的人不能使它改變,機巧的人不能使它移易。戰(zhàn)爭的由來相當久遠了。黃帝、炎帝已經(jīng)用水火爭戰(zhàn)了,五帝之間已經(jīng)互相爭斗了。他們一個接替一個地興起、滅亡,勝利者治理天下。沒有蚩尤的時候,人類已經(jīng)砍削林木作為武器進行戰(zhàn)爭了,勝利者作首領。首領還不足以治理好百姓,所以設置君主。君主仍不足以治理好百姓,所以設置天子。天子的設置是在有君主的基礎上產生的,君主的設置是在有首領的基礎上產生的,首領的設置是在有爭斗的基礎上產生的。爭斗的由來相當久遠了,不可禁止,不可平息。家中如果沒有責打,僮仆、小兒犯過錯的事就會立刻出現(xiàn);國家如果沒有刑罰,百姓互相侵奪的事就會立刻出現(xiàn);天下如果沒有征伐,諸侯互相侵犯的事就會立刻出現(xiàn)。所以家中責打不可廢止,國家刑罰不可廢止,天下征伐不可廢止,只不過在使用上有的高明、有的笨拙罷了。有因為吃飯噎死的,就廢止天下的一切食物,荒謬;有因為乘船淹死的,就廢止天下的一切船只,荒謬;有因為戰(zhàn)爭而亡國的,就廢止天下的一切戰(zhàn)爭,荒謬。戰(zhàn)爭是不可廢止的,就像水和火一樣,善于利用它就會造福于人,不善于利用它就會造成災禍;就像用藥一樣,用良藥就能把人救活,用毒藥就能把人殺死。正義的戰(zhàn)爭正是治理天下的大大的良藥啊。況且戰(zhàn)爭的由來相當久遠了,沒有一刻不用。極力鼓吹廢止戰(zhàn)爭的人,他們終身征戰(zhàn)卻不知道自己言行相背,因此他們的言談雖然雄辯,仍然不被人聽取采用。所以古代的圣王主張正義的戰(zhàn)爭,從未有廢止戰(zhàn)爭的。戰(zhàn)爭如果確實符合正義,用以誅殺暴君來拯救苦難的人民,人民對它的喜悅,就會像孝子見到了慈愛的父母;人民呼喊著奔向它,就會像強弩射向深溪,像蓄積的大水沖垮堵塞的堤壩。在這種情況下,一般的君主尚且不能保有他的人民,更何況暴君呢?材料二:梁惠王說:“晉國,曾經(jīng)沒有比它更強的,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墒堑搅宋疫@時候,東邊被齊國打敗,大兒子死在那里;西邊喪失了七百里土地給秦國;南邊又受楚國的侮辱。我為這些事感到羞恥,希望替所有的死難者報仇雪恨,我要怎樣做才行呢?”孟子回答說:“只要有方圓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歸服。大王如果對老百姓施行仁政,減輕刑罰,少收賦稅,深耕細作,及時除草。讓身強力壯的人在閑暇的時間修養(yǎng)孝順、尊敬、忠誠、守信的品德,在家用它侍奉自己的父母兄長,出門用它侍奉自己的長輩上級,這樣就是讓他們制作木棒也足以抗擊秦楚那些擁有堅實盔甲銳利刀槍的軍隊了。秦國、楚國的執(zhí)政者耽誤百姓的農時,使他們不能深耕細作來贍養(yǎng)自己的父母,父母受凍挨餓,兄弟妻子東離西散。他們禍害他們的百姓,大王前去征伐他們,有誰來和您對抗呢?所以說:‘施行仁政的人是無敵于天下的。’大王請不要疑慮!”(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病后登快哉亭賀鑄經(jīng)雨清蟬得意鳴,征程斷處見歸程。病來把酒不知厭,夢后倚樓無限情。鴉帶斜陽投古剎,草將野色入荒城。故園又負黃華約,但覺秋風發(fā)上生?!咀⑨尅竣倏煸胀ぃ何挥诮裥熘輺|南。本詩是詩人任職于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②黃華:菊花。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以雨后鳴蟬起興,點明鄉(xiāng)愁的主旨。“得意”二字,以蟬之“得意”反襯自己的失意,既寫出了蟬鳴的神態(tài),又微露了詩人的欣羨之情。B.頷聯(lián)言近旨遠,字面上只寫了病后,卻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字面上只寫了夢后,實則暗示出曾有數(shù)次的思鄉(xiāng)夢。C.頸聯(lián)虛寫,烏鴉帶引斜陽光芒投進古寺,小草帶引野外景色進入荒城,一“帶”一“將”,景色融合自然。D.尾聯(lián)“秋風發(fā)上生”幾字,不僅意指鬢發(fā)的斑白,而且秋風蕭蕭,又給人以冷的感覺。用語新穎奇警,不落陳腐。16.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遠,本詩與杜甫的《登高》相比,在意境營造和章法結構上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敬鸢浮?5.C16.(1)意境營造:①本詩以清蟬、斜陽、暮鴉、衰草、秋風為主要意象,營造出凄清蕭瑟的意境;②杜詩以急風、高天、無邊落木、不盡長江為主要意象,營造出雄闊蒼涼的意境。(2)章法結構:①本詩一、三聯(lián)寫景,二、四聯(lián)抒情,兩者穿插交錯,景情轉換靈動自然;②杜詩前兩聯(lián)寫景,后兩聯(lián)抒情,由景及情,層次清晰?!窘馕觥俊?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賞析能力。C項,“頸聯(lián)虛寫”錯。頸聯(lián)從上文的憶想回到現(xiàn)實,是實寫。鴉投古剎,是黃昏時萬物棲息的典型景象;而落日斜暉,也是作者的所見之景。故選C。【16題詳解】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意象意境及詩歌結構的能力。本詩一開首以雨后蟬鳴起興。秋高氣爽,雨過天晴,再加病愈登亭,十分暢快。連枝上的蟬也仿佛有所領略而在歡快地鳴叫。二句由“聽”轉向“見”:秋雨新洗,值此黃昏之際,行人漸少,塵土不揚,那通往故鄉(xiāng)的道路顯得分外清晰。這一句在眺望中透露出詩人的心事:懷鄉(xiāng)情重,思歸心切,不曾有一日忘懷。本詩意象眾多,首聯(lián)寫清蟬、頸聯(lián)寫斜陽、暮鴉、衰草,尾聯(lián)寫秋風,這些意象營造出凄清蕭瑟的意境。杜詩首聯(lián)寫急風、高天,頷聯(lián)寫無邊落木、不盡長江,這些意象營造出雄渾蒼涼的意境。從章法結構上來講:兩者都是寫景加抒情,但是安排的位置不同,本詩首聯(lián)頸聯(lián)寫景,頸聯(lián)尾聯(lián)抒情,兩者穿插交錯,景情轉換靈動自然,不呆板拘滯;杜詩前兩聯(lián)寫景,后兩聯(lián)抒情,由景及情,先寫景后抒情,采用慣常方式,層次清晰。(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老師在每個人的成長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千百年前,韓愈在《師說》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確了老師的職責。(2)“樽”是古代盛酒的器具,曾被當作重要意象廣泛應用于古詩詞中,如蘇軾《赤壁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便寫了詩人與友人乘著輕舟穿行于湖面,舉起杯盞相互勸酒的場景。(3)三月是春天的開始,古代文人面對生命勃興的“春”總會感慨萬千,寫下了無數(shù)詩篇。此時坐在考場中的你,奮筆疾書之際,想到了古代借“春”抒情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薄敬鸢浮竣?師者②.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③.駕一葉之扁舟④.舉匏樽以相屬⑤.國破山河在⑥.城春草木深(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解析】【詳解】本題考查默寫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受、惑、扁、匏、屬。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畜牧良種繁殖生物技術在育種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統(tǒng)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精美課件
- 礦物加工廠的生產調度與優(yōu)化-石墨滑石考核試卷
- 漆器工藝品在新時代的傳播途徑探索考核試卷
- 稀土金屬在高溫超導材料的應用考核試卷
- 玻璃風力發(fā)電葉片維修考核試卷
- 深圳高二期末語文作文5篇
- 紡織品的智能生產數(shù)據(jù)集成與管理策略優(yōu)化與實施考核試卷
- 石灰在金屬表面預處理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紡織原料價格波動考核試卷
- 湖南省衡東縣新塘小學-山水一程三生有幸-六年級最后一次家長會【課件】
- 防雷知識培訓課件
- 2024年美容師考試要關注的法規(guī)與行業(yè)標準指導試題及答案
- 2023年廣東省廣州市第27屆WMO小學二年級上學期奧林匹克數(shù)學競賽復賽試卷
- 2025中考(會考)地理綜合題答題模板+簡答題歸納
- 汽車熱泵空調課件
- 學前教育基礎知識課件 主題3 學前兒童全面發(fā)展教育
- 第11課 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教案)-2024~2025學年八年級歷史下冊新課標教學設計(人教部編版)
- 醬酒銷售技巧培訓
- 關于防范第三方施工破壞燃氣管道管理辦法(暫行)
- 2025屆遼寧省錦州市凌海市市級名校中考化學模擬試卷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