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高中語文第一單元歷史與英雄第1課三國演義學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小說欣賞_第1頁
2024-2025高中語文第一單元歷史與英雄第1課三國演義學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小說欣賞_第2頁
2024-2025高中語文第一單元歷史與英雄第1課三國演義學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小說欣賞_第3頁
2024-2025高中語文第一單元歷史與英雄第1課三國演義學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小說欣賞_第4頁
2024-2025高中語文第一單元歷史與英雄第1課三國演義學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小說欣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7-第1課《三國演義》——曹操獻刀作品導讀《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云。全書展示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沖突的滲透與轉(zhuǎn)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對三國歷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現(xiàn)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則極力揭露與鞭撻?!恫懿佾I刀》之前,何進為了應付十常侍等宦官,密詔董卓進京。十常侍得知消息,先行下手,殺死何進,袁紹等人率軍殺入宮中,剿除宦官,張讓等人劫持漢少帝、陳留王逃出宮廷,少帝和陳留王后被袁紹等救下,迎請回宮。途中遇到董卓,于是一起回城。此后,董卓駐扎到京城外,他每日帶鐵騎軍馬入城,橫行街市,出入宮廷,肆無忌憚。不久,董卓于溫明園中召集百官,欲廢少帝立陳留王,遭到丁原、盧植、司徒王允等人反對。后呂布殺丁原而投董卓,董卓廢少帝而立陳留王,獨立為相國,又因所謂“怨詩”而殺帝。彼時,董卓在宮內(nèi)宮外橫行無忌,目空一切。越騎校尉伍孚欲殺董卓,未果,卓問曰:“誰教汝反?”孚瞪目大喝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罪惡盈天,人人愿得而誅之。吾恨不車裂汝以謝天下?!痹谶@種形勢下,袁紹帶密信給王允,圖謀殺死董卓。接下來的情節(jié)即為課文節(jié)選內(nèi)容:曹操獻刀。課前自主學習一、給加點的字注音1.單音字小酌(zhuó)馬羸(léi)暗忖(cǔn)惶遽(jù)鞍轡(pèi)成皋(gāo)沽酒(gū)隱諱(huì)赍書(jī)驍騎(xiāo)掣刀(chè)一樽(zūn)2.多音字弄eq\b\lc\{\rc\(\a\vs4\al\co1(弄權(quán)nòng,弄堂lòng))間eq\b\lc\{\rc\(\a\vs4\al\co1(間不容發(fā)jiān,挑撥離間jiàn))喪eq\b\lc\{\rc\(\a\vs4\al\co1(服喪sāng,喪心病狂sàng)) 解eq\b\lc\{\rc\(\a\vs4\al\co1(解放jiě,押解jiè,解數(shù)xiè))薄eq\b\lc\{\rc\(\a\vs4\al\co1(薄弱bó,薄荷bò,薄餅báo)) 屏eq\b\lc\{\rc\(\a\vs4\al\co1(屏風píng,屏除bǐng))覷eq\b\lc\{\rc\(\a\vs4\al\co1(覷起眼睛qū,面面相覷qù)) 宿eq\b\lc\{\rc\(\a\vs4\al\co1(宿舍sù,三天兩宿xiǔ,星宿xiù))二、依據(jù)拼音寫漢字eq\b\lc\{\rc\(\a\vs4\al\co1(散qì訖,qì迄今))eq\b\lc\{\rc\(\a\vs4\al\co1(léi羸弱,輸yíng贏))eq\b\lc\{\rc\(\a\vs4\al\co1(下tà榻,坍tā塌))eq\b\lc\{\rc\(\a\vs4\al\co1(捆fù縛,脈bó搏))eq\b\lc\{\rc\(\a\vs4\al\co1(lì瀝酒,砥lì礪))eq\b\lc\{\rc\(\a\vs4\al\co1(社jì稷,馬sù謖))三、詞語積累1.成語辨析推斷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運用的正誤。(1)兩支競技隊伍的彼此積憤已危在旦夕,雙方劍拔弩張,一場危機隨時可能駕臨 。()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國際交往中,一些國家中的一些官員自以為是,專橫跋扈,不敬重他國人民,對別國橫加指責,是缺乏最至少道德的表現(xiàn)。()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們須要制定必要的規(guī)章制度,但不行過于繁瑣,以免自取其禍,捆住自己的手腳。()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善思則能“從無字句處讀書”。讀太陽,我讀出了它普照萬物的無私;讀春雨,我讀出了它潤物無聲的柔情;讀大海,我讀出了它氣概磅礴的豪情;讀石灰,我讀出了它粉身碎骨不變色的清白。()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這個世界,除非狼心狗肺到令人發(fā)指的地步,否則誰都須要扛起一片或大或小的天空,因為人都要在這片天空下生活。()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危在旦夕:形容危急就在眼前。用來形容兩支競技隊伍的沖突立刻就要爆發(fā)不恰當,可以改為“不堪一擊”。(2)×專橫跋扈:專斷蠻橫,隨意妄為,蠻不講理。對象誤用,“專橫跋扈”只能用于位居上位的人,國際交往中,各個國家之間都是同等的,不適用??筛臑椤帮w揚跋扈”。(3)×自取其禍:自己招來禍事。輕重失當,“自取其禍”語義較重,用來形容繁瑣的規(guī)章制度帶來的麻煩不恰當??筛臑椤白骼O自縛”。(4)√粉身碎骨:身體粉碎而死;比方為了某種目的或遭到什么危急而丟失生命。運用正確。(5)×狼心狗肺:形容人兇險狠毒或忘恩負義。不合語境,可改為“沒心沒肺”。2.近義詞辨析(1)推托·推脫辨析:兩者都有“不情愿做”的意思。“推托”是借故拒絕或推辭?!巴泼摗笔峭菩丁㈤_脫責任?!巴仆小钡膶ο笫莿e人懇求的事;“推脫”的對象是與己有關(guān)的事,多為責任、錯誤等。[選詞]應聘人員一經(jīng)聘用,即為事業(yè)單位正式工作人員,與本單位職工享受同等待遇,用人單位必需盡快幫助他們辦理工資、落戶等相關(guān)手續(xù),不得以任何理由推托或拒絕辦理。(2)質(zhì)疑·置疑辨析:兩者都有“提出問題”之意?!百|(zhì)疑”指提出疑問;“置疑”指懷疑(多用于否定式),如“難以置疑”“不容置疑”。[選詞]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質(zhì)疑問難的過程。四、走近作者章回小說的鼻祖——羅貫中簡介:羅貫中(約1330~約1400),名本,字eq\o(□,\s\up3(01))貫中,號eq\o(□,\s\up3(02))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eq\o(□,\s\up3(03))小說家、eq\o(□,\s\up3(04))戲曲家,是中國eq\o(□,\s\up3(05))章回小說的鼻祖,被《大英百科全書》評為中國“第一位知名的藝術(shù)大師”。羅貫中生于元末社會動亂之時,有自己的政治志向,不茍同于流俗,曾參加張士誠領(lǐng)導的反元的起義。明朝建立之后,用心致力于文學創(chuàng)作。作品:小說《eq\o(□,\s\up3(06))三國演義》《隋唐兩朝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三遂平妖傳》《粉妝樓》,雜劇《趙太祖龍虎風云會》《忠正孝子連環(huán)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五、背景解讀三國故事在我國古代民間頗為流行。宋元時代即被搬上舞臺,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達30多種。元代至治年間出現(xiàn)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元末明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聞和戲曲、話本,結(jié)合陳壽《eq\o(□,\s\up3(01))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依據(jù)他個人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chuàng)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現(xiàn)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稱“嘉靖本”,本書24卷。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辨正史事、增刪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國演義》。在《三國演義》全書出現(xiàn)以前,中國各類小說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幾十個字?!度龂萘x》是中國第一部eq\o(□,\s\up3(02))長篇小說。中國小說由短篇發(fā)展至長篇的緣由與eq\o(□,\s\up3(03))說書有關(guān)。宋代講故事的風氣盛行,說書成為一種職業(yè),說書人喜愛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為題材來敷演,而陳壽《三國志》里面的人物眾多,事務紛繁,正是撰寫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國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來在民間也已流傳,加上說書人長期取材,內(nèi)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飽滿,最終由很多獨立的故事漸漸組合而成長篇巨著。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會上經(jīng)過漫長時間口耳相傳,最終得到輾轉(zhuǎn)加工,集合成書,成為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這是一種了不得的集體創(chuàng)建,與由單一作者撰寫完成的小說在形態(tài)上有所不同。這種源出眾手的小說,后來還有浪漫主義小說《eq\o(□,\s\up3(04))西游記》和另一部講史小說《eq\o(□,\s\up3(05))水滸傳》?!度龂萘x》對后來的小說有肯定的啟導作用。六、文體學問小說小說是以刻畫人物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詳細的環(huán)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小說有三個要素:eq\o(□,\s\up3(01))人物、eq\o(□,\s\up3(02))情節(jié)、eq\o(□,\s\up3(03))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小說反映社會生活的主要手段是eq\o(□,\s\up3(04))塑造人物形象。小說中的人物是作者依據(jù)現(xiàn)實生活“雜取種種,合成一個”創(chuàng)作出來的,雖然“他”不同于真人真事,但是通過這樣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故事情節(jié)一般包括eq\o(□,\s\up3(05))開端、eq\o(□,\s\up3(06))發(fā)展、eq\o(□,\s\up3(07))高潮、eq\o(□,\s\up3(08))結(jié)局,有的還有eq\o(□,\s\up3(09))序幕和eq\o(□,\s\up3(10))尾聲。環(huán)境包括eq\o(□,\s\up3(11))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是重點,它揭示了種種困難的社會關(guān)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長的歷史背景等等。小說按其篇幅長短可分為eq\o(□,\s\up3(12))長篇小說、eq\o(□,\s\up3(13))中篇小說、eq\o(□,\s\up3(14))短篇小說。到了現(xiàn)代又衍生出了一種小小說,也叫eq\o(□,\s\up3(15))微型小說。課堂溝通探究依據(jù)所學學問,填寫下面內(nèi)容。答案①獻刀②奸雄《曹操獻刀》通過“借刀”“獻刀”“遇陳宮”“殺伯奢”等一系列情節(jié),刻畫出曹操的“奸雄”形象,尤其是“獻刀”“殺伯奢”兩節(jié),更是將曹操的詭譎多變、多疑嗜血的本性活化出來,使一個見機行事、自私自利、心狠手辣的曹操盡現(xiàn)在我們面前。1.課文寫眾臣在王允家中聚會時,寫到了王允和眾官的哭,這有什么作用?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對社會動蕩尤其是董卓弄權(quán)、社稷不保而表現(xiàn)出的一種悲憤。二是設(shè)置懸念,為下文曹操的出場作鋪墊。讀這段文字,自然會激發(fā)起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王允及眾官為什么要哭?有什么難言之隱,還是有什么難過之事?從而能夠更好地吸引讀者。同時引出下文曹操的出場。三是面對這樣的局勢眾人卻無計可施,從而襯托出曹操的別出心裁、謀略過人。試想王允“掩面大哭”,眾官“皆哭”,唯獨曹操沒哭,反而說了這樣一番話:“滿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否?”當王允質(zhì)問時,他又說了慷慨激揚的一番話:“吾非笑別事,笑眾位無一計殺董卓耳。操雖不才,愿即斷董卓頭,懸之都門,以謝天下。”一番豪言壯語,既顯示出曹操的明大義、識大體,又表現(xiàn)出他的膽識過人。2.曹操為什么殺掉了呂伯奢全家?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是由曹操當時的境況以及他多疑、殘忍、自私的特性導致的。(1)逃亡途中,如驚弓之鳥,對什么事都比較敏感。(2)呂伯奢及其家人的行為也的確讓人疑心。文中交代,呂伯奢“起身入內(nèi),良久乃出”,說要去西村沽酒,便騎驢匆忙而去,這是其一。莊后有磨刀之聲,引得曹操和陳宮前去竊聽,這是其二。二人聽得“縛而殺之,何如”,認為他們的擔憂成為現(xiàn)實,這是其三。(3)根本緣由還在于其自私、殘忍的性格?!皩幗涛邑撎煜氯耍萁烫煜氯素撐摇?,故他得知殺錯人,卻毫無愧疚,反連伯奢一起殺掉。3.試結(jié)合課文中人物言行,分析曹操的性格特征。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1)識大義,有謀略,威猛和有膽識是曹操最先體現(xiàn)出的特點。王允得袁紹書,苦無良計,詐稱生日而邀舊臣于家中相聚。相聚之時,正值眾臣為董卓廢帝相對而泣,“坐中一人撫掌大笑”,“滿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否?”王允質(zhì)問時,他又慨然道:“吾非笑別事,笑眾位無一計殺董卓耳。操雖不才,愿即斷董卓頭,懸之都門,以謝天下。”曹操先“笑”眾人無計,再凜然說出自己的準備,莫非他早就有殺董卓之心?曹操下面的話,不僅讓王允及眾臣疑竇盡開,也讓讀者感受到他的英雄豪氣,“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實欲乘間圖之耳。今卓頗信操,操因得時近卓。聞司徒有七寶刀一口,愿借與操入相府刺殺之,雖死不恨!”這段話,既顯示出曹操識大義,有謀略,又表現(xiàn)出他的威猛與膽識。(2)多疑、狡詐、殘忍、自私是曹操性格的另一面。呂伯奢是曹父的結(jié)義兄弟,像父輩一樣細心周到地款待匆忙而來的曹操與陳宮。但曹操呢?他先是疑心重重,見伯奢“良久乃出”,已心存懷疑;待見到伯奢言買酒“匆忙上驢而去”,疑心更重;直到聽到磨刀之聲,立刻變了臉:“呂伯奢非吾至親,此去可疑,當竊聽之。”“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獲?!庇谑前蝿Χ耄瑲⑺懒瞬莸募胰?。讓人更覺殘忍的是,他明明知道殺錯了人,當再見盛意相邀的呂伯奢,竟連伯奢也殺了以絕后患。當陳宮指責他不義時,他竟堂而皇之地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比绱藲埲?、自私的自白怎能不讓人切齒痛恨呢!4.歷史上的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而在小說中他卻是個十足的奸雄形象。羅貫中為什么要這樣來寫曹操呢?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1)曹操信奉的是法家思想,從歷史看,曹操屬于法家的變革家,他走了一條新的法家改革路途。羅貫中信奉的卻是儒家思想,不免對法家思想有一些偏見?!度龂萘x》是站在儒家的政治思想觀上看待政治,評價人物的,曹操自然不免受到貶抑。(2)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yǎng)子,故曹操其實是宦官出身。這樣的出身,不免被士族看不起,故曹操對儒家士族也頗仇恨,曾殺了很多儒家的名士,像孔融、崔琰,等等。自唐朝以后,尤其是宋朝,儒家思想成為正統(tǒng)思想,曹操于是被大肆丑化。(3)為小說創(chuàng)作考慮。小說要吸引人,人物形象肯定要顯明豐滿,還要千人千面?!度龂萘x》終究是小說,不是史書,為了使人物形象顯明,作者不免會對人物的某些優(yōu)缺點大肆渲染乃至完全虛構(gòu)。曹操雖然被塑造成了一個奸雄,但是,作為一個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這一人物形象塑造卻是特別勝利、深化人心的,以致令千百年后的人們對曹操的印象都脫不出“奸雄”二字。多種手法表現(xiàn)人物1.運用對比和襯托手法表現(xiàn)人物性格作品中的人物有主次之分,次要襯托主要,是本篇描寫人物的一個重要手法。如見到呂伯奢,曹操堅決果斷揮劍砍殺,陳宮卻“大驚曰‘適才誤耳,今何為也?’”曹操義正詞嚴地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卻“默然”,更在心里直斥其是“狼心之徒”。2.運用特性化的語言描寫表現(xiàn)人物“操雖不才,愿即斷董卓頭,懸之都門,以謝天下”“聞司徒有七寶刀一口,愿借與操入相府刺殺之,雖死不恨”體現(xiàn)的是他的政治韜略和“易水壯士”般的英雄氣概。“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則暴露出他的自私、狠毒的本性。素養(yǎng)拓展提升<寫作素材>(1)董卓欺主弄權(quán),眾官皆哭,只有曹操不哭反笑。因為他不想坐等,要主動作為。于是曹操巧借王允的七寶刀行刺董卓。行刺失敗,他見機行事,變行刺為獻刀,騙董卓道:“操有寶刀一口,獻上恩相?!彬_過董卓,又借試馬,逃出城外,飛奔譙郡。[適用話題]主動作為見機行事有勇有謀(2)文有能臣,武有良將,是他整理分崩離析的漢家天下和建立強魏的重要保證。許攸投奔曹操,曹操正在睡覺,但一聽舊友來投,趕忙起床,不穿鞋襪,跑出來迎接,遠遠地望見了許攸,撫掌歡樂,攜手共入,操首先拜于地。許攸一見,感慨萬千。這就是一段歷史佳話——裸足迎才。[適用話題]求賢若渴禮賢下士胸懷大志<時評賞讀>三國題材影視劇再度火熱的冷思索文/劉兵3月27日,又一部三國題材電視劇——《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開播,有消息稱開播當晚3小時網(wǎng)絡(luò)播放量就破億。該劇講解并描述曹操迎奉漢獻帝于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期間,漢獻帝周旋于軍閥,與同道攜手試圖振興漢室的故事。而此前從去年底到今年初,電視劇《軍師聯(lián)盟2》繼第一部熱播之后,再次贏得較高的收視率和好評。該劇也是三國題材,主要圍繞三國時代司馬懿和諸葛亮之間的對決綻開,講解并描述司馬懿的后半生。近幾年,關(guān)于三國題材影視劇再次獲得電視劇市場青睞,既有演繹歷史的正劇,也有以此為背景的喜劇或者偶像劇,甚至還有穿越劇。毋庸置疑,當下三國題材可謂再度火熱,然而這一現(xiàn)象并非偶然。首先,三國這段歷史本身就很精彩,適合文學創(chuàng)作。對此,魯迅曾說過:“蓋當時多英雄,武勇智術(shù),瑰偉動人,而事狀無楚漢之簡,又無春秋列國之繁,故尤宜于講說?!边@一說法可謂切中肯綮。中國歷史不乏動蕩、英雄輩出的時代,然而楚漢和隋唐之際英雄人物關(guān)系過于簡潔,而春秋和五代十國時期,各方勢力的人物和關(guān)系又過于困難,不易說清。其次,三國題材能在歷史長河中經(jīng)久不衰,不得不提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的功勞。三國時期的歷史當然異彩紛呈,但是經(jīng)過《三國演義》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加工,才演化為更形象、傳神的故事,從而具備傳播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