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脫硫系統(tǒng)試驗項目和方法.docx_第1頁
二.脫硫系統(tǒng)試驗項目和方法.docx_第2頁
二.脫硫系統(tǒng)試驗項目和方法.docx_第3頁
二.脫硫系統(tǒng)試驗項目和方法.docx_第4頁
二.脫硫系統(tǒng)試驗項目和方法.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脫硫系統(tǒng)試驗項目和方法第一章 機組試驗原則及規(guī)定第一節(jié) 試驗原則1.1.1 各項試驗必須在值長、班長的統(tǒng)一指揮下進行。1.1.2 試驗時檢修、熱控及有關人員應到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1.1.3 各試驗項目均應執(zhí)行試驗的有關規(guī)定。1.1.4 所有閥門、擋板、聯(lián)鎖、保護在大、小修后或聯(lián)鎖、保護存在誤動、拒動或回路檢修等均應作試驗。1.1.5 試驗前各項目必須具備有關條件,試驗設備已由檢修及熱控校對位置,6KV輔機停去動力電源,送上操作控制電源,開關置試驗位,380V輔機及潤滑油泵送上動力電源,同時熱控送上閥門、擋板、保護、聯(lián)鎖、信號、儀表等電源,且電源可靠。1.1.6 重要輔機試轉必須在其聯(lián)鎖、保護試驗結束后進行,禁止輔機在無可靠保護下進行試轉。1.1.7 輔機聯(lián)鎖試驗結束后,在值長、班長統(tǒng)一指揮下進行脫硫系統(tǒng)試驗。1.1.8 脫硫煙氣系統(tǒng)試驗時,應加強與主機聯(lián)系,操作應緩慢,確保主機的安全運行。1.1.9 各項試驗工作結束后,應分析試驗結果,進行定值校核,并將試驗情況詳細記錄入簿。1.1.10 聯(lián)系熱控人員復置試驗時所投的模擬位和所短接的接點,運行人員將各輔機設備的電源開關放置所需位置。1.1.11 嚴禁無故停用脫硫系統(tǒng)熱控保護裝置,脫硫系統(tǒng)運行中如需停用應先得到總工程師的批準。第二節(jié) 聯(lián)鎖保護試驗要求 1.2.1 閥門、擋板聯(lián)鎖保護試驗要求1.2.1.1機組大、小修后或閥門、擋板設備操作回路經過檢修后,檢查各閥門、擋板(包括機械限位)及連接機構、驅動機構的安裝位置正確牢固,近控、遠控、自控傳動裝置連接良好,銷釘等齊全,逐只驗收。1.2.1.2 填寫所需試驗的閥門、擋板送電通知單,聯(lián)系熱控人員送電。1.2.1.3 各電動(氣動)調節(jié)閥、隔絕閥、液壓調節(jié)機構、擋板等伺服機構置于“電動”(氣動)位置,并切至“遠方”位置。1.2.1.4 氣動機構的進氣閥門已開啟,氣源壓力、指示正常。各壓縮空氣管系無漏氣現(xiàn)象。1.2.1.5試驗時,就地、CRT屏前均有專人監(jiān)視。檢查閥門、擋板名稱、編號是否對應;傳動是否完好;全開、全關應靈活無卡澀、轉動方向正確、開度與位置指示(反饋)一致。就地實際開度與CRT畫面指示開度應同向、同步等。1.2.1.6 有近、遠、自控的閥門、擋板,近、遠、自控都應分別進行試驗。閥門擋板試驗結束,將試驗情況詳細記錄交班。1.2.2 熱控調節(jié)系統(tǒng)靜態(tài)調整試驗要求(脫硫運行人員配合熱控試驗)1.2.2.1 自動調節(jié)控制系統(tǒng)應進行以下各項調試工作:1.2.2.1.1 手動/自動切換試驗:按設計要求達到無擾動切換,擾動量應小于1%閥位量程;1.2.2.1.2 跟蹤精確度試驗,手動狀態(tài)時,有積分作用的調節(jié)器輸出信號應跟蹤手動操作信號。跟蹤精確度應小于1%閥位量程;1.2.2.1.3 軟手動操作及備用手動操作器的輸出保持特性檢查:環(huán)境溫度為200C50C時,2h內不應大于1%;環(huán)境溫度為500C時,2h內不應大于2%;1.2.2.1.4 監(jiān)控功能試驗:偏差及絕對值報警值參數按系統(tǒng)測試規(guī)程中的規(guī)定值整定。1.2.2.1.5 系統(tǒng)開環(huán)試驗:對調節(jié)系統(tǒng)輸入模擬信號,檢查系統(tǒng)的調節(jié)功能(比例、積分、微分)和運算功能等,輸出信號及動作方向應符合設計要求;1.2.2.1.6 參數整定:靜態(tài)參數按設計要求整定,動態(tài)參數根據經驗或計算結果設置。按各自調節(jié)系統(tǒng)的SAMA圖,逐項試驗,檢查其功能回路應符合要求。1.2.2.2 執(zhí)行機構應進行以下調試:1.2.2.2.1 調節(jié)系統(tǒng)在手動狀態(tài)時,執(zhí)行機構的動作方向和位置應與手動操作信號相對應;1.2.2.2.2 調節(jié)系統(tǒng)在自動狀態(tài)時,執(zhí)行機構動作方向和位置應與調節(jié)器輸出信號相對應;1.2.2.2.3 用手動操作信號檢查執(zhí)行機構的動作,應平穩(wěn)、靈活、無卡澀、無跳動。全行程時間應符合制造廠的規(guī)定;1.2.2.2.4 檢查執(zhí)行機構的開度,應與調節(jié)機構開度和閥位表指示相對應;1.2.2.2.5 帶有自鎖保護的執(zhí)行機構應逐項檢查其自鎖保護的功能;1.2.2.2.6 行程開關和力矩開關檢修應調整正確。1.2.3 脫硫系統(tǒng)熱控保護聯(lián)鎖、順序控制系統(tǒng)及信號系統(tǒng)帶工質在線傳動操作試驗1.2.3.1 脫硫系統(tǒng)熱控保護聯(lián)鎖、順序控制系統(tǒng)及信號系統(tǒng)傳動試驗要求:1.2.3.1.1 大、小修后的脫硫系統(tǒng)啟動前應做熱控保護聯(lián)鎖、順序控制系統(tǒng)及信號系統(tǒng)帶工質在線傳動操作試驗。輔機的各項聯(lián)鎖及保護試驗應在分部試運行前做完。各項保護試驗應在無工質靜態(tài)試驗合格后進行;1.2.3.1.2 主要保護聯(lián)鎖傳動試驗應進行帶工質實際傳動試驗,禁止采用短接信號方法試驗。傳動試驗應由運行專業(yè)人員主持,熱控人員配合進行。各項保護聯(lián)鎖傳動試驗結束后,恢復系統(tǒng),并詳細記錄試驗結果。1.2.3.2 遠控閥門的傳動:1.2.3.2.1 脫硫系統(tǒng)大小修后,所有的遠動閥門(包括電動閥、氣動閥、調整閥)原則上應進行帶工質傳動操作試驗;檢修后的遠控閥門的傳動試驗應由運行人員進行,檢查確認機械部分動作靈活,執(zhí)行機構轉向正確;1.2.3.2.2 所有遠控閥門應進行全開、全關試驗;中間可停閥門應在開關過程中隨意可停;閥門的開關方向、開度指示與實際相符,指示燈指示正確;試驗時,限位開關、力短保護動作應正常;有遠控、近控的電動閥應進行遠控和近控開關全行程試驗各一次,開關全行程的時間應對應;1.2.3.2.3 調整門校驗時,應首先將調整動門切換至就地手動位置,手動搖動調整門全行程開關一次,然后將調整門“手-自”切換手柄置于自動位置進行遠控操作試驗。遠控操作時,分別進行間斷和連續(xù)開關全行程試驗各一次,調整門的控制輸出應與閥門的實際動作相一致,開度反饋指示與實際應相符,且調整靈活,無機械卡澀;1.2.3.2.4 電動閥電動關閉后的預留圈數應符合制造廠的規(guī)定,對具有可靠關嚴保護的閥門,應不留預留圈數。校驗結束后,做好記錄;1.2.3.2.5 有聯(lián)鎖、順控的電動閥、調節(jié)閥經“開”和“關”校驗良好后,再進行聯(lián)鎖、順控試驗符合設計要求;1.2.3.2.6 對電動(氣動)調節(jié)閥應進行斷電(氣)試驗,確定其斷電(氣)后位置的正確性。1.2.3.3 熱控信號傳動試驗:1.2.3.3.1 按下“燈光試驗”按鈕,全部光字牌應亮;1.2.3.3.2 當信號接點動作時,相應的光字牌應閃光報警。按“復位”按鈕,光字牌應由閃光轉為平光。1.2.3.4 脫硫系統(tǒng)熱控聯(lián)鎖保護系統(tǒng)傳動操作試驗1.2.3.4.1 運行人員與熱控專業(yè)人員密切配合,按各系統(tǒng)以及重要輔機聯(lián)鎖保護系統(tǒng)的邏輯原理,逐項進行傳動操作試驗;1.2.3.4.2 進行本項試驗時,動作參數的測取,應通過取源測點一次元件;1.2.3.4.3 對于僅在系統(tǒng)啟動后才測取動作參數的,可用在一次元件側加信號的方法進行試驗。第三節(jié) 電氣系統(tǒng)熱控信號試驗具有下列條件之一時,光字牌閃光報警: 1.3.1 公用脫硫變壓器斷路器跳閘;1.3.2 低壓脫硫變壓器斷路器跳閘;1.3.3 脫硫公用PC段工作電源進線跳閘;1.3.4 脫硫公用PC母線跳閘;1.3.5 脫硫公用PC段至漿液MCC饋線跳閘;1.3.6 脫硫公用PC段至廢水MCC饋線跳閘;1.3.7 脫硫公用保安段工作電源進線跳閘;1.3.8 公用保安段保安電源進線跳閘;1.3.9 公用脫硫變壓器超溫;1.3.10 6KV低壓脫硫變壓器超溫;1.3.11 脫硫公用保安段進線變壓器超溫(繞組1300C)報警;1.3.12 脫硫公用保安段小電流接地選線報警;1.3.13 脫硫公用保安段隔離變壓器超溫(繞組1300C)報警;1.3.14 公用保安段備投外部故障報警;1.3.15 公用保安段備投裝置報警;1.3.16 脫硫公用PC段0.4KV電壓互感器PT斷線;1.3.17 脫硫公用PC段0.4KV電壓互感器低電壓;1.3.18 脫硫公用保安段0.4KV電壓互感器PT斷線;1.3.19 脫硫公用保安段0.4KV電壓互感器低電壓;1.3.20 直流段饋線斷路器跳閘;1.3.21 直流段母線接地;1.3.22 整流器交流電源故障;1.3.23 直流1、2、3段總告警;1.3.24 公用保安段0.4KV電壓互感器消諧裝置故障報警;1.3.25 UPS綜合故障報警;1.3.26 UPS總出線斷路器狀態(tài);1.3.27 UPS電池異常;1.3.28 UPS系統(tǒng)過載;1.3.29 UPS整流器故障;1.3.30 UPS饋線開關報警信號;1.3.31 6KV段電源進線斷路器跳閘;1.3.32 6KV A、B段間聯(lián)絡斷路器跳閘;1.3.33 脫硫PC段工作電源進線跳閘;1.3.34 脫硫PC母聯(lián)跳閘;1.3.35 脫硫PC段至吸收塔MCC饋線跳閘;1.3.36 脫硫保安段工作電源進線跳閘;1.3.37 保安段保安電源進線跳閘。第二章 吸收塔系統(tǒng)的試驗第一節(jié) 吸收塔系統(tǒng)總體聯(lián)鎖保護試驗3.1.1 吸收塔的液位聯(lián)鎖保護試驗3.1.1.1 當吸收塔的液位低于4.6m時,保護停運吸收塔的氧化風機;3.1.1.2 當吸收塔的液位低于4.0m時,保護停運吸收塔的循環(huán)泵;3.1.1.3 當吸收塔的液位低于2.2m時,保護停運吸收塔的攪拌器;3.1.1.4 當吸收塔的液位低于1.0m時,保護停運吸收塔排出泵。3.1.2 吸收塔熱控信號試驗具有下列條件之一時,光字牌閃光報警:3.1.2.1 吸收塔攪拌器跳閘;3.1.2.2 吸收塔排水坑泵跳閘;3.1.2.3 吸收塔排水坑攪拌器跳閘;3.1.2.4 石膏漿液密度1180kg/m3,密度高報警;3.1.2.5 石膏漿液密度1070kg/m3,密度低報警;3.1.2.6 吸收塔液位9m,液位低報警;3.1.2.7 吸收塔液位10m,液位高報警;3.1.2.8 吸收塔排水坑液位1.5m,液位低報警;3.1.2.9 吸收塔排水坑液位2.5m,液位高報警;3.1.2.10 除霧器差壓100Pa,差壓高報警;3.1.2.11 pH5.0,pH值低報警;3.1.2.12 pH6.0,pH值高報警。第二節(jié) 吸收塔系統(tǒng)輔助設備聯(lián)鎖保護試驗3.2.1循環(huán)漿液泵的聯(lián)鎖保護試驗3.2.1.1 循環(huán)漿液泵聯(lián)鎖保護試驗應具備的條件3.2.1.1.1 吸收塔液位高于7.0m;3.2.1.1.2 漿液循環(huán)泵入口門打開;3.2.1.1.3 循環(huán)漿液泵電機線圈溫度低于120;3.2.1.1.4 循環(huán)漿液泵電機軸承溫度低于70;3.2.1.1.5 循環(huán)漿液泵軸承溫度低于70;3.2.1.1.6 循環(huán)漿液泵無電氣故障;3.2.1.1.7 循環(huán)漿液泵開關在“遙控”位;3.2.1.1.8 循環(huán)漿液泵事故開關在“運行”位;3.2.1.1.9 漿液循環(huán)管道排放門關閉;3.2.1.1.10漿液循環(huán)管道沖洗門關閉。3.2.1.2 循環(huán)漿液泵拉合閘試驗3.2.1.2.1 啟動循環(huán)漿液泵,循環(huán)漿液泵運行;3.2.1.2.2 停止循環(huán)漿液泵,循環(huán)漿液泵停止。3.2.1.3 循環(huán)漿液泵啟動閉鎖試驗下列任一條件不滿足,循環(huán)漿液泵啟動閉鎖:3.2.1.3.1 吸收塔液位高于7.0m;3.2.1.3.2 漿液循環(huán)泵入口門打開,漿液循環(huán)管道排放門、沖洗門關閉;3.2.1.3.3 循環(huán)漿液泵電機線圈溫度低于120;3.2.1.3.4 循環(huán)漿液泵電機軸承溫度低于70;3.2.1.3.5 循環(huán)漿液泵軸承溫度低于70;3.2.1.3.6 循環(huán)漿液泵無電氣故障;3.2.1.3.7循環(huán)漿液泵開關在“遙控”位;3.2.1.3.8 循環(huán)漿液泵事故開關在“運行”位。3.2.1.4 循環(huán)漿液泵跳閘試驗3.2.1.4.1 吸收塔液位低于4.0m;3.2.1.4.2 漿液循環(huán)泵運行,入口門未開;3.2.1.4.3 循環(huán)漿液泵電機線圈溫度大于130;3.2.1.4.4 循環(huán)漿液泵電機軸承溫度大于90;3.2.1.4.5 循環(huán)漿液泵軸承溫度大于85;3.2.1.4.6 循環(huán)漿液泵電氣故障;3.2.1.4.7 按下循環(huán)漿液泵事故開關按扭。3.2.1.5 循環(huán)漿液泵熱控信號試驗具有下列條件之一時,光字牌閃光報警:3.2.1.5.1 循環(huán)漿液泵跳閘; 3.2.1.5.2 循環(huán)漿液泵電機線圈溫度大于110; 3.2.1.5.3 循環(huán)漿液泵電機軸承溫度大于75;3.2.1.5.4 循環(huán)漿液泵軸承溫度大于75。3.2.2 漿液循環(huán)泵入口門,漿液循環(huán)管道排放門、沖洗門聯(lián)鎖試驗3.2.2.1 漿液循環(huán)管道排放門關閉,漿液循環(huán)泵入口門允許開;3.2.2.2 漿液循環(huán)泵停運,漿液循環(huán)泵入口門允許關;3.2.2.3 漿液循環(huán)泵入口門關閉,漿液循環(huán)管道排放門允許開;3.2.2.4 漿液循環(huán)泵停運,漿液循環(huán)管道沖洗門允許開。3.2.3 氧化風機的聯(lián)鎖保護試驗3.2.3.1 氧化風機聯(lián)鎖保護試驗應具備的條件3.2.3.1.1 吸收塔排空閥關或FGD凈煙氣出口電動擋板門在開啟狀態(tài);3.2.3.1.2 吸收塔液位高于5.1m;3.2.3.1.3 氧化風機沒有電氣故障;3.2.3.1.4 一臺除霧器沖洗水泵已運行;3.2.3.1.5 氧化風機無停運信號;3.2.3.1.6 氧化風機無保護停信號;3.2.3.1.7 氧化風機排空閥開;3.2.3.1.8 氧化風機出口閥關;3.2.3.1.9 氧化風機電機線圈溫度小于120;3.2.3.1.10 氧化風機電機軸承溫度小于60;3.2.3.1.11 氧化風機風機軸承溫度小于60。3.2.3.2 氧化風機拉合閘試驗3.2.3.2.1 啟動氧化風機,氧化風機運行;3.2.3.2.2 停止氧化風機,氧化風機停止。3.2.3.3 氧化風機跳閘試驗下列任一條件滿足,氧化風機跳閘:3.2.3.3.1 吸收塔液位低于4.6m;3.2.3.3.2 氧化空氣減溫器后溫度高于80;3.2.3.3.3 凈煙氣擋板未開且吸收塔排空門關;3.2.3.4 氧化風機熱控信號試驗具有下列條件之一時,輔機故障光字牌亮,警報報警。3.2.3.4.1 氧化風機跳閘;3.2.3.4.2 氧化空氣壓力30KPa,壓力低報警;3.2.3.4.3 氧化空氣壓力100KPa,壓力高報警;3.2.3.4.4 氧化空氣溫度60, 溫度高報警;3.2.3.4.5 電機前后軸承溫度高(75)。3.2.3.5 氧化風機出口門3.2.3.5.1排空門開或氧化風機停, 允許關。3.2.3.6 氧化風機排空門3.2.3.6.1氧化風機停,自動打開。3.2.4 石膏排出泵的聯(lián)鎖保護試驗3.2.4.1 石膏排出泵聯(lián)鎖保護試驗應具備的條件3.2.4.1.1 吸收塔液位高于1.5m;3.2.4.1.2 石膏排出泵沖洗門關閉;3.2.4.1.3 石膏排出泵出口門關閉;3.2.4.1.4 石膏排出泵入口門打開。3.2.4.2 石膏排出泵拉合閘試驗3.2.4.2.1 啟動吸收塔排出泵,吸收塔排出泵運行;3.2.4.2.2 停止吸收塔排出泵,吸收塔排出泵停止。3.2.4.3 石膏排出泵跳閘試驗 下列任一條件滿足,吸收塔排出泵跳閘:3.2.4.3.1 吸收塔液位低于1.0m;3.2.4.3.2 泵運行90s,出口門未開;3.2.4.3.3 泵運行且入口門未開。3.2.4.4 石膏排出泵聯(lián)鎖試驗3.2.4.4.1 運行泵故障保護停,備用泵自啟動;3.2.4.4.2 運行泵故障保護停,聯(lián)鎖關出口電動閥。3.2.4.5 石膏排出泵熱控信號試驗吸收塔石膏排出泵跳閘時,光字牌閃光報警。3.2.4.6 石膏排出泵入口門3.2.4.6.1 石膏排出泵停,允許關。3.2.4.7 A(B)石膏排出泵出口門3.2.4.7.1 B(A)石膏排出泵出口門關,允許開;3.2.4.7.2 A(B)石膏排出泵停,允許關。3.2.4.8 石膏漿液管道沖洗門3.2.4.8.1石膏排出泵停運,允許開。3.2.4.9 石膏漿液密度計沖洗門3.2.4.9.1 石膏漿液密度計測量門關,允許開。3.2.4.10 石膏漿液pH計沖洗門3.2.4.10.1 pH計測量門關,允許開。3.2.4.11 石膏排出泵返塔沖洗門3.2.4.11.1 石膏排出泵返塔電動門關,允許開。3.2.4.12 石膏排出泵至石膏旋流器給料箱電動門(聯(lián)鎖投入)3.2.4.12.1給料箱液位3.5m,自動打開至給料箱電動門,關閉返塔電動門。3.2.4.12.2給料箱液位4.5m,自動關閉至給料箱電動門,打開返塔電動門。3.2.5 除霧器系統(tǒng)的聯(lián)鎖保護試驗3.2.5.1 除霧器系統(tǒng)的聯(lián)鎖保護試驗應具備的條件3.2.5.1.1 除霧器沖洗水泵已運行;3.2.5.1.2 工藝水箱液位控制系統(tǒng)已投入自動運行。3.2.6 吸收塔攪拌器的聯(lián)鎖保護試驗3.2.6.1 吸收塔攪拌器聯(lián)鎖保護試驗應具備的條件3.2.6.1.1 吸收塔液位高于2.2m;3.2.6.1.2 吸收塔攪拌器無電氣故障。3.2.6.2 吸收塔攪拌器拉合閘試驗3.2.6.2.1 啟動吸收塔攪拌器,攪拌器運行;3.2.6.2.2 停止吸收塔攪拌器,攪拌器停止。3.2.6.3 吸收塔攪拌器跳閘試驗 下列任一條件滿足,吸收塔攪拌器跳閘:3.2.6.3.1 吸收塔的液位低于2.2m;3.2.6.3.2 吸收塔攪拌器故障。3.2.6.4吸收塔攪拌器聯(lián)鎖試驗3.2.6.4.1 吸收塔液位高于2.5m,允許啟攪拌器;3.2.6.4.2 吸收塔液位低于2.2m,保護停攪拌器。第三章 脫硫公用系統(tǒng)試驗第一節(jié) 漿液排空系統(tǒng)聯(lián)鎖保護試驗4.1.1 吸收塔排水坑攪拌器聯(lián)鎖保護試驗4.1.1.1 吸收塔排水坑液位高于1.2m,允許啟;4.1.1.2 吸收塔排水坑液位高于1.5m,自動啟;4.1.1.3 吸收塔排水坑液位低于0.8m,保護停。4.1.2 吸收塔排水坑攪拌器聯(lián)鎖保護試驗應具備的條件4.1.2.1 攪拌器無電氣故障;4.1.2.2 排水坑液位高于0.8m。4.1.3 吸收塔排水坑攪拌器拉合閘試驗4.1.3.1 啟動吸收塔排水坑攪拌器,攪拌器運行;4.1.3.2 停止吸收塔排水坑攪拌器,攪拌器停運。4.1.4 吸收塔排水坑攪拌器跳閘試驗 下列任一條件滿足, 吸收塔排水坑攪拌器跳閘:4.1.4.1 吸收塔排水坑液位低于0.6m;4.1.4.2 吸收塔排水坑攪拌器電源故障。4.1.5 吸收塔排水坑泵聯(lián)鎖(連鎖投入)4.1.5.1 吸收塔排水坑液位高于2.5m,自動啟4.1.5.2 吸收塔排水坑液位低于1.5m,自動停4.1.6 吸收塔排水坑泵啟動允許條件4.1.6.1 吸收塔排水坑泵出口門關閉;4.1.6.2 吸收塔排水坑液位高于2.3m;4.1.6.3 吸收塔排水坑泵沖洗門關閉。4.1.7 吸收塔排水坑泵出口門4.1.7.1 吸收塔排水坑泵停運,允許關閉;4.1.7.2 吸收塔排水坑泵運行,自動打開。4.1.8 吸收塔排水坑泵沖洗門4.1.8.1 吸收塔排水坑泵停運,允許開;4.1.8.2 吸收塔排水坑泵停運,自動開(連鎖投入)延時10S,自動關。4.1.9 吸收塔排水坑泵拉合閘試驗4.1.9.1 啟動吸收塔排水坑泵,泵運行;4.1.9.2 停止吸收塔排水坑泵,泵停運。4.1.10 吸收塔排水坑泵跳閘試驗4.1.10.1 吸收塔排水坑液位低于1.5m;4.1.10.2 吸收塔排水坑泵運行90s,且出口門未開。4.1.11 事故漿液箱攪拌器聯(lián)鎖保護試驗4.1.11.1 事故漿液箱液位1.7m,允許啟;4.1.11.2 事故漿液箱液位1.5m,保護停;4.1.11.3 事故漿液箱液位2.0m,自動啟。4.1.12 事故漿液箱攪拌器聯(lián)鎖保護試驗應具備的條件4.1.12.1 事故漿液箱液位1.7m;4.1.12.2 事故漿液箱攪拌器無電氣故障。4.1.13 事故漿液箱攪拌器拉合閘試驗4.1.13.1 啟動事故漿液箱攪拌器,攪拌器運行;4.1.13.2 停止事故漿液箱攪拌器,攪拌器停運。4.1.14 事故漿液箱攪拌器跳閘試驗下列任一條件滿足, 事故漿液箱攪拌器跳閘:4.1.14.1 事故漿液箱液位1.5m;4.1.14.2 事故漿液箱攪拌器電氣故障。4.1.15 事故漿液泵聯(lián)鎖保護試驗4.1.15.1 事故漿液箱液位1.5m,允許啟4.1.15.2 事故漿液箱液位1.2m,保護停。4.1.16 事故漿液泵聯(lián)鎖保護試驗應具備的條件4.1.16.1 事故漿液箱液位1.5m;4.1.16.2 事故漿液泵無電氣故障。4.1.17 事故漿液泵拉合閘試驗4.1.17.1 啟動事故漿液泵,泵運行;4.1.17.2 停止事故漿液泵,泵停運。4.1.18 事故漿液泵跳閘試驗4.1.18.1 事故漿液箱液位1.2m。4.1.19 事故漿液泵聯(lián)鎖試驗4.1.19.1 運行泵故障跳閘,備用泵自啟;4.1.19.2 事故漿液泵啟動,出口電動門聯(lián)開。4.1.20 事故漿液箱熱控信號試驗具有下列條件之一時,光字牌閃光報警:4.1.20.1 事故漿液泵跳閘;光字牌閃光報警;4.1.20.2 事故漿液箱攪拌器跳閘;光字牌閃光報警;4.1.20.3 事故漿液箱液位10m,液位高報警;4.1.20.4 事故漿液箱液位4.7m,液位高報警;4.3.4.6 工藝水箱液位2.0m,液位低報警;4.3.4.7 工藝水母管壓力800KPa,壓力高報警。第四節(jié) 石膏脫水系統(tǒng)的試驗4.4.1 濾布沖洗水泵的聯(lián)鎖保護試驗4.4.1.1 濾布沖洗水泵啟動允許條件4.4.1.1.1 濾布沖洗水箱液位不低。4.4.1.2 濾布沖洗水泵拉合閘試驗4.4.1.2.1 啟動濾布沖洗水泵,濾布沖洗水泵運行;4.4.1.2.2 停止濾布沖洗水泵,濾布沖洗水泵停止。4.4.1.3 濾布沖洗水泵保護停4.4.1.3.1 濾布沖洗水箱液位不低。4.4.1.4 濾布沖洗水泵聯(lián)鎖試驗4.4.1.4.1 沖洗水箱液位低,保護停;4.4.1.4.2 B泵或C泵跳閘,聯(lián)鎖啟A泵;4.4.1.4.3 A泵或C泵跳閘,聯(lián)鎖啟B泵;4.5.1.4.4 A泵或B泵跳閘,聯(lián)鎖啟C泵。4.4.2 真空泵的聯(lián)鎖保護試驗4.4.2.1真空泵啟動條件4.4.2.1.1真空泵密封水流量不低。4.4.2.2 真空泵拉合閘試驗4.4.2.2.1 啟動真空泵,真空泵運行;4.4.2.2.2 停止真空泵,真空泵停止。4.4.2.3 真空泵保護及聯(lián)鎖下列任一條件滿足,真空泵跳閘4.4.2.3.1氣液分離器液位高,保護停;4.4.2.3.2氣液分離器壓力 -85pa,保護停。4.4.3 真空皮帶脫水機的聯(lián)鎖保護試驗4.4.3.1 真空皮帶脫水機聯(lián)鎖保護試驗應具備的條件4.4.3.1.1 真空皮帶脫水機無電氣故障信號;4.4.3.1.2 無保護停信號;4.4.3.1.3 濾布沖洗水泵已啟動。4.4.3.2 真空皮帶脫水機拉合閘試驗4.4.3.2.1 啟動真空皮帶脫水機,真空皮帶脫水機運行;4.4.3.2.2 停止真空皮帶脫水機,真空皮帶脫水機停止。4.4.3.3 真空皮帶脫水機跳閘試驗 下列任一條件滿足,真空皮帶脫水機跳閘4.4.3.3.1 緊急拉繩動作;4.4.3.3.2 皮帶跑偏;4.4.3.3.3 濾布跑偏;4.4.3.3.4 濾布撕裂;4.4.3.3.5 兩臺濾布沖洗水泵均停,延時5S;4.4.3.3.6 潤滑水流量低;4.4.3.3.7 石膏皮帶輸送機跳閘。4.4.3.4 真空皮帶脫水機啟動允許條件4.4.3.4.1 真空室密封水流量不低。4.4.3.4.2 石膏皮帶輸送機已啟。4.4.3.5 真空皮帶脫水機停止允許條件4.4.3.5.1 石膏旋流器給料泵停。4.4.4 濾液泵的聯(lián)鎖保護試驗4.4.4.1 濾液水泵啟動允許條件4.4.4.1.1 沖洗門關;4.4.4.1.2 出口門關;4.4.4.1.3 濾液箱液位1.2。4.4.4.2 濾液泵拉合閘試驗4.4.4.2.1 啟動濾液泵,濾液泵運行;4.4.4.2.2 停止濾液泵,濾液泵停止。4.4.4.3 濾液泵跳閘試驗 下列任一條件滿足,濾液泵跳閘:4.4.4.3.1 濾液箱的液位1.0;4.4.4.3.2 濾液泵運行,出口電動閥超過45秒未全開;4.4.4.3.3 運行泵入口電動閥未全開。4.4.4.4 濾液水泵聯(lián)鎖保護4.4.4.4.1 泵運行90S,出口門未開,保護停;4.4.4.4.2 濾液水箱液位1.0,保護停。4.4.4.5 濾液水泵A(B)出口門4.4.4.5.1 濾液水泵A(B)停允許關;4.4.4.5.2 濾液水泵B(A)出口關閉,允許開。4.4.4.6 濾液水泵沖洗門4.4.4.6.1泵停允許開。4.4.4.7 濾液水泵程控條件4.4.4.7.1濾液箱液位4.5,自動啟;4.4.4.7.2濾液箱液位1.5,自動停。4.4.5 濾液箱攪拌器的聯(lián)鎖保護試驗4.4.5.1 濾液箱攪拌器聯(lián)鎖保護試驗應具備的條件4.4.5.1.1 濾液水箱液位無低報警;4.4.5.1.2 濾液箱攪拌器無電氣故障信號。4.4.5.2 濾液箱攪拌器拉合閘試驗4.4.5.2.1 啟動濾液箱攪拌器,濾液箱攪拌器運行;4.4.5.2.2 停止濾液箱攪拌器,濾液箱攪拌器停止。4.4.5.3 濾液箱攪拌器跳閘試驗 下列任一條件滿足,濾液箱攪拌器跳閘:4.4.5.3.1 濾液箱的液位低于0.6;4.4.5.3.2 濾液箱攪拌器故障。4.4.5.4 濾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