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課件_第1頁
信息顯示技術原理課件_第2頁
信息顯示技術原理課件_第3頁
信息顯示技術原理課件_第4頁
信息顯示技術原理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1信息顯示技術原理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22.4色彩視知覺摘要:從生理和心理角度了解色彩視知覺現(xiàn)象。介紹色彩色覺原理,解釋視覺殘像和視覺適應現(xiàn)象;介紹了色彩同化、邊緣錯視、包圍錯視、前后與脹縮感和色彩易見度等色彩錯視原理;從個體的色彩感受、色彩聯(lián)想和社會的色彩象征三方面講述了色彩知覺方面的相關知識。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32.4.1色彩的視覺4.1.1色覺原理

4.1.2視覺殘像

4.1.3視覺適應4.1.4色彩的錯視

2.4.2色彩的知覺

4.2.1色彩的感受4.2.2色彩的聯(lián)想4.2.3色彩的象征

作業(yè)2.4色彩視知覺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42.4.1色彩的視覺4.1.1色覺原理4.1.1.1感光細胞——桿狀體及錐狀體

4.1.1.2三色說與四色說2.4.1色彩的視覺

3.1.1色覺原理3.1.2視覺殘像3.1.3視覺適應3.1.4色彩的錯視2.4.2色彩的知覺3.2.1色彩的感受3.2.2色彩的聯(lián)想3.2.3色彩的象征作業(yè)2.4色彩視知覺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5回顧:感光細胞——桿狀體及錐狀體

現(xiàn)代科學證實:眼球內視網膜上主要含有桿狀體(rod)及錐狀體(cone)二類感光神經纖維,分別組成桿體感受器和錐體感受器。二者的相互作用使人類能夠感受到色彩的存在,它們是形成色覺的生理結構單元。其中桿體感受器可感受明暗光線,但不能辨別色相,它只能做出明暗的判斷;而錐體感受器可感受色彩變化,卻無法辨別明暗關系。3.3.1色彩的視覺

3.1.1色覺原理3.1.2視覺殘像3.1.3視覺適應3.1.4色彩的錯視2.3.2色彩的知覺3.2.1色彩的感受3.2.2色彩的聯(lián)想3.2.3色彩的象征作業(yè)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6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透明有彈性,像雙凸透鏡,能折射光線無色,透明,可以透過光線光線的通道白色,堅固,保護眼球的內部結構(俗稱白眼珠)含有許多對光線敏感的細胞,能感受光的刺激透明膠狀物質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7

視覺的形成:外界物體反射的光線,經晶狀體折射,通過視網膜(形成物象)、視神經,進入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形成視覺。3.3.1色彩的視覺

3.1.1色覺原理3.1.2視覺殘像3.1.3視覺適應3.1.4色彩的錯視2.3.2色彩的知覺3.2.1色彩的感受3.2.2色彩的聯(lián)想3.2.3色彩的象征作業(yè)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8回顧:三色說與四色說

1807年,英國醫(yī)學物理學家托馬斯·揚(ThomasYoung,1773-1829)為了揭示紅(R)、綠(G)、藍(B)三原色光混合可以產生各種色光的混合規(guī)律,做了如下假設:在視網膜上有三種神經纖維,每種神經纖維的興奮都會引起一種原色的感覺。也就是當一種神經纖維處于興奮狀態(tài),而另外兩種處于相對抑制狀態(tài),那么就會產生一種原色覺;如果兩種或三種神經纖維都處于興奮狀態(tài),那么就產生混合色覺。托馬斯·揚與赫姆霍爾茲的三色說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9在此基礎上,1852年德國生理物理學家赫姆霍爾茲(H.LfvonHelmholtz,1821-1894)通過一系列視覺生理試驗,進一步解釋說:眼睛里有紅、綠、藍三種類型的感光接受器(以下簡稱感受器)能對一切顏色起反應,只是反應的程度各不同?;仡櫍喝f與四色說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10后來世人將托馬斯·揚與赫姆霍爾茲解釋色彩視覺的理論統(tǒng)稱為揚——赫姆霍爾茲三色學說,它為現(xiàn)代色彩學奠定了理論基礎,至今三色學說仍具有解釋色彩混合現(xiàn)象的理論價值?;仡櫍喝f與四色說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11

20年后,1872年,德國心理學家、生理學家赫林(E.Hering,1834-1918)提出了四色學說,也叫做對立顏色學說。他認為紅、綠、藍、黃這四色之間存在著一些不尋常的關系,他無法將這一發(fā)現(xiàn)與揚——赫姆霍爾茲三色學說調和一起,于是他創(chuàng)立了這一理論。赫林認為人類的視覺系統(tǒng)基礎是由紅——綠、黃——青、白——黑三種相對的視覺因素構成的。赫林的四色說回顧:三色說與四色說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12赫林觀察到在視神經傳導通路中顏色總是以紅——綠、黃——青、白——黑成對關系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因而假設視網膜中有三對色素:紅——綠色對、黃——青色對、白——黑色對,這三對色素的反應并非孤立,一般包括抑制和興奮兩種對立的過程?;仡櫍喝f與四色說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13視覺中存在著兩種機制:①視網膜錐體感受器的三色機制;②視覺信息向大腦皮層視神經傳導通路中所形成的四色機制。這兩種機制在顏色視覺過程中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回顧:三色說與四色說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14第一階段,視網膜這三種獨立的錐體感受器有選擇地吸收光譜不同波長的輻射,這種三色視網膜感受器機制解釋符合揚——赫姆霍爾茲的學說。第二階段,在神經興奮由錐體感受器向視覺中樞的傳導過程中,這種反應又重新組合,除黑白明暗感受之外,還出現(xiàn)紅——綠色對、黃——青色對,這種四色視覺傳導通路機制解釋又符合赫林的學說;顏色視覺機制的最后階段——第三階段發(fā)生在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在這里才產生各種顏色的感覺?;仡櫍喝f與四色說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15這兩種學說都只是對一個問題兩個過程的詮釋,只有通過二者的相互補充才能對顏色視覺獲得較為全面的認識。例如:對混合色和部分色覺異?,F(xiàn)象,揚——赫姆霍爾茲的三色學說已作了詳細說明;然而對同時對比和視覺殘像的解釋,還是以赫林的四色說進行說明比較妥當?;仡櫍喝f與四色說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163.1色彩的視覺1.2視覺殘像

1.2.1正殘像

1.2.2負殘像2.3色彩視知覺3.3.1色彩的視覺

3.1.1色覺原理3.1.2視覺殘像3.1.3視覺適應3.1.4色彩的錯視2.3.2色彩的知覺3.2.1色彩的感受3.2.2色彩的聯(lián)想3.2.3色彩的象征作業(yè)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173.1.2.1正殘像日本設計家福田邦夫先生是這樣解釋正殘像的:“當刺激完全結束后,有時還能繼續(xù)看到原先的像,叫正殘像……它是神經正在興奮而尚未完成時引起的?!崩纾汗?jié)日之夜的煙花,常??吹綏l條連續(xù)不斷的各種造型的亮線。其實,任意一瞬間,煙火無論在任何位置上只能是一個亮點,然而由于視覺殘留的特性,前后的亮點卻在視網膜上形成線狀。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18再如:電視機、日光燈的燈光實際上都是閃動的,但其閃動的頻率高于100次/秒以上,由于正殘像的作用,我們的眼睛并沒有覺察到其閃動的現(xiàn)實。電影技術也是利用這個原理發(fā)明的,電影是將每秒24格的影像,投映在銀幕上,人們在銀幕上感覺到的就是連續(xù)的影像。3.1.2.1正殘像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193.1.2.2負殘像

福田邦夫認為負殘像是視覺神經興奮疲勞過度所引起的,當刺激消失一會兒,往往看到與刺激的正像色彩相反的像。如果當你長時間的凝視一個紅色方塊后,然后將視線快速移到一邊的白紙上,就會得到一個藍綠色方塊的影像,直至視覺的疲勞恢復以后才完全消失。這就是說,這種所謂的視覺殘像,產生出了眼睛一直盯著的那種色彩的補色。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20同樣的效果還可以通過同時對比的方式產生。再如,把一小片灰色放在紅底之上,它看上去就是藍綠色。如果底色是黃色,這片灰色看上去就是青色。這種現(xiàn)象在生理學上可解釋為:感紅色素的錐狀體細胞長時間的興奮引起疲勞,達到抑制狀態(tài),相應的感綠色素細胞卻被激發(fā)起來達到興奮狀態(tài),當視線轉移到白紙上時,便產生綠色幻覺。3.1.2.2負殘像

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213.1.3視覺適應3.1.3.1明暗適應3.1.3.2色適應3.1.3.3色恒常2.3色彩視知覺3.3.1色彩的視覺3.1.1色覺原理

3.1.2視覺殘像

3.1.3視覺適應3.1.4色彩的錯視2.3.2色彩的知覺3.2.1色彩的感受3.2.2色彩的聯(lián)想3.2.3色彩的象征作業(yè)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223.1.3.1明暗適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有這樣的體驗。當我們從暗處走向亮處時(如大白天電影院散場以后走出門外),在最初的一瞬間會感到目眩眼花,什么都看不清,但經過幾秒鐘后,視覺又恢復了正常,這種從暗到明的視覺適應過程叫明適應(這個適應過程較快)。反之,當你從亮處走進暗處時(如大白天走入正在放映中的電影院),你會發(fā)現(xiàn)剛開始什么也看不清,經過相當長時間后,又逐步開始恢復清晰的視覺,這種從明到暗的適應過程叫做暗適應(過程較慢)。

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233.1.3.2色適應色適應就是指色覺的局部適應,可以說是眼睛對色的習慣過程,它是由于時間變化而帶來的色彩的“漂白效應”。顏色的刺激在我們眼睛上作用只需幾秒鐘,就足以使眼睛對某一顏色的敏感性降低而使眼睛的色彩感覺由此改變。如果長時間注視某種顏色,則它的純度和明度感覺會發(fā)生顯著的變化。色彩視覺的最佳時間域,大約在5-10秒之間,人眼認識色彩的準確性并非與時間成正比。大量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當長時間觀察一塊鮮艷的紅色時,就會出現(xiàn)紅色不如原來的艷麗,開始變暗濁的視覺現(xiàn)象。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243.1.3.3色恒常從上面的明暗適應和色適應,我們知道大腦對來自眼睛的視覺信息做出的色覺反映,有時并不完全是客觀的視覺感受,總或多或少地帶有主觀的知覺成分。這是由于人們長期以來把日光照射作為確定物體色彩標準的所謂“固有色”的印象所引起的。因此,同一物體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由于光譜成分的變化,客觀上應該改變其物理的色彩效應,但是人們仍會以生活經驗中所積累的色彩記憶來判斷它。我們常有這樣的體會,光的強弱和分光分布的變化,使眼睛的適應狀態(tài)變了,然而能看到的色彩并沒有發(fā)生那樣的變化。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253.1.4色彩的錯視3.1.4.1同化錯視

3.1.4.2邊緣錯視3.1.4.3包圍錯視3.1.4.4色的脹縮與前后感3.1.4.5色的易見度2.4.1色彩的視覺2.4色彩視知覺2.4.1色彩的視覺3.1.1色覺原理

3.1.2視覺殘像3.1.3視覺適應

3.1.4色彩的錯視

2.4.2色彩的知覺3.2.1色彩的感受3.2.2色彩的聯(lián)想3.2.3色彩的象征作業(yè)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263.1.4.1同化錯視當某一色被其他色所包圍時,如果被包圍的色在色相、明度、純度方面與包圍色非常接近只是形狀有所不同,或者被包圍之色面積很小、兩者面積對比十分懸殊時,這些色彩會在周圍色的誘導下向著統(tǒng)一方向靠攏,被包圍之色就會讓包圍之色“吃掉”。導致被包圍的色彩與周圍的色彩相似的現(xiàn)象,叫做同化效應(AssimilationEffect)。JIS(日本工業(yè)標準)的“色彩用語”也規(guī)定:當被包圍的色跟周圍的色相類似時,或被包圍的色面積小的時候,就會產生同化效應。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273.1.4.2邊緣錯視在對比色交界線兩側的錯視,稱為邊緣錯視。完全為無彩色黑白條紋構成的圖形,如果我們經長時間注視后,在密集的弧形黑白條紋部分會出現(xiàn)閃爍的彩虹般的色幻覺。這種現(xiàn)象的最先發(fā)現(xiàn)者是弗契那(G.T.Fechner,1801-1887),因此也稱之為“弗契那色彩現(xiàn)象”。福田邦夫先生稱之為“主觀色彩”(subjectivecolors)。弗契那肖像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28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至今還是一個謎,因為運用現(xiàn)有的色彩理論無法解釋。這種視幻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被20世紀50年代現(xiàn)代派畫家所應用,他們創(chuàng)造了各種“光效應藝術”(OPART)。代表畫家有布里奇特·賴利(BridgetRiley)和理查德·安努茨克威茲(RichardAnuszkiewicz)等。3.1.4.2邊緣錯視瓦薩雷里是奧普藝術的代言人,他從40年代起開始,對色彩的視知覺規(guī)律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他最初用黑白之間產生的邊緣錯視去創(chuàng)作,而限定用色。60年代后,瓦薩雷里運用幾何基本形,加以色彩的明度和純度變化,并借助形的秩序構成法則,有意識地組織凹凸、起伏、深遠的空間層次效果,造成光感強烈的空間幻覺。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294.1.4.3包圍錯視當同一種小面積色彩被另外幾種大面積色彩包圍時,這種小面積色彩會產生色相、明度和純度的差異,人們將這種錯視感受,稱謂包圍錯視。包圍錯視是因為面積差異導致視覺殘像錯視造成的。4.1色彩的視覺

4.1.1色覺原理4.1.2視覺殘像4.1.3視覺適應

4.1.4色彩的錯視4.2色彩的知覺4.2.1色彩的感受4.2.2色彩的聯(lián)想4.2.3色彩的象征作業(yè)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30如圖所示,將三個相同明度的中性灰色放置在三個由淺至深的不同明度色階的藍色背景中,產生了三種不同的對比效果,也造成了三種程度的包圍錯視。淺藍色上的灰色顯得較重,而深底色中的灰色則顯得較淺,中間底色中的灰色明度則處于兩者之間。4.1.4.3包圍錯視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314.1.4.4色的脹縮與前后感生活中我們常有如下的現(xiàn)象發(fā)生:寬度相同的印花黑白條紋布,感覺上白條子總比黑條子寬;同樣大小的黑白方格子布,白方格子要比黑方格略大一些。奧林匹克標記的五個圓圈,一定是中間的黃色圈設計得較小、因為黃色看上去較大。色彩的膨脹與收縮感3.1色彩的視覺

3.1.1色覺原理3.1.2視覺殘像3.1.3視覺適應

3.1.4色彩的錯視3.2色彩的知覺3.2.1色彩的感受3.2.2色彩的聯(lián)想3.2.3色彩的象征作業(yè)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32法國國旗一開始是由面積完全相等的紅、白、藍三色制成的,但是旗幟升到空中后感覺三色的面積并不相等,于是把白色的面積比例縮小一點而把藍色的加大一點,才感覺到面積相等。4.1.4.4色的脹縮與前后感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33處于同一視距離的不同色彩,會令人產生遠近不同的感覺。常把使人產生遠距離感的色彩稱為“遠色”、“后退色”或“退色”(recedingcolor),反之稱為“近色”、“前進色”和“進色”(advancingcolor)。上面提到:從生理學上講,眼球晶狀體對色光有調節(jié)作用。色彩的前進與后退感在同一距離觀察不同波長的色彩時,波長長的色光比波長短的色光折射率小,波長長的暖色如紅、橙等色,在視網膜上形成內側映像,使紅、橙色有前移的感覺;波長短的冷色如藍、紫等色,則在視網膜上形成外側映像。因此暖色好像在前進,冷色好像在后退。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343.1.4.5色的易見度在白紙上書寫黑字或黃字,哪個看起來更清楚呢?當然是白底黑字清楚。而白色與黃色由于明度過分接近,發(fā)生色的同化作用,眼睛辨別起來較為困難。因此,人眼辨別色彩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色彩學上把眼睛容易看清楚的程度稱為易見度,即給人的色覺強弱程度。色彩搭配中常常運用色彩易見度原理來處理色彩的主體色與背景色的關系。當我們制作招貼海報時,選擇什么色的背景以及選用什么樣的字體顏色,可直接影響到文字是否看得清楚。色彩的易見度主要是與光的強度、色彩面積大小等有著密切的關系。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35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36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372.4.2色彩的知覺4.2.1色彩的感受2.1.1色彩的冷與暖

2.1.2色彩的輕與重2.1.3色彩的軟與硬2.1.4色彩的素與艷3.1色彩的視覺3.1.1色覺原理3.1.2視覺殘像3.1.3視覺適應3.1.4色彩的錯視3.2色彩的知覺

3.2.1色彩的感受3.2.2色彩的聯(lián)想3.2.3色彩的象征作業(yè)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384.2.1.1色彩的冷與暖對于顏色的知覺印象,有冷暖兩種色系。在伊頓色相環(huán)中的紅及靠近紅的鄰近色感覺偏暖,這個區(qū)域稱暖色系,這些色彩稱暖色,它們既有興奮感又有熱情感;色相環(huán)中的藍色及靠藍的鄰近色感覺偏冷,這個區(qū)域稱冷色系,這些色彩稱冷色,既有清冷感又有平靜感。色彩的冷暖是色彩感受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知覺之一,是色相、明度、純度色彩三要素之外色彩的又一重要屬性。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394.2.1.2色彩的輕與重色彩還能引起輕重的心理錯覺。色彩的輕重感與色相、明度、純度、冷暖等相關聯(lián),而且主要取決于色彩的明度:明度越高,感覺越輕;明度越低,感覺越重。色相方面,暖色偏輕,有稀薄松軟的感覺;冷色偏重,有密實沉重的感覺。綜合來看,明度低的色彩,純度極高或極低的色彩和色相偏冷的色彩,給人以重的感覺;相反,明度較高的色彩,純度居中的色彩和色相偏暖的色彩,給人的感覺是較輕的。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404.2.1.3色彩的軟與硬在色彩的感覺中,也有柔軟和堅硬兩種不同質地的感覺。色彩的柔軟與堅硬主要與色彩的明度、純度、色相和冷暖有關。淡而明亮的色彩會給人一種柔軟、安靜的感覺;重而暗淡的色彩會讓人有強硬、厚重的感覺。明度不高不低,且對比較弱的色彩,純度較低的色彩和色相偏暖的顏色,具有皮毛、棉線感,屬于柔軟色。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41明度極高和極低,且對比強烈的色彩,純度極高的色彩和色相偏冷的色彩,具有金屬感,屬于感覺堅硬的色彩。男性喜歡莊重、有力、渾厚的硬色彩,如深藍色、黑色、深綠色、褐紅色,以此體現(xiàn)男性的“剛毅之美”。而女性則喜愛輕松、淡雅、柔和的軟色彩,如粉紅色、淡紫、淡綠,由此來展現(xiàn)女性的“溫柔之美”。

4.2.1.3色彩的軟與硬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423.2.1.4色彩的素與艷在色彩感覺中,還有素與艷即樸素與華麗的兩種感覺。素色給人以樸素清淡的感受,艷色給人以華麗氣派的感覺。這兩種感覺以純度因素為主,其次是明度,也與色相有著密切的關系。素色多為混色,色彩的飽和度低,穩(wěn)定性較強,它沒有強烈的刺激,比較容易協(xié)調;艷色多為純色,色彩的飽和度高,不穩(wěn)定較突出,有強烈的刺激感。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433.2.2色彩的聯(lián)想3.2.2.1伊頓著名的色彩形狀說

3.2.2.2色相的聯(lián)想3.1色彩的視覺3.1.1色覺原理3.1.2視覺殘像3.1.3視覺適應3.1.4色彩的錯視3.2色彩的知覺3.2.1色彩的感受

3.2.2色彩的聯(lián)想3.2.3色彩的象征作業(yè)4.2色彩的知覺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443.2.2.1伊頓著名的色彩形狀說形與色是繪畫與設計中滿足視覺需要的兩個重要因素,它們互相補充,形是容器、賦予筋骨,色是液體、賦予血肉,二者共存使我們獲得了整體的視覺信息。色彩與形狀在人的心理感應上會有相似的地方,當一個形狀與某一色彩具有相同的心理作用時,它們就構成了表現(xiàn)方法的同質異構關系。關于這方面伊頓對此闡述了著名的色彩形狀說。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45伊頓認為:正方形相當于紅色,紅色的重量感、不透明感、莊嚴感同正方形的靜止、莊重和穩(wěn)定感的形狀相一致。輻射狀的三角形象征思想,而三角形的尖銳、沖動、缺乏重量的特點,同明澈、刺激性、輕量感的黃色相稱,三角形的本質就是三個交接的對角線。3.2.2.1伊頓著名的色彩形狀說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46不斷移動的、柔軟的、可愛的圓形同色彩中的透明、遙遠又親切的藍色相一致,圓能夠產生一種松弛平滑的運動感,并還能在它自身之內完整地進行運動,代表一種永不停止的精神。如果我們繼續(xù)尋求同間色橙、綠、紫相適應的形狀,就會為橙色找到不等邊四邊形(梯形),為綠色找到球面三角形,為紫色找到橢圓形。3.2.2.1伊頓著名的色彩形狀說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47這是因為紅與黃相混得到橙色,而不等邊四邊形梯形正是正方形與三角形交集的結果;黃與藍相混為綠色,而三角形與圓形的合集便是球面三角形;藍與紅相混其間色為紫色,如同圓形與正方形的合集為橢圓形那樣。3.2.2.1伊頓著名的色彩形狀說伊頓通過對形體的分析,為三原色、三間色找到了精神的、形的依托,是至今為止最絕妙的形與色的聯(lián)想,仍為當下廣大的色彩構成研究者所樂道。

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484.2.3色彩的象征4.2.3.1宗教信仰的色彩象征4.2.3.2等級制度的色彩象征4.1色彩的視覺3.1.1色覺原理3.1.2視覺殘像3.1.3視覺適應3.1.4色彩的錯視4.2色彩的知覺3.2.1色彩的感受3.2.2色彩的聯(lián)想

3.2.3色彩的象征作業(yè)4.2色彩的知覺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494.2.3.1宗教信仰的色彩象征

在色彩發(fā)展史上,宗教與色彩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以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最為突出。如黃色是基督教忌諱的色彩,16世紀的西班牙宗教法庭,對異端異教令其穿黃色衣服,并處以大刑。相同的黃色卻是佛教(以及儒、道)思想觀念中地位最高的色彩。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50以色彩表明地位的尊卑貴賤,可以說是色彩象征的重要功能。在封建社會的中國,色彩具有“昭名分、辨等級”的功效。在《春秋·谷梁傳》卷三中記載:“(莊公二十三年)秋,丹恒宮楹。禮,楹(廳堂前部的柱子),天子丹,諸侯黝,大夫蒼(青色),士黈(tǒu,黃色)。”4.2.3.1宗教信仰的色彩象征

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515.3.1邊緣效益及側抑制

馬赫帶是視覺系統(tǒng)的側抑制作用引起的。當一個視覺感受器受到刺激的時候,由此產生的神經沖動將對鄰近部位細胞輸入的信號產生抑制性影響。在明暗交界的地方,亮區(qū)一側的抑制作用大于暗區(qū)的抑制作用,從而產生暗區(qū)更暗,亮區(qū)更亮的馬赫帶現(xiàn)象。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525.3.1邊緣效益及側抑制

2025/4/23信息顯示技術原理535.3.1邊緣效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