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二008年高中階段教育學校統(tǒng)一招生考試試卷 語文試卷_第1頁
成都市二008年高中階段教育學校統(tǒng)一招生考試試卷 語文試卷_第2頁
成都市二008年高中階段教育學校統(tǒng)一招生考試試卷 語文試卷_第3頁
成都市二008年高中階段教育學校統(tǒng)一招生考試試卷 語文試卷_第4頁
成都市二008年高中階段教育學校統(tǒng)一招生考試試卷 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成都市二 008 年高中階段教育學校統(tǒng)一招生考試試卷 ( 含成都市初三畢業(yè)會考 ) 語 文 全卷分 A 卷和 B 卷, A 卷滿分 100 分, B 卷滿分 50 分;考試時間 120 分鐘。 A 卷分第卷和第卷,第卷為選擇題,第卷為其他類型的題。 A 卷 ( 共 100 分 ) 第 I 卷 ( 選擇題共 16 分 ) 注意事項 : 1. 第 I 卷共 2 頁 ,答第 I 卷前 ,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荚嚱Y(jié)束后 ,監(jiān)考人員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收回。 2. 第 I 卷各題均有四個選項 ,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 ,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 ,用橡皮擦干凈后 ,再選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試卷上。請注意機讀答題卡的橫豎格式。 一、基礎知識 (10 分 ,每小題 2 分 ) 1.下面語句中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實在是相形見 絀 ( zhu) ,無論是令人厭 惡 (w)的蒼蠅蚊子 ,還是美麗可人的鮮花綠草 ,都是大自然精巧絕倫的藝術(shù)品。 B.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 ,我會感到她在跳 躍 ( yu) ,和我的心的跳躍是一樣的 , 它 們的熱血一直在流 ,在熱情的默 契 (q)里它們彼此呼喚 ,終有一天它們要匯合在一起。 C.這是某種令人驚 駭 (hi)而不知名的杰作 ,在不可名狀的晨 曦 (x)中依稀可見 ,宛如在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瞥見的亞洲文明的剪影。 D.峰環(huán)水抱的薩爾茨堡 ,高高低低的房屋鱗次 櫛 (zh)比 ,莊嚴 肅 (s)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綠樹濃陰中。 2.下面語句中書寫準確無誤的一項是 A. 黃土高原啊 ,只有你 ,才能承受如此驚心動魄的博擊 ! B. 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 那雪白的海潮啊 ,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枯干的 心靈。 C. 讀書的要決 ,全在于會意。對于這一點 ,陶淵明尤其有獨到的見解。 D. 不管扔進去什么東西 ,這個慷概大方的洞全部一視同仁 ,照收不誤。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處的詞語 ,最恰當?shù)囊豁検?那時候 ,他已經(jīng)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 ,有如向地殼 寶藏。 在這次為汶川大地震舉行的各種賑災活動中 ,人們點燃一支支貯滿真情的蠟燭 ,_受災的人們渡過難關,走出災難。 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 , 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只要擁 有希望 ,一切 都將過去。 A. 尋找 祈求 盡管 B. 尋求 乞求 盡管 C. 尋找 乞求 但是 D. 尋求 祈求 但是 4.下列語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挪威國旗耀武揚威、 洋洋得意 地在這被人類沖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 B. 這么多樹根在大地里面 觸類旁通 ,吸收著大地母親給予的食糧的供養(yǎng)。 C. 對這一轉(zhuǎn)變作出了巨大貢獻的 ,有一位長期以來 鮮為人知 的科學家 :鄧稼先。 D.“正確答案只有一個”這種思維模式 ,在我們頭腦中已不知不覺地 根深蒂固 。 5. 根據(jù)下面這段話的意思 ,填到橫線上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 ,也不是永遠痛苦, 。好比水道要經(jīng)過不同的兩岸 ,樹木要經(jīng)過常變的四時。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 ,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A. 痛苦和快樂是相生相成的 B. 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C. 在生命中痛苦總是相伴的 D. 在生命中快樂總是相伴的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6 8 題。 (6 分 ,每小題 2 分 ) 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 ,成 ,將 以 攻宋。子墨子聞 之 ,起于魯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見公輸盤。 公輸盤曰 :“夫子何命焉為 ?” 子墨子曰 :“北方有侮臣者 ,愿 借子殺之。” 公輸盤不 說 。 子墨子曰 :“請獻十金?!?公輸盤曰 :“吾義 固 不殺人?!?子墨子起 ,再拜 ,曰 :“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 ,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 ,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 ,不可謂仁。知 而 不爭 ,不可謂忠。爭而不得 ,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 ,不可謂知類。 公輸盤服。 子墨子曰 :“然胡不 已 乎 ?” 公輸盤曰 :“不可 ,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 :“ 胡不見我于王? ” 公輸盤曰 :“諾?!?(節(jié)選自公輸) 6.對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 ,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愿 借子殺之 愿 :希望 B. 公輸盤不 說 說 :通“悅” ,高興 C .吾義 固 不殺人 固 :堅決 D. 然胡不 已 乎 已 :停止 7.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將 以 攻宋 B.子墨子聞 之 扶蘇 以 數(shù)諫故 輟耕 之 壟上 C.荊國有余 于 地而不足于民 D.知 而 不爭 未嘗不嘆息痛恨 于 桓、靈也 鳴之 而 不能通其意 8.下列對選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寫法的分析 ,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墨子熱心救世 ,反對戰(zhàn)爭。在得知楚將攻宋的消息后 ,為阻止戰(zhàn)爭爆發(fā) ,晝夜兼程 ,不辭辛勞 ,趕到楚國進行勸說。 B. 墨子辯術(shù)高明。他先言其他 ,誘使公輸盤落入圈套 ,然后一針見血 ,從幾個方面批駁了公輸盤的 行為 ,讓公輸盤理屈詞窮 ,無話可說。 C. 公輸盤在墨子的勸說下 ,明白了攻宋將使自己陷入不義的境地 ,于是聽從了勸說 ,主動帶墨子去勸說楚王。 D. 這段文字以對話為主 ,語氣時緩時急 ,語言長短交錯 ,富于表現(xiàn)力 ,從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鮮明的性格特征。 成都市二 OO 八年高中階段教育學校統(tǒng)一招生考試試卷 (含成都市初三畢業(yè)會考 ) 語 文 A 卷 B 卷 題號 三 四 五 總分 總分人編號 分數(shù) 題號 一 二 三 四 總分 總分人編號號 第卷 (共 84 分 ) 注意事項 : 1.第卷共 5 頁 ,用藍、黑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試卷上。 2.答卷前將密封線內(nèi)的項目填寫清楚。 三、 (12 分 ) 9.把上面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4 分 ) (1)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 ,不可謂智。 (2 分 ) 譯文 :_ (2) 胡不見我于王 ?(2 分 ) 譯文 :_ 10.用課文原句填空。 (任選四句 )(4 分 ) (1) 風煙俱凈 ,_。 (吳均與朱元思書 ) (2) 水何澹澹 ,_。(曹 操觀滄海) (3) _,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4) 晨興理荒穢 ,_。(陶淵明歸園田居) (5) 春蠶到死絲方盡 ,_。(李商隱無題) (6) _,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1.根據(jù)下面提示或語境填空。 ( 任選兩題 )(4 分 ) ( 1)在 十則 里 ,孔子提出了儒家所倡導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 ,這就是 :“ _ , _。” (2) 陸游在卜算子詠梅中 ,借“ _ , _” 這句話表達了對梅花雖遭摧殘 ,卻仍保持高潔、堅貞品格的贊頌。 (3) 朋友即將遠行 ,依依惜別。為表達你對朋友的不舍、寬慰或祝愿等感情 ,請你從所積累的送別詩中選出一句 (含上下句 ), 填寫在下面橫線上。 _, _。 分數(shù) 得分 評卷人 四、閱讀下面文章 ,完成 12-15 題。 (12 分 ) 善待挫折 漫漫人生 ,茫茫人海 ,生活道路上無不充滿坎坷。如生活困難 ,高考落榜 ,升職無望 ,體質(zhì)不佳 ,辦事受阻 ,無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歡不喜歡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 挫折隨時都可能降臨。 應該怎樣看待挫折 ,怎樣去面對挫折呢 ? 歷史上許許多多仁人志士在與挫折斗爭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司馬遷在遭受宮刑之后 ,發(fā)憤著 書 ,寫出了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的名著史記。音樂家貝多芬 ,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難以形容的。他 17歲失去母親 ,26歲耳聾 ,接著又陷入了失戀的痛苦之中。對一個音樂家來說 ,這打擊是多么的大啊 ! 可貝多芬不消沉 , 不氣餒 ,他在一封信中寫道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它妄想使我屈服 ,這絕對辦不到?!彼冀K頑強地生活 ,艱難地創(chuàng)作 ,成為世界不朽的音樂家。 挫折雖給人帶來痛苦 ,但它往往可以磨練人的意志 ,激發(fā)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學會思考 ,調(diào)整行動 ,以更佳的方式去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 ,成就輝煌的事業(yè)??茖W家貝佛里奇說 :“人 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處于逆境的情況下做出的。 ”可以說 ,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種特殊環(huán)境。 當然 ,挫折并不能自發(fā)地造就人才 ,也不是所有經(jīng)歷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為。法國作家 巴爾扎克說 :“挫折就像一塊石頭 ,對于弱者來說是 絆腳石 ,讓你卻步不前;而對于強者來說卻是 墊腳石 ,使你站得更高?!?只有抱著崇高的生活目的 ,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并自覺地在挫折中磨練 ,在挫折中奮起 ,在挫折中追求的人 ,才有希望成為生活的強者。 ( 有刪改 ) 12. 第自然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 采用這種論證方法有什么好處 ? (3 分 ) 答 :_ _ _ 13. 第段“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處于逆境的情況下做出的” 一句中“往往” 一詞能否刪去 ?為什么 ?(3 分 ) 答 :_ _ _ 14. 文章第段加點的“絆腳石” 和“墊腳石” 的含義分別是什么 ? (2 分 ) 答 : 絆腳石 :_ 墊腳石 :_ 得分 評卷人 15.本文所論述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 請針對這一論點補充一個事實論據(jù)并作簡要分析。 (4 分 ) 答 :_ _ _ 五、作文 (60 分 ) 16. 請在下面的作文題中任選一題。 (60 分 ) (1) 請以“震撼心靈的 ”為題目 ,寫一篇文章。 要求 :把題目補充完整再作文;自定立意 ,自選文體;不少于 600 字;不得抄襲、套作;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 閱讀下面的材料 ,然后作文。 有一個人 ,他有四個兒子。他要他們分別去遠方看一棵梨樹。四個兒子分別選擇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前往。 當他們都回家后 ,他讓他們形容自己所看到的情景。 大兒子說 ,這棵樹被青春的嫩芽所覆蓋 ,充滿了希望。 二兒子說 ,不是這樣 ,那里樹上花朵綻放 ,充滿香氣,看起來十分美麗,這美景是他從來不曾見到過的。 三兒子說 ,不是的 ,樹上結(jié)滿 了果子 ,累累下垂 ,充滿了生氣和滿足。 小兒子不同意他們?nèi)说恼f法。他說那棵樹很丑 ,枯槁、扭曲。 他就對兒子們說 ,你們都是正確的 ,因為你們每個人都只看到這棵樹一個季節(jié)的風景。 讀了這則材料 ,你會產(chǎn)生怎樣的感觸和聯(lián)想呢 ? 請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和體會 ,寫一篇文章。 要求 :自擬題目 ,自定立意 ,自選文體; 不少于 600 字; 不得抄襲、套作;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 卷 ( 共 50 分 ) 注意事項 : 1.B 卷共 5 頁 ,用藍、黑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試卷上。 2.答卷前將密封線內(nèi)的項目填寫清楚。 得分 評卷人 一、詩歌鑒賞 (4 分 ) 閱讀下面詩歌 ,按要求回答問題。 (4 分 )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1.這是一首詠史詩。詩人借“ _”這件古物引出對前朝人物和事跡的感嘆 ,抒發(fā)了 _之情。 (2 分 ) 2.如 果把詩歌最后一句“銅雀春深鎖二喬”改為“國破人亡在此朝” 好不好 ?為什么 ?(2 分 ) 答 :_ _ 二、文言文閱讀 (12 分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3 5 題。 魏與趙攻韓 ,韓告急于齊。齊使田忌 將 而往 ,直走大梁。魏將龐涓聞之 ,去韓而歸 , 齊軍既已過而西矣。孫子謂田忌曰 :“彼三晉之兵 ,素悍勇而輕齊 ,齊號為怯 ,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兵法 :百里而趨利者蹶上將 ,五十里而趨利者軍半至。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 ,明日為五萬灶 ,又明日為三萬灶。” 龐涓行三日 ,大喜 ,曰 :“我固知齊軍怯 ,入吾地三日 ,士卒 亡 者過 半矣?!?乃棄其步 軍 ,與其輕銳倍日并行逐之。 孫子度其行 ,暮當至馬陵 。馬陵道狹 ,而旁多阻隘 ,可伏兵 ,乃斫大樹白 而書之曰 :“龐涓死于此樹之下?!?于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 ,期 曰 :“暮見火舉而俱發(fā)。”龐涓果夜至斫木下 ,見白書 ,乃鉆火 燭 之。讀其書未畢 ,齊軍萬弩俱發(fā) ,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 ,乃自剄 ,曰 :“遂成豎子之名 !” 齊因乘勝盡破其軍 ,虜魏太子中申以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 ,世傳其兵法。 ( 節(jié)選自史記孫子吳起到傳 ) 【注釋】 三晉之兵 :這里專指魏軍 。百里而趨利者蹶上將 :用急行軍走百里去爭取勝利 ,會使上將遭到失?。ㄒ蚺c后續(xù)部隊脫節(jié) ) 。白 :使露出白木。 3.對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2 分) A. 齊使田忌 將 而往 將 :率兵 得分 評卷人 得分 評卷人 B. 士卒 亡 者過半矣 亡 :死亡 C. 期 曰 :“暮見火舉而俱發(fā)。” 期 :約定 D. 乃鉆火 燭 之 燭 :照亮 4.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6 分 ) (1) 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3 分 ) 譯文: _ (2) 孫子度其行 ,暮當至馬陵。 (3 分 ) 譯文 :_ 5.孫臏為取得戰(zhàn)斗的勝利 ,采取了哪些好的做法 ? 請歸納回答 ,并寫出相應的依據(jù) ( 用原文回答 )。 (4 分 ) 答 :_ _ _ 三、閱讀 (22 分 ) (一 ) 名著閱讀 (4 分 ) 6.閱讀名著 ,我們在作家所塑造的人物藝術(shù)畫廊中 ,可以看到一個個鮮活的個性突出的人物形象。比較人物形象 ,是閱讀名著的一個重要方法。下面所列小說中的人物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 請從所提供的三組人物中 ,任選一組進行比較。 (4 分 ) 第一組 : 林沖 (水滸 )與武松 (水滸 ) 第二組 : 諸葛亮 (三國演義 )與周瑜 (三國演義 ) 第三組 : 保爾柯察金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與魯濱孫 (魯濱孫漂流記 ) 答 :(1) 所選內(nèi)容 :第 _組 ( 2)相同點: _ _( 2 分) 不同點: _ _( 2 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 ,完成 7 10 題。 (18 分 ) 傾聽生命行走的聲音 易宗明 秋日里 ,我從遙遠的大山往公路邊扛木頭 ,一截黑乎乎的用來做拐棍的干枯楊木樁 ,被我順手捎回 ,插在了院子內(nèi)的土堆上。 之后 ,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親 ,偶爾會把一個濕筐子或一塊剛洗出的舊布掛在它上面晾曬 ,它干裂皺巴的軀體因而浸上了一層濕漉漉的水漬。 得分 評卷人 過了一段時間 ,我突然驚奇地發(fā)現(xiàn) ,這截木樁的到來 ,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變。以前 ,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棗樹 ,孤零零的。風刮來時 ,是一種寡不敵眾很無奈且軟弱無力的聲音 ,聽了 ,總叫人感到沮喪。現(xiàn)在不一樣了 ,有天晚上 ,當尖利的吼叫聲將我從夢中驚醒時 ,我還以為是兇猛的野獸呢。仔細辯聽 ,才知是從楊木樁上發(fā)出的聲音。它不像棗樹那樣彎腰曲膝 ,總想盡力擺脫風的肆虐 ,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風再推給別人 ,結(jié)果是被風撕扯得披頭散發(fā) ,沒有了往日的形狀。楊木樁不慌不亂 ,靜立在那里迎接風的挑戰(zhàn) ,一副巋然不動的樣子。它讓風從身邊溜過 ,又吸收著風 ,讓風進入自己的毛孔 ,成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它們是朋 友而不是仇敵。 楊木樁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靈性。多數(shù)情況下 ,雨會在院子的東西兩邊布出疏密不同的兩種雨幕 ,每回西邊的楊木樁被淋得直往下流水 ,東邊的小棗樹卻干渴得蔫巴巴的沒一點兒精神。母親心疼小棗樹 ,細心地用木棍圍住它 ,給它澆水 ,還多次想在楊木樁旁為小棗樹再造一個新居 ,因怕把棗樹挪死 ,才終未為其遷址。 大雪天 ,小棗樹裹著棉絮 ,被冰雪蓋得嚴嚴的 ,幾乎看不見任何枝梢。而楊木樁卻光溜溜、水亮亮的 ,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 ,從不積存。一樣的雪 ,一樣的嚴冬 ,卻是兩種情景。是風有意所為 ,還是棗樹和楊木樁內(nèi)部的原因 ?困 惑中的我總涌起太多說不清的神秘猜測。 無風無雨的天氣 ,我總能聽出一種聲音。這聲音隱約而清晰 ,細微而執(zhí)著 ,愈來愈深 ,就像是一個人在奮力行走;一會兒翻山 ,一會兒趟河 ,一會兒在清風麗日下奔跑 ,一會兒又走在煙雨迷蒙的山間小徑 開始的時候 ,我懷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 ,產(chǎn)生了誤聽。后來 ,無意中 ,當我的目光觸到楊木樁上那幾片嫩黃的葉芽 ,那飽脹著綠色汁液的肌體時 ,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結(jié)實得再也拔不出來的根須 ,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由一截枯木樁成為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 ,這之間 ,是一種怎樣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撿拾了它 ,但如果 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腳步 ,樹便永遠只能成為一個虛幻的影子了。 小棗樹依舊灰黑著 ,山風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 ,我輕輕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時 ,它還在沉睡 ,在被動地等待著季節(jié)的到來 ,看不出它對未來有什么特別的打算。這是許多生命共有的選擇 ,是它們共同的生命方式 ,似乎也不應苛責 ,畢竟 ,成長太慘烈 ,抗爭太艱難了。 無喜無憂的楊木樁 ,靜靜地指向天空 ,指向天幕上一顆很明亮的星。我雙手摟著它 ,如同在撫摸一個冬天的童話。 7.作者為什么以“傾聽生命行走的聲音”為題?請結(jié)合文章簡要作答。 ( 4 分) 答 :_ _ 8.文中的“小棗樹”具有怎樣的特點?作者描寫小棗樹的意圖是什么? ( 5 分) 答 :_ _ _ 9.文章開篇寫我將楊木樁“順手捎回” 任意一插的情形 ,結(jié)尾卻寫“我雙手摟著它 ,如同在撫摸一個冬天的童話?!?這樣寫矛盾嗎 ?為什么 ? (5 分 ) 答 :_ _ _ 10.楊木樁生命行走的歷程是 讓人感動、令人感嘆的。讀完文章 ,你從中獲得了怎樣的感悟呢 ?請結(jié)合你對生活的認識談談自己的看法。 (4 分 ) 答 :_ _ _ 四、語言運用 (12 分 ) 11.“大難更顯大愛 ,天災尤見真情?!薄?5 12” 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 ,全國各地積極投入到抗震救災活動中。前方 ,人們與時間賽跑 ,托起希望的生命 ,一幕幕感人的畫面 ,無不震撼著我們的心靈;后方 ,義務獻血、義演、募捐活動在全國掀起了高潮。一個個動人的義舉 , 無不撥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弦。 為此 ,某電視臺準備舉辦一場“愛的奉獻”為主題的大型賑災募捐義演。假如你是主持人 ,你該怎樣說 ?請你為募捐義演 寫一段開場白。要求 :主題明確;語言得體 , 有感染力 ,富有文采;不少于 60 字。 (6 分 ) 12.下面是一份分別對 400 名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調(diào)查表。請根據(jù)這個情況調(diào)查表 ,回答后面的問題。 (6 分 ) 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調(diào)查表 類別 主動回答 被動回答 人數(shù) 百分比 人數(shù) 百分比 小學生 354 88.5% 26 6.5% 初中生 306 76.5% 72 18% 高中生 228 57% 118 29.5% (1)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什么問題 ? (3 分 ) 答: _ _ (2) 針對這一問題請你提出一條建議。 (3 分 ) 答 :_ 成都市二 00 八年高中階段教育學校統(tǒng)一招生考試試卷 (含成都市初三畢業(yè)會考 ) 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 A 卷 (100 分 ) 一、 (共 10 分 ,每小題 2 分 ) 1.A(應為 ch) 2.B(A 項中“博擊”應為“搏擊”; C 項中“要決”應“要訣”; D 項中的“慷概大方” 應為“慷慨大方” ) 3.D(尋求 :尋找追求;尋找 :找;根據(jù)語境應選擇“尋求”。祈求 :懇切地希望或請求;乞求 :請求給予;根據(jù)語境應選擇“祈求”?!暗恰北硎巨D(zhuǎn)折關系;“盡管”表示姑且承認某種事實 ,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轉(zhuǎn)折的連詞跟它呼應 ,反接上文;根據(jù)語境應選擇“但是” ) 4.B(“觸類旁通”指掌握了關于某一事物的知識 ,而推知同類中其他事物;用在此與語境意義不吻合 ,應為“息息相通” ) 5.B 二、 (共 6 分 ,每小題 2 分 ) 6.C(固 :應解釋為“本來” ) 7.D(D 項都是表轉(zhuǎn)折 ,解釋為“但”“卻”; A 項前句“以”解釋為“拿”“用” ,后句“以”解釋為“因為”; B 項前句“之”解釋為“這件事”,后句 “之”解釋為“到”、“往”; C 項前句“于”解釋為“在” ,后句“于”解釋為“對” ) 8.C(公輸盤并沒有“主動帶墨子去勸說楚王” ) 三、 (共 12 分 ) 9.(4 分 ) (1)(2 分 )殺害 (或“損失” )不足的 (民眾 )而去爭奪有余的 (土地 ),不能說是聰明。 ( 譯出大意計 1 分;落實“智”的意思計 1 分 ) (2)(2 分)為什么不向楚王引見我呢 ?(譯出大意計 1 分;落實“見”的意思計 1 分 ) 10.(4 分 )(1)天山共色 (2)山島竦峙 (3)舉杯邀明月 (4)帶月荷鋤歸 (5)蠟炬成灰淚始干 (6)夜闌臥聽風 吹雨 (說明 :每填對一空計 1 分 ,如有錯字、漏字、添字之一者 ,該空不計分 ) 11.(4 分 )(1)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2)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 (3)參考示例 :海內(nèi)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或“無為在歧路 兒女共沾巾” )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說明 :評分標準同第 10 題 ) 四、 (共 12 分 ) 12.(3 分 )主要運用了事實論證方法 (或 :例證法 )。文中運用司馬遷和貝多芬的事例 ,更有力地論證了“歷史上許許多多仁人志士在與挫折斗爭中做出了不 平凡的業(yè)績”這一觀點 ,進一步增強了說服力。 (明確方法計 1 分;準確說出好處計 2 分 ,意思相近即可 ) 13.(3 分 )不能刪。 (1 分 )因為“往往”一詞強調(diào)了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常常是處于逆境的情況下做出 ,如果去掉 ,就顯得過于絕對。 (2 分;語意相近即可 ) 14.(2 分 )絆腳石 :人生路上的障礙。墊腳石 :人生路上不斷前進的憑借 (明確兩者內(nèi)涵各計 1分 ,不夠準確酌情扣分 ) 15.(4 分 )本文論述的中心論點是“要善待挫折” (或:要在挫折中磨練 ,在挫折中奮起 ,在挫折中追求 ,成為生活的強者 )(2 分;意思相近即可 );舉例 1 分 (只 要與觀點相吻合即可 );結(jié)合事例分析計 1 分 (不夠準確酌情扣分 )。 五、 (60 分 ) 16.(60 分 ) 等級評分標準 基 礎 等 級 40 分 一等 (40-36) 二等 (35-30) 二等 (29-20) 四等 (19-0) 切合題意 中心突出 內(nèi)容具體 感情真實 結(jié)構(gòu)完整 語言通順 字跡清楚 符合文體要求 符合題意 中心突出 內(nèi)容較具體 感情真實 結(jié)構(gòu)完整 語言較通順 字跡較清楚 符合文體要求 基本符合題意 中心基本突出 內(nèi)容不夠具體 感情基本真實 結(jié)構(gòu)基本完整 語言基本通順 字跡不夠清楚 基本符合文 體要求 偏離題意 中心不夠明確 內(nèi)容空泛 感情虛假 條理不夠清楚 語言通順語病多 字跡難辨 不符合文體要求 發(fā) 展 等 級 20 分 較深刻 較豐富 較有文采 較有創(chuàng)意 較能通過現(xiàn)象 深入本質(zhì) 較能揭示問題產(chǎn)生 的原因 觀點具有啟發(fā)作用 材料較豐富 形象較豐滿 詞語較生動 句式較靈活 . 善于運用修辭手法 文句較有意蘊 見解新穎 ,材料新鮮 ,構(gòu)思精巧 ,推理想像較有獨到之處 ,較有個性色彩 【說明】 基礎等級評分以題意、內(nèi)容、語言、文體為重點 ,全面衡量。符合文體 ,指符合考生根據(jù)題意和內(nèi) 容自選的文體的要求。 發(fā)展等級評分 ,依據(jù)評分點 ,不要求全面 ,以一點突出者按等評分 , 直至滿分。 缺題目扣 2 分 ,每 3 個錯別字扣 1 分 ,重復不計;不足字數(shù) ,每少 50 個字扣 1 分。 確認為抄襲的作文 ,“基礎等級”在四等之內(nèi)偏后評分 ,“發(fā)展等級”不給分。 B 卷 (50 分 ) 一、詩歌鑒賞 (共 4 分) 1.(2 分 )折戟 (1 分 );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1 分;語意相近即可 ) 2.(2 分 )不好。雖然它們表達的意思基本一樣 ,但“銅雀春深鎖二喬”通過形象化的語言寫出了曹操勝利后的驕恣和東吳失敗后的屈辱 或 :通過以小 見大 (或借代 )的手法,借“二喬”被“鎖”的命運來寫出東吳失敗的命運 (1 分 );而“國破人亡在此朝”則過于直白 ,缺乏詩味( 1 分)。 (語意相近即可;未明確回答“不好”扣 0.5 分 ) 二、文言文閱讀 ( 共 12 分 ) 3.(2 分 )B(亡 :逃亡 ) 4.(6 分 ) (1)(3 分 )善于作戰(zhàn)的人會順應 (或“順著” )事物發(fā)展的趨勢并向 (對我們 )有利的方面來引導它。 (譯出大意計 1 分;落實“因”“導”的意思各計 1 分 ) ( 2) (3 分 ) 孫臏估計 (或“揣測”“計算” )龐涓的行程 ,晚上應該到達馬陵。 (譯出大意計 1分;落實“度”“至”的 意思各計 1 分 5.(4 分 )(1)抓住魏軍輕敵的弱點 ,用減灶的計策誘敵深入。依據(jù) :彼三晉之兵 ,素悍勇而輕齊 ,齊號為怯。 (2)選擇有利的地形進行伏擊。依據(jù) :馬陵道狹 ,而旁多阻隘 ,可伏兵。 (每點 2分;其中做法 1 分 ,依據(jù) 1 分;語意相近即可) 三、閱讀 ( 共 22 分 ) (一 ) 名著閱讀 (4 分 ) 6.(4 分 ) 參考答案 :第一組 :同 :兩人都本領高強 ,有勇有謀 ,好結(jié)交好漢;不同 :林沖作為一個禁軍教頭 ,處事謹慎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