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1課分子原子目標任務預習導學自主梳理?分子?原子?用分子原子觀點看物質變化效果檢測探究提升?環(huán)節(jié)一人類對分子和原子的探究?環(huán)節(jié)二用分子原子觀點看物質變化?環(huán)節(jié)三原子?環(huán)節(jié)四分子構成和微粒模型課堂總結強化訓練001目標任務課程標準學習目標1.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2.初步形成基于元素和分子、原子認識物質及其變化的視角,建立認識物質的宏觀和微觀視角之間的關聯(lián),知道物質的性質與組成、結構有關。1.認識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觀微粒構成的,認識分子、原子的特性,并能解釋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2.初步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并用微觀微粒的觀點解釋物理變化、化學變化。002預習導學自主梳理一、分子1.分子在不斷地運動,分子之間有空隙。2.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不同。3.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如保持氧氣的化學性質的微粒是氧分子,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的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分子不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4.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如1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而1個氫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構成的。二、原子1.原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如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保持鐵化學性質的微粒是鐵原子。2.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3.分子由原子構成,原子可以構成分子,也可能直接構成物質。4.從分子的觀點看,由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是純凈物;由多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是混合物。三、用分子原子的觀點看物質的變化1.從微觀角度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分子種類是否發(fā)生改變2.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這就是化學反應的實質。3.在物理變化中,如水的三態(tài)變化,物質的分子本身不變,是分子間空隙發(fā)生改變。4.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沒有改變。效果檢測1.分子與原了的本質區(qū)別是()A.分了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B.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分子間有空隙,原子沒有D,分子質量大,原子質量小2.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A.氯化鈉 B.金剛石 C.氮氣 D.銅3.為了探究水電解的微觀過程,某同學做了一些下圖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表示氫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氫氣的化學性質的微粒是()A. B. C. D.4.化學反應的實質是()A.分子的空隙發(fā)生改變 B.分子的運動速度改變C.原子的種類發(fā)生改變 D.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組合5.小明做完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后,對反應過程分析不正確的是()A.氫氣分子和氧氣分子分解為原子B.氫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結合成為水分子C.該反應中,分子種類發(fā)生了改變D.該反應是分解反應6.下列有關分于和原于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的質量一定比原子的質量大 D.分子間有空隙,原子間無空隙7.下圖是表示氣體微粒的示意圖,圖中“”和“”分別表示兩種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8.(山東省濟寧市魚臺縣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下列實驗中能說明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的事實是()A.水變成水蒸氣B.水通電分解成氫氣和氧氣C.蔗糖與水形成糖水D.降溫條件下氧氣變成液氧9.(2023年河北省保定市唐縣中考一模)保持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____;用“”表示氮原子,“”可表示的微粒名稱是____。10.(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qū)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建立宏觀、微觀和符號間的聯(lián)系是化學特有的思維方式。下圖是加熱氧化汞時發(fā)生反應的微觀過程。請回答問題:(1)寫出該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____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2)A→B變化的微觀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3)由該變化的微觀過程可以推知,一切化學變化的微觀過程都是__________發(fā)生變化,__________不發(fā)生變化。003探究提升?環(huán)節(jié)一人類對分子和原子的探究情境材料1分子的起源最早提出比較確切的分子概念的化學家是意大利阿伏伽德羅,1811年他發(fā)表的分子學說認為:“原子是參加化學反應的最小質點,分子則是在游離狀態(tài)下單質或化合物能夠獨立存在的最小質點。分子是由原子組成(構成)的,單質分子由相同元素的原子組成(構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組成(構成)。在化學變化中,不同物質的分子中各種原子進行重新結合?!狈肿拥陌l(fā)展自從阿伏伽德羅提出分子概念以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化學家都把分子看成比原子稍大一點的微粒。1920年,德國化學家施陶丁格開始對這種小分子一統(tǒng)天下的觀點產(chǎn)生懷疑,他的根據(jù)是:利用滲透壓法測得的橡膠的分子量可以高達10萬左右。他在論文中提出了大分子(高分子)的概念,指出天然橡膠不是一種小分子的締合體,而是具有共價鍵結構的長鏈大分子。苯分子圖像【資料】人類對原子的認識古希臘的哲學家德謨克里特提出猜想:大塊物質是由極小的物質粒子組成的。他把這種物質叫做“原子”,意思是這種粒子是不可再分割的。科學家們經(jīng)過世世代代的研究發(fā)現(xiàn),物質的可以分成十分細小的微粒,但如果一直的分下去物質就會失去它原有的性質。(如水分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失去了水的性質了,也就是說水已經(jīng)不是水了)于是科學家們就把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叫分子。問題探究1閱讀材料,根據(jù)材料回答:1.古臘哲學家德謨克里特把組成物質的微粒叫原子,意思是不可再分割2.1811年,意大利化學家阿佛加德羅把保持物質性質不變的最小微粒叫分子。3.我們把保持物質性質不變的最小微粒叫分子4.從苯分子圖像可以證明分子是真實存在的,也說明分子的性質是分子之間有空隙5.任何物質都極微小的子成的,這些粒子保持了物質原來的性質,我們把這些粒子叫做()A.分子B.原子C.中子D.質子要點歸納一、德謨克里特的猜想:大塊物質是由極小的物質粒子組成的二、分子1.定義: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2.特點: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直徑的數(shù)量級為10-10m)二、原子1、原子還能再分。2、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典例精講【典例1】1803年,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原子學說,其主要論點有:①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②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實心球體;③同類原子的性質和質量都相同.從現(xiàn)代觀點看,這三點不正確的是()A.②B.①②C.②③D.①②③【典例2】科學家對原子結構的認識順序正確的是()①道爾頓原子模型②湯姆生原子模型③盧瑟福原子模型④電子云模型.A.①③②④B.④①②③C.④②③①D.①②③④【典例3】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是逐漸深入的.如圖所示是不同時期科學家提出的原子結構模型.1808年,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了原子論.他認為物質都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原子是一個實心球體,不可再分割;同一類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的原子是以簡單的整數(shù)比相結合的.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姆生發(fā)現(xiàn)原子中存在電子.1904年,湯姆生提出了一個被稱為“西瓜式”結構的原子結構模型,即電子就像“西瓜子”一樣鑲嵌在帶正電的“西瓜瓤”中.電子的發(fā)現(xiàn),使人們認識到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構成的.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做了一個實驗:用一束質量比電子大得多的、帶正電的、高速運動的粒子轟擊金箔,結果是大多數(shù)粒子能穿過金箔且不改變原來的前進方向,有一小部分粒子改變了原來的方向,還有極少數(shù)的粒子被反彈了回來.據(jù)此,他提出了帶核的原子結構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根據(jù)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道爾頓提出了原子論,湯姆生發(fā)現(xiàn)了原子中的電子.這些在當時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但由于受到當時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他們的理論中存在一些缺陷甚至錯誤.按照目前你在初中階段所學的原子結構的理論,你認為道爾頓的原子論存在的缺陷是______;湯姆生的原子結構模型的缺陷是______.(2)通過人類認識原子結構的歷史,你對科學的發(fā)展有哪些感想?________?環(huán)節(jié)二用微粒觀點看物質變化問題探究1水蒸發(fā)電解水思考與交流:觀察上述兩個變化過程,填寫下表:變化過程水蒸發(fā)電解水變化類型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分子是否發(fā)生變化分子種類改變分子種類不變一、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中分子的變化1.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發(fā)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__________________。2.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發(fā)生化學變化時,一種物質的分子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化學變化中微粒的變化加熱紅色的氧化汞粉末時,氧化汞分子會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每2個氧原子結合成1個氧分子,許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屬汞。1.在化學變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化學變化中,分子的種類______發(fā)生變化,而原子的種類______發(fā)生變化。3.在化學變化中,______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三、分子和原子區(qū)別和聯(lián)系微粒分子原子定義保持物質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區(qū)別化學變化中分子______分裂化學變化中原子______分裂相同點質量和體積都很小、都在不斷運動、都有間隔聯(lián)系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和分子都可以構成物質;分子與構成該分子的原子相比,原子更小,但并不是所有原子都比分子小。要點歸納典例精講【典例1】(內(nèi)蒙古烏蘭浩特市第五中學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檢測)下列關于分子、原子的說法錯誤的是A.原子、分子都在不停地運動 B.原子都是由質、中子和電子構成的C.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典例2】(甘肅省慶陽市第六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一種小球代表一種原子)。此圖不能說明的是A.圖中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 B.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C.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再分 D.在化學反應中原子可以再分【典例3】(山東省德州市寧津縣時集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水分子分解的微觀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B.在化學反應前后,分子和原子的個數(shù)都不變C.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D.在一定條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環(huán)節(jié)三原子情境材料3【資料】\t"/item/%E5%8E%9F%E5%AD%90/_blank"原子論是元素派學說中最簡明、最具科學性的一種理論形態(tài)。英國自然科學史家\t"/item/%E5%8E%9F%E5%AD%90/_blank"丹皮爾認為,原子論在科學上“要比它以前或以后的任何學說都更接近于現(xiàn)代觀點”。原子論的創(chuàng)始人是\t"/item/%E5%8E%9F%E5%AD%90/_blank"古希臘人\t"/item/%E5%8E%9F%E5%AD%90/_blank"留基伯(公元前500~約公元前440年),他是\t"/item/%E5%8E%9F%E5%AD%90/_blank"德謨克利特的老師。古代學者在論及原子論時,通常是把他們倆人的學說混在一起的。留基伯的學說由他的學生德謨克利特發(fā)展和完善,因此德謨克利特被公認為原子論的主要代表。\t"/item/%E5%8E%9F%E5%AD%90/_blank"德謨克利特認為,萬物的本原或根本元素是“原子”和“虛空”。“原子”在希臘文中是“不可分”的意思。德謨克利特用這一概念來指稱構成具體事物的最基本的物質微粒。原子的根本特性是“充滿和堅實”,即原子內(nèi)部沒有空隙,是堅固的、不可入的,因而是不可分的。德謨克利特認為,原子是永恒的、不生不滅的;原子在數(shù)量上是無限的;原子處在不斷的運動狀態(tài)中,它的惟一的運動形式是“\t"/item/%E5%8E%9F%E5%AD%90/_blank"振動”,原子的體積微小,是眼睛看不見的,即不能為感官所知覺,只能通過理性才能認識。經(jīng)過二十幾個世紀的探索,科學家在17世紀~18世紀通過實驗,證實了原子的真實存在。19世紀初英國化學家J.道爾頓在進一步總結前人經(jīng)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具有近代意義的原子學說。這種原子學說的提出開創(chuàng)了化學的新時代,他解釋了很多物理、化學現(xiàn)象。原子是一種元素能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單位。一個原子包含有一個致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圍繞在\t"/item/%E5%8E%9F%E5%AD%90/_blank"原子核周圍帶負電的電子。原子核由帶正電的\t"/item/%E5%8E%9F%E5%AD%90/_blank"質子和電中性的\t"/item/%E5%8E%9F%E5%AD%90/_blank"中子組成。原子是化學變化的最小粒子,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許多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資料】人類對原子的認識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學者曾指出:萬物是由極其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原子”構成的,中國古代哲學家墨了指出:“非半弗,則不動,說在端”,意思是說“不能分成兩半的東西是不能砍開的,也就對它不能有所動作,它便是端了”,1803年,英國科學道爾頓借用“原子”概念,創(chuàng)立原子論: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原子很小,呈圓球狀、不可再分,1811年,意大利科學家創(chuàng)立分子學說,指出:有些物質也是由分子構成,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姆生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了電子,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用一束帶正電荷的對子轟擊金落,發(fā)現(xiàn)了原子核1919年,盧瑟福和他的助手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了質子1932年,經(jīng)過科學家們的反復實驗發(fā)現(xiàn)了中子,20世紀80年代中期,人們借助掃描隧道顯微鏡觀察到原子在物質表面的排列狀況問題探究3原子1.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2.原子可以構成分子,也可能直接構成物質。3.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沒有改變?;卮鹣铝行☆}(1)下列物質,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填序號)A.氯化鈉B.銅C.氫氣(2)材料中能夠糾正道爾頓的原子論中“原子不可再分”這一觀點的科學事實是(3)下列有關人類對原了結構的認識中,說法正確的是(填序號)。A.掃描隧道顯微鏡可確定原了的真實存在B.掃描隧道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原了的內(nèi)部結構C.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D.人類借助模型的建立,對原了的認識逐漸接近本質通過反應示意圖回答問題:(1)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2)用:A汞原子;B氧原子;C氧原子和汞原子;D氧化汞分子;E氧分子,填空(填字母)①保持氧化汞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______,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______,保持汞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______。②從微觀角度分析,在如上圖所示變化中______發(fā)生變化,______沒有變化(填字母)。要點歸納典例精講【典例1】(山東省濱州市鄒平市鄒平鎮(zhèn)第三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1803年,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了原子學說,其主要論點有:①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②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實心球體;③同類原子性質和質量都相同。用現(xiàn)代原子觀點來看,這三點中不正確的是A.只有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② D.①②③都不正確【典例2】(2023年遼寧省營口市中考化學真題)“航天點亮夢想”。航天工業(yè)曾用液氫作火箭燃料,氫氣液化過程中發(fā)生改變的是()A.分子種類 B.原子種類C.原子大小 D.分子間隔【典例3】(云南省昭通市昭陽區(qū)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兩種氣體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種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B.生成物有兩種C.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種類不變 D.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環(huán)節(jié)四分子構成和微粒模型問題探究41.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2.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1)有些分子由同種原子構成,如1個氧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的,1個氫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構成的;(2)大多數(shù)分子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原子構成,如1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個碳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的,1個氨分子是由1個氮原子和3個氫原子構成的。微觀vs構成提到微觀粒子時,必須搭配“構成”,不能用“組成”。如“1個氫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構成的”,不能說成“1個氫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組成的”。提到微觀粒子時,必須搭配“構成”,不能用“組成”。如“1個氫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構成的”,不能說成“1個氫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組成的”。要點歸納典例精講【典例1】(廣東省揭陽市揭東區(qū)白塔鎮(zhèn)初級中學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化學第五、六單元考試)“鳳凰”號火星探測器圓滿完成任務,向地面發(fā)回數(shù)量堪稱史無前例的圖像和數(shù)據(jù),為人類探索火星提供了寶貴的科學資料。(1)“鳳凰”號探測發(fā)回的最新照片上顯示,火星上確有液態(tài)水存在。下列微粒模型示意圖可表示構成水的微粒的是______(填標號)?!镜淅?】(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qū)日照港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下列各圖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C. D.【典例3】(2023年云南省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模擬)下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圖中相同的球表示同種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反應生成物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B.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分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都不變D.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典例4】(2022年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執(zhí)信中學琶洲實驗學校中考三模節(jié)選)化學是從微觀層次研究物質的性質以及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2)分子在固體界面上的吸附和解離是化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下圖為少量HCl氣體分子在-20℃的冰表面吸附和溶解過程的示意圖。①用化學用語表示圖中微粒模型A:______B:______【典例5】(2022年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中考一模)從微觀角度研究物質變化才能揭示變化的本質。(1)如圖甲所示,上面集氣瓶中裝有空氣,下面瓶中裝有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當抽去中間玻璃片,一段時間后變成圖乙,圖甲到圖乙屬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根據(jù)圖2解釋由金剛石變?yōu)槭倪^程屬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2)圖3是用掃描隧道顯微鏡獲得的苯分子圖像,從微觀的角度可以獲得的信息是_________。(3)請在圖4的方框內(nèi)畫出相應的微粒模型圖_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化學變化的實質是__________。(4)根據(jù)圖5另寫一個與該反應的微觀實質相同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0404課堂總結005強化訓練1.(2023年山東省威海市中考)下列關于分子、原子、離子的認識不正確的是A.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被創(chuàng)造也可以被消滅B.原子得失電子變成離子后,質量幾乎不變,化學性質差別很大C.同種原子通過不同方式結合成的分子化學性質不同D.同種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則化學性質不同2.(2023·河南南陽·校考三模)構成下列物質的微粒與構成鐵的微粒種類相同的是A.氯化鈉 B.硫酸銅 C.氨氣 D.銅3.(2023·重慶沙坪壩·重慶一中??级#┫铝嘘P于原子和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A.原子能直接構成物質 B.物質的化學性質只能由分子保持C.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D.分子之間沒有間隙4.(2023·廣西南寧·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模擬預測)物質由微粒構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氧氣由氧分子構成 B.水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C.金剛石由碳原子構成 D.硫酸銅由銅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構成5.(2023年山西省中考)在一定條件下,圖1的微粒之間可發(fā)生如下化學反應,反應后生成圖2中的新微粒用符號表示正確的一個選項是A.H2O B.OH C.H2O2 D.H26.(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江南區(qū)南寧市第十中學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和“”代表兩種不同的單質分子,它們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化學反應,反應前后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生成2種物質 B.該反應是化合反應C.每個生成物分子由2個原子構成 D.參加反應的”和“”分子的個數(shù)比是2:17.(2023年江蘇省揚州市中考)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等。下列物質由離子構成的是A.氧氣 B.水C.氯化鈉 D.金剛石8.(2023·云南麗江·統(tǒng)考二模)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變化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從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釋錯誤的是A.氣體受熱膨脹——分子體積變大B.一滴水中約含1021個水分子——說明水分子很小C.品紅溶液加入水中,整杯液體變色——說明分子在不停的運動D.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氧氣和水——說明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9.(2023·湖北咸寧·校聯(lián)考模擬預測)在某密閉容器中,有關物質變化過程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其中“o”代表氫原子,“代表
氧原子,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變化Ⅰ中發(fā)生了物理變化B.在變化Ⅱ中,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結合成新的分子C.變化Ⅱ中發(fā)生了分解反應D.變化Ⅱ中保持不變的最小微粒是氫分子10.(2023年上海市寶山區(qū)二模)有關分子、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A.分子可以直接構成物質,而原子不可以B.分子由原子構成,分子可以分成原子C.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D.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一種微粒11.(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實驗中學2022-2023上學期10月月考)下圖是某個化學反應的示意圖,從圖中獲得的有關信息不正確的是A.分子由原子構成,分子可由同種原子構成,也可由不同種原子構成B.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發(fā)生改變C.化學反應中分子能分為原子、而原子重新組合結合成新的分子D.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種類沒有發(fā)生改變12.(2023年廣西貴港市二模)化學是在原子、分子的層次上研究物質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它能指導我們更好地認識、改造和應用物質。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B.原子、分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C.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水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D.分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空氣由空氣分子構成13.(2023·重慶·模擬預測)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的模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模型有利于認識分子結構 B.氧分子模型圖是軸對稱圖形C.CO2中兩個氧原子不直接相連 D.CO2中含有O214.(2023·北京·模擬預測)已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分子個數(shù)比。中國空間站密封艙內(nèi)的“空氣”與地面大氣的組成基本一致。下列微粒示意圖能夠大致表示艙內(nèi)大氣的主要成分的是A. B. C. D.15.(山東省濱州市鄒平市鄒平鎮(zhèn)第三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下列微粒屬于純凈物的是A. B. C. D.16.(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qū)蕭紅中學2022-2023下學期6月月考)根據(jù)下列圖示,判斷對錯:(1)氫分子由氫原子構成。()(2)反應中需要補1個氫原子和1個氯分子。()(3)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和質量都不變。()(4)氯化氫分子中質子數(shù)等于中子數(shù)。()(5)氯化氫由氫元素和氯元素組成。()(6)1個氯分子由2個原子構成。()(7)氯化氫中氫元素和氯元素的質量比為1:1。()(8)反應前到反應中的變化實質為:氫分子分解成氫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9)反應中到反應后的變化實質為:每1個氫原子和1個氯原子結合成1個氯化氫分子。()(10)比1個氫分子多10個質子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17.(山東省煙臺招遠市2022-2023下學期期中)請回答下列問題。(1)學習化學知識后,觀察物質世界就要從化學視角出發(fā)。水是一種重要的物質,在日常生活和實驗室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①從組成角度看:水是由____組成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質都是由一百余種元素經(jīng)過不同組合而形成的。②從微粒角度看:水是由_____(填微觀粒子名稱)構成的,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③從變化角度看:化學變化不但生成新物質而且還伴隨能量變化。a.水通電分解生成未來最理想的能源——氫氣,是將______能轉化為化學能,但該方法不節(jié)能,需要尋找更為有效的節(jié)能方法,以促進水的分解;b.水參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藥學專業(yè)的倫理與法律考量試題及答案
- 護理職業(yè)生涯執(zhí)業(yè)阻礙研究試題及答案
- 血管健康考試題及答案
- 新高考情景化試題及答案
- 護理服務質量評價相關知識試題及答案
- 環(huán)境改善與母豬護理試題及答案
- 電廠審計面試題及答案
- 激光照射工藝的參數(shù)調(diào)整試題及答案
- 藥劑風險管理策略試題及答案
- 衛(wèi)生管理公共健康考題及答案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yè)生四月調(diào)研考試語文試卷及答案(武漢四調(diào))
- 分娩鎮(zhèn)痛后護理
- 【9數(shù)一?!?025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qū)九年級中考一模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無錫市錫山環(huán)保能源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江西省高考化學試卷(真題+答案)
- 田徑運動會各種記錄表格
- 報價單(報價單模板)
- ROHS等有害物質削減計劃
- 產(chǎn)品推介會策劃方案
- (完整版)《內(nèi)能》復習教案
- 《臺階》評課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