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利用自然電位、自然伽馬曲線評價儲集相帶及其應用分布 匯報人 : 宋子齊 (西安石油大學 石油工程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65) 測井地質(zhì)綜合解釋系列報告之一 利用自然電位與自然伽馬測井曲線劃分沉積相帶及儲層分布 摘要: 自然電位、自然伽馬 測井曲線 形態(tài)和特征 與 沉積相帶及儲層砂體間關(guān)系 密切 ,它們對不同巖性地層特征響應十分敏感。 利用 自然伽馬、自然電位 同步減小較大幅度 評價 識別滲砂層 , 利用 自然伽馬、自然電位減小的幅度差 評價 識別低滲砂、致密砂層 ,并以自然電位比自然伽馬減小幅度的 相對細小差異識別油水層 。通過安塞油田沿河灣地區(qū)長 6自然伽馬、自然電位曲線劃分沉積相帶及儲層的應用中,建立了自然伽馬、自然電位劃分儲層的下限標準,有效地評價了特低滲透儲層沉積微相帶及儲層類型, 提高和擴大了測井曲線的應用及效果 。 關(guān)鍵詞: 自然電位;自然伽馬;曲線形態(tài)、特征;河道主體微相帶;河道堤泛微相帶 利用自然電位與自然伽馬測井曲線劃分沉積相帶及儲層分布 引 言 在鑒別和識別沉積相時,巖性、粒度、分選性、泥質(zhì)含量、垂向序列、砂體的形態(tài)及分布等都是重要的成因標志。這些成因標志是各種沉積環(huán)境中水動力因素作用的結(jié)果,同時水動力條件控制著巖石物理性質(zhì)的變化,如地層 自然電位、自然伽馬 等。測井曲線正是各種物理性質(zhì)沿井孔深度變化的物理響應,以此建立起取心井準確的巖電關(guān)系,進而推廣至非取心井,反推出非取心井儲層特征。從而,可以 利用測井曲線形態(tài)有效地反饋上述成因標志在縱、橫方向上的變化,為識別沉積相提供有價值的資料,并成為一種有效識別沉積相的途徑 。 利用自然電位與自然伽馬測井曲線劃分沉積相帶及儲層分布 引 言 不同水動力條件 造成了不同環(huán)境下的沉積層序在粒度、分選、泥質(zhì)含量等方面的特征,因而 具有不同的測井曲線 形態(tài) 。它集中反映出的基本 形態(tài)和特征 包括: 幅度的大小 反映粒度、分選性及泥質(zhì)含量等沉積特征的變化,如自然電位的異常幅度變化、自然伽馬幅值高低可以反映地層粒度中值的大小,并能反映泥質(zhì)含量的高低; 能量厚度 反映單砂層水動力較強滲砂體沉積時間(厚度); 形狀 指單砂體曲線形態(tài),有箱形、鐘形、漏斗形、菱形、指形等,反映沉積物沉積時的能量變化或相對穩(wěn)定的情況,如鐘形表示沉積能量由強到弱的變化; 利用自然電位與自然伽馬測井曲線劃分沉積相帶及儲層分布 引 言 接觸關(guān)系 指砂巖的頂、底界的曲線形態(tài),反映砂巖沉積初期及末期的沉積相變化; 次級形態(tài) 主要包括曲線的光滑、包絡線形態(tài)及齒中線的形態(tài),它們幫助提供沉積信息,如齒中線成水平表明每個薄砂層粒度均勻、沉積能量均勻周期性變化。 自然電位、自然伽馬測井曲線形態(tài)和特征 與沉積相帶及其儲集層之間有密切的關(guān)系 ,它們在不同沉積微相帶和不同儲集層帶有明顯異常顯示。 特別是它們在井內(nèi)測量巖層中自然存在 , 測量和獲取測井曲線的方法技術(shù)簡單,成本低廉 。因而,在 劃分和研究沉積相帶及儲層分布中廣泛使用 。 利用自然電位與自然伽馬測井曲線劃分沉積相帶及儲層分布 1 自然電位與自然伽馬測井曲線反映沉積相變特征 自然電位( 不含泥頁巖的多孔隙地層中, 度大小與 地層水 含鹽量 和井中流體含鹽量之差有關(guān) 。對于淡水泥漿,對著 含鹽水地層 的位置, 即負方向偏移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 純砂巖 的負方向 偏移幅度最大 ,當砂巖中 含泥質(zhì)時 , 減小的幅度大體上隨泥質(zhì)含量成正比,直至 泥質(zhì)含量為 100%時, 線一致 。而當采用鹽水泥漿時,含鹽水地層的 至可以出現(xiàn)反轉(zhuǎn),即方向正向方偏移。 利用自然電位與自然伽馬測井曲線劃分沉積相帶及儲層分布 1 自然電位與自然伽馬測井曲線反映沉積相變特征 砂泥巖沉積 以及砂巖中泥質(zhì)含量的多少 與沉積環(huán)境密切相關(guān) 。 高能環(huán)境 ,由于強烈跌簸篩選 ,形成 相對粒級較粗純凈砂巖 ,其 低能環(huán)境 , 水流停滯 , 細粒泥質(zhì)得以沉積 ,形成 純泥質(zhì)巖 ,其 因此, 對高低 ,可以 判斷 砂巖中泥質(zhì)含量的多少和 沉積環(huán)境能量的強弱 ,進而利用 積相類型 。常見的典型曲線形態(tài)有四種(表 1): 表 1 自然電位(含自然伽馬)識別沉積相類型的曲線形態(tài)、特征表 (曲線斜率及幅厚比變化) 曲線形態(tài) 曲線特征描述 曲線元分為兩段, 上段較陡 ,斜率大于 0; 下段較平緩 ,斜率小于 0,因為開口太大, 幅厚比一般較小 。 其形態(tài)與鐘形基本相反,呈 上緩下陡形 ,上段斜率大于 0,下段小于 0; 幅厚比與鐘形近似 。 曲線可以分為三段, 上下兩段平緩 ,斜率的絕對值近似相等, 中間段較厚 ,且起伏不大, 幅厚比一般較小 。 曲線元縱向 近似對稱 ,上下兩段的都比較陡,斜率較大,且絕對值近似相等, 幅厚比一般較大 。 曲線元可以分為兩段, 上段較平緩,下段較陡 。 幅厚比一般較大 。 曲線元可以分為兩段, 上段較陡,下段較平緩 。 幅厚比較大 。 利用自然電位與自然伽馬測井曲線劃分沉積相帶及儲層分布 1 自然電位與自然伽馬測井曲線反映沉積相變特征 鐘形 曲線, 底部突變接觸 ,反映 河道側(cè)向遷移 的 正粒序 結(jié)構(gòu),代表三角洲 水下分流河道 ; 漏斗形 曲線, 頂部突變接觸 ,反映 前積砂體 的 反粒序 結(jié)構(gòu),代表 三角洲前緣 ; 箱形 曲線, 頂?shù)捉缑婢鶠橥蛔兘佑| ,反映沉積過程中 物源供給豐富 和 水動力條件穩(wěn)定 ,代表 潮汐砂體 或 廢棄水下分流河道相 ; 齒形 曲線,反映沉積過程中 能量 的 快速變化 ,它既可以是正齒形,也可以是反齒形或?qū)ΨQ齒形,為 河道側(cè)翼 , 席狀砂 , 分流間灣 等微相。 上述曲線均為理想條件下的曲線形態(tài),而當 鉆井位置靠近砂體邊部時,其測井 曲線 與典型響應曲線相對 形態(tài) 會有 相當大的變化 ,不過對經(jīng)驗豐富的解釋人員來說,它們?nèi)匀豢商峁┖苡袃r值的資料。 利用自然電位與自然伽馬測井曲線劃分沉積相帶及儲層分布 1 自然電位與自然伽馬測井曲線反映沉積相變特征 自然伽瑪 ( 井響應主要是地層的 天然放射性 ,如鉀同位素( 引起。它們在 粘土礦物 中最常見,因而,泥頁巖石 呈放射性 的,而 砂巖 倘若基本上是石英質(zhì)的,則 放射性要小得多 。自然伽瑪曲線如同自然電位曲線一樣,都 反映 垂向?qū)有蛑猩皫r和 泥頁巖的相對含量 。 砂質(zhì)的增多 向左偏移 表現(xiàn)為放射性降低,反映 砂巖變粗 ,因為粒度變粗常伴隨 泥質(zhì)含量減少 。由于上述緣故, 自然伽瑪曲線 也可以用于 沉積分析 ,它的曲線形態(tài)所反映的沉積相類型 和自然電位曲線所代表的基本一樣 (表 1)。 利用自然電位與自然伽馬測井曲線劃分沉積相帶及儲層分布 1 自然電位與自然伽馬測井曲線反映沉積相變特征 在沉積相研究中, 自然電位 和 自然伽瑪 測井二者都是重要的,它們對砂泥巖都比較敏感 , 但 是,還必須認識到這 兩種 記錄之間的 差別 。 自然電位 曲線的 幅度 除了地層水與泥漿濾液的 鹽度差 和 粘土含量之外 ,地層中 流體類型 和 地層厚度 也 都有影響 。自然電位曲線幅度在 含鹽水砂巖部位最高 ,而當?shù)貙?含有烴類 電阻率較高時,自然電位 幅度降低 。層厚影響也很明顯,當厚度為 2其 幅度 也大為 降低 。此外,在粉砂和粘土的比值近于 1/2或更高的地層中,自然電位曲線幅度趨近于零。 自然伽瑪 曲線幾乎 不受儲集砂體類別和間隙流體類型的影響 ,其 幅度雖也受層厚影響, 只是在厚度小于 其影響才較大 。 利用自然電位與自然伽馬測井曲線劃分沉積相帶及儲層分布 2 自然伽馬、自然電位測井曲線劃分相變及儲層分布 在油田沉積相研究及儲層評價中,自然伽馬、自然電位測井曲線都是不可缺少的, 利用自然伽馬、自然電位曲線同步減小幅度評價滲砂層 , 指示劃分水下分流河道主體微相帶 ;利用自然伽馬、自然電位減小 幅度差評價低滲砂、致密砂層 , 指示劃分水下分流河道堤泛(側(cè)翼)微相帶 。 表 2 是安塞油田沿河灣地區(qū)長 6自然伽馬、自然電位曲線劃分儲層下限標準。長 幾乎不受儲集砂體類別、孔隙流體類型及測井環(huán)境限制,可以探測劃分 儲集砂體。自然電位減小幅度首先隨儲集砂體類別變差減?。黄浯问軆恿黧w含烴類及變薄而降低。它的減小幅度下限在滲砂層 滲砂層 密砂層 中滲砂油層下限 滲砂油層下限 16 表 2 安塞油田沿河灣地區(qū)長 6自然伽馬、自然電位劃分儲層下限標準 參數(shù)類別 滲砂層 低滲砂層 致密砂層 儲層厚度下限 ( m) 油層 水層 油層 水層 自然伽馬 減小系數(shù) 然電位 減小系數(shù) 用自然電位與自然伽馬測井曲線劃分沉積相帶及儲層分布 2 自然伽馬、自然電位測井曲線劃分相變及儲層分布 利用上述自然伽馬、自然電位劃分儲層下限及其標準相配合,可以有效劃分 18圖 1是安塞油田沿河灣地區(qū)橋 12井長 611中 1201用 自然伽馬、自然電位同步減小的較大幅度評價出滲砂層 ,指示劃分出水下分流河道主體沉積微相帶;再利用 自然電位比自然伽馬減小幅度的相對細小差異 , 評價儲層為油水層 。通過該層段在 日產(chǎn)油 d,日出水 d,證實 了自然伽馬、自然電位評價劃分特低滲透儲集相帶的 有效性及可靠性 (圖 1) 圖 1 橋 12井長 611利用自然電位與自然伽馬測井曲線劃分沉積相帶及儲層分布 2 自然伽馬、自然電位測井曲線劃分相變及儲層分布 圖 2是安塞油田沿河灣地區(qū)沿 6井長 63層測井曲線劃分相變及儲層分布圖,圖中 上部 0 用 自然伽馬、自然電位同步減小較大幅度評價出滲砂層 ,指示劃分出水下分流河道主體沉積微相帶;圖中 用 自然伽馬與自然電位減小的明顯幅度差評價出致密砂層 ,指示劃分出水下分流河道堤泛(側(cè)翼)沉積微相帶。它們分別利用了自然伽馬、自然電位曲線形態(tài)、特征及其下限標準, 有效指示劃分出不同類別沉積微相及儲層分布(圖 2)。 圖 2 沿 6井長 63層自然伽馬和自然電位曲線劃分相變及儲層分布圖 利用自然電位與自然伽馬測井曲線劃分沉積相帶及儲層分布 3 結(jié) 論 ( 1) 自然電位、自然伽馬測井曲線形態(tài)和特征與沉積相帶及儲集層之間有密切的關(guān)系 ,它們在不同儲集相帶都有明顯的異常顯示。特別是它們在 井內(nèi)測量巖層中自然存在 ,測量和獲取測井曲線的 方法技術(shù)簡單,成本低廉 。因而,在劃分和研究沉積相帶及儲層分布中 廣泛使用 。 ( 2)在油田沉積相帶及儲層評價中,自然伽馬、自然電位測井曲線都是不可缺少的,利用 自然伽馬、自然電位曲線同步減小幅度 評價滲砂層,指示 劃分水下分流河道 主體微相帶;利用自然伽馬、自然電位 減小幅度差評價低滲砂、致密砂層 ,指示劃分 水下分流河道堤泛(側(cè)翼)微相帶 。并以自然電位比自然伽馬減小幅度的相對細小差異識別油水層;形成一種有效地識別劃分沉積相帶和儲層的方法。 ( 3)通過安塞油田沿河灣地區(qū)長 6自然伽馬、自然電位曲線劃分相變及儲層應用中, 建立 了 自然伽馬、自然電位劃分儲層下限標準 , 有效地評價劃分特低滲透儲層沉積微相帶及儲層類型 ,提高和擴大了測井曲線的應用及效果。 文 153上 22測井曲線評價劃分儲層分布圖 文 153上 62測井曲線評價劃分儲層分布圖 分別利用儲層 度差 及其 沉積能量 和 水動力作用強弱 ; 性厚度 和 泥質(zhì)含量 ,以及 層特征 ,可有效識別滲砂層和干砂層。 153上 22測井曲線評價劃分儲層分布 圖 利用自然伽馬、自然電位測井曲線研究儲層分布圖 參考文獻 1 宋子齊 ,王桂成 ,趙宏宇 ,等 26(3):4522 李斌凱 ,馬海州 ,譚紅兵 J2007,22(5):14933 朱家俊 J2006,27(6):1034 宋子齊 ,白振強 ,陳榮環(huán) ,等 J2004,25(6):5885范軍俠 ,粱鋒 ,田永 J2007,22(1):1426宋子齊 ,潘艇 ,程英 ,等 J2007,12(4):377宋子齊 ,李亞玲 ,潘玲黎 ,等 J2005,12(4):48 宋子齊 M西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 ,1993:1109 宋子齊 ,程國建 ,楊立雷 ,等 J2006,28(6):59510孫建孟 J1998,19(3):83參考文獻 11 張福明 ,查明 ,邵才瑞 ,印興耀 J2007,22(1):17912 趙培華 M石油工業(yè)出版社 ,2003: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提升在線教學效果教育心理學的實踐應用
- 學習心理與學生學習動力的激發(fā)
- 教育技術(shù)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互補性研究
- 抖音商戶業(yè)務資料上傳審核管理制度
- 公眾參與視角下2025年環(huán)境影響評價機制的跨區(qū)域比較研究
- 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端慕y(tǒng)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玉溪師范學院《就業(yè)指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中外民族音樂(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澍青醫(yī)學高等專科學?!锻鈬膶W(下)》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南區(qū)-七級上期期2025屆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
- 英語詞類完整版本
- 緩解2型糖尿病中國專家共識
- 保定一中一加三初二真題試卷
- vivo多云管理平臺建設實踐(對外版)
- GB/T 5972-2023起重機鋼絲繩保養(yǎng)、維護、檢驗和報廢
- 數(shù)字化資源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實踐研究
- 2022年固原市西吉縣社區(qū)工作者招聘考試試題
- 消防接警調(diào)度員理論考核復習題庫(精簡300題)
- 【超星爾雅學習通】經(jīng)濟學原理(下):全球視角(復旦大學)網(wǎng)課章節(jié)答案
- GB/T 2918-1998塑料試樣狀態(tài)調(diào)節(jié)和試驗的標準環(huán)境
- GB/T 18391.6-2009信息技術(shù)元數(shù)據(jù)注冊系統(tǒng)(MDR)第6部分:注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