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無機化學課件氧化-還原_第1頁
大學無機化學課件氧化-還原_第2頁
大學無機化學課件氧化-還原_第3頁
大學無機化學課件氧化-還原_第4頁
大學無機化學課件氧化-還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氧化-還原,6.1 基本概念和氧化還原 方程式的配平 6.2 電極電勢和電池電動勢 6.3 電勢圖及其應(yīng)用,6.1 基本概念和氧化還原 方程式的配平,6.1.1 基本概念 6.1.2 氧化還原方程式的配平,一、基本概念 (一)氧化數(shù)(或氧化值),1. 化合價氧化值的歷史變遷,19世紀中葉提出化合價概念: 元素原子能夠化合或置換一價原子(H)或一價基團(OH -)的數(shù)目。 例:HCl、H2O、NH3和PCl5中,Cl為一價,O為二價, N為三價和P為五價;CO中,C和O是二價。,(2) 隨著化學結(jié)構(gòu)理論的發(fā)展,出現(xiàn)矛盾。 例: NH4+中,N為3,但實驗證明N與4個H結(jié)合。 SiF4中,為+4;

2、而K2SiF6中,Si與6個F結(jié)合。,(3) 1948年,在價鍵理論和電負性基礎(chǔ)上提出氧化值。 電負性:原子在分子中吸引電子的能力。,(4) ,2. 定義:某元素中一個原子的荷電數(shù),即形式電荷數(shù)。 這種荷電數(shù)是假設(shè)將成鍵的電子指定給電負性較大的原子而求得的。,3. 規(guī)則: (1)單質(zhì)中元素的氧化值為零。例:H2、O2等。 (2)電中性的化合物中,所有元素氧化值的代數(shù)和等于零。 (3)在簡單離子中,元素的氧化值等于該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例:Na+中Na的氧化值為,S2-中S的氧化值為- 。 (4)多原子離子中,所有元素的氧化值之和等于該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 例:SO4 2-中,()(- ) = -2。

3、 (5)O在化合物中的氧化值一般為-2,H為1 但超氧化物KO2,過氧化物H2O2,金屬氫化物如CaH2。,-/ - -,【例1】求Cr2O72-中 Cr的氧化值。,【例2】求Na2S4O6中S的氧化值。,解:設(shè)Cr2O72-中Cr的氧化值為x: 2 x + 7 (- ) = - x = 則Cr的氧化值為 。,解:設(shè)Na2S4O6 中S的氧化值為x: 2(+) + 4 x + 6(-) = 0 x = / 即Na2S4O6中S的氧化數(shù)為 / 。,4. 化合價與氧化值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1. 元素的化合價只能是整數(shù),而元素的氧化數(shù)可以是整數(shù)、分數(shù)。 2. 氧化值概念是在化合價的基礎(chǔ)上提出的,適用范圍比

4、化合價概念廣。 3. 氧化值概念還存在缺陷,有些問題不能解釋,有待更加完善。,(二) 氧化還原反應(yīng)的特點,1. 氧化還原概念的發(fā)展,(1) 在化學發(fā)展的初期,氧化是指物質(zhì)與氧化合的過程,還原是指物質(zhì)失去氧的過程。 例:2Hg + O22HgO ,2HgO 2Hg + O2,(2) 隨后氧化還原的概念擴大了,認為物質(zhì)失去氫的過程也是氧化,與氫結(jié)合的過程則是還原。在有機化學和生物化學中應(yīng)用較為廣泛。例:,(3) 現(xiàn)代化學認為氧化還原反應(yīng)是指元素的氧化值發(fā)生變化的化學反應(yīng)。,0 0 ,-2e-,+2e-,給出電子 氧化值 被氧化 還原劑 氧化反應(yīng),接受電子 氧化值 被還原 氧化劑 還原反應(yīng),還原產(chǎn)物

5、,氧化產(chǎn)物,口訣:氧化劑降得還;還原劑升失氧。,2. 氧化還原反應(yīng)的本質(zhì):電子轉(zhuǎn)移氧化值變化 注:電子轉(zhuǎn)移包括完全得失電子和非完全得失電子 (即電 子偏移,例: )。, - - 0, -,3. 氧化還原反應(yīng)的分類:,(1) 歧化反應(yīng):氧化值的變化發(fā)生在同一化合物的同一元素中.例:,(2) 分子內(nèi)氧化還原反應(yīng):氧化值的變化發(fā)生在同一化合物的不 同元素中.例:,(3) 分子間氧化還原反應(yīng):氧化值的變化發(fā)生在不同化合物的不同元素中.,二、氧化還原反應(yīng)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一、氧化值法 : 氧化劑的氧化數(shù)降低總數(shù)與還原劑氧化數(shù)升高的總數(shù)必定相等。, - 0,(1) 基本反應(yīng)式: KMnO4 + 2HCl

6、MnCl2 +Cl2,(2) 求出元素氧化數(shù)的變化值:,KMnO4 + 2HCl MnCl2 +Cl2,(3) 調(diào)整系數(shù),使氧化數(shù)變化值相等 2KMnO4 + 10HCl 2MnCl2 +5Cl2,(4) 原子數(shù)和靜電荷數(shù)配平 2KMnO4 + 16HCl = 2MnCl2 +5Cl2 + 2KCl + 8 H2O,【例3】在酸性溶液中,高錳酸鉀與亞硫酸鉀反應(yīng)生成硫酸錳和硫酸鉀,配平此方程式。 解:, , ,KMnO4 + K2SO3 + H2SO4(稀) MnSO4 +K2SO4,【例7-4】寫出高錳酸鉀與亞硫酸鉀在中性溶液中反應(yīng),生成二氧化錳和硫酸鉀,配平此反應(yīng)方程式。 解:,2KMnO4

7、+5K2SO3+3H2SO4(稀)=2MnSO4+6K2SO4+ 3H2O,KMnO4 + K2SO3 + H2O MnO2 +K2SO4 +KOH,方法二、離子電子法: 配平原則:氧化劑和還原劑電子得失總數(shù)相等。, - 0,K2Cr2O7 + KI + H2SO4 Cr2(SO4)3+ I2 + K2SO4+H2O,(1) 寫出離子方程式:Cr2O72- + I- + H+ Cr 3+ + I2+ H2O,(2) 寫出氧化半反應(yīng): I- e - I2,還原半反應(yīng): Cr2O72- + e - Cr 3+,(3) 分別配平,使等式兩邊的原子個數(shù)和凈電荷相等:,離子電子式 2I- 2e - I2

8、 ,Cr2O72- + 14H+ + 6e - 2Cr 3+ 7H2O ,(4) 3 + = Cr2O72- + 6I- + 14H+2Cr 3+3I2+ 7H2O,【例5】酸性介質(zhì), I- 氧化成IO3- ,寫出離子電子式。,- ,【例6】堿性介質(zhì),SO32-氧化成SO42- ,寫出離子電子式。,解: 1. 寫出半反應(yīng),判斷氧化數(shù)變化:I- IO3-,2. 配平半反應(yīng),即得離子電子式: I- + 3H2O IO3- + 6H+ + 6e,解: 1. SO32- SO42-,2. 離子電子式: SO32- + 2OH- SO42- + H2O + 2e,小 結(jié),解釋:酸性溶液中:一邊多一個“O

9、”加2H+H2O,堿性溶液中:一邊多一個“O”加H2O 2OH-,近中性溶液中:左邊多一個“O”加H2O 2OH- 左邊少一個“O”加H2O 2H+,氧化數(shù)法:簡單、快速,既適用于水溶液中的氧化還原反應(yīng),也適用于非水體系的氧化還原反應(yīng)。,離子電子法:僅適用于水溶液中的反應(yīng),但可避免求氧化數(shù)的麻煩,對于水溶液中的復雜化合物反應(yīng)很方便。,6.2 電極電勢和電池電動勢,6.2.1 原電池 6.2.2 電極電勢 6.2.3 氧化還原反應(yīng)的方向與限度 6.2.4 影響電極電勢的因素 6.2.5 電極電勢的應(yīng)用,6.2.1 原電池 (一) 組成,CuSO4溶液,化學能熱能,金屬導線中,電子的定向移動產(chǎn)生電

10、流,能否化學能轉(zhuǎn)變成電能?,1.0 mol/L ZnSO4溶液,1.0 mol/L CuSO4溶液,鹽橋(瓊脂凝脂,包含飽和的KCl溶液,保持電荷平衡),Zn2+,Zn2+,Cl -,K+,Cu2+,Cu2+,負極 , 正極,Zn 2e- Zn2+,Cu2+ + 2e- Cu,原電池:利用氧化還原反應(yīng),化學能電能的裝置。,1. 半反應(yīng)和氧化還原對,Zn 2e- Zn2+, 氧化半反應(yīng),氧化劑共軛還原劑,還原劑共軛氧化劑,Zn2+ /Zn, Cu2+ / Cu氧化還原對,注:氧化數(shù)高 氧化數(shù)低 氧化劑介質(zhì) 還原劑介質(zhì),半反應(yīng)通式:氧化型ne- 還原型,Cu2+ + 2e- Cu, 還原半反應(yīng),例

11、:MnO4- + 8H+ + 5e Mn2+ + 4H2O,(二)原電池的表示方法,3. 當氣體或非金屬不導電,需用惰性物質(zhì)(鉑或石墨等)作電極導體,4. 溶液緊靠鹽橋?qū)憽?5. 電極中各物質(zhì)的物理狀態(tài)應(yīng)標注出來,溶液則標明濃度,氣體標明壓強。,理論上,任何一個氧化還原反應(yīng)都可以設(shè)計成原電池。,(三) 電極的類型,【例7】寫出反應(yīng)Cl2+2Fe2+ 2Fe3+ +2Cl-的電池符號。,解:正極:Cl2+2e 2Cl- (還原),負極: Fe2+ Fe3+ +e (氧化),電池符號:,【例8】將下面的反應(yīng)設(shè)計為原電池,寫出正、負極的反應(yīng)和電池組成式: 2KMnO4 + 16HCl 2MnCl2

12、+5Cl2 + 2KCl + 8 H2O 解:,把此反應(yīng)改寫為離子反應(yīng)方程式: 2MnO4- + 16H +10 Cl - 2Mn2 +5Cl2 + 8H2O,正極(還原): MnO4- + 8H+ + 5e Mn2+ + 4H2O,負極(氧化):2Cl-2e Cl2,電池符號:,6.2.2 電極電勢,1.金屬越活潑, 濃度越小, M轉(zhuǎn)變成Mn+的傾向越大。,2.金屬越不活潑,濃度越大, Mn+ 轉(zhuǎn)變成M的傾向越大。,3. 達到平衡: M(s) Mn+(aq)(溶液中)+ne(金屬中),4.當失去電子的傾向大于得電子得傾向時,平衡右移,金屬上帶電子,雙電層出現(xiàn),產(chǎn)生了電位差,即電極電位(金屬與

13、其鹽溶液之間),與金屬的本性、溫度和離子濃度有關(guān)。,5. Zn比Cu活潑, Zn上留下的電子比Cu上多,平衡更偏右,絕對的電極電位不同,導致電子流。,6. 絕對的電極電位無法求得。,(一) 電極電勢的產(chǎn)生,(二) 標準氫電極和標準電極電勢,1. 標準氫電極 (簡稱SHE),1molL-1 H+,H2 (1atm),(1) 2H+ (aq) +2e H2(g),(2) IUPAC規(guī)定: T=298.15K, PH2=101kPa,H+ = 1molL-1時, (H+/ H2) = 0.0000V,(3) 電極符號:Pt(s) H2 (P ) H+ (=1),2. 標準電極電勢,人們可能將任何兩個

14、半電池(電極)組成電池,零電流時,電極反應(yīng)達到平衡,并且能方便地測定電池地電動勢(E),即能測得該電池正、負電極電位的差值。 E = + -,若電極均處在標準狀態(tài)下,則電池地標準電動勢(E)為: E = + - ,電池符號為: (-) pt(s) H2(p ) H+( H+ 1) 待測電極 (+),例如,在298.15K時,將標準銅電極和標準鋅電極分別與標準氫電極組成電池,電池符號為:,則: (Cu2+/Cu) = + 0.3419V,實驗測得:E1 = + 0. 3419V,即 + - - (Cu2+/ Cu) (H+/ H2) + 0.3419V,“+”表示失去電子的傾向小于H2,實驗測得

15、:E2 = - 0.7618V, (Zn2+/Zn) = - 0.7618V,即 + - - (Zn2+/Zn) - (H+/ H2) = - 0.7618V,“”表示失去電子的傾向大于H2,E3 = (Cu2+/Cu) (Zn2+/Zn) = 0.3419 ( - 0.7618) = 1.1037V 0,反應(yīng)向右進行,飽和甘汞電極: 常用參比電極(已知電極電勢),1.電極引線 2.玻璃管,3.汞, 4.甘汞糊(Hg2Cl2和Hg研成的糊), 5.玻璃外套,6.石棉或紙漿, 7.飽和KCl溶液,8.素燒瓷, 9.小橡皮塞,氧化態(tài) 電子數(shù) 還原態(tài) /V K+ e K -2.925 Na+ e N

16、a -2.713 Zn2+ 2e Zn - 0.7628 Fe2+ 2e Fe - 0.440 Sn2+ 2e Sn - 0.14 Pb2+ 2e Pb - 0.126 2H+ 2e H2 0.0000 Cu2+ 2e Cu 0.337 I2 2e 2I- 0.535 Fe3+ e Fe2+ 0.771 Ag+ e Ag 0.7995 MnO4-+8H+ 5e Mn2+4H2O 1.51 F2 2e 2F- 2.87,3. 標準電極電勢表(298.15K,酸性溶液中),氧化劑的氧化能力增強,還原劑的還原能力增強,4.標準電極電勢表(298.15K,堿性溶液中),幾點說明:,1. 應(yīng)在標準態(tài)的條

17、件下使用,只適用于水溶液反應(yīng),不適用非水溶液和高溫下的固相反應(yīng).,2. 注意: Fe2+2e Fe (Fe2+/ Fe ) 0.440V Fe3+e Fe2+ (Fe3+ / Fe2+) +0.771V,3. 標準電極電勢表中的電極反應(yīng),均以還原形式表示: 氧化型ne- 還原型,4. 對于共軛氧化還原對,強氧化劑弱還原劑,強還原劑弱氧化劑。,5. 為強度性質(zhì),與半反應(yīng)的系數(shù)無關(guān)。,如: Cl2+2e 2Cl- 1.358V 1/2Cl2+e Cl- 1.358V,6.2.3 氧化還原反應(yīng)的方向和限度,(一) 氧化還原反應(yīng)的方向,rGm = -Wmax, - nFE,n為電池反應(yīng)中配平后轉(zhuǎn)移的電

18、子數(shù);F 為法拉第常數(shù), 96485 C/mol.,若反應(yīng)處于標準狀態(tài)下,則: rGm - nFE ,rG 0 反應(yīng)按正方向自發(fā)進行。 rG = 0,則E = 0 反應(yīng)達平衡狀態(tài)。 rG 0,則E 0 反應(yīng)按逆方向自發(fā)進行。,解:,負極反應(yīng):,Zn Zn2+ + 2e,電池的氧化還原反應(yīng)式:,Zn + Cu2+ Zn2+ + Cu,正極反應(yīng):,Cu2+ + 2e Cu,= 0.7628V,= +0.34V,=,=,= 212 kJmol1,= 0.34 (0.7628),= 1.10V,= 21.1096.5(kJmol1),(二) 氧化還原反應(yīng)的限度, rGm = - 2.303RTlgK

19、, rGm = - nFE ,-nFE - 2.303RTlgK ,T = 298.15K, R = 8.314J.K-1 . mol-1, F = 96485C/mol.,由此可知:定溫下,標準平衡常數(shù)K 與E 和n有關(guān);而與物質(zhì)的濃度無關(guān)。,【例10】求298.15K下, 反應(yīng)的標準平衡常數(shù)。 解:,負極:Zn 2e- Zn2+,正極:Cu2+ + 2e- Cu, (Zn2+/Zn) = - 0.7618V, (Cu2+/Cu) = + 0.3419V,E = (Cu2+/Cu) (Zn2+/Zn) = 0.3419 ( - 0.7618) = 1.1037V,K 很大,熱力學上反應(yīng)向右進

20、行很完全,但并不能說明反應(yīng)速率很快(不能解決動力學問題)。參考書P159例11,【例11】 已知AgCl+ e Ag+Cl- 1 0.22233V Ag+ eAg 2 0.7996V 求AgCl的pKsp。,解:組成原電池:,Ag+ Ag + Cl- AgCl Ag,Ag + + Cl- AgCl,n1,E = + - 0.79960.222330.57727V,6.2.4 影響電極電勢的因素,(一)Nernst方程式, rGm = rGm +RTlnQ, rGm = - nFE ,- nFE - nFE RTlnQ,T = 298.15K, R = 8.314J.K-1 . mol-1, F

21、 = 96485C/mol.,a Ox1+ b Red2 dRed1 +eOx2,電池電動勢的Nernst方程:,將標準氫電極與Fe3+ /Fe2+電極組成原電池:,Fe3+ + 1/2H2 Fe2+ + H+,E = + - (Fe3+/Fe2+) - (H+/ H2),E = + - = (Fe3+/Fe2+) - (H+/ H2),已知所用為標準氫電極,則CH+=1 mol/L , pH2=101kPa, (H+/ H2) = (H+/ H2) = 0。, (Fe3+/Fe2+) = (Fe3+/Fe2+),(Fe3+/Fe2+) - (H+/ H2)= (Fe3+/Fe2+) - (H

22、+/ H2) ,= (Fe3+/Fe2+),通式:mOxne- gRed,電極電位的Nernst方程,舉例:,Cl2(g)+2e 2Cl-,Cu2+ + 2e- Cu,Br2(l)+2e 2Br-,1/2Br2(l)+e Br-,MnO4-+8H+5e Mn2+4H2O,應(yīng)用Nernst方程注意幾點:,電極電位主要取決于電極的本性,并與溫度、氧化劑、還原劑及其介質(zhì)的濃度(或分壓)有關(guān),若電極反應(yīng)式中有純固體、純液體或介質(zhì)水時, 其濃度為常數(shù),常以1代入,3. 氣體物質(zhì)用分壓,即101.325kPa的倍數(shù)表示,重申:氧化態(tài)包括氧化劑和介質(zhì),還原態(tài)飽和 還原劑和介質(zhì),(二) 氧化型或還原型的濃度或

23、分壓的影響,【例12】試計算298.15K時Zn2+/Zn (0.0100 molL-1)電極電位。,解:查表得: Zn2+ 2e Zn (Zn2+/Zn) = - 0.7628V,= 0.822V,C(氧化型) ,C(還原型) ,則: ,(三) 介質(zhì)的酸堿度的影響,【例13】試計算298.15K時氧電極: pt O2(200 kPa) H+(1.00mol L-1), H2O,的電極電位。,解: 查表得: O2+ 4H+4e 2H2O (O2 /H2O) = 1.229V,【例14】已知MnO4-+8H+5e Mn2+4H2O =1.507V ,若MnO4- 和Mn2+的濃度均為1 mol/L, 求298.15K, pH = 6時的電極電位。,解:CMnO4- CMn2+ 1 mol/L ,n5 , pH = 6, C H+110-6 mol/L:,Cl2 + 2e2Cl- = 1.35827V,(三)生成沉淀對電極電勢的影響,【例15】已知Ag+ + e Ag = 0.79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