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鋼筋下料剖析我這里通過對地下室外墻的鋼筋下料計算方法來說明鋼筋翻樣的特性。地下室外墻下料須計算以下幾種鋼筋:(1) 墻頂統(tǒng)長鋼筋(有的設計成暗梁)。(2) 墻底統(tǒng)長鋼筋。(3) 外墻外側水平鋼筋。(4) 外墻內(nèi)側水平鋼筋。(5) 外墻豎向鋼筋。(6) 拉鉤。鋼筋下料的關鍵是確定鋼筋在什么地方斷開,什么地方搭接或焊接,不是隨便什么地方都可以搭接的,這一要滿足施工驗收規(guī)范,搭接位置不宜位于構件的最大彎矩處。二要考慮采購鋼筋的長度和允許下料長度的實際可操作性。那么我們必須分析和找出構件的最大彎矩處,并在配置鋼筋時避開這個區(qū)域。這需要掌握鋼筋混凝土理論和結構力學,否則胡亂瞎配,當然如果監(jiān)理是外行就看不
2、出什么名堂,蒙混過關,但對建筑結構將產(chǎn)生不良后果。首先我們要明白外墻頂部和底部配置的統(tǒng)長鋼筋起什么作用,它們是以增強墻體作為一根高截面梁抵抗整體彎曲能力,其作用相當于梁的上部鋼筋和下部鋼筋,而外墻我們可看成是基礎梁,它的受力特征與樓層框架梁相反,我們可把它當成倒置的框架梁。這樣我們就該知道外墻的頂部統(tǒng)長筋和下部統(tǒng)長筋如何計算了,外墻頂統(tǒng)長鋼筋在支座處搭接(暗梁原理相同),下部統(tǒng)長筋在跨中1/3處搭接,而且要相互錯開。外墻外側水平筋在什么地方搭接呢?我們先分析外墻的受力特征。外墻主要抗外側的土壓力和水壓力,彎矩在外墻內(nèi)側面跨中最大,在外墻外側支座處最大,根據(jù)搭接避開受力最大處的原理,外墻外側水平
3、筋在跨中連接,而且要交錯搭接。外墻內(nèi)側水平筋在支座處錨固,無端柱時伸入暗柱外側主筋內(nèi)邊后彎折15*D,有端柱時進去一個錨固,當不能滿足錨固時伸到支邊彎折15*D。墻水平筋根數(shù)計算比較簡單,N=(墻高-墻頂保護層-水平筋間距1/2)/墻水平間距+MAX(2,基礎厚/500),由于墻頂和墻底配置了統(tǒng)長鋼筋所以不加1。地下室外墻豎筋須考慮外墻的水平施工縫高度。外墻施工縫一般位于基礎面以上300MM-500MM處設水平止水帶,外墻豎筋直段下料長1=基礎厚-保護層+500+Lle。豎筋應相互錯開,直段下料長=基礎厚-保護層+500+2.3Lle(其中0.3Lle是兩根鋼筋上下錯開的距離)。二者都要加底部
4、彎折。有時為了節(jié)約鋼筋豎筋一次性升到地下室頂,不用搭接,這對結構受力也是有利的,但施工不方便。外墻豎筋根數(shù)應扣柱,如果沒有外墻轉角處不能重復計算鋼筋,最好一個方向算到外邊,另一方向算到內(nèi)陰角。拉鉤需要考慮外墻的保護層,地下室外墻外側的保護層一般為50MM,同時外墻拉鉤必須拉住墻的豎筋和水平筋。那么外墻的拉鉤下料長=墻厚-墻內(nèi)保護層-墻外保護層+2*11.9D,數(shù)量=墻凈面積/拉鉤橫向間距*拉鉤縱向間距,如果是梅花型布置那么數(shù)量加倍。由于基礎與地下室不是同時施工的,有的施工場地狹小,有的是由鋼筋加工廠加工,所以基礎和地下室下料計算時應分開。同時必須考慮現(xiàn)場鋼筋的定尺長度進行優(yōu)化下料使鋼筋損耗降到
5、最低點,不必太拘泥于規(guī)范規(guī)定,盡量取定尺長度的倍數(shù)就會減少廢料。所配置的鋼筋也要能方便運輸、吊裝和施工。其它構件的下料原理基本相同,如果掌握了結構受力原理和施工工藝,施工步驟,并且正確理解了設計意圖,掌握了正確的計算方法,并能輔之以計算機技術和相關軟件那么就能攻克鋼筋下料難關,如果鋼筋下料能熟練掌握那么鋼筋預算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因為鋼筋下料屬于上游技術而鋼筋預算屬于下游技術。主要是因為對下料的確度要求高,并且要滿足施工和驗收,還要考慮經(jīng)濟合理,符合規(guī)范,而鋼筋預算不用考慮這么多因素只要總重量控制在允許誤差范圍內(nèi)就可以了,鋼筋計算也相對簡單,鋼筋重量=鋼筋長度*鋼筋根數(shù)*理論重量。其中鋼筋長度
6、=凈長+錨固+搭接長度*搭接個數(shù)+彎鉤(I級鋼筋)。其中搭接個數(shù)=鋼筋長度/定尺長度(向下取整)。與墻垂直相交的梁是主梁還是次梁?與墻垂直相交的梁是主梁還是次梁?這個爭議比較大,不論是在設計界還是施工預算存在疑惑,感到無所適從。判斷與墻垂直相交的梁是主梁還是次梁?首先要對此梁進行受力分析。我們先看設計圖紙,次梁搭在抗震墻上是否設暗柱或扶壁柱? 我們先分析一下什么情況下需要設暗柱,什么情況下不需要設置暗柱,這個問題應是具體情況具體處理,一般的做法如果墻平面外次梁高度大于2倍墻厚時,梁彎矩較大,需要傳遞彎矩則必須高規(guī)第7.1.7條設置暗柱或者壁柱,反之,就不做處理,即不設置暗柱,在設計計算時將次梁
7、鉸接,構造上按簡支梁處理。如果有次梁架在墻上,最好應該設暗梁。這樣我們可以很自然地得出結論:如果梁與墻垂直相交處無暗柱和扶壁柱,此梁按次梁構造要求計算,下部縱筋伸入墻內(nèi)12D,上部縱筋進入墻內(nèi)一個0.4LAE+15D,即使平直段不能滿足0.4LAE,也不需要增加彎折段的長度,因為鋼筋彎折后錨固肌理發(fā)生了變化,增加彎折段的長度并不能增加它的錨固強度。一般來說,按次梁設計時它的上部縱筋不會很大,可以滿足0.4LAE。如果梁與墻垂直相交處有暗柱和扶壁柱,此梁按框架梁計算,此時梁與暗柱或扶壁柱是綱剛接,是典型的框架梁,但是為了建筑的美觀和滿足房間布局的需要,暗柱的厚度同墻厚,而框架梁的縱筋一般配置較大
8、,上部縱筋在支座內(nèi)平直段不能滿足0.4LAE,此時應與設計師溝通,以求得一個比較合理的折衷的處理方案,一般需要減少梁上部縱筋的直徑,但減少梁上部縱筋的直徑會增加梁縱筋的根數(shù)和排數(shù),可能會減少梁的有效高度,這確實是一對難以解決的矛盾。不管怎樣,不要人為地增加鋼筋彎折長度,這不僅是浪費鋼筋,增加施工難度而且無助于梁受力和錨固。以上所討論的梁另一端支承梁上,如果支承在端柱、框架柱或小墻肢上那么此梁的性質(zhì)又發(fā)生了變化,就按框架梁設計和計算?;A鋼筋翻樣原理一、基礎鋼筋計算概述基礎鋼筋計算是個難點?;A內(nèi)構件類型多,有集水坑、電梯坑、樁承臺、筏板、基礎梁、條基、獨基等,它們相互關聯(lián),計算時需要考慮相互之
9、間扣減。并且基礎鋼筋不單純是基礎鋼筋計算,還要對照上部結構圖紙,特別是柱墻在基礎內(nèi)的預留。如果漏掉插筋,又沒有被檢查出來,是個非常麻煩的事?;佑袉误w、有連體、有矩形、有異型?;右话阕龀?5度或60度放坡,也有做成直角基坑?;拥捉罡鶕?jù)基坑坡度彎折,伸入筏板內(nèi)一個錨固,有的設計要求伸到筏板上部縱筋處彎折20d?;A梁穿越基坑,基礎梁需彎折,變成折梁。折梁的陽角鋼筋連續(xù)通過,陰角鋼筋相互錨固。筏板底筋伸入基坑一個錨固,也有的設計要求伸入基坑洞邊。筏板上部縱筋伸到基坑洞邊后彎折,彎折長度為洞口高度加一個錨固長度。當伸入基坑底板內(nèi)不足一個錨固時須彎折。筏板與基礎梁之間遵循不重復布置原則。筏板筋與基
10、礎梁平行時基礎梁位置可省略。當基礎梁底與筏板底平為底位板,當基礎梁頂與筏板頂平為高位板,當基礎梁與筏板上平下平時,基礎梁為加強勁性暗梁。基礎筏板、基礎梁是否外伸,端部構造是不同的,應按照平法圖集和設計要求計算和施工。筏板、基礎梁與獨基和承臺之間也存在相互扣減,當承臺截面較小時,即小于兩個錨固之和時可以拉通計算,但當承臺截面較大時一般都是伸入承臺內(nèi)一個錨固,如果拉通就會造成鋼筋的浪費。不過,也有的設計是貫通的,那么按設計,設計優(yōu)先?;A內(nèi)各構件受力原理復雜,構造要求各異,計算規(guī)則更是變幻多端。鋼筋翻樣的實力和水準主要體現(xiàn)在基礎鋼筋計算的準確性、合規(guī)性和及時性。準確性體現(xiàn)在鋼筋計算的長度和數(shù)量正確
11、,不浪費鋼筋;合規(guī)性體現(xiàn)在對圖紙和規(guī)范的正確理解并嚴格按圖紙和規(guī)范計算,不造成結構安全隱患;及時性是能滿足施工進度要求。筆者看到有些大型基礎施工時經(jīng)常從其它工地倉促調(diào)度鋼筋翻樣師支援,加班加點,亂作一團,最后又是錯誤百出,影響進度和質(zhì)量,并造成人工和材料的大量浪費。在進行基礎鋼筋翻樣時不要急著計算,也不要盲目計算,應該要有總體規(guī)劃,如對有多少個施工段、現(xiàn)場施工隊伍、場地大小、機械設施情況、施工進度表等要做到了如指掌,使鋼筋料單盡可能適合施工實際情況。在翻樣前先研讀圖紙,理解設計意圖,當圖紙設計有歧義、矛盾、錯誤或沒有交待清楚時應在圖紙會審時向設計師提出,切不可自作主張,基礎鋼筋計算和施工是至關
12、重要的,應謹慎仔細。一些大型工程進度緊、任務重、隊伍雜、難度高,鋼筋翻樣猶如進入臨戰(zhàn)狀態(tài),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有一種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心態(tài)。因為基礎關系重大,切不可掉以輕心,千萬不能返工,返工將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和不可估量的損失。但也不能過分緊張,應沉著應戰(zhàn),要有泰山崩于前而不驚的從容和淡定,車到山前必有路,要在戰(zhàn)術上重視它,在戰(zhàn)略上蔑視它!二、基礎鋼筋手工計算思路以前沒有計算機,也沒有軟件,完全是手工方式,在計算基礎鋼筋時一般在紙上畫好草圖和鋼筋排列圖,然后一根根計算,唯恐算錯了。有經(jīng)驗的鋼筋翻樣也不批量出料,觀察一下與現(xiàn)場施工是否吻合。一些異型構件一般是用比例尺度量,但用比例尺量多
13、少有點誤差,鋼筋施工翻樣時應負誤差,不要正誤差。俗話說: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泥水匠,此之謂也。三、基礎鋼筋CAD計算思路計算機和軟件不僅是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方式,更是鋼筋翻樣的助手和武器,為準確計算鋼筋提供有力保證。特別是一些大型復雜基礎,如果沒有CAD,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以下簡單介紹一下CAD計算鋼筋時基本操作思路和模式。如果有CAD電子文件,可以直接在它上面操作,先刪除一些無關的圖層,只留軸線、基礎梁邊線、基坑底板邊線,自己畫基坑,放坡出輪廓線。基坑定位放坡必須正確,否則筏板鋼筋計算不會正確,同時考察一下現(xiàn)場,是否遇到特殊情況導致基坑偏位和尺寸變化。然后依次畫筏板內(nèi)橫向底筋、縱向底筋、縱向
14、面筋、橫向面筋。應分別設置不同的圖層和顏色。底筋伸入基坑內(nèi)一個錨固長度,面筋伸入基坑洞邊減保護層。用陳列命令,排布鋼筋。底板邊線外的鋼筋需要剪切和刪除,相同長度的鋼筋只留一根其余刪除,隨便用個什么命令都可以統(tǒng)計出所選鋼筋的根數(shù)。用標注命令或DIST命令計算每種各鋼筋的水平長度,然后用MTEXT命令給每種鋼筋編號,同時寫上根數(shù)和長度。做鋼筋料單時還要加上鋼筋彎折長度,同時扣除鋼筋延伸率?;觾?nèi)鋼筋計算前先對基坑三維建模,當基坑伸出筏板時用SLICE命令進行切割。圖31基坑三維圖用CAD命令標注出每個斜邊的雙向長度,然后計算每邊的鋼筋。圖32基坑平面圖圖33基礎下部橫向縱筋排列圖圖34基礎下部縱向
15、縱筋排列圖圖35基礎上部縱向鋼筋排列圖圖36基礎上部橫向鋼筋排列圖圖37基礎底板三維圖用CAD翻樣誤差幾乎為零,鋼筋工施工時應嚴格按鋼筋排列圖。這種鋼筋排列圖清晰直觀,一目了然。底板與基坑都是按實體建模,可以用CAD命令統(tǒng)計出基礎內(nèi)混凝土量,遠比手工精確,一舉而多得。筏板和基坑混凝土量為1989.5m3。四、基礎鋼筋鋼筋軟件計算思路以上是前幾年基礎翻樣的模式,現(xiàn)在又進化了,我們可以用專業(yè)軟件進行處理了,不必如此繁瑣。專業(yè)軟件的處理思路與上述方式一致,如果有CAD電子圖先導入,然后進行描圖,主要是描基坑、筏板邊線、承臺,基礎梁可以識別。然后依次布置各種鋼筋,軟件會自動計算各種鋼筋并考慮了相互之間
16、的扣減,但目前對復雜的基坑計算還無能為力,如有的基坑的某一邊或某一角進行切割,而不是規(guī)則的一邊直角或二邊直角。這個時候還是要借助于CAD或手工計算。軟件計算前先按照圖紙設計和規(guī)范進行必要的計算設置,如筏板筋遇到獨基或承臺非貫通就設置成錨入,否則為貫通。圖41鋼筋計算設置當基礎鋼筋畫好后,進行檢查,是否與圖紙一致,參數(shù)輸入是否正確,然后計算。圖42基礎鋼筋我們發(fā)現(xiàn)鋼筋軟件沒有CAD詳細明晰的鋼筋排列圖,只有統(tǒng)長的4根鋼筋,給施工對帳帶來不便,如果鋼筋軟件上也能顯示鋼筋排列圖就能滿足鋼筋翻樣師的需求。圖43鋼筋明細表集水坑的計算茅洪斌不論是計算集水坑的鋼筋還是混凝土都是一個難點,特別是一些不規(guī)則的
17、集水坑,高層建筑幾乎都有集水坑,作為一個預算員也必須掌握集水坑的計算技能。有許多網(wǎng)友經(jīng)常向我咨詢集水坑的計算方法,我利用博客把集水坑簡單地講一下,希望網(wǎng)友能不斷地補充。首先我們要對圖紙中的集水坑有個空間立體三維概念,這是最基本的,但有些位于形狀特別復雜的房子邊緣的集水坑如板式高層的集水坑的邊不是單純的直邊或斜邊而是同一垂直方向斷面有斜邊有直邊,這時集水坑在頭腦中建立明晰的空間形狀有一點難度,我們可以用ACAD建三維模型,這樣可以很直觀地看到集水坑的廬山真面目,這樣可以方便地計算它的體積,砼量和土方量就出來了,我們可以在三維模型上測量或標注各邊的長度,這樣鋼筋也就迎刃而解了。需要用到的CAD命令
18、有RECTANG,LINE,ARC,TRIM,EXTRUDE,UNION,SUBTRACT,SLICE,UCS,SOLIEW,DIMALIGNEDT,DIST,MASSPROP等。這種計算方式不論是砼量還是鋼筋都較準確,這種方法屢試不爽,是首選的方法。不過適合于某一個人的方法并不一定適合每個人。這種方法對操作者的CAD技能要求較高,一般的預算員恐怕不能輕松地完成三維建模,那么我們可以借助專業(yè)軟件尋求解決之道。目前專業(yè)軟件對集水坑的處理都不是很理想,一是一些復雜集水坑需要通過許多變通的辦法來計算,有許多需要借助于手工計算,與其它構件的扣減關系計算不準。二提供的集水坑類型太少不能滿足實際工程的需要
19、,三是有些計算結果不是很精確。常見的集水坑無非有以下幾類,四邊放坡的,一直三坡,二直二坡,三直一坡、四邊直邊、連體集水坑和形狀不規(guī)則集水坑。人防的集水坑與普通建筑有所不同,有特殊的鋼筋構造和復雜的實體,對人防集水坑沒有一家軟件涉足。先說一下魯班算量的集水坑處理。魯班算量軟件提供單井,雙井,多井等參數(shù)構件,可以處理直洞口和斜洞口,也可以處理直邊(只要在斜邊的水平距離處輸入0即可)。集水坑能計算砼凈體積、模板、墊層和土方。輸入完參數(shù)后必須布在基礎內(nèi),因為魯班的集水坑是算到滿基面,只有布上去才能進行扣減。魯班鋼筋軟件的集水坑計算是用構件法,提供中間和邊緣兩種,缺少角部集水坑,角部集水坑就是二個直邊二
20、個斜邊。我們看一下廣聯(lián)達如何處理集水坑。廣聯(lián)達鋼筋軟件對集水坑處理是用構件法,也只有中間集水坑和邊緣集水坑,沒有角部集水坑,也沒有連體集水坑和多井集水坑,滿基與集水坑不能精確扣減。正確的算法是集水坑的底筋錨入滿基,滿基的底部鋼筋錨入集水坑,滿基的面筋在集水坑洞邊向下彎折伸入集水坑內(nèi)一個錨固,但軟件不能做到,只有通過手工調(diào)整。廣聯(lián)達圖形算量軟件計算集水坑主要用表格法,但它的表格法中只提供一種集水坑即中間集水坑,顯然遠遠不能滿足需要。不過它的參數(shù)集水坑是算至滿基底,不與滿基發(fā)生扣減關系,所以無需布到基礎內(nèi),但集水坑在基礎內(nèi)的情況是相當復雜的,有時集水坑不僅僅是與滿基有扣減關系,往往還與基礎梁交叉重
21、疊發(fā)生扣減關系。那么碰到形狀復雜的集水坑廣聯(lián)達軟件怎么處理?我分析了一下軟件,發(fā)現(xiàn)大開挖土方構件能畫成任意形狀,能設置放坡邊,與集水坑何其相似乃爾。所以復雜的集水坑我用大開挖土方構件做。如果已經(jīng)布置好了大開挖土方構件,那么在分層2中畫集水坑,它的妙處是可以畫任意形狀的集水坑,然后正確定義它的底標高和高度,定額工作面設為0,正確設置它的放坡系數(shù),當它是直邊輸入0。清單是不計算放坡系數(shù)的,所以須查詢定額工程量。在構件做法中正確設置構件代碼,即是剛才查詢的定額土方工程量減去集水坑洞口體積,集水坑不必布置。這種方法網(wǎng)友不妨一試,可以說妙不可言。如果尋求簡單的解決方法我們可以用天仁的表格軟件做,這個軟件
22、提供了三種集水坑類型,即中間集水坑,邊緣集水坑和角部集水坑,可以應付一般的工程之需,輸入方便簡單,但復雜集水坑它就無能為力了。它沒有計算鋼筋功能,也沒有圖形功能,所以也沒有變通的辦法,高手無用武之地。對于那些既沒有CAD基礎又不會操作專業(yè)軟件的預算員,只有利用最原始的方法即純手工的方法,如果數(shù)學基礎好一般也能應付,而對于那些既沒有計算機基礎,數(shù)學基礎也不是很好的人來說,集水坑是個非常頭痛的東東,我發(fā)現(xiàn)有的人是到現(xiàn)場去用尺丈量后才下料的。2007-5-28上海剪力墻鋼筋翻樣原理有許多同行和網(wǎng)友反映剪力墻結構計算比較混亂,沒有一個清晰的思路?;靵y源于認識上的模糊,所以在分析剪力墻算法前先梳理一下剪
23、力墻的基本概念、受力原理、構造要求,當你概念清晰后,計算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剪力墻用于剪力墻結構體系、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板柱-剪力墻結構、筒體結構體系、異形框架體系等建筑結構中,一般利用建筑外墻和內(nèi)墻隔墻位置布置鋼筋混凝土結構墻。剪力墻幾何特征像板,受力形態(tài)接近于柱,類似于下端固定在基礎內(nèi)的豎向懸臂板或懸臂梁。豎向荷載在墻體內(nèi)主要產(chǎn)生向下的壓力,側向力在墻體中產(chǎn)生水平剪力和彎矩,因為剪力墻具有較大的承受水平力(水平剪力)的能力,故被稱為剪力墻。剪力墻與柱的區(qū)別主要是其長度與厚度的比值,當比值小于或等于4時為小墻肢,按柱設計;當略小于3時可視為為異形柱設計;當墻肢長與肢寬之比在58之間為短肢剪
24、力墻;當比值大于8為一般剪力墻。剪力墻結構(shearwall structure)是由剪力墻組成的承受豎向和水平作用的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frame-shearwall structure)是由框架和剪力墻共同承受豎向和水平作用的結構。剪力墻由墻柱、墻身和墻梁構成。墻柱包括約束性暗柱、端柱和構造性暗柱、端柱,位于墻邊緣,是墻的加強部位。墻柱與墻等厚為暗柱,暗柱箍筋上下柱端無需加密,暗柱縱筋搭接長度與墻力墻墻身相同,統(tǒng)一按1.2Lae,暗柱在頂層位置錨固也與剪力墻相同,伸入頂板內(nèi)一個錨固長度Lae。寬于墻厚為端柱,不與剪力墻相連的“獨立暗柱”屬于異型框架柱。端柱、獨立暗柱和小墻肢鋼筋構造均按
25、框架柱計算。一二級抗震剪力墻結構下部加強區(qū)剪力墻約束邊緣構件構造一般由設計注明,包括配筋和邊緣構件長度。約束邊緣長度可以按G101圖集規(guī)定進行計算,約束邊緣構件的擴展區(qū)的鋼筋規(guī)格和間距應由設計師配置,不可自作主張。墻身豎向鋼筋主要起抗彎作用,墻身水平分布筋是為橫向抗剪以防止墻體在斜裂縫出現(xiàn)后發(fā)生脆性剪切破壞,同時起到抵抗溫度應力防止砼出現(xiàn)裂縫。墻形狀雖然象板,但其鋼筋構造與板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板是單純的受彎構件,剪力墻則在軸力,彎矩,剪力的復合狀態(tài)下工作。墻的水平筋必須伸至墻端,暗柱是墻邊緣豎向加強構件,與墻是共同受力體,不管暗柱有多寬,剪力墻水平筋都伸至暗柱外端,墻水平筋不存在與暗柱搭接或錨固。
26、但墻水平筋伸入端柱可以是個錨固值,當小于錨固值時須伸至端柱內(nèi)側且彎折15D,注意,錨固長度lae由約束邊緣端柱核心區(qū)算起,不包括擴展區(qū)長度。墻水平筋不宜在墻轉角處搭接,墻轉角是墻應力集中部位,墻水平筋在轉角搭接不能保證混凝土對鋼筋的有效握裹,減弱粘結強度,使墻轉角成為薄弱部位。但水平筋避開墻轉角連接會增加施工難度,也給鋼筋計算帶來麻煩。墻水平筋與暗梁側面鋼筋不重復布置兩者取大者。墻水平筋在框架梁不必設置,但墻豎筋應貫通框架梁。墻水平筋貫通連梁,放在連梁的外側,但施工不便,鋼筋計算也不便,所以連梁的側面鋼筋與墻水平筋可以采用分離式。墻梁包括連梁、暗梁和邊框梁。連梁雖然稱梁,但與梁的受力特征有明顯
27、的不同。連梁存在于下列情形中:一是剪力墻門窗洞口上方(或下方)設置洞口連梁;一是較長的剪力墻開設洞口,將其分成較為均勻的若干段,墻段之間用弱連梁連接。連梁一般同墻厚,在與剪力墻的協(xié)同工作時為保證剪力墻足夠的剛度和強度,滿足“強剪弱彎”的要求,連梁設計時應進行剛度折減。連梁與框架梁的區(qū)別:連梁箍筋不存在加密與非加密,應按全加密計算,框架梁跨中部分箍筋可不加密;連梁也不存在支座負彎矩鋼筋,框架梁在支座位置一般配置負彎矩鋼筋;框架梁伸入支座最直線錨固長度長度不小于過支座中心線加5D,而連梁無需過支座中心線,伸入墻內(nèi)0.4Lae且600mm;為防止頂層連梁的錨固區(qū)的破壞須加設約束箍筋,頂層框架梁錨固區(qū)
28、無需配置約束箍筋;連梁側面鋼筋同剪力墻,框架梁側面鋼筋當框架梁凈高450mm開始配置,有構造和抗扭之分,間距不小于200mm;連梁的拉鉤豎向沿側面水平筋隔一拉一,框架梁的拉鉤每道側面筋均設拉鉤,但要錯開設置,兩者相差約一半。連梁端部為小墻肢或端柱時其縱筋伸入支座內(nèi)0.4Lae,彎折15d,這與框架梁相同。暗梁是剪力墻水平加強線,縱向鋼筋與墻水平筋一樣,伸至墻端。當剪力墻開洞形成的跨高比小于5時,按連梁設計和計算;當跨高比不小于5時,按框架梁設計和計算。當梁與墻垂直相交的梁為框架梁或次梁,與墻相交的一端與墻絞接,按普通梁設計和計算(伸入墻對邊內(nèi)側加15d),并在墻梁相交處設置暗柱(這是對設計要求
29、,暗柱配筋見設計)。在剪力墻結構中存在多種形式的梁,梁的類型不同,則設計、構造和計算也就不同,我們施工和預算時不能僅根據(jù)梁的代號而且根據(jù)它的受力特征來判斷它究屬于那類梁。2010-3-26上?;愉摻罘瓨釉硪?、基坑概況基坑通常有二種,一種是用于集水,故基坑也稱集水坑;還有一種用于電梯基礎,也稱電梯坑?;A外圍一般做成斜坡,角度有45度和60度等,角度取決于基坑洞口深度,不同的角度,基坑外放寬度也不同。當角度為45度時,外放寬度為底板厚度的0.42倍;當角度為60度時,外放寬度為底板厚度的0.58倍,當角度為90度,基坑側墻厚度同底板厚度;也有的基坑不做斜坡,做成水池形狀?;拥装逋ぐ搴瘛;?/p>
30、礎筏板上部縱筋應在基坑洞側彎折,彎折長度伸至基坑底板內(nèi)一個錨固長度;基礎筏板下部縱筋伸入基坑外邊線內(nèi)一個錨固長度?;愉摻钜?guī)格和間距一般同基礎筏板配筋,基坑底部鋼筋與斜坡鋼筋應貫通相連,伸入基礎筏板內(nèi)一個錨固,當不能滿足錨固長度時應水平彎折,彎折長度為20D;基坑斜坡水平鋼筋應貫通相鄰斜坡,在鄰坡位置改變用途,作鄰坡的縱向筋之用,斜坡伸入基礎筏板內(nèi)一個錨固,當不能滿足錨固長度時應水平彎折,彎折長度為20D;斜坡鋼筋規(guī)格和間距同筏板鋼筋,但鋼筋間距不能取水平投影的間距而應取垂直于斜坡的間距。基坑洞口高度范圍內(nèi)水平分布筋一般小于筏板縱筋,設計應注明其規(guī)格和間距,如設計未注明按筏板鋼筋規(guī)格和間距?;?/p>
31、坑底板上部縱筋同筏板鋼筋規(guī)格和間距,從洞側伸入基坑內(nèi)一個錨固長度,當不能滿足錨固長度時應水平彎折,彎折長度為20D。二、基坑算法這里以基坑斜坡角度是45為例介紹集水坑鋼筋算法:X方向基坑坑底鋼筋長度=洞口寬度a+20.42h+2hk/sin45+2laX方向基坑斜坡鋼筋長度=(洞口寬度a+20.42h+2hk/sin45+2la+洞口寬度a+20.42h+2hkctg45+2la)/2X方向基坑坑底鋼筋根數(shù)=(洞口寬度b+20.42h)/間距+1X方向基坑斜坡鋼筋根數(shù)=( hk/sin45/間距-1)2Y方向基坑坑底鋼筋長度=洞口寬度b+20.42h+2hk/sin45+2laY方向基坑斜坡鋼
32、筋長度=(洞口寬度b+20.42h+2hk/sin45+2la+洞口寬度b+20.42h+2hkctg45+2la)/2Y方向基坑坑底鋼筋根數(shù)=(洞口寬度a+20.42h)/間距+1Y方向基坑斜坡鋼筋根數(shù)=( hk/sin45/間距-1)2圖1-1 基坑鋼筋算法a為基坑洞口X方向?qū)挾萣為基坑洞口Y方向?qū)挾萮k為基坑洞口高度三、基坑計算實例以聯(lián)體集水坑為實例進行算分析:已知某住宅樓基礎電梯坑的截面尺寸與配筋見圖。求各種鋼筋下料長度。圖1-2 基礎平面圖 ()、結構說明:(1)基礎為非抗震。(2)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3)梁鋼筋混凝土保護層為100mm。(4)基礎筏板厚度為1200,基礎底板配
33、筋為雙層雙向25150。(5)基坑配筋同基礎底板,洞口側面鋼筋為16150。(6)鋼筋采用直螺紋套筒連接。鋼筋定尺長度為9m。圖1 -3 A-A剖面圖圖1-4 B-B剖面圖圖1-5 C-C剖面圖圖1-6 集水坑俯視圖圖1-7 集水坑三維實體圖(二)、集水坑構造計算(1)基坑底邊緣距洞口邊距離,雖然04G101-3對基坑底邊伸出長度有規(guī)定,當斜坡角度為45時,伸出長度為0.42倍基礎底板厚度,但結構設計師可以有個性化的創(chuàng)新。如設計圖紙上無具體尺寸按平法構造圖集,如設計有具體尺寸應按設計圖紙。設計優(yōu)先,因為標準圖集是推薦性標準而非強制性規(guī)范。(2)若干個基坑相連時,鋼筋能通則通。(3)基礎筏板與基
34、坑之間關聯(lián),相交的基坑與基坑之間也存在關聯(lián)。(4)基坑斜坡應為縮尺鋼筋??s尺鋼筋長度計算原理是先計算首根鋼筋長度然后根據(jù)每檔鋼筋差值及總根數(shù),一次性計算出每根鋼筋長度。根據(jù)每檔鋼筋差值之和計算出每等鋼筋的下料長度。(5)計算鋼筋應考慮集水坑坡度和混凝土保護層對鋼筋長度的影響。鋼筋上下排的差值忽略不計。鋼筋底邊長度=集水坑底邊長度-2斜角差值。斜角差值=保護層tan22.5=1000.414=41鋼筋斜長=集水坑斜長-斜角差值+錨固長度=集水坑高1.414-41+錨固長度斜坡橫向縱筋間距不是水平投影長度而是與斜坡垂直的間距,為150。斜坡平直段縮尺長度=150sin452=1062=212。斜坡
35、斜長縮尺長度=鋼筋間距=150。(6)鋼筋彎曲調(diào)整值:45暫按0.5D,90暫按2D系數(shù)調(diào)整。圖1-8 基坑斜角限于篇幅,同類鋼筋用縮尺形式表示。當斜坡對稱時,鋼筋縮尺下料時等級為總根數(shù)除2,每等2根。(三)、基坑鋼筋下料長度計算計算鋼筋下料長度時,應根據(jù)單根鋼筋翻樣圖尺寸,并考慮各項調(diào)整值。號筋為A-A剖底部橫向縱筋,下料長度為:水平段凈長+錨固+斜長+錨固-彎曲調(diào)整值6100+641-41+750+2503-41+750-0.52510649mm號筋根數(shù):(2200+6412-412)/150+1=24號筋為A-A剖底部縱向縱筋,下料長度為:水平段長+ (斜凈長+錨固)2-2彎曲調(diào)整值22
36、00+6412-412+(2503-41+750)2-20.5259799mm號筋根數(shù):(3600-100)/150+1=243600為兩基坑相交合并后左側基坑底部水平投影長度,計算過程:641+2200+2200+200-1000-641=3600號筋為A-A剖斜坡縱向縱筋,平均長度為:水平段長度+斜長-彎曲調(diào)整值3600-41+750+(3062+812)/2-0.525=6233斜坡首根鋼筋斜長=2503-41+750-150=3062斜坡尾根鋼筋斜長= 3060-15015=812首根鋼筋下料長度=4309+3062-0.525=7358尾根鋼筋下料長度=4309+812-0.525=
37、5108號筋根數(shù):2503/150-1=16斜坡對稱,等分16等,每等2根,共32根。號筋為B-B剖斜坡縱向縱筋,平均長度為:水平段長度+斜長2-2彎曲調(diào)整值(3612+6792)/2+(3062+812)/22-20.525=9051水平段首鋼筋長度=2200+6412-412+1062=3612水平段尾鋼筋長度=2200+6412-412+106216=6792斜坡首根鋼筋斜長=2503-41+750-150=3062斜坡尾根鋼筋斜長=3060-15015=812首根鋼筋下料長度=3612+30622-20.525=9711尾根鋼筋下料長度=6792+8122-20.525=8391號筋根
38、數(shù):2503/50-1=16斜坡對稱,等分16等,每等1根,共16根??s尺差值的計算:水平段縮尺差值=(6792-3612)(16-1)=212斜坡段縮尺差值=(3062-812)(16-1)=150(四)、基坑鋼筋翻樣明細見表(略)其他鋼筋計算原理相同,可參閱拙作鋼筋翻樣方法與實例一書。(五)、基坑鋼筋翻樣小結1、基礎鋼筋翻樣的難點和重點是異形連體復雜水坑,集水坑與基礎底基礎梁相關聯(lián),之間存在扣減和相互錨固。能建三維模型可以提取許多有用和重要數(shù)據(jù),如混凝土挖土方體積、混凝土體積等。此基坑混凝土體積為127.88m3。鋼筋重量為21.285t,含鋼量為166.45/ m3(不含鋼筋損耗和支架重
39、量)。2、集水坑鋼筋應精確計算,不能因為坑挖得不符合圖紙尺寸而敷衍了事,削足適履。應以正確的鋼筋尺寸去糾正錯誤的基坑,而不是相反。3、現(xiàn)場鋼筋翻樣經(jīng)常是等基坑挖好、去實際丈量后下料而不是根據(jù)圖紙計算。這有二種原因,一是基坑挖得不準,鋼筋算得再準也無濟于事;二是有些鋼筋翻樣不具備精確計算基坑的專業(yè)素質(zhì),特別是對于一些復雜的基坑更是無從下手。4、基礎梁遇基坑時應按筏板鋼筋處理,基坑梁按基坑鋼筋處理。5、柱、墻基礎插筋遇基坑時應伸至基坑底(有觀點認為墻柱不在基坑洞口邊可不伸至基坑底,只伸入一個錨固即可,具體見設計)。柱在基坑洞口位置的箍筋同基礎或地下室柱的配筋。墻在基坑洞口的水平分布同基礎或地下室墻
40、配筋,兩者按大者,但在基坑側面縱筋相同位置不重復布置。6、當基坑放坡超出筏板,如一些基坑位于基礎的邊緣或角部,沒有足夠的距離滿足放坡尺寸,基坑縱筋應在筏板邊緣處彎折。2010-4-26上?;A梁、基礎連梁與承臺梁的區(qū)別基礎梁有三種,一種與筏板組合使用構成梁板式筏形基礎,它有主次之分,基礎主梁代號為JZL,基礎次梁代號為JCL;一種與柱下條形基礎翼板組成的有梁式條基,或稱條基梁,無主次梁之分,統(tǒng)稱基礎梁JL;第三種是獨立的基礎梁,不與任何基礎基礎構件相關聯(lián),一般位于縱橫向主軸上,形成格式基礎梁,也有的設計在一個主軸方向上設置基礎梁。基礎梁端部一般有外伸,也有設計不外伸的。基礎梁是混凝土柱、墻的支
41、座,基礎梁端部不存在錨固,只是“收邊”,這與上部框架梁不同,框架梁是錨入柱中,柱錨入基礎梁內(nèi)。一般情況下本體構件的截面要大于關聯(lián)構件的截面,但基礎梁截面并不一定比柱截面大,而是通過在柱位置四邊加腋解決梁包柱問題?;A梁主要承受地基反力,是主要受力構件,與筏板、條基等共同支承上部結構?;A梁的剛度很大,其尺寸和配筋根據(jù)豎向反力值確定。連梁,顧名思義,主要是連接承臺、條基或獨基之間的梁(JLL),起平衡作用,協(xié)調(diào)各承臺、獨基之間的受力,可以減少基礎間沉降差異,二是可用作磚墻的承重基礎。連梁標高位置有三種:一種是頂平,一種底平,第三種位于中間。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7-2002第 8.5.2
42、0中要求基礎連梁宜與承臺面位于同一標高。連梁不是主要受力構件,是次受力構件,因為相對于承臺和獨基,基礎連梁的截面尺寸小,配筋率低,只考慮承受自重和底層墻體重量,并將之傳給兩端絞接支座,所以只要錨入承臺或獨基內(nèi)即可,不必貫通。也不排除有的設計把本屬于基礎連梁設計成基礎主梁,把它作為主受力構件,如平衡柱底彎矩,協(xié)調(diào)地震時各基礎的變形,使基礎能共同協(xié)調(diào)工作。這時,它不能只錨入承臺,而是貫通承臺,并配置箍筋,因為它的用途和作用改變了。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必要的。承臺梁其實與承臺受力原理相同,是狹長承臺或稱條形承臺,是把上面的力均勻地傳遞給樁基礎,其端部構造也與承臺相同。基礎梁與承臺梁之間僅僅是端部彎折長度
43、有區(qū)別,鋼筋用量差異不大,所以在對量過程中不會糾纏太久?;A連梁在對量中爭議最大,特別是當設計沒有明確時更是如此。之所以產(chǎn)生如此大爭議,關鍵是兩者的構造要求不同,鋼筋用量差別很大,所以雙方都不敢掉以輕心。為什么人們往往把基礎連梁與基礎梁相混淆呢?一是圖紙本身有歧義,二是對兩者的概念和受力原理不清晰,三是有人故意渾水摸魚,好爭取利益的最大化。現(xiàn)場情況也相當?shù)幕靵y和復雜,具體做法也是五花八門,施工企業(yè)一邊在偷工減料,一邊卻在無謂浪費,與“低碳”是背道而馳的。有許多施工單位提出是業(yè)主和監(jiān)理要求他們把基礎連梁按基礎梁施工,所以要求按實結算,并且提供這方面的資料。這個時候作為審核方就頗費躊躇,按規(guī)范、標
44、準和圖集是不能按基礎梁計算的。但既然是這樣施工,那么不給也說不過去,當然不給施工單位也是不會接受的,畢竟是按業(yè)主和監(jiān)理要求做的。還有一種情況,并不是業(yè)主和監(jiān)理要求這樣做(基礎連梁按基礎梁施工),而是由于施工單位理解錯誤或?qū)σ?guī)范標準和圖集不熟悉,這個時候,施工單位一般也提供不了相關資料,只是一味地強詞奪理,按“誰提出舉證”的原則,既然沒有證據(jù),審計可以不給。并且這是由于施工單位自身原因所造成的損失和浪費,當然由施工單位承擔,不能讓業(yè)主平白無故做冤大頭。一般設計院的樓梯施工圖,建筑結構的尺寸往往區(qū)別不到位,結構施工前,如果不加以合理調(diào)整,到裝飾裝修時,就會非常被動。大多數(shù)施工圖設計中,樓梯建筑和結
45、構的平面尺寸都是相同的,施工中,在平臺處相向飾面后,上下行踏步前緣線將錯開兩個飾面層的厚度,不在同一直線段上。雙跑樓梯還好,好看不好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多跑樓梯又是塊材飾面,建筑施工平面圖與結構施工平面圖尺寸沒有收放變化,在樓梯平臺處裝飾時就不好收頭,因而必須先對已完成的結構體進行敲鑿處理,甚至結構體被鑿得呲牙咧嘴、目不忍睹,然后再進行飾面施工。防治措施1如果在結構專業(yè)配圖時樓梯平面尺寸按建筑完成面要求事先進行調(diào)整則可避免對已完成結構的敲鑿整理。筆者在設計實踐中總結出“上行放、下行收、寬度減”的調(diào)整經(jīng)驗。如對普通水泥砂漿粉刷“上行放20mm、下行收20mm、梯段板寬度每邊減20mm”,對
46、石材飾面“上行放50mm、下行收50mm、梯段板寬度每邊減50mm”,對面磚飾面“上行放40mm、下行收40mm、梯段板寬度每邊減40mm”。三跑及多跑樓梯,踢面、踏面和兩個側面都要貼塊材的,如果不考慮這個問題,在轉角平臺處就沒法收頭,正方形的轉角平臺將會變成不是正方形。我這里所說的上行和下行,專指人站在兩個梯段之間的平臺上向上走或向下走,按筆者建議配置的樓梯結構圖,建筑裝飾后,樓梯平臺上下行踏步前緣線共線,如果結構師 照抄 建筑師的樓梯平面圖,建筑裝飾設計后,樓梯平臺上下行踏步前緣線將錯開2個裝飾層的厚度,這對梯段板側面帶裝飾的3跑樓梯就無法收頭,只有請民工把結構體鑿成筆者的那種狀況,然后再
47、進行裝飾,我提出本問題的目的是想說服 結構工程師 按 我倡導的要求去實踐。結構配圖時,在上行起始梯段板做 40mm80mm的折板就可以解決,對樓梯梁毫無影響。06G101-6第38頁指出:基礎連梁和地下框架梁可以與各種類型的基礎進行特殊配合應用。設計時,須特別注意梁底標高應高于交錯設置的相鄰基礎頂面標高。 地下框架梁系指設置在基礎頂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標高正負0.000并以框架柱為支座的梁(以樁承臺為支座,單底部不受地基反力作用的梁也按DKL考慮)。 基礎連梁系指連接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或樁基承臺的梁。 從相對位置上可以看出,基礎梁底標高同基礎的基準底標高相同,基礎連梁的底標高則高于兩臨基礎的底標高
48、,DKL的底標高又明顯高于基礎的頂標高。 承臺梁則是指特殊形式的樁承臺。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 (06G101-6)(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基承臺)中葉沒有“基礎梁和承臺”的連接構造,因為正常的正規(guī)設計,不可能設置了承臺再做基礎梁?。?forum/forum_posts.asp?TID=10781&PN=33) 看究竟是基礎梁還是基礎連梁,不是看代號,而是看梁上有沒有荷載作用,梁下有沒有地基反力。如果某梁其上有荷載作用,其下有地基反力存在,就是基礎梁;反之,如果某梁其上沒有荷載或僅僅只有首層砌體荷載,其下沒
49、有地基反力的作用,就不是基礎梁,而是基礎之間的拉梁。(/forum/forum_posts.asp?TID=11931&PN=13&TPN=2) 有樁基承臺的基礎不存在基礎梁 ;因為有樁承重,有抗震要求時,設計會在承臺之間設置拉梁,拉梁不是基礎梁。拉梁與基礎梁的區(qū)別,基礎梁地下有基礎底板,基礎底板又有相當?shù)膶挾龋逯杏邪从嬎闩渲玫氖芰︿摻?;拉梁底下只有幾百mm寬的拉梁墊板,構造配點小鋼筋。如果一個樁基工程,既然打了樁,不可能再做條形基礎,配置基礎梁。因為現(xiàn)在大家都忙,沒有現(xiàn)成軟件,誰肯化力氣擔風險!2)無樁基礎,也就更無什么承臺了。由
50、基礎底板托起的基礎梁,是整個房子的根基。在這個根基上栽柱子,只能是柱子錨入基礎梁內(nèi)。錨固與被錨固,不得本末倒置。(/forum/forum_posts.asp?TID=8796&KW=%BB%F9%B4%A1%C1%BA)這些概念確實容易混淆,我想起以前用過的一本標準圖集,說的是支承在兩個杯形基礎上面的預制梁,這本圖集卻命名為“預制基礎梁” 圖集,這其實是不規(guī)范的命名。 不要把所有埋在地下的梁都叫做“基礎梁”。 嚴格地說,基礎梁是承受上部荷載的梁。例如:筏形基礎的基礎梁和條形基礎的基礎梁。 基礎連梁是連結獨立基礎或樁承臺的梁。 基礎連
51、梁與地下框架梁的區(qū)別在于,地下框架梁的梁底標高是高于基礎頂面的,因此,可以這樣說,地下框架梁是連結兩個框架柱的,它與一般框架梁的區(qū)別是一個在地下、一個在地上;而基礎連梁是連結兩個獨立基礎或樁承臺的,它的梁底標高是低于基礎頂面的。上述這些,在06G101-6圖集第68頁的上下兩圖中可以看得清楚。 承臺梁其實也是樁承臺的一種。可以這樣認為,樁承臺或者說是獨立樁承臺是“點”式的,而樁承臺梁是“線”式的。06G101-6 圖集第61-63頁介紹了樁承臺,而圖集第64-65頁介紹了承臺梁,其中有單排樁承臺梁和雙排樁承臺梁。 /forum/for
52、um_posts.asp?TID=11331&KW=%BB%F9%B4%A1%C1%BA一丁平法鋼筋非粗略計算課程昨天,我在chinabuilding的101論壇,回答過這個問題,我講:對于剪力墻間距個筏板厚度的情形,不用苛求筏板鋼筋的連接位置,對于剪力墻間距個筏板厚度的情形,需要適度照應筏板鋼筋的連接位置。我們舉例:如上圖所示筏板,)軸、軸,即房屋兩端,不會設置接頭;)軸區(qū)域,不必考慮接頭位置;)軸范圍,如有接頭,可適當照應接頭位置。另外,需要主要:外伸部位,原則上不得有接頭。譬如說,筏板外伸出剪力墻外1000mm,這個周邊的1000外伸,不得有接頭。如果這是一張具體設計圖,或許有幾處讀圖疑
53、問:上不平,由于板上部非貫通鋼筋要穿梁縱向鋼筋和支模的關系,現(xiàn)場做活路的人希望斷開;建議具體設計,高差20mm不要斷開,高差50時,斷開。梁類構件復合箍的內(nèi)箍計算基礎梁、KL、KZ鋼筋的90度彎鉤長度計算簡圖與公式一丁制作,引用或轉載請注明出處!剪力墻柱豎向鋼筋頂層收頭與有沒有墻梁沒有關系G101圖集&G901圖集讀圖疑問的回答與分析選讀唐才均(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Q1 : 單跨基礎拉梁的鋼筋錨固起點位置問題,08G101-1頁85與06G101-6頁68圖形不同,以那個為準?A: 08G101-1頁85可能是繪圖疏忽所致,其注2)的文字表述是準確的。09G901-3頁4-31與06G101
54、6頁70一樣的。Q2:(06G101-6)(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基承臺) 頁70注1說的“交叉采用本圖(各)構造”是什么意思?A: 在復雜的地形條件下,兩相鄰的基礎可能頂標高不一,這些情況在山區(qū)大量的存在。圖集給出了3種基本情況,交叉采用后,就有6種情況。Q3:頂層板面標高不同處(板面即梁面高差為800mm),此處的框架柱是按中柱還是按邊柱呢?A: 當左跨梁底高出右跨梁頂(或右跨梁底高出左跨梁頂)者,左跨應當按照頂層端節(jié)點處理,右跨按照樓層邊節(jié)點處理(右跨應當按照頂層端節(jié)點處理,左跨按照樓層邊節(jié)點處理)。 當左跨梁底部鋼筋可以與右跨梁頂部鋼筋貫通者(或右跨梁底部鋼筋可以與左跨梁頂部鋼筋貫通者
55、)可視為頂層特殊中柱節(jié)點,框架梁鋼筋可按下右圖處理,框架柱鋼筋應當伸到柱頂收頭。Q4: 06G101-6中獨立基礎在滿足邊長2500mm的條件下底板鋼筋可以按邊長的0.9倍施工,設置基礎梁的雙柱及多柱獨立基礎底板也可按此施工嗎?獨立基礎與條型基礎有什么樣的區(qū)別? 做法是不是一樣的呢?A: 設置基礎梁的雙柱及多柱獨立基礎底板不可以簡單地按此施工。雙柱及多柱廣義獨立基礎,與單柱非廣義獨立基礎底板鋼筋的受力情況是不相同的,單柱獨立基礎底板兩個方向的鋼筋均為“受力鋼筋”,其任意一邊的長度2500mm或兩邊的長度均2500mm時,均可縮短10后交叉排布(臨邊鋼筋不要縮短)。帶梁多柱廣義獨立基礎,垂直于基
56、礎梁的鋼筋是“受力鋼筋”,當該方向的長度y2500mm,可縮短10后交叉排布(臨邊鋼筋不要縮短);平行于基礎梁的鋼筋是分布鋼筋,不管x的長度是否2500mm,均不應縮短。由以上討論可見,兩者的做法不應當?shù)韧?。Q5: 03G101-1頁67中,右上角的“1-1”剖面中所表示上部墻體的插筋做成“U”型的,有什么道理,能明示說明以下嗎,實際上,現(xiàn)場的施工很難做的(KZL的箍筋、拉鉤,有時還在KZZ范圍內(nèi),KZZ的箍筋和梁的交錯鋼筋等等),都是經(jīng)過甲方和設計院同意,在KZL上直接插筋到梁底部,在KZZ和墻的范圍參照42頁“圖1”下插1.2La,實際都做成1.2 LaE,不知道這樣做是否合適?A: 在03G101-1修編過程中,我國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3)還沒有最終定稿,所以圖集給出了比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3-2002)要求更嚴格的構造要求。定稿后的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高效的鍋爐鼓、引風機項目建議書
- 城市污水管網(wǎng)建設工程實施方案(模板)
- 2025年糧食、棉花、化肥等農(nóng)產(chǎn)品倉儲服務項目建議書
- 2025年城市污水處理廠智能化升級改造與智能監(jiān)測預警平臺應用報告
- 工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邊緣計算硬件架構在物聯(lián)網(wǎng)領域的創(chuàng)新優(yōu)化報告
- 教育公平與教育資源分配的政策實踐及反思
- 教育政策的綜合評價與持續(xù)改進
- 商業(yè)培訓中的教育心理學實踐
- 數(shù)字鴻溝的現(xiàn)狀及教育技術的應用前景
- 2025武漢市二手汽車交易合同書范本
- 羽毛球知識教育PPT模板
- 電梯安裝技術交底完整版
- 氧化鋁溶出機組熱試方案
- 小學閱讀理解提分公開課課件
- esd防靜電手冊20.20標準
- 教育政策與法規(guī)課件
- 養(yǎng)老護理員職業(yè)道德27張課件
- 少兒美術課件-《長頸鹿不會跳舞》
- 人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單元及期中期末測試卷含答案(共16套)
- GB∕T 17989.1-2020 控制圖 第1部分:通用指南
- EN485.32003鋁及鋁合金薄板、帶材和厚板第三部分(譯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