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0年慶陽市中考文綜合地理試卷分析地理評估引擎集團執(zhí)筆人:趙宗儒李繼紅一、問題分析這里從三年五載開始,中考通過了文綜考試的指導作用,廣大人民教師和學生不斷努力,我市中學地理、歷史、政治學科的教育教學出現了可喜的變化,學校規(guī)范和重視了這些個弱勢學科的教學。 地理、歷史、政治學科的課程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顯現出活力,新課改理念也逐漸落實到實際教學中,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 2010年是我市首次文綜復卷考試,問題比以往的文綜復題難易度和問題廣度都發(fā)生了明顯變化。 現將2010年中考地理問題簡要分析如下。一、問題的結構本問題地理部分總分40分,主要由選擇題和綜合問題兩個題型組成。 選擇題共10道
2、題,各道題2道,共20道綜合題3道,由18道分析填空題和2道填空題組成,滿分為20道。 取消了過去問題的填補部分,這一變化不明確了對死記硬背的知識調查,強調了地理能力的檢查。2、縮小標題突出目標這個問題體現了有義務教育地理新課程的理念。 問題是合理調查了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的知識水平要求,評價范圍縮小了考試說明。 考察的知識點來源于教材,不局限于教材,反映了地理知識的基本規(guī)律和學習方法,注重基礎知識的實用,體現了知識、能力和情感三個維度的評價。 問題命題角度廣泛,題型結構合理,難度適中,構思新穎,具有一定的開放性、靈活性。 充分利用卷門考試這一科學考察形式,對今后的人民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有良好的指導
3、作用。3 .強調地理基礎知識,強調能力培養(yǎng)該問題以考察地理主干知識為重點,闡明地理基礎。 問題涉及地球運動,大板塊結構、氣候、交通、人口、農業(yè)、災害、地球儀知識、中國疆域等地理主干知識,初中學生所需基礎知識多,且考察知識面廣。 此外,本問題加強對基本技能的考察,如第十三題第(5)小題,問題的設置修訂具有開放性、靈活性的特點,要求學生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進行判斷分析,找出甘肅西北部和內蒙古西部有大面積沙漠的原因。 強調學生對教科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知識的轉移和重組能力,構想高。 此外,選擇題1、3、4、7、8等調查了學生的知識運用和問題分析能力,同時調查了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地理學習方法。4 .
4、強調了對地理圖知識運用能力的考察本定徑套的問題共有6件,綜合問題都是以地理圖為載體,幾乎達到了“無圖示試驗”的密度。 地理離不開地理圖,地理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是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工具。 地理圖隱藏著許多顯性和隱性地理知識,許多地理特征、規(guī)律可以通過觀察、分析地理圖獲得。 利用地理圖進行地理知識調查,可以引導學生綜合培養(yǎng)多種能力,如分析問題、提取有用信息、判斷問題、總結事物特征等。5、運用新課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滲透鄉(xiāng)土地理分析這個問題最突出的變化之一就是問題中出現了對鄉(xiāng)土地理的考察。 例如,選擇題9、綜合問題13題的第(1)、(2)、(3)、(4)是以甘肅或慶陽地理為背景,將學生的分析、
5、閱讀、判斷、理論實際結合的能力,鄉(xiāng)土地理可以滲透到本問題中,在一盞茶中體現出新的課程理念6 .加強了問題的綜合性和開放性與08、09年的問題相比,問題的綜合性提高了。 例如,研究了選擇題3、4以及氣候類型的判斷,強調了閱讀圖的能力分析。 綜合問題13在綜合調查學生知識圖、填空能力的同時,調查學生理論與實際的活用知識能力有關,不僅調查位置判斷,也調查成因分析。 應該說,選擇題8和綜合問題13問題第(5)問題是問題問題具有明顯的開放性和靈活性。 可以體現本問題的時代特征。7、表兄弟問題不夠充分有些問題的提問雖然開放性,但對解答的要求“死”,制約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揮,也不利于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 綜
6、問題13第(5)小題:甘肅西北部和內蒙古西部有廣泛的沙漠分布。 請告訴我為什么這里分布著廣泛的沙漠這個問題,學生可以從沙漠原因的任何角度來回答。 如果內容正確的話就能得分。 但是,答案只能從自然的原因來解答。 如果問題中不要求只分析自然的原因,那么人為的原因如何呢?很多學生從人為的原因進行分析,那是正確的嗎? 正確不符合回答的要求,錯誤不符合實際,讓評價者和解答者困惑的,招致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懷疑,不利于學生的自信心形成和思考的發(fā)展。 開放性問題建議必須設定開放性的回答標準。二、試卷分析(隨機抽取100份樣品試卷)選擇題難度和區(qū)分度分析表標題號碼12345678910滿分2222222222平均
7、分數1.870.51.570.931.91.730.871.731.631.53標準離差0.091.060.300.760.070.190.800.190.260.33難度0.930.250.780.470.950.870.430.870.820.77區(qū)分度0.180.460.300.390.080.260.410.260.270.24綜合問題難易度和區(qū)分度分析表標題號碼111213滿分4610平均分數0.61.852.7標準離差2.402.935.16難度0.150.310.27區(qū)分度0.460.410.43試卷整體難易度和區(qū)分度表標題類型滿分平均分數難度區(qū)分度客觀題2014.260.710
8、.32綜合問題205.150.260.43卷成一卷4019.410.500.29一、選擇題:從解答整體的情況來看,選擇題的正確率比綜合問題高,平均得分為14.26的難易度為約0.71,區(qū)分度為約0.32。 在選擇題,一、三、五、六、八、九、十題目的得分率高,二、四、七題目的得分率低。 第二個小題正確答案是a選項,相當一部分學生選擇b是因為學生在世界上的六條板塊邊界線及其位置模糊,失分率高,學生在平時的課上老師列舉的“大板塊構造運動”的常用例子,如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紅海的擴張、地中海的縮小等也說明了的第四個小題正確答案是b, 很少一部分學生選擇a,是因為沒有掌握從氣溫曲線和降水強度圖分析氣候類
9、型的方法,只對氣候分析,或者只對降水強度分析,沒有用溫帶、水類型化的基本方法進行綜合的分析判斷。 第七項的正確選擇是c,很多學生選擇了a或d。 原因是學生的考核問題不細致,未按照問題設定要求比較海南島和露西亞的差異,反映出學生錯誤答案只考慮海南島自然景觀的特點,形成這一自然景觀的根源是緯度低,氣溫高的基本因素。 說明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不好。二、綜合問題第十一題用經緯網圖修訂了兩個小題。 復蓋了經緯網的基本知識點,調查了學生對經緯網的把握度。 這個問題基本上很強,但失分率很高。 (1)小題是根據圖判斷a點的緯度和經度,學生不能正確判斷緯度和經度的數值,二是不能確定東、西經和南、北緯,三是書寫
10、不規(guī)范。 (2)小題判斷東西半球、五代區(qū)分和高、中、低緯度區(qū)分,學生的回答千奇百怪。 這些個問題反映了學生沒有準確掌握基本知識,缺乏空間想象力。 第十三題利用甘肅周邊地區(qū)略圖,修訂了四個小題。 復蓋面廣,地域性格強,學生失分率也高。 (1)小題目要求在圖上填寫蘭州的位置,很多學生不能正確填寫。 原因之一是學生基礎不牢,蘭州位置不明。 二是學生閱讀能力差,不懂鐵元素道、河,失分嚴重。 顯示出學生的手的力量很弱。 (2)小題大做的填補應該是莫高窟,學生不知道一個在哪里,兩個表示錯別字多。 第(3)小題在圖中標注慶陽市,學生解答的正確率低,是因為我們的鄉(xiāng)理教育沒有得到學校、人民教師的普遍重視,地理教
11、育離開了生活,離開了自己的家鄉(xiāng)。 (5)小題學生回答多要點不完全,語言表達能力差,不能進行綜合分析,雖有長篇大論,但幾乎要得分。 所有這些個問題都集中反映了學生缺乏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閱讀圖、知識圖、填補能力。三、教學建議1 .了解課改的本質,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學。本問題反映了學生學習過程中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是不一盞茶的,但目前我們強調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基礎教育改革的發(fā)展方向,而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在掌握了一定知識的基礎上,沒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不能輕易地發(fā)展學生的能力,所以人民教師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是基礎地理教育基礎知識應以人際交往為主線,在宇宙、大氣、海洋、陸地
12、等自然地理和農業(yè)、工業(yè)、集約、交通、人口等人文地理的基礎上全面把握。 關于概念的教育,不能把重點放在讓學生正確理解它們的意思和適用條件,要求學生背書的概念。 一般的基本原理,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運用是很重要的。 例如地球運動及其意義天氣和氣候等,可以結合情況動態(tài)進化,應用于活生生的現實,理解。2 .進行讀圖、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地理圖是地理教育中的重要消息源和學習工具,為地理教育提供地理空間結構、空間聯系和空間過程的信息。 因此,以地理圖運用為主體,結合地理基本教育方法,綜合運用探究性現代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具有地理基礎知識學習和空間觀念的地理科學素養(yǎng)。 在地理分布方面的教育中,單純使用被動接
13、受的教育方法的效果如何?例如,在地理教育學習大氣環(huán)境一直是個難點。 在學習熱帶雨林氣候分布的地區(qū)性特征時,如何使學生真正掌握和學習這些個知識,以達到他們所用的目的,一直是個難題。 如果直接告訴學生有關這種氣候的地帶性和非地帶性分布的知識點,讓學生被動地接受記憶,很多學生會在短時間內忘記,得不到知識點的積累,不說地理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浪費時間,喪失了學生地理學習的積極性。 在同一知識點上,稍微調整教學方法,效果會有天壤之別。 古人早說:與其授魚,不如授魚。 同樣是關于熱帶雨林的氣候分布的學習,通過學習熱帶雨林的氣候特征,可以使學生掌握分析氣候特征的方法。 在這門課上,人民教師提倡學習內容為熱帶雨林氣候
14、分析,圖中指出這種氣候基本分布于赤道附近南北緯10地轄區(qū),然后,根據學生學習到的大氣環(huán)流和地球運動知識分析了這里的日照和降水特征。 學過的知識表明,學生知道赤道附近太陽的直射時間長,形成熱積累的赤道低壓,降水豐富,得到這里的氣候特征年高溫多雨,通過自己的分析學生可以說年高溫多雨特征是熱帶雨林氣候。 這個教學過程充分發(fā)揮地理要素分布圖的導向作用,結合傳統(tǒng)的地理學習比較法和探究性方法,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興趣,也使學生認識到地理學習的魅力。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像各種日照圖的辨讀一樣,很難理解沒有強大的空間想象能力。 其次,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定位能力(如綜合問題13要求學
15、生正確定位蘭州和慶陽)。 在閱讀地圖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正確定位在地理圖中反映的實際范圍,則不能通過閱讀地圖來得到正確的解說主題信息。 在地域地理教育過程中,人民教師可以以牛鼻子經絡和緯線所通過的地域為切入點,用這些個的牛鼻子經絡可以將世界劃分為不同的幾個區(qū)間,從而增強學生的空間記憶,并使他們能夠迅速在經絡和緯度上進行準確的地理圖定位。 地理圖的空間定位也可以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 例如中國的長江、巴西的亞馬遜河等。3、積極開展探究性學習,創(chuàng)造問題形勢,使學生在理論上結合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和知識轉移能力在日常生活、生產實踐中,許多問題與地理學知識密切相關,在讓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也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 培訓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的中心是“探究”一詞,學生的研究活動總是通向學習過程。 為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中國脂肪緊致產品行業(yè)市場深度研究及發(fā)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背景調查行業(yè)產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規(guī)劃深度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育發(fā)水行業(yè)深度研究及發(fā)展前景投資評估分析
- 2025至2030中國聚合物軟管行業(yè)產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規(guī)劃深度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耳鼻喉科手術臺行業(yè)產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規(guī)劃深度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羥基封端的聚丁二烯(HTPB)行業(yè)產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規(guī)劃深度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羊毛棉空調被行業(yè)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報告
- 倉庫火災應急預案和處理流程
- 2025至2030中國繡花坯布行業(yè)市場深度研究與戰(zhàn)略咨詢分析報告
- 檢驗科危險廢物標本溢灑處理流程
- 工程力學標準試卷(A)考題
- GA 1809-2022城市供水系統(tǒng)反恐怖防范要求
- 公司DFMEA樣表模板
- 2023-2024學年貴州省貴陽市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期末??伎荚囶}
- RB/T 069-2021居家養(yǎng)老服務認證要求膳食服務
- JJG 648-2017非連續(xù)累計自動衡器(累計料斗秤)
- 品牌戰(zhàn)略定位課件
- 2022年武漢東湖學院輔導員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醫(yī)療技術分級授權與再授權申請表
- 兒童腺病毒肺炎診療規(guī)范課件
- MBTI人格理論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