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漣水縣第四中學八年級地理上冊《黃河的治理》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頁
江蘇省漣水縣第四中學八年級地理上冊《黃河的治理》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頁
江蘇省漣水縣第四中學八年級地理上冊《黃河的治理》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頁
江蘇省漣水縣第四中學八年級地理上冊《黃河的治理》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黃河的治理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在中國地圖上指出黃河的源頭至中游的流經(jīng)的行政區(qū)、地形區(qū)并了解沿途水文特征的變化;3、使學生了解黃河水患及其治理,使學生學會辨證地看問題,并增強環(huán)保意識。教學重點:1、使學生能在中國地圖上指出黃河的源頭至中游的流經(jīng)的行政區(qū)、地形區(qū)并了解沿途水文特征的變化;2、各河段水文特征及利用和治理保護。教學難點:1、使學生了解黃河水患及其治理,使學生學會辨證地看問題,并增強環(huán)保意識。2、河流特征與地形、氣候等的關系;水患與分布河段的關系。2、指導學生運用地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讀圖分析能力。課時:二課時課型:新授課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黃河中華民族的搖籃 請一學生朗誦黃河頌“啊,黃河!你是我們民族的搖籃,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fā)源。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2黃河舉世聞名的“害河” 宣讀史料記載:解放前的2000年間,黃河潰堤決口1591次,較大改道26次。提前看黃河泛濫圖,北面殃及海河,經(jīng)海河大沽口入海,南面曾奪誰入江,這條變化無常的大河,滾滾濁流不知沖毀了多少良田沃土,吞噬了多少生命財產(chǎn)。3我們將怎樣看待黃河的“功”與“過”呢?二、中國第二長河1讀“黃河水系圖”找出:(1)發(fā)源地;(2)流經(jīng)省、自治區(qū);(3)源頭卡日曲和支流渭河、汾河;(4)劃分上、中、下游的河口、舊孟津及所在的省區(qū);(5)注入海洋。2編順口溜,背記流經(jīng)省區(qū) 建議:“巴(顏喀拉)山泉水卡日曲,五千五百(千米)流程長,青、川、甘、寧、內(nèi)蒙古,晉、陜穿過黃土區(qū),豫、魯淤成地上河,向東緩流入渤海。”3通過對比,完成“想一想”一題 為什么說黃河是中國第2長河,而不說黃河是中國第2大河?按徑流量黃河排第8位,流域面積排第3位。三、母親河的奉獻1指中國地形圖 提問:你記得寧夏、內(nèi)蒙古(指位置)這兩個地方位于什么干濕地區(qū)嗎?干旱區(qū)你還記得這一大片華北平原是怎樣形成的嗎?黃河等河流泥沙沖積形成的2講述引黃灌溉的歷史 從秦代(公元前215年)起,我國勞動人民開鑿引水渠(秦渠)之后,漢朝、唐朝相繼引黃灌溉農(nóng)田。黃河水,使干旱土地展現(xiàn)出生機,塑造了“塞上江南”的河套平原、寧夏平原。建國后,又修建完善了排灌設施的引黃灌溉工程,形成今日的商品糧基地。至于華北平原一向是我國重要的農(nóng)業(yè)基地,近代現(xiàn)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鞍?,黃河,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將要在你的保育下發(fā)揚滋長?!?黃河豐富的水能資源 (1)看“中國地形圖”。黃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峽谷中穿行,“我站在黃河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金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指出從龍羊峽到寧夏青銅峽間,穿繞19個險峻的峽谷,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而且集中,有利于興建大型水利樞紐工程。(2)宣揚新中國開發(fā)利用黃河的成就。讀“黃河梯級開發(fā)示意圖”,說明建國以前,黃河未修建一座水壩。建國以后,實行了黃河梯級開發(fā),建成8座大型水利樞紐、水電站。并在圖上找出龍羊峽、劉家峽、三門峽水電站,以及梯級開發(fā)最密集的河段龍羊峽青銅峽。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在中國地圖上指出黃河的源頭至中游的流經(jīng)的行政區(qū)、地形區(qū)并了解沿途水文特征的變化;3、使學生了解黃河水患及其治理,使學生學會辨證地看問題,并增強環(huán)保意識。教學重點:1、使學生能在中國地圖上指出黃河的源頭至中游的流經(jīng)的行政區(qū)、地形區(qū)并了解沿途水文特征的變化;2、各河段水文特征及利用和治理保護。教學難點:1、使學生了解黃河水患及其治理,使學生學會辨證地看問題,并增強環(huán)保意識。2、河流特征與地形、氣候等的關系;水患與分布河段的關系。2、指導學生運用地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讀圖分析能力。課時安排:二課時課型:新授課教學過程:一、中國的憂患1從“想一想”引入地上河 從地圖上看,黃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積狹小,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黃河下游為地上河,河床比地面高,地面流水無法匯入河道。2什么是地上河,看開封附近地上河示意圖 問:哪里是黃河河床?哪里是地面?河床比地面低,還是高?高出多少米?7m,一般高34m,有的高出10m以上故黃河成為有名的地上河(或懸河),請看漫畫“船在天上行”,問那是什么意思人要仰望黃河,或登梯子到大堤上去看。3地上河是怎樣形成的追溯到泥沙問題 問:你見過黃河嗎?為什么叫做黃河、黃海呢?要了解這一系列問題得從泥沙談起。(1)泥沙的來源。黃河中游流經(jīng)黃土高原,由于土層疏松;植被破壞嚴重;多暴雨沖刷,水土流失嚴重,這些泥沙大量輸入黃河中、下游。此時,請讀“主動脈破裂”讀一讀材料。(2)含沙量。這么多泥沙輸入黃河,使黃河水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黃河每年輸入下游1.6109t泥沙,占全國河流總輸沙量的60,泥沙使河水渾黃,黃河也因此而得名。(3)泥沙的去路。黃河流入下游平原,流速變緩,泥沙淤積河道,使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F(xiàn)在,下游河床仍以每年10cm速度向上升高。“做一做”,黃河淤高速度不變,再過100年,黃河河床將比開封市區(qū)高出多少米?17m4河床不斷升高,黃河河水高出地面,該怎么辦?只能靠人工筑堤約束河水5中國的一大憂患大堤隨時隨處有決口危險 黃河下游水量集中7、8月,一遇暴雨,河水猛漲,洪峰過高(陜縣記錄,黃河最小流量200m3/s,最大流量1933年8月10日達22000m3/s,1843年還出現(xiàn)36000m3/s的特大洪水),山洪暴發(fā),急流而下,常易決口泛濫。古都開封歷史上曾6次被淹,明末一次洪水,37萬人淹死34萬。歷代反動統(tǒng)治者腐敗無能,年久失修,任其泛濫成災。當時歌謠:“三年兩頭發(fā)大水,萬頃良田被淹沒,官家年年說治水,百姓眼淚流成河”。更有甚者,人為制造災禍,1938年,反動派為了逃命(日寇侵入)挖開花園口大堤,整整泛濫39年,形成黃泛區(qū),讀一讀“痛苦的回憶”,看一看泛濫時的悲慘景象圖。6建國40年來的防洪工作成就 加固堤防、分洪、蓄洪,使黃河洪水年年安全泄入大海,并經(jīng)過1958年22300m3/s特大洪水的考驗。二、根治黃河1黃河為害根源尤在 黃河大堤被迫不斷加高,處于“愈險愈加,愈加愈險”的惡性循環(huán)之境地,據(jù)測算,這種局面只能再維持50年左右,總有一天維持不住。因此,必須另想辦法根本治理。2你能不能提幾條根治黃河的設想呢?議論后教師總結:(1)治黃的關鍵治沙。(2)治黃的根本加強中游黃土高原地區(qū)的水土保持。(3)水土保持采取的途徑生物措施:造林種草;工程措施:打壩淤地,修筑梯田,宣讀“讀一讀”河曲縣材料,看一看黃土高原溝壑縱橫(圓形)地貌改造成梯田、種草植樹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治理黃土高原分割到戶,誰治理誰效益,輸入黃河的泥沙大大減少。(4)治沙、防洪并舉 修水庫,舉三門峽和小浪底水利樞紐。達到遠景目標黃河下游河床20年不淤,使黃河防洪能力由現(xiàn)在的60年一遇大洪水提高到千年一遇。昔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