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5文言文知識梳理_W_第1頁
必修1-5文言文知識梳理_W_第2頁
必修1-5文言文知識梳理_W_第3頁
必修1-5文言文知識梳理_W_第4頁
必修1-5文言文知識梳理_W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 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梳理必修1-5縱橫語文,直通高考1 必修1縱橫語文,直通高考2 燭之武退秦師知識梳理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3 實詞1.古今異義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東道主】古義: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義:泛指設(shè)宴請客的主人。行李之往來 【行李】 古義:使者,出使的人; 今義:指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共其乏困 【乏困】 古義:缺少的東西; 今義:疲倦。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 古義:那個人; 今義:尊稱一般人的妻子。2.通假字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已,通“矣”,語氣詞,了。)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給) 夫晉,何厭之有 (厭,通“饜”,滿足) 秦伯說,與鄭人盟 (說,

2、通“悅”,高興) 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明智) 3.詞類活用 燭之武退秦師 (退,使動用法,使撤兵) 且貳于楚也 (貳,數(shù)詞作動詞,從屬二主)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軍,名詞作動詞,駐軍) (亡,使動用法,使) 越國以鄙遠(yuǎn)(鄙,名詞作動詞,把當(dāng)邊邑) (夜,名詞作狀語,在夜里) (東,名詞作狀語,在東邊) 夜縋而出 既東封鄭 (封,名詞作動詞,使成為邊境) 4.一詞多義 (1) 鄙 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 (邊邑,邊遠(yuǎn)的地方) 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 (目光短淺) (2) 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如果沒有) 微聞有鼠作作索索 (隱約) 見其發(fā)矢十中,但微頷之 (略微) 縱

3、橫語文,直通高考4 虛詞1.以 以 其 無 禮 于 晉 ( 連 詞 , 因 為 ) 敢 以 煩 執(zhí) 事 ( 介 詞 , 拿 , 用 ) 越 國 以 鄙 遠(yuǎn) ( 連 詞 , 表 順 承 ) 焉用亡鄭以陪鄰 (連詞,表順承)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介詞,把) 2.而 今 急 而 求 子 ( 連 詞 , 表 順 承 , 才 ,) 夜 縋 而 出 ( 連 詞 , 表 修 飾 ) 若亡鄭而有利于君 (連詞,表順承) 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 (連詞,表轉(zhuǎn)折) 3.焉 子亦有不利焉 (句末語氣詞,表感嘆) 焉用亡鄭以陪鄰 (疑問副詞,何)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疑問代詞,哪里) 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 (代詞,指文章)

4、永之人爭奔走焉 (兼詞,于此) 4.其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代詞,代指“行李”,使者) 失其所與,不知 (代詞,自己的) 吾其還也 (語氣詞,還是,表商量或希望) 5.之 是 寡 人 之 過 也 ( 助 詞 , 的 ) 臣之壯也 (助詞,取消句子獨(dú)立性,不譯)夫晉,何厭之有 (助詞,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不譯)縱橫語文,直通高考5 特殊句式1. 判斷句 是寡人之過也。 鄰之厚,君之薄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2. 省略句 晉(于)函陵軍,秦(于)氾南軍。 敢以(之)煩執(zhí)事。 (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 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 (燭之武)夜縋而出,見秦伯。

5、3.倒裝句 狀語后置 以其無禮于晉。 (以其于晉無禮。)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 (佚之狐于鄭伯言曰。)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若亡鄭而于君有益。)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晉(于)函陵軍,秦(于)氾南軍。) 賓語前置 夫晉,何厭之有? (夫晉,有何厭?) 4.固定句式 夫晉,何厭之有? (何之有:有的呢) 文化常識1.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盡的編年體史書,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稱春秋左氏傳,別稱左氏春秋,和公羊傳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2. 春秋時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勞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為公爵,比如晉文公、秦穆

6、公、齊桓公等。 3. 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 4. 寡人:寡德之人,諸侯謙稱。 5. 執(zhí)事:辦事的官吏,也用于對對方的敬稱。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6 6. 大夫:官職等級名。夏商周時,官分卿、大夫、士三級,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來成為對有官位者的通稱。 7. 史書體例 作文拓展話題一:逆境中的堅持 燭之武三朝為官,滿腹經(jīng)綸,卻一直不得重用,其間他忍受的寂寞和痛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但燭之武并沒有自暴自棄、妄自菲薄,而是以驚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圖強(qiáng),飽讀詩書,關(guān)心,指點(diǎn),激揚(yáng)文字,終于在國家的危急時刻,“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完成人生的輝煌一擊,為自己的一生畫上了一個完美的感嘆

7、號。 話題二:磨礪 生活是一塊磨刀石,只有不斷砥礪自己,才能保持永遠(yuǎn)銳利的鋒芒。時代鑄就英雄,燭之武的時代早已過去,但燭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還啟示著今天的我們,不論你經(jīng)歷了哪些挫折,不論你是否懷才不遇,只要是金子,你總會發(fā)光的。 話題三:人生的智慧 有智慧的人,是成功的人。他雖然也會遇到困難和矛盾,但是他可以利用智慧化 解矛盾。做一個有智慧的人,是我們的追求和向往。智慧的人不是孤單的,是需要互 助的。你給我一個蘋果,我給你一個蘋果,各自還只有一個蘋果。你給我一個智慧, 我給你一個智慧,我們彼此就贏得了雙倍的智慧。班固曰:“智者,智也。獨(dú)見前聞, 不惑于世,見微者也?!币馑际撬^智慧就是知道一切

8、,對聽到的事有獨(dú)到見解,能 從一件小事推知大的道理。曾國藩說:“智從學(xué)問聰明中自然而生,非可強(qiáng)為,強(qiáng)為 之智變成愚詐?!币馑际钦f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后天的學(xué)習(xí)形成的。因為有了 智慧沒有翅膀的人類飛得更高。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7 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 代表:史記 斷代史 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 代表:漢書 編年體 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guān)歷史 代表:左傳 國別體 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 代表:戰(zhàn)國策 紀(jì)傳體 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 代表:史記 本末體 以為主線,將有關(guān)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 代表:通鑒本末 荊軻刺秦王知識梳理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8 實詞1. 實詞積累進(jìn)兵北略地 微

9、太子言,臣愿得謁之顧計不知所出耳 而右手揕其胸 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人不敢與忤視 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終已不顧 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愿舉國為內(nèi)臣,比諸侯之列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 略:掠奪,奪取謁:拜會,前往 顧:不過,只是,表示輕微的轉(zhuǎn)折揕:刺 見:表被動 忤:逆,忤視,迎著目光看請:敬辭,請允許我 顧:回頭 遺:贈送 比:并,列發(fā):打開 引:舉起 荊軻廢,乃引其2. 古今異義 提秦王【信】 古義:信物; 今義:書信。 【涕】 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幣】 古義:禮品; 今義:貨幣。 【窮困】 古義:走投無路,陷入困境; 今義:貧窮,生活貧窮,經(jīng)濟(jì)困難?!举彙?古義:重賞征求;今義:購買。

10、【可以】 古義:可以用(它)來;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 持千金之資幣物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今聞購將軍之首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今義:表可能、能夠、許可。將軍豈有意乎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jìn) 【有意】 古義:同意,愿意;今義:故意。 【偏袒】 古義:袒露一只臂膀; 今義:偏護(hù)雙方中的一方。 【于是】 古義:在這時;今義:表順承關(guān)系。 【顧】 古義:回頭;今義:照顧,考慮,顧及。 【鄙人】 古義:粗鄙的人; 今義:的人。 【窮】 古義:盡; 今義:缺少錢財。 【走】 古義:跑; 今義:行走。 【提】 古義:d,投擲,投打; 今義:用手拿。 【郎中】古義:宮廷的侍衛(wèi); 今義:

11、稱中醫(yī)醫(yī)生。 于是太子預(yù)求天下之利終已不顧 北蠻夷之鄙人圖窮而見秦王還柱而走 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諸郎中執(zhí)兵。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9 斷其左股。左右既前荊軻廢 秦王復(fù)擊軻 3. 通假字 秦王必說見臣日以盡矣 今日往而不反者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秦王還柱而走 卒起不意(卒惶急無以擊軻) 請辭決矣 燕王拜送于庭 4. 詞類活用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 又前而為歌曰乃朝服,設(shè)九賓使使以聞大王箕踞以罵曰 群臣怪之左右既前 5. 一詞多義 (1) 發(fā) 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發(fā)盡上指冠 (2) 顧 顧計不知所出耳荊軻顧笑武陽大行不顧細(xì)謹(jǐn) (3) 故 【股】 古義:大

12、腿; 今義:量詞。 【左右】 古義:身邊侍臣;今義:方位名詞 【廢】 古義:倒下; 今義:殘廢。 【復(fù)】 古義:又,再; 今義:往復(fù),重復(fù),復(fù)習(xí)。(說,通“悅”,高興 ) (以,通“已”,已經(jīng)) (反,通“返”,返回) (振,通“震”,恐懼) (還,通“環(huán)”,繞) (卒,通“猝”,倉促,突然)(決,通“訣” 訣別 ) (庭,通“廷”) (函,名詞作狀語,用匣子) (遲,意動用法,認(rèn)為遲) (前,名詞作動詞,上前) (朝服,名詞作動詞,穿上朝服)(聞,使動用法,使聽聞) (箕,名詞作狀語,像簸箕一樣)(怪,意動用法,認(rèn)為奇怪) (前,名詞作動詞,上前) (打開)(出發(fā))(頭發(fā))(只是,不過)(回

13、頭看) (顧忌,考慮)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鯫生說我故聽之 君安與項伯有故 故人具雞黍 (緣故) (所以) (故交,老交情)(老,舊)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10 虛詞1.乃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 (連詞,于是,就) 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連詞,于是,就) 乃遂私見樊於期曰 (連詞,于是,就)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連詞,于是,就) 若事之不濟(jì),此乃天也 (連詞,因為) 2.而 今 行 而 無 信 ( 連 詞 , 表 轉(zhuǎn) 折 關(guān) 系 )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jìn)曰 (連詞,表修飾關(guān)系)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連詞,表并列關(guān)系) 又 前 而 為 歌 曰 ( 連 詞 , 表 順 承 關(guān) 系

14、 ) 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 (連詞,表順承關(guān)系)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 (連詞,表并列關(guān)系) 秦王驚,自引而起 (連詞,表修飾關(guān)系) 4.以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連詞,因為) 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連詞,來) 皆 白 衣 冠 以 送 之 ( 連 詞 , 來 ) 以其所奉藥囊提軻 (介詞,用) 箕 踞 以 罵 曰 ( 連 詞 , 表 修 飾 ) 使 工 以 藥 淬 之 ( 介 詞 , 用 ) 5.為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介詞,被) 乃 令 秦 武 陽 為 副 ( 動 詞 , 作 為 ) 荊軻和而歌,為變徵 (動詞,發(fā)出)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11 特殊句式1. 判斷句 此臣日夜切齒拊

15、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 省略句 秦王購之 ( 以 ) 金千斤。欲與 ( 之 ) 俱 ( 往 )。 見燕使者(于)咸陽宮。 而(群臣)卒惶急無以擊軻。以(之)試人。 皆陳(于)殿下。 其人居遠(yuǎn)未來,而為(之)留待。 3.被動句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4. 倒裝句 定語后置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狀語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 見燕使者咸陽宮。常痛于骨髓。 5. 固定句式 而卒惶急無以擊軻。 (無以,沒有用來的,無法) 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有以,有用來的方法) 將 奈 何 ? ( 奈

16、 何 , 如 何 , 怎 么 辦 ) 荊 軻 有 所 待 。 ( 有 所 , 有 的 人 / 東 西 )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12 文化常識1. 戰(zhàn)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學(xué)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又稱國策。由西漢劉向整理編寫,共33篇,分為12策。 2. 卿:古代對人的敬稱。如燕人稱荊軻為荊卿。 3. 豎子:對人的蔑稱。 4. 祖:祖道,臨行祭路神,引申為餞行和送別。 5. 古代音樂分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七音。 6. 中庶子:管理國君的車馬之類的官。 7. 郎中:宮廷的侍衛(wèi)。 8. 箕踞:坐在地上,兩腿張開,形象像箕,是一種輕慢傲視對方的姿態(tài)。 9. 陛下:陛,殿前的臺階。“陛下”

17、原來指的是站在臺階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進(jìn)言時,不能直呼天子,必須先呼臺下的侍者而告之。后來“陛下”就成為與帝王面對面應(yīng)對的敬稱。 作文拓展話題:的力量 荊軻的“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是一樣(改為“種”)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種,岳飛的“精忠報國”是一種, ,于謙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 清白在人間”也是一種。陸:“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義心?!弊顔渭?、 最原始、也最具有力量,它像凱歌一樣振奮人心,激發(fā)出人心底的力量,可以抗擊世間萬物。話題二: 責(zé)任與勇氣 “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易水訣別,荊軻刺秦,慷慨悲歌,大義凜然,千百 年來激勵了多少仁人志士赴湯蹈火,義

18、無反顧。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13 鴻門宴知識梳理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14 實詞1.古今異義范增說項王曰 【說】 古義:勸說,勸告;今義:說話。沛公居山東時 【山東】 古義:崤山以東;今義:指山東省。 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婚姻】 古義:兒女親家;今義:因結(jié)婚而產(chǎn)生的夫妻關(guān)系。 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 【所以】 古義:的原因;今義:表因果的連詞。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非常】 古義:意外的變故;今義:副詞,很。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 【今人】 古義:現(xiàn)在別人;今義:現(xiàn)在的人,與古人相對。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 【河北】 古義:黃河以北;今義:指河北省。 【河南】 古義:黃河以南;今義:指河南省。而聽細(xì)說

19、【細(xì)說】 古義:小人的讒言;今義:詳細(xì)說來。 與樊噲等四人持劍盾步走 【走】 古義:逃跑;今義:步行。再拜獻(xiàn)大王足下 【再】 古義:兩次;今義:又一次。2.通假字 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 (“距”通“拒”,把守)(“內(nèi)”通“納”,接納) 具 以 沛 公 言 報 項 王 (“ 具 ” 通 “ 俱 ”, 全 部 ) 要 項 伯 (“ 要 ” 通 “ 邀 ”, 邀 請 ) 不 敢 倍 德 (“ 倍 ” 通 “ 背 ”, 背 叛 )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蚤”通“早”,早些) 令將軍與臣有郤 (“郤”通“隙”,隔閡、嫌怨) 因 擊 沛 公 于 坐 (“ 坐 ” 通 “ 座 ”, 座 位 ) 不者,若屬皆

20、且為所虜 (“不”通“否”,否則) 3.詞類活用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夜,名詞作狀語,連夜) (兄,名詞作狀語,像對待兄長那樣) (翼,名詞作狀語,像鳥翅那樣) 吾得兄事之 常以身翼蔽沛公 頭發(fā)上指 (上,名詞作狀語,向上) 間至軍中 (間,名詞作狀語,從小路) 沛公軍霸上 沛公欲王關(guān)中 (軍,名詞作動詞,駐軍) (王,名詞作動詞,稱王) 籍吏民 (籍,名詞作動詞,登記) 范增數(shù)目項王 (目,名詞作動詞,使眼色)縱橫語文,直通高考15 刑人如恐不勝 (刑,名詞作動詞,處罰)道 芷 陽 間 行 ( 道 , 名 詞 作 動 詞 , 取 道 ) 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王,使動用法,讓為王)項伯,臣活

21、之 (活,使動用法,使活) (止,使動用法,使止) (破,使動用法,使破) (急,形容詞作名詞,緊急情況) (故,形容詞作名詞,老交情) (善,形容詞作動詞,與交好)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拔劍撞而破之 沛公今事有急君安與項伯有故素善留侯張良 4.一詞多義 (1)意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意圖、意愿) 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意態(tài)、神情) 卒 起 不 意 ( 意 料 ) 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 (料想) 已而楚相亡璧,門下意張儀 (懷疑、猜疑) (2) 舉 舉 所 佩 玉 玦 以 示 之 者 三 ( 舉 起 ) 今 亡 亦 死 , 舉 大 計 亦 死 ( 發(fā) 動 ) 戍 卒 叫 , 函 谷

22、 舉 ( 攻 下 、 占 領(lǐng) ) 孫 叔 敖 舉 于 海 ( 推 舉 ) 如 不 能 舉 ( 全 、 盡 ) 舉 世 無 雙 ( 全 部 、 整 個 ) (3) 謝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動詞,道歉,請罪) 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 (推辭、謝絕) 往 昔 初 陽 歲 , 謝 家 來 貴 門 ( 辭 別 ) 噲 拜 謝 ( 感 謝 ) 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告訴、勸告) 乃花既謝,亦可無罪于主人矣 (凋落、衰亡) 乃 令 張 良 留 謝 ( 兼 道 歉 和 告 辭 義 ) 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 (問,詢問)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16 (4) 當(dāng) 當(dāng) 是 時 ( 介 詞 , 正

23、當(dāng) 時 候 ) 料大王士卒足以當(dāng)項王乎 (對等,比得上) (5) 坐 項 王 、 項 伯 東 向 坐 ( 坐 下 ) 因 擊 沛 公 于 坐 ( 座 位 ) 王曰:“何坐?”曰:“坐盜?!?(犯罪)(6) 勝 刑 人 如 恐 不 勝 ( 盡 ) 沛 公 不 勝 杯 杓 ( 禁 得 起 )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優(yōu)美的) 虛詞1. 為 客 何 為 者 ( 動 詞 , 做 ) 竊為大王不取也 (動詞,認(rèn)為) 我 為 魚 肉 ( 動 詞 , 是 )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 (動詞,是) 為擊破沛公車 (介詞,替、給) 吾屬今為之虜矣 (介詞,被) 何 辭 為 ( 句 末 語 氣 詞 , 表

24、反 問 , 呢 ) 軍 中 無 以 為 樂 ( 動 詞 , 作 為 ) 2. 因 不如因善遇之 (介詞,趁機(jī),趁著) 因 擊 沛 公 于 坐 ( 介 詞 , 趁 機(jī) ) 項 王 即 日 因 留 沛 公 與 飲 ( 連 詞 , 于 是 、 就 ) 3.以 具 告 以 事 ( 介 詞 , 把 ) 籍 何 以 至 此 ( 介 詞 , 憑 )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17 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連詞,來) 還 軍 霸 上 , 以 待 項 王 ( 連 詞 , 來 ) 4.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副詞,尚且) 若屬皆且為所虜 (副詞,將要) 且 為 之 奈 何 ( 副 詞 , 況 且 ) 5.于 長 于

25、 臣 ( 介 詞 , 比 )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介詞,對,向) 樊 噲 覆 其 盾 于 地 ( 介 詞 , 在 ) 6.然 然不自意先入關(guān)破秦 (連詞,然而)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代詞,這樣) 王默然不應(yīng) (詞綴,的樣子,形容詞的詞尾) 特殊句式 1.判斷句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亞父者,范增也。 此亡秦之續(xù)耳。2.省略句 為(我)擊破沛公軍。 3.被動句 若屬皆且為所虜。 吾屬今為之虜矣。 4.倒裝句 狀語后置 貪于財貨。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18 具告以事。長于臣

26、。 燕王拜送于庭。 賓語前置 不然,籍何以至此? 客何為者? 沛公安在? 大王來何操? 5.固定句式 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 (無所,沒有被,沒有被) 孰 與 君 少 長 。 ( 孰 與 , 比 較 哪 一 個 ) 何 辭 為 ? ( 何 為 , 為 什 么 呢 ) 文化常識1.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jì)傳體,上起中的黃帝,下到漢武帝。分本紀(jì)、世家、列傳、書、表五類,共130篇,50余萬字。本紀(jì)記帝王,世家述諸侯,列傳敘人臣,書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等,表記各個時期的簡單韻之離騷”。 2. 關(guān)中:函谷關(guān)以西,今陜西一帶。 3. 山東:崤山以東,即函谷關(guān)以東的地區(qū)。 。魯迅評價該書為

27、“史家之絕唱,無 4. 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間長幼排序為伯、仲、叔、季。 5. 河:特指黃河。江,特指長江。 6. 亞父:項羽對范增的尊稱,意為尊敬他僅次于對待父親。亞,次。 7. 參乘:亦作“驂乘”,古代乘車,站在車右擔(dān)任警衛(wèi)的人。 8. 竊:私下,常用作表示個人意見的謙詞。 作文拓展話題:性格與命運(yùn) 培根說:“性格決定命運(yùn)。”劉邦、項羽的兩種性格,決定了成功和失敗的不同命運(yùn)。項羽才能出眾,“羽之神勇,千古無二”是古人對他的評價,而“霸王”一詞,也是項羽的專稱。鴻門宴時,項羽兵四十萬,沛公兵十萬。面對種種的差距,劉邦是怎么取勝的呢?從鴻門宴中不難看出,他們的性格直接決定了他們的命運(yùn)。項

28、羽有“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的決心,也有“生當(dāng)做人杰,死亦為鬼雄”的豪氣。但是他的性格影響了他的判斷,也導(dǎo)致了他 的失敗。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19 必修2縱橫語文,直通高考20 蘭亭集序知識梳理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21 實詞1.古今異義 列坐其次 【其次】 古義:其,代詞,指曲水。次,旁邊、水邊。 今義:次第較后,第二; 次要的地位。 亦將有感于斯文 【斯文】 古義:這些文章;今義:常用義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或取諸懷抱 【懷抱】 古義:胸懷抱負(fù);今義:抱在懷里; 胸前;心里存著。 引以為流觴曲水。 【以為】 古義:把作為;今義:認(rèn)為。 所以游目騁懷 【所以】 古義:表憑借,用來;的原

29、因;今義:表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 俯仰一世 【俯仰】 古義:形容時間短暫;今義:低頭抬頭。 俯察品類之盛 【品類】 古義:物品,物類。指天地萬物;今義:物品的種類。 2. 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內(nèi) (悟,通“晤”,面對面、會面) 雖趣舍萬殊 (趣,通“取”,取向) 3. 詞類活用 映帶左右 (帶,名詞作動詞,環(huán)繞)一 觴 一 詠 ( 觴 , 名 詞 作 動 詞 , 喝 酒 )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賢,形容詞作名詞,賢士) (少長,形容詞作名詞,年長的 人、年少的人) 死生亦大矣 (大,形容詞作名詞,大事) 齊彭殤為妄作 (齊,形容詞作動詞,把看作相等)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一,數(shù)詞作動詞,把看作一樣

30、) 足以極視聽之娛 (極,副詞作動詞,窮盡) 4.一詞多義 (1) 修 修 禊 事 也 ( 動 詞 , 做 , 從 事 ) 茂 林 修 竹 ( 形 容 詞 , 高 ) 況 修 短 隨 化 ( 形 容 詞 , 長 ) (2) 一 其 致 一 也 ( 一 樣 ) 悟 言 一 室 之 內(nèi) ( 數(shù) 詞 )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動詞,把看作一樣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22 虛詞1.為 (1)引以為流觴曲水 (動詞,作為,當(dāng)作) (2) 已 為 陳 跡 ( 動 詞 , 成 為 ) 2.之 (1)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助詞,表定語后置) (2) 曾不知老之將至 (助詞,用在主謂間, 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31、(3) 及其所之既倦 (動詞,往 達(dá)到) (4)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 (助詞,的) (5) 以之興懷 (代詞,回指上文中的事) (6) 暮 春 之 初 ( 助 詞 , 襯 足 音 節(jié) ) (7)夫人之相與 (助詞,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8) 極 視 聽 之 娛 ( 助 詞 , 的 ) 3雖 (1) 雖 趣 舍 萬 殊 ( 連 詞 , 雖 然 ) (2) 雖 世 殊 事 異 ( 連 詞 , 即 使 ) 4.于 (1) 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 (介詞,在) (2) 欣 于 所 遇 ( 介 詞 , 對 于 ) (3) 終 期 于 盡 ( 介 詞 , 到 ) 5.以 (1) 引以為流觴曲水 (介詞,把) (2

32、) 亦足以暢敘幽情 (介詞,用來) (3)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介詞,因) 6.所 (1) 或因寄所托 (構(gòu)成所字結(jié)構(gòu),相當(dāng)于名詞短語) (2) 當(dāng)其欣于所遇 (構(gòu)成所字結(jié)構(gòu),相當(dāng)于名詞短語) 7.所以 (1) 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表原因) (2) 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表方法,以此用來的)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23 特殊句式1.判斷句 死生亦大矣。2.省略句 引(之)以為流觴曲水。3.倒裝句 定語后置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狀語后置 當(dāng)其欣于所遇。 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不能喻之于懷。 文化常識1. 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個字和地支十二個字循環(huán)相配來表示年月日的

33、次序。這里指永和九年。 2. 暮春:春季的末一個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順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個月,仲表示第二個月,季表示最后一個月即第三個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個月。 3. 禊,一種祭禮。古時一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修禊日;三國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種風(fēng)俗,三月三日人們到水邊洗濯,嬉戲,以祈福消災(zāi)。 4. 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兩半,合在一起可為憑驗。 作文拓展話題:生與死 如何看待生與死?王羲之在本文給我們作了一個深刻的回答。在他看來,對生的執(zhí)著、對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是客觀存在的,人的生命到了盡頭都是要死的。他感受到人事在變遷,歷史在發(fā)展,由盛到衰,由生到

34、死,都是必然的。因為人生無常,時不我待,所以要珍惜時光,眷念生活,追求真實,表現(xiàn)了一種積極的、高曠的宇宙情懷,充滿了哲理思辨,從而徹底地了老莊的齊生死的觀點(diǎn),樹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識“死生亦大矣”。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24 赤壁賦知識梳理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25 實詞1. 實詞積累 七月既望:既,過了。望,農(nóng)歷每月十五縱一葦之所如:縱,任。如,往 凌萬頃之茫然:凌,越過。茫然,曠遠(yuǎn)的樣子 擊空明兮溯流水:空明,月光下的清波。溯,逆流而上渺渺兮予懷:渺渺,悠遠(yuǎn)的樣子 倚歌而和之:循,依,唱和不絕如縷:縷,細(xì)絲 蘇子愀然:愀然,容色改變的樣子正襟危坐:危,端正 方其破荊州:方,當(dāng)橫槊賦詩:賦,朗誦 固

35、一也之雄也:固,本來逝者如斯:斯,這,指水 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消長,消減和增長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連、竟 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適,享有2. 通假字 舉酒屬客 (屬,通“囑”,勸人飲酒) 山川相繆 (繆,通“繚”,連結(jié)、盤繞) 舉匏尊以相屬 (尊,通“樽”,酒杯)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 (馮,通“憑”,乘) 3.詞類活用 名詞的活用 (漁樵,名詞作動詞,打魚砍柴) (下,名詞作動詞,攻占)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歌窈窕之章 (歌,名詞作動詞,朗誦)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西望夏口,東望武昌侶魚蝦而友麋鹿 動詞的活用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哀吾生之須臾 (南,名詞作狀語,向

36、南) (西、東,名詞作狀語,向西、向東) (侶、友,意動用法,以為伴,以為友) (舞,使動用法,使舞動) (泣,使動用法,使哭泣) (哀,為動,為哀嘆)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26 形容詞的活用渺滄海之一粟不知東方之既白4.一詞多義 (1)望 (渺,形容詞作動詞,渺小得像) (白,形容詞作動詞,變白) 七 月 既 望 ( 陰 歷 的 每 月 十 五 日 ) 望美人兮天一方 (眺望,向遠(yuǎn)處看) (2) 如 縱 一 葦 之 所 如 ( 往 )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 (像) 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 (像) (3) 然 其聲嗚嗚然 (的樣子,擬聲詞詞尾) 何 為 其 然 也 ( 這 樣 ) (4) 長 抱 明 月

37、而 長 終 ( 永 遠(yuǎn) ) 而 卒 莫 消 長 也 ( 增 長 ) 虛詞1.而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 (連詞,表轉(zhuǎn)折,但) 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羽化而登仙 (連詞,表順承,就) 扣 舷 而 歌 之 ( 連 詞 , 表 修 飾 , 不 譯 ) 倚 歌 而 和 之 ( 連 詞 , 表 修 飾 , 不 譯 ) 正襟危坐而問客曰 (連詞,表順承,不譯) 順 流 而 東 也 ( 連 詞 , 表 修 飾 , 不 譯 ) 而 今 安 在 哉 ( 連 詞 , 表 轉(zhuǎn) 折 , 然 而 ) 侶 魚 蝦 而 友 麋 鹿 ( 連 詞 , 并 列 ) 抱明月而長終 (連詞,表修飾,不譯)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38、(連詞,表轉(zhuǎn)折,但) 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連詞,表轉(zhuǎn)折,但) 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連詞,表因果,因而、所以)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27 雖一毫而莫取 (連詞,表轉(zhuǎn)折,但是)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連詞,表順承,就) 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連詞,表順承)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 (連詞,表修飾) 2. 以 舉 匏 樽 以 相 屬 ( 連 詞 , 表 順 承 ) 挾 飛 仙 以 遨 游 ( 連 詞 , 表 順 承 ) 3. 于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介詞,在) 月 出 于 東 山 之 上 ( 介 詞 , 從 ) 于 是 飲 酒 樂 甚 ( 介 詞 , 在 ) 此非孟德之困

39、于周郎者乎 (表被動) 特殊句式1.判斷句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2.省略句 (其聲)如怨如慕,(其聲)如泣如訴。 (其聲)舞幽壑之潛蛟,(其聲)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與客)相與枕藉乎舟中。3.被動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倒裝句 定語后置 客有吹洞簫者。凌萬頃之茫然。 狀語后置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賓語前置 何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28縱橫語文,直通高考 文化常識1. 望:農(nóng)歷每月十五。 既望:農(nóng)歷每月十六。 晦:農(nóng)歷每月最后一天。朔:農(nóng)歷每月第一天。 2. 美人:古人常用來作為圣主賢臣或美

40、好理想的象征。 3. 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4. 洞簫:管樂器的一種。 5. 匏樽:用葫蘆做成的酒器。 6. 蜉蝣:一種小飛蟲,夏秋之交生在水邊,生存期很短,古人說它朝生暮死。 7. 蘇軾:蘇軾、蘇洵、蘇轍,均以文學(xué)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在書法方面成就極大,蘇軾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 8. 賦:(加冒號)始于戰(zhàn)國,盛行于漢。介于詩歌和散文之間,是一種形式比較自由的文體。 它主要有三個特點(diǎn):(1)句式上以四、六字句為主,并追求駢偶;(2)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xié); (3)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多采用問答形式和鋪陳手法。賦,除了它的源頭楚辭階段

41、外,經(jīng)歷了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幾個階段。 作文拓展話題:悲傷與曠達(dá) 及時行樂,在有些場合,有些時候是一劑良藥,但這不能成為人一生的處世態(tài)度。從古至 今,能把這帖藥用好的除蘇東坡外,恐怕沒有幾人了。這不是一種消極避世,而是人的涵養(yǎng)達(dá)到最高意境的一種體現(xiàn)。屈原的忠心與烈節(jié)令人敬佩,然其“自投汨羅”的態(tài)度卻讓人不敢茍同;李白的豪放與飄逸讓人欣賞,然其做到了這兩方面的結(jié)合,真君子也! 無度的行樂與狂歡卻讓人不能認(rèn)同。而東坡居士卻縱橫語文,直通高考29 游褒禪山記知識梳理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30 實詞1.實詞積累 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 【非?!抗帕x:不平常。 今義:表程度深 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

42、思而慎取之也?!緦W(xué)者】古義:泛指求學(xué)的人,指讀書人。 今義:專門從事某種學(xué)術(shù)體系研究的人。2.通假字 長樂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3.詞類活用 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以故其后名之曰 (舍,名詞作動詞,筑舍定居) (名,名詞作動詞,命名) 有泉側(cè)出 (側(cè),名詞作狀語,從旁邊) 往往有得 (得,動詞作名詞,心得) 其進(jìn)愈難,而其見愈奇入之甚寒,問其深 (見,名詞作動詞,所見景象) (深,形容詞作名詞,深度) (幽暗昏惑,形容詞作名詞,幽深昏暗叫人迷惑的地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方) 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窮,形容詞作動詞,走到盡頭)火尚足以明也后世之謬其傳4.一詞多義 (1

43、)道 (明,形容詞作動詞,照明) (謬,使動用法,使錯誤)有 碑 仆 道 ( 路 , 道 路 )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道理) 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主張) 何 可 勝 道 也 哉 ( 說 , 講 ) 策 之 不 以 其 道 ( 方 法 ) (2) 蓋 日 初 出 大 如 車 蓋 ( 車 蓋 ) 蓋失強(qiáng)援,不能獨(dú)完 (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是因為) 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 (超過,勝過)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大概) 縱橫語文,直通高考31 (3)文 獨(dú)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文字) 不以木為之者, 文理有疏密 (花紋) 屬 予 作 文 以 記 之 ( 文 章 ) 文 過 飾 非 ( 掩 飾 ) 虛詞1. 其 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代詞,它) 其孰能譏之乎 (副詞,表反問,難道) 既 其 出 ( 助 詞 , 無 實 意 ) 2. 且 不 出 , 火 且 盡 ( 副 詞 , 將 要 ) 3.為 獨(dú)其為文猶可識 (動詞,做) 于 人 為 可 譏 ( 動 詞 , 是 ) 而 在 己 為 有 悔 ( 動 詞 , 是 ) 4.焉 于 是 余 有 嘆 焉 ( 語 氣 助 詞 ) 而人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