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洪澇災害后水產養(yǎng)殖復產中應本卷須知 洪澇災害常會導致水產養(yǎng)殖池塘決堤、漫塘,不僅造成養(yǎng)殖魚〔蝦〕類大量死亡、逃逸,而且洪水會帶來大量泥沙、雜質,也可能帶來有害的病原菌,因此如果不注意做好防疫防病工作,將容易引起病害的突發(fā)高發(fā),加重災害損失,直接影響災后復產。目前,因洪災造成的重大漁業(yè)災害的救災工作已進入抗災復產階段,為了防止重大水產養(yǎng)殖病害的爆發(fā)、流行造成的二次損失,養(yǎng)殖戶在抗災復產中要注意以下幾項: 三、存塘魚可投喂適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b和保肝護肝中草藥物增強魚體質。 四、換水時,要做好水源地觀察與水質檢測。假設水源地有大量死禽畜、死魚蝦或者泥沙雜物,要進行水體水質檢測,水體受到污染的要停止換水。同時,進水時,要在進水口設置80目的曬網過濾水體,防止有害微生物和野雜魚進入。并做好換水水體的消毒?!卜椒ㄈ缟鲜觥?五、做好決堤、崩堤魚塘塘堤修復及進排水設施和增氧設備維修與養(yǎng)護,為復產夯實根底。 六、做好復產魚塘清塘,曬塘是最有效的清塘方法。假設無法曬塘,可每畝用40-50公斤生石灰進行清塘。一、病害產生的原因及預防方法〔一〕發(fā)病的原因?水產動物疾病發(fā)生主要是由環(huán)境、病原菌、水產動物三者相互作用引起。疾病的發(fā)生往往是因為外界環(huán)境惡化,病原菌大量滋生,水產動物長期處于惡劣的環(huán)境中,免疫力下降,最終抵擋不住大量病原體的侵襲,結果發(fā)病,輕者生長受阻,重那么死亡。宿主、病原體、環(huán)境與發(fā)病的關系知道了宿主、病原體、環(huán)境與發(fā)病的關系,那么我們預防水產動物疾病就應該從以下三方面考慮:
一〕改善水產動物的生存環(huán)境。
二〕增強水產動物的抗病力力。
三〕控制和消滅病原體。
一〕改善水產動物的生長環(huán)境
水產動物離不開水,水環(huán)境的好壞決定水產動物能否健康、快速生長。養(yǎng)魚先養(yǎng)水,好水養(yǎng)好魚。影響水質的的主要因子有:溫度、鹽度、溶解氧、ph值、氨氮、硫化氫、透明度等。溶解氧魚類依存水中的溶解氧來生活的,一旦水中的溶解氧缺少,魚類就會因缺氧浮頭,假設不及時采取措施就會大批死亡,水中溶氧缺乏時,魚類吃食減少,生長緩慢,餌料系數增大。?漁業(yè)水質標準?中規(guī)定:養(yǎng)殖用水的溶解氧〔DO〕在一天24小時中,必須有16個小時以上時間大于5mg/L,任何時間不得低于3mg/L。增加溶解氧的方法:a.使用增氧機。增氧機有增氧、攪水、曝氣等三方面
的作用。在大霧或陰雨連綿天氣和凌晨時分增加開動增氧機的時間和次數。b.換水,注入溶氧充足的新鮮水,緩解溶氧缺乏。c.使用化學增氧劑,產品主要成分為過碳酸鈉,如增氧靈,顆粒氧等,當缺氧時,本品200克/畝〔約700-750粒左右〕,全池拋撒,防止缺氧。2.Ph值〔水的酸堿度〕淡水6.5~8.5,海水7.0~8.5。pH值的變化對養(yǎng)殖水產動物和水質均有很大的影響。
對養(yǎng)殖動物的影響:pH值過低〔酸性水,pH低于6.5〕,可使養(yǎng)殖動物血液的pH值下降,降低其載氧能力,造成生理缺氧癥,盡管水中不缺氧但仍可使魚蝦等水產動物浮頭;由于耗氧降低,代謝急劇下降,水產動物吃再多也生長緩慢。pH值過高的水那么腐蝕鰓組織,引起魚蝦大批死亡。對水質的影響:pH值低于6時,水中90%以上的硫化物以硫化氫的形式存在,增大硫化物的毒性。pH高于8,會增加氨氮的含量??傊?,過高或過低的pH值均會使水中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有機物不易分解,會增大水中有毒物質的毒性。調節(jié)ph的方法PH值偏低時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生石灰進行調節(jié),每天上午用生石灰10-15kg/畝開水溶化后全塘潑灑,直至PH值恢復正常為止。PH值偏高時的調節(jié)①注入新水調節(jié);②用醋酸調節(jié),每次每畝用500ml左右,充分稀釋后全池潑灑③施用滑石粉〔又稱光粉、皂石粉〕每畝每米水深施用1-2kg,可降低PH值0.5-1。
3.氨氮池塘水體中的氨態(tài)氮主要來自于水生動物的排泄物、殘餌和施用有機肥料被細菌分解所產生。氨對魚蝦的危害主要是腐蝕鰓組織,破壞鰓的呼吸功能。氨的毒害作用與水體的溫度及PH值有關,水溫和PH值越高,那么危害越大。正常養(yǎng)殖水體中氨氮一般以不超過0.2mg/L為宜。控制氨態(tài)氮的措施是:①合理的放養(yǎng)密度、合理投餌、施肥。同時年底結合清塘消毒,去除池底多余的淤泥。②在水源和水質條件許可的前提下,定期排出局部舊水,更換新水。③增加水體溶氧。④施用微生物制劑。⑤施用沸石粉,每畝用量17-35kg,可消除水體中90-97%的氨。
4.硫化氫硫化氫是由殘餌、代謝排泄物等的含硫有機物在缺氧的情況下經厭氧細菌分解而產生。硫化氫有臭蛋味,具有強烈的剌激、麻醉和影響水生動物呼吸系統(tǒng)的作用,對魚、蝦等水生動物有很強的毒性,在養(yǎng)殖水體中硫化氫的濃度應嚴格控制在0.01mg/L以下。一般認為良好的養(yǎng)殖水體中硫化氫是不充許存在的??刂瞥靥了w中的硫化氫,關鍵是控制好池塘有機物的含量,保證池塘水體豐富的溶氧,池塘水體溶氧豐富的情況下硫化氫是不能產生和積累的。改善環(huán)境的措施a.設計和建造養(yǎng)殖場要符合防病要求。建場選址應遠離工業(yè)、生活區(qū),周圍沒有工業(yè)污水和生活污水,水源一定要充足,水質符合養(yǎng)殖標準;在設計進排水系統(tǒng)時,應使每個池塘有獨立的進排水管,進排水渠要分開;如果能配備蓄水池更好,水經沉淀、自行凈化,過濾、消毒后再引入池塘,就能防止病原帶入池塘。b.采用物理化學的方法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去除過多的淤泥,放苗前徹底清塘、對蝦養(yǎng)殖的中后期。定期潑灑生石灰〔ph低時〕或醋酸〔ph高時〕,調節(jié)水的ph值。生石灰還有提高淤泥肥效,改善水質的功能。定期加注清水及換水,保持水質肥、活、嫩、爽。設置增氧機,增加水中溶氧.良好水質的標志:肥、活、嫩、爽
肥:營養(yǎng)豐富,浮游生物保持較高的水平。
活:池水處于不斷變化中,不滯死。水色濃、淡交替變化,說明物質循環(huán)快。水華以條狀或魚鱗狀為好,說明水質肥濃適中。在下風口有油膜、發(fā)泡等現象時,應換水或加注新水。
嫩:水色鮮嫩不老,說明易消化浮游植物多。藍藻等難消化種類大量繁殖時,水色呈灰藍或藍綠色;浮游植物細胞衰老,會減低水的鮮嫩度,變成“老水〞。
爽:水質清爽,水面無浮膜,混濁度較小,透明度一般在20—25cm以上,說明水中溶氧量較高。
〔二〕增強水產養(yǎng)殖動物的抗病力1.挑選健康的苗種,到質量有保證的孵化場購苗,規(guī)格整齊,體表有無附著物或損傷,運動活潑苗為好苗。2.人工免疫:人工對水產動物注射、浸浴疫苗,使機體獲得免疫力。對病毒性的疾病,免疫接種是最有效的防治途徑。3.做好定質、定量、定點、定時的“四定〞投飼原那么。提供營養(yǎng)全面,新鮮不變質的飼料,保證水產動物吃飽吃好,而又不浪費飼料。〔三〕控制和消滅病原體1.徹底清塘:池塘也是病原體滋生和貯藏的場所,池塘環(huán)境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水產動物的生長與健康。清整池塘:收捕后,排干池水維修塘基、閘門并去除過多淤泥及遲邊雜草,曬池。藥物清塘:常用的清塘消毒藥物有生石灰和漂白粉。a.生石灰。①干塘消毒,排去塘中大局部水,只留10公分,或者在曬干的塘進水10公分,80~120公斤/畝生石灰,生石灰溶解后趁熱全池均勻潑灑;②帶水清塘,以水深0.5~1米計,用生石灰150~200公斤,用竹筐裝石灰,掛在船尾水中,緩慢滑動小船,使石灰漿散入水中。用生石灰消毒,可殺死敵害的魚蝦和有害微生物。用生石灰消毒,毒性7~8天消失。b.漂白粉:有效含量32%以上,10-20公斤/畝〔1米水深計算〕,均勻潑灑。4-5天藥性消失。2.機體消毒:消毒后的池塘如放入苗種,就又把病原體帶入。因此我們應該對水產苗種采用藥浴法消毒。常用的有:高錳酸鉀藥?。?0-20克/立方水,10-30分鐘,可殺滅體表和鰓上的細菌、寄生蟲。漂白粉藥浴:10-20克/立方水〔含有效氯30%〕,10-30分鐘,可殺滅體表和鰓上的細菌、寄生蟲。注意:藥液要現配現用、第一次使用最好小批量試一下、每桶藥水只藥浴一批次,每次藥浴的水產動物不宜過多、藥浴時間根據水溫、動物種類靈活掌握。二、簡單魚病診斷方法〔一〕魚病的發(fā)現一是從養(yǎng)殖魚類的吃食情況判斷:在天氣、水溫和其他環(huán)境條件變化不大的情況下,魚的攝食量突然下降,甚至停止攝食,即有魚病發(fā)生的可能。二是從魚的活動情況判斷:假設魚在水中(水面)離群獨游,游動緩慢,或停止游動浮在岸邊;魚表現急躁不安,在水中狂游,打轉、斜游,或時常躍出水面,或是頭朝下尾朝上尾巴翹出水面,這些異常情況都是魚生病的跡象。三是從魚的體色判斷:健康的魚體色正常,生病的魚大多會有體色變化,如體色變黑,體色變談或發(fā)白、發(fā)紅等。假設在池中已經出現死魚,極可能是魚病已發(fā)生了。由上述幾種異常情況可初步判斷養(yǎng)殖魚類是否生病,而關鍵是在平時要堅持巡塘檢查,注意觀察,掌握情況,一旦發(fā)現情況有異,應從多方面進行調查分析,找出原因?!捕超F場調查首先是對養(yǎng)殖水域的水環(huán)境和周圍的環(huán)境狀況等進行了解。水環(huán)境的好壞對魚類有直接的影響,除了因病原體和敵害生物的感染侵襲引發(fā)魚病外,周圍環(huán)境與水體物理、化學狀況的變化對魚類的影響也很重要。在有魚病發(fā)生的水域,要了解底泥、水質、水溫、水色變化等情況,了解是否有有毒有害物質進人養(yǎng)殖水域。
其次要了解飼養(yǎng)管理情況。養(yǎng)殖魚類生病有時與飼養(yǎng)管理不善有關。如投喂變質的飼料就容易引發(fā)魚類腸炎??;施用沒有充分發(fā)酵腐熟的有機肥,或者施肥過量,會導致水質惡化,影響魚的正常生活;水質清瘦餌料缺乏時會引起跑馬病、萎癟病、拉網等操作不慎,魚體受到損傷,會引發(fā)多種疾病。在調查時,要對投飼施肥情況和放養(yǎng)密度、品種與規(guī)格、搭配比例及扦捕操作等情況詳細了解,對氣候變化和各種病害生物的發(fā)生情況、該養(yǎng)殖水域歷年來魚病發(fā)生情況等,也要進行了解?!踩臭~體檢查進行檢查的病魚要求剛死的或垂死的病魚,置于白瓷盤或盆中。檢查的部位主要是體表、鰓和內臟。1.體表檢查檢查順序:吻端、眼、頭部、口腔、鰓、鰭、鱗、到軀體、皮膚粘液、體色、肛門、尾;檢查內容:一般為完整性是否受到破壞是否受到破壞〔如變色、缺吻、瞎眼、脫鱗、脫皮、爛鰓、蛀鰭、爛皮、斷尾、脫肛、殘肢等〕和出現何種病變〔如充血、出血、結節(jié)、孢囊、膿腫、癤瘡、腫脹、丘疹、潰瘍、糜爛、水泡等〕2.鰓部的檢查:用剪刀剪去鰓蓋,觀察鰓片的顏色是否正常,粘液的多少,鰓絲末端是否出現腫大、腐爛現象?!布毦誀€鰓病的鰓絲末端腐爛,粘液增多;鰓霉病的鰓片顏色比正常魚鰓片的顏色發(fā)白,略帶血紅色小點;小型寄生蟲如波豆蟲、隱鞭蟲、指環(huán)蟲和三代蟲寄生時,鰓絲上會產生許多粘液;假設是大型寄生蟲如中華蚤、魚蚤以及粘胞子蟲的胞囊寄生時,鰓絲表現為腫大,鰓蓋脹開等病癥。〕內部器官的檢查
:內臟檢查以腸道為主,先將病魚一邊的腹壁剪去(不要損傷內臟),先觀察是否有腹水和肉眼可見的大型寄生蟲;然后觀察各內臟的外表,看是否正常;再把腸道從前腸至后腸剪開,觀察有無食物,寄生蟲。如:細菌性腸炎會表現腸內無食物或有少許食物,但腸壁充血、發(fā)炎、無彈性、有淡黃色粘液等。在整個診斷過程中,從調查、目檢,結合各種病的流行季節(jié),各種魚各階段的發(fā)病規(guī)律,進行綜合分析比較,找出其病因,準確診斷,然后確定治療方案,對癥下藥。水體消毒藥物定義:主要是針對水體,對水體進行消毒殺菌的藥物。常用的有:漂白粉、漂白精、高錳酸鉀、二氯異氰尿酸鈉、三氯異氰尿酸、二氧化氯、福爾馬林、雙氧水等。消毒藥物在使用后,死亡的微生物尸體分解耗氧,要多開增氧機,防止缺氧。2.抗微生物藥
3.驅、殺寄生蟲藥定義:指能殺滅水產動物體內、外寄生蟲〔纖毛蟲、車輪蟲、絳蟲、錨頭鳋〕生長和繁殖的物質。常用的有:常用的有硫酸鋅粉、硫酸銅、硫酸亞鐵、敵百蟲、鹽酸氯苯胍粉、鹽酸左旋瞇唑等。4.疫苗〔三〕漁藥給藥方式掛簍〔袋〕法:在食場周圍懸掛盛藥的袋或簍,形成一消毒區(qū)。當水產動物來攝食時到達消滅體外病原體的目的。此法具有用藥量少、方便簡單、沒有危害及副作用小等優(yōu)點,一般須持續(xù)掛藥3天左右。此法主要用于網箱養(yǎng)殖區(qū)域或大水面養(yǎng)殖。全池潑灑法:池塘防治魚病的最常用方法。以池塘的水體作為施藥對象,選擇適宜的施藥濃度來計算用藥量,然后把稱量好的藥品用水稀釋,均勻潑灑到整個池塘的水體,以治療魚病。消毒水體比較全面、徹底,缺點是本錢較高。二、平安性
“是藥三分毒〞,有的藥物療效雖然很好,只因毒性太大在選藥時不得不放棄,而改用療效居次、毒性作用較小的藥物,如殺治療草魚細菌性腸炎病,選用抗菌內服藥,而不選用消毒內服藥就是這個道理。魚藥的平安性應著重注意三點:因藥物而致的對水產動物本身的毒性損害;對水域環(huán)境的污染,尤其是那些能在水生動物體內引起“富集作用〞的藥物,如含汞的消毒劑和殺蟲劑,含丙體六六六的殺蟲劑〔林丹〕堅決不用;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藥物,在魚類等水產動物被食用前應有一個停藥期,并要盡量控制使用藥物,特別是對確認有致癌作用的藥物,如孔雀石綠等,應堅決禁止使用。三、方便性
由于給魚用藥極不方便,可根據養(yǎng)殖品種以及水域情況,確定到底是使用潑灑法、涂抹法、口服法、注射法,還是浸泡法給藥,應選擇療效好、平安、使用方便的魚藥。
四、廉價性
選用魚藥時,應多作比較,盡量選用本錢低的魚藥,許多魚藥,其有效成分大同小異,或者藥效相當,但相互間價格相差很遠,對此,要注意選用藥物??兹甘G:因其對人體具有致畸、致癌性,現已被禁止在水產養(yǎng)殖中使用。氯霉素:該藥對人的毒性較大,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造成過敏反響,引起再生障礙貧血〔包括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減少等〕,此外該藥還會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及抑制抗體的形成。被很多國家禁用.呋喃唑酮〔痢特靈〕:殘留會對人體造成潛在危害,可引起溶血性貧血、多發(fā)性神經炎、眼部損害和急性肝壞死等病,被較多國家禁用。此外還有甲基睪丸酮、硝酸亞汞等都禁止使用。(五)常用單位換算常用單位換算:1米〔m〕=10分米=100厘米1畝=667平方米1公頃=15畝1千克=2斤=1000克=1000000毫克1立方米=1000克=1000000毫升1ppm=1/1000000=1克/1立方米水〔我們經常講1ppm漂白粉的水溶液,就是1立方米水中含1克漂白粉或1升水中含有1毫克漂白粉水溶液。〕四、常見魚病及診治方法水產動物疾病包括:病毒性、細菌性、真菌性、寄生蟲性和藻類性等淡水魚疾病的診斷與防治一、羅非魚鏈球菌病病原:海豚鏈球菌、無乳鏈球菌流行情況:此病癥主要流行時間為7月-10月初為頂峰期,(羅非魚在中期-后期,主要在100克-800克之間為頂峰期)。發(fā)病的地點:主要是養(yǎng)殖模式不合理地區(qū)(如:珠三角地區(qū)很多地方通常是羅非魚-豬混養(yǎng),羅非魚-雞、鴨混養(yǎng))和高密度養(yǎng)殖區(qū)的魚塘。有此病的魚塘,如不及時預防,3-5天后可以造成出現魚批量性死亡,死亡率高達90%以上病癥:(1)魚體色發(fā)黑。游動比較緩慢、離群。(2)眼球突出或混濁發(fā)白,眼眶充血。(3)腹部點狀出血,鰓蓋內側出血等。(4)解剖病魚時,腹內有腹水,肛門周圍發(fā)紅等,嚴重那么造成病魚心外膜炎、腹膜炎等病癥出現。防治方法:
1、用1ppm漂白粉(有效氯30%)或二氧化氧,水體消毒,隔天一次連續(xù)2次。
2、內服:維生素C:3克-5克/公斤飼料,低聚糠:3克/公斤飼料,復合維生素B:5克/公斤飼料,氟哌酸:1克-2克/公斤飼料,連續(xù)服用5-7天,效果更佳。
3、水質較差時,可多開設增氧機或用生物制劑進行調節(jié)水質,保持水質良好。細菌性爛鰓病【病原】病原是柱狀黃桿菌(Flavobacteriumcolumnare),菌體細長、柔軟;粗細根本一致,直徑約0.5μm,長短相差很大,一般為4~48μm;革蘭氏陰性;有團聚的特性,可在濕潤固體外表滑行,也可一端固著,另一端在水中緩慢搖動。最適生長溫度為25~28℃,此時毒力最強;37℃仍可生長,但毒力較差;5℃以下那么不生長。在pH6.5~7.5時生長良好,pH8.0時生長較差,pH8.5以上或pH6.0以下那么不生長。主要危害草魚、鱖魚、鰻鱺、大口黑鱸、叉尾鮰等。病癥病魚常離群在水面獨游,行動緩慢,食欲減退或不吃食,對外界刺激反響遲鈍;患病草魚體色發(fā)黑,特別頭部變得烏黑,故細菌性爛鰓病又稱“烏頭瘟〞。肉眼檢查,病魚鰓蓋骨的內外表往往充血,鰓上粘液增多,鰓絲腫脹,局部鰓絲腐爛缺損,腐爛處常常有黃褐色的附著物。從病魚鰓瓣的腐爛部位剪下一小塊在顯微鏡下檢查,一般可以見到鰓絲軟骨尖端外露或腐蝕,在粘液和附著物邊緣可見到許多細長柔軟的細菌成叢擺動。流行情況此病在全國各養(yǎng)魚地區(qū)都有發(fā)生。水溫在15℃以下,一般少見;20℃以上開始流行;26~32℃是爛鰓病適宜流行的溫度。因此,冬季很少發(fā)病,春、夏、秋季均常見,尤其夏季為多發(fā)季節(jié)。帶菌魚是主要的傳染源,其次為被病原菌污染的水源和塘泥,水中病原菌越多、魚的密度越大、水質越差,那么越容易爆發(fā)性流行。診斷1、用肉眼觀察,魚體發(fā)黑,黏液增多,鰓絲末端腐爛缺損,軟骨外露;2、用顯微鏡檢查,鰓上無大量寄生蟲或真菌寄生。取病灶處鰓絲的黏液或剪取少量鰓絲,在高倍顯微鏡下檢查,如看見有大量細長、滑行的桿菌,有些菌體聚集成柱狀,即可進一步診斷為患細菌性爛鰓病。3、參照SC/T7201.2-2006柱狀嗜纖維菌爛鰓病診斷方法*。2、治療方法〔1〕生石灰化開后全池潑灑,使池水pH成弱堿性〔pH8.0左右〕,用量和次數應根據池水實際酸堿度而定?!?〕每1m3水體,含氯石灰〔漂白粉〕1~1.5g;或20%二氯異氰脲酸鈉0.3~0.6g,或30%三氯異氰脲酸粉0.2~0.5g,或8%二氧化氯0.1~0.3g?!?〕10%聚維酮碘溶液,一次量,每1m3水體,0.5~1ml,1天1次,連用3天為一療程。〔4〕大黃粉,一次量,每1m3水體,2.5~3.7g,先將大黃用20倍重量的0.3%氨水浸泡提效后,再連水帶渣全池潑灑,每日一次,連用2次?!?〕五倍子,一次量,每1m3水體,4g,將五倍子磨碎后用開水浸泡,再連水帶渣全池潑灑,每日一次,連用2次。。〔6〕內服,諾氟沙星,一次量,每1kg體重,30mg,拌飼投喂,1天1次,連用4~6天?!颈揪眄氈啃菟幤冢褐Z氟沙星7天。細菌性腸炎病【病原】病原是腸型點狀氣單胞菌〔A.punctataestinalis〕,豚鼠氣單胞菌〔A.caciae〕等,屬弧菌科〔Vibrionaceae〕。革蘭氏陰性短桿菌,多數兩個相連,極端單鞭毛,無芽孢。大小為0.4~0.5×1.0~1.3μm。.瓊脂菌落呈圓形,前者在1~2天后產生褐色色素,細胞色素氧化酶陽性,發(fā)酵葡萄糖產酸產氣,后者不產氣。對弧菌抑制劑〔0/129〕不敏感,在R-S選擇和鑒別培養(yǎng)基上菌落呈黃色。在pH6~12時均能生長,最適生長溫度為25℃,60℃時經半小時即會死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氣安全裝置課件
- 醬香酒知識培訓課件下載
- 2025年新生兒科護士個人工作方案
- 2025年機關黨建年度工作方案演講稿
- 教職工消防安全知識培訓
- 20xx年終總結與新年計劃匯報
- 企業(yè)營銷管理策劃的原則
- 光伏產業(yè)發(fā)展現狀及前景思考概論
- 2025年江淮十校高三第四次質量抽測數學試題含解析
- 珠海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預防醫(yī)學與醫(yī)學統(tǒng)計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化十二中學生違紀處分登記表
- 07J501-1鋼雨篷玻璃面板圖集
- 明線改暗線施工方案范本
- 普通診所污水、污物、糞便處理方案及周邊環(huán)境情況說明
- 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一全冊復習人教版課件
- 《勸學》學業(yè)水平考試復習(學生版)
- 微觀市場潛力分析課件
- 新課標下如何上好音樂課
- 員工宿舍物業(yè)管理服務方案
- 專題人壽保險的九大法律優(yōu)勢
- 工程結算審核服務方案技術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