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萬噸城鎮(zhèn)污水處理設計計算書_第1頁
12萬噸城鎮(zhèn)污水處理設計計算書_第2頁
12萬噸城鎮(zhèn)污水處理設計計算書_第3頁
12萬噸城鎮(zhèn)污水處理設計計算書_第4頁
12萬噸城鎮(zhèn)污水處理設計計算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12 萬噸城鎮(zhèn)污水處理設計 目 錄 前言 .1 第一部分 設計說明書 2 第一章 原始資料 2 第二章 工藝流程的確定 3 第三章 主要構筑物 . .3 第四章 平面布置 .4 第五章 高程布置 .5 第二部分 計算說明書 .7 第一章 格柵 .7 第二章 提升泵房 9 第三章 沉砂池 .10 第四章 初沉池 .12 第五章 .14 第六章 二沉池 .20 參考文獻 25 2 第一部分 設計說明書 一、原始資料 (一)自然條件 1地理位置: 某縣地處東經 115019 115043,北緯 35023 35043??h城東西長32公里,南北寬 37 公里。 2 風向 春夏秋冬三季主導風向為東南風,頻率為 12,其次為北風,頻率為 10,平均風速 3.2m/s,總面積 1032平方公里。 3氣溫 某縣常年平均氣溫 13.50 C,歷年極端最高氣溫 41.50 C,歷年極端最低氣溫20.30 C。 4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質: 某縣位黃河沖積平原,受黃河決口影響,急流沖刷,緩流淤積,形成自然流溝 108條,多為西南東北流向。某縣地勢西南高,東北、東南部低,最高處海拔高程 55.5 米,最低處海拔高程 46.2 米,中部地面高程一般為 49.5 米。自然坡降為五千分之一到七千分之一。某縣地基承栽力為 80 12kpa。某縣地震烈度為 7度,土壤最大凍結深度 0.50 0.60m。 (二)社會條件 1 人口 2002年城區(qū)現狀人口為 7.5萬人。城區(qū)近期 (2005年 )規(guī)劃人口為 9萬人,遠期 (2010年 )規(guī)劃人口為 12萬人。 2 污水及水質情況 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水質為: COD4 (符合要求 ) (8)污泥部分所需總容積 初沉池效率設計為 50%, 設污泥含水率 97,兩次排泥時間間隔 T=2d,污泥容重 ( 9)每格池污泥斗所需容積 =800/22=36.4 (10)污泥斗的容積 ( 11)污泥斗以 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積 L1=27+0.5+0.3=2708m L2=6m (12)污泥斗和梯形部分容積 V1+V2=62.3+21.6=83.9m3 36.4m3 (13)沉淀池總高度 H= 取 9米 12 五、 首先判斷是否可采用 COD/TN=420/45=9.33 8 TP/BOD5=3/200=0.015 0.06 符合條件 1、設計參數 設計最大流量 Q=120000m3 d 池型:廊道式 進水水質 , 出水水質 BOD5污 泥負荷 N=0.2kgBOD5/(kgMLSS d) 回流污泥濃度 XR=8000mg/L 污泥回流比 R=100% 2 曝氣池的設計計算 ( 1)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 ( 2)反應池容積 ( 3)反應池總水力停留時間 t=V/Q=30000/120000=0.25d=6h (4) 各段水力停留時間和容積 厭氧:缺氧:好氧 =1: 1: 3 厭氧池水力停留時間 t厭 =0.26=1.2h,池容 V厭 =0.230000=6000m3 缺氧池水力停留時間 t缺 =0.26=1.2h,池容 V缺 =0.230000=6000m3 好氧池水力停留時間 t好 =0.66=3 h, 池容 V好 =0.630000=18000m3 ( 5)厭氧段總磷負荷 (6)、反應池主要尺寸 反應池總容積 V=30000m3,設兩組 V單 =V/2=15000m3 取有效水深 h=4.0m, 則 S單 =V單 /2=15000m3 13 采用 7廊道式推流式反應池,廊道寬 b=7.5m 校核: b/h=7.5/4.0=1.9 (滿足 b/h=12) L/b=71.5/7.5=9.54 (滿足 L/B=510) 取超高為 1.0m,則反應池總高 H=4.0+1.0=5.0m 2 反應池進、出水系統計算 ( 1)進水管 單組反應池進水管設計流量 Ql=Q 2=12000 2 86400=0.695m3 s 管道流速 v=1.0m s 管道過水斷面面積 A=Ql V=0.695 1.0=0.695m2 管徑 取出水管管徑 DN=1000mm 校核管道流速 ( 2)回流污泥渠道 單組反應池回流污泥渠道設計流量 QR 渠道流速, 取回流污泥管管徑 DN=800mm ( 3) 進水井 反應池進水孔尺寸: 進水孔流量 孔口流速 v=0.7m/s 孔口過水斷面積 A=Q/V=1.39/0.7=1.986m2 孔口尺寸取 1.2m 0.9m 進水豎井平面尺寸 2.5m 2.5m 出水堰及出水豎井 按矩形堰流量公式: 堰上水頭高 14 出水孔過流量 孔口流速 v=0.7m s 孔口過水斷面積 A=Q/v=2.4325/0.7=3.475m2 孔口尺寸取 2.0m 1.0m 進水豎井平面尺寸 2.5m 2.0m 出水管 單組反應池出水管設計流量 Q5=Q3=2.4325m3/s 管道流速 v=O 8m s, 管道過水斷面積 取出水管管徑 DN=2500mm 校核管道流速 3 曝氣系統的設計計算 ( 1)平均需氧量 取,則 =28800kg/d=1200kg/h 每日去除的 去除每千克 BOD5 的需氧量 =28800/21600=1.3kgO2/kg BOD5 接近與經驗數值 (2) 最大需氧量 在不利條件下運行,最大需要量與平均需氧量之比為 1.7,則 O2=1.7O2=1.7 1200=2040kg/h (3) 供氣量 采用鼓風曝氣,微孔曝氣器。曝氣器鋪設于池底,距池底 0.2m,淹沒深度 3.8m,氧轉移效率 EA=20%,計算溫度 T=30C。 微孔曝氣器出口處絕對壓力 空 氣離開曝氣池時氧的百分比為 15 曝氣池中平均溶解氧飽和濃度為 20C脫氧清水的充氧量: 取 相應最大時標準需氧量 曝氣池平均供氣量 相應最大時供氣量 ( 4)所需空氣壓力 p P=h1+h2+h3+h4+h=0.2+3.8+0.4+0.5=4.9m (5) 曝氣器數量計算 (以單組反應池計算 )。 按供氧能力計算所需 曝氣器數量。 (6) 供風管道計算 供風干管道采用環(huán)狀布置 流量 流速 v=10m/S 管徑 取干管管徑為 DN=1000mm 單側供氣(向單側廊道供氣)支管 流速 v=10m/s 管徑 16 取支管管徑為 DN=400mm 雙側供氣 , 管徑取支管管徑 DN=550mm ( 7)污泥回流設備 污泥回流比 R=100 污泥回流量 QR=RQ=1 120000=120000 設回流污泥泵房 l 座,內設 3臺潛污泵 (2用 l備 ) 單泵流量 水泵揚程根據豎向流程確定。 ( 8)混合液回流設備 混合 液回流泵 混合液回流比 混合液回流量 設混合液回流泵房 2座,每座泵房內設 3臺潛污泵 (2用 l各 ) 混合液回流管 混合液回流管設計 泵房進水管設計流速 管道過水斷面積 管徑 取泵房進水管管徑 DN=1200mm 校核管道流速 泵房壓力出水管設計流 , 管道過水斷面積 管徑 取泵房壓力出水管徑 DN=950mm 六、 二沉池 為了使沉淀池內水流更穩(wěn)、進出水配水更均勻、存排泥更方便,常采用圓 17 形輻流式二沉池。二沉池為中心 進水,周邊出水,幅流式沉淀池,共 2座。 1.設計參數 設計流量 1.39,表面負荷為 1.5, 沉淀時間 2.5h 2池體設計計算 (1) 二沉池表面面積 A=Q/2=1.39 3600/1.5=3336 (2)單池面積 ( 3)二沉池直徑 (設計取 46.1m) (4)池體有效水深 =qt=1.5 2.5=3.75m (5)沉淀部分有效容積 ( 6)沉淀池底坡度落差 (取池底坡度 i=0.05) (7) 沉淀池周邊有效水深 校核徑深比: (符合要求 6 12) ( 8)沉淀池總高度 ( 9)二沉池污泥區(qū)所須存泥容積 取存泥時間不宜小于 2h, T=4.0h 3.進水系統計算 ( 1)進水管計算 18 單池設計污水流量 進水管設計流量 管徑 流速 坡降為 1000i=1.83 (2) 進水豎井 進水豎井采用 =1.5m, 出水口尺寸 0.45 1.5,共 6個沿井壁均勻分布。 出水口流速 =1.39 0.45 1.5 6=0.344m S (3)穩(wěn)流筒計算 取筒中流速 =0.03m s 穩(wěn)流筒過流面積 穩(wěn)流筒直徑 4. 出水部分設計 (1)單池設計流量 (2)環(huán)形集水槽內流量 (3)環(huán)形集水槽設計 ” 采用周邊集水槽,單側集水,每池只有一個總出水口,安全系數 k取 I.2 集水槽寬度 取 b=0.65m 集水槽起點水深為 集水槽終點水深為 槽深取 1.0m,采用雙側集水環(huán)形集水槽計算,取槽寬 b=1.0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