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五單元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教案_第1頁
人教版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五單元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教案_第2頁
人教版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五單元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教案_第3頁
人教版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五單元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教案_第4頁
人教版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五單元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4課 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教學設計蕪湖一中 胡天寶一、課標解讀:了解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人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歷程,理解維新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發(fā)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二、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 (1)了解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人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歷程,并在此基礎上探究維新變法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發(fā)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2)通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和相關材料,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二)過程與方法“情境體驗-探究-感悟”教學模式。鑒于學生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必修一和必修二模塊中有關政治和經(jīng)濟史的內(nèi)容,所以本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為主體組織課堂教學,教師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景,引導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獨立思考、合作學習、逐步探究。在此模式下,體驗互動,學生分組活動: 課前,將學生分成四個調查小組:第一組地主階級抵抗派、第二組洋務派、第三組早期維新派、第四組康梁派小組,各自收集相關人物的有關材料,包括他們的觀點和具體行為,最后選派中心發(fā)言人總結陳詞(形式不限)。設計意圖:通過分組調查,收集資料,參與互動,鍛煉學生合作及自主學習精神,并提高口頭表達能力。教師肯定學生的成果,并加以適當補充。(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使學生深刻體會到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的艱難歷程及其與救亡圖存的緊密聯(lián)系,體驗先進人物的憂國憂民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2)使學生認識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不僅取決于個人志向和奮斗,也受社會條件的制約,今天社會主義制度為我們?nèi)松鷥r值的實現(xiàn)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但奮斗進取的精神不能改變。三、重點和難點1重點:“師夷”與“制夷”的關系;“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在洋務運動中的作用;維新變法思想的特點及對中國社會的影響。2難點: 分析每個歷史階段中國人向西方學習內(nèi)容的異同和特點是難點,之所以將其確立為難點,主要是因為這一問題的解決需要借助必修一和必修二模塊的知識,它和列強侵華與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密切相關,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儲備。這一難點主要通過教材和相關材料讓學生活動探究,教師總結。 四、教學手段 運用多媒體課件組織課堂教學五、設計思路第五單元的主題是“近現(xiàn)代中國的先進思想”。中國文化伴隨著列強的炮火,西學的浪潮和清王室的衰微,同政治、經(jīng)濟一樣,艱難地走上近代化的征程。在探索的過程中,人們每前進一步,都會經(jīng)歷新舊文化的強烈交鋒。本課的學習力圖讓學生掌握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艱難歷程。由于前面必修、對相關政治、經(jīng)濟的學習,因而學起來難度不大,故本課的教學更多地采取展示資料、問題探究、情境再現(xiàn)的方式,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分組討論進行學習,最后達到感悟升華,對本課內(nèi)容形成總結的認識。六、教學過程【創(chuàng)設情境.新課導入】:播放幻燈:兩種文明的碰撞對比中西方近代前夕的歷史,浮現(xiàn)出這樣的畫面當黃河岸邊柳蔭樹下,犁間耕作的喘息與手搖紡車吱呀呻吟合奏著悠閑的田園慢板時,英格蘭西北部蘭開夏郡的蒸汽鍋爐吼叫出震耳欲聾的工業(yè)交響曲。農(nóng)業(yè)文明的夕陽與工業(yè)文明的朝霞當東方人趕著牛車,挑著扁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陶醉在田園牧歌式生活時,西方的蒸汽機頭已經(jīng)響聲徹天地駛入了全新的時代材料一 年,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到達北京,官員在會典書籍上查不出有意大利這個地方,就堅決否認世界上有意大利。幸而會典上有大西洋國,于是利瑪竇只好自封為大西洋國民。 材料二 因為許多洋人不肯向中國官員下跪,于是許多中國人便認定洋人的腿彎不了,倒下就站不起來。 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說明當時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無知,不了解世界形勢的發(fā)展。伴隨著列強的炮火、西學的浪潮和傳統(tǒng)文化的衰微,中國文化同其政治、經(jīng)濟一樣,艱難地邁上了近代化的征程。在長達100多年的探索過程中,人們每前進一步,都會經(jīng)歷新舊文化的激烈交鋒。鴉片戰(zhàn)爭之后,在西方列強堅船利炮和西學東漸的沖擊下,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資本主義文化交匯、碰撞。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擺脫隔絕狀況,逐漸踏上蛻變與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歷程。學生齊讀:龔自珍己 亥 雜 詩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投影課題碰撞 嬗變 抉擇 突破第14課 從“師夷長技”到戊戌變法以“天朝上國”自居的清王朝,在鴉片戰(zhàn)爭中一敗涂地,顏面盡失,不得已向蠻夷之邦英夷,屈辱求和。這場戰(zhàn)爭給古老的中國帶來巨大的沖擊,一些愛國的知識分子在嚴峻的現(xiàn)實面前,率先驚醒,開始擺脫與西方隔絕的狀態(tài),逐漸走上蛻變與新生的近代思想歷程?!編熒?合作探究】嬗變篇 一、西學東漸 師夷制夷1.開眼看世界的背景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將新思潮的萌發(fā)和鴉片戰(zhàn)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聯(lián)系起來,從整體上把握和加深對近代思想開始發(fā)展原因的理解。2、開眼看世界,地主階級抵抗派看到了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多媒體呈現(xiàn) 林則徐四洲志相關資料。體驗互動,學生分組活動:第一組地主階級抵抗派議題:為什么說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四洲志和各國律例;仿制船炮,邁出了“師夷長技”的第一步。林則徐提倡學習西方的“長技”主要指軍事科學技術。開中國近代由愛國而研究、學習西方的先河。溫家寶總理曾經(jīng)引用林則徐詩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反映了林則徐一心為國家安危,不計較個人得失的無私無畏精神。魏源的照片,海國圖志的圖片及相關資料。課堂設問:材料表達了作者怎樣一種思想?這一新思想含義是什么設問意圖:通過對材料的閱讀,掌握林則徐、魏源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思想主張及影響。教師總結: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中國的有識之士被西方的洋槍洋炮驚醒,開始睜眼開世界。“開眼看世界”是近代西學東漸的第一步,重要代表人物是林則徐和魏源等人。他們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研究、介紹世界知識,這對當時知識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學習有重要的啟迪作用。3、意義(影響)明確了向西方學習的具體內(nèi)容、方法和目的,引導著人們關注世界形勢,對當時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啟迪作用。你覺得早期先進的中國人沖破藩籬,睜開眼睛,看到的是怎樣的世界?全面嗎?他們看到了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不全面。結論:當長期閉目塞聽的中國人睜開眼睛看清世界的時候,他們看到的世界是:中國的制度是先進的,西方的技術是先進的。所以睡眼腥松的中國人面前的世界是模糊的。過渡:但中國的統(tǒng)治者仍然夜郎自大, 這種觀點在當時并沒有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響應。從民族的歷史看,鴉片戰(zhàn)爭的軍事失敗還不是民族致命傷。失敗以后還不明了失敗的理由,力圖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傷??上У拦狻⑾特S年間的人沒有領受軍事失敗的教訓,戰(zhàn)后與戰(zhàn)前完全一樣,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豐末年,英、法聯(lián)軍攻進了北京,然后有少數(shù)人覺悟了,知道非學西洋不可。所以我們說,中華民族喪失了二十年的寶貴光陰。蔣廷黻中國近代史“英法聯(lián)軍攻進北京后,然后有少數(shù)人覺悟了”,如李鴻章說: “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從而過渡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抉擇篇 二、 中學為體 西學為用(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1、背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外國經(jīng)濟侵略加劇,內(nèi)有太平天國運動,清朝政局內(nèi)憂外患。1、面對內(nèi)憂外患的局面,洋務派又是如何向西方學習的?有何阻力?結果如何?2、“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含義洋務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認為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立國的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鞏固根本的手段,實質:在不動搖清王朝君主專制制度的前提下,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達到鞏固清王朝統(tǒng)治的目的。3.抉擇:“中體西用”思想的實踐:洋務運動(模塊鏈接:必修2 第2單元第1課第29頁)洋務運動內(nèi)容:創(chuàng)辦近代軍事、民用工業(yè),籌劃海防,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選派留學生等。4、“中體西用”的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有著怎樣的歷史地位?n 中國第一批近代企業(yè)在洋務派倡導下出現(xiàn)了,n 洋務派創(chuàng)辦了一批新式學校,培養(yǎng)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第一步。但是,清軍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慘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失敗。使洋務派“自強”的迷夢破滅,“中體西用”的思想也失去原有的意義。體驗互動,學生分組活動:第二組洋務派議題:悲情李鴻章閱讀材料:“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子,由裱糊匠東貼西補,居然成一凈室,雖明知為紙片裱糊,然究竟決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風小雨,打成幾個窟窿,隨時補葺,亦可支吾對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等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請回答:(1)材料中的破屋子指的是什么?(2)裱糊匠指的是哪些人?(3)裱糊匠們用什么“材料”東貼西補?(4)你認為“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的因素是什么敘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地主階級進行道路選擇的前提,也就是說他們總想把西方先進的軍事、經(jīng)濟技術來稼接到落后的社會制度上來,這種努力是注定會失敗的。從而過渡到維新變法。突破篇三、突破中體 維新變法在民族危機不斷加深的背景下,中國的民族資產(chǎn)階級上層是如何向西方學習的?維新思想經(jīng)歷了怎樣的發(fā)展歷程?(三)維新變法思想1、早期維新思想背景:早期維新思想產(chǎn)生于19世紀60年代以后,是伴隨著中國資本主義和民族資本階級的產(chǎn)生而產(chǎn)生的;西方資本主義的思想文化和科學文化的傳入,是早期維新思想的來源。多媒體呈現(xiàn) 鄭觀應盛世危言:“乃知其治亂之源,富強之本,不盡在船堅炮利,而在議院上下同心,教養(yǎng)得法。興學校,廣書院育才于學堂,論證于議院,君民一體,上下一心,此其體也。輪船火炮,洋槍水雷,鐵路電線,此其用也?!?-鄭觀應體驗互動,學生分組活動:第三組早期維新派議題:早期維新派為何會從支持洋務派到與之分道揚鑣?在洋務運動已經(jīng)暴露出種種弊端,洋務派仍堅持“中體西用”也不面對現(xiàn)實,早期維新派則從“中體西用”轉為“改良政治、實行君主立憲制度”。設計意圖:指導學生辨析洋務派與早期維新派的差異。教師強調:在深化認識洋務思想及洋務運動利弊得失的基礎上,早期維新派必然要從洋務派中分裂出來。早期維新派在思想啟蒙上處于承前啟后的地位,之后,影響更深遠更猛烈的維新思潮將西學東漸推向新的高潮。歸納:早期維新思想代表人物及主張背景洋務運動的展開 中國民族 資本 主 義 的 產(chǎn)生代表人物經(jīng)濟思想文化思想政治思想評價:早期維新思想代表著一種輿論和思潮的萌發(fā),為維新變法思想作了思想理論上的準備。局限性:一是沒有完整的理論,二是沒有付諸行動。過渡:早期維新派提出的改良政治、實行君主立憲制度的要求,對當時知識分子的思想注意力從工商科技轉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啟蒙作用。 2.改革政體的嘗試康梁的維新思想師生齊讀:日落紫禁城,以烘托課堂氣氛。那是一個風云激蕩的世紀世紀末的那個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熱鬧起來幾個讀書人呼號“變亦變,不變亦變”歷史在這里沉思世紀末的落日,王朝的落日,文明的落日不經(jīng)意間,眼角里滑落一行濁淚悲哀?!抑或是感動?!設問:有哪些核心因素推動了維新運動的深入發(fā)展? 得出結論:帝國主義侵略加劇、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中日甲午戰(zhàn)爭失敗的刺激過渡:歲月如逝,到了19世紀90年代,中國似乎清醒了,因為他們看到的世界比原來清淅多了。由此,假如你是19世紀末期的一位資產(chǎn)階級愛國者,你覺得怎樣才能改變中國的命運?既要政治變革,又要救亡圖強。兩者結合起來??纯纯盗鹤T領導的維新運動吧。2、以康梁為首的維新派是如何將維新思想付諸行動的?有何阻力?結果如何?康有為:開設學堂(萬木草堂),撰寫著作新學偽經(jīng)考、孔子改制考,宣揚維新思想?!舅伎肌款B固派指責康有為采用“移花接木”的辦法來宣傳變法維新,你對此如何評價?康有為:打著孔子的旗號宣揚維新變法理論??涤袨榘盐鞣劫Y本主義的政治學說同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相結合,宣傳維新變法的道理,把西方政治學說蒙上一層儒學的外衣。其目的是利用儒家的權威來宣傳變法的合理性,從而減小維新變法的阻力。它既反映了康有為敢于向封建傳統(tǒng)思想挑戰(zhàn)的精神,及發(fā)展資本主義的強烈愿望,也暴露了資本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不充分而導致的中國民族資產(chǎn)階級政治上的軟弱性。探究:梁啟超的維新思想周邦雖舊,其命維新 詩經(jīng)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易經(jīng) 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 梁啟超變法通議 梁啟超:宣傳民權思想和君主立憲制,科舉改革探究:嚴復的思想:系統(tǒng)介紹西方社會政治學說和進化論。天演論出版以后,不上幾年,便風行全國,竟作了中學生的讀物了。在中國屢次戰(zhàn)敗之后,在庚子辛丑恥辱之后,這個“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的公式確是一種當頭棒喝,給了無數(shù)人一種絕大的刺激。幾年之中,這種思想像野火一樣,延燒著許多人的心和血?!疤煅荨?、“物競”、“淘汰”、“天擇”等等術語都漸漸成了一班愛國志士的“口頭禪”,還有許多人愛用這種名詞做自己或兒女的名字。 胡適學生主導 體驗互動,學生分組活動:第四組康梁派小組,課前分組合作,自學課文,歸納維新派觀點及作用;搜集相關資料,制作論戰(zhàn)內(nèi)容對照表,編排辯論歷史劇, 虛擬維新派與頑固派論戰(zhàn)的場面。創(chuàng)設情境:時間:1898年1月24日下午三點;地點:總理衙門西花廳;人物: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封建頑固勢力(李鴻章、榮祿)。在引導學生歸納康有為、梁啟超、嚴復各自觀點及其對封建思想的沖擊、近代思想解放的貢獻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制作論戰(zhàn)內(nèi)容,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表演小劇目形式在課堂上展開辯論。小品:榮祿“問話”康有為(四位同學扮演)媒體展示:榮祿“問話”康有為畫面道具:三張椅子,一張桌子,三個茶杯旁白:光緒決定召見康有為后,1898年1月的一天,康有為先被請到總理衙門“問話”,出席問話的有光緒的教師翁同龠(he)、軍機大臣榮祿(邊講邊指著扮演的同學做介紹)(翁、榮依次坐好)學生A:康有為到!康:(學生B扮,依次作禮):“叩見榮大人,叩見翁大人,”翁:(學生C):“康先生坐”榮祿:(學生D)(氣勢洶洶對康說):“你老是變呀變的,你知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變的。”翁:“大人請息怒,讓他慢慢說吧?!笨担骸白孀谥ㄊ怯脕碇卫碜孀诘念I土的,今天,祖宗的領土都保不住了,祖宗那法還有什么用呢?“祖宗之法”必須隨時因革,無百年不變之法”翁:“言之有理!”榮:“什么言之有理,一派胡言亂語,寧可亡國,不可變法”康:“榮大人這話欠妥了,就拿總理衙門來說,祖宗的法里并沒有,是最近這些年要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設立的,時代變了,祖宗之法也得跟著變!觀大地諸國,皆以變法而強,守舊而亡。能變則強,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nèi)酝觯辉缫蝗兆冇?,早一日轉機” 翁:“聽了康先生一番話,勝讀士年書啊,老夫茅塞頓開呀!”榮:“哼!我看沒有老太爺?shù)脑?,你就是孫悟空,也變不了!走著瞧吧!”旁白:這次問話后,翁同龠向光緒作了匯報,幾天后,光緒在頤和園勤政殿第一次召見了康有為。(媒體:光緒召見康有為畫面)指屏幕告訴同學們:這就是在頤和園勤政殿,當時光緒召見康有為的情景。這次和康有為見面后,光緒終于下定決心,實行變法。設計意圖:以情境的再現(xiàn)引起學生的興趣。3、維新變法思想在中國近代歷史進程中有何作用?這次變法雖然很快就失敗了,但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反對封建專制,主張興民權,提倡新學,起到思想啟蒙的作用,促進了人民的覺醒。這是中國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課堂小結強調:西學東漸是一個不斷探索、艱難漸進的過程,就各階段而言,這些主要觀點都有一定進步性,對當時的西學傳播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也有時代的局限性,因而,我們應科學地對待。感悟歷史。情感升華 過渡: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到20世紀初期這一歷史階段中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為了追求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富強與繁榮,向西方學習,尋求思想變革的心路歷程.因本課內(nèi)容復雜,很難在一節(jié)課中面面俱到,因此我選擇了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提到的較感興趣的幾個問題,同時這些問題和教材聯(lián)系比較緊密,此問題的提出能引導學生對本課重難點知識的把握: 1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一個主題:中國向何處去?一個方向:向西方學習,向現(xiàn)代化過渡三個階段:學器物(林則徐、魏源;洋務派)學制度(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革命派學思想文化(新文化運動)陳旭麓:近代民主思想的演進,既不是一江長流,也不止一個洪峰,而是以一個接一個思潮的漲落相繼出現(xiàn)的.【墻里開花墻外香】1841年,魏源編成海國圖志,提出了著名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觀點。海國圖志可以算是中國最早的全面介紹世界各國地理、歷史以及科技、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的書籍,它使得中國人對世界的認知終于有了一次質的改變。魏源也成為引領國人放眼世界為數(shù)不多的幾位先行者之一。 但是這本書在中國當時沒什么影響,反而傳到日本去了。日本人從這本書了解到現(xiàn)在的世界是什么樣,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就把這本書翻刻了25版,這本書對日本后來的明治維新,起了很大的思想啟蒙作用,明治維新之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