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嘔 吐,南陽醫(yī)學高等??茖W校 韓華剛,醫(yī)道雖繁而可一言蔽之者曰陰陽而已,本節(jié)內(nèi)容為4個課時。 教學目的:了解嘔吐的定義、范圍以及調(diào)攝護理;熟悉嘔吐的病因病機、辨證要點;掌握嘔吐的證候特征、治療原則以及證治分類。 教學內(nèi)容:嘔吐的概述(包括定義、歷史沿革、范圍)、病因病機、類證鑒別、辨證論治以及預防與調(diào)攝等。 教學要點:掌握嘔吐的證候特征、病因病機與分型論治。,嘔吐:胃失和降,氣逆于上,胃內(nèi)容物經(jīng)食道、口腔吐出的一種病證。有物有聲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無物有聲謂之干嘔。,概念,一 概述,嘔與吐常同時發(fā)生,很難截然分開,故病稱之嘔吐。 干嘔與兩者雖有區(qū)別,但在辯證論治上大致相同,所以合寫在一起。 嘔
2、吐是內(nèi)科常見病證,多屬脾胃腸病證。,源流,(一)內(nèi)經(jīng)對嘔吐病因,論述甚詳 1六淫之邪能致嘔吐; 2飲食過量水谷停留胃中不能運化也發(fā)生嘔吐; 3病位主要在胃,其次脾和肝膽。,(二)金匱要略對其脈證治療,論述甚詳,為后世辨證論治,奠定基礎。 小半夏湯: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 大半夏湯: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 橘皮湯:生姜半夏湯,橘皮竹茹湯,大黃甘草湯。,(三)千金方嘔吐噦第五治療多有精辟論述: “凡嘔吐者多食生姜,此是嘔家圣藥。” 胃寒嘔吐生姜+吳萸,丁香 胃熱嘔吐生姜+黃芩、黃連,(四)丹溪心法嘔吐處方用藥中肯,后世多用: “胃中有熱,膈上有疾者,二陳湯加炒山梔,黃連,生姜;有久
3、病嘔者,胃虛不納谷者,用人參、生姜、黃芪、白術(shù)、香附之類。“,(五)景岳全書嘔吐提綱挈領,分虛實兩類: “嘔吐一證,最常詳辨虛實。實者有邪,去其邪則愈;虛者無邪,則全由胃氣之虛也,補其虛則嘔吐可止?!?嘔吐是一常見癥狀,出現(xiàn)于急性胃炎、心因性嘔吐、胃粘膜脫垂癥、賁門痙攣、幽門痙攣、幽門梗阻、十二指腸壅積癥、腸梗阻、肝炎、胰腺炎、膽囊炎、尿毒癥、顱腦疾病以及一些急性傳染病等,以嘔吐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時,可參考本節(jié)辯證論治。,西醫(yī)范圍,二 病因病機,外邪犯胃 氣機阻滯 飲食不節(jié) 傷胃滯脾,食滯不化 肝失疏泄,橫逆犯胃 情志失調(diào) 憂思傷脾,脾失健運 病后體虛 胃不盛納,脾失健運,嘔吐的基本病因病機,胃氣
4、上逆,嘔吐, 外邪侵襲風、寒、暑、濕之邪,以及穢濁之氣,內(nèi)干胃腑,擾亂氣機,胃失和降,水谷隨氣上逆,則可發(fā)生嘔吐。, 飲食所傷過食生冷油膩或不潔食品,皆可損傷脾胃,導致食滯中焦,胃氣不能通降,上逆則為嘔吐。, 情志失調(diào)郁怒傷肝,肝氣郁滯,橫逆犯胃,或憂思傷脾,脾失健運,食積難化,均可導致胃失和降,上逆而為嘔吐, 脾胃虛弱勞倦過度,耗傷中氣,或久病傷陽,以致寒濕或痰飲中阻,發(fā)為嘔吐;亦有熱病傷陰,胃之津液不足,失于潤降,上逆而成嘔吐者。,1基本病機 發(fā)生嘔吐的基本病機在于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病機要點,2病位 主要在胃,與肝脾有關,亦可涉及膽腑,病性,嘔吐的病機無外乎虛實兩大類,實者由邪、飲食、
5、痰飲、肝氣等邪氣犯胃,致胃失和降,胃氣上逆而發(fā);虛者由氣虛、陽虛、陰虛等正氣不足,使胃失溫養(yǎng)、濡潤,胃虛不降所致。,三 診斷,(一)主癥:嘔吐食物、痰飲、水液、或干嘔無物,一日數(shù)次,持續(xù)或反復發(fā)作。 (二)先兆誘因:起病急或緩,惡心欲嘔先兆,氣味、飲食、情志、冷熱誘發(fā)、食物中毒、化學藥物反應。 (三)檢查:鋇透,內(nèi)窺鏡。,五鑒別診斷,1嘔吐與反胃,2嘔吐與噎膈,3嘔吐與呃逆,六 辨證論治,(一)、辨證要點,1 辨實嘔與虛嘔,2 辨嘔吐物:反映寒熱虛實,病變臟腑,食積肉腐:酸腐難聞 膽熱犯胃:黃水味苦 肝氣犯胃:酸水綠水 痰飲中阻:痰濁涎沫 蟲積,胃中虛寒:泛吐清水 胃陰不足:粘沫量少,3 辨可
6、吐與止吐,1降逆止嘔祛除病因和胃止嘔 2胃有癰膿、痰飲、食滯、毒物邪去嘔止探吐之法,4 辨可下與禁下,1.病在胃不宜攻腸,會引邪內(nèi)陷 2.欲吐者不可下之 邪去嘔止排積食,敗膿 3.屬虛不宜下 4.兼表者不可下 5.胃腸實熱、便秘、濁氣上逆通其便,濁氣下行,(二)、 治療原則,1.治療大法:和胃降逆 2.實者祛邪:解表、消食、化痰、理氣、輔和胃降逆 3.虛者扶正:益氣、溫陽、養(yǎng)陰、輔以降逆止嘔,(三)、分證論治-實證,1.外邪犯胃,主癥:突然嘔吐,起病較急,常伴有發(fā)熱惡寒,頭身疼痛 次癥:胸脘滿悶,不思飲食 舌脈:舌苔白;脈濡緩。 治法:解表疏邪,和胃降逆。 方藥:藿香正氣散,方解:,藿香正氣散
7、加減,藿香、紫蘇、白芷、 大腹皮、厚樸、半夏、 陳皮、白術(shù)、茯苓、生姜,疏邪解表芳香化濁,理氣除滿,和胃降逆,暑濕犯胃,身熱汗出,可用新加香薷飲解暑化濕; 穢濁犯胃,嘔吐甚劇,可吞服玉樞丹辟穢止嘔; 風熱犯胃:頭痛身熱,可用銀翹散去桔梗之升提加橘皮、竹茹清熱和胃; 兼食滯:脘悶腹脹,噯腐吞酸,去白術(shù)、甘草,加神曲、雞內(nèi)金、萊菔子以消積導滯; 風寒偏重,寒熱無汗,可加荊芥防風以疏風散寒; 暑熱犯胃:壯熱口渴,可用黃連解毒湯。,2.飲食停滯,癥狀:嘔吐酸腐,脘腹脹滿,噯氣厭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 次癥:大便或溏或結(jié),氣味臭穢 舌脈:苔厚膩,脈滑實 治法:消食化滯,和胃降逆 方藥:保和丸,消食化積,
8、方解 保和丸加減 神曲、山楂、萊菔子、連翹 茯苓、半夏、陳皮 酒食 肉食 面食 食熱,和胃降逆,3.痰飲內(nèi)停,癥狀:嘔吐多為清水痰涎,頭眩心悸, 兼次癥:胸脘痞悶,不思飲食,或嘔而腸鳴有聲 舌脈:苔白膩,脈滑。 治則:溫化痰飲,和胃降逆 方藥:小半夏湯合苓桂術(shù)甘湯,方解:,小半夏湯合苓桂術(shù)甘湯,生姜、半夏 茯苓、桂枝、 白術(shù)、甘草,和胃降逆,溫脾化飲,4.肝氣犯胃,癥狀:嘔吐吞酸,噯氣頻作 兼次癥:胸脅脹滿,煩悶不舒,每因情志不遂,而嘔吐吞酸更甚 舌脈:舌邊紅,苔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和胃止嘔 方藥:四七湯。,方解 四七湯 蘇葉、厚樸、 半夏、生姜、茯苓、,行氣開郁,和胃降逆,三、分證論
9、治-虛證,分證論治,1脾胃氣虛證 辨證依據(jù) (1)惡心、嘔吐; (2)納差,脘腹脹悶不舒,大便不暢面色萎黃,神疲倦??; (3)舌質(zhì)淡,苔白滑,脈細弱。,分證論治,治法:健脾益胃、和胃降逆。 方藥 香砂六君湯。 四君子湯:健脾益氣; 香附、陳皮、砂仁、半夏:健脾滲濕,芳香醒脾。,2.脾胃陽虛,癥狀:飲食稍有不慎,即易嘔吐,大便溏薄,時作時止, 兼次癥:胃納不佳,食入難化,脘腹痞悶,口淡不渴,面白少華,倦怠乏力 舌脈: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濡弱。 治法:益氣健脾,和胃降逆 方藥:理中丸,方解:,理中丸,參、苓、術(shù)、甘 砂仁、木香,健脾益氣,理氣和中,3.胃陰不足,癥狀:嘔吐反復發(fā)作,時作干嘔, 兼次癥
10、:嘔量不多,或僅唾涎沫,口燥咽干,胃中嘈雜,似饑而不欲食, 舌脈: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 治法:滋養(yǎng)胃陰,降逆止嘔 方藥:麥門冬湯。,方解:,麥門冬湯加減,參、冬、粳米、甘草,滋養(yǎng)胃陰 降逆止嘔,半夏,七 預后轉(zhuǎn)歸,實證:病程短,病情輕,易治愈。 虛證及虛實夾雜:病程長,病情重,反復發(fā)作,時作時止,較為難治。 失治誤治:由實轉(zhuǎn)虛,虛實夾雜,由輕轉(zhuǎn)重, 久病久吐:脾胃衰敗,化源不足,易生變證。,八 預防與調(diào)攝,避免風寒暑濕或穢濁之邪侵襲 避免精神刺激 避免食腥穢之物、暴飲暴食,忌食生冷、辛辣、香燥之物 嘔吐劇烈者應臥床休息,九 其他療法,一、單方、驗方 (1)保和九:適用于四時感冒,發(fā)熱頭痛,消化不
11、良,腸胃不適,惡心、嘔吐等癥,每服69克,每日23次,開水送服。 (2)蕾香正氣丸:適用于外感風寒、內(nèi)傷濕滯所致惡心、嘔吐,每服69克,每日3次,開水送服。但傷暑氣虛伴吐逆之人,不宜選用。 (3)理中丸:適用于中焦虛寒,健運失職,喜唾涎沫,嘔吐腹痛,每次服58克,每日3次,開水送服,胃陰不足者不宜用。,(4)玉樞丹:適用于感受暑濕時邪、穢濁之氣,忽然嘔吐,用此藥以解毒辟穢止嘔,每次06克,每日2次,吐止停服。 (5)生姜嚼服:適用于干嘔吐逆不止。 (6)干嘔不息,蔗汁溫服半升,日3次,人姜汁更佳。 (7)胃冷嘔逆,氣厥不通,母丁香3個,陳橘皮1塊,去白,水煎熱服。,(8)百合45克,雞子黃1枚
12、,用水洗百合浸一夜,當白沫出,去其水,再用清水煎,加雞子黃,攪勻再煎,溫服,適用于神經(jīng)性嘔吐。 (9)蘆根90克,切碎、水煎服,適用于冒熱嘔吐。 (10)橘皮3克,白米一小撮,水煎,姜汁沖服,適用于胃炎嘔吐。 (11)豆蔻15克,生姜汁1匙,將豆蔻研末,用生姜汁為丸,每服13克,開水送服。適用于胃寒嘔吐。,二、針灸 主穴:內(nèi)關、中脘。 配穴:足三里、公孫、豐隆、陽陵泉、肝俞、脾俞、隱白。 針法:先針主穴,中等強度刺激手法,宜留針。如食滯嘔吐加針公孫、足三里;痰多刺豐隆;肝逆犯胃刺肝俞、脾俞、陽陵泉。 灸法:脾胃虛寒宜灸隱白、脾俞。 內(nèi)關,補則溫中和胃,瀉則調(diào)氣暢中:中脘能通降胃腑之氣;肝俞、脾
13、俞、陽陵泉平肝和胃;艾灸隱白、脾俞能健脾溫胃,和中止嘔。,病案分析,錢某,男,42歲,工人。素有胃潰瘍病史,因受涼或吃生冷寒涼食物導致發(fā)作。近幾日因外出做工,多喝冷飲,三天來嘔吐頻作,時吐時止,吐為食入不易消化之物,上腹飽脹,痞悶,隱痛,納差,口淡不渴,乏力,便秘,舌淡紅苔薄白膩,脈沉細弦。,吳某,男性,36歲,2000年12月就診。患者就診前一天,因淋雨受寒后,出現(xiàn)嘔吐未消化食物,胸脘滿悶,不思飲食,噯氣酸腐,大便溏薄,氣味臭穢。小便色清,伴有頭身疼痛,惡寒發(fā)熱,舌苔白膩,脈濡緩。 請寫出中醫(yī)診斷、證型、治法、方藥。,歐某,女性,58歲,因反復嘔吐5年加劇1周,1998年8月就診。 患者近5
14、年來,飲食稍有不慎即發(fā)嘔,時作時止,伴有納呆神疲,胸脘痞悶,口淡無味。一周前因天熱吃冷飲后,出現(xiàn)嘔吐清涎,心悸頭眩,腸鳴有聲,大便溏薄,舌質(zhì)淡紅,苔白膩,脈濡細無力。,【現(xiàn)代名醫(yī)經(jīng)驗】,名醫(yī)黃文東先生認為,當嘔吐不止,切忌甘膩重濁之品,此時用藥以辛開苦泄,和胃降逆為主。使患者能夠受藥,不致服藥即吐,方能達到治療要求。他的醫(yī)案中敘述了3例肝氣橫逆,胃失和降所致的嘔吐,以旋復代赭湯,橘皮竹茹湯加減為主,但均去甘草、大棗,恐甘膩呆胃,不能受納,而隨證加減卻相當?shù)梅ǎ鐐幷呒由硡?、麥冬以清養(yǎng)胃陰,半夏、黃連等辛開苦降之品為治嘔吐要藥。 姜春華(原上海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教授)用半夏、芍藥、生姜、
15、甘草治療肝氣上沖犯胃所致的嘔吐。,張夢依(湖北中醫(yī)學院著名老中醫(yī))用芳香化濁湯(藿香10克、厚樸10克、法半夏10克、白茯苓15克、陳皮10克、炙甘草10克、黃連5克、吳茱萸5克、蒼白術(shù)各10克、紫蘇10克、神曲10克、生姜3片)治療脘痞悶脹,腹中劇痛,繼則嘔吐酸餿食物或瀉利稀黃水,便中帶不消化殘渣。 李鳴皋(河南南陽地區(qū)人民醫(yī)院主任醫(yī)師)用和降止嘔方(半夏、黃芩、黨參、藿香、厚樸炙甘草各10克,干姜6克、生姜3克)治療嘔吐伴頭暈、胸悶、咳喘。 魏長春(浙江省中醫(yī)院主任醫(yī)師,著名中醫(yī)學家)用溫經(jīng)回陽方(熟附子6克,干姜、炙甘草各3克,西黨參、茯苓各9克,淮小麥30克、紅棗6枚)治療惡心嘔吐,胃
16、脘疼痛喜按,受涼后痛甚,四肢厥冷。面色蒼白,脈細舌淡苔薄白。,【結(jié)語】,病位在胃,涉及肝脾; 首辨虛實,和胃降逆; 實者祛邪,虛者補益。,吐 酸,吐酸是指胃中酸水上泛的癥狀,又叫泛酸。 若隨即咽下者為吞酸, 若隨即吐出者為吐酸。 可單獨出現(xiàn),但常與胃痛兼見。 素問至真要大論;“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于熱”。,證治匯補吞酸:“大凡積滯中焦,久郁成熱,則本從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熱也;若客寒犯胃,傾刻成酸,本無郁熱,因寒所化者,酸之寒也”。熱和寒,與胃有關。 壽世保元吞酸:“夫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身,故為酸也”。-肝氣。,屬熱者多由肝郁化熱,胃失和降所致; 因寒者多因肝郁犯胃,脾胃虛弱而成。但總以肝氣犯胃為基本機。,熱證 癥狀:吞酸時作,噯腐氣穢,胃脘脹滿,兩脅脹滿,心煩易怒,口干口苦,咽干口渴,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治法:清肝瀉火,和胃降逆 方藥:左金丸加味,可加黃芩、枝子以清肝熱,加烏賊骨、瓦楞子以制酸。,寒證 癥狀:吐酸時作,噯氣腐酸,胸脅脹悶,喜唾涎沫,飲食喜熱,四肢不溫,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脈沉遲。 治法:溫中散寒,和胃制酸 方藥:香砂六君子湯加吳茱萸為主方,可加蒼術(shù)、藿香化濕醒脾。,嘈 雜,嘈雜是指胃中空虛,似饑非饑,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狀,時作時止的病證??蓡为毘霈F(xiàn),也可與胃痛、吐酸兼見。 病因-胃熱、胃虛、血虛。,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流大通道活動方案
- 物業(yè)品牌活動方案
- 理療店活動套餐活動方案
- 物業(yè)公司下基層活動方案
- 生活活動與生命活動方案
- 班級表演彈琴活動方案
- 特殊學?;顒臃桨?/a>
- 珠寶商場內(nèi)購會活動方案
- 洗浴店月底活動方案
- 涉毒人員幫教活動方案
- 2025年 中國南水北調(diào)集團新能源投資公司第一批中層及考試筆試試卷附答案
- 敘事護理學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yī)大學
- 火龍罐綜合灸技術(shù)課件
- 六年級主題班隊會記錄表(6個表)
- 雙柏縣工業(yè)用大麻開發(fā)種植實施計劃方案
- 租賃房屋交接清單
- 吊頂檢驗報告(共5頁)
- (完整版)10KV電力線路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word完整版)山西省普通高中畢業(yè)生登記表
- 三國群英傳7物品編號課件
- 42式太極拳拳譜動作圖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