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章重點內容,第5章 實體建模應用實例,本章將通過一些具體實例來講述實體建模功能,涉及到的實例包括:連接件、雙向緊固件和閥體。這些零件都是機械設計中的常用零件。通過這些零件的造型,讀者可以熟悉實體造型的一般思路和操作過程,從而深入掌握實體造型的方法。,本章學習目標,掌握實體建模的思路和方法 掌握工程圖紙的閱讀方法 熟練掌握拉伸操作 掌握倒圓角的技巧 掌握鏡像體和鏡像特征操作 掌握拔模操作,5.1 實例一:連接件,本例將設計的零件工程圖如下圖所示。,5.1 實例一:連接件,1新建圖形文件,啟動UG NX8,新建【模型】文件“5-1.prt”,設置單位為【毫米】,單擊【確定】,進入【建?!磕K。,
2、5.1 實例一:連接件,2實體建模,繪制草圖。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草圖】命令,選擇YC-ZC平面作為草圖平面,單擊【確定】,進入【草圖】模塊。繪制如下圖所示的草圖,單擊【完成草圖】,退出【草圖】模塊。,5.1 實例一:連接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拉伸實體1。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設計特征】|【拉伸】命令,選擇如下圖所示的曲線作為【截面曲線】,并設置【開始距離】為-7,【結束距離】為31,其余保持默認設置,單擊【確定】。,5.1 實例一:連接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拉伸實體2。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設計特征】|【拉伸】命令,選擇如下圖所示的曲線作為【截面曲線】,并設置【開始距離】為0
3、,【結束距離】為25,【布爾】為【求和】,其余保持默認設置,單擊【確定】。,5.1 實例一:連接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拉伸實體3。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設計特征】|【拉伸】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曲線作為【截面曲線】,并設置【開始距離】為0,【結束距離】為50,【布爾】為【求和】,其余保持默認設置,單擊【確定】。,5.1 實例一:連接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拉伸實體4。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設計特征】|【拉伸】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曲線作為【截面曲線】,并設置【開始距離】為16,【結束距離】為38,【布爾】為【求差】,其余保持默認設置,單擊【確定】。,5.1 實例一:連接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拔
4、模特征1。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設計特征】|【拔模】命令,設置【類型】為【從邊】,選擇基準坐標系的Y軸作為【脫模方向】,選擇如圖所示的邊為【固定邊緣】,輸入【角度1】為7,單擊【確定】。,5.1 實例一:連接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拔模特征2。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設計特征】|【拔?!棵睿O置【類型】為【從邊】,選擇基準坐標系的Z軸作為【脫模方向】,選擇如圖所示的邊為【固定邊緣】,輸入【角度1】為-7,單擊【確定】。,5.1 實例一:連接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拔模特征3。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設計特征】|【拔?!棵?,設置【類型】為【從邊】,選擇基準坐標系的Z軸作為【脫模方向】,
5、選擇如圖所示的邊為【固定邊緣】,輸入【角度1】為7,單擊【確定】。,5.1 實例一:連接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圓角特征1。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細節(jié)特征】|【邊倒圓】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邊,并輸入【Radius 1】為3,單擊【確定】。,5.1 實例一:連接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圓角特征2。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細節(jié)特征】|【邊倒圓】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邊,并輸入【Radius 1】為1,單擊【確定】。,5.1 實例一:連接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圓角特征3。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細節(jié)特征】|【邊倒圓】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邊,并輸入【Radius 1】為1,單擊【確定】。,5.1 實
6、例一:連接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斜角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細節(jié)特征】|【倒斜角】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邊,并輸入【距離】為1,單擊【確定】。,5.1 實例一:連接件,2實體建模,連接件創(chuàng)建完成,結果如圖所示。,5.1 實例一:連接件,3實例總結,這個例子主要是拉伸、拔模與倒圓角的應用。拉伸時,選擇方式需要設置為【相連曲線】或者【單條曲線】,然后選擇需要拉伸的截面;拔模時,關鍵是要弄清【脫模方向】與【固定邊緣】;倒圓角時,要遵循“先大后小,先斷后連”的原則;此外,還用到了倒斜角。,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在本例中設計的零件如下圖所示。,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1新建圖形文件,啟動
7、UG NX8,新建【模型】文件“5-2.prt”,設置單位為【毫米】,單擊【確定】,進入【建模】模塊。,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繪制草圖。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草圖】命令,選擇YC-ZC平面作為草圖平面,單擊【確定】,進入【草圖】模塊。繪制如圖所示的草圖,單擊【完成草圖】,退出【草圖】模塊。,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拉伸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設計特征】|【拉伸】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曲線作為【截面曲線】,并設置對稱拉伸的【距離】為15,其余保持默認設置,單擊【確定】。,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基準平面。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
8、入】|【基準/點】|【基準平面】命令,設置【類型】為【按某一距離】,選擇XC-YC平面作為參考平面,輸入【距離】為30,單擊【確定】。,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繪制草圖。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草圖】命令,選擇第(3)步所創(chuàng)建的基準平面作為草圖平面,選擇基準坐標系的Y軸作為水平參考,單擊【確定】,進入【草圖】模塊。繪制如圖所示的草圖,單擊【完成草圖】,退出【草圖】模塊。,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拉伸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設計特征】|【拉伸】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曲線作為【截面曲線】,并設置【開始距離】為0,【結束距離】為38,其余保持默認設置,
9、單擊【確定】。,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繪制草圖。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草圖】命令,選擇YC-ZC平面作為草圖平面,單擊【確定】,進入【草圖】模塊。繪制如圖所示的草圖,單擊【完成草圖】,退出【草圖】模塊。,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拉伸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設計特征】|【拉伸】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曲線作為【截面曲線】,并設置對稱距離為13,【偏置】為【兩側】,【開始】為0,【結束】為-6,其余保持默認設置,單擊【確定】。,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拉伸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設計特征】|【拉伸】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
10、曲線作為【截面曲線】,并設置對稱距離為3,其余保持默認設置,單擊【確定】。,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繪制草圖。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草圖】命令,選擇YC-ZC平面作為草圖平面,單擊【確定】,進入【草圖】模塊。繪制如圖所示的草圖,單擊【完成草圖】,退出【草圖】模塊。,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拉伸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設計特征】|【拉伸】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曲線作為【截面曲線】,并設置對稱距離為5.5,其余保持默認設置,單擊【確定】。,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布爾求和。選擇創(chuàng)建的5個拉伸體,對其進行求和,使其成為一個整體。 繪制
11、草圖。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草圖】命令,以XC-YC平面作為草圖平面,選擇基準坐標系的Y軸作為水平參考,單擊【確定】,進入【草圖】模塊。繪制如圖所示的草圖,單擊【完成草圖】,退出【草圖】模塊。,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拉伸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設計特征】|【拉伸】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曲線作為【截面曲線】,其【開始距離】和【結束距離】只要貫穿圓柱體即可,設置【偏置】為【對稱】,【開始】、【結束】均為0.5,【布爾】為【求差】,其余保持默認設置,單擊【確定】。,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隱藏基準坐標系及所有草圖。 創(chuàng)建沉頭孔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
12、【插入】|【設計特征】|【NX5版本之前的孔】,設置如圖 528所示的沉頭孔參數(shù),選擇底部圓柱體的一個端面作為沉頭孔的放置面,設置【定位方式】為【點到點】,選擇圓柱端面的中心為參考點,單擊【確定】。,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沉頭孔特征。以同樣的方式在底部圓柱的另一端面創(chuàng)建沉頭孔特征,沉頭孔參數(shù)保持不變。 創(chuàng)建簡單孔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設計特征】|【NX5版本之前的孔】,設置如圖所示的簡單孔參數(shù),選擇上部圓柱體的一個端面作為簡單孔的放置面,設置【定位方式】為【點到點】,選擇圓柱端面的中心為參考點,單擊【確定】。,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邊倒圓
13、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細節(jié)特征】|【邊倒圓】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邊,并輸入【Radius 1】為10,單擊【確定】。,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邊倒圓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細節(jié)特征】|【邊倒圓】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邊,并輸入【Radius 1】為16,單擊【確定】。,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邊倒圓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細節(jié)特征】|【邊倒圓】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邊,并輸入【Radius 1】為25,單擊【確定】。,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邊倒圓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細節(jié)特征】|【邊倒圓】命令
14、,選擇如圖所示的邊,并輸入【Radius 1】為2,單擊【確定】。,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邊倒圓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細節(jié)特征】|【邊倒圓】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邊,并輸入【Radius 1】為2,單擊【確定】。,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邊倒圓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細節(jié)特征】|【邊倒圓】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邊,并輸入【Radius 1】為4,單擊【確定】。,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邊倒圓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細節(jié)特征】|【邊倒圓】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邊,并輸入【Radius 1】為4,單擊【確定】。
15、,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邊倒圓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細節(jié)特征】|【邊倒圓】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邊,并輸入【Radius 1】為2,單擊【確定】。,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邊倒圓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細節(jié)特征】|【邊倒圓】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邊,并輸入【Radius 1】為2,單擊【確定】。,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邊倒圓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細節(jié)特征】|【邊倒圓】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邊,并輸入【Radius 1】為2,單擊【確定】。,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邊倒圓特征。選擇下拉
16、菜單中的【插入】|【細節(jié)特征】|【邊倒圓】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邊,并輸入【Radius 1】為2,單擊【確定】。,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2實體建模,雙向緊固件創(chuàng)建完成,結果如圖 所示。,5.2 實例二:雙向緊固件,3實例總結,在創(chuàng)建實體模型前,要先對模型進行分析,思考模型可以分解為幾個特征。例如本例所講述的模型可以分解為5個拉伸特征。有了這5個拉伸特征后,模型的大致形狀就出來了,接下來需要的就是對其進行布爾求和、打孔和倒圓等特征操作。,5.3 實例三:閥體,在本例中設計的零件如下圖所示。,5.3 實例三:閥體,1新建圖形文件,啟動UG NX8,新建【模型】文件“5-3.prt”,設置單位
17、為【毫米】,單擊【確定】,進入【建模】模塊。,5.3 實例三:閥體,2實體建模,繪制草圖。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草圖】命令,選擇XC-YC平面作為草圖平面,單擊【確定】,進入【草圖】模塊。繪制如圖所示的草圖,單擊【完成草圖】,退出【草圖】模塊。,5.3 實例三:閥體,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拉伸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設計特征】|【拉伸】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曲線作為【截面曲線】,并設置對稱拉伸的【距離】為17.5,其余保持默認設置,單擊【確定】。,5.3 實例三:閥體,2實體建模,繪制草圖。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草圖】命令,選擇XC-YC平面作為草圖平面,單擊【確定】,進入【草圖
18、】模塊。繪制如圖所示的草圖,單擊【完成草圖】,退出【草圖】模塊。,5.3 實例三:閥體,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拉伸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設計特征】|【拉伸】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曲線作為【截面曲線】,并設置【開始距離】為17.5,【結束距離】為20,其余保持默認設置,單擊【確定】。,5.3 實例三:閥體,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鏡像體。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關聯(lián)復制】|【鏡像體】命令,選擇步驟(4)創(chuàng)建的拉伸體為被鏡像的【體】,選擇基準坐標系的XC-YC平面作為【鏡像平面】,如圖 所示,單擊【確定】。,5.3 實例三:閥體,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基準平面。隱藏草圖曲線。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
19、基準/點】|【基準平面】命令,設置【類型】為【成一角度】,選擇基準坐標系的YC-ZC平面作為【平面參考】,選擇基準坐標系的ZC軸作為【通過軸】,輸入【角度】為45,如圖所示,單擊【確定】。,5.3 實例三:閥體,2實體建模,繪制草圖。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草圖】命令,選擇步驟(6)所做基準平面作為草圖平面,單擊【確定】,進入【草圖】模塊。繪制如圖所示的草圖,單擊【完成草圖】,退出【草圖】模塊。,5.3 實例三:閥體,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拉伸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設計特征】|【拉伸】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曲線作為【截面曲線】,并設置【開始距離】為5.3,【結束距離】為7.8,其余保持
20、默認設置,單擊【確定】。,5.3 實例三:閥體,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鏡像體。隱藏草圖曲線。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關聯(lián)復制】|【鏡像體】命令,選擇步驟(8)創(chuàng)建的拉伸體為被鏡像的【體】,選擇基準坐標系的YC-ZC平面作為【鏡像平面】,如圖所示,單擊【確定】。,5.3 實例三:閥體,2實體建模,布爾求和。選擇已創(chuàng)建的5個實體,對其進行求和,使其成為一個整體。 創(chuàng)建基準平面。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基準/點】|【基準平面】命令,設置【類型】為【成一角度】,選擇圖所示平面作為【平面參考】,選擇圖所示邊緣作為【通過軸】,輸入【角度】為-8,單擊【確定】。,5.3 實例三:閥體,2實體建模,繪制草圖
21、。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草圖】命令,選擇步驟(11)所做基準平面作為草圖平面,單擊【確定】,進入【草圖】模塊。繪制如圖所示的草圖,單擊【完成草圖】,退出【草圖】模塊。,5.3 實例三:閥體,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拉伸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設計特征】|【拉伸】命令,選擇如圖所示的曲線作為【截面曲線】,并設置【開始距離】為0,【結束距離】為7.8,【布爾】為【求差】,其余保持默認設置,單擊【確定】,5.3 實例三:閥體,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鏡像特征。隱藏草圖曲線。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關聯(lián)復制】|【鏡像特征】命令,選擇步驟(13)創(chuàng)建的拉伸特征為被鏡像的【特征】,選擇基準坐標系的YC-ZC平面作為【鏡像平面】,如圖所示,單擊【確定】。,5.3 實例三:閥體,2實體建模,創(chuàng)建簡單孔特征。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設計特征】|【NX5版本之前的孔】,設置如圖所示的簡單孔參數(shù),選擇實體的上表面的為簡單孔的放置面,設置【定位方式】為【點到點】,選擇圓弧的中心為參考點,單擊【確定】。,5.3 實例三:閥體,2實體建模,繪制草圖。選擇下拉菜單中的【插入】|【草圖】命令,選擇XC-ZC平面作為草圖平面,單擊【確定】,進入【草圖】模塊。繪制如圖所示的草圖,單擊【完成草圖】,退出【草圖】模塊。,5.3 實例三:閥體,2實體建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30年中國生態(tài)農(nóng)莊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監(jiān)測及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房地產(chǎn)市場報告 -2025年二季度青島寫字樓和零售物業(yè)市場報告
- 藥品銷售集中采購管理辦法
- 葫蘆島營商環(huán)境管理辦法
- 虹口區(qū)貨物倉儲管理辦法
- 行政事業(yè)類項目管理辦法
- 衡陽縣鄉(xiāng)鎮(zhèn)干部管理辦法
- 西南水泥智能化管理辦法
- 西工大教師考核管理辦法
- 許可證管理辦法學習報告
- 骨質疏松病人的護理
- 高中英語全國高考考綱詞匯3600匯總
- GB/T 35068-2018油氣管道運行規(guī)范
- GB/T 13277.7-2021壓縮空氣第7部分:活性微生物含量測量方法
- 2023年婁底冷水江市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招聘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FZ/T 07019-2021針織印染面料單位產(chǎn)品能源消耗限額
- 特勞特戰(zhàn)略定位總裁課程課件
- 陳寶光-TTT課程開發(fā)與設計(講義)V2.1
- 六年級開學主題班會課件
- 公務員培訓包過班協(xié)議書范本
- 銀行物業(yè)服務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